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短文成全善良閱讀答案彙總 成全善良這篇閱讀【精品多篇】

短文成全善良閱讀答案彙總 成全善良這篇閱讀【精品多篇】

精選短文成全善良閱讀答案彙總 篇一

學習目標:

①理解行道樹——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②感悟並珍視人生“第一次’’的經驗。

③揣摩形象化的語言。

④瞭解以小見大和夾敘夾議的寫法。

教學重點:

①理解兩篇課文的深刻內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課前準備

①佈置學生預習,就課文的主要內容和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列出思考題,準備討論、發言材料。

②列舉自己最難忘的第一次經歷,談談自己的感受。

③教師設置精當的思考題備案,以供學生參考。

第一課時

《行道樹》學習內容:

①理解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

②反覆朗讀課文,體會形象化的語言。

課文導入 :

同學們,漢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它最豐富、最準確、最鮮明、最生動。在漢語的寶典裏,有許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詞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等。這些話表面好像在寫動植物,其實是有象徵意義的。毛澤東有一首詞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你們知道這首詞寫的是什麼嗎?你們知道它的深刻含義嗎?今天,我們來學習張曉風的短文《行道樹》,看看馬路兩旁的行道樹有什麼象徵意義。

朗讀課文

1)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問題。

2)學生根據自己課前的預習情況,表演自編的朗讀劇,加深學生對於課文內容的理解。

3)識記字詞

整體感知

①思考質疑

讓同學們獨立閱讀,調動自己的學習經驗,歸納學習本課應重點掌握的知識點,提出疑難問題,做好記錄。

②討論探究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發現的問題。比較淺顯的,組內討論解決;集中疑難問題,準備課堂發言。

③交流研討

小組代表發言,提出問題。教師進行組織、引導和調控,將思考題逐漸集中到以下幾個方面:

a.行道樹的形象體現了什麼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並理解:神聖的事業是什麼事業?爲什麼說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行道樹的“深沉”主要表現在什麼方面?

[有關提示]神聖的事業必須以自我犧牲爲代價。從個人利益角度講,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練使奉獻者具備了以苦爲樂的品質,這便是“深沉”。

c.怎樣理解“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

研討賞析

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出疑難問題和值得深究的問題,進行討論。提出的問題儘量深刻一些。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的寫作目的,體會這篇課文的現實意義,進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從哪些方面刻畫了行道樹的形象?

[提示]自我犧牲、奉獻人類、心繫社會……

②怎樣理解“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

③“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表現了行道樹怎樣的思想感情?同時揭示了怎樣的社會現狀?

[有關提示]保護環境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④爲突出行道樹的形象,作者都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提示]採用了對比手法:

a.與同類的優越處境對比;

b.與人類的盲目和無知行爲對比。

⑤你認爲哪些語言描寫最生動,最能突出行道樹的形象?試分析說明?

讓學生體會形象化的語言。學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樣的,蕪雜的,教師要幫助學生突出重點,明確中心。

拓展延伸

鼓勵學生結合現實和自己的經歷,談學習感受。

①現實生活中有像行道樹一樣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嗎?怎樣看待他們的價值?

②本文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過行道樹的自白表現出來的。但有人說像在發牢騷,你怎麼看?

提示:決非發牢騷,而是強烈的呼喚。呼喚更多的奉獻者爲社會造福,爲人類造福呼喚人們尊重奉獻者的辛勞,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

④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哪些啓發?

