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蘇格拉底哲理故事(精彩多篇)

蘇格拉底哲理故事(精彩多篇)

蘇格拉底哲理故事 篇一

1、錢裏有什麼

農夫和賭徒走進同一家餐館,每人挑一張桌子坐下來。

賭徒點了一桌子菜,要了一瓶酒和一籠蒸包。一瓶酒喝光了,一籠蒸包吃了兩個,一桌菜,有的動了幾筷子,有的一筷頭也沒動。

賭徒的肚子撐得像個大西瓜,他把幾張百元鈔票往服務小姐的盤子裏一放,起身就走。

服務小姐叫住他:“先生,請稍候,還要找你10元呢!”

賭徒打了一響指,說:“不用找了。就算你的辛苦費吧!”

農夫點了一菜一湯一碗米飯。菜吃光了,湯喝光了,最後剩下一團米飯,他把它倒進菜盤裏,盤子裏的油被蘸得乾乾淨淨。

把最後一粒米送進嘴裏,農夫叫道:“小姐,兩分錢您還沒找我呢。”

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把一切都看在眼裏。

學生說:“這個農夫太小氣了。瞧,那位先生多大方!”

蘇格拉底說:“農夫的錢裏有血汗,那個人的錢裏有什麼?”

2、人生的真諦

幾個學生向蘇格拉底請教人生的真諦。

蘇格拉底把他們帶到果林邊,這時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樹枝上沉甸甸地掛滿了果子。“你們各順着一行果樹,從林子這頭走到那頭,每人摘一枚自己認爲是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許走回頭路,不許作第二次選擇。”蘇格拉底吩咐說。

學生們出發了。在穿過果林的整個過程中,他們都十分認真地進行着選擇。等他們到達果林的另一端時,老師已在那裏等候着他們。

“你們是否都選擇到自己滿意的果子了?”蘇格拉底問。

學生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肯回答。

“怎麼啦?孩子們,你們對自己的選擇滿意嗎?”蘇格拉底再次問。

“老師,讓我再選擇一次吧!”一個學生請求說,“我走進果林時,就發現了一個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還想找一個更大更好的,當我走到林子的盡頭後,才發現第一次看見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個學生緊接着說:“我和師兄恰巧相反,我走進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認爲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後我發現,果林裏比我摘下的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師,請讓我也再選擇一次吧!”

“老師,讓我們都再選擇一次吧!”其他學生一起請求。

蘇格拉底堅定地搖了搖頭:“孩子們,沒有第二次選擇,人生就是如此。”

蘇格拉底哲理故事 篇二

蘇格拉底一貫生活節儉,家裏別說什麼值錢的東西,就連一般人家的日常用品也並不完全具備。

他的學生們實在看不下去了,有一天就極力鼓動他去集市上逛一逛,置辦些必要的新用具。他們眉飛色舞地遊說蘇格拉底道:“現在集市裏有數不清的新鮮玩意兒,您看了一定會心動的,相信您到時候一定會滿載而歸的。”蘇格拉底拗不過他們,就去好好地逛了一次街。

第二天,學生們請蘇格拉底講一講昨天逛街究竟淘到了哪些寶貝。蘇格拉底笑着說:“告訴你們,昨天逛街我什麼東西都沒買,因爲我只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可是我需要的東西我已經都有了。不過,我有個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那麼多我並不需要的東西。不需要的東西對於我來說,即使只花一分錢,也是非常奢侈的,萬不可取。”

看看當今那些網購達人,購物狂歡之後便生“剁手”之悔甚至是“敗家”之虞,便會發現,蘇格拉底兩千多年前的“淘寶”理念至今仍然具有它的獨特價值。

蘇格拉底哲理故事 篇三

蘇格拉底哲理故事寓意

怪題

古希臘有個青年人自認爲自己比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還聰明。

有一天,蘇格拉底問他一個問題:“世間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雞是從蛋中孵出來的,自然是先有蛋羅!”

“蛋是雞下的。沒有雞,蛋從哪裏來?”

青年人想了想說:“那還是先有雞!”

“你剛纔已經說過,雞是從蛋中孵出來的。沒有蛋,雞從哪裏來?”

青年人抱怨說:“你怎麼提出這樣一個怪問題呢?現在我也問你一個問題。”

“請提吧。”

“你說說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蘇格拉底老老實實地回答:“我不知道。”

青年人笑了:“這樣看來,你和我其實差不多啊!”

