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價值研究報告多篇

價值研究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價值觀研究現狀的調研報告論文

一、價值觀研究的現實背景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着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深入,價值理論及價值觀研究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經過近10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我國價值理論的體系框架。

進入90年代,隨着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初步建立,社會價值觀發生了深刻變革。人們的價值觀出現了由單一到多樣、由封閉到開放、由傳統到現代的轉變,同時也引發了不同價值觀之間的激烈衝突。社會轉變根本上是價值觀的轉變,很多問題的爭論實質是價值觀的爭論。價值觀的變化既充當了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也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上引起了一定的混亂。

隨着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冷戰”結束,國際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西方國家力圖利用其經濟、軍事優勢,對其他國家進行價值輸出和文化侵略,試圖開展一場沒有硝煙的價值戰爭。隨着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西方國家利用其主導全球化進程的優勢,力圖在全球推行西方的價值觀乃至政治制度,實現西方主導的政治、經濟“一體化”和文化“同質化”,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念受到了嚴峻的挑戰。文化衝突和價值衝突成爲90年代國際衝突的重要形式。

同時,90年代以來科技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影響着社會發展,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當代科技革命對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正在產生空前廣泛和深刻的影響。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時空觀,使世界進入了普遍交往的時代,信息技術滲透到傳統產業的各個角落,引發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也帶來了思維方式的重大變革。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且改變着我們的生命本身,對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念也帶來了強烈的衝擊。科技領域的一系列變革,引發了價值領域的深刻變化。

國內改革的深入,國際形勢的變化,科技革命的進展,使傳統的主導價值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價值觀建設的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在人們思想觀念空前活躍的同時,也出現了價值失範、目標闕失等現象。這種狀況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引發了價值觀問題研究新的熱潮,大大拓展了價值觀問題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價值觀基礎理論研究得到加強,價值觀結構的研究受到重視,對我國當前價值觀現狀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主導價值觀的研究,特別是系統地揭示和總結了鄧小平價值觀理論。

二、價值觀及其結構

雖然對價值觀的精確界定還有一些爭論和分歧,但是學術界對價值觀基本內涵的理解已趨於一致。大家普遍認爲,價值觀是有別於事實判斷和科學知識的另一類認識形式,是判斷是非曲直、真善美與假醜惡的價值準則。“價值觀是指人們在處理普遍性價值問題上,所持的立場、觀點和態度的總和。而人們在價值追求上抱有怎樣的信念、信仰、理想,便構成了價值觀所特有的內容。” “價值觀是指關於價值的特殊觀念系統。進一步說,它是人們在處理價值問題,特別是那些普遍性問題所持的立場、觀點、態度的總和。價值觀特有的形式,是人們頭腦中有關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統。”在心理學中,關於價值觀也早有研究,認爲價值觀是一種外顯的或內隱的,有關什麼是“值得”的看法,它是個人或羣體的特徵,它影響人們對行爲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選擇。

價值觀是判斷好壞的標準,也是指導人們行動的指南。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什麼是應該提倡的,什麼是應該禁止的,對此做出判斷就要藉助於一定的價值觀。價值觀不同則對同一事物或同一行爲的價值評價也不同。價值觀就是價值評價的標準,價值評價的差異根源於價值觀的差異。人們的行動受到價值觀的指導,在方向各異的行動背後可以看到價值觀的差異。

價值觀在社會文化中居於核心地位,是社會文化的精神之所在。“一個社會的主導價值觀是該社會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實質和顯著標志,是它賴以維繫的精神支柱,也是社會決策的動機和目的之所在。正因爲如此,價值觀在思想文化建設中往往佔有核心和基礎的地位。”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最主要的是價值觀的差異,不同文化間的衝突最主要的是價值觀的衝突。

價值觀有正確與錯誤的區別。只有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指導人們積極、健康地生活,而錯誤的價值觀只會引人誤入歧途。“一種價值觀是否科學、合理、先進,歸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麼樣的主體利益、條件和需要,是否同事物發展的規律和人類歷史進步的趨勢相一致。”當一種價值觀同社會歷史發展的趨勢相一致,並能夠反映最大多數人的長遠利益時,這樣的價值觀就是合理的、正確的。而違背社會歷史發展趨勢,違背大多數人的長遠利益的價值觀就是不合理、不正確的。關於價值觀的絕對性與相對性的討論,以及關於價值真理的討論都與此相關。主張價值觀具有絕對性和真理性,就是肯定正確價值觀與錯誤價值觀之間界限分明,不容混淆。

