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別爲你的輕狂埋單的成敗故事【通用多篇】

別爲你的輕狂埋單的成敗故事【通用多篇】

人生成敗故事 篇一

“不方便”裏覓商機

幾年前,湖南寧鄉女孩劉星宇在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辦了一家魚缸廠,魚缸生意紅火了幾年後卻日漸衰落了。她心裏很上火。一天,她去潘家園送魚缸,發現花鳥魚市場上正熱銷一種豪華的大水族箱。她一下子明白了魚缸生意不好的原因了。現在人們都有錢了,居室裝修越來越豪華,簡陋的魚缸已經跟不上形勢、上不了檯面了。於是,她打算及時轉型生產豪華的水族箱。

她深知要想“後來居上”,自己的產品就一定要有特色,“步人後塵”永遠沒有發展前途。她特地到市場上仔細考察,發現市場上銷售的豪華水族箱,都特別大和笨重,要四五個人才能擡得動,搬運起來十分不方便。她想,如何能讓“不方便”變成“方便”呢?劉星宇苦思冥想,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做一個輕薄的、能掛在牆上的壁掛式魚缸。

普通水族箱的玻璃都是12——19毫米厚,因此很笨重。劉星宇經過反覆實驗,最後決定選用8毫米的浮法玻璃來做魚缸。這樣,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減輕了水族箱三分之一的重量。但是,找到了合適的玻璃只是第一步,要想使自己的產品跟傳統的水族箱相比有優勢就得有所創新。劉星宇發現,傳統水族箱的加熱棒、小電機都是直接放在缸內,看起來不夠美觀,就想能不能把加熱裝置全都隱藏起來呢?最後,研發人員想出了採用內置的方法,他們將加熱裝置和其他循環設施都裝在了一個隔離的小框框裏,從外面看不出來。

壁掛式魚缸研發成功後,迅速投入生產,並快速投放到通州和北京(市)其他區的各個花鳥市場進行銷售,很受客戶的歡迎,訂單不斷飛來。正當劉星宇沉浸在成功的喜悅時,問題隨之也來了。一個叫龍輝的銷售商打來電話要求退貨,說有很多顧客投訴壁掛式魚缸掛在牆上,爬上爬下換水實在太不方便,而且一不小心就弄髒了牆面。劉星宇一下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不能幫顧客解決好魚缸換水難的問題,那麼自己的魚缸在市場上便會落得個“使用不方便”的壞名聲,時間長了自己的魚缸廠只有死路一條。可怎麼才能解決魚缸換水難的問題呢?

劉星宇爲此找到了專搞農業化學研究的康玉林博士。兩個月後,康玉林博士專門爲她研究出一種生態液配方。在魚缸水裏加上一些生態液後,魚的排泄物排出後會沉澱到水底,變成魚缸內水草的營養料,而水草的旺盛生長又產生了氧氣,給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這樣,魚缸內形成了生態平衡的良好水環境,而且原來漂浮在水中的顆粒物都沉入沙中,所以缸裏的水看起來很清澈,換水的時間延長到一年,保持好的可以達到三年,這對喜歡養魚的家庭來說的確方便了很多。“一年免換水”成了劉星宇壁掛式魚缸又一個新的賣點,銷量又呈直線上升態勢。之後,劉星宇再接再厲大打“方便”牌,將魚缸和傢俱結合在一起,研發出了集觀賞功能和實用功能於一體的“茶几魚缸”……

通過幾年的奮鬥打拼,劉星宇深有感觸地說:與人方便,纔能有錢可賺!想想也真是。她就是在別人的“不方便”裏覓得了商機,繼而把“方便”賣給了需要的顧客,在“方便”顧客的同時,也爲自己開闢了一條取之不竭的生財之道。

