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水龍吟 辛棄疾(彙總21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1篇《水龍吟 辛棄疾》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水龍吟 辛棄疾》相關的範文。

水龍吟 辛棄疾(彙總21篇)

篇1:辛棄疾——《水龍吟》

【年代】:宋

【作者】:辛棄疾——《水龍吟》

【內容】: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

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

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

搵英雄淚!

【作者】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爲金兵所佔。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採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誇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準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閒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韓□(tuo1)胄當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爲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爲“蘇辛”。《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而產生的消極情緒。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辭海》1989年版)

【註釋】:

建康:今南京,爲六朝故都。

遙岑:遠山。

遠目:極目遠眺。

玉簪螺髻:比喻山。

吳鉤:佩劍。

“休說”三句:晉人張翰(字季鷹)在洛陽作官,見秋風起,因思家鄉吳中美味的鱸魚,便棄官回鄉。

求田聯問舍:買地置屋。

劉郎:三國時劉備,此泛指有大志之人。

流年:歲月流逝。

風雨:喻國事的艱難。

樹猶如此:典出《世說新·言語》。桓溫北征,見昔日所種樹皆已十圍,嘆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倩:請。

紅巾翠袖:指美人。

搵:揩拭。

【賞析】:

作者作此詞時,已南歸約十餘年,卻一直投閒置散,報國無門。值此登臨之際,抒發自己悲憤之情,;上片寫景抒情,下片直接言志。全詞筆勢縱橫,用典圓熟精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

篇2:辛棄疾 水龍吟

詩人簡介:

辛棄疾,生於1140年5月28月日,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南宋愛國詞人。他出生時故園被金人所佔,他二十一歲便參加抗金起義軍。仕途一直坎坷,後被誣落職,先後在信州上饒、鉛山兩地閒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紹興府兼浙江安撫使、知鎮江府。在鎮江任上,他重視伐金的準備工作,但爲權相韓侂冑所忌落職。一生抱負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終因憂憤而卒。

辛棄疾閒居江西鉛山瓢泉時,寫了幾首瓢泉詞。很喜歡將其錄文章後。瓢泉在江西省鉛山縣期思村瓜山下。辛棄疾取孔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的含意,取名爲瓢泉。《鉛山縣誌》記載:“瓢泉,在縣東二十五里,泉爲辛棄疾所得,因而名之。其一規圓如臼,其一規直若瓢。周圍皆石徑,廣四尺許,水從半山噴下,流入臼中,而後入瓢,其水澄可鑑。”

篇3:辛棄疾 水龍吟

爲韓南澗尚書甲辰歲壽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

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

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

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況有文章山斗,對桐陰滿庭清晝。

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

綠野風塵,平泉草木,東山歌酒。

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爲先生壽。

篇4:辛棄疾 水龍吟

學習填寫《水龍吟》時,初見辛棄疾【水龍吟】用“些”語再題瓢泉這首詞,感覺新鮮有趣。其實宋代以來有些詞人用楚騷的“兮”、“些”等句式填詞。它是詞體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不同於一般詞押韻時,是以句子最後一個字作韻腳,而是用<楚辭>語尾字“些”作後綴的尾字。後來才知詞作者又另用平聲“蕭、餚、豪”韻部的字作實際的韻腳。這就是古人所謂的長尾韻。“這種格律聲韻具有和諧迴應的美,猶如是有兩個韻腳在起作用。”

文載道,詩言志,詞緣情。早期詞人多是離別傷感,以至美豔之詞流行。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屈原及作品在詞中的`出現就越來越頻繁。辛棄疾是熟練自如地運用楚辭句法形制的作家,楚騷是辛詞的重要資源,也是構成其含蓄沉鬱詞風的要素之一。原來辛詞的根在屈原楚騷,怪不得如此深厚,根深葉茂。

從《辛棄疾詞集》整理挑出【水龍吟】詞牌詩詞多首。含定格和變格兩種詞格,《詞林正韻》不同的韻部。後學僅此學習欣賞足矣,不敢妄加評論。

篇5:辛棄疾 水龍吟

【定格】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鱠,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篇6:辛棄疾 水龍吟