價值觀與世界觀、人生觀密切相關。世界觀是價值觀的前提,有了科學的世界觀纔有可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是價值觀的一個部分,價值觀對人們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理解生活、如何處理人我關係都有重要的影響。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共同影響人們的觀念和行動,對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教育是對人的教育的重要內容。

學術界普遍認爲價值觀是分爲不同層次的。就個人的價值觀來說,有的居於核心地位,它制約和引導着其它價值觀。就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而言,有的價值觀居於主導地位,它引導着社會主體的價值取向和價值判斷。從主導價值觀或核心價值觀中引申出次要價值觀,從而形成主導價值觀的外圍“保護帶”。但是究竟哪些價值觀屬於核心價值觀,學術界對此意見分歧較大。

觀點之一:在價值體系中理想、信念、信仰是最深層次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信仰是居於支配地位的、核心的價值觀念,是價值觀的集中體現,這就決定了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建設的核心。”

觀點之二:價值觀念的深層結構是與世界觀、歷史觀和人生觀相聯而形成的對最高價值的看法或原則。它構成價值觀念的內核,表層結構則是由之推出和派生的對具體事物、行爲的利害、好壞的觀點,執行評價標準的功能。

觀點之三:關於勞動的價值觀和關於人我關係的價值觀是價值體系的兩個核心價值觀。勞動價值觀用以解釋勞動的價值,合理的勞動觀可以激發勞動的熱情和創造的渴望。人我價值觀用以解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正確的人我價值觀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觀點之四:本位觀念是價值觀的核心。把什麼看作是最重要的價值,以什麼作爲衡量其他價值的標準,對此作不同理解就形成不同的本位觀念,如羣體本位、個人本位、權力本位、金錢本位、能力本位等。

觀點之五:利益觀是整個價值觀的基礎,也是其核心。

以上是在哲學的層面上對核心價值觀的探討。在心理學中也有對價值觀內容的分類研究,最有影響的分類方法是將價值觀分爲經濟的、理論的、審美的、社會的、政治的和宗教的不同類別,並按此標準制定了價值觀研究量表。還有的心理學家將價值觀分爲終極性價值觀和工具性價值觀,每一類由18項價值信念組成。

我們認爲,區分價值觀的層次並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且還是一個實踐問題。從當前社會面臨的價值觀問題出發,以引導社會價值觀爲目的,有針對性地劃分價值觀的層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據此,我們主張從以下三個方面劃分社會價值觀的層次。

第一,要區別主導價值觀和非主導價值觀。每一個社會都有一個或幾個價值觀成爲主導價值觀,它們引導着社會價值取向和人們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主導價值觀應該有最廣泛的接受者和最深刻的解釋力,成爲社會羣體在觀念上普遍認可並在行動中實際踐行的價值標準,爲人們的價值評價、價值選擇提供最有說服力的依據。主導價值觀還應該與社會生活的基本狀況和基本要求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夠深入人心,發揮更強大的引導作用。當一個社會主導價值觀闕失時,會出現價值危機、信仰危機、價值失範等現象,此時必須儘快確立主導價值觀。非主導價值觀分爲兩類:一類是與主導價值觀基本一致的價值觀,對這些價值觀應該給予積極的引導;另一類是與主導價值觀背道而馳的價值觀,應注意這些價值觀對社會和個人造成的消極影響。

第二,要區別理想價值觀和一般價值觀。理想價值觀符合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和最大多數人的長遠利益,其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理想價值觀在目前社會歷史階段還不能成爲社會大衆普遍踐行的價值觀。如果無視社會歷史條件的侷限,把理想價值觀作爲唯一正確的價值觀進行宣傳,是不符合實際的,也不會取得好的效果。爲此,在提倡理想價值觀的同時,還應該宣傳人們應該踐行而且能夠認同的一般價值觀。如愛國主義、公民觀念、社會公德等。一般價值觀不能違背理想價值觀,一般價值觀也應該發揮提升人們思想境界的作用。

