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三年級上冊古詩三首山行說課稿(集錦5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5篇《三年級上冊古詩三首山行說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三年級上冊古詩三首山行說課稿》相關的範文。

三年級上冊古詩三首山行說課稿(集錦5篇)

篇1:古詩《山行》說課稿

古詩《山行》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講的課文是古詩兩首中的一首《山行》

一、說教材

《山行》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S版五年級上冊第六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名篇。詩裏寫了石徑、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詩人沒有像一般文人那樣悲秋傷時,而是通過一片紅色展現出秋天楓林熱烈蓬勃的景象讚美楓葉的頑強,從而表現自己學習楓葉不屈不撓的精神的決心。教材選編這首古詩的目的正是讓學生在讀詩中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情感,從而學習這首詩中所讚歎的楓葉的不屈不撓的頑強的精神。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及要求學生在閱讀詩歌時,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情感,並嚮往和追求美好理想的課標要求,結合五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知識技能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瞭解古詩大意,想象詩歌意境。

過程方法目標:1、通過讓學生朗讀,能自主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通過了解詩意及我的補充材料,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價值觀目標:體會詩的意境美,理解詩人的情感,感悟楓葉的精神,從而學習楓葉的精神。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理解詩意,想象詩的意境美,理解詩人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難點在於讓學理解詩人的情感及楓葉的精神。

四、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課標精神,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在這堂課中,我主要是採用反覆誦讀法、想象體驗法、品評賞析法,此外,我還通過適時的爲學生補充材料,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讓學生能對古詩有更深的理解。

五、說教學過程

(這首古詩我安排一個課時,教學過程分五個環節)

(一) 介紹詩人,導入詩文

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說出他們對詩人的認識,我再進行補充小結,以便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緊接着就可以導出詩文:同學們,我們瞭解了詩人杜牧,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一首詩《山行》,接着就可以解題:行是什麼意思?那山行呢?

(二)初讀古詩,學會吟誦

在古詩學習中,吟誦是一個重點,而且五年級學生也已經有一定的學能力,所以這一環節的初讀我的要求是學生能讀準字音,有一定的節奏。在這一環節裏,我分三步實現我的目標:

第一步、先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在這一環節裏,我會以指名讀、學生評的方式檢查字音並糾正,還可以引出第二步:對,同學們覺得他讀得好是因爲他注意了停頓節奏,以前我們也學過古詩的停頓節奏,那誰能來試試加上停頓符號,並讀出來?緊接着就可以以指名讀、齊讀的方式進行吟誦的初步教學。

(三)再讀想象,體會情感

課程標準認爲,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朱光潛也說過,每首詩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兩個要素。情趣簡稱情,意象即是景。當情景相生而又契合無間,情恰能稱景,景也恰能傳情,這便是詩的'意境。所以, 在這一環節中,我注意讓學生自己自己想象意象,加深印象,再加以情趣引導,從而讓學生悟出詩的意境。

在這一環節裏,我又分爲三個部分:

1、想象整體畫面,理解詩意

在這一部分裏,爲了幫助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詩意,想象整體畫面,我會先引導學生理解“寒山”、“霜葉”描述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因爲“生”字是古今異義詞,所以我會直接告訴學生它的意義,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在學生理解字詞的基礎上,我會設置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體會詩中的畫面,想象你看到了怎樣的美景?這個問題的設置,既是爲了便於我檢查學生對詩意的理解情況,也是爲了讓學生整體感知這首詩。

2、體會前兩句詩,想象美景

在引導學生體會“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這兩句詩時,我重點通過抓寒、斜、生處等字詞來引導學生生體會意象美。

在理解“生處”時,我會設一問:同學們,有的版本印成“白雲深處有人家”,你們覺得“生處”和“深處”哪個更好,爲什麼?可以先和周圍的同學討論看看。 之所以設這個問題,,是因爲我希望學生能通過自主對比思考、合作探究的方法達到更深層次的理解“生處”所描繪出的動態美,從而能理解前兩句詩描繪的意象美的目的。

在同學們理解詩中意象美的基礎上,我將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欣賞着如此動人的景色,你會怎麼來讀這兩句詩呢? 然後就勢告訴學生讀詩的方法:我們在讀古詩時就應該這樣邊讀邊想象,讀出詩句中的畫面。

