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9.18事變簡介、資料(多篇)

9.18事變簡介、資料(多篇)

九一八事變影響 篇一

揭開二戰序幕

九一八事變是20世紀30年代初期發生在中國東北的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它不僅是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始,也是法西斯國家在世界上點燃的第一把侵略戰火,它的爆發標誌着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序幕的揭開,同時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

社會性質轉變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淪爲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華北地區擴展,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中華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覺醒和團結。

民族團結抗日

九一八事變及時向全國人民敲起警鐘,“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越來越成爲華夏兒女的共識。在民族危機感逐步加深的過程中,民族責任感也迅速提高,並付諸實踐;許多愛國知識分子積極發表政見和主張,呼籲全國人民“徹底明瞭國難的真相!”“人人應視爲與己有切膚之痛,以決死的精神,團結起來作積極的掙扎與苦鬥”,廣大民衆和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國共兩黨是當時中國的兩大政黨,九一八事變後,隨着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民族團結也日益增強,兩黨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強,有力的促進了兩黨的再次合作,從東北地區到西北地區,最後發展到全中國,終於開創了團結禦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新局面,實現了民族大團結。

九一八事變歷史資料 篇二

●內部決策和應對

九一八事件發生當夜,蔣介石正在去江西南昌的船上,1931年9月19日才由上海報紙得知事變發生,但是尚不明瞭情況。19日晚7點至9點間蔣致電張學良:“限即刻到。北平張副司令勳鑑,良密,中(正)刻抵南昌,接滬電知日兵攻瀋陽,據東京消息,日以我軍拆毀鐵路之計劃,其藉口如此,請向外宣傳時,對此應闢之,近情盼時刻電告。中正叩皓戌。”可見蔣當時並不知道東北事變詳情,故要張“近情盼時刻電告”。自然在九。一八事情之初,蔣介石並未向張學良下過不抵抗命令。

同日(1931年9月19日)南京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在蔣缺席的情況下召開會議,主要內容爲請蔣即刻回京,並向日方提出抗議。

蔣介石於1931年9月21日下午2時返回南京,即召集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緊急會議,商討對日方略。”蔣氏同意中央常務會議之處置意見,主張以日本侵佔東北的事實,先行提出於國際聯盟與簽訂非戰公約諸國,訴諸公理,同時團結國內,共赴國難,忍耐至相當程度,乃出於最後自衛之行動。會議決定:“(一)外交方面,加設特種外交委員會,爲對日決策研議機關;(二)軍事方面,抽調部隊北上助防,並將討粵和剿共計劃,悉行停緩;(三)政治方面,推派蔡元培、張繼、陳銘樞三人赴廣東,呼籲統一團結,抵禦外侮;(四)民衆方面,由國民政府與中央黨部分別發佈告全國同胞書,要求國人鎮靜忍耐,努力團結,準備自衛,並信賴國聯公理處斷。”

而1931年9月19日,日本若槻禮次郎內閣確定了“不擴大”方針。同日,日本駐國聯代表芳澤先於中國通報日本和中國發生衝突,並稱日本政府已採取了所有可能措施避免這一地方事件的升級。9月22日幣原外相對中國政府駐日公使蔣作賓說:“陸軍願吞併東三省,餘則視爲吞一炸彈。”9月24日日本政府對外發表的聲明中,雖然將事變的責任推給中方,但也表示,會將軍隊“大體撤回並集結於鐵路附屬地內”,並辯稱“帝國政府在滿洲並無任何領土慾望”。(當時日本軍部、關東軍與日本政府、外務省之間在處理事件的方式上確實存在分歧,可參見上海出版社翻譯之《日本外交史》。)

1931年9月22日,國聯電請中日兩國各遵承諾,撤兵保僑,並由英法德意西等國代表繼續處理本案。

因此1931年9月22日蔣介石在南京國民黨黨員大會上發表《國存與存,國亡與亡》的演說:“我國民此刻必須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對強權,以和平對野蠻,忍痛含憤,暫取逆來順受態度,以待國際公理之判決……此刻暫且含忍,絕非屈服。如至國際信義條約一律無效,和平絕望,到忍耐無可忍耐,且不應該忍之最後地步,則中央已有最後的決心與最後之準備,屆時必領導全國人民,寧爲玉碎,以四萬萬人之力量,保衛我民族生存和國家人格。”