第三,要區別公共領域的價值觀和私人領域的價值觀。不同價值觀所涉及的領域並不相同,有些價值觀涉及的是社會公共領域,如政治觀念、公德觀念等;有些價值觀涉及的僅僅是私人生活領域,如審美觀、職業觀等。前一種可以稱爲公共價值觀,後一種可以稱爲私人價值觀。雖然純粹的私人價值觀並不存在,它們或多或少都與公共價值觀有所聯繫,但是區別公共價值觀和私人價值觀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從一個國家或一個社會的角度進行價值觀宣傳與教育,應該主要針對公共價值觀領域。公共價值觀應該統一,如此才能保證社會的和諧有序,而私人價值觀應該是多樣的,如此才能使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第2篇】最新研究生思想報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紀律觀

敬愛的黨組織:

我很榮幸參加了三十一期的黨校培訓並順利結業。我很自豪的對自己說:我已經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離黨的距離更近了。雖然上一次的團推優沒有成功但我會繼續努力。

前幾天去了南京,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百感交集。

紀念館裏文獻資料衆多,但看到最後只總結出兩個字——殘忍!出館時,導遊說了這樣一句話:罪惡可以寬恕,歷史不可以忘卻,歷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

另一方面,我想的了我們的黨,要是沒有成千上萬的中國共產黨員浴血混戰,要是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會多出多少個南京大屠殺!會死多少人!所以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嚴格紀律的黨,中國共產黨的每一員都是有崇高理想和追求的。有了紀律的保證,有了崇高的目標,才保證了共產黨的團結統一,保證了黨的持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章地三十七條中規定:“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循的行爲規則,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完成黨的任務的保證。”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黨的紀律是黨內生活的法規,是黨的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對黨的組織和黨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思想和行爲準則,是順利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基本條件之一。

作爲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樹立什麼樣的價值觀和紀律觀呢?

由於現階段市場運作法規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種不良思潮的衝擊,使部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向“自我”傾斜,被“金錢”扭曲,出現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傾向,對其人生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在自我約束中,完全迷失了方向。在實現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遠大的理想抱負,重物質利益輕無私奉獻,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的現象也屢屢發生。

大學生是作爲未來社會建設者的一支重要生力軍,影響大學生人生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僅需要調動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們每個大學生自覺實踐,勇於探索,讀書好學,多思好問,革新創造,特別是注意要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求真務實,把學校和黨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我們的日常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加強社會價值的行爲規範,經過價值實踐的反覆強化,鍛鍊敏銳的思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真正做到認真學習,提高自我;勤於實踐,塑造自我;不斷改造,完善自我。真正做到奉獻自我,爲人民服務,貢獻社會,實現人生價值。

作爲入黨積極分子的我們,不能說是同學中最優秀的,但是牢記黨的宗旨,以黨的目標爲自己的最大追求確是不該忘記的。作爲入黨積極分子,一定要保持黨的先進性,自身的先進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有近期和遠期的目標和理想,併爲之不懈奮鬥。

【第3篇】大學生價值觀研究報告

大學生價值觀研究報告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

第一個是關於入學動機和特性狀態選擇中人際關係調查顯示的特區當代大學生的以個人價值取向爲主的結果。

第二個是關於價值觀排序當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個價值觀念中末尾兩位,而“一種令人興奮、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愛”被排在前兩位的結果。

第三個是人際關係調查當中顯示出來的特區當代大學生對於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針對這三個方面的結果,我們將做進一步具體的分析:

1 以個人價值取向爲主

「1」社會原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使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市場經濟的效應對學生樹立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由於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由此衍生出來的越來越看重個人的價值——這從第一部分中的關於入學動機前3位就可以看出來,不管好壞與否這種趨勢在本次調查中表現得很明顯。同時也顯示出大學生開始傾心於“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價值觀念,這顯然與傳統的“重義輕利、默默奉獻”的價值觀形成衝突。

