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蘇軾題西林壁古詩翻譯及賞析(多篇)

蘇軾題西林壁古詩翻譯及賞析(多篇)

原文 篇一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詩、詩意 篇二

橫看廬山是雄奇的大嶺,側看則是陡峭的高峯,隨着視線的轉移,從高低、遠近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認識廬山的真正面目,只因爲自己身處廬山之中。

翻譯: 篇三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峯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爲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創作背景: 篇四

蘇軾於公元1084年(神宗元豐七年)五月間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蔘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

《題西林壁》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五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峯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都呈現不同的樣子。

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爲我身處在廬山之中。

註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緣:因爲;由於。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裏牆壁上的。

賞析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說的是遊人從遠處、近處、高處、地處等不同角度觀察廬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觀感的。有時你看到到是起伏連綿的山嶺,有時你看到的是高聳入雲端的山峯。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爲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爲廬山的峯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峯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爲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纔有這種理性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着豐富的內涵,它啓迪人們認識爲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峯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啓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蘇軾的詩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種政治體驗。蘇軾自進入仕途後捲入了新舊之法的爭議,他在政治傾向上更貼近保守派,反對王安石主導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張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張講究執行策略,反而又爲舊黨所不容。因此,蘇軾筆下的廬山,也可以看成是撲朔迷離的政局,新舊兩黨立場不同,結論也不同。事實上,人們都置身局中,置身歷史長河中,都不免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應該更客觀地思考問題,得出恰當結論。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爲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爲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創作背景

蘇軾於公元1084年(神宗元豐七年)五月間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蔘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

《題西林壁》古詩詞 篇六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註釋

1、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裏牆壁上的。

2、緣:因爲。

3、此山:指的是廬山。

古詩賞析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峯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爲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爲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爲廬山的峯巒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峯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着豐富的內涵,它啓迪我們認識爲人 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 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試會考察古詩的大體內容,在準備考試時,可以做複習材料看看,有助於語文考試詩詞類題。

名家點評 篇七

宋·黃庭堅:“此老於般若橫說豎說,了無剩語,非其筆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傳之妙。”(《冷齋夜話》)

宋·姚寬:《感通錄》雲:“廬山七嶺,共會於東,合而成峯。”因知東坡“橫看成嶺側成峯”之句,有自來矣。(《西溪叢語》)

清·王文誥:凡此種詩,皆時性靈所發,若必胸有釋典,而後爐錘出之,則意味索然矣。(《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卷二)

近代·陳衍:此詩有新思想,似未經人道過。(《宋詩精華錄》卷二)

現代·遊國恩等:此詩的“理”是“局外人有時會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中國文學史》)

現代·徐中玉:此詩說明“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於受到認識條件限制的緣故”。(《蘇東坡文集導讀》)

現代·吳熊和等:善狀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兩者融洽無間。(《唐宋詩詞探勝》)

現代·毛穀風:此詩反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宋人七絕選》)

現代·鄭孟彤:此詩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意思”。(《中國詩歌發展史略》)

《題西林壁》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八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及註釋

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峯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爲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註釋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側:側面。各不同:各不相同。不識:不能認識,辨別。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緣:因爲。.。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峯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爲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註釋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緣:因爲;由於。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裏牆壁上的。

鑑賞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峯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 因爲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爲廬山的峯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峯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爲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纔有這種理性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着豐富的內涵,它啓迪人們認識爲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峯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啓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着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爲因果,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爲理性王國裏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爲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爲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爲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註釋 篇九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

題:寫上。

西林:西林寺,在廬山。

橫看:正面看,從山前山後看,山橫在眼前,所以說橫看。廬山總的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看,從側面看,從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嶺:頂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狀長而平。

峯:山頂端,形狀尖而高。

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來就是瀏覽勝地。

只緣:只因爲。

此山:指的是廬山。側:側面。

各不同: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

緣:同“原”,因爲;由於。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