人生成敗故事 篇二

成功絕非偶然

講述這段往事的是一個叫李勇的打工漢。22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相識。一起挑過紅磚、擡過預製板,同吃過一份盒飯、喝過一瓶礦泉水。如今。李勇仍然輾轉各地打工,潘石屹卻成了身價億萬的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兩個“盲流”的偶遇

李勇是四川綿陽涪城區楊家鎮人,1987年2月,21歲的他懷着碰碰運氣的想法來到深圳南頭邊關檢查站,想去深圳打工,卻沒有邊防證過關。在這裏,他認識了一個同樣沒有邊防證卻也想去深圳的年輕人。

那天上午11點時,李勇正在南頭關口徘徊,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的人對他說,“你也想去深圳嗎?我們找個熟悉這裏的人帶我們去吧!”沒多久,他們找到一個專門幹這種事的人,各自交上50元錢後,在那人的指點下從鐵絲網下面的一個洞爬了過去。李勇正心痛花了50元錢,同伴卻深深吸了兩口氣,興奮地叫道:“深圳,我潘石屹來了”

李勇知道了同路人叫潘石屹,比他大兩歲,甘肅天水人,是從國家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革研究室辭職來闖深圳的。李勇吃驚地說:“你放着好好的鐵飯碗不幹,來深圳幹嗎?”潘石屹說,“深圳發展那麼快,我肯定能闖出一片天地來!”

在深圳市布吉鎮,李勇和潘石屹白天四處找工作,晚上就擠在3元錢一晚的招待所裏。一星期後,兩人把口袋翻了個遍,只剩下5元錢了。李勇沮喪地說:“這可怎麼辦?明天得餓肚子了。”潘石屹樂觀地說“我們不是還有一身力氣嗎?明天去賣苦力,暫時解決生存問題。”

第二天,他們在布吉鎮一家工地上找了個挑磚頭的活兒,每天10元。一個月後,兩人各領了350元的工資,潘石屹對李勇說“老弟,現在我們可以出去尋找更好的機會了。”李勇有些不捨我們就在這裏把工程幹完吧,一年可以存好幾千塊呢“潘石屹說,”只要我們找到更好的機會,不要說幾千元,就是幾萬元也不值一提!“最後,李勇跟他一道辭了工。

1987年11月,他們應聘爲深圳市福田區正泰貿易公司的業務員。公司主要銷售電話機,底薪200元,再按業績提成。潘石屹點子多,他們很快就打開了銷售局面,月收入從200元漲到500元。但潘石屹並不滿足,一天,他興奮地對李勇說,”老弟,報紙上說海南建省,成了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我們一起闖海南吧“李勇大吃一驚”潘哥,去海南人生地不熟的,每月能掙這麼多錢嗎々“潘石屹笑道:”你放心吧,海南剛剛建省,機會多的是。我們去,一定不會錯!“就這樣,1988年5月底,兩人各自帶着1000多元積蓄闖到了海口。

”潘哥“除了折騰還是折騰

然而在海口,兩個月過去了,他們仍沒找到好工作。眼看帶的錢快要花光了,潘石屹還每天買報紙看,李勇心急如焚”我們飯都沒錢買了,你還看報?看報能賺到錢嗎?“潘石屹說,”我們不怕吃苦,還有什麼可怕的萬一沒錢吃飯,就去賣苦力唄“

那年8月26日,李勇和潘石屹手中只剩6元錢了。中午,潘石屹拿着5元錢去買了一份盒飯,兩人分吃後。頂着太陽繼續走在大街上,渴得嗓子都冒煙了。潘石屹拿着最後1元錢買了瓶礦泉水,兩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把一瓶水喝得一滴不剩。潘石屹擦了擦嘴巴,提議說:”這裏到處辦磚廠,去磚廠打工吧!“

