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關於團結小故事(多篇)

關於團結小故事(多篇)

團結勵志小故事 篇一

周處,晉朝無錫人,天性蠻好。但少年失雙親,沒人給他傳授規矩以教育,慢慢地受到壞習氣的薰染,長大以後更爲粗野,打得人頭破血流彎腰尋牙。天長日久,終於發現別人在遠躲自己。

一天,他去問一位長者:“爲什麼鄉親、鄰居見了我遠躲呢?”老者告訴周處說:“周處,你不知道啊!我們這裏現在有三害呢!第一害是前邊山裏來了個老虎,經常出來傷害人畜。第二是後邊河裏出現了一條蛟龍,害的人不敢游泳過河、捕魚撈蝦……。”周處問:“還有一害怎麼不說呀?”老者笑着說:“就是你呀!”

原來自己已經這麼壞啦,幡然醒悟、決心悔過。憑着他的勇猛,上山殺掉了老虎,下河擒拿了蛟龍。自己良心發現,本性善良的天性彰顯出來。從此一路上進,處處爲人,後來做了很大的官,爲鄉親做了很多好事,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大的名聲。時至今日,周處墓仍在,經常引來後人緬懷。

團結小故事 篇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好“56個民族,56朵花”這句話寫出了天山兒女的心聲。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壯觀的星球,上面有一個非常團結的國家——中國。它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那裏有一個地方——新疆,那裏有漢族、回族、蒙古族、哈薩克族等。

全國56個民族在1949年一起手拉手、心連心、肩並肩同聲唱起《對祖國的祝福》——56個民族,56朵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當這首歌曲的作者——宋祖英的歌再次縈繞耳畔時,我們不得不想起前不久發生在新疆烏魯木齊的“5。22”巨大爆炸案,在這次爆炸案中有90餘人受傷,31人死亡……這一炸,炸的讓全國人民關注新疆;這一炸,讓所有民族團結起來;這一炸,炸的天顫抖;這一炸,炸的手牽手;這一炸,連一些還不懂事的小孩也做出了微不足道的愛心。我喜歡一個數子——56。因爲它代表中國;代表中華;同時也代表中華民族。

魯迅曾經說過一句話“唯獨民魂是最值得寶貴的,也只有發揚起來,中國纔會領先。”正如魯迅說的話一樣,我們每一個都是民魂張的其中一小部分。從“桃園結義”到“兩萬五千里長徵”;從“開國大典”到“2008”‘充分展現了中國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是的!56朵花競相開放,裝典祖國萬里花園。啊!這就是我們的中華!這就是我們民魂!

團結的故事 篇三

戰國時,趙國宦者令纓賢的門客藺相如,受趙王派遣,帶着稀世珍寶和氏璧出使秦國。他憑着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的賞識,封爲上大夫。

之後,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並設巧計,廉頗以勇猛善戰給秦王以兵力上的壓力,藺相如憑三寸不爛之舌和對趙王的一片忠心使趙王免受屈辱,並安全回到趙國。

趙王爲了表彰藺相如,就封他爲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這下廉頗可不樂意了,他認爲自我英勇善戰,爲趙國拼殺於前線,是第一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一張嘴,居然官居自我之上。廉頗很是不服氣,就決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迴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

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遇到廉頗。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終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廉頗就更得意了,到處宣揚這件事。藺相如的門客們聽說了,紛紛提出要回家,藺相如問爲什麼,他們說:“我們爲您做事,是因爲敬仰您是個真正崇高的君子,可此刻您居然對狂妄的廉頗忍氣吞聲,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聽了,哈哈一笑,問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樣怕廉頗呢?秦國此刻不敢來侵犯,只是懾於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着趙國,作爲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頗聽說後,十分慚愧,便袒胸露背揹着荊條向藺相如請罪。

藺相如明白後,連忙熱情出來迎接。廉頗半跪着走到藺相如面前,羞愧地說:“藺丞相,都怪我一時衝動,此刻回想起來真是後悔莫及呀!請你用荊條打我吧,我甘受懲罰!”藺相如連忙把廉頗扶起,說:“大哥快快請起,秦王之所以不敢攻打我們趙國,是因爲我們國家有你我這一文一武,讓我們同心協力保衛趙國吧!”藺相如之後說:“我願跟大哥結爲兄弟。”廉頗激動地說:“好!好!”藺相如讓家丁在後花園內擺放好香和酒,藺相如和廉頗就來到後花園內。只見,他們同時跪下,大聲說道:“我們雖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之後他們高舉酒杯,一飲而進。就這樣他們在後花園內結爲了兄弟,並許下同生共死的諾言。

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兄弟,同心協力保護趙國。

團結的歷史典故 篇四

1、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張遼,樂進共守合肥。一次孫權發乒十萬來攻,二人是五子良將之二,同等功績,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對強敵,仍能互補互助,共進共退。終於大破敵軍。

2、管仲和鮑叔牙。管仲家貧,自幼刻苦自學,通“詩”、“書”,懂禮儀,知識豐富,武藝高強。他和摯友鮑叔牙分別做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師傅。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公孫無知殺死齊襄王,自立爲君。一年後,公孫無知又被殺,齊國一時無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糾和小白,都力爭儘快趕回國內奪取君位。管仲爲使糾當上國君,埋伏中途欲射殺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銅製衣帶鉤上。小白裝死,在鮑叔牙的協助下搶先回國,登上君位。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桓公即位,設法殺死了公子糾,也要殺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敵管仲。鮑叔牙極力勸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爲齊國強盛着想,忘掉舊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議,接管仲回國,不久即拜爲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華。

