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山行》古詩多篇

《山行》古詩多篇

《山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一

誰道陰山行路難。風毛雨血萬人歡。鬆梢露點沾鷹紲,蘆葉溪深沒馬鞍。

依樹歇,映林看。黃羊高宴簇金盤。蕭蕭一夕霜風緊,卻擁貂裘怨早寒。

翻譯

是誰說陰山之路無法行走呢?大規模狩獵時禽獸毛血紛飛萬人慶祝。松樹梢上的露珠沾溼了拴鷹的繩索,蘆葦深的都沒過了馬鞍。

靠着樹休息,映襯着林子看着。衆人圍着用黃羊慶祝。霜風吹着,晚上都是寒冷的,擁有用貂的毛皮製作的衣服卻怨着冬天來的比較早。

註釋

風毛雨血:指大規模狩獵時禽獸毛血紛飛的情景。

鷹紲:拴鷹的繩索。

馬鞍:馬具之一,一種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內塞軟物,形狀做成適合騎者臀部,前後均凸起。

黃羊:一種野羊。

簇:衆人圍聚。貂裘(:用貂的毛皮製作的衣服。

創作背景

康熙十七年九月(公元1678年),康熙巡行至遵化及景忠山,詞人親自陪同,這首《於中好》就是詞人在狩獵途中所寫的。

賞析

上片描繪塞上自然風光,前二句說陰山道上並非“行路難”,而是別有一番情趣滋味。顯然這是仿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 “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接着二句寫塞上特異的風光,進一步烘托了這種特殊環境下的體會。

下片寫行旅中的生活情景,前二句描繪途中的休憩和歡宴,後二句轉而描述了異域的風俗異味,此中的“怨早寒”並非真的哀怨,而是表達了一種驚異的心理感受。

這首詞氣勢豪邁,格調激越,細緻生動地描摹了塞上風光。通過對狩獵途中所遇到的事物的細緻描寫以及射獵後的宴飲場面和特有的塞外風情和驚奇的感受的描寫,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詞人內心的豪邁之情。

山行 篇二

這是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裏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遠”寫出了山路的綿長和山之深,“斜”與“上”呼應,寫出了高而陡的山勢。順着這條山路極目而望,在白雲飄浮繚繞之處,幾椽芭屋若隱若現,不禁讓人頓生親切之感。但這前兩句其實只是陪襯,後二句之楓林紅葉方爲此詩描寫之重點。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盡染,真是滿山雲綿,如爍彩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豔麗呢!而停車凝望、陶然忘歸的詩人也成爲畫面的一部分。但詩人沒有像一般文人那樣悲秋傷時,而是通過一片紅色展現出秋天山林熱烈蓬勃的景象,體現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股英爽俊拔之氣溢於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和見地。

在這首譯詩中,原詩的格律形式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兩小節散文,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山林圖畫呈現在讀者面前:大路旁,一條窄窄的石徑曲曲彎彎扶搖直上,漸漸隱入雲霧繚繞的高處。就在那兒,聳立着幾幢小小的農舍;詩中的我,停下馬車,看得入迷,只因爲見到暮色蒼茫的山崖旁,楓林如火,正散發着熣燦的紅光,哪怕是春天的花朵都不能與之鬥豔爭香。

這首詩譯得很美。秋天的景色是靜美的,我”——一個過客,之所以停下馬車,連路都顧不上趕,是因爲被楓林的紅豔深深地吸引住了,有的是無限欣賞和眷戀。原作表達的是在無際的清秋這個大環境中,有一片給人帶來暖意的楓林。蜿蜒於寒山的石徑、白雲深處的人家,這一切都很美,但難免過於幽寂,所以才帶出其後楓林的。熱烈。這是一種烘雲托月的高妙手法。

翻譯/譯文 篇三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爲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豔麗的山林秋色圖。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山路的頂端是白雲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雲繚繞而不虛無飄緲,寒山蘊含着生氣,“白雲深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只是在爲後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麼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爲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於春花的楓葉。與遠處的白雲和並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

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深秋時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遊山。

第二句:“白雲深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爲這“石徑”便是山裏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爲“因爲”。因爲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後兩句則是傍晚之景。(2)因爲傍晚纔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豔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4)因爲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