當天下午,他們來到海口市東英鎮的一家磚廠做工。磚廠建在山上,不一通電,只能點煤油燈照明,挖土、和泥、脫磚坯和壘磚牆全靠人力。李勇很後悔,”潘哥,在深圳時安穩輕鬆,掙的錢也多。現在倒好,這活又髒又累,還掙不了幾個錢……“潘石屹說+”我們這樣幹下去的確不是辦法。明天我去和老闆談談。“李勇很不解:”我們剛來這裏,能談什麼?“潘石屹笑了:”現在不告訴你,你明天跟我去就知道了!“

第二天,潘石屹一條一條地給老闆提建議引水到廠提高工作效率,雨季搭建雨篷燒磚……”老闆,我不會一輩子在這裏賣苦力,如果你信任我,就讓我幫你管理這個磚廠,第一個月暫時付200元錢工資,保證比現在的效益好。一個月後,我讓你心甘情願地付我500元工資。如果你不信任我,那就算我沒說!“老闆想了想,說:”我想想,明天再給你們答覆。“

李勇說:”潘哥,你真大膽,和老闆剛見了一面,就向他提建議,要當廠長……“潘石屹說,”他如果答應。我覺得我能管理好;不答應,我也不會虧什麼。但不試試,怎麼知道呢?“第二天,老闆叫潘石屹和李勇一起吃飯,表示潘石屹說得有道理,答應讓他做磚廠的廠長。

潘石屹開展了一系列改革:花幾百元錢買來水管,從山上引水到磚廠和泥,又買來小型發電機,方便夜間照明和加班……這樣效率提高了很多,每天的生產量也提高了不少。潘石屹把磚廠管理得有聲有色,老闆第二個月便把他的工資提高到每月500元,3個月後提高到800元。

多年後他怎麼就成了億萬富翁

1989年10月,磚廠老闆把經營重點轉到了房地產上,準備轉讓磚廠。潘石屹對李勇說:”老弟,我想把磚廠承包下來,你幹不幹?“李勇連忙搖頭”潘哥,我們剛過上幾天安穩日子,你又要折騰啊!“潘石屹說”我們來海南不就是尋找機會的嗎?承包磚廠就是不錯的機會。你不幹,我也要幹!“李勇不好意思再拒絕了:”我不投錢,只幫你做事。到時賺得多,你就多給我點兒工資:虧了,算我白乾。“

兩人找到老闆,通過一番談判,以每月8000元承包了磚廠。承包後,潘石屹把磚廠經營得更加紅火,第一個月交了承包款後,還淨賺1萬多元,給了李勇1000元工資。很快,磚廠員工從最初的10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每月贏利兩三萬元,李勇的收入也漲到了兩三千元——這在當時可是老闆級的待遇啊,李勇樂得像做夢一樣。

然而,1990年初,海南經過迅猛的大興土木後,房地產市場跌入低谷,紅磚賣不出去了。堅持兩個多月後,潘石屹低價處理了所有磚瓦,勉強付清了員工的工資。這次打擊讓李勇變得很消沉,他一個勁兒埋怨自己:明知道潘石屹過不了安穩日子,爲什麼要跟着他瞎折騰啊!此時,潘石屹站在磚廠門口和手下員工一一道別,最後一個員工離開後,他淚流滿面。晚上,他提了瓶白酒對李勇說”老弟,我們今晚一醉解幹愁,酒醒後重新開始!“那晚潘石屹醉得一塌糊塗,第二天中午才醒來。他看到李勇還在發呆,說:”不要傷心了,經歷過,失敗過,才能成功……“李勇想,你說得輕巧,這次我可虧了上萬元,你虧了好幾十萬吶!當潘石屹說要再出去闖蕩時,李勇搖頭說,”我不願再過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了。“

那是1990年8月25日,兩人在破敗的磚廠握了握手,互道珍重後便分道揚鑣。

李勇開始在海口一家建築工地上幹活,每月200多元。1993年5月,仍在建築工地打工的李勇在大街上碰到了潘石屹。潘石屹請他到附近一家飯店吃飯,席間告訴李勇,自己和幾個合夥人貸款500萬元,以2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買了8棟別墅,準備高價轉手賣掉。李勇目瞪口呆:”潘哥,500萬吶。萬一虧了,一輩子就完了!“潘石屹笑道:”老弟,你不必爲我擔心。我即使失敗,也是轟轟烈烈地失敗!“

