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目標方向多篇

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目標方向多篇由本站會員“nh0728”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目標方向多篇

我們今天的生活是三年以前抉擇的,我們三年以後的生活是今天抉擇的。那麼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思想宣傳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想宣傳範文】一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把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就必須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目標方向。

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目標方向,就要明確改革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這就要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7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這“五個得來的”,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哪裏來,到哪裏去”這個重大問題。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開放是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開放。一些寄希望於我國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融入西方政治經濟體系的人,把改革定義爲往西方政治經濟制度的方向改,否則就不是改革。他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廣泛的社會基礎和鮮明的時代特色,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理論、制度。我們堅持改革開放,是爲了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是爲了迎合某些人的“掌聲”,是要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在改革根本方向問題上,我們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

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目標方向,就要明確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方向基礎上改革要改什麼、改成什麼樣的問題,這就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各領域改革的聯動和集成,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這項工程極爲宏大,零敲碎打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縱觀社會主義從誕生到現在的歷史過程,怎樣治理社會主義社會的全新社會,在以往的世界社會主義實踐中沒有解決得很好。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以全新的視角思考國家治理體系問題,提出要“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在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兩步走”戰略時強調,到2035年“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既是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的戰略安排,也表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伴隨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過程。黨的十九大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戰略部署。改革的擔子很重,必須準備付出更爲艱鉅、更爲艱苦的努力。

【思想宣傳範文】二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不僅改變了中國的面貌,而且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爲中華民族的未來開闢了光明前景。

回顧40年的歷程,中國道路是怎樣走出來的?在開闢中國道路的過程中,哪些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深入解析,涉及很多內容。限於篇幅,本文梳理幾個比較突出的方面。

■問題導向

改革開放是時代大勢、人民意願、中國需要、歷史經驗等各方面因素共同推動的。最直接的,是爲了解決現實問題而產生的,是由一大堆難題逼出來的。用現在的語言,就是問題導向。

從人民生活來說,廣大老百姓希望儘快發展經濟,解決溫飽問題,改變長期缺吃少穿的局面。對此,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怎能無動於衷?

大亂之後的國家,迫切需要大治,但是無論國家機關還是企業事業單位,處處有禁錮,效率都很低。很多領導幹部對此十分不滿。

要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就必須大刀闊斧調整政策,就必須抓緊時間發展經濟、發揚民主、建設法制。而所有這些問題,都涉及到體制機制問題。因此,百廢待興,百業待興,歸結到一點,就是要進行改革開放。

面對這些問題,恰恰是有幾十年革命生涯的老一輩革命家,深諳當時體制的弊端,首先提出了改革開放的要求。也正是爲了解決現實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毅然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爲綱”的“左”的錯誤方針,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並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從而實現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正是現實面臨的問題逼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也逼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改革舉措。

於是,1979年,國務院批轉全國工商局長會議的報告,允許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閒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等個體手工勞動,以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1980年6月,中共中央召開全國勞動就業工作會議,並下發《關於轉發全國勞動就業會議文件的通知》,提出要改革勞動就業制度,摒棄“統包統配”方式,實際上把發展個體經濟作爲解決就業問題的一條重要渠道提了出來。

1982年,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一條規定:在法律規定範圍內的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這一規定意味着正式承認了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從而使個體經濟得到高速發展。

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怎樣來的?說到底,首先是爲了解決活命問題、生存問題而來的。這是一條最簡單的邏輯。改革開放的一條主線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道路的一個重大特色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實踐層面來說,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都是這樣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而來的。

改革開放需要回答和解決許多問題,而最大的問題,就是“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最基本的問題。改革開放,正是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前進的。中國道路,也正是在回答這個最基本問題中開拓出來的。

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首先在於,它是現實提出的必要要求,是現實問題倒逼的結果。面向未來,要破解新的各種難題,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

■人民意願

改革是爲了人民,人民是改革的主體。改革開放的道理千頭萬緒,歸結到一點,其實就是尊崇人民意願:人民想吃飯,就讓人民吃飯;人民想種地,就讓人民種地;人民想進城,就讓人民進城;人民想做買賣,就讓人民做買賣。