盤園任帥子嚴,掛冠得請,取執政書中語,以“高堂”名其堂,來索詞,爲賦水龍吟。

薌林侍郎向公告老所居,高宗皇帝御書所賜名也,與盤園相併雲。

斷崖千丈孤鬆,掛冠更在鬆高處。

平生袖手,故應休矣,功名良苦。

笑指兒曹:“人間醉夢,莫嗔驚妝。”

問黃金餘幾,旁人慾說,田園計、君推去。

嘆息薌林舊隱,對先生、竹窗鬆戶。

一花一草,一觴一詠,風流杖屨。

野馬塵埃,扶搖下視,蒼然如許。

恨當年《九老》,圖中忘卻,畫盤園路。

篇7:辛棄疾 水龍吟

次年南澗用前韻爲僕壽。僕與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壽南澗

玉皇殿閣微涼,看公重試薰風手。

高門畫戟,桐陰閣道,青青如舊。

蘭佩空芳,蛾眉誰妒,無言搔首。

甚年年卻有,呼韓塞上,人爭問: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鬥。向中州、錦衣行晝。

依然盛事,貂蟬前後,鳳麟飛走。

富貴浮雲,我評軒冕,不如杯酒。

待從公,痛飲歲,伴《莊》椿壽。

篇8:辛棄疾 水龍吟

題雨巖。巖類今所畫觀音補陀,巖中有泉飛出,如風雨聲

補陀大士虛空,翠巖誰記飛來處。

蜂房萬點,似穿如礙,玲瓏窗戶。

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

有怒濤聲遠,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又說春雷鼻息,是臥龍、彎環如許。

不然應是,洞庭張樂,湘靈來去。

我意長鬆,倒生陰壑,細吟風雨。

竟茫茫未曉,只應白髮,是開山祖。

篇9:辛棄疾 水龍吟

過南劍雙溪樓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

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

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憑闌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峽束滄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

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

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

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篇10:辛棄疾 水龍吟

寄題京口範南伯家文官花。花先白次緣、次緋、次紫、唐會要載學士院有之。

倚欄看碧成朱,等閒褪了香袍粉。

上林高選,匆匆又換,紫雲衣潤。

幾許春風,朝薰暮染,爲花忙損。

笑舊家桃李,東塗西抹,有多少、淒涼恨。

擬倩流鶯說與:記容華、易消難整。

人間得意,千紅百紫,轉頭春盡。

白髮憐君,儒冠曾誤,平生官冷。

算風流未減,年年醉裏,把花枝問。

篇11:辛棄疾 水龍吟

別傅先之提舉,時先之有召命

只愁風雨重陽,思君不見令人老。

行期定否,徵車幾兩,去程多少。

有客書來,長安卻早,傳聞追詔。

問歸來何日,君家舊事,直須待、爲霖了。

從此蘭生蕙長,吾誰與玩茲芳草?

自憐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飛鳥。

只有良朋,東阡西陌,安排似巧。

到如今巧處,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篇12:辛棄疾 水龍吟

老來曾識淵明

老來曾識淵明,夢中一見參差是。

覺來幽恨,停觴不御,欲歌還止。

白髮西風,折腰五斗,不應堪此。

問北窗高臥,東籬自醉,應別有、歸來意。

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

吾儕心事,古今長在,高山流水。

富貴他年,直饒未免,也應無味。

甚東山何事,當時也道,爲蒼生起。

篇13:辛棄疾 水龍吟

詞林正韻第三部

水龍吟 題瓢泉

稼軒何必長貧,放泉檐外瓊珠瀉。

樂天知命,古來誰會,行藏用舍?

人不堪憂,一瓢自樂,賢哉回也。

料當年曾問:“飯蔬飲水,何爲是、棲棲者?”

且對浮雲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

蒼顏照影,故應零落,輕裘肥馬。

繞齒冰霜,滿懷芳乳,先生飲罷。

笑掛瓢風樹,一鳴渠碎,問何如啞?

