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閉環的管理制度新版多篇

閉環的管理制度新版多篇

閉環的管理制度 篇一

爲加強校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學校“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求,保障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學校各項工作正常進行,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特制定本規定。

一、校園嚴格實行封閉式管理,所有進入校園的人員必須接受安保人員的身份覈查、健康碼及體溫檢查、信息登記。

二、進入學校所有人員要佩戴口罩,經安保人員覈驗身份和檢測體溫正常後方可進入校園,體溫超37.3℃的'人員到臨時休息點觀察,等待後續檢測、處置。

三、駕車進入校園的教職工,須主動出示臨時車輛通行證,車上其他乘員均須出示校園一卡通等證件,不得攜帶校外人員進校,測溫後方可進入。

四、學生返校復學後不得出校園,學生如因教學安排(上課、實驗、科研等)原因需要往返南北校區的,須持有所在學院審批文件方可進出校園,並配合安保人員做好各項檢測、登記。

五、畢業班學生因實習或就業確有必要出校的,要嚴格履行請假程序、規劃出行路線和出行方式,出校時憑學院審批文件,登記備案後方可出校。

六、凡業務工作需要進校的校外人員,須事先報邀請單位同意,並出示審批的有效二維碼,經門崗掃碼驗證通過後、檢測體溫正常後方可入校。

七、學校謝絕校外無關人員入校,外來無關車輛、出租車、網約車、共享單車等一律禁止進入校園。拒絕所有外賣人員進入校園,非南北區快遞服務中心的人員和車輛不得進入校園。

八、校園封閉管理期間,師生不得在公共場所舉辦活動,不扎堆、不聚集,不進行比賽類的體育活動。

九、學校教職工每週要向學院報備一次健康碼,所有外來安保、後勤、基建等服務人員,每三天向主管部門報一次健康碼。

閉環管理實施方案 篇二

一、爲加強學校疫情報告管理工作,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學校成立傳染病防治領導組織,建立傳染病疫情絡,固定專(兼)職疫情管理人員、消毒人員,積極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二、學校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疫情管理人員爲責任疫情報告人,學校領導、老師、學生等爲義務報告人,責任疫情報告人和義務報告人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時限內,向轄區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三、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傳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農村於12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四、傳染病暴發、流行時,責任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疫情。

五、學校要進一步落實“晨檢、午檢”制度,對請假、缺課的學生要詢問原因,注意追蹤,確保對傳染病疫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六、學校要進一步加強衛生防病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採取開設健康教育課、設立宣傳欄、舉辦黑板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衛生部門要經常深入學校進行防病知識宣傳,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七、學校要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教室、宿舍要經常通風,設置防蚊滅蠅設施。食堂要講究衛生,預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發生。學生要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加強鍛鍊,提高身體素質。

八、學校堅持晨檢制度

每天早7:40上早自習時前10分鐘由班主任負責檢查班內學生身體狀況及教室環境衛生、學生個人衛生。校醫負責全校的異常情況的排查。

1、班主任發現各類傳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讓其與其他人接觸。

2、向衛生室老師彙報,衛生室老師診斷爲疑似病人後及時向傳染病工作領導小組彙報。

3、立即送至應急隔離室。

4、通知學生家長,送疑似病人到指定醫院就診。同時電話追蹤醫院診斷結果。

5、校醫主管領導,超過3人要上報區衛生防疫站、教委。

6、對疑似症狀者去過的地方進行消毒。

7、加強宣傳教育,安定人心,穩定學校秩序。

8 、如發生傳染病除隔離病人外,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病人到過的地方進行消毒。

9、堅持開窗通風制度,每天派專人負責教室的開窗。

10、堅持定期消毒制度,由後勤負責對各教室、專用教室的消毒。

11是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着或疑似病人在治癒或排除前一律停課,不得來校。學生因傳染病休學者痊癒後要出示醫院證明並經學校同意方可回校學習。

閉環的管理制度 篇三

爲了強化學生管理,規範學生行爲,培養學生生活和學習的'良好的習慣,也爲了塑造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以及學生安全等,特實施封閉式管理。

1、所有住校學生憑請假條出入校門,其餘時間一律在校園內,不準隨便出入,請假條須班主任和政教人員簽字後方可出入校門。

2、跑校生一律憑胸卡出入,進出校門必須規範佩戴胸卡,在離校門10米左右便主動將胸卡佩戴胸前,以便接受檢查,跑校生只能提前20分鐘到校,放學後20分鐘必須離校,否則,不準到校和離校。凡進入校園後,必須持有請假條方可出入校門,否則一律不準離開校園。

3、嚴禁學生和校外人員翻柵欄或圍牆出入校園,否則不管此次翻越柵欄或圍牆是否造成損壞,必須賠償所有維修費用。住校學生必須在校園內就餐,不準從校外買飯、訂飯或購物(週日上午除外),一經發現全部沒收,並按積分制度處理。

4、學生中午午睡時間及晚上熄燈鈴響後,嚴禁學生在教室、校園各角落逗留、吵鬧,確保校園安靜、有秩序,否則按積分制處理。

5、住校生因重大事外出必須有家長來接,經班主任同意,政教人員簽字記錄後,憑請假條經門衛登記後方可外出,而且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返校。