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了很好的討論和研究,對無私奉獻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任何意義上講,我們都應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自然。讓我們像行道樹一樣,儘自己的微薄之力,點綴美好的社會,也使自己的人生在無私的奉獻中大放光彩。

佈置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相關作業

基礎知識掌握不好的同學佈置相關作業 進行強化訓練

②預習《第一次真好》。

第二課時

《第一次真好》學習目標:

①認識人生第一次經歷的重大意義,珍視第一次經驗。

②學習以小見大和詳略得當的寫法。

③瞭解選材的典型性。

教學設計:

課文導入

“第一次”是多麼另人難忘的經歷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紅柿的那個人嗎?你知道“第一個吃螃蟹”的重大意義嗎?第一次遠行、第一次脫險、第一次施捨、第一次求助……自從我們有意識以來,數不清的第一次,無一例外地給我們帶來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誰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奧妙呢?周素姍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啓示。

整體感知

①集體朗讀

感悟課文內容。要求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讀課文

獨立思考,出示問題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裏?

b.課文的中心意思是什麼?

c.作者爲什麼選取這兩個“第一次”詳寫?

d.課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麼特點?好處是什麼?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無益的。本文所說的“第一次”屬於哪一種?爲什麼?

引導學生探究性閱讀,整體把握,篩選信息,猜想印證,形成解釋。

研討探究

引導學生採用互動方式,合作交流,使問題逐漸明朗,最終明確;

a.“第一次真好”指感覺真好:新鮮而刺激,使人回味無窮。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從不同角度寫了兩件事:前者寫的是植物;後者寫的是動物。前者寫的是靜態;後者寫的是動態。前者的感覺沒有變化:只是喜悅和新奇;後者的感覺隨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先是驚喜,再是噁心,而後喜愛。這樣寫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現作者的個性體驗,也能與讀者產生共鳴,有典型意義。

(學生談不透,教師要予以引導、點撥。)

d.詳略得當:詳寫的是看柚子樹和看孵小鳥兩件事。略寫的有六件事,均一筆帶過。詳寫是爲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寫部分是對詳寫部分的補充,旨在以小見大地表現“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義,同時,使文章內容更加充實。

e.本文寫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爲所舉的每一個事例,都有益於人生的健康發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讀賞析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結合“研討與練習”,引導學生重點研讀與賞析作品的語言,以求達到對課文內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讓學生提出最感興趣或有疑難的問題,供全體同學討論。

出示問題組:

①爲什麼說是“一幅秋日的風情畫”,而不說是“風景畫”、“風光畫”?

②“雛形”與“具體而微”有什麼區別?

③“我喜愛他們又甚於那些老鳥”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現作者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命力的讚歎。

④找出課文中帶有議論性的句子,試分析它的作用。

本題的設計旨在讓學生逐漸瞭解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體驗反思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解釋課文有關內容,並從多角度提出問題,深化理解。

①爲什麼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感覺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嘗試嗎?

提示:感覺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應當積極嘗試。如捨己爲人等。

②爲什麼說“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憶你難忘的第一次經歷,談談它對你後來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④什麼樣的第一次不能嘗試?爲什麼?

教師小結:

同學們,現在我要告訴你們,據說西紅柿最早只是一種觀賞植物,沒人知道它可以吃,且營養豐富。我們應當感謝那個第一次吃西紅柿的人,他當時的勇氣決不亞於視死如歸。我猜想,他嘗試以後的感覺一定是新鮮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個第一次,竟使西紅柿成了我們餐桌上的佳品。

同學們,我們要多多地嘗試有益的第一次,讓萬紫千紅的第一次,織成我們五彩斑斕的人生,給社會帶來進步。

拓展鞏固: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剩餘部分。

②習作:寫一篇題爲《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談談學習本文的感受

課後記:本課結合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比較成功。

精選短文成全善良閱讀答案彙總 篇二

1. 知識與能力:學習詩歌,培養學生欣賞古詩的能力。指導學生朗讀,注意把握朗讀時的節奏、韻律、聲調和重音。在讀時用心揣摩每一首詩的內容和情感。

2. 過程與方法:研讀品味,藉助聯想和想象揣摩詩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語言再現其意境或內涵。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正確理解詩歌內容體悟作者情感。初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初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通過詩歌的語言和詩中的形象體會詩人在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關鍵:通過詩歌所創造的意境美,體會詩人藉助景物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教學方法:研讀,品析。  教學手段:多媒體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野望》

