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父母實踐報告多篇

父母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寒假社會實踐報告範文:感恩父母

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塑造健全人格和心理的現代大學生,我們學校開展了爲期近一個月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在我的個人實踐中,爲期一個禮拜的寒假社會實踐已經結束,雖然這是一次簡單的小規模實踐,雖然只是幫父母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做一些簡單的飯菜,但通過這次的“感恩父母”主題實踐,我還是受益匪淺。

有人說過,我們傷害最深的往往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也許是因爲太熟悉彼此,所以自己的缺點都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而這些缺點又傷害了那些包容和原諒你一次又一次的人們。因爲他們愛你呵。想想,我們的父母還真是這樣。從小到大,不管我們做錯了什麼,他們雖然會責備我們,但在造成了不良後果的時候,他們還是最心疼自己的那個。

然而,現代社會家庭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 子女在成家後往往會爲家庭而奔波,忽略掉父母的感受。父母因爲心疼孩子,也往往不去打擾他們,怕自己給他們帶去什麼麻煩。於是,空巣老人也越來越多。其實,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能陪在孩子身邊安度晚年?所以感恩,不僅僅是因爲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更因爲他們是這世界上最最疼愛我們的人。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是社會建設的橋樑,在延伸專業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懂得這個道理,培養健全和良好的人生觀。其實,類似“感恩”這種話題,不僅僅只在我校這次活動中得到關注,河北工程大學最近組織了一次“一封家書”徵文活動,一些大學生通過參賽,重新開始使用書信的方式抒發對父母的感激、懺悔與愧疚之情。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寫家書”持不以爲然的態度。“現在各種通訊設施這麼齊全,給家裏寫信多浪費時間啊。”一名大學生表示。調查顯示,90.5%的大學生選擇用電話與父母聯繫,只有7.9%的大學生選擇用書信的方式與父母聯繫。有72.9%學生從未當面對父母說過“我愛你們”或其他類似的直接表達感情的話,其中男生佔 78.7%,女生佔21.3%。 有大學生認爲,是中國人含蓄的傳統造成了孩子與父母交流的減少,“儘管有時想和父母聯繫一下,可是時間又比較緊張,想用那種傳統的方式和他們交流,但拿起筆來一時也不知說些什麼,甚至出現提筆忘字的情況。絕大多數人還是把孝敬父母落實在了刻苦學習、掌握知識的實際行動上”。調查顯示,32.3%的大學生表示,上大學是爲了“改善父母生活,孝敬父母”,38.5%的人認爲上大學是爲了“找份好工作,好好過日子”,18.4%的大學生是爲了“實現自己在學術領域的理想”,此外還有10.8%的大學生是爲了遵從“父母的命令”。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爲,其實大學生們還是懂得感恩的,上大學就是他們在以實際行動表達着感恩之情。

所以,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有人有感恩的心,但行動很少。可是我們都知道,人不會讀心術,你不說出來人家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在這次的寒假社會實踐中,我提出來要做壽司。媽媽知道後非常開心,我猜首先是因爲她自己也沒做過,還有就是她大概沒想到我會做給她吃。當天我在做壽司的時候,她就很積極的煮好了飯。後來完成壽司,因爲沒放壽司醋,味道有點將就,不過她還是全部吃完了。我曾經不知道我要做什麼才能讓她開開心心的,現在我才知道,只要我好好地呆在她身邊,她就是幸福的。離家半年,年輕的我也不曾想到過我會想家。只是那天回家看到她焦急地在車站張望,心裏驕傲的自己才終於承認,原來我還只是她的孩子。

父母就是父母,他們始終認爲我們是長不大的孩子。哪怕我們在外面已經能做的很好,哪怕我們在外面是領導;也哪怕我們在外面是有多麼辛苦,多麼隱忍和艱辛,回到家後,他們是無論如何都會給我們擁抱的人。

剛開學時,第一次離家,住在學校的第一個晚上我就站在陽臺上看着被燈光照亮的馬路,看着那些匆匆回家的行人,心裏第一次明白了“月是故鄉明”這首詩。而在這短短的一個星期裏,我向媽媽還了解到,原來她在懷我時就已經很辛苦了,家住5樓,每次爬樓對她來說都是一種痛苦。

'可是,我還是期待你的降臨。”說這句話時,她滿臉幸福。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思想境界。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每個人都該修行的。 就像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的是一曲感恩的樂曲,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而當父母把你帶來人世間,當你第一次說話叫的是“爸爸”“媽媽”的時候,就註定了我們最先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以前熱播的電視劇《娘》中,片尾曲是這樣唱的——“你的眉頭一皺,我就來到人間,從此我給你帶來辛勞無邊。”當我聽到這句實在平凡卻又表現出無限感情的歌詞時,心頭猛地一顫,有種幸福,有種苦澀,更多的那是一種感恩的情感。 從母親開始孕育你的時候,就開始對你灌注了無限的愛。你呱呱落地的第一聲哭聲,你喃喃學語叫出的第一聲爸媽,你託着口水在地上爬出的第一步,你踩着小小的腳丫走出的第一步,你揹着書包第一天去上學,你第一次拿着成績單獎狀回來,你第一次背上行李遠離家鄉求學…….也許你從來沒有注意過載着無數次的第一次中,掛滿了父母的喜怒哀樂。 在我們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個第一次都在他們心中記着。經常聽我媽跟我說:“你小時候啊……”。這都已經成爲我媽回憶我小時候的一個固定句型了。看到他們回憶時臉上堆着的笑容,我的心裏也很暖和,知道心裏的幸福滿得開始向外溢的感覺嗎?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調皮,每一次犯錯,他們都牢牢地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陪你一起成長。記得媽有一次說:“你小時候啊,很白很可愛,而且又很乖,陌生人抱着都不哭,每個人看見都要抱出去玩。有一次不知道誰抱出去玩了,一天都沒回來,把我嚇死了,到處找,急的不行,最後直到別人把你抱回來的,你居然手裏拿着餅乾在他懷裏睡得很想了,我當時哭笑不得呢。”邊說邊笑着,我從來沒有見她笑得這麼開心過。 每個人都有一個時間段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懂事了,我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明白感恩的意義。

現代中國是13億人口的大國,但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了2億。中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這一現狀是不可忽視和避免的。據瞭解,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快。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990年的6299萬增加到2000年的8811萬,佔總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爲6.96%,所以說,其實目前中國人口已經進入老年型。性別間的死亡差異使女性老年人成爲老年人口中的絕大多數。預計到204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同時,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將增加到7400多萬人。 迅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趨勢,與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預期壽命提高密切相關。目前中國的生育率已經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預期壽命和死亡率也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隨着20世紀中期出生高峯的人口陸續進入老年,可以預見,21世紀前期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最快的時期。

所以,當他們真的老去,你還能無動於衷麼?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不該讓這樣的悲劇發生,更不該等到時候才追悔莫及。時間,是一切的終結者。

生活中,父母的愛總是無微不至。他們的愛不會驚天動地,而是在不經意間敲打你的心。比如收到從來不會發短信又怕打電話打擾到你的父母的一條囑咐的短信。當某天我手機震動,打開一看,一條新短消息顯示着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號碼,激動地打開短信:“女兒,你很長時間沒打電話回家了,最近怎麼樣,你就一點都不想媽嗎?”,“國慶節沒有出去玩嗎?放假應該放鬆一下”。 哭笑不得,更多的是感動。立刻撥了電話過去,聽帶了久違的聲音,有些激動,有些哽咽。當時我下定決心,我不會再因爲某段時間很忙就忘記就是這些“無非”的談話,每次都能讓人心裏暖暖的,就彷彿每個時間段的充電,讓人又充滿了戰鬥力。 當你在某次回家看到正激動地想迎接你的父母時,你看到了他們頭上多出來的白髮,看到了他們滄桑的臉上的褶皺,着就是歲月和我們加諸給他們的。你在漸漸的長大,你的父母卻在漸漸地衰老。長大了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的感動,有時候會忘記迷失地那種最原始,也最深刻的感動。只顧一味地向前奔着,尋找着自己想要的,可是卻忘了回頭看一下那個一直在你後面正努力追近你的父母,腳步越來越慢,但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欣慰的神態是多麼地讓人心酸。

所以,懂得感恩, 是因爲我們欠他們的太多太多。開始行動吧,趁現在他們還在身邊,趁現在時光正好。

【第2篇】孝敬父母實踐調查報告

孝敬父母實踐調查報告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麼什麼樣的報告纔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孝敬父母實踐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何爲孝道

古語有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每個人都知道要孝順父母,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清楚應該怎樣盡孝道。有人認爲,買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其實,這隻能做到“外安其身”。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如果不能從心裏尊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在這個日新月異,進步神速的社會,人們容易蔑視老人的閱歷和經驗,輕視老人的社會地位。

“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爲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

《論語》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作爲子女的我們,有沒有對父母盡過孝道呢,是一句親切地問候?還是一次關懷的行動?孝順父母,不僅要外安其身,更重要的是要內安其心。如果我們真的孝順父母,就從現在開始行動吧,不要等到明天。

二、城鎮和農村是如何對待“孝”?

中國城市孝心調查:國內曾有過在孝道實踐方面,該調查涉及了晚輩對長者行爲的六個層面,包括:照顧長者、經濟上援助長者、尊敬長者、服從長者、關注長者的愛惡、不時慰問長者。

整體來看,中國人的孝道表現差強人意,其中最好之行爲爲尊敬長者,最差的是在經濟上援助長者。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科學系教授,在正在香港召開的“全球華人孝親敬老研討會”上,公佈了一份《老、中、青三代在北京、南京、上海、廣州、廈門、西安、香港的孝道實踐研究》報告。

當研究人員把不同城市的背景加以統計學的調整後,顯示出北京樣本對父母的孝道實踐分值最高,上海樣本分值最低,而香港在“經濟上援助長者”一項分值最高。

分析認爲,道德教育對當地的孝道有明顯影響,並以此解釋爲何北京、南京孝道實踐水平較高,且傳統多代家庭較爲普遍;反之,亦看出上海、廣州及香港道德教育相對薄弱。

進一步變量分析顯示:中年人的孝道實踐較多,因爲他(她)們多有年邁的父母健在,社會經歷促使其有更豐富的孝道實踐技巧。

另一個具影響性的變量是收入,中等收入階層較高收入者,更爲熱衷孝道實踐。而多數已婚女士是孝道的忠實實踐者。以上內容摘自《中國新聞網》

說起孝敬父母,可能有時候農村出來的孩子比城裏長大的孩子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許是他們的童年生活的艱辛讓他們儘早的就體會生活的艱難,也許是因爲在純樸簡單的環境中,更能讓他們感悟真情,總之,他們熱愛土地,並且格外的懂得感恩。

城市的孩子大多從小依賴感就很強,他們被溺愛、嬌慣得太多。和農村相比,家庭環境的優越沒有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經歷過生活的磨難,像溫室的花,被呵護着安逸的長大。大小的場面他們都見識過,繁華中的都市雜燴他們都諳熟相比之下,感恩對於他們來講,會略顯陌生。

三、如何盡到孝?大學生們的理解,父母的期望。

我們大學生們理解:我們家是嚴父慈母,我對父親非常尊重,但畢竟是兩代人,也難事事讓他們如意。下學期就要畢業了,父母希望我能留在他們身邊,我卻想出去闖一闖。在外面雖能掙多些錢,卻又不一定能滿足父母。這真是一種矛盾。父母更需要心理安慰,希望能常常見到兒女,享受天倫之樂。不管將來工作怎樣,我都會盡力讓父母稱心如意。

孝敬父母經濟上一定要有所體現。我父母是農民,將來年紀大了不能種地,就沒有生活來源了。現在對父母只能是回家時多陪陪他們,特別是過節時一塊看看電視,聊聊天,他們就很高興。在家裏我受母親的影響最大,母親從小教育我要爭氣,每次回家我都不忘給她帶點禮物,她雖然嘴上說不用,可心裏挺高興。將來自己工作了,經濟上一定要多替父母分擔些。

我認爲經濟方面很重要。上學給家裏造成很大負擔,兄弟姐妹中我從父母那裏得到的最多,將來也應該負最大的責任,特別是對父母經濟上一定要保證。農村一個村考上大學的很少,自己考上了大學給家裏樹立了地位,將來能否出人頭地,關係到父母和家族的聲望,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爲在父母眼裏這纔是最大的孝順。現在我覺得責任心很重,壓力也很大。父母很辛苦,回家後自己跟家裏人一樣,幹農活、做飯、洗衣服、挖土,樣樣都做。

自從上大學以來,跟父母的交流少了,對家、對父母的感覺逐漸淡了,以前寫信一次寫幾頁紙,現在一頁也寫不滿。因爲學校裏的事比較多,去年放假就沒回家。曾經看過一幅漫畫,大意是說孤獨是對老人的最大傷害,我看了以後感覺很內疚。

現在講孝敬父母,只能是精神上的,也就是父母的生日、節假日打電話問候一下;假期早回家,多陪陪父母,跟他們聊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經濟上不可能給予他們。將來工作不在父母身邊,回家機會少,要多跟父母通通電話,儘量回家看望他們。如果有條件,與父母共住是很好的盡孝心的機會。

我覺得“孝敬”就是儘量與父母溝通,讓父母知道你記着他們,至於經濟上的東西倒在其次。我父母現在都還在工作,老是問我需要贊助不,所以,再給錢似乎有點假惺惺的,還不如多打幾個電話。我的表示主要就是讓他們知道我一個人在外地過得挺好,讓他們互相照顧,別牽掛我。我有時回家給家裏添置一些小東西,記得那次我買了一塊厚塑料桌布,媽高興得要命,說兒子懂事了,會給家裏買東西了,並將它拿到鄰居家去炫耀了好久。那是我第一次給家裏買東西,後來,想到媽那麼高興,我就每次都注意家裏缺什麼,然後帶回去。

父母的.期望:最大的希望是孩子學習好,能獨立,有立足於社會的一技之長。孩子能自立於社會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父母對子女全身心地投入,當然希望孩子能以關心回報,不過也沒有太多的要求。現在孩子還小,能幫我拿拿東西,累時捶捶背,感覺就很滿足。

有時她在家裏幹一點力所能及的活,哪怕幹不好,心裏也很高興。現在的孩子太順了,體會不到生活的艱難,感覺上不如經過生活困難時期的孩子孝順。那時父母與孩子共度難關,感情很深。不過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也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達而變化了,不像從前那樣要求孩子承擔太多,減少了對孩子的依賴。將來孩子的工作壓力要比現在大得多,孩子能有出息,能很愉快地生活就行。我們經濟上比較寬裕,不想增加孩子這方面的負擔。只要過生日、生病時,孩子能打電話問候一聲就滿足了。與孩子的關係上,希望既有威嚴,也能保持一種朋友關係。生活方面,將來年紀大了,可以去老年公寓或老人院生活。孤單的家庭生活沒有意思,不如去過集體生活。有人認爲進老人院顯得孩子不孝順,自己沒福氣,我不這樣認爲,孩子的愛代替不了老人之間溝通的需要,這樣做既不拖累孩子,又有益於身心健康,有什麼不好?

