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一

本節主要學習細胞通過分 裂產生新細胞,描述細胞分 裂的基本過程;並說出細胞分 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說出細胞分 裂與生物生長的關係;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價值。

其中說出細胞分 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和描述細胞分 裂的基本過程是本節的重難點。

本節學習觀察葉片的結構,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生物教學要注重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結合本節課的教學。

根據教情和學情,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本節課通過用顯微鏡觀察菠菜葉的橫切面裝片,蠶豆下表皮裝片及CAI課件的使用,使得教學直觀形象、生動有趣。

2、引導發現法:孔子說過:“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孔子啓發誘導的教學思想,是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精華,也是現代課堂教學原則之一。引導發現法就是教師用已知的內容,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去發現未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3、課堂互動教學法:通過教師與學生交流,學生與學生交流,營造平等交流和互相學習的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本週學習練習使用顯微鏡其重點主要是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學生獨立操作能力的培養,其中規範使用顯微鏡,並觀察到物象(要求學生用左眼注視目鏡內圖像的同時,右眼睜開)爲學習的難點。所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本節的重點。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二

我講的《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七年級下冊生物第四單元第六章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的第一課時。這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理解反射並且掌握反射的五個結構,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們瞭解了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各組成部分的分佈以及作用的基礎上進行的。

這節課正式上之前有兩次的磨課,第一次是以說課的形式進行。在這次說課活動中,發現不少問題:

1、視頻過多,佔用了一定的時間;

2、在學生完成“膝跳反射”實驗後,我提出質疑:“膝跳反射”是否受大腦控制,很多資料中認爲不受大腦控制,但實踐中發現大腦對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3、在反射弧的結構圖中標出相應結構的名稱,這個知識點較簡單,可由學生在導學案中完成,再用投影展示,這可節省時間。根據老師們提出的建議,我對課件進行了修改和完善。第二次,在4班進行,課前雖然通知了學生,但沒有進行溝通,課雖然上得還算順利,但時間沒把握好。

原因有:

1、在做“膝跳反射”實驗時,學生扣擊的位置不對,且座位之間的距離小,所以許多學生都沒有出現應有的反射現象;

2、在講反射弧的組成內容時,一次展示的問題過多,使學生在進行小組討論過程中不知從哪開始討論。

3、有些拓展問題需要學生課前預習找出答案的,由於時間倉促,學生沒能很好的預習,所以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引導。

在這次磨課後,組裏的老師都找出問題並提出建議:

1、導課的小實驗沒有向學生說明意圖,學生不知道這個實驗要達到什麼目的;

2、展示有關反射弧組成的問題時不要一次把所有問題展示,分開展示有利於學生明確要討論的問題;

3、提問個別學生時,老師還要關注其他學生的反應;

4、沒有很好的對學生回答問題進行評價。

經過這次的磨課,我有針對地對課件和教學思路做了比較大的改動。

1、課前與學生溝通,讓他們有所準備;

2、指導學生完成導學案中的自主學習部分;

3、佈置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完成合作探究的問題,並就拓展的問題給予提示。

在正式上課時,我按照修改後的教學思路進行,同時儘量避免出現之前的錯誤。課上得挺順利,學生很配合,師生互動也做得不錯,但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1、前面講的太細,導致後面趕時間;

2、有些拓展問題較難,在我的提示後學生仍不能回答,說明學生課前預習時我的指導不充分。

3、最後沒有完成課堂的達標測評,使得這節課不完整。

4、在環節銜接上做得仍不夠好,需要再精心設計。

5、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仍做得不夠。

從整體上來看,本堂課學生的表現讓我非常的滿意,但是由於作爲教師本人的準備的不足和對課堂把握的欠缺使得本節課存在很多的暗點,期待自己在以後的課堂中不斷提升和加強。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三

這個學期,上國中一年級3班的生物課。因爲今年起,會考要考生手了,期會考試我們也舉行了考試,現在考試已經結束,面對學生的一些讓人失望的試卷,我陷入了深思:爲什麼會這樣?我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所有的題,甚至是原題都一一做過了,有些題甚至還強調了很多遍,爲什麼最後的結果還是不會?今後該如何做,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成績?基礎知識部分:通過試卷可以看出,基礎知識需要記得的,學生掌握的不好,也許學生基本上都是死記硬背的,且掌握的不紮實,缺少靈活性。錯字多。對策:今後的教學要注意把握全局,從細處入手,對出現錯誤的學生,在其糾正錯誤後要組織針對性的過關。指派組長檢查,引導學生自我訓練。