1931年9月23日,國民政府《告全國同胞書》“政府現時既以此次案件訴之於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已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軍避免衝突,對於國民亦一致誥誡,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然爲維持吾國家之獨立,政府已有最後之決心,爲自衛之準備,決不辜負國民之期望。”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國民政府採取了忍痛含憤,訴諸國聯,彌合分裂,準備抵抗的方針。這一方針雖然不僅沒有對日軍侵佔東北立予抵抗的內容,並且還令全國軍隊對日軍避免衝突,但是,它與張學良的“不抵抗主義”是有區別的。其關鍵在於“準備抵抗”。此點固爲11月舉行的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採取的方針及其後下令錦州抵抗的史實所證實,亦爲事變之初,蔣介石指示對日軍可能在國民政府直轄部隊及其守衛地區發動進攻,應進行自衛的方針,以及開始考慮準備全國抗戰之史實所證實。

事變爆發之初,1931年9月21日,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兼南昌行營參謀長熊式輝自南昌向蔣介石轉報駐煙臺海軍劉珍年師長哿辰電:“聞日本於巧晚進攻遼寧,皓晚將省垣完全佔領,軍警盡被繳械。又,日軍艦一艘開來煙港,海軍有今日續來登岸消息。除飭嚴加戒備,究應如何態度,乞示方針。9月22日蔣介石批覆:“煙臺劉師長勳鑑:日軍侵略,已提出國聯。此時我國應上下一致,嚴守紀律確定步驟,勿爲日人藉口。故先勸告民人,守秩序,遵公法,勿作軌外行動,以待國際公理與國內之團結。如果敵海軍登岸,則我方劃出一地嚴陣固守,以待中央之命令。此時須忍耐、堅定、鎮靜,謹守之。中正養午。”

1931年9月22日,熊式輝自龍華向蔣介石呈報請示:“淞滬爲通商巨埠,日艦駐舶甚多,交涉萬一不能迅速解決,日方擴大行動,對我要塞、兵工廠及重要機關施行威脅襲擊時,我陸海軍究如何行動?”9月23日蔣介石批示:“應正當防範。如日軍越軌行動,我軍應以武裝自衛可也。”同日蔣介石致電軍政部長何應欽,指示對日方略:我應採取正當防範。如日軍有越軌行動,我應以武裝自衛。軍政部長何應欽亦於同日發佈《告誡全國軍人書》,指出:我同胞一方面應服從政府之指導,靜候國際公道之解決,一方面,尤應恪守軍人之天職,妥籌實力自衛之準備。

1931年9月25日,蔣介石致電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我軍應在濰縣多加兵力,以防日軍出青島或煙臺,侵入濟南。我軍決在濰縣附近與之抗戰。全部計劃容另頒發。”

1931年10月3日,蔣介石開始考慮全國備戰計劃,決定“以西北爲政府之第二根據地,而以洛陽與西安爲陪都”。

1931年10月6日,蔣介石電示上海市長張羣:“日本軍隊如果在華界挑釁,我軍應規定一防禦線,集中配備,俟其進攻,即行抵抗,希與天翼(熊式輝)兄妥商決定。

據參加特種外交委員會的邵元衝記載:“關於日本軍艦來長江之應付,決定令淞滬軍警長官嚴爲防禦,必要時取自衛行動。又,對於日軍侵犯首都時,亦決定堅持不屈,以期抵抗。”

當時張學良下令“不抵抗”也受到國民政府內部部分人士的嚴厲批評。邵元衝(時任立法院副院長)指出:“所謂不抵抗者,乃不先向人開火攻擊,並非武裝軍人遇敵來襲擊至包圍繳械時,猶可束手交械而謂之爲不抵抗主義者。民族主義、國民精神喪失已盡,安怪異族長驅如入無人之境也。”(《邵元衝日記》,第774-775頁)戴傳賢(字季陶)、朱培德在1931年9月20日致蔣介石的電報中也說:“政府只有始終宣示和平,從國際上做功夫,然當地竟無一舍死之人,恐外無以啓世界對中國之信賴,內無以立後代兒孫之榜樣。”(《戴傳賢、朱培德呈蔣主席九月哿電》,臺北:總統府機要室藏,《革命文獻拓影》,瀋陽事變,第24—25頁)

