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2022年的清明節是幾月幾號【精品多篇】

2022年的清明節是幾月幾號【精品多篇】

清明節的來歷傳說 篇一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一)

春秋時代,晉國的晉獻公因爲寵愛驪姬,導致太子申生自殺,另外的兩個兒子重耳與夷吾則逃亡他國。

重耳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部落裏寄居十二年,後來重返中原,欲尋求各國的協助而復國。他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一行人飢寒交迫的到達了衛國,沒想到衛文公卻讓他們吃了難堪的閉門羹。這時,重耳因爲長期的營養不良,染上了風寒,發着高燒,他喃喃囈語着想喝一碗肉湯。但是,隨行的人一樣也兩袖清風,上哪兒去籌錢買肉呢?忠心耿耿的介之推,一咬牙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出熱熱的肉湯,重耳喝了之後,居然不藥而癒。一行人也繼續前行,到達了齊國,並獲得齊桓公的支持,終於在流亡十九年之後,返回晉國,登上大位,成爲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掌政權後,要之前隨同流亡的臣子們,說說自己的貢獻,再來論功行賞。看到衆人自我吹噓、爭相邀功的嘴臉,介之推非常厭惡,他自始至終都不發一語,晉文公也沒想起他來。介之推失望之餘,帶着母親退隱山林。介子推的一個鄰居爲他打抱不平,晉文公纔想起了他的恩澤,急忙派人尋訪,但是介之推已經淡泊名利,無論如何都不肯下山受賞。有人向晉文公獻策,放火燒山逼他下山,卻沒料到這把火熄滅之後,衆人在滿山灰燼中,找到了抱着一棵樹被活活燒死的介之推與母親。

介子推母子被火燒死以後,次年晉文公命令從今往後每到介子推死的日子(3月初五,清明前一天)家家不得生火,只能吃涼的食物,以紀念介子推。而當時晉國文化爲春秋時期的強勢文化,寒食的傳統便被推廣到了全國,自此便有了寒食節。清明與寒食(掃墓、不吃熱是寒食的習俗)本不是同一個節日(清明其實只是個節氣),但寒食過後就是清明,所以慢慢也就合二爲一。

唐玄宗時又下詔將寒食掃墓定爲五禮之一。

古時將清明、7月15中元節、10月15下元節並稱三冥節,都是祭祀鬼神的節日。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二)

介子推母子被火燒死以後,次年晉文公命令從今往後每到介子推死的日子(3月初五,清明前一天)家家不得生火,只能吃涼的食物,以紀念介子推。而當時晉國文化爲春秋時期的強勢文化,寒食的傳統便被推廣到了全國,自此便有了寒食節。清明與寒食(掃墓、不吃熱是寒食的習俗)本不是同一個節日(清明只是個節氣),但寒食過後就是清明,所以慢慢也就合二爲一。

唐玄宗時又下詔將寒食掃墓定爲五禮之一。

古時將清明、7月15中元節、10月15下元節並稱三冥節,都是祭祀鬼神的節日。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三)

文/徐芝羚

同學們,你們知道清明節嗎?不知道,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清明節的傳說是多種多樣的,是說不完的,今天就講到這裏吧!從去年開始,清明節被列爲國家法定節日,便於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祭奠親人。清明節真是來之不易啊!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四)

相傳在遠古時期,大地一片荒涼。人們沒有飯吃,都靠喝西北風過日子。所以,現在還流傳着“沒有飯吃,只有喝西北風”這句話。但是,西北風也只有冬天纔有。冬天一過人們就開始餓肚子了。身體好的,就象蛇和青蛙冬眠一樣躺在洞裏,一動也不動地睡到冬天再起來喝西北風;身體差的,只有活活餓死。

卻說江漢平原有個名叫清明的小夥子,爲人心地善良,生得身強體壯。這年春末的一天,他從亂墳場經過,忽然聽到一陣痛苦的呻吟。他尋聲走過去,發現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婆婆倒在墳溝裏,正在垂死掙扎。她見到清明後,立刻用微弱的聲音哀求給她弄點東西吃。要是換個人,很可能會這樣回答:“我自己都沒有東西吃,到哪裏去給你弄吃的東西呢!你已經是黃土埋到頸的人了,早死早享福啊!”

