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西方各國的餐桌禮儀(新版多篇)

西方各國的餐桌禮儀(新版多篇)

主菜。 篇一

肉、禽類菜餚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爲主菜。

肉類菜餚的原料取自牛、羊、豬、小牛仔等各個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爲沙朗牛排(也稱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

其烹調方法常用烤、煎、鐵扒等。

肉類菜餚配用的調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濃燒汁精、蘑菇汁、白尼斯汁等。

禽類菜餚的原料取自雞、鴨、鵝,通常將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歸入禽類菜餚。

禽類菜餚品種最多的是雞,有山雞、火雞、竹雞,可煮、炸、烤、燜,主要的調味汁有黃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西方餐桌禮儀 篇二

飲食文化、餐具、進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禮儀等則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會生活樣式和文化取向。現代社會禮儀無處不在,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經驗而中西方在餐桌禮儀方面的要求也有許多差別,瞭解了兩者的不同防止失禮於人。

1。餐桌氣氛上的差異

總的來說是西方餐桌上靜,中國餐桌上動。西方人平日好動,但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地去靜靜切割自家的盤中餐。中國人平日好靜,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絕,相互讓菜,勸酒。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反映出了中西飲食文化上的根本差異。

2。餐桌舉止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人們在出席各種正式的會餐時也是比較講究的,但是在現代風俗變遷和發展中,有進步的一面,也有落後的一面,有對傳統的觀看來,這種超負荷的飲食不僅造成浪費,而且危害人體。儘管中國人講究食療、食養,重視以飲食來養生滋補,但我們的烹調卻以追求美味爲第一要求,致使許多營養成分損失破壞,因此營養問題也許是中國飲食的最大弱點。

3。西方烹調遵循的是規範與科學

西方人強調科學與營養,因此烹調的全過程都嚴格按照科學規範行事。菜譜的使用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西方人總是拿着菜譜去買菜,製作菜餚,但相比起來,還是一個非常機械的東西,而這導致了西餐的一個弊端)))缺乏特色。當人們身處異地想品嚐當地美食時,肯定是不會有人選擇肯德基或麥當勞之類食品的。另外,規範化的烹調甚至要求配料的準確,調料的添加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由於西方菜餚製作的規範化,使其毫無創造性。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國烹調不僅不追求精確的規範化,反而推崇隨意性。翻開中國的菜譜,常常發現原料的準備量、調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而且中國烹調中,不僅講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風味與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個菜,所用的配菜與各種調料的匹配,也會依廚師的個人愛好特點有變化。同樣是一道/麻婆豆腐,爲四川客人烹製和爲蘇州客人烹製,所用的調料肯定是不同的。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季節面對不同的食者,都毫無變化。

4。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別與個性

在中西飲食文化之中也明顯體現出這種文化特徵。西菜中除少數湯菜,正菜中各種原料互不相干,魚就是魚,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這體現了繼承,也有對傳統文化習俗的違背。比如就餐時的衣着,要遠比過去隨意多了,可着中山裝、夾克或西服等,這也正體現了傳統文化的變遷和發展,這正是中西方文化融匯,相互發生正遷移作用最好的。

例證。

當今許多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不喜歡吸菸或喝酒,許多人也不喜歡別人在他們的住處吸菸喝酒。而在當今的中國,許多人既吸菸又喝酒,有一種社會怪現象似乎是/不吸菸不喝酒0社交。所以在中國的餐桌上依舊存在吞雲吐霧、爛醉如泥的,儘管他們知道這有傷風範,但依舊不能禁絕之。想必這就是文化遷移和發展的不完全性、不徹底性的表現,我們有必要在正確理解和認識文化現象的基礎上,不斷推動人文文化的發展,提高民族人文素質。