作爲父母,我們希望能與子女在思想上不斷溝通,對一些事情的看法能夠統一。我們生活不成問題,更渴望親情,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生病時子女能關照關照,有不能做的事幫幫忙。老人怕寂寞,子女多與我們聊聊天、說說知心話。希望子女理解、尊重我們的意見。以順爲孝的傳統總的來說還是有道理的,不是原則問題兒女可以讓步,儘量讓老人高興。老人有自己的脾氣,作子女的要尊重他們。兒女在成長過程中犯了很多錯誤,父母都原諒了,父母也可能犯錯誤,有想不周到的地方,或者有什麼差錯,兒女也要原諒。

孩子現在好好學習,長大能出人頭地,就算孝敬。我現在上有老,下有小,做生意做得很辛苦,就是爲了孩子。

我們有保險,生活沒有問題,寧願孩子將來遠走高飛,也不願她守在眼前下崗。父母撫養孩子是爲了了自己的心願,期望他們將來能自立,能對社會有很大的貢獻,將來孩子能做到這一點,自然就會對父母好,父母也就什麼都有了。

【第3篇】感恩父母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感恩父母寒假社會實踐報告範文一

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塑造健全人格和心理的現代大學生,我們學校開展了爲期近一個月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在我的個人實踐中,爲期一個禮拜的寒假社會實踐已經結束,雖然這是一次簡單的小規模實踐,雖然只是幫父母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做一些簡單的飯菜,但通過這次的“感恩父母”主題實踐,我還是受益匪淺。

有人說過,我們傷害最深的往往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也許是因爲太熟悉彼此,所以自己的缺點都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而這些缺點又傷害了那些包容和原諒你一次又一次的人們。因爲他們愛你呵。想想,我們的父母還真是這樣。從小到大,不管我們做錯了什麼,他們雖然會責備我們,但在造成了不良後果的時候,他們還是最心疼自己的那個。

然而,現代社會家庭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 子女在成家後往往會爲家庭而奔波,忽略掉父母的感受。父母因爲心疼孩子,也往往不去打擾他們,怕自己給他們帶去什麼麻煩。於是,空巣老人也越來越多。其實,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能陪在孩子身邊安度晚年?所以感恩,不僅僅是因爲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更因爲他們是這世界上最最疼愛我們的人。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是社會建設的橋樑,在延伸專業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懂得這個道理,培養健全和良好的人生觀。其實,類似“感恩”這種話題,不僅僅只在我校這次活動中得到關注,河北工程大學最近組織了一次“一封家書”徵文活動,一些大學生通過參賽,重新開始使用書信的方式抒發對父母的感激、懺悔與愧疚之情。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寫家書”持不以爲然的態度。“現在各種通訊設施這麼齊全,給家裏寫信多浪費時間啊。”一名大學生表示。調查顯示,90.5%的大學生選擇用電話與父母聯繫,只有7.9%的大學生選擇用書信的方式與父母聯繫。有72.9%學生從未當面對父母說過“我愛你們”或其他類似的直接表達感情的話,其中男生佔78.7%,女生佔21.3%。 有大學生認爲,是中國人含蓄的傳統造成了孩子與父母交流的減少,“儘管有時想和父母聯繫一下,可是時間又比較緊張,想用那種傳統的方式和他們交流,但拿起筆來一時也不知說些什麼,甚至出現提筆忘字的情況。絕大多數人還是把孝敬父母落實在了刻苦學習、掌握知識的實際行動上”。調查顯示,32.3%的大學生表示,上大學是爲了“改善父母生活,孝敬父母”,38.5%的人認爲上大學是爲了“找份好工作,好好過日子”,18.4%的大學生是爲了“實現自己在學術領域的理想”,此外還有10.8%的大學生是爲了遵從“父母的命令”。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爲,其實大學生們還是懂得感恩的,上大學就是他們在以實際行動表達着感恩之情。

所以,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有人有感恩的心,但行動很少。可是我們都知道,人不會讀心術,你不說出來人家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在這次的寒假社會實踐中,我提出來要做壽司。媽媽知道後非常開心,我猜首先是因爲她自己也沒做過,還有就是她大概沒想到我會做給她吃。當天我在做壽司的時候,她就很積極的煮好了飯。後來完成壽司,因爲沒放壽司醋,味道有點將就,不過她還是全部吃完了。我曾經不知道我要做什麼才能讓她開開心心的,現在我才知道,只要我好好地呆在她身邊,她就是幸福的。離家半年,年輕的我也不曾想到過我會想家。只是那天回家看到她焦急地在車站張望,心裏驕傲的自己才終於承認,原來我還只是她的孩子。

父母就是父母,他們始終認爲我們是長不大的孩子。哪怕我們在外面已經能做的很好,哪怕我們在外面是領導;也哪怕我們在外面是有多麼辛苦,多麼隱忍和艱辛,回到家後,他們是無論如何都會給我們擁抱的人。

剛開學時,第一次離家,住在學校的第一個晚上我就站在陽臺上看着被燈光照亮的馬路,看着那些匆匆回家的行人,心裏第一次明白了“月是故鄉明”這首詩。而在這短短的一個星期裏,我向媽媽還了解到,原來她在懷我時就已經很辛苦了,家住5樓,每次爬樓對她來說都是一種痛苦。

'可是,我還是期待你的降臨。”說這句話時,她滿臉幸福。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思想境界。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每個人都該修行的。 就像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的是一曲感恩的樂曲,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而當父母把你帶來人世間,當你第一次說話叫的是“爸爸”“媽媽”的時候,就註定了我們最先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以前熱播的電視劇《娘》中,片尾曲是這樣唱的——“你的眉頭一皺,我就來到人間,從此我給你帶來辛勞無邊。”當我聽到這句實在平凡卻又表現出無限感情的歌詞時,心頭猛地一顫,有種幸福,有種苦澀,更多的那是一種感恩的情感。 從母親開始孕育你的時候,就開始對你灌注了無限的愛。你呱呱落地的第一聲哭聲,你喃喃學語叫出的第一聲爸媽,你託着口水在地上爬出的第一步,你踩着小小的腳丫走出的第一步,你揹着書包第一天去上學,你第一次拿着成績單獎狀回來,你第一次背上行李遠離家鄉求學…….也許你從來沒有注意過載着無數次的第一次中,掛滿了父母的喜怒哀樂。 在我們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個第一次都在他們心中記着。經常聽我媽跟我說:“你小時候啊……”。這都已經成爲我媽回憶我小時候的一個固定句型了。看到他們回憶時臉上堆着的笑容,我的心裏也很暖和,知道心裏的幸福滿得開始向外溢的感覺嗎?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調皮,每一次犯錯,他們都牢牢地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陪你一起成長。記得媽有一次說:“你小時候啊,很白很可愛,而且又很乖,陌生人抱着都不哭,每個人看見都要抱出去玩。有一次不知道誰抱出去玩了,一天都沒回來,把我嚇死了,到處找,急的不行,最後直到別人把你抱回來的,你居然手裏拿着餅乾在他懷裏睡得很想了,我當時哭笑不得呢。”邊說邊笑着,我從來沒有見她笑得這麼開心過。 每個人都有一個時間段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懂事了,我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明白感恩的意義。

現代中國是13億人口的大國,但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了2億。中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這一現狀是不可忽視和避免的。據瞭解,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快。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990年的6299萬增加到XX年的8811萬,佔總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爲6.96%,所以說,其實目前中國人口已經進入老年型。性別間的死亡差異使女性老年人成爲老年人口中的絕大多數。預計到204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同時,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將增加到7400多萬人。 迅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趨勢,與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預期壽命提高密切相關。目前中國的生育率已經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預期壽命和死亡率也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隨着20世紀中期出生高峯的人口陸續進入老年,可以預見,21世紀前期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最快的時期。

所以,當他們真的老去,你還能無動於衷麼?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不該讓這樣的悲劇發生,更不該等到時候才追悔莫及。時間,是一切的終結者。

生活中,父母的愛總是無微不至。他們的愛不會驚天動地,而是在不經意間敲打你的心。比如收到從來不會發短信又怕打電話打擾到你的父母的一條囑咐的短信。當某天我手機震動,打開一看,一條新短消息顯示着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號碼,激動地打開短信:“女兒,你很長時間沒打電話回家了,最近怎麼樣,你就一點都不想媽嗎?”,“國慶節沒有出去玩嗎?放假應該放鬆一下”。 哭笑不得,更多的是感動。立刻撥了電話過去,聽帶了久違的聲音,有些激動,有些哽咽。當時我下定決心,我不會再因爲某段時間很忙就忘記就是這些“無非”的談話,每次都能讓人心裏暖暖的,就彷彿每個時間段的充電,讓人又充滿了戰鬥力。 當你在某次回家看到正激動地想迎接你的父母時,你看到了他們頭上多出來的白髮,看到了他們滄桑的臉上的褶皺,着就是歲月和我們加諸給他們的。你在漸漸的長大,你的父母卻在漸漸地衰老。長大了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的感動,有時候會忘記迷失地那種最原始,也最深刻的感動。只顧一味地向前奔着,尋找着自己想要的,可是卻忘了回頭看一下那個一直在你後面正努力追近你的父母,腳步越來越慢,但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欣慰的神態是多麼地讓人心酸。

所以,懂得感恩, 是因爲我們欠他們的太多太多。開始行動吧,趁現在他們還在身邊,趁現在時光正好。

感恩父母寒假社會實踐報告範文二

世上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會時常叮囑你要多穿衣服,路上小心等等。有時你會覺得煩,但也能感受到一種溫馨。當你向他們要錢的時候,他們可能會用'掙錢不容易'來教訓你,但儘管這樣,他們仍然會給你錢。這種人即就是我們的父母,而父母的一個名字又叫做'犧牲'。

我記得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在跟爸爸散步時,他無意說起小時候家裏條件很差勁。無意中又說起爺爺奶奶走得太早。說起如果現在他們還健在的話,他們該有多享福。雖說是散步,可爸爸說起他的爸爸媽媽時,語調裏平靜之外還有些感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那時我就有所感觸:現在的我一定要抓緊時間和機會給爸媽盡孝道,不然長大了,就會像爸媽那樣沒有機會給爺爺奶奶盡孝道了。我們這一代孩子,總是理所當然地接受着爸媽給我們的所有好,所有愛。

看着日曆,還有10來天這個寒假就要結束了。想着和爸媽四個月後才能重逢,我趴在牀上又掉眼淚了。我太粘父母了、太粘這個家。拿着遙控器換到CCTV-3屏幕里正好出現那個孩子給媽媽洗腳,給媽媽講'小鴨子'的故事的廣告。我想:今晚就爲我的爸媽洗洗腳吧!

那天晚上,我和爸媽散步回來,我讓他們安坐早沙發上,我進了洗漱間先調好了一盆水,試了試水溫端到媽媽面前。她先是驚愕,爾後看了看我爸,他倆又高興的笑起來,我看着我爸說:'彆着急,等會你閨女再給你好好洗啊'。爸爸挺不好意思地說:'我就算了吧,給你媽嘻嘻就行了,我有腳氣,怕是薰着你'。我說:'爸爸,你說什麼呢。'後來我沒多說什麼,慢慢脫下我媽的襪子,輕輕地放進水盆。'熱不?媽''不熱,舒服'我聽了心裏好舒服。

爲媽媽搓腳的時候,細細的撫摸着那腳,那是上了年紀的腳是爲了這個家操勞了幾十年的腳、是已不再光滑的腳。那乾折的皴與凸起的青筋無不記載着無情的歲月。我第一次深深地感悟到爸爸媽媽真的老了。爲了我他們憔悴了。在我不聽話的時候他們曾默默傷心地流淚,在我高興時他們又流下了傷心的淚水。那一幕幕都浮現在我的眼前。對爸爸媽媽的愛與感恩,我好想大聲說出口。但沒有,始終沒有,此刻的我只能將這種愛融入手中傳入他們心中,相信他們能讀懂。爸媽享受着這種罕有的待遇,默默的看着我,我擡起頭,衝他們一笑,那晚,我看的出他們異常的高興。

經過這一次,我第一次被深深震撼了、第一次覺得這麼多年來對父母的關心太少了,但他們的無私從未要求過有什麼回報,或許認爲那是一種奢求吧。或許是不捨得使喚我。與父母的愛相比,我們的愛是多麼的自私、渺小、微不足道。第一次深深地感到內疚。原來父母是那麼那麼容易滿足,原來他們的要求竟是如此之小,原來我已忽略父母這麼多年,原來

這一晚,我更深刻感受了父母的愛,反省到自己的不足。我決心以後一定多留時間陪父母,在有限的生命之崖回報他們的愛。爸媽永遠是一世爲我們操心的人,永遠是世上最愛我們的人。'爸媽,原諒女兒不夠顧家,但是女兒的心一直牽掛你們,我永遠愛你們'。

感恩父母寒假社會實踐報告範文三

白雲奉獻給藍天,於是藍天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便把晴空萬里給予人們;樹葉奉獻給大樹,於是大樹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便把一片片樹蔭灑向大地。父母把愛奉獻給子女,於是子女有了一顆感恩的心,儘管方式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夙願-----那就是願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子女的心願與父母的心願是一致的,父母希望子女好,子女同樣希望父母平安健康。

有一種愛,它是伴隨我們一生的暖流,這種愛是身後的父母之愛,這種情感是深深的愛子之情。他默默付出,默默奉獻,無慾無求。他博大精深,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被人淡忘,也不會如愛情版轟轟烈烈,他就像潺潺的小溪緩緩的滑過我們的身體。流進我們的心裏。這是一種偉大無私的愛。

寒假的到來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回報父母。提到父母,除了感激,就是感謝,是他們把我帶到了這個美好的世界。從我呱呱墜地起,愛就像陽光一樣,無時無刻不在照耀着我們。我的父母家開始爲我擔心,小到吃穿,大到工作等等。父母爲我操碎了心,我不會再讓父母失望,難過。這個寒假我決定留在家裏幫助爸爸媽媽,讓他們感受到子女的愛。時間一天一天的走過,每天看着父母忙東忙西,心裏就有着幸福在涌動。同時心頭卻又絲絲心疼,父母的勞累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卻什麼也幫不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自責劃過心頭,責怪自己無用,卻又無可奈何。只有讓自己變得強大,才能保護父母,善養爸媽,讓爸媽幸福快樂。

爸爸曾說過:我的快樂就是他們的快樂,只有我能幸福,他們纔會幸福。每每想到這句話都會侵溼眼角。以前曾看到過這樣的一段話:今世的父母都是前世的子女,因爲他們是來報前世的恩。來世請讓我還做你們的父母,來回報你們今生的愛。讓我爲你們無私奉獻,無慾無求。寒假社會實踐的這段期間,我看懂了所有的父愛與母愛。都說他們偉大無私,可又有誰能說出他們艱辛與無奈。父親掙錢養家,母親操勞家務瑣事,看似簡單,可這是最艱鉅的工作與責任。每天搶着洗碗洗菜,不爲別的只爲媽媽嘴角的那一抹微笑,每天爲爸爸打好洗腳水,不爲別的只爲緩解他這一天的疲勞。爲他們做的這些事怎能表達我對他們的愛。以前愛和媽媽頂嘴,覺得她不懂我,愛跟爸爸瞪眼睛,覺得他愛我太少。現在想想突然發現,那不是愛的太少,而是愛得太多愛的太在乎。那是我最寶貴的成長曆程,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包容,無奈與愛。成長的幸福,在這條路上始終有父母的陪伴,無論我多麼的偏離軌道,可是隻要我回頭總能看見他們鼓勵的微笑。所以我懂了:我活的的確是我自己的生活,走的也是自己的路,可是在這個過程中陪我的只有父母。

每次放假回家,遠遠地就能看見家的門口站着媽媽,嘴角不自覺的上揚,想到一句很經典的話“世界如此美好”。時間不短的在流逝,我們不斷在成長,父母卻在不斷的衰老,他們鬢間的白髮和額頭上的皺紋,就是我們成長的最有力的證明。長大後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動力,爲了理想不斷努力,有時會迷失那最原始、最初的感動。只是一味的向前奔跑,最求最想要的,可是誰有想過停下來,回頭看看努力想要離你最近的父母,他們還能否還跟上你的腳步。你是否注意了,他們的腳步越來越慢,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萬分、又欣慰的眼神是多麼的心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唱出了多少兒女的心聲,有多少父母聽到後淚如雨下。感謝一路有你,讓我茁壯成長,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講述的是一位作家拒絕母親回家吃飯後遇到一位父親的真實故事,這位父親要去女兒家,他已經年近90歲了,體格還算硬朗,有一天發現兒子瞞着她女兒得了絕症的事,他爲了不讓家人擔心自己,決定步行去女兒家,結果迷路在外呆了一天一夜,被這位作家遇到後送到了女兒家。作家知道真相後回家陪母親吃飯。是怎樣的父愛支撐着老人在外一天一夜。如果沒有作假,老人是否會流落街頭。母愛如海,父愛如山吶!