3、學習後兩句詩,感悟情感。

在學習“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兩句詩時,我主要是要讓學生體會出詩人對楓林的喜愛。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我首先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剛纔,同學們說出了看到的美景,老師也覺得美,可是,最令詩人心動的是這幅美景嗎?現在就請同學們仔細讀後兩句,思考這個問題。然後引導學生重點抓“晚”、“坐愛”、“紅於”這些關鍵字詞體會楓林風景之美及詩人的喜愛之情。在學生理解詩人對楓林美景的喜愛之後,我在指導朗讀:作者是如此的喜愛這片楓林,那他會如何吟誦這兩句詩呢? 順勢可以交給學生吟詩的另一要點:不僅要讀出我們看到的畫面,還要讀出我們的感情。

(四)品讀末句,昇華情感。

這一環節主要是爲了理解詩人喜愛楓葉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爲它美,更在於詩人敬佩它頑強的精神。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是通過設問引導,材料補充的方法來達到這一環節的教學目的

首先,我問學生:讀完《山行》,我們感受到了寒山、石徑的美,也看到了白雲人家的美,可是人都不曾停留;二月花也很美,可詩人獨愛霜葉,同學們有沒有想過這是爲什麼呢? 然後,我通過讓學生想象對比普通霜葉和楓霜葉的不同,問學生:你覺得詩人在讚美一種什麼精神?這樣做是爲了讓學生能自主思考,並且對楓葉的頑強有更深的理解。

在學生得出楓葉頑強的結論後,我會補充一段詩人的材料,然後問學生,你認爲詩人僅僅是在讚美霜葉嗎?從而引導學生思考詩人的寫詩意圖不僅是爲了讚美霜葉,也是爲了激勵自己。

(五)小結拓展,學習楓葉

在這一環節中,我總結了這首詩的,並聯系生活,希望學生能喝楓葉一樣頑強,面對困難不低頭。

六、說板書

好的板書就是一個微型的教案,在這一課中,我主要是按讓學生從理解景到理解情逐步拓展的順序來開展的,所以我的板書也同樣是體現這樣的思想。

山行

——杜牧 唐

眼中景 心中情

寒山、石徑、白雲、人家 感覺美

楓林、晚、霜葉、紅 停車、坐愛

霜葉紅於二月花 欽佩、嚮往

篇2:《山行》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的說課題目是《山行》。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流程六個方面說明對本課教學的理解與設計。

【教材分析】

杜牧的《山行》是部編本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古詩三首》中的一首,寫的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時所看到的深秋時節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幅由“寒山”、“石徑”、“白雲”、“楓林”等構成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

在這首詩中,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鍊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我們可以在觀賞勝於二月春花的火紅楓葉的同時,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機。所以這是一首秋的讚歌,能夠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了解大自然。同時這也是學生在本冊書中接觸到的第一首古詩,因此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我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如何學習,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又爲本課後兩首詩的學習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求知慾強。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並通過課內外學習積累了很多的詩詞,有了初步的自學能力,但還應該不斷加強。因此本課教學關鍵是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在讀中想象,在讀中悟情,引導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

【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特設置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學會本課生字,重點理解詩句中“坐”的意思。瞭解詩意。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描繪的濃濃秋色,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並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重點)

感受詩歌美的意境。(難點)

【說教法】

基於新課程標準中“以生爲本”的思想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主要通過誦讀詩歌、想象畫面、句子訓練等形式使學生主動探求知識。這樣教學,符合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使學生不僅理解了古詩,而且學到了學習古詩的方法。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想象漫遊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薰陶和教育。

【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因此,讓學生反覆誦讀,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悟情,讀中表情,同時抓住重點字詞的理解,圖文結合創設情境的方法,引導學生應用“讀―悟―說―讀”的學習方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爲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我的教學。

第一步:導課解題,介紹作者

介紹嶽麓山引入課程。(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此環節,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可爲後續學習營造氛圍。同時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

第二步:初讀指導,讀準,讀通,讀出節奏

意圖:三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並發現疑難。這樣可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

第三步:再讀指導,讀出畫面,讀出想象,讀出情感

1.品讀古詩,讀出畫面

意圖:這樣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品味詞句,想象漫遊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薰陶和教育。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創造性地說說全詩的內容,從認識上得到提高。

2.啓發想象,感受意境

意圖: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想象感受意境。

提示:此時,你也來到了寒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你有什麼感想?