導入:讀熟了唐詩的人,也許並不覺得這首詩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可是,如果沿着詩歌史的順序,從南朝的宋、齊、樑、陳一路讀下來,忽然讀到這首《野望》,便會爲它的樸素而叫好。南朝詩風大多華靡豔麗,好像渾身裹着綢緞的珠光寶氣的貴婦。從貴婦堆裏走出來,忽然遇見一位荊釵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樸素美就會產生特別的魅力。王績的《野望》便有這樣一種樸素的好處。

1.初步感知

學生初讀全詩,對照註釋,試着用散文化的語言翻譯全詩。

學生交流,教師可出示以下譯文,與學生的譯文比較:

譯文:在黃昏的時候,我佇立在東皋村頭悵望,彷徨徘徊心中沒有主張。

每一棵樹都凋謝枯黃,每一座山峯都塗上落日的餘暉。

放牛的兒童騎着小牛回家,獵人騎着駿馬帶回獵物。

我看到這些人又並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2.深入理解

(1)教師講解首聯,重點講解:“東皋”,地名,今屬山西萬榮。皋,水邊高地。他歸隱後常遊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2)自讀頷聯和頸聯,說說詩人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田園風光。

交流、明確:這兩聯寫薄暮中所見景物,作者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餘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着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3)自讀尾聯,討論:作者從田園中找到慰藉了嗎?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閒逸的情調中,流露着怎樣的情感?

交流、明確: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後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全詩在閒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

3.背誦全詩

教師提示幫助學生記背:這首詩首尾兩聯抒情言事,中間兩聯寫景,經過情——景——情這一反覆,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這正符合律詩的一種基本章法。

二、學習《黃鶴樓》

(一)激發興趣。

1.從《唐才子傳》中記載的故事入手激發學生興趣。

2.寫出三大名樓及與之有關的各名文。

湖北:黃鶴樓,崔顥《黃鶴樓》;湖南:岳陽樓,范仲淹《岳陽樓記》;江西:滕王閣,王勃《滕王閣序》。

3.李白曾登黃鶴樓想題詩紀念,但當他看到崔顥的《黃鶴樓》後,自認無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顥的詩下面題寫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離去了。事後對崔顥的這首詩念念不忘,曾兩次作詩模仿此詩的格調。如《登金陵鳳凰臺》《鸚鵡洲》。衆多古人稱崔顥的這首詩是“第一”、“千古之奇”。這究竟是一首怎樣的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注意讀準字音,把古詩讀熟。

2.指名學生讀,注意“昔、載”的讀音。

3.師:高明的朗讀者不僅能夠讀出詩歌的節奏,還能帶上一定的感情,誰再來讀讀?並相機評點學生的朗讀,如這是深沉的崔顥,這是憂愁的崔顥……

4.學生結合註釋,默讀弄懂詩歌大意,並和同桌互相說說。

三、讀悟結合,感受憂愁

師:在一個晴好的日子裏,詩人崔顥來到了黃鶴樓。望着巍峨瑰麗的黃鶴樓,他有什麼感受呢?(課件出示:“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學生讀。

師:出示關於黃鶴樓來歷的傳說。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樓,老闆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來飲酒,辛老闆不收其酒錢。道士爲了感謝辛老闆的盛情,臨別時,用橘子皮在牆上畫了一隻仙鶴,誰知這仙鶴在客人來飲酒時,會跳舞勸酒。從此酒店生意紅火,辛老闆也因此發了財。十年後道士重來,歌笛一曲,只見白雲朵朵空中來,仙鶴隨之起舞,道士也騎鶴而走了。辛老闆爲紀念此事,在蛇山上興工動土,建高樓一幢,取名黃鶴樓。