當時的李勇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此後的潘石屹會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後來,李勇來到北京建國門外的SOHO工地上做小工,當他聽說SOHO的老闆是潘石屹時,內心頓時掀起狂瀾如果一直和潘哥在一起,自己怎麼可能還在工地上賣苦力l他心中涌起一陣衝動,想去找找昔日的潘哥,但猶豫再三,最終沒有去。他和潘石屹的交情,只能讓他在打工之餘獨自回味了。

”以前我覺得潘石屹的成功很偶然,可是仔細想想,每當在生活的岔道口,我只圖安穩,害怕失去現有的一切,潘石屹雖然看起來像是在瞎折騰,但每一次的折騰都是站在更高的起點上,最終折騰成了億萬富翁……“

人生成敗故事 篇三

用美好成全美好

這似乎是一個時髦的90後,運動帶帽衫,身形挺拔,步伐輕快。長春火車站有點擁擠,他神色匆忙地穿梭其間,後面還跟着一名扛攝像機的記者。

記者剛剛去過他家。

十平米的小房子,住了五個人。19歲的宋建平,他的聾啞父母,他的姥姥姥爺。全家人僅靠姥姥幾百元的退休金生活。姥姥告訴記者,孩子父母一直找不到工作,也不大管孩子,就愛打牌。

這樣的家庭卻出了一個大學生。宋建平剛被吉林師範大學錄取,學雜費要八千元,家裏七拼八湊又四處借錢,還差三千元。

貧困學生經歷過的尷尬,艱辛,想必宋建平都經歷過,但這張19歲的面龐如平湖秋月,甚至有種貴族般的淡定。

前不久,《中國達人秀》評委周立波淘汰了一位才藝了得但喋喋不休的洗車工,原因就是“男人不應該展覽自己的苦難以博同情”。宋建平早已深諳此理。他的人生是一場戰爭,除了迎戰,別無可想。

作爲貧二代,他以勤學改變命運,卻又被高學費一把攔住。

宋建平左思右想,還是給一家報紙打了電話,希望能夠在“助學平臺”板塊刊登自己的信息,尋求幫助。

他實在沒有想到,很快報社傳來佳音。有人爲他捐了3000元。

宋建平堅持當面感謝恩人,報社記者說對方是天津人,正準備離開長春,於是他匆忙地來到火車站。

他得到的外貌信息是:捐者是個胖哥哥。

真正見了面,宋建平還是被震撼了:“有三個我重,太胖了!”

23歲的胖哥哥鄧雪健已經和肥胖作戰了23年。七個月大時,他已經重達30斤,相當於一個正常的三歲小孩體重。父母抱去醫院,醫生診斷爲“單純性肥胖症”。父親憂心忡忡地想,孩子會爬了會跑了,上學校動腦筋了,應該就會瘦了?

國小五年級,300斤的鄧雪健夾在同學裏像顆巨大的土豆,沒有朋友。被人圍觀和嘲笑時,他也只能一搖一擺地緩慢離開。他唯有寄情於學習,優異成績卻無法阻擋肥胖,騎單車上學,單車過幾個月就得報銷。

父母幫他做了決定:輟學回家,專職減肥。

各種減肥方法都來嘗試。那是一段極其飢餓、孤獨的日子。他幾乎沒有吃飽過,常常腆着臉去鄰居家要點吃的。視肉如命也被迫戒掉,一大家子跟着吃素。沒有吃飽還要行跑鍛鍊,繞着村莊一圈,兩圈。