篇14:辛棄疾 水龍吟

用些語再題瓢泉,歌以飲客,聲韻甚諧,客爲之酹。

聽兮清佩瓊瑤些,明兮鏡秋毫些。

君無去此,流昏漲膩,生蓬蒿些。

虎豹甘人,渴而飲汝,寧猿猱些。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無助狂濤些。

路險兮山高些,愧餘獨處無聊些。

冬槽春盎,歸來爲我,制鬆醪些。

其外芬芳,團龍片鳳,煮雲膏些。

古人兮既往,嗟餘之樂,樂簞瓢些。

篇15:辛棄疾 水龍吟

用瓢泉韻戲陳仁和兼簡諸葛元亮,且督和詞

被公驚倒瓢泉,倒流三峽詞源瀉。

長安紙貴,流傳一字,千金爭舍。

割肉懷歸,先生自笑,又何廉也。(渠坐事失官)

但銜杯莫問:“人間豈有,如孺子、長貧者。”

誰識稼軒心事,似風乎、舞雩之下。

回頭落日,蒼茫萬里,塵埃野馬。

更想隆中,臥龍千尺,高吟才罷。

倩何人與問:“雷鳴瓦釜,甚黃鍾啞?”

篇16:辛棄疾 水龍吟

愛李延年歌、淳于髡語合爲詞,庶幾高唐、神女、洛神賦之意雲。

昔時曾有佳人,翩然絕世而獨立。

未論一顧傾城,再顧又傾人國。

寧不知其,傾城傾國,佳人難得。

看行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下、襄王側。

堂上更闌燭滅。記主人、留髡送客。

合尊促坐,羅襦襟解,微聞薌澤。

當此之時,止乎禮義,不淫其色。

但啜其泣矣,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篇17:辛棄疾:水龍吟

辛棄疾:水龍吟

【題解】

見《稼軒長短句》。題爲“登建康賞心亭”。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二十三歲的辛棄疾,以中原義軍將領的身份,由已淪陷的故鄉山東投歸南宋。不久,向孝宗獻奏《美芹十論》,暢論抗金大計,朝廷不納。乾道五年(1169)辛充疾被任命爲建康通判,登賞心亭,面對大好江山,想到收復中原的事業一籌莫展,百感交集而作此詞。

【原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h英雄淚。

篇18:辛棄疾水龍吟

辛棄疾水龍吟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譯文】

空蕩的秋空雖火紅似火,可是我心中卻千里冷落淒涼,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隨着天空流去,何處會是盡頭,這秋天無邊無際。無奈的眺望遠處的山嶺,爲何,報國又比登天難,爲何,國家又如此腐敗,只能怪人間正道是滄桑。那羣山像女人頭上的玉簪和螺髻,難道說,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嗎?斜下的太陽照着這亭子,在長空遠飛離羣。孤雁伴着它那悽慘絕望聲從天空劃過,或許是映照着我這流落江南思鄉遊子。我看着這寶刀,卻不曾沾染着敵人的鮮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欄杆都拍遍了,也沒有人領會我現在登樓的心意,天下知我者,還能有誰呢?。

我可不會像張翰那樣,爲家鄉之景而歸。那劉備天下爲懷,斥責許氾,辭氣激揚,令人佩服。只可惜時光如流水一般過去,我真擔心着風雨飄蕩中的國家,時間如白駒過隙!連一拭英雄淚的紅巾翠袖也無人喚取了。

【註釋】

建康:今江蘇南京。

賞心亭:《景定建康志》:“賞心亭在(城西)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賞之勝。”

遙岑:岑,音cén。遠山。

玉簪螺髻:簪,音zān;髻,音jì。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狀的髮髻,這裏比喻高矮和形狀各不相同的山嶺。

斷鴻:失羣的孤雁。

吳鉤:唐·李賀《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吳鉤,古代吳地製造的一種寶刀。這裏應該是以吳鉤自喻,空有一身才華,但是得不到重用。

了:音liǎo。

鱸魚堪膾:用西晉張翰典。《世說新語·識鑑篇》記載:張翰在洛陽做官,在秋季西風起時,想到家鄉蓴菜羹和鱸魚膾的美味,便立即辭官回鄉。後來的文人將思念家鄉、棄官歸隱稱爲蓴鱸之思。