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強化,但又使他們對人生價值出現不穩定的評價標準。市場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各方面的變革,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空間空前擴大,加上我國對外開放,各種西方思潮隨之而入,可以說,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十分活躍,他們熱切關注市場經濟的進程和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獨立地觀察社會,透視人生,正是在這種崇尚個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識催動下,大學生日益表現出思想主體化的特徵,渴望成爲人生道路上的強者,成爲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弄潮兒,急切地想抓住時代提供的這次機遇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便有了“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生長沃土。但是,在全社會都改變了過去從上到下一律只講集體發展,諱言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念的同時,又產生了大學生對人生價值評價的多重標準:有的以對社會的奉獻多少和創造力大小爲標準,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爲標準,有的以社會地位的高低和權力大小爲標準,有的則以自我完善與自我實現爲標準……。在這種背景下,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向是不少學生伴隨着過去人生價值體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現了在人生價值目標上的迷失或偏離。西方哲學思潮的輸入與傳播,對此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它自我至上價值觀與大學生膨脹了的自我意識,在一種反傳統、反主導文化的軌跡上匯合在一起,使他們對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爲根本道德原則的社會本位價值觀日趨淡漠,一些學生的自我觀念已開始滑向自我中心的個人本位價值觀,他們對“螺絲釘”、“老黃牛”“鋪路石”所象徵的集體主義精神存有逆反心理,從“我”出發來評判事物,確定言行。所以“爲了振興中華”和“爲了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選項也自然而然地排到了最低的位置。

「2」文化原因

大學生文化是各種文化中最富生氣與活力的重要部分,它以學生羣體爲載體,以其文化的先鋒性、對傳統的反叛性和張揚的個性,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品質,不斷地給校園文化注入新鮮的活力。隨着社會的轉型,作爲精英文化一部分的大學生文化正經歷着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史無前例的衝突,表現出大衆化、通俗化的特徵,甚至出現了這一次調查中所有的個人價值的傾向:

在文化觀念上,學子們已逐步放棄對文化終極關懷的追求,漠視高雅文化,追求隨性所欲的應時文化和快餐文化,自覺認同某些庸俗的社會潮流,神聖的生活理想、人生準則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反叛與褻瀆;在文化行爲上,表現出強烈的務實傾向和媚俗色彩,他們關注的問題越來越現實,追求的目標日趨功利,對個人前途的關注遠高於對社會發展的關注。世俗化、功利化的浪潮在動搖和瓦解校園傳統文化價值秩序的同時,並未爲人們提供一種充分體現尊嚴和生命價值的令人信仰的價值信仰,使之成爲生命意義新的蔭庇所,一些青年學生日益陷入空前的文化危機中;在文化規範中,大學生文化逐漸疏離主流思想,迴避矛盾衝突,逃避靈魂追問,漠視校園紀律規範、道德規範和生活規範的束縛,出現了文化價值失範的傾向;在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上,一些大學生表現出對校園文化傳統的蔑視和對文化創新的懶惰,“他嘲弄別人的價值,他唯一的信仰就是否定的哲學。他生活在既無過去又無將來的一條窄縫中”,文化迷失、精神迷失、道德迷失日甚一日,虛無主義、享受主義、拜金主義的迷霧開始在大學校園中瀰漫,甚至出現了一些反社會、反文化的行爲,令人觸目驚心,這一切構織成了一幅與大學生文化極不協調的精神畫卷,使得對大學生社會評價降低,“他們有知識沒有文化,有智商沒有教養,有青春沒有熱血,有個性沒有品行。”大學生正趨於庸俗,而庸俗的人必然是庸俗文化薰陶的結果,大學生文化在時代的喧譁與躁動中,正走向庸俗。