改革開放、中國道路,在相當程度上就是迴歸常識,最重要的,就是尊崇人民意願。

爲了生存,不少地方的農民在改革開放前,特別是經濟困難時期,曾經嘗試過“包產到戶”“包乾到戶”,但很快就被當作“資本主義”而受到嚴厲批判。改革開放之初,同樣是爲了活命、生存,安徽、四川等地的農民又開始了冒險嘗試。

小崗村18戶農民的“生死狀”上寫的是:“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後能幹,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幹部作(坐)牢殺頭也幹(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

爲什麼農民想自己種地救自己的命,居然還要冒坐牢殺頭的危險呢?這種與人民意願相悖的政策,難道不值得反思嗎?

因此,當安徽的大包乾出現後,萬里主政的安徽省委沒有像過去那樣馬上禁止,也沒有匆忙作出結論,而是先派人去實地調查。這使農民的大包乾做法受到保護,也鼓勵了廣大農民改變生產管理方式的嘗試。

實踐顯示了成效。黨中央尊重羣衆願望,積極支持試驗,幾年工夫在全國推開。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爲主,統分結合、雙層經營,解決了我國社會主義農村體制的重大問題。幾億農民獲得土地經營自主權,加上基本取消農產品的統購派購,放開大部分農產品價格,從而使農業生產擺脫長期停滯的困境,廣大城鄉人民得到顯著實惠,帶動了整個改革和建設事業。

隨着農村改革的發展,億萬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他們希望尋求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發展。於是,憑藉一技之長,他們跨縣出省,大量走向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從事修鞋、彈棉花、做服裝、配眼鏡等工作,後來發展到自己開商店、辦公司、做產業、搞金融等。浙江農民形成號稱“二百萬”的“浙軍”,接着又有“川軍”出川,“湘軍”離湘,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民工潮”。到春節,農民工大批迴鄉過節,又形成世界無雙的返鄉過節大軍。

農民工的出現,是人民自願選擇的結果。實踐證明了農民工的巨大貢獻,黨和國家充分肯定了農民工的貢獻,充分肯定了廣大農民及至廣大人民自由選擇工作、自由流動和遷徙的權利。

40年來,改革開放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是充分尊重人民意願的結果,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實踐。只有尊崇人民意願,改革開放才能順利推進,中國道路才能開闢和發展,黨的執政地位才能得到鞏固。人民意願和黨的領導的統一,成爲中國道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放思想

人民意願是常識,但常識不一定都能得到認可和實現。因爲長期以來,很多基本的常識被非常識的所謂大道理遮蔽和禁錮了。所以,要改革開放、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不可缺少的一個條件,就是解放思想。

所以,不解放思想,就沒有改革開放;不改革開放,中國就只能死路一條。黨中央一再講,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道理就在這裏。

在撥亂反正過程中,解放思想的問題首先被提了出來。

在胡耀邦的組織和指導下,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5月11日,又以“本報特約評論員”名義在《光明日報》頭版發表。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由此展開。

隨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堅決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全會公報根據鄧小平講話精神強調:“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

1980年2月,鄧小平明確概括了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容。1982年9月,十二大將思想路線寫進了黨章,指出: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撥亂反正需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也需要解放思想。

1984年,福建一批廠長經理給省委書記寫信,呼籲爲國營企業“鬆綁”,成爲改革開放的一個標誌性事件。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某種意義上,其實就是“鬆綁”。鬆什麼綁?“鬆”傳統的高度集中體制之“綁”,“鬆”傳統的各種僵化觀念之“綁”。

時隔30年,到2014年,福建30位企業家又致信習近平總書記,以《敢於擔當勇於作爲》爲題提出建言倡議。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特別提到當年“鬆綁”的呼籲,表示“對此印象猶深”。