學生讀後,指名說說這幾句的意思。

師:仔細看看,這幾句有什麼特點?生:有三個“黃鶴”和兩個“空”。

說說這三個黃鶴各指的是什麼?“空”是什麼意思?生答。

師:師生對讀。生讀一、三句,師讀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雲千載”,生讀後半截。感受那種空茫的感覺。

師:是啊,昔日的黃鶴和仙人都已飛昇而去,這裏只餘下了——生接“黃鶴樓、白雲悠悠、動人的傳說……”其實,千百年來,飛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黃鶴呢?朝代更迭,王侯將相,功名利祿、恩怨是非又何嘗不是“一去不復返”呢?出示:“____________一朝去,白雲千載空悠悠。”教師示範說前半句,學生讀後半句。再由學生補充,然後再讀。

師:古人說“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一切都終將一去不復返,帶着這種感慨,這種空茫,再讀這四句詩。

師:詩人感慨之餘,登上了這“天下絕景”的黃鶴樓,極目遠望,他又看到了什麼呢?

相機出示“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理解“晴川”。學生閉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顥,看到了什麼?

指名學生說,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崔顥詩中的情景。

師:除了這樹、這川、這芳草,詩人應該還看到了什麼?學生想象補充。

想象着畫面,再指名學生讀好這兩句。

師:如此美景,詩人站在樓上,不覺癡了,醉了……悄悄地,夕陽已斜,暮色漸合,詩人又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出示:“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生讀,回答。(看到了“煙波江上”,想到了“鄉關”) 理解“鄉關”和“煙波江上”。

師:“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愁是沉重的,請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愁是悠長的,請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愁是綿密的,請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師:讀讀這兩句詩,看到“日暮”,你想起了誰的什麼詩句嗎?

課件出示: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學生讀,感受“日暮”帶來的愁緒。

師:夜幕降臨,寂寞就會隨着暮色籠罩過來,尤其是四處漂泊的遊子,那種愁緒更是深入骨髓。再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師:崔顥站在黃鶴樓上,極目遠眺,看到了家鄉嗎?(沒有)家鄉汴梁,遙遙無蹤,難怪詩人會朝着煙波浩渺的長江追問:“日暮鄉關何處是?”難怪詩人會朝着鸚鵡洲的萋萋芳草追問:“日暮鄉關何處是?”難怪詩人會朝着西斜的紅日追問:“日暮鄉關何處是?”難怪詩人會朝着東昇的圓月追問:“日暮鄉關何處是?”

但是晴川之後更是晴川,家鄉汴梁卻在茫茫崇山之後,不見絲毫的影蹤,真是“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武昌望汴梁,遊子望斷腸”啊!再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師:這可真是“日暮鄉關無處覓,煙波江上使人愁”(課件出示,生讀)

詩人這憂愁又僅僅只是鄉愁嗎?

出示崔顥的資料。

崔顥(704—754),唐朝汴州人,公元723年進士。他才思敏捷,善於寫詩。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極爲失意。

唐朝開科取士,每年也不過一二十人,當年白居易二十七歲的時候中了進士,他寫了這樣一句詩:“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於言表,而崔顥呢,還不到二十歲就中了進士,本以爲是前程錦繡了,但是卻是宦海浮沉,終不得志。你覺得此刻的崔顥,他還有什麼愁?

生:人生失意之愁。再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四、配樂誦讀,拓展昇華

師:(播放音樂《寒春風曲》)崔顥站在黃鶴樓上,暮色漸濃,看着眼前滔滔東去的長江,看着煙靄籠罩的鸚鵡洲,他不由地輕輕吟哦起來:(生讀整首詩)

雖然說一切都如天上那悠悠的浮雲必將逝去,但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想着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回首自己這些年四處奔波的艱辛,想着自己多年未歸的故鄉,崔顥的滿懷愁緒頓時化作五十六個字從嘴裏噴涌而出:(生再讀全詩)

師:崔顥的這首詩雖然只有五十六個字,卻將黃鶴樓的來歷,登臨黃鶴樓所見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慨緊緊地融合在了一起,被稱爲唐朝七言律詩的第一作品。這也難怪當年李白見了之後會擱筆而去呢!當然,李白雖然這次沒有留下什麼詩作,但是不是白白走了一遭呢?

