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人才培養方案是什麼新版多篇

人才培養方案是什麼新版多篇

人才培養方案及推進措施 篇一

人才培養方案及推進措施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培養具有紮實專業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從事符合崗位要求的技術服務等方面工作,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技術人才。

聯合招生招工方式

1, 學校按照企業需求,根據自身辦學資源,制定招生培訓就業計劃,並組織實施

2,校企雙方共同制定招生培訓就業計劃, 共同組織招生培訓宣 傳、考試,共同確定錄取名單;學生畢業時由企業安置就業,學校做好畢業生就業後的跟蹤服務工作。

教學方案制定 課程體系開發 教學過程安排 標準和制度建設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是我校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深化產學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載體,是提高人才培養工作水平重要內容。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旨在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實現人才培養的多樣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可以有多種形式,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開展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於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我校也進行了這方面的大膽嘗試,收穫了不是很成熟的經驗,主要有以下一個方面:

1、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領導小組。

我校根據專業教學的需求,尋求能實施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合作單位。 由學校與合作單位相關人員共同參與成立領導小組。

2、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

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是我校實行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體制的重要內容。

學校要在重要專業方面繼續聘請企業、行業的專家、學者任校外專業指導委員,不斷擴大校外專業指導委員的隊伍。

3、加強爲企業對口培養人才的工作

產學結合既是一種教學形式,也是一種教育思想。產學結合作爲一種教育思想,它主 要反映了高職高專教育要以市場爲導向,主動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的教育理念。因此,爲企 業對口培養人才的工作,我們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開展:

(1)我校在專業設置和確定人才培養規格時,要廣泛開展社會調研,瞭解企業、行業 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信息以及對人才培養規格的意見,進行專業論證時要廣泛邀請校外專業 指導委員參加。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開設新專業、改造老專業的意見,同時要根據企 業用人崗位的職業要求,設置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主動爲企業培養人才提供優質的服務。 同時各專業負責人要積極與企業聯繫,開拓畢業實習基地和學生就業接收單位,主動向企業輸送對口的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2)我校還主動與企業、政府等部門聯繫,開展“訂單式”的以非學歷教育爲主的

培訓業務,充分利用學校的師資、教學條件等爲企業培訓在職人員,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技能和管理能力。

建立以能力爲本位的教育模式,體現以技術應用爲主體的教學特色,形成教學、生產相結合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以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爲體制基礎,以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爲平臺,以專業建設爲龍頭,以課程改革爲關鍵。本着有利於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利於提高專業建設質量和有利於提高教學管理效率,體現一個公共技術平臺(即公共學習領域、公共選修學習領域和素質拓展領域)與多個專業方向(即專業一般學習領域課程、專業綜合學習領域課程和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本着能反映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要求、反映專業特色建設要求和反映職業資格證書要求,體現知識、能力和素質的模塊化課程;本着課程教學、實驗教學合一,產學結合落實校內實訓和校企合作落實校外頂崗實習,構建相對獨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本着必修選修課相結合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發展,方案制訂的規範化和標準化以有利於教學管理,構建基於彈性學制的學分制模式下的培養計劃。

4、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安排:

(1)公共學習領域課程。 (2)專業一般學習領域課程。 (3)專業綜合學習領域課程。 (4)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 (5)公共選修學習領域。

5.注重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

爲了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要求學生不但具備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而且具備交流、創新、創業和組織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還要重視學生共性提高與個性發展,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過去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共性的東西,個性常常被忽略。實際上,個性是最重要的,其核心東西是思想的獨立性,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不盲從權威。所以,從根本上說,創新首先要有自由的思想作爲前提和基本條件, 培養個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和自由的思考能力。爲了拓寬學生選擇空間,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給學生較大選擇空間,因材施教。對公共選修學習領域課程、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和素質拓展領域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進行選擇。公共選修學習領域課程及素質拓展領域項目實行在全校範圍內打通,鼓勵學生跨專業選課,搭建合理的知識平臺。

四、配套的推進舉措

(1)制訂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符的課程教學標準。課程教學標準是規範一門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它是聯繫人才培養方案與課堂教學的中間橋樑,課程教學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有 着直接的指導作用。因此,按照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制定與之相符的課程教學標準是落實課 程改革思想、教育觀念的關鍵環節。編制課程教學標準時,應將企業真實任務對職業能力的 要求納入其中,把職業素養的培養融入專業課程中。對教學目標的敘寫應以職業能力來描述, 而不是掌握知識程度的描述;教學內容的選取範圍、教學組織的順序應基於職業崗位的工作 過程的分析;教學內容陳述的方式應以工作任務或工作項目的形式來敘寫,儘可能地採用項 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中去理解每一個工作任務。

(2)課程體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變傳統的“學科本位”課程觀,採用以職業能力爲核 心的“能力本位”課程觀。課程體系的構建應根據本專業目標崗位的實際需要,綜合各崗位 的工作任務、內容、職責等要求,由企業專家組主導起草《崗位職業標準》

