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生物學實驗報告多篇

生物學實驗報告多篇

【第1篇】微生物學實驗報告

微生物學實驗報告範文

實驗名稱: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一、實驗目的

1.初步掌握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觀察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在細胞質基質中的形態和分佈

二、實驗原理

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呈橢球狀,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葉綠體可以運動,改變橢球體的方向,這樣既能接受較多的光照,又不至於被強光灼傷。在強光下,葉綠體以其橢球體的側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葉綠體以其橢球體的正面朝向光源。因此,在不同光照條件下采集的葫蘆蘚,其小葉內葉綠體橢球體的形狀不完全一樣。活細胞中的細胞質處於不斷的`流動狀態,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以用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的運動做爲標誌。

三、材料用具

蘚類的葉,新鮮的黑藻,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鑷子,刀片,培養皿,鉛筆

四、實驗過程(見書p30)

1.製作蘚類葉片的臨時裝片

2.用顯微鏡觀察葉綠體

3.製作黑藻葉片臨時裝片

4.用顯微鏡觀察細胞質流動

五、討論

1.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是否靜止不動,爲什麼?

2.葉綠體的形態和分佈與葉綠體的功能有什麼關係?

3.植物細胞的細胞質處於不斷的流動狀態,這對於活細胞完成生命活動有什麼意義?

4.用鉛筆畫一個葉片細胞,標出葉綠體的大致流動方向。

微生物學實驗報告範文

【第2篇】生物學實驗報告

關於生物學實驗報告

劉希偉201100140041分子生物學實驗報告

質粒dna的提取、純化及檢測

姓名:xxx學號:2011001400xx年級:20xx級生物基地班 實驗日期:2013年9月16日—30日組別:6組 同組者:xx

一、實驗目的

1、掌握鹼變性提取法提取大腸桿菌中質粒dna的原理和方法。

2、學習並掌握凝膠電泳進行dna的分離純化的實驗原理。

3、學習並掌握凝膠的製備及電泳方法。

4、學習並掌握凝膠中dna的分離純化方法。

二、實驗原理

1、質粒dna的製備方法

質粒(plasmid)是獨立存在於染色體外、能自主複製並能穩定遺傳的一種環狀雙鏈dna分子,分佈於細菌、放線菌、真菌以及一些動植物細胞中,但在細菌細胞中含量最多。細菌質粒大小介於1~200kb之間,是應用最多的質粒類羣,在細菌細胞內它們利用宿主細胞的複製機構合成質粒自身的dna。

質粒dna的製備包括3個步驟:①培養細菌,使質粒dna大量擴增;②收集和裂解細菌;③分離和純化質粒dna。主要方法包括:鹼裂解法:0。2molnaoh+1%sds;煮沸裂解法:沸水煮沸40秒;sds裂解法:10%sds,一般用於質粒大量提取。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宿主菌株類型、質粒分子大小、鹼基組成和結構等特點以及質粒dna的用途進行選擇。本實驗選擇鹼裂解法提取質粒dna。

2、質粒dna的提取——鹼變性提取法

在細菌細胞中,染色體dna和質粒dna均被釋放出來,但是兩者變性與復性所依賴的溶ph值不同。在ph值高達12。0的鹼性溶液中,染色體dna的氫鍵斷裂,雙螺旋結構解開而變性;共價閉合環狀質粒dna的大部分氫鍵斷裂,但兩條互補鏈不完全分離。因爲它們在拓撲學上是相互纏繞的。當用ph值4。6的kac(naac)高鹽溶液調節鹼性溶液至中性時,變性的質粒dna可恢復原來的共價閉合環狀超螺旋結構而溶解於溶液中;但染色體dna不能復性,而是與不穩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質—sds複合物等一起形成纏連的、可見的白色絮狀沉澱。這種沉澱通過離心,與復性的溶於溶液的質粒dna分離。溶於上清液的質粒dna,可用無水乙醇和鹽溶液,使之凝聚而形成沉澱。由於dna和rna性質類似,乙醇沉澱

dna的同時,也伴隨着rna沉澱,可利用rnasea將rna降解。質粒dna溶液中的rnasea以及一些可溶性蛋白,可通過酚/氯仿抽提除去,最後獲得純度較高的質粒dna。