第四句:“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爲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爲什麼用“紅於”而不用“紅如”?因爲“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豔,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託,因而能給讀者啓迪和鼓舞。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裏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繫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於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爲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雲深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着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牆。這裏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這一條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這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了。有白雲繚繞,說明山很高。詩人用橫雲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雲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象的餘地:在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定會有另一種景色吧?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旳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也只是爲了逗出下文旳“晚”字和“霜”字,並不表現詩人旳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爲後面旳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旳環境。

“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雲、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爲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旳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旳卻是楓林。通過前後映襯,已經爲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於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旳原因。

“霜葉紅於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雲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旳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豔麗呢!難能可貴旳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樣旳生命力使秋天旳山林呈現一種熱烈旳、生機勃勃旳景象。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旳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旳是大自然旳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旳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旳才氣,也表現了詩人旳見地。這是一首秋色旳讚歌。

第四句是全詩旳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旳。不僅前兩句疏淡旳景緻成了這豔麗秋色旳襯托,即使“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着寫景襯托旳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旳詩人,也成了景色旳一部分,有了這種景象,才更顯出秋色旳迷人。而一筆重寫之後,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餘味無窮。

《山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四

山行留客原文:

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爲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山行留客翻譯: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氣象萬千。何必初見陰雲,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氣晴朗,沒有一絲雨意,走入雲山深處,也會沾溼衣裳。

山行留客賞析:

這首詩緊扣詩題中的“留”字,借留客於春山之中,描繪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畫。

首句“山光物態弄春輝”,寫出了留客的前提條件——山中萬物都在春天的陽光下爭奇鬥豔,呈現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個“弄”字出神入化,給山中景物賦予了人的性格,描繪了萬物朝氣蓬勃的盎然生機。全詩正面描寫山景只有這一句詩。因爲只有一句,所以詩人就不去描繪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從整體入手,着力表現春山的整個面貌,從萬象更新的氣象中,渲染出滿目生機、引人入勝的意境。因爲只有把這一句寫得很濃,而且先聲奪人,形成一種壓倒的優勢,“留”纔有意義,客人所擔心的問題才顯得無足輕重。

次句“莫爲輕陰便擬歸”,是詩人對客人的勸留之辭,恰值遊興正濃之際,天空中忽然浮過一片“輕陰”,大有大雨將至之勢,這是令客人遊興頓減的惟一客觀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觀上並非不戀山景的心靈信息。次句與首句緊密相關。由於第一句蘊含豐富,很有分量,第二句雖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卻顯得順流而下,毫不費力。

最後兩句“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採取以退爲進、欲擒故縱的筆法,進一步勸慰客人既來之,則安之,不要錯過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爲客[]人怕“輕陰”致雨、淋溼衣服,詩人就婉曲地假設了一個晴天遊春的問題——在晴天中,因爲春季雨水充足,雲深霧鎖的山中也會水汽濛濛,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徑上,衣服和鞋子同樣會被露水和霧汽打溼的。這也就是說,雨天遊山,要“沾衣”;晴天遊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遊山無法避免的問題,從某一角度說,這又是春日遊山的一大樂趣,那麼,就不必爲一片“輕陰”而躑躅不前。

這兩句不只是消極地解除客人的疑慮,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積極地去誘導、去點燃客人心中要欣賞春山美景的火種。

這首詩的意境異常清幽,還表現在雋永的哲理啓迪上。它告訴人們:事物是複雜的,不應片面地看問題,對待困難也是如此。在人們前進的道路上,要正視困難,勇往直前,“莫爲輕陰便擬歸”;在克服困難中迎來的美景,才更加賞心悅目,其樂無窮。正由於詩中含義豐富而深刻,所以,這首詩與同類登山春遊詩相比就更別具一番悠然不盡的韻味。