馬克思曾說過: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着的情感更爲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是光焰照耀,溫暖着,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的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傾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好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由衷爲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人,是父母。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我們的還是父母。讓我們珍惜父母健在的時光,珍惜與父母的每一次相聚。

風中的風鈴再次響起,似乎在奏響一首感恩之歌,感謝父母的嘮叨/因爲你他們是爲了讓你少走彎路/感謝父母的鞭策/因爲他們是爲消除你前行的障礙/感謝父母的斥責/因爲他們是爲了助長你的智慧/感謝父母賦予我們的一切,讓我們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護。

天下的兒女們,用帶着感恩的心看父母,就會發現,原來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就是他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感恩父母吧!

【第4篇】2022關於孝敬父母實踐調查報告

摘 要:孝道的發揚。在我懂事以來,常常會聽人們談論誰家的兒子不孝順,誰家的媳婦不孝順等等關於不孝順父母事。常在外工作的人們,在春節的時候,無論有多忙都回家看望他們的爸爸媽媽,並給他們帶去物質和精神上的禮物。孝道是一種品德,孝道是一種力量。這也爲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了一份力量吧,更重要的還是爲自己的生命感恩。

關鍵詞:孝順 感恩 尊重

正文:中國傳統認定:孩子必須孝順父母並且堅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指引。

一、何爲孝道

古語有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每個人都知道要孝順父母,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清楚應該怎樣盡孝道。有人認爲,買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其實,這隻能做到“外安其身”。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如果不能從心裏尊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在這個日新月異,進步神速的社會,人們容易蔑視老人的閱歷和經驗,輕視老人的社會地位。

“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爲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

《論語》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作爲子女的我們,有沒有對父母盡過孝道呢,是一句親切地問候?還是一次關懷的行動?孝順父母,不僅要外安其身,更重要的是要內安其心。如果我們真的孝順父母,就從現在開始行動吧,不要等到明天。

二、城鎮和農村是如何對待“孝”?

中國城市孝心調查:國內曾有過在孝道實踐方面,該調查涉及了晚輩對長者行爲的六個層面,包括:照顧長者、經濟上援助長者、尊敬長者、服從長者、關注長者的愛惡、不時慰問長者。

整體來看,中國人的孝道表現差強人意,其中最好之行爲爲尊敬長者,最差的是在經濟上援助長者。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科學系教授,在正在香港召開的“全球華人孝親敬老研討會”上,公佈了一份《老、中、青三代在北京、南京、上海、廣州、廈門、西安、香港的孝道實踐研究》報告。

當研究人員把不同城市的背景加以統計學的調整後,顯示出北京樣本對父母的孝道實踐分值最高,上海樣本分值最低,而香港在“經濟上援助長者”一項分值最高。

分析認爲,道德教育對當地的孝道有明顯影響,並以此解釋爲何北京、南京孝道實踐水平較高,且傳統多代家庭較爲普遍;反之,亦看出上海、廣州及香港道德教育相對薄弱。

進一步變量分析顯示:中年人的孝道實踐較多,因爲他(她)們多有年邁的父母健在,社會經歷促使其有更豐富的孝道實踐技巧。

另一個具影響性的變量是收入,中等收入階層較高收入者,更爲熱衷孝道實踐。而多數已婚女士是孝道的忠實實踐者。以上內容摘自《中國新聞網》

說起孝敬父母,可能有時候農村出來的孩子比城裏長大的孩子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許是他們的童年生活的艱辛讓他們儘早的就體會生活的艱難,也許是因爲在純樸簡單的環境中,更能讓他們感悟真情,總之,他們熱愛土地,並且格外的懂得感恩。

城市的孩子大多從小依賴感就很強,他們被溺愛、嬌慣得太多。和農村相比,家庭環境的優越沒有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經歷過生活的磨難,像溫室的花,被呵護着安逸的長大。大小的場面他們都見識過,繁華中的都市雜燴他們都諳熟?相比之下,感恩對於他們來講,會略顯陌生。

三、如何盡到孝?大學生們的理解,父母的期望。

我們大學生們理解:我們家是嚴父慈母,我對父親非常尊重,但畢竟是兩代人,也難事事讓他們如意。下學期就要畢業了,父母希望我能留在他們身邊,我卻想出去闖一闖。在外面雖能掙多些錢,卻又不一定能滿足父母。這真是一種矛盾。父母更需要心理安慰,希望能常常見到兒女,享受天倫之樂。不管將來工作怎樣,我都會盡力讓父母稱心如意。

孝敬父母經濟上一定要有所體現。我父母是農民,將來年紀大了不能種地,就沒有生活來源了。現在對父母只能是回家時多陪陪他們,特別是過節時一塊看看電視,聊聊天,他們就很高興。在家裏我受母親的影響最大,母親從小教育我要爭氣,每次回家我都不忘給她帶點禮物,她雖然嘴上說不用,可心裏挺高興。將來自己工作了,經濟上一定要多替父母分擔些。

我認爲經濟方面很重要。上學給家裏造成很大負擔,兄弟姐妹中我從父母那裏得到的最多,將來也應該負最大的責任,特別是對父母經濟上一定要保證。農村一個村考上大學的很少,自己考上了大學給家裏樹立了地位,將來能否出人頭地,關係到父母和家族的聲望,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爲在父母眼裏這纔是最大的孝順。現在我覺得責任心很重,壓力也很大。父母很辛苦,回家後自己跟家裏人一樣,幹農活、做飯、洗衣服、挖土,樣樣都做。

自從上大學以來,跟父母的交流少了,對家、對父母的感覺逐漸淡了,以前寫信一次寫幾頁紙,現在一頁也寫不滿。因爲學校裏的事比較多,去年放假就沒回家。曾經看過一幅漫畫,大意是說孤獨是對老人的最大傷害,我看了以後感覺很內疚。

現在講孝敬父母,只能是精神上的,也就是父母的生日、節假日打電話問候一下;假期早回家,多陪陪父母,跟他們聊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經濟上不可能給予他們。將來工作不在父母身邊,回家機會少,要多跟父母通通電話,儘量回家看望他們。如果有條件,與父母共住是很好的盡孝心的機會。

我覺得“孝敬”就是儘量與父母溝通,讓父母知道你記着他們,至於經濟上的東西倒在其次。我父母現在都還在工作,老是問我需要贊助不,所以,再給錢似乎有點假惺惺的,還不如多打幾個電話。我的表示主要就是讓他們知道我一個人在外地過得挺好,讓他們互相照顧,別牽掛我。我有時回家給家裏添置一些小東西,記得那次我買了一塊厚塑料桌布,媽高興得要命,說兒子懂事了,會給家裏買東西了,並將它拿到鄰居家去炫耀了好久。那是我第一次給家裏買東西,後來,想到媽那麼高興,我就每次都注意家裏缺什麼,然後帶回去。

父母的期望:最大的希望是孩子學習好,能獨立,有立足於社會的一技之長。孩子能自立於社會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父母對子女全身心地投入,當然希望孩子能以關心回報,不過也沒有太多的要求。現在孩子還小,能幫我拿拿東西,累時捶捶背,感覺就很滿足。

有時她在家裏幹一點力所能及的活,哪怕幹不好,心裏也很高興。現在的孩子太順了,體會不到生活的艱難,感覺上不如經過生活困難時期的孩子孝順。那時父母與孩子共度難關,感情很深。不過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也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達而變化了,不像從前那樣要求孩子承擔太多,減少了對孩子的依賴。將來孩子的工作壓力要比現在大得多,孩子能有出息,能很愉快地生活就行。我們經濟上比較寬裕,不想增加孩子這方面的負擔。只要過生日、生病時,孩子能打電話問候一聲就滿足了。與孩子的關係上,希望既有威嚴,也能保持一種朋友關係。生活方面,將來年紀大了,可以去老年公寓或老人院生活。孤單的家庭生活沒有意思,不如去過集體生活。有人認爲進老人院顯得孩子不孝順,自己沒福氣,我不這樣認爲,孩子的愛代替不了老人之間溝通的需要,這樣做既不拖累孩子,又有益於身心健康,有什麼不好?

作爲父母,我們希望能與子女在思想上不斷溝通,對一些事情的看法能夠統一。我們生活不成問題,更渴望親情,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生病時子女能關照關照,有不能做的事幫幫忙。老人怕寂寞,子女多與我們聊聊天、說說知心話。希望子女理解、尊重我們的意見。以順爲孝的傳統總的來說還是有道理的,不是原則問題兒女可以讓步,儘量讓老人高興。老人有自己的脾氣,作子女的要尊重他們。兒女在成長過程中犯了很多錯誤,父母都原諒了,父母也可能犯錯誤,有想不周到的地方,或者有什麼差錯,兒女也要原諒。

孩子現在好好學習,長大能出人頭地,就算孝敬。我現在上有老,下有小,做生意做得很辛苦,就是爲了孩子。

我們有保險,生活沒有問題,寧願孩子將來遠走高飛,也不願她守在眼前下崗。父母撫養孩子是爲了了自己的心願,期望他們將來能自立,能對社會有很大的貢獻,將來孩子能做到這一點,自然就會對父母好,父母也就什麼都有了。

致 謝: 對有助於本項目所開展工作的其他人員表示感謝,對實踐地點的領導給予的幫助表示感謝,對給予理論指導的老師和協助開展工作的同學表示感謝。

【第5篇】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總結報告 跟父母學做生意

幾乎每個假期我都會去廣東佛山,因爲父母長期在那邊做生意。可是我每次去都沒想過要幫忙,不過這次回去,我決定嘗試一下,跟老爸學學怎樣做生意。因爲自己已經大二,需要些社會經驗,於是就讓爸爸帶着我出去談生意。

我一直都認爲自己不適合做生意,和一些素質不高卻又有錢的人打交道,讓我很不適應。也許是因爲相互鄙視的心理吧,他們鄙視我讀了很多的書卻不能掙很多錢,而我鄙視他們財富來的投機和他們的行爲修養,這就是社會中間充斥着的許多你不想靠近卻又不得不學會靠近的人,我想這次實踐必定讓我受益匪淺。

我家是做地板磚生意的,所以爸爸經常要出去談生意,和磚廠的老闆談,和要到老爸這買磚的客戶談,所以我也就有了很多機會可以利用。要想和老爸出去談生意,先得當他司機,並任由他使喚,還要隨時做好挨批評的準備,但是我已經習慣,因爲老爸對我一直是很嚴厲的,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做錯事了總要挨訓。在這幾天中,老爸總是訓我,而且比以前更苛刻。

第一天,我和老爸還有他的幾個朋友一起去見了一個陶瓷廠的老總,老總是個膘肥體壯的中年男子,講着很廣東的普通話,老爸他們講的一些比較專業的東西,我基本聽不懂,但我能感覺到生意上的爾虞我詐,每筆交易都必須小心翼翼,老總似乎對這筆生意沒有什麼興趣,含糊其辭,並讓我們去問問另一個廠的老總,於是我們就去了那個廠,最終這筆生意還是沒做成,回來後老爸對我說:“這筆生意若換做是我,我也不會做的,麻煩事多不說,還掙的不多,我只是出於朋友的面子,他讓我去,我纔去的,而且做生意講究方法,如果像這樣東做一個廠,西做一個廠,和每個廠都不熟,老闆不會信任你,給你的價格和別人的一樣,這說明什麼?說明你賺不到錢,我們家現在就只進一個廠的磚,我們做這一兩個廠的銷售冠軍,廠里老板給我們的價格自然比別人低,這樣纔有錢賺啊。”我點了點頭,有種大徹大悟的感覺。

晚上來了一個比較大的客戶,老爸要請他吃飯,就把我也帶上了,這個客戶是個廣西人,飯桌上非常能說,說的我和我爸無言以對,他自認爲學識淵博,說着一些簡單的道理,讓我覺得很不耐煩,我很想說:“您說的我都知道”!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想法,那個人說多了,就過而不及,這樣的人會讓人覺得煩,不可靠,自然生意也談不成。

第二天,爸爸又帶我去見了一個客戶,這次是個年輕的小夥子來買磚,也許是沒經驗,他顯得有點自大,自以爲是我爸的一個大客戶,但他每次來我家店鋪買磚,卻只是買一百箱磚,來之前還要老爸開車去接他,只是他不知道,老爸一般的客戶都會一次性買幾百箱磚,面對這種人,雖然有點無可奈何,但你還是得跟他做生意。不是爲了從中賺很多錢,而且因爲顧客至上,這也是種經驗,能讓你在社交時更如魚得水,我想老爸特意帶我來,是想告誡我,做生意切忌自大,做人也一樣。

經過這幾天的社會實踐學習和觀察,我覺得自己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比如怎樣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怎樣談生意。或許我以後也會是一個生意人,因爲我喜歡不被拘束,我想支配自己的時間,而不是任由老闆壓榨我的剩餘價值,而這些經驗可以讓我在以後的道路上少走點彎路,不僅僅是在做生意方面,這也讓我提早真正的接觸這個社會,適應這個社會,適應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也讓你在同他們接觸時能更從容,更機警,他們也許並不都像你想象的那樣善良可愛,因爲人總是熱衷於對自己有利的事情:生意人也一樣,你必需要讓對方覺得他可以從這筆交易中收穫不少,他纔會接受你的條件,而你也能從中獲利。

【第6篇】關於孝敬父母實踐調查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麼什麼樣的報告纔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孝敬父母實踐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摘 要:孝道的發揚。在我懂事以來,常常會聽人們談論誰家的兒子不孝順,誰家的媳婦不孝順等等關於不孝順父母事。常在外工作的人們,在春節的時候,無論有多忙都回家看望他們的爸爸媽媽,並給他們帶去物質和精神上的禮物。孝道是一種品德,孝道是一種力量。這也爲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了一份力量吧,更重要的還是爲自己的生命感恩。

關鍵詞:孝順 感恩 尊重

正文:中國傳統認定:孩子必須孝順父母並且堅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指引。

一、何爲孝道

古語有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每個人都知道要孝順父母,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清楚應該怎樣盡孝道。有人認爲,買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其實,這隻能做到“外安其身”。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如果不能從心裏尊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在這個日新月異,進步神速的社會,人們容易蔑視老人的閱歷和經驗,輕視老人的社會地位。

“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爲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

《論語》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作爲子女的我們,有沒有對父母盡過孝道呢,是一句親切地問候?還是一次關懷的行動?孝順父母,不僅要外安其身,更重要的是要內安其心。如果我們真的孝順父母,就從現在開始行動吧,不要等到明天。

二、城鎮和農村是如何對待“孝”?

