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宋詞註釋翻譯賞析新版多篇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宋詞註釋翻譯賞析新版多篇

拓展: 篇一

江城子教學設計

作品簡介 篇二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於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詞。此詞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首三句直出會獵題意,次寫圍獵時的裝束和盛況,然後轉寫自己的感想:決心親自射殺猛虎,答謝全城軍民的深情厚意。下片敘述獵後的開懷暢飲,並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夠承擔衛國守邊的重任。

結尾直抒胸臆,抒發殺敵報國的豪情。全詞“狂”態畢露,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充滿陽剛之美。

作品鑑賞 篇三

蘇軾因此詞有別於“柳七郎(柳永)風味”而頗爲得意。他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爲節,頗壯觀也。”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少年狂”,出手不凡。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狂”字貫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奔馳,騰空越野,好一幅壯觀的出獵場面!爲報全城士民盛意,詞人也要像當年孫權射虎一樣,一顯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

以上主要寫“出獵 ”這一特殊場合下表現出來的詞人舉止神態之“狂”,下片更由實而虛,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胸懷,抒發由打獵激發起來的壯志豪情。“酒酣胸膽尚開張”,東坡爲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過片一句,言詞人酒酣之後,胸膽更豪,興致益濃。此句以對內心世界的直抒,總結了上片對外觀景象的描述。接下來,作者傾訴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年事雖高,鬢髮雖白,卻仍希望朝廷能像漢文帝派馮唐持節赫免魏尚一樣,對自己委以重任,赴邊疆抗敵。那時,他將挽弓如滿月,狠狠抗擊西夏和遼的侵擾。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爲詞的創作開創了嶄新的道路。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爲一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教學過程 篇四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悼亡詩。詞人的妻子去世已經過去了漫長的十年,但詞人對亡妻的懷念更加深沉。上片書寫自己的哀思,訴說十年來的苦難生活,下片通過夢境寫相思之切及夢中相逢之悲,最後寫“明月夜,短松岡”下的孤墳,反映了“無處話淒涼”的苦痛。全篇採用白描的手法,流露詞人懷念亡妻的真情實感,句句沉痛,字字悲哀,動人肺腑。

【學情分析】

唐、五代及北宋描寫婦女的詞篇,多數境界狹窄,詞語卑下。蘇軾此詞境界開闊、感情純真、品格高尚,讀來使人耳目一新。用詞來悼亡,是蘇軾的首創。學生對蘇軾的豪放詞有一定的瞭解,但婉約詞則接觸較少。故在教授時,可指導學生體會蘇軾婉約詞中對亡妻的真情實感。

一.導入

蘇軾,我們並不陌生,其詞豪放飄逸,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在前面學習的《定**》中,我們又一次體會到他的豪放、豁達,但他同時也是位多情的人。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他對亡妻深沉而真摯的悼念之情。

先講一個故事。(課件)

公元1055年,一對新人結婚了。新郎是19歲的四川才子蘇東坡,新娘是16歲的王弗。新郎羽扇綸巾,雄姿英發,新娘也是年輕美貌,天資聰穎,一對新人可謂才子佳人,琴瑟和諧。據記載,在一個正月夜裏,王弗見庭前梅花盛開,月色清朗,對蘇軾說:“春月勝與秋月。秋色讓人慘悽,春月令人和悅。可召清高之人飲此花下。”東坡聽了高興地說:“此乃詩家語也。”王弗賢淑端莊,曾對蘇軾的事業、爲人處事進行過多次有識見的告誡、囑咐。可見王弗生前,不但是蘇軾生活上的伴侶,而且是文學上的知音,事業上的賢內助。可惜天妒良緣,紅顏薄命,王弗二十六歲時就謝世了。這對詩人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公元1075年,東坡來到密州(今山東諸城縣),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此時詩人四十歲,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題目上“乙卯”,指的就是這一年。

二。總體把握

(一)教師朗讀課文,學生結合課文下面的註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處,舉手提問,教師巡迴答疑。

(二)課文分析

1、寫“夢”,上闋是寫夢嗎?是否刪除?在預習的基礎上回答。

明確:不能,是一個情感鋪墊。有了上闋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闋的“夜有所夢”了。

2、“十年生死兩茫茫。”平心而論,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長。對作者來說長不長?爲什麼?

明確: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遙水闊,世事茫茫,總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線,死者對人間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的對逝者也是同樣的。

3、“茫茫”看不清楚?爲何看不清?

明確:黃泉生路,人各一方,無從知曉。花落人亡兩不知。

4、有人說,文章中出現了一些邏輯問題。是不是思念過度,精神受了刺激。下面請同學思考這些問題。

(1)“不思量,自難忘”可是爲什麼在“自難忘”之上加了“不思量”?這不顯得有點矛盾嗎?

明確:“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爲相思實在太苦,太傷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結果卻是“自難忘”。“不思量,自難忘”,寫生者對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細領會,卻是詩人的更深一層的情懷。說不思量,即是思量。因爲這種思念,不一定是一種有意識的每時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種難以中斷的無意識的思念,所謂“此情無計可消除,所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一敘述的跌宕,更顯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2)作者說自己“塵”,而其時不過40歲,如何理解?(僅僅是鬍子多了些,不洗臉,又是什麼讓他早生華髮呢?)

