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春節的節日習俗(多篇)

春節的節日習俗(多篇)

說法 篇一

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爲歲名了。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爲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爲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爲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爲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七年級改名爲“春節”。

春節的民間習俗 篇二

1、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4、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5、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爲“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爲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爲夜半時分。

6、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7、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衆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爲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的傳統習俗 篇三

春節拜年的習俗

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把它叫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七年級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纔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這就是拜年習俗的開始。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大年七年級,人人都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秦漢以來萬千的風首朝賀。自明清開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平輩間拱手致語。拜親朋的次序是: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九年級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現代多行團拜,歲末郵寄賀年片和賀年信。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七年級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春節的意義

人們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盪漾,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世界。春節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也是世界的春節。春節首先是個親人的節日、家庭的節日,而人特別是中國人最看重家庭和親情。中國有句老話:“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意思是說一年忙到頭的人們,四處漂流的人們,過春節時一般都要回家,父子兩代,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個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人們在鞭炮聲中,在鑼鼓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着人間溫暖。這種溫暖同金錢無關,同權力無關,同勢利無關,是骨肉情,闔家歡。同時,春節還是加深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節日,是團結的節日。不但在親人之間,即使在互不相識“外人”之間,包括在有些隔閡、有些矛盾的人們之間,春節見面時也會客氣一點,會有笑容和寬容。有點理解和關心,一句“恭喜發財”,一句“新春愉快”,誰聽了誰高興。總之,春節是使人和陸相處、歡樂愉快的盛大節日。春節是集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節日。

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閱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除了原來的幾千萬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還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進出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進出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華,取長補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歡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各地春節除夕家宴菜餚有什麼

除夕的家宴菜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乾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陝西家宴一般爲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爲炒菜和涼菜,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爲主。安徽南部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

湖北東部地區爲“三蒸”、“三糕、“三丸”。“三蒸”爲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

哈爾濱一帶一般人家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爲十二道菜。

浙江有些地方一般爲“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爲主。江西南昌地區一般十多道菜,講究四冷、四熱、八大菜、兩個湯。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種或幾種必備的菜,而這些菜往往具有某種吉祥的含義。比如蘇州一帶,餐桌上必有青菜(安樂菜)、黃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懇懇)。湘中南地區必有一條一公斤左右的鯉魚,稱“團年魚”,必有一個3公斤左右的豬肘子,稱“團年肘子”。

皖中、皖南餐桌上有兩條魚,一條完整的鯉魚,只能看卻不許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餘,另一條是鰱魚,可以吃,象徵連子連孫,人丁興旺。祁門家宴的第一碗萊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筍、蝦米、鮮肉等製成,含義爲“和氣生財”。合肥的飯桌上有一碗“雞抓豆”,意思是”抓錢發財”。

管家人要吃一隻雞腿,名爲“抓錢爪”,意味着明年招財進寶。安慶的當家人要在飯前先吃一碗麪條,叫“錢串子”。南昌地區必食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魚、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

春節的傳統習俗 篇四

送竈

送竈也叫“祭竈”、“謝竈”、“送竈神”等,在每年臘月二十三至二十五舉行,各階層的具體時間有所不同。所謂“官三民四蛋五”,即官宦人家二十三,平民百姓二十四,蛋民(水上居民)二十五。

傳說竈神掌管一家之福禍,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告人間善惡,故各家各戶把竈君神位打掃乾淨,置酒、糖、果等祭祀一番,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謂之“送竈”。此俗古已有之,因地因族而異。廣東民間傳說中的竈君是個不識字的,大老粗,人們怕他稟告時講錯話,所以送竈時要爲他寫個“竈君疏”,幫其備講稿。祭竈的貢品包括一碗米,兩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禮燒豬肉,一些蔗桔、紙錢等,以及飴糖、麻圓等甜品,此外還供上些用糯米做的糕點,爲的是把竈君的牙粘住,不讓他講錯話。另有一匹紙馬,給竈君老爺代步飛昇,有的地方還特備一件黑衣、一雙黑靴,給竈君上天見玉皇大帝作禮服。焚香禮拜者多爲男性,拜時要燒香燒紙、放鞭炮,拜完把貢品放在米缸裏,叫做“責甕”,以示來年衣食豐足。直到年三十晚,才把竈君接回來一起過年。今城市居民已無此習俗,廣州市八區亦禁鳴鞭炮。

開竈

從謝竈那天起進入年關,人們開始忙碌起來,二十三謝竈,二十四開炸,如清朝李調元《粵東筆記》所云: “廣州之俗,歲終以烈火爆糯谷,名日炮谷,以爲煎堆心餡;煎堆者,以糯粉爲大小圓入油煎之,以祀先及饋親友;又以糯飯盤結諸花入油煎之,名日米花;以粉雜白糖入豬油煎,名沙壅。”