中國城市孝心調查:國內曾有過在孝道實踐方面,該調查涉及了晚輩對長者行爲的六個層面,包括:照顧長者、經濟上援助長者、尊敬長者、服從長者、關注長者的愛惡、不時慰問長者。

整體來看,中國人的孝道表現差強人意,其中最好之行爲爲尊敬長者,最差的是在經濟上援助長者。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科學系教授,在正在香港召開的“全球華人孝親敬老研討會”上,公佈了一份《老、中、青三代在北京、南京、上海、廣州、廈門、西安、香港的孝道實踐研究》報告。

當研究人員把不同城市的背景加以統計學的'調整後,顯示出北京樣本對父母的孝道實踐分值最高,上海樣本分值最低,而香港在“經濟上援助長者”一項分值最高。

分析認爲,道德教育對當地的孝道有明顯影響,並以此解釋爲何北京、南京孝道實踐水平較高,且傳統多代家庭較爲普遍;反之,亦看出上海、廣州及香港道德教育相對薄弱。

進一步變量分析顯示:中年人的孝道實踐較多,因爲他(她)們多有年邁的父母健在,社會經歷促使其有更豐富的孝道實踐技巧。

另一個具影響性的變量是收入,中等收入階層較高收入者,更爲熱衷孝道實踐。而多數已婚女士是孝道的忠實實踐者。以上內容摘自《中國新聞網》

說起孝敬父母,可能有時候農村出來的孩子比城裏長大的孩子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許是他們的童年生活的艱辛讓他們儘早的就體會生活的艱難,也許是因爲在純樸簡單的環境中,更能讓他們感悟真情,總之,他們熱愛土地,並且格外的懂得感恩。

城市的孩子大多從小依賴感就很強,他們被溺愛、嬌慣得太多。和農村相比,家庭環境的優越沒有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經歷過生活的磨難,像溫室的花,被呵護着安逸的長大。大小的場面他們都見識過,繁華中的都市雜燴他們都諳熟相比之下,感恩對於他們來講,會略顯陌生。

三、如何盡到孝?大學生們的理解,父母的期望。

我們大學生們理解:我們家是嚴父慈母,我對父親非常尊重,但畢竟是兩代人,也難事事讓他們如意。下學期就要畢業了,父母希望我能留在他們身邊,我卻想出去闖一闖。在外面雖能掙多些錢,卻又不一定能滿足父母。這真是一種矛盾。父母更需要心理安慰,希望能常常見到兒女,享受天倫之樂。不管將來工作怎樣,我都會盡力讓父母稱心如意。

孝敬父母經濟上一定要有所體現。我父母是農民,將來年紀大了不能種地,就沒有生活來源了。現在對父母只能是回家時多陪陪他們,特別是過節時一塊看看電視,聊聊天,他們就很高興。在家裏我受母親的影響最大,母親從小教育我要爭氣,每次回家我都不忘給她帶點禮物,她雖然嘴上說不用,可心裏挺高興。將來自己工作了,經濟上一定要多替父母分擔些。

我認爲經濟方面很重要。上學給家裏造成很大負擔,兄弟姐妹中我從父母那裏得到的最多,將來也應該負最大的責任,特別是對父母經濟上一定要保證。農村一個村考上大學的很少,自己考上了大學給家裏樹立了地位,將來能否出人頭地,關係到父母和家族的聲望,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爲在父母眼裏這纔是最大的孝順。現在我覺得責任心很重,壓力也很大。父母很辛苦,回家後自己跟家裏人一樣,幹農活、做飯、洗衣服、挖土,樣樣都做。

自從上大學以來,跟父母的交流少了,對家、對父母的感覺逐漸淡了,以前寫信一次寫幾頁紙,現在一頁也寫不滿。因爲學校裏的事比較多,去年放假就沒回家。曾經看過一幅漫畫,大意是說孤獨是對老人的最大傷害,我看了以後感覺很內疚。

現在講孝敬父母,只能是精神上的,也就是父母的生日、節假日打電話問候一下;假期早回家,多陪陪父母,跟他們聊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經濟上不可能給予他們。將來工作不在父母身邊,回家機會少,要多跟父母通通電話,儘量回家看望他們。如果有條件,與父母共住是很好的盡孝心的機會。

我覺得“孝敬”就是儘量與父母溝通,讓父母知道你記着他們,至於經濟上的東西倒在其次。我父母現在都還在工作,老是問我需要贊助不,所以,再給錢似乎有點假惺惺的,還不如多打幾個電話。我的表示主要就是讓他們知道我一個人在外地過得挺好,讓他們互相照顧,別牽掛我。我有時回家給家裏添置一些小東西,記得那次我買了一塊厚塑料桌布,媽高興得要命,說兒子懂事了,會給家裏買東西了,並將它拿到鄰居家去炫耀了好久。那是我第一次給家裏買東西,後來,想到媽那麼高興,我就每次都注意家裏缺什麼,然後帶回去。

父母的期望:最大的希望是孩子學習好,能獨立,有立足於社會的一技之長。孩子能自立於社會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父母對子女全身心地投入,當然希望孩子能以關心回報,不過也沒有太多的要求。現在孩子還小,能幫我拿拿東西,累時捶捶背,感覺就很滿足。

有時她在家裏幹一點力所能及的活,哪怕幹不好,心裏也很高興。現在的孩子太順了,體會不到生活的艱難,感覺上不如經過生活困難時期的孩子孝順。那時父母與孩子共度難關,感情很深。不過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也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達而變化了,不像從前那樣要求孩子承擔太多,減少了對孩子的依賴。將來孩子的工作壓力要比現在大得多,孩子能有出息,能很愉快地生活就行。我們經濟上比較寬裕,不想增加孩子這方面的負擔。只要過生日、生病時,孩子能打電話問候一聲就滿足了。與孩子的關係上,希望既有威嚴,也能保持一種朋友關係。生活方面,將來年紀大了,可以去老年公寓或老人院生活。孤單的家庭生活沒有意思,不如去過集體生活。有人認爲進老人院顯得孩子不孝順,自己沒福氣,我不這樣認爲,孩子的愛代替不了老人之間溝通的需要,這樣做既不拖累孩子,又有益於身心健康,有什麼不好?

作爲父母,我們希望能與子女在思想上不斷溝通,對一些事情的看法能夠統一。我們生活不成問題,更渴望親情,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生病時子女能關照關照,有不能做的事幫幫忙。老人怕寂寞,子女多與我們聊聊天、說說知心話。希望子女理解、尊重我們的意見。以順爲孝的傳統總的來說還是有道理的,不是原則問題兒女可以讓步,儘量讓老人高興。老人有自己的脾氣,作子女的要尊重他們。兒女在成長過程中犯了很多錯誤,父母都原諒了,父母也可能犯錯誤,有想不周到的地方,或者有什麼差錯,兒女也要原諒。

孩子現在好好學習,長大能出人頭地,就算孝敬。我現在上有老,下有小,做生意做得很辛苦,就是爲了孩子。

我們有保險,生活沒有問題,寧願孩子將來遠走高飛,也不願她守在眼前下崗。父母撫養孩子是爲了了自己的心願,期望他們將來能自立,能對社會有很大的貢獻,將來孩子能做到這一點,自然就會對父母好,父母也就什麼都有了。

致 謝: 對有助於本項目所開展工作的其他人員表示感謝,對實踐地點的領導給予的幫助表示感謝,對給予理論指導的老師和協助開展工作的同學表示感謝。

【第7篇】感恩父母回報社會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世上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會時常叮囑你要多穿衣服,路上小心等等。有時你會覺得煩,但也能感受到一種溫馨。當你向他們要錢的時候,他們可能會用'掙錢不容易'來教訓你,但儘管這樣,他們仍然會給你錢。這種人即就是我們的父母,而父母的一個名字又叫做'犧牲'。

我記得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在跟爸爸散步時,他無意說起小時候家裏條件很差勁。無意中又說起爺爺奶奶走得太早。說起如果現在他們還健在的話,他們該有多享福。雖說是散步,可爸爸說起他的爸爸媽媽時,語調裏平靜之外還有些感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那時我就有所感觸:現在的我一定要抓緊時間和機會給爸媽盡孝道,不然長大了,就會像爸媽那樣沒有機會給爺爺奶奶盡孝道了。我們這一代孩子,總是理所當然地接受着爸媽給我們的所有好,所有愛。

看着日曆,還有10來天這個寒假就要結束了。想着和爸媽四個月後才能重逢,我趴在牀上又掉眼淚了。我太粘父母了、太粘這個家。拿着遙控器換到cctv-3屏幕里正好出現那個孩子給媽媽洗腳,給媽媽講'小鴨子'的故事的廣告。我想:今晚就爲我的爸媽洗洗腳吧!

那天晚上,我和爸媽散步回來,我讓他們安坐早沙發上,我進了洗漱間先調好了一盆水,試了試水溫端到媽媽面前。她先是驚愕,爾後看了看我爸,他倆又高興的笑起來,我看着我爸說:'彆着急,等會你閨女再給你好好洗啊'。爸爸挺不好意思地說:'我就算了吧,給你媽嘻嘻就行了,我有腳氣,怕是薰着你'。我說:'爸爸,你說什麼呢。'後來我沒多說什麼,慢慢脫下我媽的襪子,輕輕地放進水盆。'熱不?媽''不熱,舒服'我聽了心裏好舒服。

爲媽媽搓腳的時候,細細的撫摸着那腳,那是上了年紀的腳/、是爲了這個家操勞了幾十年的腳、是已不再光滑的腳。那乾折的皴與凸起的青筋無不記載着無情的歲月。我第一次深深地感悟到爸爸媽媽真的老了。爲了我他們憔悴了。在我不聽話的時候他們曾默默傷心地流淚,在我高興時他們又流下了傷心的淚水。那一幕幕都浮現在我的眼前。對爸爸媽媽的愛與感恩,我好想大聲說出口。但沒有,始終沒有,此刻的我只能將這種愛融入手中傳入他們心中,相信他們能讀懂。爸媽享受着這種罕有的待遇,默默的看着我,我擡起頭,衝他們一笑,那晚,我看的出他們異常的高興。

經過這一次,我第一次被深深震撼了、第一次覺得這麼多年來對父母的關心太少了,但他們的無私從未要求過有什麼回報,或許認爲那是一種奢求吧。或許是不捨得使喚我。與父母的愛相比,我們的愛是多麼的自私、渺小、微不足道。第一次深深地感到內疚。原來父母是那麼那麼容易滿足,原來他們的要求竟是如此之小,原來我已忽略父母這麼多年,原來

這一晚,我更深刻感受了父母的愛,反省到自己的不足。我決心以後一定多留時間陪父母,在有限的生命之崖回報他們的愛。爸媽永遠是一世爲我們操心的人,永遠是世上最愛我們的人。'爸媽,原諒女兒不孝,女兒永遠愛你'。

【第8篇】2022寒假感恩父母社會實踐報告

2022年寒假感恩父母社會實踐報告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思想境界。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每個人都該修行的。

就像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的是一曲感恩的樂曲,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而當父母把你帶來人世間,當你第一次說話叫的是“爸爸”“媽媽”的時候,就註定了我們最先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最近在熱播的電視劇《娘》中,片尾曲是這樣唱的——“你的眉頭一皺,我就來到人間,從此我給你帶來辛勞無邊。”當我聽到這句實在平凡卻又表現出無限感情的歌詞時,心頭猛地一顫,有種幸福,有種苦澀,的那是一種感恩的情感。

從母親開始孕育你的時候,就開始對你灌注了無限的愛。你呱呱落地的第一聲哭聲,你喃喃學語叫出的第一聲爸媽,你託着口水在地上爬出的第一步,你踩着小小的腳丫走出的第一步,你揹着書包第一天去上學,你第一次拿着成績單獎狀回來,你第一次背上行李遠離家鄉求學…….也許你從來沒有注意過載着無數次的第一次中,掛滿了父母的喜怒哀樂。

在我們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個第一次都在他們心中記着。經常聽我媽跟我說:“你小時候啊……”。這都已經成爲我媽回憶我小時候的一個固定句型了。看到他們回憶時臉上堆着的笑容,我的心裏也很暖和,知道心裏的幸福滿得開始向外溢的感覺嗎?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調皮,每一次犯錯,他們都牢牢地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陪你一起成長。記得媽有一次說:“你小時候啊,很白很可愛,而且又很乖,陌生人抱着都不哭,每個人看見都要抱出去玩。有一次不知道誰抱出去玩了,一天都沒回來,把我嚇死了,到處找,急的不行,最後直到別人把你抱回來的,你居然手裏拿着餅乾在他懷裏睡得很想了,我當時哭笑不得呢。”邊說邊笑着,我從來沒有見她笑得這麼開心過。

【第9篇】寒假感恩父母社會實踐報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題記

白雲奉獻給藍天,於是藍天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便把晴空萬里給予人們;樹葉奉獻給大樹,於是大樹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便把一片片樹蔭灑向大地。父母把愛奉獻給子女,於是子女有了一顆感恩的心,儘管方式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夙願-----那就是願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子女的心願與父母的心願是一致的,父母希望子女好,子女同樣希望父母平安健康。

有一種愛,它是伴隨我們一生的暖流,這種愛是身後的父母之愛,這種情感是深深的愛子之情。他默默付出,默默奉獻,無慾無求。他博大精深,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被人淡忘,也不會如愛情版轟轟烈烈,他就像潺潺的小溪緩緩的滑過我們的身體。流進我們的心裏。這是一種偉大無私的愛。

寒假的到來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回報父母。提到父母,除了感激,就是感謝,是他們把我帶到了這個美好的世界。從我呱呱墜地起,愛就像陽光一樣,無時無刻不在照耀着我們。我的父母家開始爲我擔心,小到吃穿,大到工作等等。父母爲我操碎了心,我不會再讓父母失望,難過。這個寒假我決定留在家裏幫助爸爸媽媽,讓他們感受到子女的愛。時間一天一天的走過,每天看着父母忙東忙西,心裏就有着幸福在涌動。同時心頭卻又絲絲心疼,父母的勞累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卻什麼也幫不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自責劃過心頭,責怪自己無用,卻又無可奈何。只有讓自己變得強大,才能保護父母,善養爸媽,讓爸媽幸福快樂。爸爸曾說過:我的快樂就是他們的快樂,只有我能幸福,他們纔會幸福。每每想到這句話都會侵溼眼角。以前曾看到過這樣的一段話:今世的父母都是前世的子女,因爲他們是來報前世的恩。來世請讓我還做你們的父母,來回報你們今生的愛。讓我爲你們無私奉獻,無慾無求。寒假社會實踐的這段期間,我看懂了所有的父愛與母愛。都說他們偉大無私,可又有誰能說出他們艱辛與無奈。父親掙錢養家,母親操勞家務瑣事,看似簡單,可這是最艱鉅的工作與責任。每天搶着洗碗洗菜,不爲別的只爲媽媽嘴角的那一抹微笑,每天爲爸爸打好洗腳水,不爲別的只爲緩解他這一天的疲勞。爲他們做的這些事怎能表達我對他們的愛。以前愛和媽媽頂嘴,覺得她不懂我,愛跟爸爸瞪眼睛,覺得他愛我太少。現在想想突然發現,那不是愛的太少,而是愛得太多愛的太在乎。那是我最寶貴的成長曆程,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包容,無奈與愛。成長的幸福,在這條路上始終有父母的陪伴,無論我多麼的偏離軌道,可是隻要我回頭總能看見他們鼓勵的微笑。所以我懂了:我活的的確是我自己的生活,走的也是自己的路,可是在這個過程中陪我的只有父母。

每次放假回家,遠遠地就能看見家的門口站着媽媽,嘴角不自覺的上揚,想到一句很經典的話“世界如此美好”。時間不短的在流逝,我們不斷在成長,父母卻在不斷的衰老,他們鬢間的白髮和額頭上的皺紋,就是我們成長的最有力的證明。長大後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動力,爲了理想不斷努力,有時會迷失那最原始、最初的感動。只是一味的向前奔跑,最求最想要的,可是誰有想過停下來,回頭看看努力想要離你最近的父母,他們還能否還跟上你的腳步。你是否注意了,他們的腳步越來越慢,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萬分、又欣慰的眼神是多麼的心酸。

“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唱出了多少兒女的心聲,有多少父母聽到後淚如雨下。感謝一路有你,讓我茁壯成長,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講述的是一位作家拒絕母親回家吃飯後遇到一位父親的真實故事,這位父親要去女兒家,他已經年近90歲了,體格還算硬朗,有一天發現兒子瞞着她女兒得了絕症的事,他爲了不讓家人擔心自己,決定步行去女兒家,結果迷路在外呆了一天一夜,被這位作家遇到後送到了女兒家。作家知道真相後回家陪母親吃飯。是怎樣的父愛支撐着老人在外一天一夜。如果沒有作假,老人是否會流落街頭。母愛如海,父愛如山吶!