清明卻想:見死不救,豈不是白披了一張人皮!再說,哪個人又不老呢?他立即和顏悅色地對老婆婆說:“您老等着吧!”

清明四處尋找了一番,不但找不到吃的東西。而且被亂墳溝的石頭絆了一跤,把大腿都跌青了。他垂頭喪氣地坐在地下,一邊用手揉着傷腿,一邊傷心落淚。揉着揉着,眼睛忽然一亮,他立刻撥出腰刀,把大腿的肌肉割下來。然後,忍着劇痛,一瘸一瘸地拿去給老婆婆吃。老婆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象喝西北風一樣,張開嘴一口就吞進了肚子裏。可是她卻喊沒有吃飽,還要吃。清明二話沒說,又將右大腿的肌肉割給老婆婆吃。老婆婆吃完了還要,清明就再割……就這樣,一個吃了要,一個就割,直到清明把大腿、小腿、胸脯、手臂……總而言之,凡是能割的肉都割了,老婆婆才罷休。而清明從始至終都沒吐怨言。

白髮老婆婆終於打着飽嗝從墳溝裏站起來了,小夥子清明卻血淋淋地倒在墳溝裏。

老婆婆笑容可掬地問:“小夥子,你如此捨命相救一個黃土埋到頸的人,我該怎麼感謝你纔好呢?”

清明吃力地搖搖頭,表示不要感謝。

老婆婆哈哈大笑起來:“哈……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嘛!實話告訴你吧,我就是昔日煉彩石補天的女媧。這次是專門下凡試探人心的。既然你的心地如此善良,今後就不用喝西北風過日子噠,我送一碗飯給你吃吧!”女媧娘娘說着,伸手從衣袖裏摸出一個金燦燦的碗,碗裏裝着象珍珠一樣的金黃顆粒。

女媧娘娘將金碗送到清明面前,接着說:“小夥子,這碗裏裝的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咧,這是我補天時用剩下的黃色石渣子。如果肚子餓了,就抓一點吃,吃了可以長生不老;如果石渣撒出去,落在哪裏就能長出能吃的莊稼。那個地方也就歸你所有。你可以把田租給其他人種,糧食賣給別人吃。你就可以發財。不過,你想長生不老就不能發財,想發財就不能長生不老。因爲煉石渣一落地,靈氣就被大地吸收。只能讓石渣變成莊稼在大地長生,卻不能讓人在世界上不老。所以,二者只能擇其一。我特別要提醒你注意的是:這個金碗你在任何時候也不要丟。若是丟了,你就會立刻死亡。現在伸出手來接碗吧!”

清明卻並不伸手接碗,而只是感激地露出一絲笑容,斷斷續續地說道:“謝……謝!請您……送給……別人吃--吧!我已……經不行噠……”

女媧娘娘又是一陣哈哈大笑:“小夥子,你以爲我當真吃了你的肉嗎?我是爲了你的身體更結實,把你的肉放進我的煉彩石的爐子裏鍛鍊去噠。現在可以還給你啦!”