煎堆是其中較有特色的小吃,有九江煎堆與龍江煎堆之分,還有化皮、軟皮、脆皮之別,用料大致相同,主要是糯米粉、爆谷、糖等。九江煎堆餡用爆谷、白糖,加花生仁、冬瓜條、橘餅等,龍江煎堆餡則用爆谷、片糖、麥芽糖,兩種煎堆外皮都沾有芝麻。這些用料寓意也非常講究:花生象徵人丁興旺,生機盎然;冬瓜條、橘餅爲蜜餞,取意生活甜蜜;爆谷象徵花開富貴;芝麻意爲多子多福。兩種煎堆製作過程不同,外形亦有別,九江煎堆爲扁圓形,龍江煎堆呈圓球形,均有紀念遷徙後團圓之意。廣州俗諺雲“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可見它的普遍。這是20世紀70年代以前過年家家必備的。

據說煎堆是從中原傳人,原來的煎堆形似蟠桃,寓意吉祥。是中原先民祭竈時敬奉玉皇大帝的仙果,後來由移民把它帶到了南雄珠璣巷。事起宋代胡妃潛逃一案,當時殃及當地58村33姓居民,他們南逃時帶着這種“仙果”,以祈逢凶化吉,萬事如意,兼有對故鄉的懷念。33姓居民後來都散落在珠江三角洲一帶,煎堆就一直流傳開來,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後才逐漸淡化。現在市面上仍有煎堆用紙盒包裝作爲禮品或點心出售。

除煎堆外,人們還有炸油角、茶素、芋蝦等。值得一提的是廣州人喜愛吃糕,除蒸年糕外,還喜歡做蘿蔔糕、倫教糕、馬蹄糕、九層糕等,象徵“新春步步高”。

掃塵

每到歲末,臘月二十三謝竈以後入年關,最忙的恐怕要算掃除了,廣東人稱之爲“掃塵”。掃塵的時間各地略有不同,均在臘月二十四到二十八之聞。《迎春掃塵黿鼢具體展示了“掃塵”的情況: “臘月二十三,曬被洗衣衫;臘月二十四,清潔房邊地;臘月二十五,掃房撣塵土;臘月二十六,洗淨禽畜屋;臘月二十七,裏外洗歸一;臘月二十八,傢什擦一擦;臘月二十九,髒物都搬走。”掃塵時,家家必備一把新掃把,用來打掃天花板和牆壁上的灰塵,有的地方還用“有尾蔗” (連頭帶梢的甘蔗)掃一下以求吉利。民間流行“年廿八,洗邋遢”之說。近年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年晚清潔多集中在臘月二十八前後進行,僱用工人或交給清潔公司負責的也越來越多了。

包糉

臘月二十八有包糉的習俗,糉子有鹹肉糉、鹼水糉之別,粵西信宜、高州一帶還有條狀的“筆嘴糉”等。其中以肇慶裹蒸糉最爲著名,不但個大,而且內涵豐富,有豬肉、綠豆、栗子等,“剝而煎食,甚香”。

貼春聯

臘月二十九貼春聯,包括貼門對、橫額、單語等,單語多寫“天官賜福”、“新春大吉”、“萬事勝意”、“出入平安”、“恭喜發財”等,按神位張貼。三十團年,宰雞殺鴨,祭拜天地、祖宗,接財神,賣發財大蜆,正式進入新的一年。

行花街

提到廣府地區過春節,就不能不提充滿嶺南傳統節日氣氛的廣州除夕花市。廣州一年一度的行花街民俗形成於19世紀60年代。每至歲暮,人們成羣結隊到迎春花市遊覽,稱爲“行花街”。十里長街,擺滿各種鮮花。看花買花的人絡繹不絕, “賣懶” (在花街上閒逛)的少兒招搖過市,那熱鬧的情景,非親臨者實難體會。

迎春花市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八開始,歷時三天,至新年七年級凌晨才結束。一般在除夕前一個星期,花街就已禁止車馬通行,開始搭售花的棚架攤檔。花街伸展,擺成幾條長廊。一些大枝的花木要在幾天前就開始運來。二十八日正式開市,十里花街上張燈結綵,喇叭裏播放着輕快的廣東音樂,人們看花、買花、賣懶,川流不息,不分日夜,花農吃住都在花市。除夕之夜,花市進入高潮,那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買了花的人們只好把花束高高舉起,或把一盆盆的金桔、盆景託在肩上,隨着人流,緩緩而行。

辛亥革命後,廣州老城拆除,花市的發源地藩署前一帶成爲通衢大道,花市延伸至現教育路、西湖路一帶,花色品種越來越全,遊人也越來越多。N20世紀20年代,廣州花市已是相當的興旺了。1949年前,全市已分設四個花市:中心花市仍在西湖路、教育路一帶,東山區花市設在東川路,南區在濱江路,西區在新風路。1978年後逐步拓展,至今,廣州越秀、荔灣、海珠、天河、芳村等共十區都開設了迎春花市,上市花卉品種多達500多種。其中除了桃花、金桔、水仙、菊花、芍藥等一些傳統品種外,大花蕙蘭、鬱金香、百合、玫瑰、海棠等也受到歡迎。

