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閨怨》原文賞析(多篇)

《閨怨》原文賞析(多篇)

《閨怨》原文賞析 篇一

《閨怨》作者: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註解:

1、凝妝:盛妝。

2、悔教:悔使。

譯文:

閨閣中的少婦,從來不知憂愁;

春來細心打扮,獨自登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新綠,心裏難受;

呵,悔不該叫夫君去覓取封侯。

賞析:

這是閨怨詩、描寫了上流貴婦賞春時心理的變化。詩的首句,與題意相反,寫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寫她登樓賞春:帶有幼稚無知,成熟稍晚的憨態;三句急轉,寫忽見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樹又綠,夫君未歸,時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寫她的省悟:悔恨當初慫恿“夫婿覓封侯”的過錯。詩無刻意寫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無餘。

《閨怨》原文賞析 篇二

《閨怨》原文: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閨怨》譯文:

譯文一

閨中少婦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妝飾,登上高樓。忽然看到路邊的楊柳春色,惆悵之情涌上心頭。她後悔當初不該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譯文二

閨閣中的少婦,從來不知憂愁;

春來細心打扮,獨自登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新綠,心裏難受;

呵,悔不該叫夫君去覓取封侯。

註釋

1、閨怨:少婦的幽怨。閨,女子臥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婦。古人"閨怨"之作,一般是寫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婦的離別相思之情。以此題材寫的詩稱“閨怨詩”。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則詩意大減。

3、凝妝:盛妝。

4、陌頭:路邊。

5、覓封侯:爲求得封侯而從軍。覓,尋求。

6、悔教:後悔讓

《閨怨》賞析:

唐代描寫閨怨的詩不少,這一首就是描寫閨怨的名篇。題目“閨怨”,即閨中之怨。

前兩句寫閨中少婦不知愁。首句點出詩中女主人公和她的心情:不知愁。次句承接首句,具體寫女主人公如何不知愁: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她着意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齊齊,然後高高興興地登上翠樓去觀賞景物。

後兩句寫閨中少婦的所見和所悔。上句寫少婦登樓所見的景物,引發了她的愁感。少婦看到路邊的楊柳長得青青可愛,猛然勾起了滿腔的愁感。這愁緒的內容,作者沒有寫出,但聯繫下一句詩,不言而喻。少婦長年生活在深閨,沒有感覺到時間的消逝和季節的變化,當她看到柳樹青青,才猛然意識到時間又過了一年,而自己與夫婿分別又是一年,在這賞心悅目的春天季節,沒有夫婿做伴,登樓賞景顯得多麼孤寂和無聊,剛剛產生的高興情緒一掃而光,換來了滿懷思夫的憂愁。下句寫由愁生悔:深梅自己當初讓夫婿從軍,謀取封侯的爵賞,以致自己一人過着孤單寂寞的生活。詩寫到這裏,還沒有寫出怨來就結束了。聯繫到作者所寫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詩句,還不是因爲邊將無能,讓戰爭持久地打下去,致使夫婿立功未成,又遲遲未能回來。也許這就是少婦怨的內容吧。

本詩的主題思想,是通過描寫閨中少婦的憂愁和悔恨,表達人們對持久戰爭的厭惡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這首詩描寫閨怨一波三折,含蓄蘊藉,韻味深長。詩先寫不知愁,接着由“楊柳色”轉出知愁,又由知愁轉出悔來,最後採取意在言外的手法,不寫怨而讓讀者去體會、去聯想,表現出作者藝術手法的高明。

《閨怨》原文賞析 篇三

原文:

寒月沉沉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燈底裁縫剪刀冷。

詩詞賞析:

洞房,猶言深屋,在很多進房屋的後部,通常是富貴人家女眷所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見幽靜。簾子稱之爲“真珠簾”(“真珠”即珍珠),無非形容其華貴,與上洞房相稱,也是一種泛指。洞房、珠簾,都是通過描寫環境以暗示其人的身份。“梧桐影”既與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無月則無影,而到了秋天,樹中落葉最早的是梧桐,所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前兩句把景寫得如此之冷清,人寫得如此之幽獨,就暗示了題中所謂寒閨之怨。

在這冷清清的月光下,靜悄悄的房屋中,簾子裏的人還沒有睡,手上拿着剪刀,在裁縫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涼,連手也覺得冷起來了。她隨即想起,秋深了,要下霜了。秋霜欲下,玉手先知。暮秋深夜,趕製寒衣,是這位閨中少婦要寄給遠方的征夫的。(唐代的府兵制度規定,兵士自備甲仗、糧食和衣裝,存入官庫,行軍時領取備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損,就要由家中寄去補充更換,特別是需要禦寒的冬衣。所以唐詩中常常有秋閨搗練、製衣和寄衣的描寫。在白居易的時代,府兵制已破壞,但家人爲征夫寄寒衣,仍然是需要的。)天寒歲暮,征夫不歸,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親人不但難歸,而且還要受凍,女主人公的心中充滿憂怨,於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傳到了她手上,而且也傳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她獨自在家的孤寂,合之歡樂,離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齊涌上心來。然而詩人卻只寫到女主人公從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氣的變化爲止,其餘一概不提,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去體會。雖似簡單,實則豐富,這就是含蓄的妙處。這種對生活的感受是細緻入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對一些事物的變遷,習而不察,但敏感的詩人,卻能將它捕捉起來,描寫出來,使人感到既平凡又新鮮,這首詩藝術上就有這個特點。

《閨怨》原文賞析 篇四

鳳歸雲·閨怨原文

征夫數載,萍寄他邦。去便無消息,累換星霜。月下愁聽砧杵起,寒雁南行。孤眠鸞帳裏,枉勞魂夢,夜夜飛揚。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誰爲傳書與?表妾衷腸。倚牅無言垂血淚,暗祝三光。萬般無奈處,一爐香盡,又更添香。

詩詞賞析:

由於征戰引起的相思,總是格外無奈。征夫戍邊,或終老不歸,婦人在家中,除卻牽掛憂慮,又能如何?相見無期,連書信也難傳遞,只有寄望虛無縹緲的夢境,和無法應驗的祈禱。 戰亂是這些離散悲劇的緣由,一家一戶,並不能與之相抗,啼血泣淚的幾行句子,離恨深沉。如今讀來,卻也只能報以幾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