3、美讀品味,體會詩情

古詩節奏鮮明,音韻和諧,誦讀起來琅琅上口,學生―般都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學生“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學生: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風景這麼美,語句這麼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2.學生彙報,教師歸納,教給方法:

(1)帶着讚美與熱愛的感情去讀。

3.改變形式,反覆誦讀。

(範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扮演角色讀)

【說作業設計】

意圖:(作業的設置建立在對所學知識的鞏固之上。改寫《山行》或畫一幅山行圖。加強了對本課知識的強化鞏固。達到了讀寫統一。一堂課的結尾不止是畫上了一個句號,而是尋求一種延伸和開放。收集與秋天有關的優美詞語、句子、片斷或詩。幫助學生學習與課文相關的古詩,擴大課堂知識的容量,教會學生縱向學習。)

【板書設計】

(本板書設計遵循板書爲教學服務的教學理念,概括了古詩的主要內容,簡潔的文字,既能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對古詩思想內容的把握,又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篇3:《山行》說課稿

一、說教材:

《山行》是部編教材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金秋時節”中《古詩三首》的第一首古詩。寫的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時所看到的深秋時節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幅由“寒山”、“石徑”、“白雲”、“楓林”等構成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

本節課依據學生知識水平,單元主題以及課標對中段學生學習古詩的要求,特制訂本節課教學目標是:

1、會認“徑、斜”2個生字,會寫“寒、徑”等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藉助註釋、課文插圖大致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領路秋天的美景,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說教法:

基於新課程標準中“以生爲本”的思想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主要通過誦讀詩歌、想象畫面、句子訓練等形式使學生主動探求知識。這樣教學,符合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使學生不僅理解了古詩,而且學到了學習古詩的方法。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想象漫遊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薰陶和教育。

四、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因此,讓學生反覆誦讀,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悟情,讀中表情,同時抓住重點字詞的理解,圖文結圖聯繫生活實際。

五、說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檢查預習

課伊開始,我讓學生用四字詞語說說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和認識。然後自然的導入本節課也要學習一首有關秋天的古詩,《山行》,並猜測山行就是在山中行走的意思。接着檢查孩子的預習情況:1、讀詩字音準確,節奏正確。2、四個生字的書寫情況重點指導“霜”的寫法。3、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本單元教材編寫的重點就是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寒山、石徑、坐、紅於等並讓孩子講講自己是怎麼理解的,小結理解詞語的方法,這樣學生有法可依,爲理解古詩做好了準備。

2、讀中感悟、合作探究

在古詩學習中,吟誦是一個重點,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初讀我的要求是學生能讀準字音,讀流利,有一定的節奏。再讀想象,體會情感課程標準認爲,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朱光潛也說過,每首詩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兩個要素。情趣簡稱情,意象即是景。當情景相生而又契合無間,情恰能稱景,景也恰能傳情,這便是詩的意境。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注意讓學生自己想象意象,加深印象,再加以情趣引導,從而讓學生悟出詩的意境。最後出示學習古詩的方法:關注課下注釋、觀察課文插圖、聯繫生活實際。並小結:我們運用這樣的方法就可以把看似難懂的古詩變成我們自己的語言,以後學習其它古詩都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

3、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爲了梳理課堂所得,加深學生記憶,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我設計了以下作業。1、寫:默寫古詩《山行》(必做)2、畫:畫一副畫,畫出秋天的美景,在圖畫中表達自己對秋天的喜愛之情。(選做)。3、找:另找一首描寫秋天的詩,試着理解,體會作者的情感。(必做)

4、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我的板書簡潔、重點突出,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爲一體,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山行

遠景:寒山石徑白雲人家

近景:楓林霜葉

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

篇4:《山行》說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山行》。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仍有很大的意義,因爲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所以我們的教材從第一冊就安排了古詩內容的學習,數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