1931年9月30日,國聯通過決議重申日本撤兵承諾。但1931年10月8日關東軍又轟炸了錦州。此後,隨着日本政府和外務省約束不了軍方反而屈從乃至追隨軍方擴大侵略,蔣介石、南京政府逐漸看清事實,開始命令張學良抵抗。

11月,日軍進攻黑龍江省時,黑龍江省代理省主席馬占山公開通電率部抵抗,蔣介石致電嘉獎鼓勵馬占山稱“我方採取自衛手段,其屬正當。幸賴執事(指馬占山)指揮若定,各將士奮勇效命,得以催敗頑敵,保全疆土,虞電馳聞,何勝憤慨”,張學良也電示馬占山“死守”“勿退”。至11月中旬,馬占山報告日軍攻擊江省,希望向國聯報告,請求制止,蔣介石電告馬:對江省抗戰,“已急催張副司令派隊援助”,並正式任命馬占山爲黑龍江省主席。

1931年11月14日,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大會通過決議“嚴令各省文武官吏若遇外侮入侵,應做正當防衛,嚴守疆土,與城存亡,不得放棄職守”。會上還作出了蔣介石率兵北上抗日的決定。

1931年11月23日,蔣介石致電張學良:“警衛軍擬由平漢線北運,以駐何地爲宜?中(正)如北上將駐於石家莊,兄駐北平,則可內外兼顧,未知兄意如何?”(從蔣的電文也可以看出蔣張之間的關係名爲上下級,實則遇事只能跟張商量。)隨後蔣調兵遣將準備北上,但是對於中央軍進入自己地盤一事,張未予響應。

黑省淪陷後,1931年底,日軍繼續進逼錦州。1931年12月8日,針對張學良準備放棄錦州,蔣介石致電張:“錦州軍隊此時勿撤退。”張學良不予理會。隨後1931年12月15日,蔣介石在粵方的逼迫下下野。1931年12月25日和1931年12月30日,接替蔣上任的以孫科爲首的南京國民政府兩次電令張學良“對於日本攻錦州應盡力之所及,積極抵抗”、“惟日軍攻錦緊急,無論如何,必積極抵抗”,但是均爲張學良拒絕,張擅自率各部於1932年1月2日撤出錦州。日軍隨即佔領錦州及綏中一帶,實現了對東三省的完全佔領。

九一八事變簡介 篇三

發生時間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攻擊東北。9月18日,日本製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對中國東北的戰爭。

發生過程

率部下數人,在瀋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燬,稱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次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五大隊從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鬥。5時半,東北軍第七旅退到瀋陽東山嘴子,日軍佔領北大營。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對敵政策

國民黨政府對日本的進攻採取不抵抗政策。事變發生前,蔣介石於8月16日致電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當時,日本關東軍不到兩萬人,中國東北軍駐在東北的有16.5萬人,在關內還有近十萬人。東北軍部隊多次接受不準抵抗的訓令,在日軍突然襲擊面前,除小部分違反蔣介石的命令英勇抵抗外,其餘均不戰而退。但是,大家也不要過分指責蔣介石,因爲在“九一八事變”前,他的主要精力不在日本軍隊上,因此,爲了不至於和日本人鬧僵,使自己手忙腳亂分身乏術,纔出此下策。

9月19日上午8時,日軍幾乎未受到抵抗便將瀋陽全城佔領。東北軍撤向錦州。此後,東北各地的中國軍隊繼續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使日軍得以迅速佔領遼寧、吉林、黑龍江3省。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也是它企圖把中國變爲其獨佔的殖民地而採取的嚴重步驟。此後,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頂峯,使中國國內的階級關係發生重大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