常常想放棄,回頭,看見年輕父親騎單車跟在後面,早生了華髮,心裏一疼。大年三十,家裏稱來幾斤肉,讓他吃飽。他咬一口肉,幸福到想哭。

這樣過了兩年,他竟減掉了150斤,回到學校,十分歡喜。始料未及的是,體重快速反彈,報復性飆升,他不得不再次輟學。

鄧雪健選擇了自暴自棄,過了幾年,他心跳加速,頭暈,身體不適,體重高達410斤。父親要帶兒子去長春的減肥機構,卻爲錢發愁。村子聽說了此事,你五十他一百地湊了三千塊錢,送父子倆出了村口。

減肥療程太貴了。三千元完全是杯水車薪。

父子倆失望地回到了招待所,收拾行李準備離開。在這段時間,鄧雪健無意中看到了報紙上的助學平臺,想到自己輟學時的痛苦,決定把這筆錢捐出去。

“這點錢不多,卻爲我點燃了希望之火,我希望它還能點燃別人,把村裏的愛心延續下去。”

於是,有了鄧雪健和宋建平的相識。從一出生,這兩個孩子就分別和自己的苦難做鬥爭,不肯屈服,由此惺惺相惜。可貴的是,無論是貧困還是肥胖,都無損一個人的善良純真。

結局美好。宋建平接受了善款,如今已是大學生,和胖哥哥一直保持聯絡,告訴他大學生活的模樣。鄧雪健因爲捐贈善款被媒體關注,得到了一家醫院的免費減肥治療,減至220斤的他可以穿上自己喜歡的條紋T恤,在鏡頭前笑出更多自信。

縱然開局醜陋,心靈的美好成全了生命的美好。

人生成敗故事 篇四

做自己的“音樂”

很多人酷愛唱歌,但大多是五音不全,只好哼哼幾句自娛自樂。青島姑娘王湛的創意APP“我聲”順利地解決了這些難題,它不僅集智能編曲、美聲、音樂社區等功能於一身,還可通過輸入人聲哼唱,讓移動終端自行智能編曲。通過這個軟件,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音樂。

2015年2月,王湛剛滿17歲,還是一名正在爲大學聯考備戰的高二學生,如果不是陪朋友參加“創意週末”的活動,或許她還在重複着三點一線的生活。2015年4月,“創意週末”活動在青島舉行,每個人都有90秒的上臺展示機會,來湊熱鬧的王湛看到夥伴們爭先恐後地發言,她悄悄地退到了一邊,但是最終還是輪到了她。王湛只好硬着頭皮走了上去。

講臺下一片混亂,王湛發現根本沒有人注意她講什麼。索性,她大膽講了“怎麼將平時的哼唱快速準確地記錄成譜,讓不識譜的人也可以編曲”的創意,90秒轉瞬即逝,走下臺后王湛大腦一片空白。她本以爲沒事了,但是,有人從背後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扭頭看到身後站着幾個人,對方表示對王湛的創意很感興趣,並希望能和她儘快組建團隊。

她的創業之路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在見過團隊中的其他人後,父親對她說:“放手去做吧,我和媽媽支持你。”有了父母的支持,王湛開始卯足了勁去幹。

創業週末結束後,王湛和她的團隊便對之前的創意進行實踐開發,他們不停地參加各種咖啡路演、活動、比賽,與投資人商談合作。一旦閒暇下來,就開始不停地討論這款APP,甚至講話都會講到腦袋缺氧。雖然這個時期,是他們有生以來最勞累的日子,但只要想到夢想正在變成現實,每個人的臉上立刻洋溢出燦爛的笑容。王湛也第一次體味到了創業帶來的樂趣,像一場冒險之旅,雖然無比驚險,但卻格外刺激。

雖然這款軟件一開始就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是王湛覺得APP很難黏住用戶。她覺得要想讓年輕人喜歡,就必須站在受衆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產品,否則再完美的創意也是曇花一現。