中心花市常常有著名書法家應衆即席揮毫,更加熱鬧。直到午夜兩點鐘,人們才慢慢散去,花農也把賣剩的鮮花降價拍賣,不留一點剩餘。遊花街的人們,往往就在這個時候揀到了很好的便宜貨。於是乎人人皆大歡喜,高高興興地去迎接新春的曙光。

賣懶

除夕之夜,兒童一手提燈籠,一手拿着一個紅雞蛋和幾炷香,結隊上街閒逛,邊走邊重複唱道:“賣懶、賣懶,賣到三十晚,人懶我不懶。”或唱道:“賣懶仔、賣懶兒,賣得早,賣俾(給)廣西王大嫂;賣得遲,賣俾廣西王大姨。”這樣不斷重複,一直走到土地廟中上香,再回家來把雞蛋分給長輩吃,表示自己一年的懶惰已經賣掉,從此勤快讀書幹活。在廣州地區,賣懶兒童也有到花街上游蕩叫賣的。 曠東新語·事語·廣州時序》載: “歲除祭,日送年,以灰畫弓矢於道射祟,以蘇木染雞子食,以火照路,日賣冷。”賣冷是口音之誤,實爲“賣懶”。此俗現已絕跡。

開門大吉

年三十晚守歲至深夜,迎候良辰吉時,到了子時(晚上11時至第二天凌晨1時)之際,便打開大門,說“開門大吉”,或貼上紅底燙金的“開門大吉”單語,燒“開門炮”。此時各家各戶都傳來鞭炮響聲。有些人爲了“搶炮頭”,提前幾分鐘把炮燒響,其他人聞聲接應,一時鞭炮齊鳴,震耳欲聾,持續到凌晨一兩點後才逐漸安靜下來。到天亮開門出去,家家門口,大街小巷,都鋪滿了一層星碎的炮竹紅紙,增添了不少節日氣氛。開門、燒炮之後就是接財神,家家設案於Iq多l-,燒香禮拜。此時便有一些小孩、叫化子等充當小販,拿着一張紅紙,上面寫有“財神”兩字,嘴裏喊着“財神到”,挨家挨戶去叫賣。人們爲了買一個好兆頭,也樂意給一個“利是” (紅包),讓小販高興而去。一些平時賣蜆的小販,此時也趁機而來,叫賣“發財大蜆”。反正這東西既可吃,又可得個好兆頭,一般不是手頭拮据的人家,都會買些。這種風俗,現在已很少見。

行大運

大年七年級,陽江人一大早就到野外去郊遊。有的繞着村邊,有的圍着田園,有的循着屋宅走圈圈,叫做“出行”,俗稱“行大運”,希望在新的一年好事常來,萬事勝意。陽江人把正月上旬的每一天都冠以名稱,如正月七年級爲“雞日”,這一天,大家都不殺雞,就連鵝鴨諸禽都得到蔭庇。

所以年七年級人們多數吃齋,不吃齋的也必有一道齋菜,用紹菜(黃芽白)煮粉絲蝦米,或加冬菇、木耳、竹筍等,稱“羅漢齋”。也有蒸臘腸、臘肉、臘鴨等,但動筷時必先吃齋。

開年

正月八年級謂之“開年”,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

廣州人無雞不成宴,雞是少不了的,燒肉取“紅皮赤壯” (身體健康)之意;炒飯取意“大顯身手”或“大顯聲威”;髮菜蠔豉(幹牡蠣)取發財好市之意;豬刪(舌)取大利之意;還有生菜取意“生財”,蒜喻能寫會算,蔥喻聰明伶俐,芹喻勤勞刻苦,韭喻長長久久等。初七人日吃春盤,內有七樣菜,上列幾種均在其中。舊時廣州的一些商行廠家,開年時老闆請夥計吃開年飯,席上若有雞肉招待,則在席間宣佈一批被解僱人員的名單,被解僱者吃完飯就走,此俗又被稱爲“食無情雞”。

而在韶關沙田地區,有句俗語叫“狗仔怕夏至,生雞(公雞)最怕年八年級”,因爲在年八年級那天,首先就要宰生雞開年。雞要個頭大、高冠、紅臉、會啼、毛色靚麗,還要有彎彎的尾巴,這是生氣十足的體現。雞用滾水燙後去毛,從屁股處剝開,取出內臟屈腳,雞嘴放上一粒大紅棗,雞尾要留三條大彎尾毛,與一塊豬肉一起煮熟,上碟還伴兩個有芽的茨菰、生菜、生蔥、大蒜(連頭帶根葉洗淨),寓意生生猛猛,生氣十足,威武雄壯。生雞準備就緒,斟好茶酒,點燃香燭,敬拜大神、祖先、門口土地天神,鳴放大紅炮仗。拜神開年後,一切肉類——豬、雞、鴨、鵝、魚均可切食了,意思是百無禁忌、萬事如意。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着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攜兒帶女去串親訪友,相互之間你來我往的穿梭拜年也開始了。