蘇格拉底說:“不,你是以不知爲知,我是以不知爲不知。以不知爲知非知,以不知爲不知非不知矣!”

選擇

幾個學生向蘇格拉底請教人生的真諦。

蘇格拉底把他們帶到一片果林邊。這時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樹上枝上沉甸甸地掛滿了果子。

“你們各自順着一行果樹,從林子的這頭走到那頭,每人摘一枚自己認爲最在最好的果子。不許走回頭路,不許做第二次選擇。”蘇格拉底吩咐說。

學生們出發了。在穿過果林的整個路程中,他們都十分認真地進行着選擇。

等他們到達果林 的另一端時,老師已在那裏等着他們了。

“你們是否都選擇到自己滿意的果子了?”蘇格拉底問。

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回答。

“怎麼啦,孩子們,你們對自己的選擇滿意嗎?”蘇格拉底再次問。

“老師,讓我們再選擇一次吧,”一個學生請求說,“我剛走進果林時,就發現了一個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

我還想找一個更大更好的。當我走到林子的盡頭後,才發現第一次看見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個學生緊接着說:“我和師兄恰巧相反。我走進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認爲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後我發現,果林裏比我摘下的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師,請讓我再選擇一次吧!”

“老師,讓我們都再選擇一次吧!”其他學生一起請求。

蘇格拉底堅定地搖了搖頭:“孩子們,沒有第二次選擇。人生就是如此。”

愁人

學生問蘇格拉底,怎樣才能獲得快樂?

蘇格拉底想了想,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

一人鬱鬱寡歡,骨瘦如柴,似乎一陣風就可以把他吹到天上去。

天使問他:“你爲什麼老是不快活,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嗎?”

這人說:“人們都說太陽寶石、月亮寶石是無價之寶,我什麼時候能得到它們呢?”

天使非常同情他,便滿足了他的要求。

過了一段時間,天使見這個人仍是愁眉不展,比過去更瘦了,又問:“你還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呢?怎麼還是這樣滿面愁容?”這人雙眉緊鎖,長嘆短嘆:“唉,我日日夜夜都擔心失去這些寶貝啊!”

天使攤開雙手,搖搖頭說:“想得到的時候,害怕不能得到;已以到手了,又恐怕失掉它。這樣的人,怎麼能夠享受歡樂呢?”

頭髮

蘇格拉底年輕時有一頭非常漂亮的頭髮。後來,由於他潛心研究哲學,用腦過度,年紀大後,腦門和後腦勺上的頭髮都掉光了。

一個有着一頭漂亮金髮的年輕人揶揄地問他:“尊敬的大哲學家,是否頭髮越少,就意味着學問越多呢?”

蘇格拉底說:“不一定。不過,如果腦子裏面是空的,即使長着一頭濃密漂亮的頭髮,又有什麼用?”

遠山

蘇格拉底和拉克蘇相約,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遊覽一座大山。據說,那裏風景如畫。人們到了那裏,會產生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許多年以後,兩人相遇了。他們都發現,那座山太遙遠太遙遠。他們就是一輩子,也不可能到達那個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蘇頹喪地說:“我竭盡精力奔跑過來,結果什麼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傷心了!”

蘇格拉底撣了撣長袍的灰塵說:“這一路有許許多多美妙風景,難道你都沒有注意到?”

拉克蘇一臉的尷尬神色:“我只顧朝着遙遠的目標奔跑,哪有心思欣賞沿途的風景啊!”

“那就太遺憾了。”蘇格拉底說:“當我們追求一個遙遠的目標時,切莫忘記,旅途處處有美景!”