女媧娘娘猛吸了一口仙氣,然後張開嘴輕輕地照着清明的身上一吹,清明當即一個鯉魚打挺從地下躍起身來。真是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剛纔還是血淋淋的身子,不但肌肉全部還了原,而且清明的精神比以前勝過百倍噠!--據說爲什麼人們的大腿、小腿、胸脯、手臂的肌肉比其他部位結實、發達些,就是因爲當年女媧娘娘用煉石爐冶煉過的緣故。

清明接過女媧娘娘的煉石渣金碗,低頭一鞠躬,正想開口說幾句感謝的話。誰知擡起頭來時,卻見女媧娘娘化成一道金光迴天宮去了。

清明端着碗,想着今後再也不會餓肚子,不由咧嘴笑大笑。笑着笑着,忽聽得一片哭泣之聲,舉目四望時,但見一個個面黃肌瘦,皮包骨頭的人紛紛哭着向荒墳場走來,有的是眼看身體不支前來等死的,有的則是他們的親友前來送別並準備挖墳築墳的。但見父母哭兒女,兒女哭爹孃,妻哭夫,夫哭妻……悲悲慘慘,痛不欲生。清明看着看着,也落起淚來。他本想將手中端的“飯”送給那些行將倒斃的人吃,可是那麼多人分這一碗又能救活幾個呢?不給別人吃吧,眼看着別人喝西北風,餓死的餓死,自己一個人吃飽了永遠活在世界上又有什麼意思呢?乾脆把煉石渣撒出去吧,長了莊稼收糧食,別人有吃的,我也發財,兩全其美,我何樂而不爲呢?

主意一定,清明抓了一把煉石渣,使勁一揚,也不過撒了方圓五百里的地盤。清明很不滿足,象這種撒法,撒十把也不過五千裏的田地能長莊稼。天下還有很多人要捱餓。我不如找個高山去撒吧!山高飛得遠……哎,要是乘颳大風時撒,一定飛得更遠。

天下無難事,只要有決心。清明一心要達到自己的目的。他走了六六三十六個晝夜,闖了七七四十九關,受了九九八十一大劫難。終於憑着女媧娘娘給他煉就的一副好身體,來到頂天立地的武當山最高峯。他把金碗裏剩下的煉石渣分成了四股,遇到刮東風時撒一股,刮南風時撒一股,刮西風時撒一股,刮北風時撒一股。這樣,東南西北全撒遍了,而且借風的力量連最遙遠的地方也有了。說來也真怪,煉石渣落在有水的田裏就長成了稻穀,落在無水的地上就長成了麥子,落在肥沃的土地上就長成了豆子,落在貧瘦的土地上就長成了粟米(稷),落在不肥不瘦的土地上就長成了黍子。這五種糧食統稱爲“五穀”,那是因爲清明將煉石渣分成東南西北四股加上在江漢平原上撒的一股,一共爲五股撒的。所以,人們就把稻、麥、豆、稷、黍統稱爲“五股”。傳說那時只有“彀”字,沒有“股”字,所以寫書的人就將“五股”寫成“五彀”。後來又嫌繁體彀字筆劃太多,又將原來的“五彀”改成“五穀”了!

再說清明撒完煉石末後,便捧着金碗高高興興地從武當山回到江漢平原。這時的江漢平原可漂亮啦!到處都是黃燦燦的,變成了全天下最富饒的魚米之鄉。爲什麼江漢平原一直到現在都是最富饒的地方呢?傳說是因爲清明首先單獨在這裏撒了一股煉石渣的緣故。

清明回到原先住的山洞,成千上萬的人從四面八方跋山涉水地來找他租田種,買糧食吃。清明驚奇不已地說:“要田種你們去種啊,要糧吃你們就去收嘛!租什麼?買什麼呀?!”

衆人千口一詞地說道:“天下所有的田地、糧食都歸您所有,不租不賣,你怎麼發財咧?”

清明一愣,這才明白髮財的意思。他立即高聲宣佈:“反正這田地我一個人也種不了,糧食也吃不完。我撒煉石渣長糧食的目的,就是爲了天下餓肚子的人都有飯吃,我也不願發什麼財!這些田地、糧食統統送給大家,一人一份,誰愛吃什麼就種什麼吧!”

人們聞言,立刻歡天喜地散去了。

清明把田地和糧食全部送給了別人,卻忘記給自己留下一份。不過,他端着金碗走到什麼地方,那裏的人總要拉他到家裏作客。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喝的全是玉液瓊漿。什麼事也不讓他幹。這樣生活了一些日子,清明心裏起了疑團。一天,他問一位老爹:“大爺,我們素不相識,怎麼大家都爭着敬我爲上賓呢?”