明確:這十年,正是圍繞王安石變法,革新派與守舊派的鬥爭愈演愈烈的時候。蘇軾被捲進了這場漩渦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斷地放外任,左遷,流徙,歷盡蒼桑,備嘗艱辛,已是“塵滿面,鬢如霜”了。“爲伊消得人憔悴”不僅是大地上的灰塵,也是歲月的風塵、情感的風塵,“鬢如霜”是艱難苦恨煩霜鬢,是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5、下闋首五句爲第一個層次。請以第一人稱蘇軾的口吻進行描繪,加入想象,越細膩逼真越好。(學生活動)

明確:還是那個共度甜蜜歲月的地方,那親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終於見到魂牽夢縈的你,那個嬌小溫柔的你,你還在對鏡梳妝,還沒有看見我呢?我是該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讓你看看我是誰,還是給你一個甜蜜的擁抱呢?可是作者與妻子相見,卻沒有卿卿我我,也沒有共訴衷腸,而是“相顧無言,淚流滿面”!太殘忍了,讓他們說一句話好不好。

(1)還是“相顧無言”好。爲什麼?

明確:夫妻相見,自有萬端感慨;萬語千言,從何說起呢?語言又是那麼的笨拙和蒼白啊。還是讓他們流淚吧,就讓那又驚又喜又憂又痛的淚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真是“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那就讓他們“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吧。淚眼凝望,自會讀出對方的關切、愛撫。下闋五句愈是生動細緻地描繪夢境情狀,就愈是使人酸鼻。因爲這一切只是夢啊,了無痕跡的春夢啊。如果真能夠執手相看淚眼,也是好的啊。就這樣執手到永遠,站成兩尊塑像。然而,只是夢啊。

(2)夢醒了,展現在作者腦海中的又是什麼呢?

明確:“明月夜,短松岡”營造了悲涼腸斷的環境氛圍。詩人的思緒又回到了上闋的“千里孤墳”處。短鬆崗,即指王弗的墓地。詩人推想妻子的亡靈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樹的墳地上,該是何等傷心斷腸!

(3)明月是象徵團圓與祝福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亮團圓“千里共嬋娟”。爲什麼不改成“殘月夜”呢?“楊柳岸曉風殘月”,多好。

明確:“料得年年腸斷處”年年,每一年,如果說作者帶着對妻子的思念走過十年,註定這輩子也走不出情感的圍城了。月殘人殘同病相憐,月圓人更殘。

(4)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只有在現實生活中苦苦尋覓而不得的情況下才會張開了“夢”的翅膀尋覓理想的天堂。有哪些夢?表現了什麼?

明確:李白爲了“一夜飛度鏡湖月”李煜“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陸游“鐵馬冰河入夢來”

可以斥責他們白日做夢。但是這一點小小的安慰不應該給他們嗎?

回到蘇軾。一個達觀、開朗、幽默的蘇軾。着迷他“我欲乘風歸去”欣賞他“扣舷長嘯”追隨他“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你們能夠接受一個兒女情長的蘇軾嗎?(學生活動)

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至死不忘復國大業,可謂錚錚鐵骨的男子漢,可是寫出了“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何意百鍊鋼,化爲繞指柔啊。

齊讀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生活中有類似的體驗嗎?

(學生活動)

不是爲了讓我們心情沉重,而是因爲太多輕浮的東西,很少有來自靈魂深處的觸動。“雨後的青山,像淚洗過的良心”,多美的境界,讓我們在以後的歲月裏懂得愛,更懂得珍惜,呵護每個人記憶裏那永遠的“明月夜,短松岡”。

★三。藝術特色

1、內容層層推進,引出夢中相遇,抒發悼亡之情。以悼亡題材作詩,此是蘇軾的第一首,在詞的發展史上也是第一首。

2、採用白描手法,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抒發對亡妻的掉念和自己對自己身世經歷的感慨。

3、虛實結合,以虛襯實,抒發悼亡之情。

四。鞏固練習

賞析這首詞,完成問題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發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詞中有何作用?

答:“狂”字是總起,且貫穿全篇。上片寫出獵神情舉止之“狂”;下片由實而虛寫由打獵激發的壯志豪情(即“狂”)。

(2)“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態?

答:勾勒出了挽弓勁射、英武豪邁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希望帶兵征討西夏,爲國立功的心志。

詞牌說明 篇五

江城子

唐詞單調,始見《花間集》韋莊詞,單調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或謂調因歐陽炯詞中有“如(襯字)西子鏡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爲雙調,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韻。歐陽炯單調詞將結尾兩個三字句加一襯字成爲七言句,開宋詞襯字之法。後蜀尹鶚單調詞將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兩句,開宋詞減字、攤破之法。晁補之改其名爲《江城子》,韓淲調有“臘後春前村意遠”句,故又名《村意遠》。

.板書設計 篇六

上片:死別之痛和相思之苦

寫景、記事、抒情,純以白描取勝

下片:夢見亡妻的情景

教學方法 篇七

朗誦法、情感體驗法、討論法

.結語 篇八

學習這首詞,不是爲了讓我們心情沉重,而是因爲太多輕浮的東西,很少有來自靈魂深處的觸動。“雨後的青山,像淚洗過的良心”,多美的境界,讓我們在以後的歲月裏懂得愛,更懂得珍惜,呵護每個人記憶裏那永遠的“明月夜,短松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