所以,在改革開放進程中,黨和國家一再強調,要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40年來的改革開放,中國道路的開拓和前進,實際上就是把廣大人民羣衆的積極性、創造性從舊的體制和觀念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過程,也就是“鬆綁”“搞活”的過程。

當然,所謂“鬆綁”,不是要鬆憲法法律、黨章黨規之綁。這也是不言而喻的。

40年來,正是不斷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纔有了撥亂反正的成就,纔有了改革開放的推進,纔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闢,纔有了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纔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世界眼光

鄧小平強調:“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他一再要求我們放眼世界、放眼未來,也放眼當前。

這種趕上時代的思想和放眼世界的眼光,對於改革開放的推進和中國道路的開闢,起了重大的作用。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曾經長期處於封閉半封閉的狀態,不僅拉大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而且自己還渾然不知。

爲了瞭解世界,1978年春夏,中國組織了兩個特殊的赴國外考察團。一個是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爲團長,楊波、錢正英等參加的西歐考察團。另一個是以李一氓爲團長,于光遠、喬石等參加的南斯拉夫、羅馬尼亞考察團。

考察團一路考察,一路議論。開眼看世界,深感世界之大、變化之快,中國不應自我封閉,而應擴大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和吸引外資,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考察團回國後,向政治局整整彙報了一天,並分別撰寫了很有分量的考察報告,上報中央。

爲了借鑑和吸收海外的經驗,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專門印發了《蘇聯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樣利用外國資金和技術發展經濟的》《香港、新加坡、南朝鮮、臺灣的經濟是怎樣迅速發展起來的》《戰後日本、西德、法國經濟建設是怎樣迅速發展起來的》等參考材料。這些材料開闊了大家的眼界和思路。老一輩革命家看到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潮流,看到了中國與世界的差距和內在聯繫,下決心實行對外開放,儘快趕上時代潮流。

對外開放是與改革聯結在一起的。鄧小平說,改革就是搞活,對內搞活也就是對內開放,實際上都叫開放政策。

對外開放,成爲新時期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從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設備,到引進先進的管理方式和經驗;從積極開展對外貿易和科技文化交流,到創辦經濟特區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實行互利共贏戰略,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水平越來越高。

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對當今時代特徵和總體國際形勢,對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發展中國家謀求發展的得失,發達國家發展的態勢和矛盾,進行正確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學判斷,得出了重要的結論,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國策,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使中國一步步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

中國道路,是在中國與世界的雙向互動中走出來的。

■戰略制導

改革,作爲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既要有羣衆的實踐和探索,也要有全局的謀劃和指導。好比一枚導彈,不僅在發射前就要爲它計算和規定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運行的軌道和程序,而且在發射後,還必須實行嚴格的控制和引導,不斷調整它的運行路線和方式,使它最終能準確地達到目標。這種過程和舉措,就是改革的戰略策略制導。

改革是一項嶄新的事業,必須完全靠自己的探索走出一條新路來。所以,必須大膽地闖,大膽地試。“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

中國改革開放獲得成功的一條經驗,就是一切經過試點、試驗,取得經驗、初步驗證後再加以推廣。

比如,爲了推開以城市爲重點的全面改革,1981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湖北省沙市成爲中國第一個進行經濟體制綜合改革的試點城市。

爲什麼先建經濟特區?就是要把它當窗口和試驗田,先行先試。成功了就推廣,不成功就關閉。

這種試點的方法,就是摸着石頭過河的方法。陳雲說:“一件工作的改革,要先進行試驗,不能一下就鋪開來搞。搞試驗要敢想、敢說、敢做,但在具體做時,必須從實際出發,摸着石頭過河。要把試驗和推廣分開,推廣必須是成熟的東西,未成熟之前不能大幹。”

摸着石頭過河,不是不要統籌謀劃和統一領導。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着眼全局,面向世界,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戰略,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戰略、“三步走”發展戰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依法治國方略、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扶貧開發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等等。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九大又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就業優先戰略、健康中國戰略、食品安全戰略、人口發展戰略、國家安全戰略等新的戰略。所有這些戰略,都是在國家層面上的戰略謀劃,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推進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又進一步提出了“頂層設計”的戰略制導方法,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和摸着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所以,“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摸着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