很多人擔心王湛會因爲創業而影響學習。王湛覺得這兩者完全可以找到平衡。邊玩邊學習是一種不錯的態度,在她看來,相比創業本身,更重要的是有一羣願意聽她講創意的“聽衆”,並能夠和他們一道把這些創意付諸實踐。

她自學音樂10多年,掌握6種不同的樂器,高中曾組建過自己的搖滾樂隊。她覺得創業團隊和她的樂隊很像,每當想一個創意點,就像是之前樂隊做一個demo(樣本唱片),自然而隨性,只是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加入自己想要的東西。到最後發現,這麼做效果還不錯,一切並沒想象的那麼困難。

王湛很喜歡這種狀態,她覺得創業前後對她的改變並不大,現在的她還是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起身書寫她的小創意。在朋友們眼裏,王湛還是那個盛氣但不凌人、有個性但合羣的搖滾女孩。

如今,王湛和她的團隊憑藉這款獨特的創意產品,從3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拿到了進入牛投衆籌的資格。談到成功王湛說:“每一個人都要面臨成長,在我眼裏,創業和學業其實歸根結底都是成長,興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也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動力。”

人生成敗故事 篇五

行動是最好

1994年,爲了讓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他們一家三口來到了北京。丈走開出租車,她擺修鞋攤。想不到時間不長,丈夫就因爲車禍去世。爲了孩子的前途,她還是咬着牙留了下采。

後來她聽說天安門和故宮一帶人流量大,修鞋的生意比較好,便輾轉到了那裏。2002年的一天,一位在故宮做講解員的女子到她的鞋棒來修鞋。在閒聊中那人告訴她,做講解員這一行沒有學歷限制,只要對故宮熟悉,並且掌握一門小語種就行。女子無意中的一句話,讓她看到了光明的前程。

當年12月,海淀區北京應用技術大學開了一個葡萄牙語培訓班,學費雖說只有1800元,但對她來說也是個天文數字,最後她狠下心報了名。然而,由於她的基礎太差,聽課如同聽天書。爲了強化記憶,她一咬牙,花了80元錢買了一個MP3,上課時錄下老師講課的內容,白天修鞋的空閒就反覆聽。後來,她還專門製作了一個牌子,用葡萄牙語寫着:免費修鞋和問路。通過這種方法制造與老外交流的機會。她的故事感動了一個在外企做高管的名叫保利諾的巴西青年,保利諾有空就來指導她。

2005年春節前,她被聘做7天的講解員。可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真正用葡語翻譯起來,卻常常是張口結吉。聘用方只好將她勸回了。痛定思痛,她找來《故宮導引》等資料,請保利諾把這些資料翻譯成葡萄牙語。從此,每天一睜開眼她就開始背,給兒子做早餐時背,去擺攤的路上背,修鞋時背,吃飯時背,晚上洗澡時也在背。2006年6月,她順利通過了一家旅行社的故宮博物院講解員的資格考試。

現在,她已經在北京按揭購買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兒子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巴西利亞大學計算機專業。

2010年10月1日,葡萄牙政黨的重要領袖德·布拉幹薩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訪問期間欲參觀故宮。經過嚴格考覈後,她成了德·布拉幹薩的講解員。

她叫朱桂扼。談起自己的成功轉身,她說:“人生永遠沒有不可逾越的絕境,擁有的只是無數種希望。不要去刻意尋找什麼機遇,因爲行動就是最好的機遇。”

人生成敗故事 篇六

先讓自己成爲“千里馬”

人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可天津80後女生季冠霖,年僅35歲就兩次遇到了自己人生的伯樂,不能不說是幸運之極。

說季冠霖大家也許很陌生,如果說《甄嬛傳》中的甄嬛、《羋月傳》中的羋月,可是家喻戶曉。而季冠霖就是這些主人公、演員孫儷的配音。季冠霖還爲《神鵰俠侶》、《美人心計》、《阿凡達》等近400部影視劇配過音,被喻爲“明星共同的聲音”、“配音女王”、“真正的中國好聲音”……