2 對於愛情的茫然

現代社會中,愛情婚姻對於現代大學生而言不再是一個朦朧而羞澀的話題,被調查者們反映出來的`這種渴望成熟愛情的思想在一定層面上也反映了他們都是很重視感情的人——是有別於對待家庭的——但是不管怎樣,從一定意義上說,現代大學生渴望一種理性的思維模式和理性的生活模式。此外還可以看出,對於大學生而言,愛情在其生活中還是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本質上而言,如法國劇作家莫里哀所言“愛情是一位偉大的導師,教會我們重新做人”,也就是說她不僅是浪漫的感情體驗,更是一種責任,是有性愛,感情,理想和義務等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的複雜的精神生活現象。如此看來,大學生對“成熟的愛”的選擇似乎與“家庭安定”形成悖論,這其實正好反映出大學生內心對愛情及其觀念強烈的衝突:一方面,他們渴望去愛和被愛,嚮往神聖成熟的愛情,這種吸引力本身就是一個永恆不變的法則,它的生根發芽成長源於人類最原始的愛的需要。它是個體成熟和社會成熟達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男女之間的相親相愛,互相傾慕的美好感情;另一方面,大學生們都對他們所渴望的愛情信心不足,他們害怕被騙,更怕受到傷害,他們對於一種安定的幸福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做“self-defense”(自我防衛),人們往往說一些和自己內心想法相反的話,本來“成熟的愛情”的落腳點最終會是“家庭的安定”,但是由於對社會的不信任或者對於未來的不確定和難以把握,他們選擇了放棄,甚至是否定。

會出現這一種迷茫和愛情價值觀的激烈衝突,其原因我們認爲有以下兩個:

「1」 愛情的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大學生對於愛情充滿美好的憧憬,其中大多數具有濃厚的理想色彩,而對於社會現實認識得不夠深入,容易把愛情和婚姻視爲同一,這樣也就在現實生活當中容易碰壁,而該年齡階段的青年缺乏社會經驗,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所以會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理。

而婚姻除了要考慮愛情以外還有考慮諸如: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等等各種因素。另一方面,現實中的戀人也並非想象中的那般完美,他們都是一個個具體的、活生生的,又各具優劣的人。這一切都使青年感到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並常常由此產生失望、彷徨、煩惱和痛苦。

「2」 社會的原因

離婚率的連年上升,社會誠信度不斷下滑,人們思想趨向越來越複雜,對於愛情和婚姻也日趨標準化……這一切的一切都對大學生的愛情觀有着或多或少的衝擊和影響,甚至開始懷疑愛情的真實性。所以他們有些收起了內心純粹的感情甚至於由於曾經的挫折封閉起自己的心扉,在這樣的條件裏健康的愛情觀念以及自身所追求的目標以及對生活的意義和態度都會發生畸形。

3特區當代大學生對於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這個結果是一個推論,而表面的結果顯示爲大學生都不斷的吸取新的知識,並出現個人價值的傾向。從某種層面上來講大學生的這一種個人主義的傾向是來自於其心理深層的對世界的不信任甚至於恐慌(請注意,這裏出現了一個反面的名詞:“不信任”)。

社會是人類的社會,由於有人的參與而帶來了人際關係的聯繫,各種利益關係的複雜化使得人們尤其是我國人們之間出現了信任危機,這一種信任危機不僅僅存在於完全社會人之中,也影響着即將進入社會的當代大學生——信任的大敵是極端的完美主義者,除了他們自己,他們不相信別人有完成任務的能力,他們事必躬親,對別人做的事總能找出錯誤、找到缺陷——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便迫使大學生不得不在進入社會之前努力汲取知識,這也是和我們調查的結果相符合的。

現在,在組織中,要讓每個人能心情愉快地完成任務,我們需要信任。“信任總是出現在它的替代物消失之後。”德國管理學者萊恩哈德.斯普倫格說,在他看來信任的替代物是權力與金錢。實際上,過去的目標並不包括“讓每個人心情愉快”,而只是完成任務。權力和薪酬可以達到目標,最初權力可以讓沒有自主意識的人服從,接着薪酬又吸引他們繼續這樣做。但對於現在接受過良好教育、有着自主意識的人來說,權力和金錢的效果都在褪色——這也和第一部分中當代大學生反映出來的個人價值傾向的結果相吻合。