■勇於創新

改革開放沒有現成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鑑,中國道路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新路來。因此,必須始終堅持創新的精神,勇於創新,善於創新,既要在實踐中創新,也要在理論上創新,還要在制度和體制上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改革開放的很多舉措和探索,都曾遇到這樣那樣的質疑:農村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底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農貿市場到底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國有企業自主經營到底是社會主義還是修正主義?搞經濟特區是不是租界又回來了?

【思想宣傳範文】三

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髮展和完善的強大動力;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是改革開放的主題、主線。

改革開放可分爲三個階段,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這是改革開放的全面開創階段。

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與此相適應,大體上從1983年開始,鄧小平同志在接見外賓和在黨內的一些談話、講話中多次提出“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標題就是《沿着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黨的十三大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特別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確立了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新體制的改革目標。這一時期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逐步向城市推進;從開展改革試點,積累經驗,再逐步推廣;對外開放從興辦經濟特區向開放沿海、沿江乃至內地推進。

從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南方重要談話和同年召開黨的十四大到黨的十八大,這是改革開放的全面發展階段。

1992年春天,鄧小平同志在視察南方的重要談話中,進一步打破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禁錮。黨的十四大報告體現了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的重要精神。綜觀黨的十四大到黨的十八大的20年,中國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爲重心,以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對外開放爲基本國策,推動改革開放邁上一個新臺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確立,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成爲基本經濟制度,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已經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了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從2012年黨的十八大開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階段。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指導下,新時代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改革涉及範圍之廣、推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時,中國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和建設,推動形成了全面開放新格局。

歷史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鮮明的特徵就是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於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

【思想宣傳範文】四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這是黨和國家一個重要的歷史座標和時間節點。站在新時代歷史起點上把握現實方位,繼續前行,我們既需要向前看,也需要向後看。向前看是爲了展望未來,向後看是爲了回望歷史。“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向後看的目的正是爲了更好地向前看。因爲,歷史是現實的由來和未來前進的基礎。那麼,40年前肇始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偶然現象,還是必然現象呢?搞清楚這個問題,對於我們重整行裝再出發,將改革進行到底具有重要意義。歷史告訴我們:改革開放是順應時代潮流,尊重人民意願,適應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需要的必然結果。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對發展落後的深刻反思。粉碎“四人幫”後,我們進一步打開了國門,逐步擴大對外開放。黨中央先後派出多個代表團出訪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國和港澳地區。規格比較高、考察時間比較長的是由國務院領導率領的中央部委和地方領導同志組成的西歐五國訪問考察團。這個考察團回來後形成了一個內容豐富的考察報告,使我們對當時西方發達國家的基本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當我們看到與西方發達國家甚至是一些周邊國家和地區存在的巨大發展差距時,給我們帶來的是驚詫甚至是震動。同時,也帶來啓迪和深深的思考。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在會見德國新聞代表團時就指出:我們“同發達國家相比較,經濟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同年同月,鄧小平同志應邀出訪日本,在訪日期間他參觀了日本的鋼鐵、汽車和電器工廠。在考察日產汽車公司時,他曾感慨地說:“我懂得什麼是現代化了。”對世界經濟發展進程瞭解的增加,促使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進行深刻總結,並對我國今後的發展道路進行全面思考。總結和思考的結果使改革開放在全黨全社會逐漸形成共識,最終改革開放終於在中國大地上成爲“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對國際形勢的深刻反思。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世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黨對世界變化的形勢進行了及時準確科學的判斷。當時,鄧小平同志就認爲,世界很不太平,熱點問題很多,戰爭的危險始終是存在的。但是,戰爭因素增長的同時,和平因素也在增長。經過綜合分析,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的重大論斷。1983年3月,他在同幾位中央領導同志談話時強調指出“大戰打不起來,不要怕,不存在什麼冒險的問題”,“我看至少十年打不起來”,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一心一意搞建設,加快發展自己。我們黨對世界形勢發展變化的深刻洞悉,準確把握了東西方關係有所緩和,世界戰爭危險逐漸減弱,科技革命浪潮不斷興起,各國爭先搶佔戰略發展制高點的趨勢和特徵,作出了對外擴大開放的重大決策。我國的改革開放就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對國際形勢正確判斷基礎之上的,順應了世界潮流。