馬克思曾說過: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着的情感更爲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是光焰照耀,溫暖着,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的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傾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好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由衷爲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人,是父母。

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我們的還是父母。

讓我們珍惜父母健在的時光,珍惜與父母的每一次相聚。

風中的風鈴再次響起,似乎在奏響一首感恩之歌,感謝父母的嘮叨/因爲你他們是爲了讓你少走彎路/感謝父母的鞭策/因爲他們是爲消除你前行的障礙/感謝父母的斥責/因爲他們是爲了助長你的智慧/感謝父母賦予我們的一切,讓我們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護。

天下的兒女們,用帶着感恩的心看父母,就會發現,原來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就是他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感恩父母吧!

【第10篇】2022年感恩父母回報社會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世上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會時常叮囑你要多穿衣服,路上小心等等。有時你會覺得煩,但也能感受到一種溫馨。當你向他們要錢的時候,他們可能會用'掙錢不容易'來教訓你,但儘管這樣,他們仍然會給你錢。這種人即就是我們的父母,而父母的一個名字又叫做'犧牲'。

我記得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在跟爸爸散步時,他無意說起小時候家裏條件很差勁。無意中又說起爺爺奶奶走得太早。說起如果現在他們還健在的話,他們該有多享福。雖說是散步,可爸爸說起他的爸爸媽媽時,語調裏平靜之外還有些感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那時我就有所感觸:現在的我一定要抓緊時間和機會給爸媽盡孝道,不然長大了,就會像爸媽那樣沒有機會給爺爺奶奶盡孝道了。我們這一代孩子,總是理所當然地接受着爸媽給我們的所有好,所有愛。

看着日曆,還有10來天這個暑假就要結束了。想着和爸媽四個月後才能重逢,我趴在牀上又掉眼淚了。我太粘父母了、太粘這個家。拿着遙控器換到cctv-3屏幕里正好出現那個孩子給媽媽洗腳,給媽媽講'小鴨子'的故事的廣告。我想:今晚就爲我的爸媽洗洗腳吧!

那天晚上,我和爸媽散步回來,我讓他們安坐早沙發上,我進了洗漱間先調好了一盆水,試了試水溫端到媽媽面前。她先是驚愕,爾後看了看我爸,他倆又高興的笑起來,我看着我爸說:'彆着急,等會你閨女再給你好好洗啊'。爸爸挺不好意思地說:'我就算了吧,給你媽嘻嘻就行了,我有腳氣,怕是薰着你'。我說:'爸爸,你說什麼呢。'後來我沒多說什麼,慢慢脫下我媽的襪子,輕輕地放進水盆。'熱不?媽''不熱,舒服'我聽了心裏好舒服。

爲媽媽搓腳的時候,細細的撫摸着那腳,那是上了年紀的腳/、是爲了這個家操勞了幾十年的腳、是已不再光滑的腳。那乾折的皴與凸起的青筋無不記載着無情的歲月。我第一次深深地感悟到爸爸媽媽真的老了。爲了我他們憔悴了。在我不聽話的時候他們曾默默傷心地流淚,在我高興時他們又流下了傷心的淚水。那一幕幕都浮現在我的眼前。對爸爸媽媽的愛與感恩,我好想大聲說出口。但沒有,始終沒有,此刻的我只能將這種愛融入手中傳入他們心中,相信他們能讀懂。爸媽享受着這種罕有的待遇,默默的看着我,我擡起頭,衝他們一笑,那晚,我看的出他們異常的高興。

經過這一次,我第一次被深深震撼了、第一次覺得這麼多年來對父母的關心太少了,但他們的無私從未要求過有什麼回報,或許認爲那是一種奢求吧。或許是不捨得使喚我。與父母的愛相比,我們的愛是多麼的自私、渺小、微不足道。第一次深深地感到內疚。原來父母是那麼那麼容易滿足,原來他們的要求竟是如此之小,原來我已忽略父母這麼多年,原來

這一晚,我更深刻感受了父母的愛,反省到自己的不足。我決心以後一定多留時間陪父母,在有限的生命之崖回報他們的愛。爸媽永遠是一世爲我們操心的人,永遠是世上最愛我們的人。'爸媽,原諒女兒不孝,女兒永遠愛你'。

社會實踐報告

1.2022年酒店暑假實踐報告

2.感恩父母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3.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

4.社會實踐意義

5.暑假服裝店售貨員社會實踐報告

6.大學生市場調查社會實踐報告

7.大學生洗車工社會實踐報告

8.護理專業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9.大學生移動話務員社會實踐報告

10.大學生暑期工作研究社會實踐心得

【第11篇】感恩父母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思想境界。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每個人都該修行的。

就像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的是一曲感恩的樂曲,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而當父母把你帶來人世間,當你第一次說話叫的是“爸爸”“媽媽”的時候,就註定了我們最先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最近在熱播的電視劇《娘》中,片尾曲是這樣唱的——“你的眉頭一皺,我就來到人間,從此我給你帶來辛勞無邊。”當我聽到這句實在平凡卻又表現出無限感情的歌詞時,心頭猛地一顫,有種幸福,有種苦澀,更多的那是一種感恩的情感。

從母親開始孕育你的時候,就開始對你灌注了無限的愛。你呱呱落地的第一聲哭聲,你喃喃學語叫出的第一聲爸媽,你託着口水在地上爬出的第一步,你踩着小小的腳丫走出的第一步,你揹着書包第一天去上學,你第一次拿着成績單獎狀回來,你第一次背上行李遠離家鄉求學…….也許你從來沒有注意過載着無數次的第一次中,掛滿了父母的喜怒哀樂。

在我們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個第一次都在他們心中記着。經常聽我媽跟我說:“你小時候啊……”。這都已經成爲我媽回憶我小時候的一個固定句型了。看到他們回憶時臉上堆着的笑容,我的心裏也很暖和,知道心裏的幸福滿得開始向外溢的感覺嗎?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調皮,每一次犯錯,他們都牢牢地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陪你一起成長。記得媽有一次說:“你小時候啊,很白很可愛,而且又很乖,陌生人抱着都不哭,每個人看見都要抱出去玩。有一次不知道誰抱出去玩了,一天都沒回來,把我嚇死了,到處找,急的不行,最後直到別人把你抱回來的,你居然手裏拿着餅乾在他懷裏睡得很想了,我當時哭笑不得呢。”邊說邊笑着,我從來沒有見她笑得這麼開心過。

每個人都有一個時間段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懂事了。我仍然記得我的那個時間段好像是在高二,雖然已經記不清是某個週末回家當媽媽給我拿生活費的時候看到她憔悴的神情,還是當把考砸了的成績拿回家給她簽字時看到她恨鐵不成鋼的懊惱。總之,在那之後我有點像浪子回頭的意味,不再爲了一點小事和媽吵得不休,不再會在很懊惱的時候和她頂嘴,拿她出氣,也不再總是和媽“討論”到底該給我多少生活費。人的態度總是相對的,自從我發現我的這些改變之後,我同時也發現了我媽彷彿對我越來越好了,我們之間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這就是一種成長的幸福,在這個過程中永遠陪着我的是媽媽,無論我多麼地偏離道路,只要我回頭總是可以看到她微笑的樣子。當時明白了一個道理:我活的的確是我自己的生活,走的也的確是我自己的路,可是在這個過程始終陪着你的只有父母。

每當生病的時候,在學校裏受到委屈的時候,每當在外面遭受失敗的時候,最先想到就是:家。那個有着父母慈祥的微笑的家,有着溫熱的飯菜等待自己的家,有着永遠不會讓你失眠的溫暖的牀的家。

還記得第一次去樂山的時侯,由於從浙江到四川的距離確實有點遠,加之我也是第一次出遠門,他們就是不放心我一個人去,於是握爸請了假買了火車票和我一起踏上了遙遠的求學之旅。出發的時候我看着媽站在門口望着我們,是我第一次要離開她的視線範圍的不捨和無奈,我好想說:媽,謝謝你,我愛你。

第一次坐火車,而且也是無奈買的硬座,非常不適應,一路上只有依靠着爸。終於在經過三十幾個小時到達了學校。已經筋疲力盡的我們忙着辦入學手續,忙着去寢室鋪鋪蓋,他還要幫我忙着看四周的環境,我想也許他是想了解女兒以後將要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下學習生活吧。我從小就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孩子,自認爲和家拉開那麼大的距離並不會讓我變得懦弱,可是當在家裏爸說要送我去的時候,我就想過他將要回去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呢?會是我哭得昏天暗地的不捨,還是我會躲在學校裏不敢出去送他呢?事實是,等我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的時候,我爸對我說:“你要在這裏好好照顧自己,爸現在就出發回去了,工作請假的時間也到了。”於是,我默不作聲的和他走出校園,看他坐上計程車,望着計程車在我眼前漸漸變小,然後消失。

轉身,我突然想起,我們一下車就一直在忙,到現在都還沒吃中飯呢,終於忍了很久的眼淚掉下來了。我承認我不勇敢。我用了三天的車程到了學校,我爸卻用了將近一個星期的奔波來證明他一直在證明的對我的關心,我也好想說:爸,謝謝你,我愛你。

記得聽誰說過,其實在生活中最讓人感動的不是父母給了你多少錢,給你買了多少東西。而是收到從來不會發短信又怕打電話打擾到你的父母的一條囑咐的短信。當某天我手機震動,打開一看,一條新短消息顯示着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號碼,激動地打開短信:“女兒,你很長時間沒打電話回家了,最近怎麼樣,你就一點都不想媽嗎?”,“國慶節沒有出去玩嗎?放假應該放鬆一下”。 哭笑不得,更多的是感動。立刻撥了電話過去,聽帶了久違的聲音,有些激動,有些哽咽。當時我下定決心,我不會再因爲某段時間很忙就忘記打電話回家了。打了無非就是說說最近我在幹嗎,有什麼考試很難,有哪些科目不喜歡,然後又說說家裏的情況,最近爸的老毛病有沒有又犯,最近媽的工作量有沒有又多了。有時候爸爸打電話給我,講着講着就會不知道說什麼,爸爸卻像怕通話很快結束一樣的,拼命找些話題和我說,我知道他是想我了。就是這些“無非”的談話,每次都能讓人心裏暖暖的,就彷彿每個時間段的充電,讓人又充滿了戰鬥力。

當你在某次回家看到正激動地想迎接你的父母時,你看到了他們頭上多出來的白髮,看到了他們滄桑的臉上的褶皺,着就是歲月和我們加諸給他們的。你在漸漸的長大,你的父母卻在漸漸地衰老。長大了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的感動,有時候會忘記迷失地那種最原始,也最深刻的感動。只顧一味地向前奔着,尋找着自己想要的,可是卻忘了回頭看一下那個一直在你後面正努力追近你的父母,腳步越來越慢,但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欣慰的神態是多麼地讓人心酸。

世人總喜歡說:如果當初、早知道的話之類的話,每當聽到有朋友和我這樣說時我都是彎起嘴角,一笑而過。因爲說這些話的時候說明這件事情你以前沒有去做嗎,而且你現在後悔了。人生有多少時間可以拿來給你後悔的,我國中的語文老師那時候說:“我朋友的母親死了,他和我說他很後悔爲什麼當初沒有它好一點,當時他很悲痛,但我當時想的是還好我的母親還在給我對她好的機會。”現在回憶起來我只想說:那個語文老師的朋友,如果他媽晚幾年再去世,多給他幾年浪子回頭的機會的話,那麼他母親肯定還是再受幾年他的冷漠和晚年的孤獨。人總是這樣,最容易得到的總不懂得珍惜,要在失去後纔在那裏說早知道我就怎樣怎樣了。

所以,趁着你的父母還在身邊,趁着你還有機會,趁着你父母還有時間,多給他們一些笑容,一些關懷吧。

這次社會實踐的主題是感恩父母,帶着這個話題去觀察着父母,發現着許多以前從來沒有發現的父母的祕密,回顧了以前感動過的許許多多的感動,充實了許久空虛的心靈。

有一種幸福就是父母還在給你對他們好的機會,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社會實踐報告

【第12篇】感恩父母社會實踐報告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思想境界。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每個人都該修行的。

就像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的是一曲感恩的樂曲,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而當父母把你帶來人世間,當你第一次說話叫的是“爸爸”“媽媽”的時候,就註定了我們最先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最近在熱播的電視劇《娘》中,片尾曲是這樣唱的——“你的眉頭一皺,我就來到人間,從此我給你帶來辛勞無邊。”當我聽到這句實在平凡卻又表現出無限感情的歌詞時,心頭猛地一顫,有種幸福,有種苦澀,更多的那是一種感恩的情感。

從母親開始孕育你的時候,就開始對你灌注了無限的愛。你呱呱落地的第一聲哭聲,你喃喃學語叫出的第一聲爸媽,你託着口水在地上爬出的第一步,你踩着小小的腳丫走出的第一步,你揹着書包第一天去上學,你第一次拿着成績單獎狀回來,你第一次背上行李遠離家鄉求學…….也許你從來沒有注意過載着無數次的第一次中,掛滿了父母的喜怒哀樂。

在我們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個第一次都在他們心中記着。經常聽我媽跟我說:“你小時候啊……”。這都已經成爲我媽回憶我小時候的一個固定句型了。看到他們回憶時臉上堆着的笑容,我的心裏也很暖和,知道心裏的幸福滿得開始向外溢的感覺嗎?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調皮,每一次犯錯,他們都牢牢地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陪你一起成長。記得媽有一次說:“你小時候啊,很白很可愛,而且又很乖,陌生人抱着都不哭,每個人看見都要抱出去玩。有一次不知道誰抱出去玩了,一天都沒回來,把我嚇死了,到處找,急的不行,最後直到別人把你抱回來的,你居然手裏拿着餅乾在他懷裏睡得很想了,我當時哭笑不得呢。”邊說邊笑着,我從來沒有見她笑得這麼開心過。

每個人都有一個時間段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懂事了。我仍然記得我的那個時間段好像是在高二,雖然已經記不清是某個週末回家當媽媽給我拿生活費的時候看到她憔悴的神情,還是當把考砸了的成績拿回家給她籤時看到她恨鐵不成鋼的懊惱。總之,在那之後我有點像浪子回頭的意味,不再爲了一點小事和媽吵得不休,不再會在很懊惱的時候和她頂嘴,拿她出氣,也不再總是和媽“討論”到底該給我多少生活費。人的態度總是相對的,自從我發現我的這些改變之後,我同時也發現了我媽彷彿對我越來越好了,我們之間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這就是一種成長的幸福,在這個過程中永遠陪着我的是媽媽,無論我多麼地偏離道路,只要我回頭總是可以看到她微笑的樣子。當時明白了一個道理:我活的的確是我自己的生活,走的也的確是我自己的路,可是在這個過程始終陪着你的只有父母。