季鷹:張翰,字季鷹。

【點評】

這首詞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闋開頭以無際楚天與滾滾長江作背景,境界闊大,觸發了家國之恨和鄉關之思。“落日樓頭”以下,表現詞人如離羣孤雁、像棄置的寶刀難抑胸中鬱悶。下闋用三個典故對於四位歷史人物進行褒貶,從而表白自己以天下爲己任的抱負。嘆惜流年如水,壯志成灰。最後流下英雄熱淚。

這是稼軒早期詞中最負盛名的一篇,藝術上也漸趨成熟境界:豪而不放,壯中見悲,力主沉鬱頓挫。上片以山水起勢,雄渾而不失清麗。“獻愁供恨”用倒卷之筆,迫近題旨。以下七個短句,一氣呵成。落日斷鴻,把看吳鉤,拍遍欄杆,在闊大蒼涼的背景上,凸現出一個孤寂的愛國者的形象。下片抒懷,寫其壯志難酬之悲。不用直筆,連用三個故實,或反用,或正取,或半句縮住,以一波三折、一唱三嘆手腕出之。結尾處嘆無人喚取紅巾“搵英雄淚”,遙應上片“無人會,登臨意”,抒慷慨嗚咽之情,也別具深婉之致。

【賞析】

此詞上片開頭就說:“老來曾識淵明,夢中一見參差是。”句法就有點特別。陶淵明與作者,本來志趣不同,性格各異,而作者卻說他們已有了神交,並在夢中見過面了。這對一般讀者來說,不能不感到突兀、驚詫,從而也就有可能構成一個強烈的印象,令人玩味。“老來”二字是特指,說明作者驅馳戰馬、奔波疆場或是籌劃抗金、收復故土的`年輕時代,與脫離塵囂、迴歸自然的陶淵明是無緣的,而只有在他受到壓抑與排斥,壯志難酬的老年時代,纔有機會“相識淵明”。這個開頭,對讀者來說既有些突然,又讓人感到十分自然。而作者也以平靜的語氣敘述,益發顯得深沉。接下去的“覺來幽恨,停觴不御,欲歌還止”三句,直接抒寫作者心中的沉痛心情。心頭之恨是如此沉重,竟使得作者酒也不飲,歌也不唱。這是爲什麼?作者作了回答:一個白髮老翁怎能在西風蕭瑟中爲五斗米折腰!但是,也不僅僅是因爲這個。

詞的下片緊隨前文,並作了更深入的回答:悔恨東山再起!先講陶淵明的精神、人格和事業都是永在的,而且仍凜然有生氣,和現實是相通的。“懍然生氣”一句,這裏暗用《世說新語。品藻》“廉頗、藺相如雖千載上死人,懍懍恆如有生氣”的語言以贊淵明。正是因爲如此,所以作者緊跟着又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來說明他同淵明之間是千古知音。這知音就在於對“富貴他年”所持的態度。接下去“富貴他年,直饒未免,也應無味”三句,引用了東晉謝安的故事。據《世說新語。排調篇》記載:“謝安在東山居布衣時,兄弟已有富貴者,翕集家門,傾動人物。

劉夫人戲謂安曰:”大丈夫不當如此乎?‘謝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說明即使他年不免於富貴顯達,也是沒有意思的。結語“甚東山何事”三句用的仍然是謝安的事,同書又記載:“謝公在東山,朝命屢降而不動。後出爲桓宣武司馬,將發新亭,朝士鹹出瞻送。高靈時爲中丞,亦往相祖。先時多少飲酒,因倚如醉,戲曰:”卿屢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今亦蒼生將如卿何?‘謝笑而不答。“很顯然,從作者到陶淵明,又從陶淵明到謝安,或富貴顯達,或歸田隱居,或空懷壯志,雖處境各不相同,但其實一樣,都沒有什麼意義。這是英雄的悲嘆!