拾麥穗

兩千四百多年前的一個黃昏,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領着他的三個弟子來到一片麥田前。

“現在,你們到麥田裏去摘取一顆自己認爲最飽滿的麥穗。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採摘了就不能再換。”三個弟子欣然前行。

第一個弟子沒走多遠,就看到一顆大麥穗,如獲至寶地摘下。可是,越往前走,他越發現前面的麥穗遠比手中的飽滿。他懊惱而歸。

第二個弟子吸取前者的教訓,每看到一個大麥穗時,他總是收回了自己伸出去的手:更大的麥穗一定在前頭。麥田快走完時,兩手空空的弟子情知不妙,想採一顆,卻又覺得最飽滿的已經錯過。他失望而歸。

第三個弟子很聰明。他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去識別怎樣的麥穗纔是飽滿的麥穗,第二個三分之一的路程去比較判斷,在最後的三分之一的路程裏他採摘了一顆最飽滿的麥穗。他自然滿意而歸。

如果把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歸類,那麼顯然第一個是屬於“先做了再說”之列。“先做了再說”,省略了思考過程,必然會導致行爲的盲目性與無序性,其結果當然“懊惱而歸”。第二個當屬於“等等再說”之列。“等等再說”,總是在思索、觀望這個臺階上停滯不前,“只想未做”必定兩手空空,“失望而歸”。第三個弟子則是“先想後做”。對事物有了充分的認識以及足夠的判斷之後,纔不慌不忙地出手,他當然能夠“滿意而歸”。

快樂

羣學生在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

他們向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請教:“老師,快樂到底在哪裏?”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這羣學生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在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出一條獨木船。獨木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划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

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他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說:“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爲着一個明確的目的忙得無暇顧及其它的時候突然來訪。”

蘋果的香味

學生向蘇格拉底請教如何才能堅持真理。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他拿著一個蘋果,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後,他回到講臺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有哪位同學聞到蘋果的味了嗎?有一位學生舉手站起來回答說:“我聞到了,是香味兒!”蘇格拉底又問“還有哪位同學聞到了?”學生們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聲。蘇格拉底再次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們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回到講臺上後,他又問:“大家聞到蘋果的氣味了嗎?”這次,絕大多數學生都舉起了手。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學生中間,讓每位學生都嗅一嗅蘋果。回到講臺後,他再次提問:“同學們,大家聞到蘋果的味兒了嗎?”他的話音剛落,除一位學生外,其他學生全部舉起了手。那位沒舉手的學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舉起了手。他的神態,引起了一陣笑聲。蘇格拉底也笑了:“大家聞到了什麼味兒?”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香味兒!”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麼味兒也沒有。”

求知

一個青年問蘇格拉底:“怎樣才能獲得知識?”

蘇格拉底將這個青年帶到海里,海水淹沒了年輕人,他奮力掙扎纔將頭探出水面。蘇格拉底問:“你在水裏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空氣,當然是呼吸新鮮空氣!”

“對!學習就得使上這股子勁兒。”

打雷以後必定會傾盆大雨

“蘇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婦、壞老婆的代名詞。她是個心胸狹窄,性格冥頑不化,喜歡嘮叨不休,動輒破口大罵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別人問蘇格拉底

“爲什麼要娶這麼個夫人”時,他回答說:“擅長馬術的人總要挑烈馬騎,騎慣了烈馬,駕馭其他的馬就不在話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這樣女人的話,恐怕天下就再也沒有難於相處的人了。”

據說蘇格拉底就是爲了在他妻子煩死人的嘮叨申訴聲中淨化自己的精神才與她結婚的。

有一次,蘇格拉底正在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互相爭論的時候,他的妻子氣沖沖地跑進來,把蘇格拉底大罵了一頓之後,又出外提來一桶水,猛地潑到蘇格拉底身上。

在場的`學生們都以爲蘇格拉底會怒斥妻子一頓,哪知蘇格拉底摸了摸渾身溼透的衣服,風趣地說:“我知道,打雷以後,必定會大雨傾盆的。”

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風燭殘年之際,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他那位平時看來很不錯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牀前,說:“我的蠟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蠟接着點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那位助手趕忙說:“您的思想光輝是得很好地傳承下去……”

“可是,”蘇格拉底慢悠悠地說:“我需要一位最優秀的傳承者,他不但要有相當的智慧,還必須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你幫我尋找一位好嗎?”

“我一定竭盡全力。”蘇格拉底笑了笑。

那位忠誠而勤奮的助手,不辭辛勞地通過各種渠道開始四處尋找了。可他領來一位又一位,都被蘇格拉底一一婉言謝絕。一次,當那位助手再次無功而返時,病入膏肓的蘇格拉底硬撐着坐起來:“真是辛苦你了,不過,你找來的那些人,其實都不如……”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懇切地說,“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優秀的人選挖掘出來。”

蘇格拉底笑笑,不再說話。

半年之後,蘇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別人世,最優秀的人選還是沒有眉目。助手非常慚愧:“我真對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卻是你自己,”蘇格拉底很失意地閉上眼睛,停頓了許久,才又不無哀怨地說:“本來,最優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給忽略、給丟失了……其實,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差別就在於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發掘和重用自己……”一代哲人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他曾經深切關注着的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後悔,甚至自責了整個後半生。

爲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轍,每個嚮往成功、不甘沉淪者,都應該牢記先哲的這句至理名言:“最優秀的就是你自己!”