每當生病的時候,在學校裏受到委屈的時候,每當在外面遭受失敗的時候,最先想到就是:家。那個有着父母慈祥的微笑的家,有着溫熱的飯菜等待自己的家,有着永遠不會讓你失眠的溫暖的牀的家。

還記得第一次去樂山的時侯,由於從浙江到四川的距離確實有點遠,加之我也是第一次出遠門,他們就是不放心我一個人去,於是握爸請了假買了火車票和我一起踏上了遙遠的求學之旅。出發的時候我看着媽站在門口望着我們,是我第一次要離開她的視線範圍的不捨和無奈,我好想說:媽,謝謝你,我愛你。

第一次坐火車,而且也是無奈買的硬座,非常不適應,一路上只有依靠着爸。終於在經過三十幾個小時到達了學校。已經筋疲力盡的我們忙着辦入學手續,忙着去寢室鋪鋪蓋,他還要幫我忙着看四周的環境,我想也許他是想了解女兒以後將要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下學習生活吧。我從小就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孩子,自認爲和家拉開那麼大的距離並不會讓我變得懦弱,可是當在家裏爸說要送我去的時候,我就想過他將要回去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呢?會是我哭得昏天暗地的不捨,還是我會躲在學校裏不敢出去送他呢?事實是,等我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的時候,我爸對我說:“你要在這裏好好照顧自己,爸現在就出發回去了,工作請假的時間也到了。”於是,我默不作聲的和他走出校園,看他坐上計程車,望着計程車在我眼前漸漸變小,然後消失。

轉身,我突然想起,我們一下車就一直在忙,到現在都還沒吃中飯呢,終於忍了很久的眼淚掉下來了。我承認我不勇敢。我用了三天的車程到了學校,我爸卻用了將近一個星期的奔波來證明他一直在證明的對我的關心,我也好想說:爸,謝謝你,我愛你。

記得聽誰說過,其實在生活中最讓人感動的不是父母給了你多少錢,給你買了多少東西。而是收到從來不會發短信又怕打電話打擾到你的父母的一條囑咐的短信。當某天我手機震動,打開一看,一條新短消息顯示着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號碼,激動地打開短信:“女兒,你很長時間沒打電話回家了,最近怎麼樣,你就一點都不想媽嗎?”,“國慶節沒有出去玩嗎?放假應該放鬆一下”。 哭笑不得,更多的是感動。立刻撥了電話過去,聽帶了久違的聲音,有些激動,有些哽咽。當時我下定決心,我不會再因爲某段時間很忙就忘記打電話回家了。打了無非就是說說最近我在幹嗎,有什麼考試很難,有哪些科目不喜歡,然後又說說家裏的情況,最近爸的老毛病有沒有又犯,最近媽的工作量有沒有又多了。有時候爸爸打電話給我,講着講着就會不知道說什麼,爸爸卻像怕通話很快結束一樣的,拼命找些話題和我說,我知道他是想我了。就是這些“無非”的談話,每次都能讓人心裏暖暖的,就彷彿每個時間段的充電,讓人又充滿了戰鬥力。

當你在某次回家看到正激動地想迎接你的父母時,你看到了他們頭上多出來的白髮,看到了他們滄桑的臉上的褶皺,着就是歲月和我們加諸給他們的。你在漸漸的長大,你的父母卻在漸漸地衰老。長大了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的感動,有時候會忘記迷失地那種最原始,也最深刻的感動。只顧一味地向前奔着,尋找着自己想要的,可是卻忘了回頭看一下那個一直在你後面正努力追近你的父母,腳步越來越慢,但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欣慰的神態是多麼地讓人心酸。

世人總喜歡說:如果當初、早知道的話之類的話,每當聽到有朋友和我這樣說時我都是彎起嘴角,一笑而過。因爲說這些話的時候說明這件事情你以前沒有去做嗎,而且你現在後悔了。人生有多少時間可以拿來給你後悔的,我國中的語文老師那時候說:“我朋友的母親死了,他和我說他很後悔爲什麼當初沒有它好一點,當時他很悲痛,但我當時想的是還好我的母親還在給我對她好的機會。”現在回憶起來我只想說:那個語文老師的朋友,如果他媽晚幾年再去世,多給他幾年浪子回頭的機會的話,那麼他母親肯定還是再受幾年他的冷漠和晚年的孤獨。人總是這樣,最容易得到的總不懂得珍惜,要在失去後纔在那裏說早知道我就怎樣怎樣了。

所以,趁着你的父母還在身邊,趁着你還有機會,趁着你父母還有時間,多給他們一些笑容,一些關懷吧。

這次社會實踐的主題是感恩父母,帶着這個話題去觀察着父母,發現着許多以前從來沒有發現的父母的祕密,回顧了以前感動過的許許多多的感動,充實了許久空虛的心靈。

有一種幸福就是父母還在給你對他們好的機會,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的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思想境界。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每個人都該修行的。

就像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的是一曲感恩的樂曲,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而當父母把你帶來人世間,當你第一次說話叫的是“爸爸”“媽媽”的時候,就註定了我們最先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最近在熱播的電視劇《娘》中,片尾曲是這樣唱的——“你的眉頭一皺,我就來到人間,從此我給你帶來辛勞無邊。”當我聽到這句實在平凡卻又表現出無限感情的歌詞時,心頭猛地一顫,有種幸福,有種苦澀,更多的那是一種感恩的情感。

從母親開始孕育你的時候,就開始對你灌注了無限的愛。你呱呱落地的第一聲哭聲,你喃喃學語叫出的第一聲爸媽,你託着口水在地上爬出的第一步,你踩着小小的腳丫走出的第一步,你揹着書包第一天去上學,你第一次拿着成績單獎狀回來,你第一次背上行李遠離家鄉求學…….也許你從來沒有注意過載着無數次的第一次中,掛滿了父母的喜怒哀樂。

在我們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個第一次都在他們心中記着。經常聽我媽跟我說:“你小時候啊……”。這都已經成爲我媽回憶我小時候的一個固定句型了。看到他們回憶時臉上堆着的笑容,我的心裏也很暖和,知道心裏的幸福滿得開始向外溢的感覺嗎?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調皮,每一次犯錯,他們都牢牢地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陪你一起成長。記得媽有一次說:“你小時候啊,很白很可愛,而且又很乖,陌生人抱着都不哭,每個人看見都要抱出去玩。有一次不知道誰抱出去玩了,一天都沒回來,把我嚇死了,到處找,急的不行,最後直到別人把你抱回來的,你居然手裏拿着餅乾在他懷裏睡得很想了,我當時哭笑不得呢。”邊說邊笑着,我從來沒有見她笑得這麼開心過。

每個人都有一個時間段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懂事了。我仍然記得我的那個時間段好像是在高二,雖然已經記不清是某個週末回家當媽媽給我拿生活費的時候看到她憔悴的神情,還是當把考砸了的成績拿回家給她籤時看到她恨鐵不成鋼的懊惱。總之,在那之後我有點像浪子回頭的意味,不再爲了一點小事和媽吵得不休,不再會在很懊惱的時候和她頂嘴,拿她出氣,也不再總是和媽“討論”到底該給我多少生活費。人的態度總是相對的,自從我發現我的這些改變之後,我同時也發現了我媽彷彿對我越來越好了,我們之間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這就是一種成長的幸福,在這個過程中永遠陪着我的是媽媽,無論我多麼地偏離道路,只要我回頭總是可以看到她微笑的樣子。當時明白了一個道理:我活的的確是我自己的生活,走的也的確是我自己的路,可是在這個過程始終陪着你的只有父母。

每當生病的時候,在學校裏受到委屈的時候,每當在外面遭受失敗的時候,最先想到就是:家。那個有着父母慈祥的微笑的家,有着溫熱的飯菜等待自己的家,有着永遠不會讓你失眠的溫暖的牀的家。

還記得第一次去樂山的時侯,由於從浙江到四川的距離確實有點遠,加之我也是第一次出遠門,他們就是不放心我一個人去,於是握爸請了假買了火車票和我一起踏上了遙遠的求學之旅。出發的時候我看着媽站在門口望着我們,是我第一次要離開她的視線範圍的不捨和無奈,我好想說:媽,謝謝你,我愛你。

第一次坐火車,而且也是無奈買的硬座,非常不適應,一路上只有依靠着爸。終於在經過三十幾個小時到達了學校。已經筋疲力盡的我們忙着辦入學手續,忙着去寢室鋪鋪蓋,他還要幫我忙着看四周的環境,我想也許他是想了解女兒以後將要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下學習生活吧。我從小就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孩子,自認爲和家拉開那麼大的距離並不會讓我變得懦弱,可是當在家裏爸說要送我去的時候,我就想過他將要回去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呢?會是我哭得昏天暗地的不捨,還是我會躲在學校裏不敢出去送他呢?事實是,等我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的時候,我爸對我說:“你要在這裏好好照顧自己,爸現在就出發回去了,工作請假的時間也到了。”於是,我默不作聲的和他走出校園,看他坐上計程車,望着計程車在我眼前漸漸變小,然後消失。

轉身,我突然想起,我們一下車就一直在忙,到現在都還沒吃中飯呢,終於忍了很久的眼淚掉下來了。我承認我不勇敢。我用了三天的車程到了學校,我爸卻用了將近一個星期的奔波來證明他一直在證明的對我的關心,我也好想說:爸,謝謝你,我愛你。

記得聽誰說過,其實在生活中最讓人感動的不是父母給了你多少錢,給你買了多少東西。而是收到從來不會發短信又怕打電話打擾到你的父母的一條囑咐的短信。當某天我手機震動,打開一看,一條新短消息顯示着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號碼,激動地打開短信:“女兒,你很長時間沒打電話回家了,最近怎麼樣,你就一點都不想媽嗎?”,“國慶節沒有出去玩嗎?放假應該放鬆一下”。 哭笑不得,更多的是感動。立刻撥了電話過去,聽帶了久違的聲音,有些激動,有些哽咽。當時我下定決心,我不會再因爲某段時間很忙就忘記打電話回家了。打了無非就是說說最近我在幹嗎,有什麼考試很難,有哪些科目不喜歡,然後又說說家裏的情況,最近爸的老毛病有沒有又犯,最近媽的工作量有沒有又多了。有時候爸爸打電話給我,講着講着就會不知道說什麼,爸爸卻像怕通話很快結束一樣的,拼命找些話題和我說,我知道他是想我了。就是這些“無非”的談話,每次都能讓人心裏暖暖的,就彷彿每個時間段的充電,讓人又充滿了戰鬥力。

當你在某次回家看到正激動地想迎接你的父母時,你看到了他們頭上多出來的白髮,看到了他們滄桑的臉上的褶皺,着就是歲月和我們加諸給他們的。你在漸漸的長大,你的父母卻在漸漸地衰老。長大了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的感動,有時候會忘記迷失地那種最原始,也最深刻的感動。只顧一味地向前奔着,尋找着自己想要的,可是卻忘了回頭看一下那個一直在你後面正努力追近你的父母,腳步越來越慢,但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欣慰的神態是多麼地讓人心酸。

世人總喜歡說:如果當初、早知道的話之類的話,每當聽到有朋友和我這樣說時我都是彎起嘴角,一笑而過。因爲說這些話的時候說明這件事情你以前沒有去做嗎,而且你現在後悔了。人生有多少時間可以拿來給你後悔的,我國中的語文老師那時候說:“我朋友的母親死了,他和我說他很後悔爲什麼當初沒有它好一點,當時他很悲痛,但我當時想的是還好我的母親還在給我對她好的機會。”現在回憶起來我只想說:那個語文老師的朋友,如果他媽晚幾年再去世,多給他幾年浪子回頭的機會的話,那麼他母親肯定還是再受幾年他的冷漠和晚年的孤獨。人總是這樣,最容易得到的總不懂得珍惜,要在失去後纔在那裏說早知道我就怎樣怎樣了。

所以,趁着你的父母還在身邊,趁着你還有機會,趁着你父母還有時間,多給他們一些笑容,一些關懷吧。

這次社會實踐的主題是感恩父母,帶着這個話題去觀察着父母,發現着許多以前從來沒有發現的父母的祕密,回顧了以前感動過的許許多多的感動,充實了許久空虛的心靈。

有一種幸福就是父母還在給你對他們好的機會,感恩父母。

學會感恩父母的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思想境界。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每個人都該修行的。

就像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的是一曲感恩的樂曲,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而當父母把你帶來人世間,當你第一次說話叫的是“爸爸”“媽媽”的時候,就註定了我們最先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最近在熱播的電視劇《娘》中,片尾曲是這樣唱的——“你的眉頭一皺,我就來到人間,從此我給你帶來辛勞無邊。”當我聽到這句實在平凡卻又表現出無限感情的歌詞時,心頭猛地一顫,有種幸福,有種苦澀,更多的那是一種感恩的情感。

從母親開始孕育你的時候,就開始對你灌注了無限的愛。你呱呱落地的第一聲哭聲,你喃喃學語叫出的第一聲爸媽,你託着口水在地上爬出的第一步,你踩着小小的腳丫走出的第一步,你揹着書包第一天去上學,你第一次拿着成績單獎狀回來,你第一次背上行李遠離家鄉求學…….也許你從來沒有注意過載着無數次的第一次中,掛滿了父母的喜怒哀樂。

在我們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個第一次都在他們心中記着。經常聽我媽跟我說:“你小時候啊……”。這都已經成爲我媽回憶我小時候的一個固定句型了。看到他們回憶時臉上堆着的笑容,我的心裏也很暖和,知道心裏的幸福滿得開始向外溢的感覺嗎?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調皮,每一次犯錯,他們都牢牢地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陪你一起成長。記得媽有一次說:“你小時候啊,很白很可愛,而且又很乖,陌生人抱着都不哭,每個人看見都要抱出去玩。有一次不知道誰抱出去玩了,一天都沒回來,把我嚇死了,到處找,急的不行,最後直到別人把你抱回來的,你居然手裏拿着餅乾在他懷裏睡得很想了,我當時哭笑不得呢。”邊說邊笑着,我從來沒有見她笑得這麼開心過。

每個人都有一個時間段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懂事了。我仍然記得我的那個時間段好像是在高二,雖然已經記不清是某個週末回家當媽媽給我拿生活費的時候看到她憔悴的神情,還是當把考砸了的成績拿回家給她籤時看到她恨鐵不成鋼的懊惱。總之,在那之後我有點像浪子回頭的意味,不再爲了一點小事和媽吵得不休,不再會在很懊惱的時候和她頂嘴,拿她出氣,也不再總是和媽“討論”到底該給我多少生活費。人的態度總是相對的,自從我發現我的這些改變之後,我同時也發現了我媽彷彿對我越來越好了,我們之間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這就是一種成長的幸福,在這個過程中永遠陪着我的是媽媽,無論我多麼地偏離道路,只要我回頭總是可以看到她微笑的樣子。當時明白了一個道理:我活的的確是我自己的生活,走的也的確是我自己的路,可是在這個過程始終陪着你的只有父母。

每當生病的時候,在學校裏受到委屈的時候,每當在外面遭受失敗的時候,最先想到就是:家。那個有着父母慈祥的微笑的家,有着溫熱的飯菜等待自己的家,有着永遠不會讓你失眠的溫暖的牀的家。

還記得第一次去樂山的時侯,由於從浙江到四川的距離確實有點遠,加之我也是第一次出遠門,他們就是不放心我一個人去,於是握爸請了假買了火車票和我一起踏上了遙遠的求學之旅。出發的時候我看着媽站在門口望着我們,是我第一次要離開她的視線範圍的不捨和無奈,我好想說:媽,謝謝你,我愛你。