根據新大綱精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國小一年級學生學習古詩,一方面是要把古詩作爲一個識字的載體,另一方面是要學生通過朗讀背誦古詩,體會古詩的意境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這其中識字仍然是我們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點。但學習生字不是枯燥的,更不是靠死記硬背的,只要我們認真研究所教的每一個字,採用不同的方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舉一反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漢字的神奇魅力,爲學生的持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另外,一年級學生理解詩意不要求一一對譯,那樣不但會破壞古詩的意境美,還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不利於今後的學習。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鍊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這首詩的教學要突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識字,二是積累,三是靈性的培養。關於識字,要充分地從字的特點出發,通過多種途徑,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興趣盎然地識字。關於靈性的培養,就是要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把課上得自然、生動、有趣。

基於以上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初步感受古詩的意境美。

2、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雨字頭”。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學習本課要求會寫的字和要求會認的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體會古詩的意境美。

具體教學,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一、故事導入。同學們,大家喜歡聽故事嗎?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吧:(略)這樣在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進而引出課題,並釋題。

二、初讀古詩,感受意境。通過教師的範讀及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古詩文字的優美。

三、隨文識字。我相機出示圖畫,並一句一句引出四句詩,這樣圖文結合,進入詩的意境,在感受詩意的基礎上採用加一加、對比等方法識記生字,進而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最後,把生字放回文中,整體感知詩的意境,體會深秋時節的自然美景。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在感知詩的意境基礎上指導美讀,讀出詩的意境美、語言美,也讀出作者對寒山石徑,楓葉似火的喜愛,同時這種情感也感染着學生,一種對秋天美麗景色的喜愛便由此而生。

篇5:《山行》說課稿

《山行》說課稿

一、說教材:

《山行》是部編教材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金秋時節”中《古詩三首》的第一首古詩。寫的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時所看到的深秋時節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幅由“寒山”、“石徑”、“白雲”、“楓林”等構成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

本節課依據學生知識水平,單元主題以及課標對中段學生學習古詩的要求,特制訂本節課教學目標是:

1、會認“徑、斜”2個生字,會寫“寒、徑”等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藉助註釋、課文插圖大致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領路秋天的美景,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說教法:

基於新課程標準中“以生爲本”的思想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主要通過誦讀詩歌、想象畫面、句子訓練等形式使學生主動探求知識。這樣教學,符合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使學生不僅理解了古詩,而且學到了學習古詩的方法。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想象漫遊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薰陶和教育。

四、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因此,讓學生反覆誦讀,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悟情,讀中表情,同時抓住重點字詞的理解,圖文結圖聯繫生活實際。

五、說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檢查預習

課伊開始,我讓學生用四字詞語說說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和認識。然後自然的導入本節課也要學習一首有關秋天的古詩,《山行》,並猜測山行就是在山中行走的意思。接着檢查孩子的預習情況:1、讀詩字音準確,節奏正確。2、四個生字的書寫情況重點指導“霜”的寫法。3、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本單元教材編寫的重點就是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寒山、石徑、坐、紅於等並讓孩子講講自己是怎麼理解的,小結理解詞語的方法,這樣學生有法可依,爲理解古詩做好了準備。

2、讀中感悟、合作探究

在古詩學習中,吟誦是一個重點,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初讀我的要求是學生能讀準字音,讀流利,有一定的節奏。再讀想象,體會情感課程標準認爲,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朱光潛也說過,每首詩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兩個要素。情趣簡稱情,意象即是景。當情景相生而又契合無間,情恰能稱景,景也恰能傳情,這便是詩的意境。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注意讓學生自己想象意象,加深印象,再加以情趣引導,從而讓學生悟出詩的`意境。最後出示學習古詩的方法:關注課下注釋、觀察課文插圖、聯繫生活實際。並小結:我們運用這樣的方法就可以把看似難懂的古詩變成我們自己的語言,以後學習其它古詩都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

3、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爲了梳理課堂所得,加深學生記憶,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我設計了以下作業。1、寫:默寫古詩《山行》(必做)2、畫:畫一副畫,畫出秋天的美景,在圖畫中表達自己對秋天的喜愛之情。(選做)。3、找:另找一首描寫秋天的詩,試着理解,體會作者的情感。(必做)

4、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我的板書簡潔、重點突出,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爲一體,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山行

遠景:寒山石徑白雲人家

近景:楓林霜葉

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