《山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五

山行即事

浮雲在空碧,來往議陰晴。

荷雨灑衣溼,蘋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

翻譯

浮雲在萬里澄碧的晴空上來往飄蕩,似乎在把天氣的陰晴醞釀。

微雨輕敲着荷葉,發出細碎急促的聲響,不一會也灑溼了衣裳;從水面浮萍間飄來的和風吹拂着衣袖,帶來一陣清涼。

忽而雨過天晴,喜鵲喳喳喧鬧,迎接朝陽;鷗鳥也在風平浪靜的水面盡情遊翔。

經過風吹雨洗之後,山色更加明淨秀麗,它雖然不言不語,卻使人醉意全消,神清氣爽。

註釋

空碧:即“碧空”。

荷雨:化用李商隱詩句“留得枯荷聽雨聲”。指沿途有荷花,下的雨不大。

蘋風:從水面浮萍之間飄來的風。

喧:聲音大而嘈雜。是說喜鵲對日出的喜悅。

狎:親熱、玩樂的意思。是說水鷗在波平如鏡的水面上盡情地玩樂。

酲:酒醒後的困憊狀態。這裏指山色的可愛,能夠使人神清氣爽,睏意全消。

賞析

首聯寫天氣,統攝全局,極精采。兩句詩應連起來讀、連起來講:飄浮的雲朵在碧空裏你來我往,忙於“議”,“議”什麼?“議”究竟是“陰”好,還是“晴”好。“議”的結果怎麼樣,沒有說,接着便具體描寫“山行”的經歷和感受:“荷雨酒衣溼”,下起雨來了;“鵲聲喧日出”,太陽又出來了。浮雲議論不定,故陰晴也不定。宋人詩詞中往往用擬人化手法寫天氣,姜夔《點絳脣》中的“數峯清苦,商略黃昏雨”尤有名。但比較而言,王質以浮雲“議陰晴”涵蓋全篇,更具匠心。

“荷雨”一聯承“陰”。先說“荷雨”,後說“酒衣溼”,見得先聽見雨打荷葉聲而後才意識到下雨,才感覺到“衣溼”。這雨當然比“沽衣欲溼杏花雨”大一點,但大得也有限。同時,有荷花的季節衣服被雨酒溼,反而涼爽些。“蘋風”是從浮萍之間吹來的風,說它“吹袖清”,見得那風也並不狂。雨已溼衣,再加風吹,其主觀感受是“清”而不是寒,表明如果沒有這風和雨,“山行”者就會感到炎熱了。

“鵲聲”一聯承“晴”。喜鵲喜幹厭溼,所以叫“幹鵲”。雨過天晴,喜鵲“喧”叫,這表現了鵲的喜悅,也傳達了人的喜悅。試想:荷雨溼衣,雖然暫時帶來爽意,但如果繼續下,沒完沒了,“山行”者就不會很愉快;所以詩人寫鵲“喧”,也正是爲了傳達自己的心聲。“喧”後接“日出”,造句生新:“喜鵲喧叫:‘太陽出來了!’多麼傳神!“鵲聲喧日出“,引人向上看,由“鵲”及“日”;“鷗性狎波平”引人向下看,由“鷗”及“波”。鷗,生性愛水,但如果風急浪涌,它也受不了。如今雨霽風和,“波平”如鏡,鷗自然盡情玩樂。“狎”字也像“喧”字一樣用得很精彩,“狎”有“親熱”的意思。也有“玩樂”的意思,這裏都適用。

像首聯一樣,尾聯也用擬人化手法,其區別在於前者正用,後者反用。有正纔有反,從反面說,“山色不言語”,從正面說,自然是“山色能言語”。惟其能言語,所以下句用了個“喚”字。剛經過雨洗的“山色”忽受陽光照耀,明淨秀麗,“不言語”已能“喚醒三日醒”;對於並未喝酒爛醉的人來說,自然更加神清氣爽,賞心悅目。

以“山行”爲題,結尾才點出“山”,表明人在“山色”之中。全篇未見“行”字,但從浮雲往來到荷雨溼衣、蘋風吹袖、鵲聲喧日、鷗性狎波,都是“山行”過程中的經歷、見聞和感受。合起來,就是所謂“山行即事”。全詩寫得興會淋漓,景美情濃,藝術構思也相當精巧。

註釋 篇六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出身於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歲中進士,爲弘文館校書郎。後來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黃、池、睦、湖等州做過刺使,還曾在中央任過監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員外郎等職,終於中書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詩人。青年時期的杜牧,懷有經邦濟世之志,喜讀兵書,爲人剛直不阿,敢於指陳時弊。後來,由於捲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張未得旋展,終於墮入頹廢享樂、縱情聲色的生活裏面。

