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及賞析【精品多篇】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及賞析【精品多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賞析 篇一

送別詩,唐人膾炙人口的佳作可謂多矣,而像這首把雪景與別 情,——而且是塞外如此奇偉壯麗的雪景與別情融爲一體之作, 似屬絕無僅有。

開篇兩句,以“北風”引出“飛雪”;“八月即飛雪”寫了塞外早雪 的特點。下兩句,曰“忽如”,見得風起雪至,來得又是這樣的迅疾, 極言氣候變化之大,暗寫塞外特點;“千樹萬樹”,雪壓枝條,宛如春 風送暖,梨花盛開,描繪了塞外的奇麗風光。不但寫景真切,又顯 示出詩人驚歎讚賞的心情與豪爽豁達的襟懷。這兩句歷來被人稱 道,絕非偶然。以上四句,緊扣“雪”字寫塞外特點,無處不奇,下文 則從“寒”字落筆繼續寫“雪”。“散入”句,忽以細緻的描摹寫飛雪 入幕,從而也把讀者帶進中軍帳內。

下面三句着眼於帳內“將軍”、“都護”諸人的感覺,以誇飾手法多層次地描寫了大雪帶來的嚴寒: 狐裘不暖,錦衾嫌薄,角弓難控,鐵衣難着。帳內如此,帳外又當如 何,讀者自不難得之言外。以上四句是從感受寫寒。“瀚海”兩句, 再將鏡頭從帳內拉出,一下一上,一地一天,天空仍是陰雲凝聚,而 地面卻已被堅冰覆蓋了。這兩句是從自然景物寫寒。由雪壓枝條 而堅冰復地,寫景中已暗寓時間的推移過程於其間,意味着別時已近。所以在寫滿天陰雲時卻說“愁雲”,已微逗別情,接着便自然轉 入送武歸京。在這樣的時刻與環境中送別友人,不也有點不尋常 的奇味麼?“中軍”兩句,寫設宴餞行,席間鼓樂齊奏,帳中寒意頓 消,可見宴間情緒之熱烈,送者之殷切。“紛紛”兩句,寫轅門外的 雪景,意味着武氏將行,送者心裏別是一番滋味。這時寫景,設色 巧麗,白中有紅,冷中有熱,巧妙地表現了惜別與祝願相共的心理。 末四句寫武判官終於在一望無際的雪海中別去。“山迴路轉不見 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凝望友人,以至於身影消失,唯見雪上馬蹄 的遺蹟,此中不但可以看到一個佇立不歸的形象,其依依惜別的誠 摯情誼也溢於言外。滿目皆雪,一股涼意混和着別緒不禁浸潤 心田。

全詩以雪起,以雪終,中間寫寒,實則也是寫雪,塞外奇麗的雪 景貫串終始,並以深摯的別情鑲嵌其中,既情意含蓄,又奇恣酣暢, 境界雄闊,這也是岑參對邊塞詩有創新的表現。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賞析 篇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原詩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翻譯

北風席捲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雪花散入珠簾打溼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

將軍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着。

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着慘淡愁雲。

主帥帳中擺酒爲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迂迴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名家點評

方東樹《昭昧詹言》評曰:岑嘉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奇峭。起颯爽,“忽如”六句,奇氣奇情逸發,令人心神一快。須日誦一過,心摹而力追之。“瀚海”句換氣,起下“歸客”。

範大士《歷代詩發》評此詩:酒筆酣歌,才鋒馳突。“雪”字四見,一一精神。

張文蓀《唐賢清雅集》曰:嘉州七古,縱橫跌蕩,大氣盤旋,讀之使人自生感慨。有志者,誠宜留心此種。看他如此雜健,其中起伏轉折一絲不亂,可謂剛健中含郟後人競學盛唐,能有此否?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感人肺腑的邊塞詩。作品中既描繪了戍邊將士們的艱苦生活,又表現了感人至深的真摯友情,同時還塑造了詩人的自我形象,在艱苦的條件下守衛邊疆。字裏行間都流露了詩人熱愛祖國的崇高情感。也正因如此,這首詩才能夠千百年來經久不衰,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寫法上,首先是詩人能把“白雪歌”與“送武判官歸京”有機結合在一起。其二是語言鮮明生。

岑參簡介

岑參(約715年—770年),荊州江陵人,一說南陽人,後徙居江陵,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及第,初爲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

後在天寶末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時任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曾任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故世稱“岑嘉州”;後約大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享年約五十六歲。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原文翻譯賞析 篇三

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朝代:唐朝

作者: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另版本: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北風席捲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雪花散入珠簾打溼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

將軍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着。

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着慘淡愁雲。

主帥帳中擺酒爲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迂迴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註釋

⑴武判官:名不詳。判官,官職名。唐代節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節大使,可委任幕僚協助判處公事,稱判官,是節度使、觀察使一類的僚屬。

⑵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變白色。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各民族的通稱。

⑷梨花:春天開放,花作白色。這裏比喻雪花積在樹枝上,像梨花開了一樣。

⑸珠簾:用珍珠串成或飾有珍珠的簾子。形容簾子的華美。羅幕:用絲織品做成的帳幕。形容帳幕的華美。這句說雪花飛進珠簾,沾溼羅幕。“珠簾”“羅幕”都屬於美化的說法。

⑹狐裘(qiú):狐皮袍子。錦衾(qīn):錦緞做的被子。錦衾薄(bó):絲綢的被子(因爲寒冷)都顯得單薄了。形容天氣很冷。

⑺角弓:兩端用獸角裝飾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凍得)拉不開(弓)。控:拉開。

⑻都(dū)護:鎮守邊鎮的長官此爲泛指,與上文的“將軍”是互文。鐵衣:鎧甲。難着(zhuó):一作“猶着”。着:亦寫作“著”。

⑼瀚(hàn)海:沙漠。這句說大沙漠裏到處都結着很厚的冰。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

⑽慘淡:昏暗無光。

⑾中軍:稱主將或指揮部。古時分兵爲中、左、右三軍,中軍爲主帥的營帳。飲歸客:宴飲歸京的人,指武判官。飲,動詞,宴飲。

⑿胡琴琵琶與羌(qiāng)笛:胡琴等都是當時西域地區兄弟民族的樂器。這句說在飲酒時奏起了樂曲。羌笛:羌族的管樂器。

⒀轅門:軍營的門。古代軍隊紮營,用車環圍,出入處以兩車車轅相向豎立,狀如門。這裏指帥衙署的外門。

⒁風掣(chè):紅旗因雪而凍結,風都吹不動了。掣:拉,扯。凍不翻:旗被風往一個方向吹,給人以凍住之感。

⒂輪臺:唐輪臺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米泉縣境內,與漢輪臺不是同一地方。

⒃滿:鋪滿。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⒄山迴路轉:山勢迴環,道路盤旋曲折。

賞析:

此詩當作於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寶十三載)。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事頻繁,岑參懷着到塞外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後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這一年,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西安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度使的僚屬),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詩人在輪臺送他歸京(唐代都城長安)而寫下了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