3、凝膠電泳進行dna分離純化

電泳(electrophoresis)是帶電物質在電場中向着與其電荷相反的電極方向移動的現象。各種生物大分子在一定ph條件下,可以解離成帶電荷的離子,在電場中會向相反的電極移動。凝膠是支持電泳介質,它具有分子篩效應。含有電解液的凝膠在電場中,其中的電離子會發生移動,移動的速度可因電離子的大小形態及電荷量的不同而有差異。利用移動速度差異,就可以區別各種大小不同的分子。因而,凝膠電泳可用於分離、鑑定和純化dna的片段,是分子生物學的核心技術之一。

凝膠電泳技術操作簡單而迅速,分辨率高,分辨範圍廣。此外,凝膠中dna的位置可以用低濃度熒光插入染料如溴化乙錠(ethidium bromide,eb)或sybr gold染色直接觀察到,甚至含量少至20pg的雙鏈dna在紫外激發下也能直接檢測到。需要的話,這些分離的dna條帶可以從凝膠中回收,用於各種各樣目的的實驗。

分子生物學中,常用的兩種凝膠爲瓊脂糖(agarose)和聚丙烯酰胺凝膠。這兩種凝膠能灌製成各種形狀、大小和孔徑,也能以許多不同的構型和方位進行電泳。聚丙烯酰胺凝膠分辨率高,使用於較小分子核酸(5—500bp)的分離和蛋白質電泳。它的分辨率非常高,長度上相差1bp或質量上相差0。1%的dna都可以彼此分離,這也是採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進行dna序列分析的分子基礎。雖然它能很快地進行電泳,並能容納較大的dna上樣量,但是與瓊脂糖凝膠相比,在製備和操作上繁瑣。瓊脂糖是從海藻中提取的長鏈狀多聚物,由β—d—吡喃半乳糖與3,6—脫水—l—吡喃半乳糖組成,相對分子質量爲104—105。瓊脂糖加熱至90℃左右,即可溶化形成清亮、透明的液體,澆在模版上冷卻後形成凝膠,其凝固點爲40—45℃。瓊脂糖凝膠相對於聚丙烯酰胺凝膠分辨率低,但它的分離範圍更大(50至百萬bp),小片段dna(50—20000bp)最適合在恆定輕度和方向的電場中水平方向的瓊脂糖凝膠內電泳分離。瓊脂糖凝膠電泳易於操作,適用於核酸電泳,測定dna的相對分子質量,分離經限制酶水解的dna的片段,進一步純化dna等。

瓊脂糖凝膠電泳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在溶液中,由於核酸有磷酸基而帶有負電荷,在電場中向正極移動。dna在瓊脂糖凝膠中的電泳遷移率主要取決於6個因素:樣品dna分子的大小、dna分子的構象、瓊脂糖濃度、電泳所用電場、緩衝液和溫度。

三、實驗材料

1、實驗儀器

培養皿、接種環、三角瓶、酒精燈、恆溫振盪培養箱、50ml離心管、1。5ml塑料離心管(eppendorf管)、高速離心機、漩渦振盪器、微量移液器、不同型號槍頭、天平、制膠槽、梳子、電泳儀、吸管、量筒、微波爐、滅菌鍋、恆溫水浴鍋、試劑瓶、衛生紙和記號筆、手套等。

2、實驗試劑

lb培養基,抗生素ap(氨苄青黴素),溶液ⅰ,溶液ⅱ,溶液ⅲ,rnasea母液,te緩衝液,飽和酚,氯仿/異戊醇混合液,酚/氯仿/異戊醇(pci)混合液,預冷無水乙醇,tae電泳緩衝液(10×),上樣緩衝液(6×),瓊脂糖,溴化乙錠(eb),dna相對分子質量標準物dna marker λ/hind ⅲ,5mol/l ph 5。2的醋酸鈉。

四、實驗步驟

1、準備實驗

配製lb液體培養基,分裝到100ml的三角瓶中20ml,300ml的三角瓶中50ml,另配lb固體培養基;準備1000ul、200ul、10ul移液槍尖各一盒,1。5ml離心管若干於500ml三角瓶中,50ml離心管2個 ,將上述物品包好連同配好的培養基一同滅菌。

2、菌體培養

在含有ap的lb平板上挑取一環攜帶有質粒puc19的e。coli dh5單菌落,接種於20mllb液體培養基中進行37℃振盪過夜培養,培養基中加ap100ul

(100ug/ml),質粒puc19具有ap抗性基因,使得帶有puc19的質粒得以生長。 過夜培養後菌體量大,雜質較多,然後用移液槍吸取過夜培養物2ml轉接於50mllb液體培養基中,培養基中加入ap250ul,37℃振盪培養4—6h至對數生長期後期,生長速率快,代謝旺盛,酶系活躍,雜質少,適合提取質粒。