杜牧在文學方面,主張文以致用,強調內容爲主,形式爲輔,提倡言之有物,樸實無華的文風;反對無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麗柔靡的文壇上,他主張“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以豪邁俊爽,拗峭清麗獨樹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絕都寫得很成功,而七絕尤爲凝鍊、自然,很多名篇爲後人所傳誦。由於他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高,後人把他與杜甫相提,稱爲“小杜”,或爲李商隱並提,稱爲“李杜”。杜牧雖然寫了一些進步詩篇,但也寫了不少消極頹廢、趣味低下的作品,這些含有糟粕的詩歌,應引起注意,給予批判。

《山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七

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古詩簡介

《山行》是清朝姚鼐所作的一首七言詩。詩中描寫春耕時節的鄉村景象,“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描繪了飛翔的布穀鳥殷勤勸耕,白鷺鳥撲打着翅膀趁着明麗的春光一展風姿。農民放水灌田,構成一幅生機盎然的山鄉春耕圖。表現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以及農作的人們的敬意。

翻譯/譯文

布穀飛來飛去的勸說人們早些耕種,白鷺趁着天晴在天上撲打着翅膀。

在層層石樹之間的路上行走,聽得山裏田園放水的聲音。

註釋

舂(chōng)鋤:白鷺;

撲撲:撲打翅膀。

賞析/鑑賞

開頭兩句用形象而整飭的對仗句式刻畫兩種鳥兒的活動,爲寫春耕營造一種正當其時的氛圍。布穀鳥即杜鵑,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它在南方春天耕種季節鳴叫,它“播谷播谷”的叫聲聽上去就像在催人種谷一樣,所以叫布穀鳥。一“勸”字,將布穀鳥的叫聲人格化,形象生動而富有情味。舂鋤即白鷺,它也是江南常見的一種鳥類,全身雪白,兩腿細長,喜歡在水田與河邊活動。這種鳥在水中起飛,很遠就能聽到翅膀打水的“撲撲”的聲音,當它們成羣地在清澈的水邊、綠色的山野、湛藍的碧空飛翔時是很美的,所以杜甫留下了“一行白鷺上青天”千古佳句。該詩中,作者着一“趁”字,同樣將舂鋤人格化,好像它明白風和日麗的大好春光轉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緊時間一展風姿。可以說,春耕期間山間這兩種鳥的活動,既將春天的山鄉點染得生機勃勃,又爲下文寫春耕營造了濃濃的氛圍。

第三句寫扣題發揮,從仰望的角度寫山路之陡峭曲曲。從山下向上望去,只見山路盤旋而上,被層層疊疊的樹木和岩石遮斷阻隔,有時又露出那麼一小段,就這樣時斷時續,蜿蜒而上,層層盤旋,越盤越高,越高越細。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巧妙的視角,將江南山路的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了,也凸顯了山鄉生活的大背景。同時,又暗釦了一“行”,暗寫了詩人沿山路而上,邊登山邊欣賞的情形,給人以無窮的想象和回味。如果沒有這一句,那麼最後通過山田放水聲寫春耕也就沒有依據了。

最後一句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寫的是山鄉農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象。詩人關注的是山鄉的春耕,此時終於凸現出來了。這時,詩人已經來到了山上。低頭俯瞰,只見山下斜坡上面層層如梯的水田平整如鏡,在陽光的反射下,帶子似的一道道繞在山間;從梯田方向正傳來汩汩的放水聲。由放水聲可以想見農民們巳開始播種稻穀,繁忙的春耕就此拉開序幕。至此,首句布穀鳥的勸耕得到了呼應,全詩的主旨得到了凸顯,詩人山行之始就帶有的欣喜之情更是溢於言表。作者本來就熱愛自然,本來就對與自然融爲一體的農村生活極爲欣賞,當自然景物已經和人們生活和諧地融爲一體時,詩人怎能不由衷地讚美和歌唱呢?

該詩寫山行所見所聞,構思巧妙,剪裁得體,卒章顯“志”,語言清新雅麗,沒有冗辭贅語。桐城派主張的“雅潔”和反對“冗辭”,從這裏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