六.建議和展望

從作這一次的調查開始,我們就在身邊的同齡人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來自社會的種種氣息:有清新的,有偏激的,也有其他的……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認爲不應悲觀地看待當代大學生的精神狀態和價值觀的狀況。畢竟,他們是渴求發展渴求進步並努力迎合社會的一羣,在這一次的調查當中,幾乎全部的男生和女生都將“一種令人興奮的、有刺激的生活(有活力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作爲價值觀排序中最爲重要的一個(男生將這一項選擇爲第二重要的),從這裏可以看到他們朝陽般的氣息和生命力,的確社會需要這種生機勃勃的幹勁和理想才得以不停的往前發展。這種不甘平庸,積極創造的精神特質也是現代大學生身上非常可貴的品質。

而在着手寫這篇報告的時候,我們翻閱了一些資料,許多資料表現出一個令人十分擔憂的結果:認爲當代大學生的精神和價值觀的狀況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危機時刻,但是從這一次的調查來看當代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還是相當理智和清楚自己所處環境的。儘管在這一次的調查中也暴露了一些諸如關於家庭、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衝突,慾求不滿等方面的困惑,但對於正處於向現代社會轉型期,全社會一時難以確立有共識的新的主導價值觀的外部環境而言,大學生在價值取向上出現浮躁,迷惑甚至一定程度上的無所適從都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此階段的一切意識形態都將會成爲新的價值觀確立的“鋪墊”和“反鋪墊”。

衆所皆知,人生價值的特點,首先在於價值關係中的兩重性,人既有自身的需要,要求社會和他人滿足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同時又有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以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其次在於價值表現上的能動性,人既是價值的承擔者,又是價值的創造者。再次在於價值取向上的社會需要性,符合社會需要並被社會肯定的人生便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我們這一代年輕的知識分子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將對我們有更大的考驗,特別是身處經濟特區的我們,在第二次創業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更大的挑戰,且各種思潮的涌入必然會讓我們面臨更多的誘惑。所以,更多地引導學生以面向未來的眼光看待現實,超越由現實問題引起的種種困惑,更多地倡導一種“必要的犧牲”精神,求得國家、集體與個人三者利益的統一,對於這一代大學生在市場經濟的盪滌中健康成長是很有意義的。

在這裏,本着建立良好價值觀念的目的,我們提出以下幾個操作性強的建議:

1 現代信息技術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影響很大,故需正確運用網絡,建立健康的價值觀念:如今的網絡,可是說是信息傳遞速度最快的媒介之一,它對於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塑造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運用網絡的過程中可提高大學生辨別事物是非的能力;可培養並樹立自由與責任、權利與義務相結合的意識;還可利用網絡上的大學生信息認識大學生、教育大學生。

2 正視自己,藉助內外力量挖掘潛能:一個人的價值觀念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受其本身自信心影響,最大限度的挖掘個人內在潛能有利於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我們建議可以藉助親近的人的評價發現自己的潛能——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我熟悉的生活圈子,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人對你有不同程度的瞭解,在家庭主要有父母、親戚、在外有朋友、同學、老師,因爲長期的交往使他們對你有不同程度的印象和評價,大都很中肯、客觀,這對了解自我的潛能起到了直接作用;另外一個方法則是藉助諮詢機構來了解自我潛能和發展計劃——專業諮詢機構一般會設計比較具體的問題,形成一套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標準化的測量工具,再輔之於和專業諮詢人士面對面的交談,最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 針對調查中大學生輕看家、國的結果,提供系列講座和諮詢,使大學生認識到個人目前追求的一切東西都是與家和國休慼相關的。

最後,在這篇調查報告的結尾,我們展望一下未來大學生價值觀發展動向:

1 由於網絡時代的不斷髮展,大學生所能吸收到的信息日益增多,價值觀念將陷入一個更加錯綜複雜的狀態。

【第4篇】研究生入黨思想報告範文:我的價值感悟

敬愛的黨組織:

我時常想到一個問題,人活着是爲了什麼,或者說我們活着的目標是什麼,爲了享受這個世界爲我們創造出的東西?還是爲了去把這個世界創造的更美麗?