6、外出學生校外活動時間不準進入歌廳、舞廳、迪吧、網吧、酒吧、遊戲室等場所,一經發現,將禁止下次外出並交政教處嚴肅處理。

7、嚴禁校外人員隨意進出校門,進出校門必須登記,上課期間及學生午睡時間家長不準進入學校會見學生,只能在放學時間會見,其他閒散人員不準入校。

8、不遵守作息時間、規章制度、衝撞門衛、值班教師、破壞學校秩序者,視情節輕重處理或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9、嚴禁任何外來車輛入內,本校教師車輛一律不準入內,辦公車輛需要入內要作記錄,食堂、小賣部等貨車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其它時間不準入內,門衛要做好記錄。

閉環的管理制度 篇四

爲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杜絕師生與社會閒散人員的接觸,避免一切意外矛盾和事故的發生,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此校園封閉管理制度。

一、師生出入校門管理

1.校門24小時封閉管理,各時間段如下安排:

(1)學生上學入校時,門衛要站在門口執勤,只允許本校教職員工、學生進入校園。

(2)其餘正常上課時間,門衛人員要按規定把好校門出入關。其他時間段校門關閉。

2.學生在校時間,校門要關閉,不得私自允許學生出校門,如家長來校接學生,按照“外來人員出入規定”處理,學生離校時必須持班主任簽字的“請假條”,門衛方可允許學生離校。

3.學生在校期間,班主任不得准予學生獨自離校,學生有特殊情況要中途離校,班主任必須通知家長來校接學生,按照“外來人員出入”處理,學生離校時必須持學校請假條,門衛方可允許學離校。

學生確有特殊情況需出門時,必須嚴格履行請假手續。因患急病或重病需外出就診的。,需持班主任簽字的請假條,事後向帶班領導報告。其他原因確需離校的,由本人填寫學校統一印製的請假條,由班主任簽字,到門衛室登記方可離校。

4.下午放學時,無特殊情況,班級學生一律由教師帶至校外等候區,家長在規定時間至等候區的相應位置候接孩子。爲了接孩子時的安全,希望家長聽從保安及老師指揮,不得任意進入校園。教師不得延遲放學時間和留任何學生,如個別學生家長沒按時來接學生,教師將學生安置在校園內門口附近等候。

5.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的學生,由負責老師帶至學校正大門,家長在規定時間至學校正大門候接孩子。

6.放學自行回家的學生,請家長填寫“自行回家申請書”,交由班主任確認後,方可讓學生自行回家。

二、外來人員接待辦法

1.學校領導、教師約請客人(家長)來校時,要與來訪人員取得聯繫,約定見面時間。被約請人員來校後,門衛要告知約請人進行確認,來訪人員在《外來人員登記》上簽字後,方可允許進入校園,門衛做好入校時間和出校時間的記錄。

2.外來人員沒有預約,本人或門衛要與被訪人員進行聯繫,門衛得到被訪人員同意會見的告知後,做好外來人員登記,允許進入校園,門衛做好入校時間和出校時間的記錄。

3.來訪人員或門衛如果沒有與被訪人員取得聯繫,門衛可請來訪人員留下本人姓名、聯繫電話、被訪人員等信息。門衛要在當日內,將所登記的信息告知被訪人員。

4.學生家長因學生的緊急、特殊情況來校,家長或門衛首先與班主任取得聯繫,如果沒有與班主任取得聯繫,門衛要根據被訪事由通知主管安全工作的負責人,進行妥善處理。

三、家長爲學生送物品接待辦法

1.學生入校後,在上學期間,原則上不允許學生出校。如果學生忘帶物品、作業,家長送來時通知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由教師或學生到校門口領取,學校門衛不得允許送學生忘帶物品的家長進入校園,不寄存、轉送這類物品。

2.學生上學期間,突遇惡劣天氣,家長爲學生送應急物品,門衛要通知班主任,派人到傳達室領取,轉交給學生。(家長爲生病的學生送藥品可按此辦法進行,並寫清次數和藥劑量留底。)

四、紀律要求

1.門衛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把關,對不符合手續的一律不準放行,確保任何閒散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學校。陌生人找學生要有班主任陪同學生到校門口與生人對話,驗明來人身份。找教師的,也儘量在校門口會面。

2.門衛對值班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和重大問題須及時報告校長或值班領導,嚴重者可直接報警請求予以協助。

3.對不服從管理,擅自闖進校園或跳牆入校內者,學校則按“擾亂校園安全”處理,尋釁滋事者,立即報告派出所。

閉環的管理制度 篇五

一、閉環管理工作要求

1、發熱門診所有工作人員應實行閉環管理,包括醫、護、技、藥劑、檢驗、保潔和安保人員等。

2、進入閉環管理的工作人員必須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3、閉環管理工作人員必須經過感染預防與控制規範化培訓並考覈合格後方可上崗。