;在分析職業崗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的基礎上,將學科體系的課程內容進行解構,按工作過程中的行動體系選擇、序化課程內容,通過理出的崗位典型工作任務,並歸納出行動領域;由行動領域並基於真實工作過程構建課程體系(學習領域)。

(3)課程設置體現“三通一滲透”的原則,即公共學習領域課程打通,各專業素質拓展 領域課程按專業大類打通,第6學期各專業一律進行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領域的 課程(公共關係、美育與音樂美術鑑賞、應用文寫作)要向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滲透。

(4)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與課程體系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爲核心的教學體系,突出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結合,在教學設計中將課堂與實習地點相統一,採用“教、學、做合一”的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爲教學主體,真正轉變以課堂、教材爲中心的傳統模式。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二

—、引言

工商管理類專業在國內高校極受歡迎,近些年來,學校招生人數增多,每年都有大量畢業生,爲國家和社會輸出了不少人才。然而現實情況並非如此,就業難現象已成了社會焦點難題,畢業生規模與企業用人需求不符是原因之一,前者遠遠多於後者。這也導致企業的用人要求提高,競爭愈發激烈。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學生自身,缺乏實踐應用能力。所以各高校應當認清形勢,結合企業職位需求,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將重心轉移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

二、明確目標定位,制定整體方案

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需要多方同時付出,所以從一開始,就應正確定位,樹立明確的目標。如果定位錯誤,目標不合理,之後的路會越走越偏,甚至會走上錯誤的方向,對最終人才的輸出不利。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展開實際調查,瞭解企業所需。我國中小企業以一種迅猛的速度發展着,數量驟增,對人才需求很大,但教育工作者要清楚,企業需要的理論型、學術型人才遠遠少於實踐型、應用型人才。從崗位來看,高層管理人員需求相對較少,一方面企業建立者不會輕易放權,另一方面要求太高,畢業生缺乏能力和經驗,難以勝任。它們需要最多的是中層、基層管理人員。所以,學校要了解實際情況,正確定位,明白人才培養到底是在培養哪方面的人才,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如此才能制定更詳細的目標。當前很多高校在目標定位上都不合理,比如不清楚畢業生去向,是往企業輸送人才,還是位科研機構輸送。以企業爲例,小型企業、中型企業、高端企業、國外企業,哪個是重點?這些都需要去調查分析,對國內外的社會環境進行對比,而且一定要符合本校條件,切不可照搬外來經驗。

高校管理層應當樹立全局意識,認清當前國內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自身缺陷,並能夠深人分析原因,加以總結並反思。教育在改革,高校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也要及時更新,經常調整思路,試着從別的角度思考問題。就工商管理專業新型人才培養來說,教育工作者要理清楚各方面關係,多方借鑑,結合自身條件,形成適合本校發展的新思路。學校培養人才,關鍵在於教學,教的重點在教師,學校應當努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整體的綜合素質。學的重點在學生,既要養成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還要鍛鍊職業能力,提高職業素養,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中,解決管理中出現的難題。所以,新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圍繞教與學展開,進而以目標爲指導,制定整體方案,主要涉及課程設置、教學體系兩大塊。前者又可分爲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後者則包括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明確的思路,接下來的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三、編寫特色教材,優化課程設置

工商管理類專業主要包括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審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商務等,這些專業都和市場經濟以及大衆生活密切相關,既要反映實踐,又要應用於實踐。而當前社會複雜多變,信息更新速度極快,許多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日新月異,教材作爲最直接的課堂教學工具,若不能跟緊時代變化,則難以真實全面地反映實踐,也就無法完全應用於實踐。所以教材內容應當及時更新,對於應用較多而且合理可行的新理論、新管理模式,要主動推薦和學習。理論基本上是死的,有時理論並沒有錯誤,但並不能指導實踐,所以要靈活適當地根據經驗加以修改。每個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不同,每所高校的實力也有很大差異,所以實際上並不存在完全統一的教材,而需要教育工作者自主鑽研,編寫具有特色的教材。既要順應市場規律,符合國內外大環境,又要考慮當地經濟狀況及學校特點。一般可以由資深的專業教師編寫,或者與當地其他高校教師商榷討論後共同編與。

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要凸顯出多元化、綜合化、應用化、人文化、靈活性、市場導向性等特色。技能型人才重點在於技能的培養,要求相對較低,而應用型人才則是一個新的層次,除了掌握專業技能,還要有創新意識,能夠應用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可見,實踐創新能力、綜合應用能力是設置課程時必須考慮的要素。之所以強調人文化,是因爲人文素養在工商管理中也不可或缺,而且當前時代提倡人文主義。同教材一樣,課程也不是完全固定,而要適應經濟結構的變化,因此課程設置要靈活,能夠根據實際所需而調整。