第一次坐火車,而且也是無奈買的硬座,非常不適應,一路上只有依靠着爸。終於在經過三十幾個小時到達了學校。已經筋疲力盡的我們忙着辦入學手續,忙着去寢室鋪鋪蓋,他還要幫我忙着看四周的環境,我想也許他是想了解女兒以後將要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下學習生活吧。我從小就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孩子,自認爲和家拉開那麼大的距離並不會讓我變得懦弱,可是當在家裏爸說要送我去的時候,我就想過他將要回去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呢?會是我哭得昏天暗地的不捨,還是我會躲在學校裏不敢出去送他呢?事實是,等我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的時候,我爸對我說:“你要在這裏好好照顧自己,爸現在就出發回去了,工作請假的時間也到了。”於是,我默不作聲的和他走出校園,看他坐上計程車,望着計程車在我眼前漸漸變小,然後消失。

轉身,我突然想起,我們一下車就一直在忙,到現在都還沒吃中飯呢,終於忍了很久的眼淚掉下來了。我承認我不勇敢。我用了三天的車程到了學校,我爸卻用了將近一個星期的奔波來證明他一直在證明的對我的關心,我也好想說:爸,謝謝你,我愛你。

記得聽誰說過,其實在生活中最讓人感動的不是父母給了你多少錢,給你買了多少東西。而是收到從來不會發短信又怕打電話打擾到你的父母的一條囑咐的短信。當某天我手機震動,打開一看,一條新短消息顯示着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號碼,激動地打開短信:“女兒,你很長時間沒打電話回家了,最近怎麼樣,你就一點都不想媽嗎?”,“國慶節沒有出去玩嗎?放假應該放鬆一下”。 哭笑不得,更多的是感動。立刻撥了電話過去,聽帶了久違的聲音,有些激動,有些哽咽。當時我下定決心,我不會再因爲某段時間很忙就忘記打電話回家了。打了無非就是說說最近我在幹嗎,有什麼考試很難,有哪些科目不喜歡,然後又說說家裏的情況,最近爸的老毛病有沒有又犯,最近媽的工作量有沒有又多了。有時候爸爸打電話給我,講着講着就會不知道說什麼,爸爸卻像怕通話很快結束一樣的,拼命找些話題和我說,我知道他是想我了。就是這些“無非”的談話,每次都能讓人心裏暖暖的,就彷彿每個時間段的充電,讓人又充滿了戰鬥力。

當你在某次回家看到正激動地想迎接你的父母時,你看到了他們頭上多出來的白髮,看到了他們滄桑的臉上的褶皺,着就是歲月和我們加諸給他們的。你在漸漸的長大,你的父母卻在漸漸地衰老。長大了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的感動,有時候會忘記迷失地那種最原始,也最深刻的感動。只顧一味地向前奔着,尋找着自己想要的,可是卻忘了回頭看一下那個一直在你後面正努力追近你的父母,腳步越來越慢,但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欣慰的神態是多麼地讓人心酸。

世人總喜歡說:如果當初、早知道的話之類的話,每當聽到有朋友和我這樣說時我都是彎起嘴角,一笑而過。因爲說這些話的時候說明這件事情你以前沒有去做嗎,而且你現在後悔了。人生有多少時間可以拿來給你後悔的,我國中的語文老師那時候說:“我朋友的母親死了,他和我說他很後悔爲什麼當初沒有它好一點,當時他很悲痛,但我當時想的是還好我的母親還在給我對她好的機會。”現在回憶起來我只想說:那個語文老師的朋友,如果他媽晚幾年再去世,多給他幾年浪子回頭的機會的話,那麼他母親肯定還是再受幾年他的冷漠和晚年的孤獨。人總是這樣,最容易得到的總不懂得珍惜,要在失去後纔在那裏說早知道我就怎樣怎樣了。

所以,趁着你的父母還在身邊,趁着你還有機會,趁着你父母還有時間,多給他們一些笑容,一些關懷吧。

這次社會實踐的主題是感恩父母,帶着這個話題去觀察着父母,發現着許多以前從來沒有發現的父母的祕密,回顧了以前感動過的許許多多的感動,充實了許久空虛的心靈。

有一種幸福就是父母還在給你對他們好的機會,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塑造健全人格和心理的現代大學生,我們學校開展了爲期近一個月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在我的個人實踐中,爲期一個禮拜的寒假社會實踐已經結束,雖然這是一次簡單的小規模實踐,雖然只是幫父母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做一些簡單的飯菜,但通過這次的“感恩父母”主題實踐,我還是受益匪淺。

有人說過,我們傷害最深的往往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也許是因爲太熟悉彼此,所以自己的缺點都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而這些缺點又傷害了那些包容和原諒你一次又一次的人們。因爲他們愛你呵。想想,我們的父母還真是這樣。從小到大,不管我們做錯了什麼,他們雖然會責備我們,但在造成了不良後果的時候,他們還是最心疼自己的那個。

然而,現代社會家庭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 子女在成家後往往會爲家庭而奔波,忽略掉父母的感受。父母因爲心疼孩子,也往往不去打擾他們,怕自己給他們帶去什麼麻煩。於是,空巣老人也越來越多。其實,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能陪在孩子身邊安度晚年?所以感恩,不僅僅是因爲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更因爲他們是這世界上最最疼愛我們的人。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是社會建設的橋樑,在延伸專業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懂得這個道理,培養健全和良好的人生觀。其實,類似“感恩”這種話題,不僅僅只在我校這次活動中得到關注,河北工程大學最近組織了一次“一封家書”徵文活動,一些大學生通過參賽,重新開始使用書信的方式抒發對父母的感激、懺悔與愧疚之情。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寫家書”持不以爲然的態度。“現在各種通訊設施這麼齊全,給家裏寫信多浪費時間啊。”一名大學生表示。調查顯示,90.5%的大學生選擇用電話與父母聯繫,只有7.9%的大學生選擇用書信的方式與父母聯繫。有72.9%學生從未當面對父母說過“我愛你們”或其他類似的直接表達感情的話,其中男生佔78.7%,女生佔21.3%。 有大學生認爲,是中國人含蓄的傳統造成了孩子與父母交流的減少,“儘管有時想和父母聯繫一下,可是時間又比較緊張,想用那種傳統的方式和他們交流,但拿起筆來一時也不知說些什麼,甚至出現提筆忘的情況。絕大多數人還是把孝敬父母落實在了刻苦學習、掌握知識的實際行動上”。調查顯示,32.3%的大學生表示,上大學是爲了“改善父母生活,孝敬父母”,38.5%的人認爲上大學是爲了“找份好工作,好好過日子”,18.4%的大學生是爲了“實現自己在學術領域的理想”,此外還有10.8%的大學生是爲了遵從“父母的命令”。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爲,其實大學生們還是懂得感恩的,上大學就是他們在以實際行動表達着感恩之情。

所以,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有人有感恩的心,但行動很少。可是我們都知道,人不會讀心術,你不說出來人家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在這次的寒假社會實踐中,我提出來要做壽司。媽媽知道後非常開心,我猜首先是因爲她自己也沒做過,還有就是她大概沒想到我會做給她吃。當天我在做壽司的時候,她就很積極的煮好了飯。後來完成壽司,因爲沒放壽司醋,味道有點將就,不過她還是全部吃完了。我曾經不知道我要做什麼才能讓她開開心心的,現在我才知道,只要我好好地呆在她身邊,她就是幸福的。離家半年,年輕的我也不曾想到過我會想家。只是那天回家看到她焦急地在車站張望,心裏驕傲的自己才終於承認,原來我還只是她的孩子。

父母就是父母,他們始終認爲我們是長不大的孩子。哪怕我們在外面已經能做的很好,哪怕我們在外面是領導;也哪怕我們在外面是有多麼辛苦,多麼隱忍和艱辛,回到家後,他們是無論如何都會給我們擁抱的人。

剛開學時,第一次離家,住在學校的第一個晚上我就站在陽臺上看着被燈光照亮的馬路,看着那些匆匆回家的行人,心裏第一次明白了“月是故鄉明”這首詩。而在這短短的一個星期裏,我向媽媽還了解到,原來她在懷我時就已經很辛苦了,家住5樓,每次爬樓對她來說都是一種痛苦。

'可是,我還是期待你的降臨。”說這句話時,她滿臉幸福。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思想境界。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每個人都該修行的。 就像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的是一曲感恩的樂曲,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而當父母把你帶來人世間,當你第一次說話叫的是“爸爸”“媽媽”的時候,就註定了我們最先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以前熱播的電視劇《娘》中,片尾曲是這樣唱的——“你的眉頭一皺,我就來到人間,從此我給你帶來辛勞無邊。”當我聽到這句實在平凡卻又表現出無限感情的歌詞時,心頭猛地一顫,有種幸福,有種苦澀,更多的那是一種感恩的情感。 從母親開始孕育你的時候,就開始對你灌注了無限的愛。你呱呱落地的第一聲哭聲,你喃喃學語叫出的第一聲爸媽,你託着口水在地上爬出的第一步,你踩着小小的腳丫走出的第一步,你揹着書包第一天去上學,你第一次拿着成績單獎狀回來,你第一次背上行李遠離家鄉求學…….也許你從來沒有注意過載着無數次的第一次中,掛滿了父母的喜怒哀樂。 在我們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個第一次都在他們心中記着。經常聽我媽跟我說:“你小時候啊……”。這都已經成爲我媽回憶我小時候的一個固定句型了。看到他們回憶時臉上堆着的笑容,我的心裏也很暖和,知道心裏的幸福滿得開始向外溢的感覺嗎?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調皮,每一次犯錯,他們都牢牢地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陪你一起成長。記得媽有一次說:“你小時候啊,很白很可愛,而且又很乖,陌生人抱着都不哭,每個人看見都要抱出去玩。有一次不知道誰抱出去玩了,一天都沒回來,把我嚇死了,到處找,急的不行,最後直到別人把你抱回來的,你居然手裏拿着餅乾在他懷裏睡得很想了,我當時哭笑不得呢。”邊說邊笑着,我從來沒有見她笑得這麼開心過。 每個人都有一個時間段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懂事了,我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明白感恩的意義。

現代中國是13億人口的大國,但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了2億。中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這一現狀是不可忽視和避免的。據瞭解,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快。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990年的6299萬增加到xx年的8811萬,佔總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爲6.96%,所以說,其實目前中國人口已經進入老年型。性別間的死亡差異使女性老年人成爲老年人口中的絕大多數。預計到204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同時,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將增加到7400多萬人。 迅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趨勢,與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預期壽命提高密切相關。目前中國的生育率已經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預期壽命和死亡率也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隨着20世紀中期出生高峯的人口陸續進入老年,可以預見,21世紀前期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最快的時期。

所以,當他們真的老去,你還能無動於衷麼?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不該讓這樣的悲劇發生,更不該等到時候才追悔莫及。時間,是一切的終結者。

生活中,父母的愛總是無微不至。他們的愛不會驚天動地,而是在不經意間敲打你的心。比如收到從來不會發短信又怕打電話打擾到你的父母的一條囑咐的短信。當某天我手機震動,打開一看,一條新短消息顯示着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號碼,激動地打開短信:“女兒,你很長時間沒打電話回家了,最近怎麼樣,你就一點都不想媽嗎?”,“國慶節沒有出去玩嗎?放假應該放鬆一下”。 哭笑不得,更多的是感動。立刻撥了電話過去,聽帶了久違的聲音,有些激動,有些哽咽。當時我下定決心,我不會再因爲某段時間很忙就忘記就是這些“無非”的談話,每次都能讓人心裏暖暖的,就彷彿每個時間段的充電,讓人又充滿了戰鬥力。 當你在某次回家看到正激動地想迎接你的父母時,你看到了他們頭上多出來的白髮,看到了他們滄桑的臉上的褶皺,着就是歲月和我們加諸給他們的。你在漸漸的長大,你的父母卻在漸漸地衰老。長大了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的感動,有時候會忘記迷失地那種最原始,也最深刻的感動。只顧一味地向前奔着,尋找着自己想要的,可是卻忘了回頭看一下那個一直在你後面正努力追近你的父母,腳步越來越慢,但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欣慰的神態是多麼地讓人心酸。

所以,懂得感恩, 是因爲我們欠他們的太多太多。開始行動吧,趁現在他們還在身邊,趁現在時光正好。

【第13篇】學會感恩父母的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思想境界。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每個人都該修行的。

就像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的是一曲感恩的樂曲,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爲感恩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而當父母把你帶來人世間,當你第一次說話叫的是“爸爸”“媽媽”的時候,就註定了我們最先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最近在熱播的電視劇《娘》中,片尾曲是這樣唱的——“你的眉頭一皺,我就來到人間,從此我給你帶來辛勞無邊。”當我聽到這句實在平凡卻又表現出無限感情的歌詞時,心頭猛地一顫,有種幸福,有種苦澀,更多的那是一種感恩的情感。

從母親開始孕育你的時候,就開始對你灌注了無限的愛。你呱呱落地的第一聲哭聲,你喃喃學語叫出的第一聲爸媽,你託着口水在地上爬出的第一步,你踩着小小的腳丫走出的第一步,你揹着書包第一天去上學,你第一次拿着成績單獎狀回來,你第一次背上行李遠離家鄉求學…….也許你從來沒有注意過載着無數次的第一次中,掛滿了父母的喜怒哀樂。

在我們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個第一次都在他們心中記着。經常聽我媽跟我說:“你小時候啊……”。這都已經成爲我媽回憶我小時候的一個固定句型了。看到他們回憶時臉上堆着的笑容,我的心裏也很暖和,知道心裏的幸福滿得開始向外溢的感覺嗎?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調皮,每一次犯錯,他們都牢牢地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陪你一起成長。記得媽有一次說:“你小時候啊,很白很可愛,而且又很乖,陌生人抱着都不哭,每個人看見都要抱出去玩。有一次不知道誰抱出去玩了,一天都沒回來,把我嚇死了,到處找,急的不行,最後直到別人把你抱回來的,你居然手裏拿着餅乾在他懷裏睡得很想了,我當時哭笑不得呢。”邊說邊笑着,我從來沒有見她笑得這麼開心過。

每個人都有一個時間段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懂事了。我仍然記得我的那個時間段好像是在高二,雖然已經記不清是某個週末回家當媽媽給我拿生活費的時候看到她憔悴的神情,還是當把考砸了的成績拿回家給她簽字時看到她恨鐵不成鋼的懊惱。總之,在那之後我有點像浪子回頭的意味,不再爲了一點小事和媽吵得不休,不再會在很懊惱的時候和她頂嘴,拿她出氣,也不再總是和媽“討論”到底該給我多少生活費。人的態度總是相對的,自從我發現我的這些改變之後,我同時也發現了我媽彷彿對我越來越好了,我們之間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這就是一種成長的幸福,在這個過程中永遠陪着我的是媽媽,無論我多麼地偏離道路,只要我回頭總是可以看到她微笑的樣子。當時明白了一個道理:我活的的確是我自己的生活,走的也的確是我自己的路,可是在這個過程始終陪着你的只有父母。

每當生病的時候,在學校裏受到委屈的時候,每當在外面遭受失敗的時候,最先想到就是:家。那個有着父母慈祥的微笑的家,有着溫熱的飯菜等待自己的家,有着永遠不會讓你失眠的溫暖的牀的家。

還記得第一次去樂山的時侯,由於從浙江到四川的距離確實有點遠,加之我也是第一次出遠門,他們就是不放心我一個人去,於是握爸請了假買了火車票和我一起踏上了遙遠的求學之旅。出發的時候我看着媽站在門口望着我們,是我第一次要離開她的視線範圍的不捨和無奈,我好想說:媽,謝謝你,我愛你。