開小正

舊時在粵東一帶,農曆正月初五叫開小正。又稱“開張日”。當天人們迎接門神復位,所謂“初五神落天”,即神從天上回到人間,表示假期結束,年禁解除。

是日家家張燈結綵,燒炮慶賀,商店開市,工廠開工,生產生活工作恢復正常。

遊花地

到了農曆正月初七,即“人El”那天,廣州人成羣結隊去花地遊覽,俗稱“遊花地”。花地在廣州西南方的芳村區,是著名的花卉產區。清代中葉以後,花地先後建立了30多處大小園林,著名的有留香園、醉觀園、紉香園等。各名園多於正月初七和十五、天后誕、端午、七夕、中秋、下元節等日,擺設“花局”,供人觀賞。有些園主還邀集文人學士,吟詩聯句,以助雅興。描寫遊花地情景的,黃遵憲有《花埭納渤詩,張維屏有《泛舟花埭》之作,康有爲有“千年花埭花猶盛”句。這一習俗在1922年出版的《歌謠》週刊中也有記載:

“初七是人日,廣州人多到花埭(按:即今花地)去逛逛。”婁子匡先生在《新年風俗志》中也有這麼一條: “逛花地,初七是‘人日’,那天,廣州西南隅有一處地方叫花地的,很多人都要跑到那邊玩。”可見廣州人遊花地的風俗,當時確實興盛。評選“人日皇后”,主持當天的遊覽事務,蒸糕做美食,慶祝一番,此俗盛行於清末民初。如今人們在節假日休閒也喜歡到花地一遊,不再侷限於正月。正月遊花地的習俗還有,但是不再舉行“人日皇后”評選活動了。

七樣菜

客家人在大年初七“人日”的家宴上,一定要吃“七樣菜”。七樣菜一般以蔥、蒜、芹菜、韭菜、芫荽、肉和魚等七種菜一鍋煮熟,全家共食。此俗主要取其兆頭:蔥諧聰,吃了會聰明;蒜諧算,吃了會化算;芹諧勤,吃了會勤快;韭諧久,吃了幸福長久;芫諧圓、緣,吃了有緣又圓滿;魚諧餘,吃了年年有餘;肉近祿,吃了福祿雙全。初七過後,多爲大人出門、小孩上學之時,故以此圖吉利。

嘉應詩人黃樂三《新年竹枝詞》雲: “人日俱餐七不同,芥芹菠蒜韭茭蔥。諸般俗套從何說,父老傳言是古風。”

實際上這是中原人吃春盤的古風遺俗。

七樣羹

正月初七,潮汕人同樣有吃“七樣羹”習俗。這一天,人們以當時出產的七種菜蔬如菠菜、芥菜(當地叫大菜、白菜)、君達菜(也叫百合或厚合)、蘿蔔、茼蒿、芹菜等煮成一鍋,異香誘人。家中人人吃之,以圖吉利。其中“百合”取意“百年百合,百事好合”。

關於七樣羹,在潮汕當地還流傳一個故事。有個老漢,依靠兒子出洋賺錢,每年寄錢或者物品回來贍養。但有一年,兒子很久都沒有寄任何東西回來,也沒有任何消息。

到了初七那天,老漢實在餓得不行了,就在菜市場撿了一些別人不要的菜,放在鍋裏一起煮。而恰恰在這個時候,兒子帶着賺的錢和許多東西回來了,老漢喜出望外。村裏人都說,吃這七樣菜吉利,於是大夥都在初七這天吃七樣羹。在潮汕地區還有“七樣羹,食老變後生(按:年輕)”的俗話,說明在潮汕人們心裏,吃七樣羹也有助於身體健康。

拜年

拜年,在潮汕地區又稱爲“拜正”。七年級清早,人們起牀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就是拜年。後輩先祝福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然後長輩鼓勵後輩新年幹出新成績,或者學習進步、身體健康。早飯後,大家就向親朋好友拜年。拜年講究時間,越早越見其誠意,潮汕俗諺說: “有心拜年七年級、二,無心拜年九年級、四。”因此,有的人起牀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回來才吃早飯。潮汕人拜年的時候,總要帶一點手信,其中大桔是必不可少的,大桔粵語中諧音“大吉”,數量多少沒有明確規定,但忌諱奇數。

摜春楹

“摜”爲動詞, “春楹”是一種禮籃,摜春楹是潮汕地區春節期間另一個極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春楹是一種內分三四層的、有蓋子的竹編禮籃,通常成對使用,所以也叫“擔春”。大年七年級,孃家要給出嫁的女兒送禮。這些禮物總是裝在一對大春楹中,由兄弟挑着送去。大舅子來訪時,夫家要殺雞宰鵝,熱情款待,潮汕俗語云此爲“阿舅來,掠雞刮”。大舅子送來的禮物中,太桔自是必不可少,還得有數十節甘蔗,取意新媳婦生活節節高。禮物的`豐儉程度由孃家經濟情況決定,一般送給剛出嫁的女兒禮物要備得豐盛一點,不然會被夫家看不起;出嫁已久,甚至是當了婆婆的,就不那麼講究了。夫家收到這些東西,便分送給親戚鄰里,這也是潮汕春節習俗中的一大特色。因爲各家各戶都有媳婦,於是,各家各戶都在鞭炮聲裏忙着分派禮物。潮汕人親鄰睦裏的風尚由此可見一斑。此外,分家的兄弟也享受這樣的待遇。