5。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坐次安排。中國人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爲上,兩邊爲偏座。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西方人請客用長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後在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對於餐桌的規矩,西方人進餐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當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規矩。通過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以及中西方餐桌禮儀的比較,不僅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傳統,還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社會關係、社會禮儀和社會風俗等方面,即西方文化主張個人榮譽、自我中心、創新精神和個性自由,而中國文化主張謙虛謹慎、無私奉獻、中庸之道和團結協作;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家庭結構簡單;而中國人等級觀念較強,家庭結構較複雜,傳統的幸福家庭多爲四代同堂等。在跨文化交際中,由於文化障礙而導致的信息誤解,甚至傷害對方的現象屢見不鮮。有時善意的言談會使對方尷尬無比,禮貌的舉止會被誤解爲荒誕粗俗。因此,研究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研究正確的跨文化交際行爲已成爲不可忽視的問題。在對比研究過程中,各自的優、缺點顯而易見。這種研究有利於文化的正遷移作用,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促進本民族語言、人文文化的發展。

正確擺放餐巾 篇三

餐巾不僅要擺在腿上,還應該注意要將其對摺,並將摺痕靠近自己。

中途暫時離席應將餐巾放在椅子上或用刀壓着餐巾一角任其垂下,絕對不要將其掛在椅背上或放回餐桌上。

西方餐桌禮儀 篇四

中西方餐桌禮儀文化差異總結 飲食文化、餐具、進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禮儀等都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會生活樣式和文化取向。現代社會禮儀無處不在, 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經驗,而中西方在餐桌禮儀方面的要求也有許多差別, 瞭解了兩者的不同防止失禮於人。

1、餐桌氣氛上的差異

總的來說是:西方餐桌上靜, 中國餐桌上動。西方人平日好動,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地去靜靜切割自家的盤中餐。中國人平日好靜,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絕, 相互讓菜, 勸酒。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反映出了中西飲食文化上的根本差異。

2、邀請的提前與赴宴的守時的差異

一般,不管是中方還是西方,邀請別人吃飯或者赴宴都要提前預定。 中方若是大型的婚宴請客要提前幾天以上,這是表達一種對客人的尊重。 而西方宴請也要提前通知,像答應對方的邀請後,如果臨時有事要遲到甚至取消約會,必須事先通知對方。另外,如果宴會時間是7點,你最好是6點55就要到。赴會時稍遲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過15分鐘便會給對方不重視約會的壞印象。

3. 中西方座次安排上的差異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我國的傳統作法是"以左爲上",即認爲居左之位高於居右之位。並且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而國際通行作法並排排列座次時,國際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爲上”,即認爲居右之位高於居左之位。他們會注意:以主人和女主人爲中心,左手的位置爲上,靠近主人女主人的位置爲上;夫婦不應相鄰,男女依次相鄰,主人和主方陪客應與客人依次相鄰;譯員可以坐在主賓的右側。有些大型場合,也可以在主人和主賓背後,另外安排用餐。

4. 從餐具的擺放中看差異

我們知道在中國的餐具中一般只有杯子,筷子,和碗、盤子等。它的擺放就相對比較簡單。餐具的擺放是這樣的:大盤是離身體最近的,正對領帶;餐布一角壓在大盤之下,一角垂落桌沿;小盤疊在大盤之上;大盤左側放手巾;左前側放小碗,小瓷湯勺放在碗內;右前側放置酒杯;右側放筷子。

西餐中的餐具,它的用餐順序是有外向內的,所以,他的擺放也是有外向內的。它是根據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順序精心排列起來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盤(或湯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湯匙也放在食盤右邊。食盤上方,放着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水杯)。而餐巾疊放啤酒杯(水杯)裏或放在食盤裏。麪包盤放在左手,上面的黃油刀橫擺在盤裏,刀刃一面要向着自已。正餐的刀叉數目要和菜的道數相等,按上菜順序由外到裏排列,刀口向內,用餐時按順序由外向中間排着用,依次是吃開胃菜用的、吃魚用的、吃肉用的 比較正式的餐會中,餐巾是布做的。另外,要注意高檔的餐廳餐巾往往疊得很漂亮,有的還繫上小緞帶。注意,別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臉。