蘇格拉底是單身漢的時候,原來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間裏,他一天到晚總是樂呵呵的。

有人問他:“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連轉個身都困難,有什麼可樂的?”

蘇格拉底說:“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這難道不是很值得高興的事兒嗎?”

過了一段日子,朋友們一個個成了家,先後搬了出去。屋子裏只剩下了蘇格拉底一個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問:“你一個人孤孤單單,有什麼好高興的?”

蘇格拉底說:“我有很麼多書哇,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和這麼多老師在一起,時時刻刻都可以向它們請教,這怎不令人高興呢!”

幾年後,蘇格拉底也成了家,搬進了一座大樓裏。這座大樓有七層,他的家在最底層。底層在這座樓裏是最差的,不安靜,不安全,也不衛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潑污水,丟死老鼠、破鞋子、臭襪子和雜七亂八的髒東西,那人見他還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好奇地問:“你住這樣的房間,也感到高興嗎?”

“是呀!”蘇格拉底說,“你不知道住一樓有多少妙處呵!比如,進門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搬東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勁兒;朋友來訪容易,用不着一層樓一層樓地去扣問……特別讓我滿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養一叢一叢花,種一畦一畦菜,這些樂趣呀,沒法兒說!

過了一年,蘇格拉底把一層的房間讓給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家有一個偏癱的老人,上下樓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樓房的最高層--第七層,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

那人揶揄地問:“先生,住七層樓也有許多好處吧!”

蘇格拉底說:“是啊,好處多着哩!僅舉幾例吧:每天上下幾次,這是很好的鍛鍊機會,有利於身體健康;光線好,看書寫文章不傷眼睛;沒有人在頭頂干擾,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靜。”

後來,那人遇到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他問:“你的老師總是那麼快快樂樂,可我卻感到,他每次所處的環境並不那麼好呀?”

柏拉圖說:“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是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

不踢驢一腳

古希臘的大哲學家家蘇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裏漫步,一邊走,一邊聊天。忽然有一個莫名其妙的人,衝了出來,對蘇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頭要去找那個傢伙算賬。

但是蘇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報復。朋友說:“你怕那個人嗎?”不,我絕不是怕他。”人家打了你,你都不還手嗎?”蘇格拉底笑笑說:“老朋友,你別生氣。難道一頭驢子踢你一腳,你也要還它一腳嗎?”

心底無私天地寬,有博大的胸懷,方能吞吐日月,收放自如!太計較得失、榮辱,人生之路也便越走越窄了!

一天,一位熟知蘇格拉底生活節儉的人突然在集市上發現他全神貫注打量幾件俗氣的陶器,頗覺驚訝,便上前問道:“蘇格拉底先生,您今兒哪來的雅興?”蘇格拉底回答道:“我向來有興趣的是,看看市場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東西。”

不要買自己想買的東西,而要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不需要的東西即使只花一分錢,也是昂貴的。

有一回,蘇格拉底來到市場上,他一把拉住一個過路人說道:

“人人都說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麼?”

那人回答說:“忠誠老實,不欺騙別人,纔是有道德的。”

蘇格拉底問:“但爲什麼和敵人作戰時,我軍將領卻千方百計地去欺騙敵人呢?”

“欺騙敵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騙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蘇格拉底反駁道:“當我軍被敵軍包圍時,爲了鼓舞士氣,將領就欺騙士兵說,我們的援軍已經到了,大家奮力突圍出去。結果突圍果然成功了。這種欺騙也不道德嗎?”

那人說:“那是戰爭中出於無奈才這樣做的,日常生活中這樣做是不道德的。”

蘇格拉底又追問起來:“假如你的兒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藥,作爲父親,你欺騙他說,這不是藥,而是一種很好吃的東西,這也不道德嗎?”