同時,我們要善於發現問題,讓學生有感悟,獲得一定的經驗。知識的運用、遷移部分:這是一個讓學生、老師頭痛的問題,學生的理解、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太差,有時明明能背下知識,但是卻不會運用,答不到點子上去,這是我一直以來最爲苦惱的事情,在我看來都是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是對學生卻是一頭霧水。如何克服這個困難,解決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首先,我把學生進行了比較。除了學生自身能力和學習方法外,我找不出什麼其他的原因。其次想到自身的教學方法,長久以來,學生總習慣於先自己討論、交流後,教師再把答案組織成型,然後背下來,要是哪一次沒有組織,學生馬上抗議,不知道背什麼,有點無所適從的感覺,給人的感覺好像是雛鳥,張着嘴巴專等着人來喂。一旦考試遇到了稍微變樣的題型,馬上就傻眼了,不知道從何下手。今後注意開闊學生的視野,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課堂上儘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自己組織成答案,以提高學習的能力。

學習態度是決定成績好差的前提條件,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對試卷中做錯的題目,不能單純歸爲粗心、馬虎所致,其實也有審題不嚴,能力不強方面的問題。找到了真正的問題所在,也就找到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不斷髮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績不理想的背後,就是問題的暴露,自己必須找出問題所在,立即採取措施,加以補救,如果通過這一次的失敗,能換取下一次的成功,也該心滿意足了。相信只要通過師生不懈的努力,生物知識能力會有所提高。

旺盛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慾望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效益。進入七年級下學期的教學後,發現隨着教學內容的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在一天天的削減。從剛進入七年級時的興趣昂然到現學生在課堂上思想不集中、對教學內容索然無味,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何使學生在課程深入的同時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慾望呢?爲了今後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益,增強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反思一年教學的點點滴滴,總結經驗教訓,查找原因並提出對策如下:

A、經驗教訓:

第一、教學方式未能適合學生的發展要求。

由於國中生是個體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階段,處於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各方面都處於發展的態勢,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有較強的可塑性,是介乎於國小生與高中生的一個特殊、可變化羣體。七年級上半年學生仍保持着國小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較認真並服從教師的安排、學習方法以模仿爲主、自我獨立意識尚未萌發,自學要求較低。下半年,隨着青春期的到來,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伴隨逆反心理的產生,學生開始改變服從教師的學習習慣並嘗試通過自身獨立學習獲取知識並提高科學素養。

在七年級上學期的教學中,雖藉助多媒體課件教學,用各種多媒體手段刺激學生的感官,利用生動有趣的資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教學中仍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課學習爲主的方法,提供給學生施展才能的空間狹小,學生的自我意識沒有得到充分的考慮,學生作爲學習主體的地位沒能充分體現,沒有體驗到通過努力自主獲得知識的正向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得學習興趣、慾望在不斷的下降。

第二、學習態度沒有端正。國中生物由於不參與會考,在學生心目中是一門邊緣科,因此對生物學習不太重視,如果能提高心理上的重視程度,學業成績必然有較大的提高。正確的歸因傾向恰好能產生良好的動機,並從而提高其學習的自信心。

第三、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培養較差。

由於考慮到學生中有部分識字水平較差及課時教學任務的完成要求,因此教學中依靠教師講解學習較多,放手提供學生動手動腦的鍛鍊機會少,致使知識的主動建構過程薄弱,雖獲取了知識但不牢靠,過後即忘較多。

第四、課前預習設計不足、課後鞏固練習不及時,造成課前準備差課後遺忘較多。

以至於到下半學期仍以教師講授爲主的方式教學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以有了很大的變化。課堂上神遊的、張望的、睡覺的開始逐漸多起來了,課時內的學習效益下降,在積累作用下導致了學生出現了分化現象。