3、質粒提取

(1)稱量空的50ml離心管的重量爲14。331g,然後將三角瓶中的菌液倒至管中,不能倒滿,液麪距管口約1cm,7000rpm離心5分鐘後棄去上清液,收集菌體細胞。

(2)向離心管中懸滴加入5ml冰預冷的溶液ⅰ打散菌體洗滌,用漩渦振盪器使之充分懸浮後用槍尖吹吸混勻,同步驟(1)離心,棄去上清,將離心管倒置於吸水紙上,使上清液全部流盡乾燥,然後稱重得14。437g,則菌體質量爲106mg。

(3)洗滌後每100mg菌體應加入冰預冷的溶液ⅰ1ml,106mg菌體按100mg菌體處理,加入溶液ⅰ1ml,打散菌泥、吹吸混勻,冰浴5min。溶液ⅰ中的葡萄糖使

溶液密度增加,懸浮後的大腸桿菌不會快速沉積到管子的底部;維持滲透壓,防止細胞提前破裂,防止dna受機械剪切力作用而降解。edta是ca2+和mg2+等二價金屬離子的螯合劑,可抑制dnase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長。tris—cl溶液提供適當的ph。

(4) 按比例加入新配製的溶液ⅱ2ml(與溶液ⅰ對應),輕加輕搖,冰浴5min。溶液變清亮透明粘稠如蛋清狀。溶液ⅱ中的naoh使細胞膜發生了從bilayer(雙層膜)結構向micelle(微囊)結構的相變化導致細胞溶解。同時,強鹼性使染色體dna、質粒dna和蛋白質變性;sds爲下一步沉澱做鋪墊。

(5)按比例加入冰預冷的溶液ⅲ1。5ml(與溶液ⅰ、ⅱ對應),輕加輕搖,冰浴10min。溶液出現白色絮狀沉澱。沉澱爲蛋白質sds複合物、細胞碎片和其他大分子成分。溶液ⅲ中的hac中和naoh,因爲長時間的鹼性條件會打斷基因組dna,只要是50-100 kb大小的片斷,就不能再被pds共沉澱。同時變性的質粒dna復性。反應形成的高鹽環境進一步加速了沉澱。

(6)12000rpm離心15min,白色沉澱聚集在離心管一側,用移液槍將上清液轉移到另一潔淨的離心管中。然後向上清液中加入1/10體積的3mnaac混勻,加入2倍體積的冰無水乙醇,混勻,—20℃下沉降30分鐘。乙醇可以任意比和水相混溶,乙醇與核酸不會起任何化學反應,對dna很安全,因此是理想的沉澱劑。 dna溶液是dna以水合狀態穩定存在,當加入乙醇時,乙醇會奪去dna周圍的水分子,使dna失水而易於聚合。在ph爲8左右的溶液中,dna分子是帶負電荷的,加一定濃度的naac或nacl,易於互相聚合而形成dna鈉鹽沉澱。

(7) 以12000rpm離心15min,小心倒去上清液,得到dna沉澱。加入3ml70%冰乙醇,輕輕地覆蓋沉澱,不打散沉澱,洗滌一次。

(8)以12000rpm離心5min,離心管底部dna沉澱所在面應與收集沉澱面一致。去掉上清液,將離心管上沉澱部位做好標記,將離心管倒置於吸水紙上,乾燥5min。粗提取的質粒呈淺黃色,隨着水分的減少質粒變爲無色。所以爲了完全溶解質粒,要在離心管上標記質粒所在位置。

(9)將dna沉澱溶於1mlte緩衝液中,移液槍吹吸助溶,然後將溶解液轉移到一個eppendorf管中。te是ph緩衝液,爲dna提供穩定的生理狀態,呈弱鹼性,有利於保護鹼基對。同時含有edta是二價陽離子的螯合劑,抑制dna酶作用。

4、質粒純化

(1)eppendorf管中加入rnase a(純濃度>50ug/ml),37℃保溫0。5—1h

(2)將上述的溶液平均分配到2個1。5ml的微量離心管中,每管0。5ml,分別加入與溶液等體積的(500ul)tris飽和苯酚溶液,振盪混勻,7000rpm,離心5min,上清液轉移到一潔淨的eppendorf管中。苯酚是經tris飽和後的,顯黃色。苯