那人只好承認:“這種欺騙也是符合道德的。”

蘇格拉底並不滿足,又問道:“不騙人是道德的,騙人也可以說是道德的。那就是說,道德不能用騙不騙人來說明。究竟用什麼來說明它呢?還是請你告訴我吧!”

那人想了想,說:“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蘇格拉底這才滿意地笑起來,拉着那個人的手說:“您真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您告訴了我關於道德的知識,使我弄明白一個長期困惑不解的問題,我衷心地感謝您!”

有一次,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邊喘氣邊興奮地說:“告訴你一件事你絕對想象不到的……”

“等一下!”蘇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你告訴我的話,用三個篩子過濾過了嗎?”

他的學生察覺情況不妙,不解地搖了搖頭。

蘇格拉底繼續說:

“那就應該用你的第二個篩子去檢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應該是善意的,你要告訴我的事是善意的嗎?”

“不,正好相反。”他的學生羞愧地低下頭來。

蘇格拉底不厭煩地繼續說:“那麼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檢查看看,你這麼急着要告訴我的事,是重要的嗎?”

“並不是很重要……”

蘇格拉底打斷了他的話:“既然這個消息並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的,你又何必說呢?說了也只會造成我們兩個人的困擾罷了。”

蘇格拉底曾說:“聽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誹謗者的話,因爲他不會是出自善意告訴你的,他既會揭發別人的隱私,當然會同樣地對待你。”

因此,他訂出了說話前的三個篩子,不做始作俑者,當然也不要受人利用成了是非的傳播者。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的說;

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

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口德與己。

責人不必苛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肚量與己。

才能不必傲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內涵與己。

鋒芒不必露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深斂與己。

有功不必邀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謙讓與己。

得理不必搶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寬和與己。

不知道親愛的朋友做到了嗎?大家共同努力吧,閒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成爲一個有智慧的人。

最優秀的人是誰

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風燭殘年之際,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他那位平時看來很不錯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牀前,說:“我的蠟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蠟接着點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那位助手趕忙說:“您的思想光輝是得很好地傳承下去……”

“可是,”蘇格拉底慢悠悠地說:“我需要一位最優秀的傳承者,他不但要有相當的智慧,還必須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你幫我尋找一位好嗎?”

“我一定竭盡全力。”

蘇格拉底笑了笑。

那位忠誠而勤奮的助手,不辭辛勞地通過各種渠道開始四處尋找了。可他領來一位又一位,都被蘇格拉底一一婉言謝絕。一次,當那位助手再次無功而返時,病入膏肓的蘇格拉底硬撐着坐起來:“真是辛苦你了,不過,你找來的那些人,其實都不如……”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懇切地說,“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把最優秀的人選挖掘出來。”

蘇格拉底笑笑,不再說話。

半年之後,蘇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別人世,最優秀的人選還是沒有眉目。助手非常慚愧:“我真對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卻是你自己,”蘇格拉底很失意地閉上眼睛,停頓了許久,才又不無哀怨地說:“本來,最優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給忽略、給丟失了……其實,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差別就在於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發掘和重用自己……”一代哲人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他曾經深切關注着的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後悔,甚至自責了整個後半生。

爲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轍,每個嚮往成功、不甘沉淪者,都應該牢記先哲的這句至理名言:“最優秀的就是你自己!”

精神助產術

蘇格拉底習慣到熱鬧的雅典市場上去發表演說和與人辯論問題。他同別人談話、討論問題時,往往採取一種與衆不同的形式。

這一天,蘇格拉底像平常一樣,來到市場上。他一把拉住一個過路人說道:“對不起!我有一個問題弄不明白,向您請教。人人都說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麼?”

那人回答說:“忠誠老實,不欺騙別人,纔是有道德的。”

蘇格拉底裝作不懂的樣子又問:“但爲什麼和敵人作戰時,我軍將領卻千方百計地去欺騙敵人呢?”

“欺騙敵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騙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蘇格拉底反駁道:“當我軍被敵軍包圍時,爲了鼓舞士氣,將領就欺騙士兵說,我們的援軍已經到了,大家奮力突圍出去。結果突圍果然成功了。這種欺騙也不道德嗎?”

那人說:“那是戰爭中出於無奈才這樣做的,日常生活中這樣做是不道德的。”

蘇格拉底又追問起來:“假如你的兒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藥,作爲父親,你欺騙他說,這不是藥,而是一種很好吃的東西,這也不道德嗎?”