篇19:水龍吟辛棄疾

該詞是辛詞名作之一,不僅反映了那個時期人們的生活的矛盾,而且,作者運用圓熟精到的藝術手法把內容完美地表達出來,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極其強烈的感染力量,使人們百讀不厭。全詩如下:

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篇20:水龍吟辛棄疾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譯文一】

空蕩的秋空雖火紅似火,可是我心中卻千里冷落淒涼,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隨着天空流去,何處會是盡頭,這秋天無邊無際。無奈的眺望遠處的山嶺,爲何,報國又比登天難,爲何,國家又如此腐敗,只能怪人間正道是滄桑。那羣山像女人頭上的玉簪和螺髻,難道說,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嗎?斜下的太陽照着這亭子,在長空遠飛離羣。孤雁伴着它那悽慘絕望聲從天空劃過,或許是映照着我這流落江南思鄉遊子。我看着這寶刀,卻不曾沾染着敵人的鮮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欄杆都拍遍了,也沒有人領會我現在登樓的心意,天下知我者,還能有誰呢?。

我可不會像張翰那樣,爲家鄉之景而歸。那劉備天下爲懷,斥責許氾,辭氣激揚,令人佩服。只可惜時光如流水一般過去,我真擔心着風雨飄蕩中的國家,時間如白駒過隙!連一拭英雄淚的紅巾翠袖也無人喚取了。

【譯文二】

擡頭觀看西北方向的浮雲,駕馭萬里長空需要長劍(御劍術),人們說這個地方,深夜的時候,常常能看見鬥牛的火焰(鬥牛是星座)。我覺得山高,水潭的水冰冷,月亮明亮星光慘淡,待點燃燈火(燃犀是指點燃生命的火光,燃犀也指一種怪獸),倚在欄杆處卻怕,風雷怒,魚龍慘(這兩句沒有什麼好翻譯的)

山峽夾江對應而起,過高樓(古代的危樓是指高的樓臺),想飛去但還是收斂作罷,身體精神都已感到疲憊,不妨舒服的躺下來,涼爽的酒,涼爽的席子(簟席子),千古興亡的事情,百年的悲歡離合,嬉笑怒罵,一時登高樓觀賞風景,問什麼人能夠放下塵世的瑣事呢,片片白色的船帆的影子印在白沙河岸,如同系統斜陽的纜繩!

【賞析一】

這是辛詞中愛國思想表現十分強烈的名作之一。作者在紹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撫使。從這首詞的內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饞害誣陷而落職時的作品。作者途經南劍州,登覽歷史上有名的雙溪樓,作爲一個愛國詞人,他自然要想到被金人侵佔的中原廣大地區,同時也很自然地要聯想到傳說落入水中的寶劍。在祖國遭受敵人宰割的危急存亡之秋,該是多麼需要有一把能掃清萬里陰雲的長劍呵!然而,詞人之所見,卻只是莽莽羣山,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欲待燃犀向潭水深處探着,卻又怕水面上風雷怒吼,水底裏魔怪兇殘。說明,若想取得這把寶劍,組成統一的、強大的愛國抗金力量,這中間是會遇到重重阻撓與嚴重破壞的。後片即景抒情,雖然流露出壯志難酬,不如困居高臥的.隱退思想,但這一消極思想之產生,是與他當時的處境,與南宋王朝整個政治形勢分不開的。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圖恢復進取,一味妥協投降;對愛國抗敵的有識之士卻百般壓制打擊,直至迫害鎮壓,使統一中原的偉大事業,付之東流。因此,在指出辛詞中經常流露的隱退閒居這一消極思想的同時,還必須指出這種思想之所以產生的客觀原因。

【賞析二】

該詞,上片大段寫景:由水寫到山,由無情之景寫到有情之景,很有層次。開頭兩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是作者在賞心亭上所見的景色。楚天千里,遼遠空闊,秋色無邊無際。大江流向天邊,也不知何處是它的盡頭。遙遠天際,天水交融氣象闊大,筆力遒勁。“楚天”的“楚”地,泛指長江中下游一帶,這裏戰國時曾屬楚國。“水隨天去”的“水”,指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的長江。“千里清秋”和“秋無際”,顯出闊達氣勢同時寫出江南秋季的特點。南方常年多雨多霧,只有秋季,天高氣爽,纔可能極目遠望,看見大江向無窮無盡的天邊流去的壯觀景色。