出示李白的詩作《鸚鵡洲》: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學生讀,試與《黃鶴樓》比較,說說發現了什麼。

生談:有點相似,是仿照着寫的。

師:由此可見,《黃鶴樓》這首詩對李白的影響有多深啊!反覆誦讀。

《野望》情(彷徨)↓景(山野秋晚圖)↓情(追懷)

《黃鶴樓》起→用典引出黃鶴樓承→感慨仙人已去轉→描寫登樓所見合→抒發思鄉之情

五、佈置作業:背誦默寫,完成校本作業

六、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學習《使至塞上》

(一)作者介紹。

(大屏展示)王維,字摩詰,曾任尚書右丞等官職,世稱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詩歌呈現豐富多彩的藝術特色,尤其是創作的山水田園詩對後世影響深遠。宋朝蘇軾曾讚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二)反覆誦讀,以讀促悟。

1.解一解

瞭解背景: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發兵攻打唐屬小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爾北)。737年春,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

王維奉使出塞宣慰,並在河西節度使幕兼爲判官。本詩即寫出塞時沿途景色。察訪軍情,這實際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

2.讀一讀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情感。

3.釋義

單車:一輛車,表明此次出使隨從不多。

屬國:典屬國的簡稱。唐代人有時以“屬國”代指使臣。詩人在這裏借指自己出使邊塞的使者身份。

徵蓬:飄飛的蓬草,古詩中常用於比喻遠行之人。

煙:報警時點燃的烽煙。

長河:指黃河。

蕭關: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東南。

候騎:負責偵察、通信的騎兵。

都護:當時邊疆重鎮都護府的長官、首將。

燕然:燕然山,這裏指邊防前線。

4.品一品

把握內容,理解詩意,體會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組探討:

(1)本詩中哪些詞語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單”、“孤”、“徵蓬”等字詞透露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

(孤寂、憤懣。)

(3)詩人在頸聯中爲我們描繪了怎樣的大漠景色?(蒼茫遼闊、浩瀚無邊。)

(4)整首詩中詩人的情緒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5.悟一悟

評點、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所描繪的意境美。

(1)詩中有畫

(2)煉字精妙

(3)詩的留白

(大屏展示)

“大”寫詩人開闊的胸襟,沙漠浩瀚無邊。

“孤”寫邊塞荒涼,烽火臺燃起的濃煙格外醒目而單調。

“長”寫出了詩人對橫貫沙漠的黃河的真實感覺。

“圓”寫出了詩人大漠觀落日的特殊感受,親切溫暖,微帶蒼茫。

明確:勾勒出一幅極其雄渾、闊大、壯美的大漠中黃昏落日圖,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從側面烘托了守邊將士淒涼艱苦的生活環境,藉以反映了他們不畏艱苦,積極保衛邊疆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賞析名句。

(大屏展示)

構圖美近處烽煙、遠處夕陽、大漠無邊、長河奔流——空間擴大

線條美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層次豐富

色彩美黃沙漫漫、夕輝橘紅、白煙一縷、河水閃閃——鮮明優美

明確:這句話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被贊爲“千古壯觀”的名句。

(四)教師總結

(大屏展示)

《使至塞上》: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傳達了詩人幽微難言的內心感情。

二、學習《渡荊門送別》

1.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唐代偉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他是我國繼屈原之後又一個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發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以強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馴的態度抨擊社會,鞭撻權貴。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韻律和諧多變。杜甫曾給予李白的詩篇極高的評價:“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李白被後人譽爲“詩仙”。