第一次坐火車,而且也是無奈買的硬座,非常不適應,一路上只有依靠着爸。終於在經過三十幾個小時到達了學校。已經筋疲力盡的我們忙着辦入學手續,忙着去寢室鋪鋪蓋,他還要幫我忙着看四周的環境,我想也許他是想了解女兒以後將要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下學習生活吧。我從小就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孩子,自認爲和家拉開那麼大的距離並不會讓我變得懦弱,可是當在家裏爸說要送我去的時候,我就想過他將要回去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呢?會是我哭得昏天暗地的不捨,還是我會躲在學校裏不敢出去送他呢?事實是,等我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的時候,我爸對我說:“你要在這裏好好照顧自己,爸現在就出發回去了,工作請假的時間也到了。”於是,我默不作聲的和他走出校園,看他坐上計程車,望着計程車在我眼前漸漸變小,然後消失。

轉身,我突然想起,我們一下車就一直在忙,到現在都還沒吃中飯呢,終於忍了很久的眼淚掉下來了。我承認我不勇敢。我用了三天的車程到了學校,我爸卻用了將近一個星期的奔波來證明他一直在證明的對我的關心,我也好想說:爸,謝謝你,我愛你。

記得聽誰說過,其實在生活中最讓人感動的不是父母給了你多少錢,給你買了多少東西。而是收到從來不會發短信又怕打電話打擾到你的父母的一條囑咐的短信。當某天我手機震動,打開一看,一條新短消息顯示着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號碼,激動地打開短信:“女兒,你很長時間沒打電話回家了,最近怎麼樣,你就一點都不想媽嗎?”,“國慶節沒有出去玩嗎?放假應該放鬆一下”。 哭笑不得,更多的是感動。立刻撥了電話過去,聽帶了久違的聲音,有些激動,有些哽咽。當時我下定決心,我不會再因爲某段時間很忙就忘記打電話回家了。打了無非就是說說最近我在幹嗎,有什麼考試很難,有哪些科目不喜歡,然後又說說家裏的情況,最近爸的老毛病有沒有又犯,最近媽的工作量有沒有又多了。有時候爸爸打電話給我,講着講着就會不知道說什麼,爸爸卻像怕通話很快結束一樣的,拼命找些話題和我說,我知道他是想我了。就是這些“無非”的談話,每次都能讓人心裏暖暖的,就彷彿每個時間段的充電,讓人又充滿了戰鬥力。

當你在某次回家看到正激動地想迎接你的父母時,你看到了他們頭上多出來的白髮,看到了他們滄桑的臉上的褶皺,着就是歲月和我們加諸給他們的。你在漸漸的長大,你的父母卻在漸漸地衰老。長大了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的感動,有時候會忘記迷失地那種最原始,也最深刻的感動。只顧一味地向前奔着,尋找着自己想要的,可是卻忘了回頭看一下那個一直在你後面正努力追近你的父母,腳步越來越慢,但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欣慰的神態是多麼地讓人心酸。

世人總喜歡說:如果當初、早知道的話之類的話,每當聽到有朋友和我這樣說時我都是彎起嘴角,一笑而過。因爲說這些話的時候說明這件事情你以前沒有去做嗎,而且你現在後悔了。人生有多少時間可以拿來給你後悔的,我國中的語文老師那時候說:“我朋友的母親死了,他和我說他很後悔爲什麼當初沒有它好一點,當時他很悲痛,但我當時想的是還好我的母親還在給我對她好的機會。”現在回憶起來我只想說:那個語文老師的朋友,如果他媽晚幾年再去世,多給他幾年浪子回頭的機會的話,那麼他母親肯定還是再受幾年他的冷漠和晚年的孤獨。人總是這樣,最容易得到的總不懂得珍惜,要在失去後纔在那裏說早知道我就怎樣怎樣了。

所以,趁着你的父母還在身邊,趁着你還有機會,趁着你父母還有時間,多給他們一些笑容,一些關懷吧。

這次社會實踐的主題是感恩父母,帶着這個話題去觀察着父母,發現着許多以前從來沒有發現的父母的祕密,回顧了以前感動過的許許多多的感動,充實了許久空虛的心靈。

有一種幸福就是父母還在給你對他們好的機會,感恩父母。

【第14篇】感恩父母實踐報告範文

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塑造健全人格和心理的現代大學生,我們學校開展了爲期近一個月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在我的個人實踐中,爲期一個禮拜的寒假社會實踐已經結束,雖然這是一次簡單的小規模實踐,雖然只是幫父母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做一些簡單的飯菜,但通過這次的 感恩父母 主題實踐,我還是受益匪淺。

有人說過,我們傷害最深的往往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也許是因爲太熟悉彼此,所以自己的缺點都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而這些缺點又傷害了那些包容和原諒你一次又一次的人們。因爲他們愛你呵。想想,我們的父母還真是這樣。從小到大,不管我們做錯了什麼,他們雖然會責備我們,但在造成了不良後果的時候,他們還是最心疼自己的那個大學生感恩父母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大學生感恩父母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然而,現代社會家庭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 子女在成家後往往會爲家庭而奔波,忽略掉父母的感受。父母因爲心疼孩子,也往往不去打擾他們,怕自己給他們帶去什麼麻煩。於是,空巣老人也越來越多。其實,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能陪在孩子身邊安度晚年?所以感恩,不僅僅是因爲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更因爲他們是這世界上最最疼愛我們的人。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是社會建設的橋樑,在延伸專業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懂得這個道理,培養健全和良好的人生觀。其實,類似 感恩 這種話題,不僅僅只在我校這次活動中得到關注,河北工程大學最近組織了一次 一封家書 徵文活動,一些大學生通過參賽,重新開始使用書信的方式抒發對父母的感激、懺悔與愧疚之情。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 寫家書 持不以爲然的態度。 現在各種通訊設施這麼齊全,給家裏寫信多浪費時間啊。 一名大學生表示。調查顯示,90.5%的大學生選擇用電話與父母聯繫,只有7.9%的大學生選擇用書信的方式與父母聯繫

有72.9%學生從未當面對父母說過 我愛你們 或其他類似的直接表達感情的話,其中男生佔78.7%,女生佔21.3%大學生感恩父母寒假社會實踐報告社會實踐報告。 有大學生認爲,是中國人含蓄的傳統造成了孩子與父母交流的減少, 儘管有時想和父母聯繫一下,可是時間又比較緊張,想用那種傳統的方式和他們交流,但拿起筆來一時也不知說些什麼,甚至出現提筆忘字的情況。絕大多數人還是把孝敬父母落實在了刻苦學習、掌握知識的實際行動上 。調查顯示,32.3%的大學生表示,上大學是爲了 改善父母生活,孝敬父母 ,38.5%的人認爲上大學是爲了 找份好工作,好好過日子 ,18.4%的大學生是爲了 實現自己在學術領域的理想 ,此外還有10.8%的大學生是爲了遵從 父母的命令 。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爲,其實大學生們還是懂得感恩的,上大學就是他們在以實際行動表達着感恩之情。

所以,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有人有感恩的心,但行動很少。可是我們都知道,人不會讀心術,你不說出來人家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在這次的寒假社會實踐中,我提出來要做壽司。媽媽知道後非常開心,我猜首先是因爲她自己也沒做過,還有就是她大概沒想到我會做給她吃。當天我在做壽司的時候,她就很積極的煮好了飯大學生感恩父母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大學生感恩父母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後來完成壽司,因爲沒放壽司醋,味道有點將就,不過她還是全部吃完了。我曾經不知道我要做什麼才能讓她開開心心的,現在我才知道,只要我好好地呆在她身邊,她就是幸福的大學生。離家半年,年輕的我也不曾想到過我會想家。只是那天回家看到她焦急地在車站張望,心裏驕傲的自己才終於承認,原來我還只是她的孩子。

父母就是父母,他們始終認爲我們是長不大的孩子。哪怕我們在外面已經能做的很好,哪怕我們在外面是領導;也哪怕我們在外面是有多麼辛苦,多麼隱忍和艱辛,回到家後,他們是無論如何都會給我們擁抱的人大學生感恩父母寒假社會實踐報告社會實踐報告。

剛開學時,第一次離家,住在學校的第一個晚上我就站在陽臺上看着被燈光照亮的馬路,看着那些匆匆回家的行人,心裏第一次明白了 月是故鄉明 這首詩。而在這短短的一個星期裏,我向媽媽還了解到,原來她在懷我時就已經很辛苦了,家住5樓,每次爬樓對她來說都是一種痛苦。

可是,我還是期待你的降臨。 說這句話時,她滿臉幸福。

感恩父母實踐報告

【第15篇】幫父母務農社會實踐報告

幫父母務農社會實踐報告

這次寒假的社會實踐是在家裏完成的,主要就是做一些我可以幫得上忙的事情。印象中,爸媽總有做不完的家務,由於從小就上學的原因,自己好像也沒有幫上過什麼忙。

家務事是很繁瑣的。我媽老是說有做不完的、一件接一件的活。每天從早忙到晚。每一件小事情好像都挺簡單的,也用不了多少時間,但是件數多了,時間自然也就耗費的多了。我媽一早起牀,除了掃地、做飯,還要餵雞、喂兔子、準備狗的食物,一直忙到塊晌午纔有時間休息一下,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這次社會實踐因爲是在寒假,“辦年”也挺忙得,所以就想幫爸媽一下,也順便體驗了一次許久未感覺到的“年味”,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挺開心的。

掃地是每天都做的事情。不過,這也是最平常的事情了,人人都會做。從上學那天起就每週都要做值日掃地,也沒什麼技巧可言。

還有洗碗。也是很簡單的事情。其實洗碗是我比較反感的事情了。總覺得洗碗油膩膩的,夏天還好些,手不會怕水。冬天就沒有那麼好命了,因爲天氣冷再加上“慣性”的作用,手幾乎每年都會生凍瘡,碰到冷水更是難忍,用熱水有太浪費了,燒開水也不容易啊。所以呢,我幾乎都不太怎麼去碰這個事情。

家務本來就是一件接一件的是結合起來的,必定是十分繁瑣的,過年的時候會有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可以做。像是做豆腐、炸年貨等等,也都是很有趣的,可以算作是家務的一部分。

冬天裏,我們幾乎每家每戶都吃白菜,這是主要的菜色。當然,如果適逢集市,偶爾也會買點別的菜,換換口味。我在家吃得最多的就是白菜了。我也炒過土豆絲,也是自家的。

其實以前也有做過。但是可能是因爲不經常做的原因,刀工太差,削皮的時候勉強還可以吧,雖然有一點點厚。但是到了切的時候就犯頭痛了。怎麼才能切的又細又快呢,是個問題。我看我媽切的時候,議會就搞好了,而且質量也很好,我想這就是經驗的力量吧,還是得繼續。我硬着頭皮切了不知道多久,反正挺久的,但是完成的`時候還是蠻高興的,像是完成了一項大工程。這幸虧不是急等着吃,否則那等的人都得餓死了。想想,我媽一天炒幾次菜,我們的吃飯時間又不一樣,還真是很大的工程。

過年少不了豆腐,有些人家也會買一些,我家歷來都是自己做。買總是會貴一些的,一年僅這一次,當然不能錯過。先是把豆子洗好、泡好、淘好,把壞的都撿出來,家裏沒有磨豆腐的機器,所以用扁擔挑到經常做豆腐的人家裏去,在那裏磨好了,再挑回來。那扁擔感覺挺容易的,實際上卻是很難的。

看我爸挑得那麼輕鬆,我也試試看,結果根本就挑不起來,,哎,不行啊,還真難。後來就把磨好的漿倒進大鍋裏,開始燒火,燒火還是挺容易的一件事。不像是電視裏所看到的那樣,經常被嗆得咳嗽、流眼淚,變成一個黑麪人。等到火燒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該熄了,讓它自己“暖着”。這個也是需要一定的經驗的,火大了,鍋底會焦,火小了,豆腐也不成形。然後我媽往豆漿里加上“滷水”,豆汁就成豆腐腦了,又過了一會,就用水瓢都舀進盆子裏,端到豆腐筐裏,用石頭壓平,過幾個小時,新鮮的豆腐就做好了。我們美美的吃了一頓。自己做的感覺就是很不一樣。

接下來的一天收拾屋子。新年了嘛,家裏也要清理一下,新年新氣象。我們家挺小,雜亂的東西很多,堆放得到處都是,感覺空間更小了,都沒有個轉身的地方了似的。所以東西的整齊與否是很關鍵的事。

我和我爸端了幾盆水,找了幾塊抹布,從桌子椅子,到沙發櫃子都擦得乾乾淨淨的。雖然說都是一些破舊傢俱,但是乾淨一些總歸是好的。我們把東西整理好,該不要的也收到要賣的廢品中,忙了一個下午,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總歸是有點成果的,屋子裏感覺好很多。勞動總是會有收穫的。

炸年貨的時候我是最高興了,因爲可以一邊吃一邊做。每年我都會幫忙一起做。先是切肉、剁雞,這是我媽做的,她說我做不了,也做不好。我就弄一下藕合什麼的,蘿蔔之類的比較簡單的事情。進進出出的,忙了個不亦樂乎,也吃了個不亦樂乎。

因爲我們那裏的傳統,年後一般不要太動水,洗衣服也最好不要,所以就都在年前洗好。今年的冬天比較冷,水當然也比較涼,,所以也很不好做。我先把要洗的衣服都集中起來,就開始用水井壓水,這還是比較容易的。洗的時候就不那麼幸福了,好涼的水啊,第一反應,不過,能幫點忙也是應該的,我媽要烙煎餅,只有我閒着。想想我媽,不管春夏秋冬,不是都得整日的洗衣服嘛!父母都不容易,但母親好像更累一些,既要忙裏又要忙外。

年前的最後一件事情就是貼春聯了。當然,我也不是獨立完成的,是和我爸一起做的,只有貼上春聯纔有過年的氣氛嘛,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一早起來,把準備好的春聯都拿出來跟我爸挨着貼,每個門口,每個窗口都貼。雖然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且就是一個程序下來的,但兩個人合作起來明顯會省時又省力,我們沒多久就做好了。

下午又做了一些別的事情。除夕之夜,吃完了團圓飯,包水餃就是最後的程序了。我和我媽一起和麪包水餃。擀皮我覺得很難,手太笨拙,不會轉動皮,每次都擀成長形的,而不是圓形的。後來我就只包陷了,順利完成工作。

過了新年,因爲沒有事情可以做,又快要種花生了,所以就要準備花生的種子。我們就開始剝花生皮準備。一個一個的,還真是很煩人的。堅持就會勝利,最終就會完成。當我拿起簸箕裏的最後一顆花生時,那種心情真的事很不錯。接着的就是挑出好壞了,。那麼多的花生,幾乎每一個都要經手,沒有一定的忍耐力怕是完成不了的。雖然有點誇張,但真的事很麻煩的。還好,最後都分開了。

我說了幾件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作爲寒假家庭角色扮演的事情,雖然都只是一些小事情,但也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爸媽的年齡越來越大了,適當分擔一些是義不容辭的。

他們爲了我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很多,而且無怨無悔。從小到大,即使生活再不濟,也會先保障我們的開銷。父母的愛永遠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所以多爲他們做一點,哪怕只有一點點,他們也會很高興的,“孩子終於長大了,懂事了!”這也是他們希望看到的吧。

通過這次參與做家務,我知道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耐心,有恆心,才能做好。做好每一件小事纔是做大事的前提,所以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忽視細小。

與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最幸福的時光。家是溫馨的港灣,給每一個在外的遊子溫暖。我覺得,在家人面前的我是最自在的。在家人面前,你不用擔心我是不是又做錯了什麼事情,他們會理解你,諒解你的。在家裏,就不用再多在虛僞的外衣下,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家庭生活是開心的。但是作爲兒女的,也應給適時的多爲父母分擔一些事情,這樣纔會是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