3、有感於古語說,“勢單力薄聯絡諸侯”。也有經濟學者說“實力未夠,就自己做車箱,掛人家的火車頭”。可想而知合作的重要。 任何大一點的事都是羣體完成的,決不是個人的能力問題。沒有漢九年級傑及屠夫豪傑們的合作劉邦不可能建立漢朝;沒有桃園三結義,賣履小兒怎可能三鼎天下;沒有瓦崗排座次,那來成就褐衣公子。還有古語說:“一箭易折,五箭難摧”。可見結夥合作的重要性。一定要求和存異地合作才能更好地做好業務

4、(1)一個和尚挑水喝,二個和尚擡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2)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隻螞蟻來搬米,身體搖來又晃去。三隻螞蟻來搬米,輕輕擡着進洞裏。

5、上帝分給兩個家庭兩把長筷子。第一個家庭把長筷子當作普通筷子使用,把食物只往自己嘴裏送,可是筷子太長了,他們根本就吃不到食物,結果都餓死了。而第二個家庭卻把食物往對方的嘴裏送,他們互相餵食,互相幫助,他們一家就活了下來。所以這告訴我們:要生存就要互相合作,這樣才能團結進步。

6、事實上我們中國人民卻沒團結合作起來。人家都說:“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三條蟲。”這不就是說明我們中國人不團結,還經常搞“內戰”。聯想到以前曾聽說過一片報道:在一個國際學生夏令營的一次活動比賽中,單項比賽的冠軍幾乎都給中國學生包了,而在合作項目中,中國學生就都是自顧自,一點都不團結合作。就算有一個人能的第一,但總分卻非常落後。

7、從前,吐谷渾國的國王阿豺有20個兒子。他這20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本領,難分上下。可是他們自恃本領強,都不把別人放在眼裏,認爲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時20個兒子常常明爭暗鬥,見面就互相譏諷,在背後也總愛說對方的壞話。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面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於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友愛。可是兒子們對父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並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阿豺的年紀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兒子們怎麼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有一天,他也終於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兒子們不知何故,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隨便拾一支箭折斷它。”慕利延順手撿起身邊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斷了。阿豺又說:“現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來,把它們捆在一起,再試着折斷。”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始終也沒能將箭捆折斷。阿豺緩緩地轉向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麼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鬥氣,單獨行動,很容易遭到失敗,只有20個人聯合起來,齊心協力,纔會產生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啊!”兒子們終於領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爲,都悔恨地流着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就放心吧!”折箭的道理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起來,纔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

團結的故事 篇五

團結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個人看到了螞蟻的壯舉:

突如其來的水包圍了一小塊陸地,那一小塊陸地有許多的螞蟻,是螞蟻的家園。螞蟻們對水是很敏感的,正因它們不會水。天要是要下大雨了,它們總是能夠預先知道,於是就能看到它們浩浩蕩蕩搬家的場面。但是這一次它們無法預先知道,正因這一次是人禍,那個人挖開了溝渠,要澆灌他的菜園子。天災能夠預知,但是對於人禍螞蟻們就無法預知了。螞蟻們爬出了洞穴,一陣慌亂,螞蟻們秩序了,它們聚攏,聚攏,聚攏成了一個大大的螞蟻團,這時,水漫了上去,螞蟻團就漂在了水面,而且在微風的吹動下,螞蟻團滾動,在水面上向前滾動。沒有一隻螞蟻鬆手,那螞蟻團好像向前漂得很輕靈。最後,他們抵達了陸地,它們分散開來,它們必須又一次開始重建家園。

那人看得呆了。他在想,假如有螞蟻不想在最外邊想在裏邊安全着,還會有那緊密的螞蟻團嗎?假如有更多的螞蟻這樣想,還會有螞蟻團嗎?他的腦海閃現了一個詞:團結。這是他正因目睹螞蟻的壯舉而創造的一個詞!他想:這是一個多麼好的詞啊!

他把螞蟻的壯舉講給他的子孫,臨了總要說一句:“團結啊!”

他的子孫把螞蟻的壯舉講給他們的子孫,臨了總要說:“這就是團結啊!”

之後螞蟻的'故事傳丟了,一代叮囑一代:“團結啊!”

《喝湯》 篇六

有一個裝扮像魔術師的人來到一個村莊,他向迎面而來的婦人說:“我有一顆湯石,如果將他放入燒開的水中,會立刻變出美味的湯來,我現在就煮給大家喝。”

這時,有人就找了一個大鍋子,也有人提了一桶水,並且架上爐子和木材,就在廣場煮了起來。這個陌生人很小心的把湯石放入滾燙的鍋中,然後用湯匙嚐了一口,很興奮的說:“太美味了,如果再加入一點洋蔥就更好了。”立刻有人衝回家拿了一堆洋蔥。陌生人又嚐了一口:“太棒了,如果再放些肉片就更香了。”又一個婦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盤肉來。“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無缺了。”陌生人又建議道。在陌生人的指揮下,有人拿了鹽,有人拿了醬油,也有人棒了其它材料,當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裏享用時,他們發現這真是天底下最美味好喝的湯。

團結的故事 篇七

維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紀德國傑出化學家。他們兩人的性格迥異,李比希激烈,爽朗,風風火,像一團烈火;維勒平和、沉穩、文文靜靜,像一盆冷水,但兩個人感情很好,親密無間。他們密切配合,致力於科學研究。共同對無機化學、有機化學作出了貢獻,同是有機化學的創始者。

李比希在自傳中寫道:“我的最好運氣,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來我和這位朋友真誠合作,毫無隔閡……手攜手地向前,這一位行動時,那一位已經準備好。”

由於兩人的團結合作,所以,才創造出科學研究上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