2.簡介寫作背景

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是設想故鄉的山水送別自己。

詩人李白一生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寫了不少歌頌祖國壯麗河山的名詩佳篇。這首詩是詩人於開元十三年(726)辭親遠遊,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友人而作。詩人在二十五歲之前一直住在四川,這次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出蜀東下,此詩即在旅遊途中所作。

3.播放朗讀讀音,整體感知。

(1)學生聽讀,注意字音、節奏、朗讀課文並解釋詞語。

渡遠:乘船遠行。

雲生:雲霞興起。

憐:喜愛。

故鄉水:指流經四川的長江水。

(2)學生齊讀這首詩,然後個別學生讀。

(3)思考下列問題:

理解《渡荊門送別》一詩各句的意義。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詩人乘舟順流而下,經過漫長的水路,來到荊門之外。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山已經到了盡頭,江水就在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蕩蕩。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皎潔的明月在空中流轉,如同飛在空中的明鏡。雲氣在江面上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一般。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雖然進入異地,我仍然依戀着故鄉的山山水水,不遠萬里,一直伴着我這位遊子。)

《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麼?

(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

頷聯寫景,展現了一幅怎樣的景象?是從什麼角度來寫景的?烘托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地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烘托詩人開闊的胸懷,開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氣的形象。)

詩中是怎樣以時空的變換來描繪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寫夜晚,描繪近景,“雲生”寫白天,描繪遠景。)

詩人已爲荊門外的美景所陶醉,爲什麼卻“仍憐故鄉水”?

(作者見到楚地美景的興奮和激動,但也忘不了曾經養育過自己的故鄉。)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給我們描繪了什麼樣的景象?

(描寫明月映江水、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全詩表達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

4.體會寫作方法。

可以從整體構思、意境、語言、表現手法等幾個角度來分析。

從構思看:題目“渡荊門送別”,“渡荊門”包括前三聯,尾聯照應詩題中的“送別”,全詩緊扣題目展開,結構分明,章法有度。

從意境看:詩歌意境高遠,形象奇偉,想象瑰麗。抓住兩聯寫景名句,特別是頷聯,要求學生通過想象,用一段話展示其畫面的壯美。

從語言看:可以從“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中的“隨”“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評一字傳神的藝術效果。

從表現手法看:“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運用襯托的手法和對偶的修辭手法寫江水的平靜,江岸的遼闊;“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江水以情意。

5.小結:

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而又初次離別的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他。

這首詩通過對出蜀至荊門沿途所見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雲構成的雄奇壯麗的畫卷,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無限愛戀的真摯感情。

三、學習《錢塘湖春行》

(一)導入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因爲有美麗的西湖而成爲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西湖那秀美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無限眷戀的情懷。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詞有很多,你能回憶起一首嗎?

(二)介紹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人。一生寫了很多詩,是唐代詩人中創作最多的一個。著有《白氏長慶集》。

(三)朗讀

分兩步:把握詩歌節奏

自讀—範讀(配樂朗誦)—試讀—齊讀

把握詩歌感情

範讀(配樂朗誦)—學讀—齊讀—賽讀

(四)整體感悟

1.提問:讀完這首詩有什麼感受?(學生各抒己見)

2.齊讀全詩,品味情感。

(五)從寫作角度品讀詩的內容

1.師:在品詩之前先提一個學習要求:學完這首七言律詩後把它改寫爲一篇寓情於景的寫景短文。所以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也就從寫作的角度去討論一些問題。

2.師生研討:

通過朗讀詩句,你體會到這首詩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從哪裏看出來的?

明確:早春。從“春潮、早鶯爭暖樹、新燕築窩、亂花、淺草”看出來的。

詩人是步行還是騎馬觀賞景緻?通過哪句話看出?