全詞通過寫景和聯想抒寫了作者恢復中原國土,統一祖國的抱負和願望無法實現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難酬、報國無門、抑鬱悲憤的苦悶心情,極大地表現了詞人誠摯無私的愛國情懷。

篇21:水龍吟 辛棄疾

水龍吟 辛棄疾

這首詩用了三個典故對於四位歷史人物進行褒貶,從而表達詩人以天下爲己任的抱負,嘆惜流年如水,壯志成灰的感情。全詩如下: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譯文】

空蕩的秋空雖火紅似火,可是我心中卻千里冷落淒涼,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隨着天空流去,何處會是盡頭,這秋天無邊無際。無奈的眺望遠處的山嶺,爲何,報國又比登天難,爲何,國家又如此腐敗,只能怪人間正道是滄桑。那羣山像女人頭上的玉簪和螺髻,難道說,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嗎?斜下的太陽照着這亭子,在長空遠飛離羣。孤雁伴着它那悽慘絕望聲從天空劃過,或許是映照着我這流落江南思鄉遊子。我看着這寶刀,卻不曾沾染着敵人的鮮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欄杆都拍遍了,也沒有人領會我現在登樓的心意,天下知我者,還能有誰呢?。

我可不會像張翰那樣,爲家鄉之景而歸。那劉備天下爲懷,斥責許氾,辭氣激揚,令人佩服。只可惜時光如流水一般過去,我真擔心着風雨飄蕩中的國家,時間如白駒過隙!連一拭英雄淚的紅巾翠袖也無人喚取了。

【註釋】

建康:今江蘇南京。

賞心亭:《景定建康志》:“賞心亭在(城西)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賞之勝。”

遙岑:岑,音cén。遠山。

玉簪螺髻:簪,音zān;髻,音jì。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狀的髮髻,這裏比喻高矮和形狀各不相同的山嶺。

斷鴻:失羣的.孤雁。

吳鉤:唐·李賀《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吳鉤,古代吳地製造的一種寶刀。這裏應該是以吳鉤自喻,空有一身才華,但是得不到重用。

了:音liǎo。

鱸魚堪膾:用西晉張翰典。《世說新語·識鑑篇》記載:張翰在洛陽做官,在秋季西風起時,想到家鄉蓴菜羹和鱸魚膾的美味,便立即辭官回鄉。後來的文人將思念家鄉、棄官歸隱稱爲蓴鱸之思。

季鷹:張翰,字季鷹。

【賞析】

我們知道,辛棄疾自青少年時代起,就飽經戰亂之苦,立志抗金,恢復中原,他的詞也以激越豪放而著稱。但是在這首《水龍吟》中所反映出來的思想,卻引歸耕隱居的陶淵明爲“知己”,未免有點消極。之所以如此,與他的遭際有着密切的關係。據學者考證,此詞約作於光宗紹熙五年(1194),那年辛棄疾已經五十五歲,秋天又被罷官,於是感傷世事人生,免慨嘆。

該詞是辛詞名作之一,它不僅對辛棄疾生活着的那個時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較真實的現實內容,而且,作者運用圓熟精到的藝術手法把內容完美地表達出來,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極其強烈的感染力量,使人們百讀不厭。

與辛棄疾其他一些詩詞中所反映出來的豪情壯志不同,在這首詞中,作者已沒有“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調歌頭》),“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虞美人》)那種壯志凌雲、激越慷慨的感情,而是把一切都看得如此閒淡無謂,如此的不屑一顧,這難道是作者的本意嗎?不,這是作者對現實政治的失望與哀嘆,是時代的悲劇

全詞通過寫景和聯想抒寫了作者恢復中原國土,統一祖國的抱負和願望無法實現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難酬、報國無門、抑鬱悲憤的苦悶心情,極大地表現了詞人誠摯無私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