送窮

客家人會在年九年級“送窮鬼”,以示獎勤罰懶。送窮意即祭送窮鬼(窮神)。

關於送窮,有一個故事:顓頊帝時,宮中生下一子,好穿破衣,給他新衣就撕破,並要用火燒後才肯穿。宮中人都叫他“窮子”。

窮子死於正月晦日(三十),爲他送葬時,人們說: “今日送窮子也。”從此, “送窮”的說法就此相沿下來。民間把“送窮子”的“窮”逐漸說成了“貧窮”的“窮”,清掃家中穢物叫送窮。唐人姚合有詩云: “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各地送窮的時間不一,廣東客家以正月九年級爲窮鬼日。傳說過去有兩夫婦,貧窮無比,女方後改嫁員外爲妾。一年春節前,前夫去求助,女方把銀幣塞入年糕中相贈。前夫因無渡船錢,誤將年糕送給渡伯頂數,依然身無分文,只得在新年那天又去向前妻求助。女方怒其不爭,不予理睬,男方飢寒交迫,凍死在員外的柴房中。女方怕事情敗露,火燒柴房滅屍,於九年級日掃餘灰傾於河中,謂之“送窮鬼”。鄰里效仿,衍爲習俗。

正月九年級清早,把房子,特別是廚房周圍打掃乾淨,污穢的雜物倒到垃圾堆裏放火燒掉,有的還備香燭冥鏹等一同燒燬,表示送走從前的穢氣窮氣,迎接財神福星來。這一天不宜探親訪友,以免被人家視爲窮鬼。此俗廣東梅縣、海豐、翁源皆有,20世紀50年代後已廢。

春節期間,民衆還有一系列文娛活動,最常見的就是舞獅、舞龍了。

舞醒獅

廣東舞獅子源起佛山。相傳在明朝初年,佛山一帶出現過一頭獨角怪獸,眼大口闊,不時發出“嚏嚏”響聲,老百姓叫它“嚏獸”。只要怪獸出現,老百姓便大受其害,不是牲畜傷亡,便是莊稼被糟蹋。

後來,大家想了一個辦法,用竹篾織成若干個獅頭,塗上多種顏色,埋伏在郊野村落,一旦怪獸出現,便金鼓齊鳴,舞動起來,怪獸驚走。於是人們認爲獅子有鎮妖驅邪、如意吉祥的兆頭,以後便於春節期間,均以舞獅子來消災除害,預報吉祥。這一風俗延續至今,已發展爲一套程式完整的嶺南醒獅舞。因起舞過程中有“食青”、“醉青”、“睡醒”等動作,故而得名。常見的舞獅子套路是:響起鑼鼓,醒獅平放地上,舞獅人分站兩側,打一通南拳,作爲“開張大吉”,繼而鑽入獅內,由大頭佛逗引出場,隨鑼鼓起舞。舞獅子的動作花樣豐富多彩,計有“獅子出洞”、“窺測方向”、“歡天喜地”、“獅子滾球”、“獅子採青”等。而每種花樣又有細分,就“獅子採青”一式又分爲“見青”、“驚青”、“醉青”、“散青”、“飲水”、“吐珠”等一整套動作,真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春節期間的舞獅活動,除在廣場表演之外,還沿街起舞,逐家逐戶去拜賀,以示醒獅臨門,安好吉祥。主人家則懸賞於門,包紅掛青,讓瑞獅“採青”。

醒獅爲南方獅,與北方獅子造型迥然不同。北方獅講究形似,四腳着地;醒獅講究神韻,兩腳着地,獅頭與獅尾分開,各由一名演員擺舞,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還有一人戴着面具,手執葵扇在前面逗引,此乃引獅郎,俗稱“大頭佛”。醒獅分爲佛山獅與鶴山獅兩大類,佛山獅下又分爲七彩獅(文獅)和黑白獅(武獅)兩種。在製作上,“醒獅”採用“燈色扎作”工藝。獅面以擬人化手法裝飾,分爲“關公面” (紅面白鬚)、“張飛面” (黑麪黑鬚)、“劉備面”

(黃面白鬚)幾種造型;獅身則用寬四尺、長丈餘的縫有各式圖案的“獅被”覆蓋。獅頭製作十分講究,要求輕巧、堅固、光彩奪目、威嚴軒昂。據《南海縣誌》載:早在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6),佛山已有專門生產獅頭的作坊,後工藝不斷改進,現每年都有上千只獅頭銷往東南亞及歐美各地。