B、今後教學上的決策和思考。

(1)加強生物學科的理想前途教育,明確學科地位。

1)適當介紹科學研究的新成就及其發展前景,給學生以啓迪。

例如,當人們的器官發生了不可逆轉的病變,生命受到威脅時,挽救生命的唯一辦法就是器官移植。爲了解決器官的來源問題,也爲了預防移植後出現的排異現象,科學家採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帶有人類某些基因的動物。經過基因工程改造 的“豬心”、“豬腎”等,可望在不久的將來進入人體執行正常的生理功能。事實證明,適當介紹科學研究的新成就及其發展前景,給學生以啓迪。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生物學與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從而提高生物學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2)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有意識地介紹一些當今生物科學的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廣闊的發展前景,讓學生觀看錄像瞭解影響環境保護,資源問題,能源短缺等都與生物有着緊密的關係,從而激發學生的求證慾望和學習興趣。

(2)多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成功體驗。

成功容易使人產生自豪等積極的情緒體驗,因而產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動機,最終導致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多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及設置不同的考覈方式讓學生取得成功體驗,會激起他們學習的熱情。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有了成功的經歷後,他們會對學習產生更高的期望,並願意爲學習付出更大的努力。

(3)培養學生努力導致成功的歸因觀。

成就動機水平高的人在失敗時往往歸因於努力不夠,即使失敗也不灰心,相信努力與結果之間有依隨性,表現出積極的行爲。成就動機水平低的人在失敗時往往把原因歸於能力不足,容易灰心喪氣,認爲努力也不會帶來相應的結果,容易產生無力感。所以,應該關注和承認的是學生的努力。因爲努力這一內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有意增加或減少的。從提高學習積極性的角度考慮,使學生學會積極努力的歸因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後進生,應把他們的成敗歸因引導到努力程度這個因素上來,我們通常說的“勤能補拙”就是這個道理。培養學生良好的歸因觀可以通過歸因訓練來完成。歸因訓練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觀察學習法,即讓學生觀察、模仿身邊由於學習努力而導致成績好的同學,學會正確歸因。二是團體討論法,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學業成敗的原因,教師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引導,指出歸因誤差,鼓勵符合實際的歸因。三是強化矯正法,老師根據學科教學內容,對有歸因偏差的學生予以暗示和引導,鼓勵作出正確歸因的學生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歸因。

(4)教給學生科學學習的方法。

學生學習上的一些問題僅是靠增強努力是不夠的。如果學生更大的努力仍然不能帶來進步,就會陷入更大的無力感中。所以,我們不僅要告訴學習需要努力的道理,還需要針對學生在學習上的實際困難或問題,進行具體的幫助指導,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如:

(1)在學習新知識時,採用五段學習法,即是將學習過程分爲預習、上課、複習、作業、總結等五個階段。

(2)記憶方法的指導:

a、是採取先密後疏的記憶方法。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遺忘是先快後慢的。因此,記憶就應該先密後疏。

b、是編制記憶口訣。

c、是聯想記憶法,即引導學生把記憶材料與其相互聯繫的材料結合起來。

d、是形象記憶法。

(3)閱讀方法指導:在閱讀時讓學生做到眼、口、腦、手並用,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隨着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可要求學生閱讀後能提出問題並能提綱挈領地歸納大意,形成知識結構。此外還要指導學生重視圖表的閱讀,明確其意,領會其質。

(4)加強課前預習,課中突出重、難點,課後鞏固。

教學過程中儘量減少不適應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減少過高要求和過多的學習容量,突出重、難點,讓學生能清晰領會學習內容。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四

在教學思路上,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爲一個新興的教學手段必將走進課堂,如何利用它達到課改的目標,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是我想探討的問題。通過實踐,我發現,學生通過課件來學習部分教學內容確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興趣、注意力的集中、合作精神方面,包括探究的深度,都有良好的反映。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是有幫助的。但是這裏必須注意的是,製作的內容要讓學生容易理解,要生動形象。同時要能夠解決教學問題,還要易於操作,否則製作的東西就沒有價值。製作比較實用且效果較好的課件需要的週期較長,因此不適合所有的教學內容,本課就是比較適合的一種,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另外從時間的分配上來看,採取這樣的方法能大大提高課堂效率,時間的利用更加合理。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隨時通過網絡來解決遇到的困難,解決其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從而學生有了成就感,就更加喜歡學習生物學了,而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協助者這一新的角色就建立起來了,這是符合課改要求的。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較多,如果完全展開,可以利用兩節課的時間來完成,會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可能,調整一下“觀察思考”的內容,或重新設計一番,使之更實用,是我們今後應探討的問題,另外,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需進一步訓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