老爹爹笑笑說:“我們一見您拿着金碗,便知道您是那位捨命救人換五穀,慷慨仗義送田地,使天下人不再靠喝西北風過日子的英雄。當然應該請來奉爲上賓啊!”

清明頓時恍然大悟。他羞愧萬分地跺着腳說:“嗨嗨嗨!一人苦,萬人甜,一家敗,萬家興,完全是理所當然的事。如今變成不勞而獲的吸血鬼,象這樣活着倒不如死的好呢!”說完,他揚起手,將金碗一甩,就聽豁刺一聲,金碗化成一道金光飛上天去了。

傳說後來落在武當山變成了金頂。

清明丟了金碗,好似還清了一身重債。他臉含微笑,慢慢地倒在地上。

成千上萬的人聽到清明死去的消息,紛紛跪到清明的墓前,晝夜痛哭嚎啕。一連三天三夜都無人離去。

這天早上,清明的墓忽然颳起旋風,接着飛出一隻鳥雀,嘴裏一迭連聲地叫:“布穀布穀!布穀布穀!”

人們立刻明白,這是清明怕大家忘了種田播谷,特地變成這種“布穀鳥”來提醒大家,以免重新過那種喝西北風捱餓的日子。於是每年布穀鳥一叫,人們便開始播谷了。

人們每年在清明死的這天都去爲清明修整墳墓。時間一長,就形成了習慣。所以直到現在人們都念念不忘清明節。

2021年4月4日 農曆二月廿四 星期日 篇二

2021年清明節放假時間安排☆

4月3日-4月5日放假三天

4月4日(星期日,農曆清明當日)爲法定節假日

4月6日(星期二)照常上班。

按照2020年清明節的放假安排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大的。也方便大家去掃墓。

2018年清明節日期,過節時間:2018年4月5日

2019年清明節日期,過節時間:2019年4月5日

2020年清明節日期,過節時間:2020年4月4日

清明節簡介☆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爲寒食節,前二天爲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爲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的起源☆

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爲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爲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清明節的飲食習俗☆

1、晉南人清明節吃什麼?

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麪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爲“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2、上海人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清明餅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3、浙江人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家家裹糉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俗話說:“清明糉子穩牢牢。”清明前後,螺螄肥壯。俗話說:“清明螺,賽只鵝。”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吃後將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據說屋瓦上發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於清明後的養蠶。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餚,葷以魚肉爲主,素以豆腐青菜爲主,酒以家釀甜白酒爲主。浙江桐鄉河山鎮有“清明大似年”的說法,清明夜重視全家團圓吃晚餐,飯桌上少不了這樣幾個傳統菜:炒螺螄、糯米嵌藕、發芽豆、馬蘭頭等。這幾樣菜都跟養蠶有關。把吃剩的螺螄殼往屋裏拋,據說聲音能嚇跑老鼠,毛毛蟲會鑽進殼裏做巢,不再出來騷擾蠶。吃藕是祝願蠶寶寶吐的絲又常又好。吃發芽豆是博得“發家”的口彩。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4、福州人清明節吃什麼?

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但味卻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種叫艾葉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色小花,葉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們手提竹藍,三五成羣來到田野喜滋滋地採摘艾葉,青青鮮鮮的艾葉滿滿當當地堆在藍子裏,煞是好看誘人。艾葉採回家後,便開始了繁雜的製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們又像摩術師,青青的艾草一轉眼就變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5、北方清明節吃什麼?

吃饊子;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爲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爲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麪爲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爲有名。

清明螺;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爲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糉、饃餈、清明粑、幹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2021年清明節圖片(7張 篇三

清明節圖1

清明節圖2

清明節圖3

清明節圖4

清明節圖5

清明節圖6

清明節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