通過對比,我發現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是中西方思維方式不同。從筷子與刀叉的區別看出,筷子是由兩根組成的,缺一不可,在協同中完成整個的吃飯過程。可見,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吃飯過程卻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的民族心理和集體主義的國家理念。而西方國家體現的是,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用刀進行切,然後用叉將其夾住,最後纔是送到口中的過程,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就可以分析出,每個獨立的工具所承擔的是各自獨立的責任,完成的是分別的任務。

其次便是中西方價值觀不同。每一個社會和國家都在使用自己所認可的價值觀。在餐桌禮儀中人們所表現出的行爲是各個國家的價值觀的一個縮影,是在各自不同的`價值觀的指引下采取的與之相對應的行爲。如在中國這樣一個以“禮儀之邦”,並強調“孝”、“忠”的國度裏,體現出集體主義價值觀。在餐桌上就餐的時候,人們點好了菜以後,從座次就可以很明顯的表現出來,中國人強調尊老愛幼,因此,座位的擺放很有規律,座位不僅有上下等級之分,而且還有具體的座位排序。 對於西方國家來說,個人主義價值觀佔據主導地位,人們之間實行的是各自的價值,體現的是每個人的個體力量。這是因爲在西方人的哲學思想中,傾向於側重個人主義、個性發展與自我表現。他們認爲一個人若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懶惰,缺乏鬥爭的精神。通過在就餐時候的分餐制就可以看出,他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吃自己餐具裏的東西,每個人都選擇自己愛吃的東西,不會出現在中國可能出現自己勉強吃主人夾的菜餚。

以上,就是對於中西方餐桌禮儀差異的總結。

西方餐桌禮儀 篇五

餐桌禮儀對你我都非常重要,它在中國人的生活秩序中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西餐在禮儀方面的要求也有許多差別,瞭解了兩者的不同防止失禮於人,讓你舉手投足優雅於餐桌之間,絕對是現在人士必須學習的。

通常說到這個話題時人們經常會聯想到西餐的禮儀,忽略了東方餐飲禮儀的重要性,作爲具有幾千年歷史的禮儀之邦,中國的餐桌禮儀自然也很全面,只是在中西融合的今天,中餐禮儀慢慢被人淡化了。中餐的餐桌禮儀實際上是非常講究的,而作爲中國人我們首先來簡單瞭解一下中餐禮儀。

東方餐飲禮儀的特點

1、首先,中餐很講究座位的排序。

如果是家宴首先是老人先入座,而且要坐首座,一般以正中爲上座(即首座),至於什麼是首座和正中位置則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待客當然是客人坐首座,而且最好左右要有陪客之人,方便招呼客人就餐。入座後不能先動筷子,要等長者和客人先起筷,你才能起筷,別看這點似乎很簡單,其實不然。有些人也許是性格太急或是餓得飢腸轆轆,看到美食當前就將禮儀放到一邊,自顧自得大吃起來,讓人甚是尷尬。

2、其次是喝酒。

酒文化在中國太源遠流長了,或許酒能拉近彼此距離,國人在待客過節時都會頻頻舉杯。在酒桌上往往會遇到勸酒的現象,有的人總喜歡把酒場當戰場,千方百計勸別人多喝幾杯,認爲不喝到一定量就是不實在。“以酒論英雄“,有時過分地勸酒,也是十分失禮的做法。

3、而敬酒更是一門學問。

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爲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與不熟悉的人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如何稱呼,避免出現尷尬局面。有求於某位客人在席上時,對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要一定先給尊者、長者敬酒,這樣才能讓衆人舒服。

4、不要打嗝。

很重要的還有一點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比如喝湯、吃麪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些,不要發出“呼嚕”聲,會讓人生厭的。假如打了噴嚏、腸鳴、咳嗽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涼”之類的話以示歉意。這些都是中國人經常犯得錯誤,所以你務必要注意,別讓人以爲你很沒有禮貌,這些細節會很影響你的人際關係。

5、各地的禮儀差異。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的禮儀也不盡相同。如有些地方過年的魚是不能吃的,主要是取“年年有餘”的好意頭,而因爲平時很少機會吃魚,過年做了之後只是擺一下臺面,所以你要慎重起筷。有些地方女人和小孩是不能入ZX的;再有不準吃湯拌飯或胡亂挑菜等。