這是我的第一次黨課,主題——價值,或許今天對於這個問題我該好好的思考了。馬克思認爲,真正的哲學應該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應該關懷所處時代人類發展的根本問題。而處在這個時代的我,如提到人類發展的根本問題我想我遠沒有資格,至少我連基本的知識能力都還沒有。人口爆炸、環境污染、生態危機、核戰爭等等這些問題我只能抱着一顆誠切的心去關注瞭解。此次黨課後我認爲我首先要做好的是怎樣去認識價值,作爲中國人去領會探討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

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是密不可分的,樹立一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我想對我現在以及以後的人生都是必不可少的。法國散文家、人道主義者蒙臺涅對人的價值在於人自身的命題做出了論證:“人的價值在於人自身,而不在於他有一大隊扈從,一座美麗的宮殿。”故人的自我價值就是個體行爲對其自身的需要的滿足。馬克思說:“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係中產生的。” 人的社會價值就是個體行爲對他人和社會的意義,即個人對社會需要的滿足,個人對社會的貢獻,這其中也包含着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課中郎老師提及的有關革命工作者和社會英雄,無一不在實際行動中實現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密切結合。我想作爲一名研究生,更應該注重個人修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提高個人價值的同時去更多的奉獻社會,也使自身在實現人的社會價值中展現更偉大的個人價值。

在課中我也深刻體味到了很多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員的人生理念,他們身先士卒、勇於進取,在最困難的時候站出來獨當一面,我想這種精神更是對個人價值取向的扞衛。他們把別人、社會的問題視爲自己的責任,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正如《大學》中道: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邏輯發展過程,“修身”是起點,“平天下”是終點。我想作爲一個現代青年學生,我們更應該在此時就樹立這些觀念,從我做起,從小時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這個我們要對自身的要求,這也是在這節關於價值的黨課中理論知識所蘊含的。我們的先烈、我們的英雄還有數不清的***員在用實例一一的爲我們演示着。在當下這樣一個極度喧囂的環境下,個人價值觀扭曲的人在拼命的追逐着金錢、名利。而我們的校園還充溢這絲絲的寧靜,我們更要利用這個優雅的環境提高自身的修養和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盡己所能去服務校園貢獻社會,正如華師的校訓 “忠誠博雅,樸實剛毅”所蘊涵的深意。

【第5篇】研究生思想報告範文:對價值觀的認識

敬愛的黨組織:

價值觀,是人們對價值問題的根本看法,包括對價值的實質、構成、標準的認識,這些認識的不同,形成了人們不同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是在各自的價值觀的引導下,形成不同的價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認爲最有價值的東西。價值的內涵非常豐富,一般可以分爲物質性和精神性的價值,還有綜合性、複雜的價值,如人的價值;能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科學、合理的價值取向,對一個人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作爲一個大學生,我們該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我們當前在校大學生們正面臨着人生髮展的最爲關鍵的時期。時代要求我們要在學習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對和思考如何正確處理個體與社會的關係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我們要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奉獻,這些都是我們將來面向社會和生活所必須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質。其中,我認爲最核心的就是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做一個符合國家繁榮富強與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學會做一個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並使之能協調發展的人;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話,做一個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這就要求我們每個在校大學生,必須從現在做起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作爲先進的組織的中國共 產 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鋒隊,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是黨的本質和生命,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核心,它關係到黨的指導思想,宗旨的確立和貫徹,關係到黨的綱領,路線的制定和堅持,關係到黨的建設方向,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黨要堅持不斷的加強黨風和廉政建設,做到忠實地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國共 產 黨的核心領導地位是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

因此成爲一個合格的共 產 黨員,並不那麼簡單.這不但要從理論上弄懂什麼是共 產主義,而且要堅信和實行,接受血與火的洗禮,經得住成功與失敗、順利與挫折等種種嚴峻的考驗。入黨不僅是一種光榮,更重要的是應該有堅定的信仰,要坦率真誠,相信黨組織。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使自己在思想上與黨組織靠近,加強自己在社會實踐各方面的鍛鍊,學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黨員,讓自己慢慢的成熟。

作爲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黨的人生價值觀。努力做到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時時秉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基本要求有:一是正視物質利益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二是把實現國家和個人利益作爲價值目標;三是提倡在不同的利益發生矛盾時,作出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價值選擇。力堅持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價值觀,提升自己,維護黨,爲祖國的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