明確:騎馬。唐時,西湖上騎馬遊春的風俗極盛。從“淺草才能沒馬蹄”看出。

詩人騎馬遊西湖,所以詩裏提到了遊蹤,但詩裏寫遊蹤跟散文不一樣,是用不着作細緻交代的,要仔細想,纔看得出來,試誦讀全詩兩遍,然後說說詩人的遊蹤。

明確: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一路行來,到最後湖東的白堤。

那在所有的景物中,詩人最喜愛的是什麼呢?(品讀末兩句)

明確:詩人最愛湖東的白堤,因爲這裏綠柳成蔭。相比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勝收,使人久久不忍離去,詩人不禁讚歎道:這纔是我最愛去的地方啊……對西湖的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3.學生多角度抒情。用一句話表述對錢塘湖的讚美之情,形式爲“錢塘湖啊,你……”(幻燈片)

4.教師小結:學完整首詩,我們能感受到洋溢在字裏行間的是詩人的喜悅之情。在細筆描繪景物時,他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如春潮、淺草等,寫這些具有早春特徵的景物,是爲了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對錢塘湖早春的喜愛之情)所以雖是寫景,但景中有情,情由景出,景中寓情,寫景是抒情的基礎,抒情是寫景的目的。

5.再次齊讀全詩,當堂背誦。

《使至塞上》首聯:敘事頷聯:敘事寫景中傳達內心情感頸聯:寫景抒情尾聯:敘事抒情

《渡荊門送別》首聯:出蜀目的(敘事)頷聯:雄渾壯闊(寫景)頸聯:意境高遠(寫景)尾聯:思鄉、惜別(抒情)

《錢塘湖春行》所行→湖東所見→西湖春景所感→最愛

四、佈置作業:背誦默寫,完成校本作業。

精選短文成全善良閱讀答案彙總 篇三

一、設計思路

《記承天寺夜遊》和《答謝中書書》安排在第三單元第十課的短文兩篇中。預習提示提示了兩個重點:

1、面對風景,只有擁有發現美的眼光和感受美的心情,才能真正領會到其中的美。默讀課文,展開聯想與想象,體會兩位作者發現的美和寄寓的情。

2、朗讀課文,體會兩篇文章不同的語言風格。

概括的說,就是景,情和語言。就兩篇文章而言,《答謝中書書》理解起來比《記承天寺夜遊》要容易一些。

《記承天寺夜遊》寫景就一句話,而且就寫了一種景__月亮,空明,似乎還帶着悽清。明月千里,情思萬種,誰解其中滋味?千年之前的那個靈魂在這個有月的夜晚到底思想了什麼?這是對學生來說,是難以理解的。

那怎樣才能十幾歲的讓孩子領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情呢?經再三思考,我決定採用對比閱讀的方法來教學。

通過對比,也許能讓學生更容易走進作者的內心。

二、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能夠藉助課下注釋理解文章內容。

2、比較閱讀,感受景物描寫和語言節奏傳達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剛學過的《三峽》一文寫道: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而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中寫道: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二者都寫到猿啼,請同學們讀一讀,看看二者傳達的情感有什麼不同呢?(一個淒涼,一個愉悅),是啊,同一種景物在不同人的眼裏,因心境不同而色彩不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記承天寺夜遊》,景物描寫中又會傳達出怎樣的情感呢?

(二)、朗讀 感知文本

1、教師示範讀 學生自由讀 學生個讀 小組賽讀

2、讀講結合,同桌互講,藉助課下注釋,梳理文章內容

3、小組討論,解決疑問

文言積累

念,想到

蓋,句首語氣詞,這裏可以譯爲“原來是”。

但,只。

耳:語氣詞, 相當於“而已”意思是“罷了”。

翻譯: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譯:庭院中充滿着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橫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

2、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閒的人罷了。

(三)、變讀 理清層次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反覆朗讀,說說這樣變的理由

敘事—寫景—議論抒情

(四)、比讀 體會情感

比較兩段寫景的文字:

1、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從兩個方面進行比較

1、兩段文字所寫景物有什麼不同?

2、兩段文字句式有何不同?

(五)、背景 知人論世

出示背景資料,體會景中所寓的情感

作者:氤氳蘭香

鏈接: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