舞龍

廣東的龍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態,除常見的布龍、彩龍、木龍之外,還有中山醉龍、豐順火龍、羅定香火龍、四會蕉葉龍、新會紗龍、東海島人龍、紫菜金龍、大埔烏龍、西關草葉龍、梅縣板凳龍,等等,造型奇特,舞姿各異。據粗略統計,全國龍舞共72種,僅廣東就佔了36種,達全國龍舞的一半。這與廣東水域廣闊,人們與魚、蛇(小龍)關係密切有關。廣東到處都有龍潭、龍宮、龍洞、龍山等,說明古代嶺南的確是羣龍聚首的王國。百越後裔是龍族團的重要支系。每一龍種,就是一個分支圖騰的標誌。各族團爲強化自己的形象,就以其圖騰的崇拜物起舞。這些舞蹈後來又與原始的宗教、巫術、娛樂交織在一起,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舞蹈。現在逢年過節,人們都舞龍。不同的龍舞,寄託着人們不同的理想和願望。

除醒獅舞、龍舞外,嶺南民俗中還有舞鳳、舞麒麟、舞貔貅等各種動物舞蹈。

打春

有的地方春節期間流行一種競技遊戲,叫做打春,又叫“打仔”。玩耍的時候,雙方劃好界線,布好陣勢,以碎石互相對打。開始時主要是孩子們玩的遊戲,除打石外,有時還拳棒交加,非常激烈。鄉民以勝負來b一年之興衰,故有時成人也加入其中,真的打鬥起來。1949年後此俗逐漸消失。

盲妹歌

1949年前廣州有一種以唱“龍舟”爲生的職業藝人,大多是雙目失明的女子,因此人們俗稱這種龍舟歌爲“盲妹歌”。

春節期問,她們爲了討點“利是”,挨家挨戶去賣唱,歌詞是: “天官賜福到你門庭,太平天下永無憂。門前銀樹花開放,開枝發葉在高堂。滿堂吉慶人興旺,福祿雙全老少康。今晚大家同歡暢,等你夫妻和順百年長。五福臨門萬事興,吉星拱照到你門庭。

金錢多賺年年盛,招財進寶又添丁。等到兒孫累代皆昌盛,一路英雄立太平。”

廣東人過年的飲食

煎堆是家家必備的。煎堆餡爲爆谷拌糖膠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開,去掉穀殼便成。煎堆皮是用糯米粉製成,很薄,外面粘着芝麻。整個煎堆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黃色即可。現在也沒有那麼講究,有的人家做煎堆,裏面不會放餡的也有。另外,還有油角,其中又有軟角、脆角、酥角之分。

春節還必備瓜子,有紅瓜子、黑瓜子“摩登”瓜子(葵瓜子)之分。中式糖果有糖蓮藕、糖蓮子、糖馬蹄(荸薺)、糖冬瓜、糖桔餅、糖椰角、糖椰片等。

糕類則有年糕、蘿蔔糕、芋頭糕、馬蹄糕、九層糕、鬆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年糕也叫“大籠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開口的竹籠而得名,富豪人家用數十斤的米做成一個年糕,金黃色的糕面插上紅棗、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鴻運長駐。蘿蔔廣州方言稱“菜頭”,取“菜”與“財”的諧音,過年食蘿蔔糕,是寓意招財進寶。馬蹄糕用荸薺作原料,粵方言稱“荸薺作“馬蹄”,過年食馬蹄糕,可以清熱、消滯,其調節胃口的作用已爲實踐所證明,而且還有“馬不停蹄”、自強不息的寓意。

廣東地區新春美食品種繁多,寓意吉祥,普通的菜式亦賦予美好的名稱,使人樂意享用。如髮菜炆豬手稱“發財就手”,髮菜炆蠔豉即“好事發財”,鹹酸菜炒豬舌(廣州人稱豬利)叫“一本萬利”,炒鮮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膽扒冬菇叫“滿地金錢”,魚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還有各種雞類製品,美其名曰“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龍鳳呈祥”等等,不一而足。雞是新春菜餚中必不可少的,所謂“無雞不成宴”嘛,還有燒豬肉,除婚嫁中象徵貞潔外,新春則寓意壯旺。年七年級午飯時,還必備一味素菜,俗稱“羅漢齋”,用紹菜、木耳、粉絲、蝦米配製,亦有些人家蒸臘味的,但起筷時要先吃“齋”。

廣東人過年的禁忌和習慣

按照“老廣們”的舊習俗,農曆大年七年級不能洗頭,怕洗走財氣;年八年級是開年,自除夕年夜飯後,到今天才能動葷;年九年級是赤口,不要拜年,易招惹是非;跟着車公誕、人日等等有說不完的講究。還有,過年時不能買鞋,因粵語發音“鞋”同“唉”;買書更不行了,書發音同“輸”,怕這一年都“輸、輸”聲,更是大忌。在大時大節,喜筵壽宴上,習慣於談吉利語,不說喪氣話。若有人不小心摔破了碗碟,即念一聲“歲歲(諧碎)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春節的傳統習俗 篇五