酚加入後,溶液分層,苯酚向下,下層呈淺黃色,上層溶液無色,在中間產生大量白色沉澱,此爲變性後的蛋白質。

(3)加入等體積的(500ul)苯酚/氯仿溶液(1:1),振盪混勻, 7000rpm,離心5min,上清液轉移到到另一潔淨的eppendorf管中。苯酚是強的蛋白變性劑,但是苯酚留在質粒溶液中會影響dna的酶切,它本身易被氧化,會損傷質粒。氯仿也是蛋白變性劑,但是比酚弱,且能溶解質粒中的脂類,溶解苯酚,去除溶液中的苯酚。異戊醇則可起消除抽提過程中出現的泡沫,有利於分層更明顯。此時溶液中已看不到明顯的白色沉澱,但仍有蛋白質的存在。

(4)加入等體積的氯仿溶液,振盪混勻, 7000rpm,離心5min,上清液轉移到一潔淨的eppendorf管中,得上清液400ul。

(5)向上清液中加入1/10體積的naac混勻,再加入2倍體積的冰無水乙醇,混勻,—20℃下沉降30分鐘。

(6)以12000rpm,離心15min,棄去上清液,得到dna沉澱,爲白色。

(7)向dna沉澱中加入70%冰乙醇200ul,不打散沉澱,洗滌。然後以12000rpm離心5min,離心管底部dna沉澱所在面應與收集沉澱面一致。

(8)去掉上清液,將離心管倒置於吸水紙上,室溫乾燥。用50ulte溶解於1管中。

5、質粒檢測

(1)稱取0。4g的瓊脂糖,置於一錐形瓶中,在三角瓶上標好液麪位置,加入40ml的1×tae電泳緩衝液,再加入5—10ml重蒸水,以補充在溶膠過程中損失的水分。然後置微波爐加熱至完全溶化,溶液透明。冷卻至50℃左右,倒入制板槽制板。

(2)待膠凝固後,小心拔起梳子,使加樣孔端置陰極段放進電泳槽內。在槽內加入1×tae 電泳緩衝液,至液麪覆蓋過膠面2—3cm。取1μl加電泳載樣液和3μl質粒樣品於小紙片上,用移液槍混勻。

(3)電泳1h,觀察溴酚蘭的帶(藍色)的移動。

(4) 把膠槽取出,小心滑出膠塊,放進eb溶液中進行染色,完全浸泡約5min。

(5)凝膠成像儀觀察。

五、注意事項

(1)滴加溶液ii時,要逐滴加入,且要輕加輕搖溶液使之混勻,整體動作要快,因爲強鹼在溶液中停留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破壞質粒dna。

(2)加入溶液iii後,生成了大量的絮狀沉澱,溶液iii中和強鹼使質粒復性,不可劇烈震盪, 防止染色體dna斷裂,應該上下顛倒離心管,使其混勻。

【第3篇】微生物學實驗報告模板

實驗名稱: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一、實驗目的

1.初步掌握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觀察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在細胞質基質中的形態和分佈

二、實驗原理

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呈橢球狀,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葉綠體可以運動,改變橢球體的方

向,這樣既能接受較多的光照,又不至於被強光灼傷。在強光下,葉綠體以其橢球體的側面朝

向光源;在弱光下,葉綠體以其橢球體的正面朝向光源。因此,在不同光照條件下采集的葫蘆

蘚,其小葉內葉綠體橢球體的形狀不完全一樣。

活細胞中的細胞質處於不斷的流動狀態,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以用細胞質基質中的

葉綠體的運動做爲標誌。

三、材料用具

蘚類的葉,新鮮的黑藻,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鑷子,刀片,培養皿,鉛筆

四、實驗過程(見書p30)

1.製作蘚類葉片的臨時裝片

2.用顯微鏡觀察葉綠體

3.製作黑藻葉片臨時裝片

4.用顯微鏡觀察細胞質流動

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 ·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模板

五、討論

1.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是否靜止不動,爲什麼?

2.葉綠體的形態和分佈與葉綠體的功能有什麼關係?

3.植物細胞的細胞質處於不斷的流動狀態,這對於活細胞完成生命活動有什麼

意義?

4.用鉛筆畫一個葉片細胞,標出葉綠體的大致流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