那人只好承認:“這種欺騙也是符合道德的。”

蘇格拉底並不滿足,又問道:“不騙人是道德的,騙人也可以說是道德的。那就是說,道德不能用騙不騙人來說明。究竟用什麼來說明它呢?還是請你告訴我吧!”

那人想了想,說:“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蘇格拉底這才滿意地笑起來,拉着那個人的手說:“您真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您告訴了我關於道德的知識,使我弄明白一個長期困惑不解的問題,我衷心地感謝您!”

蘇格拉底把這種通過不斷髮問,從辯論中弄清問題的方法稱作“精神助產術”。

教擇偶

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卻讓他們走麥田埂,只許前進,且僅給一次機會選摘一支最好最大的麥穗。

第一個弟子走幾步看見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麥穗,高興地摘下了。但他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面有許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遺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總是提醒自己,後面還有更好的。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

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兩位的教訓,當他走到三分之一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三分之一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後三分之一時,他選擇了屬於大類中的一支美麗的麥穗。

雖說,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滿意地走完了全程。

蘇格拉底的幽默

幽默是一種有價值的思維品質,它表現爲機智地處理複雜問題的應變能力。幽默來源於對世間事物的洞察,含笑去面對人生中的矛盾或衝突,它常是人們處於困境時實現自我解脫的一種方法。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人們的思想變化有着透徹的洞察和了解,他是古今中外能使別人心服口服的第一個人。蘇格拉底對別人的錯誤從不採取指責的態度,而是採取一種迂迴的方式,即幽默感。

據記載,蘇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位性情非常急躁的人,往往當衆給這位著名的哲學家以難堪。有一次,蘇格拉底在同幾位學生討論某個學術問題時,他的妻子不知何故,忽然叫罵起來,震撼了整個課堂。續而,他的妻子又提起一桶涼水衝着蘇格拉底潑了出去,致使蘇格拉底全身溼透。當學生們感到十分尷尬而又不知所措的時候,只見蘇格拉底詼諧地笑了起來,並且幽默地說:“我早知道打雷之後一定要跟着下雨的”。這一忍讓的幽默雖話語不多,僅僅是一句話而已,卻使妻子的怒氣出現了“陰轉多雲”到“多雲轉晴”的良性變化。大家聽了都欣然大笑起來,更敬佩這位智者明哲的高招文化素質、藝術修養和坦蕩胸懷。

從蘇格拉底這一幽默的言語中,不難看出智才明哲的高超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幽默是智慧的閃光,幽默不是庸俗的、輕浮的笑語,或是油嘴滑舌的表現,而是洞察世界,入木三分,又言簡意賅,含蓄詼諧,寓意微妙深邃,給人以啓迪和韻味。

從蘇格拉底這一幽默的言語中,給人以最強烈的印象是他的樂觀自信,它可以使人遇難而樂觀進取。這種人不論是與人交往,還是沙龍聚會,總是不緊不忙地侃侃而談,而且邏輯縝密,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內心感情,輕鬆自如地表現出這種內心情感。這種樂觀自信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來自紮實的文化素養和完美的內心世界。

從蘇格拉底這一幽默的言語中,可以觀察到他那機敏的應變能力。機敏是一種優秀的素質,他能使人反應靈敏,巧解人意,並能以驚人的自制能力防止在對方刺激下誘發出不良情緒,使雙方的對抗情緒得以緩解,消除困境。機敏的人是最容易受到衆人好評的。

從蘇格拉底這一幽默的言語中,可以看出他那心胸開闊、襟懷坦蕩的性格。能成大氣候的人,不會爲那些雞毛蒜皮的細微小事而斤斤計較,大動肝火,凡事都抱達觀隨和的態度,做到談笑自若。

難和易

有一天,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問蘇格拉底,怎樣才能成爲像蘇格拉底那樣學識淵博的學者。蘇格拉底沒有直接作答,只是說:“今天我們只做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每個人把胳膊儘量往前甩,然後再儘量往後甩。”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說:“從今天開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哪些同學堅持了?”教室裏有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舉起了手。一年過後,蘇格拉底再次問學生:“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動作,有哪幾位同學堅持做到了今天?”這時整個教室裏只有一個學生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爲著名哲學家的柏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