自進入臘月以後,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掙些銀子過年。祭竈之後,新春聯漸次粘掛,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箋,有的用紅紙,只有內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紙,鑲以紅邊藍邊,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臘月將梅束起放在一個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於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讓地微微有些溫暖,梅花就回漸漸放白,用紙籠之,到市上去賣,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區,支搭蓆棚,售賣畫片。婦女兒童爭相購買,以爲樂。

臘月七年級,大街上賣粥果者排成市場。更有賣核桃、柿餅、棗、慄、幹菱角米者,肩挑筐貯,叫而賣之。其次則肥野雞、關東魚、野貓、野鶩、醃臘肉、鐵雀兒、饊架果罩、大佛花、鬥光千張、樓子莊元寶。初十以後則賣衛畫、門神、掛錢、金銀箔、錁子黃錢、銷金倒酉、馬子燒紙、玻璃鏡、窗戶眼。廿日之後則賣糖瓜、糖餅、江米竹節糕、關東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竈時供給神馬用的`。又有賣窯器者,銅銀換瓷碗,京城之香爐燭臺;悶葫蘆,小兒籍以存錢;支鍋瓦,竈口用爲助爨。至廿五日以後則賣芝麻秸、松柏枝、南蒼朮以供“煨歲”之用。臘月諸物價錢都比平日貴些,所以纔有“臘月水土貴三分”的諺語。老年人到了這時,總要勸後輩謹慎花錢,於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諺。

臘月八日爲王侯臘,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備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饋送親鄰,爲臘八粥。臘八粥,是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塘、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掛元,用則傷味。每至臘七日,則剝果洗淨器皿,終夜經營,到天明時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饋親友,不得過午。並用紅棗、核桃等製成獅子、小兒等類,以見巧思。

臘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運水貯內窯,太液池起冰貯雪池冰窯,開門運之,夏日出用甚便。

廿三日更盡時,家家祀竈,院內立杆,懸掛天燈。祭品則羹湯竈飯、糖瓜糖餅,飼神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羅拜,祝以遏惡揚善之詞。婦女於內室,掃除爐竈,以淨泥塗飾,燃香默拜。

每至十二月,於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內,由欽天監選擇吉期,照例封印,頒示天下,全體執行放公假。此後,梨園戲館擇日封臺,八班合演,至來歲元旦則賜福開戲。上學的兒童,在“封印”之後塾師也讓放假,謂之“放學年”。

廿五日至除夕傳說爲“亂歲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歲暮,將一年吃剩的藥,拋棄在門外,並將所收集的藥方,放一起燒掉,這叫“丟百病”。

在爐內燒松枝、柏葉、南蒼朮、吉祥丹,名曰:“煨歲”。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春節的傳統習俗 篇六

正月七年級傳統習俗

1、走親戚

七年級必須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2、禮節性的拜訪

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

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3、感謝性的拜訪

凡是上年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4、串門式的拜訪

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裏,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裏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爲“團拜”。

5、古代拜年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爲“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爲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爲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如今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但從正月七年級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拜晚年”。

6、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爲“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7、占卜運程

舊時中國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爲雞日,二日爲犬,三日爲豬,四日爲羊,五日爲牛,六日爲馬,七日爲人,八日爲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爲七年級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爲吉。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七年級不殺雞,八年級不殺狗,九年級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8、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裏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隻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着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着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爲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爲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爲“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爲雞日。

過年有禁忌說話要注意

在春節中,也有很多禁忌。記者瞭解到,在平度,一入臘月門,就不能說不吉祥的話,而且在春節期間,說話辦事要謹慎仔細、輕柔和藹,不能大聲吆喝,不能打罵孩子,說話時也應儘量避開死、窮、病、輸等不吉利言語的諧音。對於饅頭出現風乾裂紋的現象要說“笑了”,餃子煮碎了要說“掙了”。

另外,還有九年級前不掃地的的。習俗。傳說,平度有一對兄弟,哥哥天性貪財,霸佔了家中所有的財產,住的是寬敞的房子。弟弟天生善良,住在破茅草屋子裏,生活非常窮苦。除夕之夜,財神爺化裝成一位老乞丐來到人間。財神爺先到哥哥的家,結果被趕出門外。後又來到弟弟家,善良的弟弟熱情地將他請進屋子,端了碗熱粥給他喝。財神爺非常高興,就對他說:“孩子,過年的時候,家裏沒用的東西不要倒,地也不要掃,這些都會變成寶。”弟弟聽了財神爺的話,每到過年的時候,從不掃地,不丟沒用的東西。這些東西變成了地上的銀子。後來,人們在過年,尤其是在正月九年級之前就再也不掃地了,這個習俗一直沿襲下來。

春節的節日習俗 篇七

潮汕地區的過年習俗 除夕

農曆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髮,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爲剪髮美容。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製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