東西方的餐桌禮儀的差異

說了這麼多中餐禮儀,作爲現代人知道西餐禮儀也是必不可少的大衆課,在這裏只能簡單的介紹一下,作爲基本瞭解的西餐禮儀禮儀知識。

1、西餐的餐具在你就餐之前基本都被主人和侍應擺好了,你只要遵循由外向內用即可。儘量不要發出餐刀刮碟子的尷尬聲音;

2、西方人在就餐的時候很少說話,他們的聊天時間基本是飯後甜點的時候纔會開始,許多人會邊吃甜品邊聊天,也有些邊喝酒邊聊,而且音量都很低。總之你只要在就餐的時候儘量少說話,你自然會變得很有教養。

3、中國人喝湯要求不要發出聲音即可,西方人亦然。在喝湯的時候發出任何聲響都是不禮貌的,你沒看到西餐廳總是很安靜嗎?所以要好好使用湯羹,記住舀湯的時候要由裏向外舀,不要像中國人是由外向裏舀。吃魚和吃骨頭都有特殊要求的,你要弄明白纔好上手,否則會好難堪啊,總之記住一條不會用刀叉吃的東西,就暫且別先動手,靜觀形式,入鄉隨俗,大不了不吃這道菜嘛。

4、手機:在吃西餐的時候基本上都不會開手機,除非你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機鈴聲都會很小聲,有電話你要給大家說“對不起”,然後起身出去聽電話。這一條吃中餐的時候也適用,在用餐的時候聽電話走到哪裏都是讓人唾棄的。

看過中西方就餐的簡單禮儀有什麼體會呢?是不是覺得中國禮儀更講究人和人的秩序,這種禮儀是以中國倫理規則爲基礎的,形式化地去表現和演繹,突出地宣揚一種“人際”的理念;西方的餐桌禮儀更突出的表現於“人和工具”的和諧應用,相互融合,從這點看來中國人比西方人更懂人情,而西方人也許更理性吧。

主菜禮儀 篇六

吃肉扒要從左邊切起。

吃魚時要注意,吃完上面的魚肉後不要將魚翻身,而應用刀叉挑去整付魚骨後再吃下面的魚肉。

吃龍蝦時,第一步先要將刀子插入蝦殼和蝦肉之間,使之剝離,再將肉取出,慢慢地切片享用。

西方餐桌禮儀 篇七

一、座次分佈

一般來說以正對門的位置爲主客位,越靠近主客位的位置越尊貴,相同距離的話左手邊略尊於右手邊,所以要根據主客身份、親疏、地位等因素分坐。

二、點菜的注意事項

點菜也是十分有講究的一件事情,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接待外地客人時首先要點當地的特色,比如到了西安要點羊肉泡饃、湖南的紅燒肉等;其次要點一道本店特色,這樣能夠體現出主人對客人的確很重視很細心,如果接到外賓的話,就要點一些中國特色美食,如湯圓,炸春捲等,這些要比一些生猛海鮮更受客人的好評。

2、在點菜之前一定要問一下客人有沒有忌口,不論是宗教信仰還是健康原因,這也能充分的體現出主人的細心。

3、點菜的數量一般來說都爲雙數,四道、六道、八道、十二道等等,一般不會點成單數,在點菜的時候要算清楚數量。

4、標準的中國大餐一定要葷素搭配,涼菜熱菜搭配,還要有主食、點心、湯羹,缺一不可。

三、用餐時的注意事項

點完菜之後就要開始用膳了,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有很多細節和講究的,接下來給大家說幾個容易忽視的小細節:

1、一般來說上菜上一道或三道是不能動筷子的,有些訓練有素的服務員會在上完第二道的時候將三、四道菜一塊上桌,但是如果先上第三道菜的話,還是等等再動筷子吧。

2、開始用餐時,服務員提供的毛巾是用來擦手的,可不要用來擦臉。

3、如果不是特別熟的話,夾菜時儘量不要站起身來,搶在鄰座前面夾菜,這也是不文明的表現,要等到菜轉到自己面前時再夾。

4、不要發出「咕嚕」、「吧唧」等粗魯的聲音,會影響周圍人的食慾。

5、用牙籤剔牙時,要用手或餐巾掩住,不要讓別人看到你呲牙的樣子。

四、喝酒時的注意事項

酒文化在中國也是源遠流長了,每個地方喝酒的規矩也不一樣,我們就梳理一些比較常見的規矩:

1、敬酒時,可以多人敬一人表示尊敬,但不可以一個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

2、敬酒的正確順序是:主人敬主賓→陪客敬主賓→主賓回敬→陪客互敬,萬不可喧賓奪主。

3、敬酒時一定要站起來,雙手舉杯,碰杯之後說一句“我幹了,您隨意”,以顯尊敬及大度。

以上就是我們在正式用餐時需要注意的一些餐桌禮儀,但是中國的餐桌文化博大精深,各地不同,所以在請客吃飯之前一定要熟悉的掌握當地的餐桌禮儀,這樣才能夠在餐桌上顯示出自己的修養和對客人的尊敬。

座位安排 篇八

1、女士優先。

在排定西餐座次時,主位請女主人就座,而男主人位居第二位。

2、以右爲尊。

在排定座次時,以右爲尊。

3、面門爲上。

面對正門者爲上座,背對正門者爲下座。

4、交叉排列。

男女交叉排列,生人與熟人交叉排列。

5、美國餐桌禮儀從入座,拿取餐巾、開動、取用餐具、離席,皆有自成一套的規矩,而其中座次與餐具安排,主人會於餐前準備妥當,無需費心。

但應熟悉餐具使用順序及位置功能,以免拿錯。

6、女主人宣佈晚宴就緒後,男主人引領着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則走在最後面。

有些細心的主人尚會在餐桌上放置姓名卡,以表示座次。

若沒有此項安排,則其原則如下。

7、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爲原則。

男主客優先入坐,其位置在女主人右邊,而女主客則在男主人右邊。

其他夫婦則以對角方式而坐。

男女夫婦分坐顯示出美式宴會之開放與活潑,期望藉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增進彼此間之熟稔,並使用餐話題多樣化,氣氛和樂。

8、入坐原則系客先入坐,長者較年輕者先入坐,已婚較未婚先入坐,陌生人較熟識客人或家人先入坐。

西方餐桌禮儀 篇九

1、入座的位置。

中國一般是客齊後導客入席,以左爲上,視爲首席,相對首座爲二座,首座之下有三座,二座之下爲四座。

在西方,一般說來,面對門的離門最遠的那個座位是女主人的,與之相對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邊的座位是第一主賓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邊的座位是第二主賓席,一般是主賓的夫人。女主人左邊的座位是第三主賓席,男主人的左邊的座位是第四主賓席。

2、上菜的順序。

在中國第一道菜是湯,緊接着是主食闢如干飯,再則是餐酒最後一道菜是水果用來促進消化。

在西方國家裏上菜順序一般是菜和湯、水果、餐酒、主食最後是甜點和咖啡。

3、餐具上的不同。

在中國餐具較簡單一般只有杯子、盤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幾種。

而西方分有刀叉匙杯盤等,刀叉又會細分成很多種。茶杯,咖啡杯爲瓷器並配有小碟,水杯、酒杯多爲玻璃製品。

4、表示停餐方法的不同。

筵席中暫時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擱在碟子或者調羹上。如果將筷子橫擱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飯飽不再進膳了。

在西方略事休息時,刀叉的擺法不同意思不同,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意味着要略作休息;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後,將刀叉擺成四點鐘方向即可。

除了以上四點酒店餐桌禮儀的基本差別外當然也存在着細微的差別。比如:在衣着方面,在中國,人們在餐館用餐的穿着可以隨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褲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會上方穿得隆重一些。但在西方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着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不可穿休閒服到餐館裏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