4、發熱門診工作人員入口設置門禁,人員進出實行登記管理。

5、不允許在隔離區域內用餐,如發熱門診、隔離病區等。

6、閉環管理工作人員需要輪轉到其他非閉環管理崗位前,根據當地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可隔離7天或14天,並在隔離期間按照要求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排除感染後方可返崗上班。

二、工作人員集中居住點管理要求

1、閉環管理人員實行封閉管理,工作科室與居住地兩點一線出行。

2、安排通勤車點對點接送工作人員,乘坐人員上下車有行程時間記錄。

3、通勤車司機不參與其他轉運工作。

4、集中居住點應做好生活保障和物資保障工作,集中居住人員以無接觸式收取快遞等外來用品。

5、對集中居住點實行督導檢查,建立抽查工作臺賬。

三、閉環管理人員健康監測

1、閉環管理人員根據當地疫情指揮部的要求定期做核酸檢測,並可根據上級文件要求隨時調整檢測頻次。

2、如個人健康狀況有異常時,個人或監測人員應立即報告科室負責人及感控科。

3、工作人員發生職業暴露後,應立即按照《新冠肺炎職業暴露處置流程》處置並進行風險評估,做好隔離觀察及跟蹤工作。

四、強化工作人員感控知識培訓

1、嚴格落實工作人員的相關培訓,及時傳達國家及省市最新工作指引和要求。

2、培訓對象應覆蓋閉環管理全體工作人員,培訓內容針對不同崗位特點設定,並對培訓效果進行考覈。

3、因疫情形勢變化和醫療救治需要,部分人員需要從普通崗位調整到閉環崗位時,必須經過嚴格培訓、演練和考覈,並實施核酸檢測,排除新冠肺炎後方可上崗。

4、所有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個人防護用品的穿脫流程及注意事項、清潔消毒方法和職業暴露應急處置等技能。

五、閉環管理期間後勤保障工作

1、閉環工作人員應實行合理排班,原則上連續閉環管理時間不超過2個月。

2、強化集中居住人員心理干預和疏導工作,舒緩心理壓力,保障心身健康。

3、集中居住地點應選擇環境舒適的`場所。

4、各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做好一線抗疫人員的關心關愛工作,確保抗疫隊伍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閉環的管理制度 篇六

爲進一步加強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嚴格落實學校安全工作責任,根據市、區有關通知精神和《xx市xx中學開學準備暨防控防疫工作方案》,特制定本校園封閉管理制度。

1.疫情期間嚴格執行校園封閉式管理,堅決做到“五個一律”,即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師生進校門前一律覈驗身份和檢查體溫(原則上接送學生家長不得進入校內,確需進入的必須覈驗身份和檢測體溫),學校體育場館等場所一律暫停對外開放,對發燒咳嗽者一律實行留觀送醫,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防疫期間門衛不收外賣和快遞。

2.全面落實封閉式管理要求,內防擴散、外防輸出,所有入校者均需佩戴好口罩,按規定進行體溫檢測,符合相關要求方能進入校園。

3.上課期間只留一個出入口(小門),除救護、消防、工程搶修、配送必需品車輛外,其它無關車輛一律禁止進入校園。上學、放學時間段,學校安保人員要引導接送學生的家長不在校門口聚集、逗留,做到即送(接)即走。學生上學期間只進不出、放學期間只出不進,嚴禁家長進入校園。

4.中途不得隨意進出校門。疫情防控期間,中午不開放校門,如有特殊情況,中途需要離開學校的須經所屬組室同意、保障中心登記後放行,返校時同樣需要測溫後方可入校。

5.對來訪人員進行身份覈驗,詢問近兩週內是否有xx及其他疫情重點地區停留、旅行、居住史,近兩週內是否曾接觸過來自xx及其他疫情重點地區人員,無到訪史和接觸史者進行體溫檢測,經得學校領導同意,登記詳細信息後由接待人員陪同,戴好口罩方能進入學校。來訪人員離開後,接待室要進行徹底消毒。

6.學校安保人員24小時值班,每天自測體溫2次,佩帶口罩,每天對門衛室進行消毒,對重點位置、物品要增加消毒次數,遇有自感不適要立即報告學校及保安公司。

7.年級組護導老師加強對年級組情況的巡查,做好護導巡查記錄。行政值班人員每天全面檢查校園封閉式管理情況,巡查校園,做好記錄。學校衛生老師加強與當地疫情防控部門的聯繫,遇有特殊情況立即報告。

8.疫情防控期間,學校不舉辦大型集會活動,停止廣播操及升旗儀式。

9.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正常工作日維保工作暫停,統一安排在週六、週日進行,維保人員或遇有突擊性維修需外聘維修人員,須由保障中心把關摸清近兩週內是否有xx及其他疫情重點地區停留、旅行、居住史,近兩週內是否曾接觸過來自xx及其他疫情重點地區人員,出好健康證明提供給保安,然後進行體溫檢測,登記詳細信息後,並佩戴好校外人員工作證方能進入學校。

10.師生一律在校內用午餐,不得外出或接受外賣食品。在食堂就餐的人員嚴格遵守學校疫情期間的用餐安排。

11.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待疫情解除後予以終止。期間,對不遵守本制度規定者將予以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