【思想宣傳範文】五

改革開放40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從東部沿海到沿江、沿邊和中西部內陸地區,從對外貿易到國際投資,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我國逐漸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並一躍成爲開放型經濟大國。對外開放爲推動我國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作出了重要貢獻。

1.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歷史進程

總體來看,中國對外開放經歷了三個大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8年到2000年,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和設立深圳等經濟特區爲標誌,對外開放航船正式揚帆起航。從沿海特區率先開放,到沿江、沿邊和內陸中心城市開放全面推進。

這一階段又可以劃分爲1992年前的改革開放初期和1992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後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兩個時期。

第二階段從2001年到2012年,以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爲標誌,對外開放進入以規則爲基礎的新階段。我國由有限範圍、地域、領域內的開放,轉變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

第三階段自2012年至今,以黨的十八大召開和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爲標誌,對外開放踏上新徵程。從“一帶一路”倡議,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的成立,再到提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全球經貿治理,展現大國責任和擔當,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時代。

2.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成就

對外開放40年來,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盪,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我國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已經從封閉半封閉狀態成功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雙輪驅動,對外貿易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由1978年的260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4.1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佔世界份額由1%上升至12%,中國已經成爲全球12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服務貿易總額從1982年的46.9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695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規模擴大了147倍,平均增速達15.4%。

利用外資與對外投資雙輪驅動,國際投資規模居世界前列。中國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涉及範圍越來越廣。中國1985年利用外資總額僅47.6億美元,2017年利用外資總額達到1440億美元,成爲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30年間增長了近30倍。中國“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對外投資規模位居世界前列。2002年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僅爲27億美元,全球排名第26位;2017年對外直接投資總額達到125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位。

積極爲全球經貿治理提供中國方案,中國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40年來,中國不斷拓展國別區域合作,堅持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合作,在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機構和平臺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爲全球經貿治理髮出中國聲音。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新興治理機構,積極爲構建新型合作伙伴關係提供中國方案。

3.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經驗

40年對外開放的偉大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開放發展道路,形成了一系列被實踐證明了的正確發展經驗。

一是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對開放工作的領導。在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適應對外開放形勢,不斷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能力建設,努力提高複雜條件下駕馭對外開放的能力。黨中央以人民利益爲中心,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充分發揮人民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黨中央改革開放的戰略方針轉化爲人民羣衆追求美好生活的自覺行動。

二是始終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不動搖。中國40年輝煌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經驗是不管面臨什麼樣的發展環境和形勢,始終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不動搖。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三是始終堅持以試點探索爲基本方法和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開放思路。從區域開放看,率先以特區爲突破口,再擴展到沿海開放城市,最後開放沿邊、沿江和內陸中心城市,形成先易後難、由點帶面、先沿海後內地的循序漸進的區域開放模式。從產業層面改革開放看,我國首先以兩頭在外的勞動力密集型加工製造業開放,並配套用工制度、工資制度等改革起步,逐步擴展到資本技術密集型重化工業和裝備工業開放,最後擴展到服務業,包括金融、電信、文化、教育、醫療等領域的開放。

四是始終堅持開放戰略和開放政策創新。中國與時俱進調整升級開放政策,主動適應國內外發展大勢與時代要求,在不同時期分別提出國際經濟大循環戰略、以質取勝戰略、市場多元化戰略、科技興貿戰略、“走出去”戰略和自由貿易區戰略等。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更加強調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提出對外開放的新要求,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進口策略,加快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推進貿易強國建設等,努力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