農曆正月七年級日稱元日,爲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七年級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着討點賞錢。八年級、九年級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羣結隊盡興遊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吃團年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着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首先必須“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爲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於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用過晚餐,家中主婦就忙着收拾飯桌,於是,一場大清掃活動便開始了。這一次清掃不用很講究,純粹是爲了清潔衛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場,必須用松枝掇草掃刷。然後便生爐起火,開始準備明天祭神的供品--齋菜。齋菜的種類很多,有芋頭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棗子做的,有的則是用花生米、芋頭與番薯合起來做的。做齋菜的料都應該在下午時就準備完畢,讓其晾乾。炸齋菜時,等爐火生好的時候,放上一口鐵鍋,註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時,用這些料子拌以粉漿往鍋裏一放,它就在油鍋裏吱吱地冒氣泡。熟時,黃澄澄、香噴噴地格外誘人。這時,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會獻上新炸齋菜一盤,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讓你嚐嚐遐邇聞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春節的傳統習俗 篇八

中國人自古重時節,世代盛行。人們把對“家”、“人”的愛意傾注於許多禮節、儀式上的表達,春節更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節日。現在,我們雖然保留着許多春節的風俗習慣,但是其背後的含義和淵源卻常常被忽略或淡忘。春節到了,我們不應該只是繼承傳統行爲,更應該把春節的習俗背後的'文化精髓發揚光大。

春節的習俗一: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竈

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竈。

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大江南北,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春節的習俗二:臘月二十五磨豆腐,臘月二十六割年肉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爲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爲“年肉”。

春節的習俗三:臘月二十七,趕大集、洗浴

這一天,家家戶戶趕集上店、集中採購。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爲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春節的習俗四: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九蒸饅頭

說的是開始準備主食了。舊俗認爲從七年級開始到初五不能動火蒸饅頭和炒菜,所以習慣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這兩天做主食。春節期間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是因爲蒸與爭諧音、炒與吵諧音、炸與炸(四聲)諧音、烙與落諧音,均屬不吉利。人們祈盼在新的一年裏家庭和和美美,順順利利,於是就刻意將那些聽起來諧音不和諧的事給一一避開。所以人們在年前都要蒸出夠全家吃上一個星期左右的饅頭,這叫隔年吃。

雖說這發麪蒸饅頭的事有點麻煩,但是還有不少人仍然願意堅守這老輩傳下來的年文化。

春節的節日習俗 篇九

四川春節習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到來了,全國人民爲歡歡喜喜過大年,都開始忙碌起來了,買年貨,貼春聯、貼門神、貼花、放鞭炮、掃塵、洗浴、祭竈、祭祖、守歲、拜年等各種各樣的活動都開始了,而全國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以下是特別爲您整理出四川各地春節習俗,讓您瞭解四川,走近四川。

四川人對農曆新年極爲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

成都春節習俗 成都年是伴着童謠唱來的

“小子小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麪粉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七年級街上扭。

童謠中的種種爲過年做的準備,加上春節到來後持續到十五的遊樂、慶祝:新年撞鐘、燒子時香、大廟會、遊喜神方、人日遊草堂、耍獅子、舞龍燈、元宵觀燈,再加上愛玩的成都人“過厚臉皮年”的正月十六遊百病,這才構成了一個歡歡喜喜、圓圓滿滿的成都年。

團圓,人情味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

因爲重親情,重家庭,爲了團團圓圓過大年,成都人早早地就開始了準備,比童謠裏唱的“臘八”還要早。

過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後,家家戶戶殺年豬、醃香腸、臘肉,不單農村到處肥豬悲聲嘶叫,城裏也常見到又白又胖的大肥豬被開膛破肚的情形。

成都學人鄭光路的《成都舊事》中記載,過去的殺豬匠鬼板眼多,他兩手緊按豬頭,一副不能脫身之狀,看熱鬧的小娃娃往往會把殺豬刀遞給他,這時他會低聲嘀咕:“豬大爺,不是我要殺你哈,是遞刀的叫老子殺嘛”。

年豬殺好後,人們在燒柴竈的竈門上方,將鮮肉串繩從樑柱上懸垂下來,利用每次生火煮飯時伸出竈門的火舌和柴煙逐日熏製,直至色澤金黃,聞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響,令人饞涎欲滴。

進入臘月中旬,各家各戶又開始推碾湯元粉,爲大年七年級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徵甜甜蜜蜜、團團圓圓的紅糖湯圓做準備。

團圓,正是人們做這麼多準備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團年飯。年有四個主題:團圓、吉祥、富裕、歡樂。排第一位的就是團圓,在情感上,始終過着羣體生活的中國人,最美好的嚮往是人間的親情與和諧,人情味,也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

春節的來歷: 篇十

說法一

在中國,很多傳統的節日都跟神話故事有着聯繫,相傳,古時候一種被稱爲“年”的惡獸。其頭長觸角,身材魁梧,異常兇猛。每到臘月,它便竄村挨戶,尋覓食物,尤其喜歡食幼兒。爲了保家園平安村民們想了很多法子,可卻都沒效果。有一天,年獸進村恰逢二孩童玩耍鞭炮,沒想到啪啪的響聲竟嚇得這惡獸奪慌而逃。從此人們便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一年復一年,從最初的驅邪轉變爲迎新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