成爲專業的配音演員,對季冠霖來說完全是個意外。

考入天津師範大學的季冠霖,主修播音主持專業,出身梨園世家的她,夢想將來能成爲節目主持人。上大學期間,她憑藉一副好嗓子和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經常給廣告配音賺零花錢。

一次,她在錄音棚配音時,偶遇了她的第一位伯樂——著名配音演員周海濤。周海濤被她到位的口型、甜美的嗓音、認真的態度所打動,主動找到她,問她是否有興趣爲譯製電影配音,季冠霖覺得這是難得的機會,滿口答應。在周海濤的引領下,她利用課餘時間在天津配音圈做了兩年的譯製片配音,配音作品近百部。

季冠霖是個努力、細緻、精益求精的人,在做譯製片配音的日子裏,她用“笨鳥先飛”的故事激勵自己,每接到一個任務,她都會提前練習,想好各種突發狀況,反覆琢磨磁帶,把所有臺詞都背下來,把磁帶看得滾瓜爛熟,哪兒停頓、快速、沉默、嘶喊……全部記在心裏,真正做到了然於胸、信手拈來。正式配音的時候,她不用看臺詞本就知道下面要說什麼,而且做得特別到位,讓很多配音前輩都不得不服。

臨近大學畢業時,她在北京接了一個活兒:給某銀行錄一個宣傳片。在錄音棚裏,她遇到了她的第二位伯樂——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配音演員、配音導演齊克建。季冠霖是宣傳片中的女聲配音,而齊克建是男生配音。由於工作需要,他們相互留了個電話,並做了幾次簡單的交流。此時季冠霖並沒有意識到,齊克建會在她最艱苦、最迷茫的時候給了她一次重要的機會。

畢業後的季冠霖因爲身體原因辭掉了天津交通臺的播音主持工作,投奔北京的男朋友後也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當所有的門對她關得緊緊時,她想起了齊克建老師。

人家可是配音界的四大金剛之一,配廣告都是按秒算錢的主兒,那麼大的腕兒,能答理她嗎?糾結、鬥爭了半天,季冠霖小心翼翼地撥通了齊克建的電話。“好好好,行行行,我想着,我想着……”聽起來,明顯是客氣話,大名鼎鼎的配音導演怎麼可能會把她這個無名小卒當回事呢?

讓季冠霖沒想到的是,一個月後,她接到了電話:“這兒有個戲,《張大千》的女三號,你來試試吧。”面對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她深知,必須牢牢把住。在正式配音的前兩天,她在錄音棚整整看了兩天,去得比別人都早,回去得比別人都晚,整個人精神高度集中。兩天之後,她開始正式錄音,讓大家驚奇的是,這位初出茅廬的新手在整個錄製過程中,口型能一點都不錯,甚至比一些資歷老的配音演員都要準,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期。於是,大家的認可讓她走進了北京配音圈。

從小喬、小龍女到東方不敗、趙敏,再到甄嬛、羋月,“配音女王”季冠霖憑着“不瘋魔,不成活”的工作態度, 走上了自己事業的巔峯。

談起自己的成功,季冠霖說:“從來沒覺得自己有多麼神奇,我只是幸運一點罷了。”豈止是幸運,更多的是奮鬥。“很多人都在尋找成功的捷徑。捷徑或許真的存在,可當它還沒有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還是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往前走吧。”季冠霖在自己出版的《我們都要和固執的自己坦誠相待》書中,字句間透露着她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和對事業的執着追求。

雖然正如季冠霖自己所說,很幸運,但之所以幸運,不光是因爲她這匹“千里馬”曾兩度遇見了“伯樂”,由這兩位“伯樂”把她從一個臺階送上了另一個臺階。然而,我們更應該從季冠霖身上看到:要想遇到“伯樂”,自己先得成爲“千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