四、完善教學體系,提高教學效率

理論和實踐結合,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經之路,具體的方法包括假期參加社會實踐、實際案例教學、項目教學、邀請企業管理者舉辦講座等。在此着重談談實踐教學體系,這也是當前各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非常重視的部分,大致可分爲以下四個階段:第一,基礎實踐階段。在學習完理論課程後,需要結合實踐加深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其逐漸適應實踐環境。很多高校都建設有綜合實驗室,能夠創設情境,模擬真實的市場環境,教師可組織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在交流中能夠了解不同行業不同職位的特點。在交流過程中,適當涉及矛盾,令學生自主解決,可鍛鍊他們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二,綜合實踐階段。工商管理類專業各門課程既獨立,其間又存在着聯繫,所以不管是課程設置,還是教材編寫,都要體現出內容的`聯合,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也應經常總結對比,將各門課程融會貫通,靈活應用。綜合實踐則主要是針對多門專業課展開的實習實訓活動,畢業實習也屬於這一範疇。第三,社會實踐階段。一般的本科院校,在校四年,有大量的機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常會選擇暑假,既能接觸和了解社會,又能提前熟悉工作崗位。第四,創新實踐階段。有創新纔有發展,很多畢業生水平相當,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呢?創新能力此時就顯得無比重要。在校期間可以經常舉辦相關的校園活動,或者開發科研項目,強化其創新意識。

五、創新辦學模式,加強質量保障

產學研一體化、校企聯合等新模式在當前高校備受歡迎,校企聯合是一種雙贏互惠的方式,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學校負責人才培養和輸出,企業負責實訓基地、實習崗位等投入。以本科高校爲例,前三年的實訓活動主要集中於實訓基地,第四年則可嘗試進人企業實習,在教師和企業人員的雙重指導下參加實踐。對於表現優秀的學生,如果願意,畢業後可與企業達成協議,直接上崗就業。

爲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還應建立起健全的質量保障體系。一方面,政府要加強應用型人才評估。建立行業化和社會化的高校教學質量專業指導和評估委員會,評估的反饋機制必須嚴格,使評估院校對存在的問題能及時糾正。

另一方面,高校自身要完善保障機制。構建一套全方位、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包括專業理論課程、專業技能、實踐、思想品德等方面,不再是傳統單一的專業理論課程和專業技能指標。評價主體加人學生自己、用人單位以及社會輿論等各方面的評價。

後備人才培養和措施 篇三

*****支部後備幹部 培養計劃及措施

爲進一步完善我支部後備幹部人才,不斷提高幹部人才綜合素質,結合我公司的實際,制定後備幹部人才培養計劃及措施:

一、指導思想:

做好後備幹部人才的培養工作,是****************公司黨支部的一項戰略任務,也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基礎工作,因此,要全面培養教育幹部人才。

二、推薦、培養對象的標準

在支部工作的優秀黨員、公司業務能力強的職工,政治思想堅定,工作能力強,有一定組織協調和領導能力,本職工作成績突出。

三、推薦、培養的原則和程序

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選拔符合條件的支部幹部人才,經領導班子和黨支部支委會議討論通過,在公司幹部職工大會上進行民主測評,寫出推薦考察材料,由黨支部備案。

四、培養計劃和措施方法

1、加強後備幹部的政治理論學習。

要認真學習習近平重要講話、新黨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九大”相關精神等重要思想,加強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嚴格、高標準地要求,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做到政治上嚴要求,業務上多培養,生活上要關心。

2、加強業務技能學習。

引導和培養學習各種知識,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加強業務學習和鍛鍊,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更好地適應各項工作的需要。

3、健全乾部談話和教育管理制度。

黨支部書記要不定期的找後備幹部人才談心談話,瞭解他們的思想、工作情況。幫助其認識工作中的不足,提高綜合素質。

4、支部書記要和後備人才搞好“一對一”傳幫帶

5、考覈鑑定。

把培養後備人才列入黨支部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後備人才考覈制度及標準,每年進行一次全面考覈。

四、後備人才培養對象

1、擬推薦培養的後備支部書記對象:

2、擬培養中層幹部對象:

**********************黨支部

2018年*月*日

通知:7月16日上午九點半支部會議 會議預備議題: 1. 專題研討(學習) 2. 七一活動上報情況彙報

3、支部書記發放部分黨員政治生日卡 4. 黨員滿意度彙總結果宣佈 5. 學習發展黨員工作流程 6. 王遇洪、鄭凱雪培養聯繫人重定 7. 工會選舉

8、黨組織後備人才確定及教育培訓、管理使用、具體措施商討 9. 民主議事機制實行及措施商討

人才培養方案 篇四

有人說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多變無常(Volatility)、不確定(Uncertainty)、複雜(Complexity)、模糊(Ambiguity)的VUCA時代,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顛覆式的創新也越來越多,企業發展的機會稍縱即逝,要找到風口並快速乘風而起,不可能讓企業能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來慢慢的培養人才。這就對企業的人才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企業紮實做好人才梯隊建設,特別是儲備更多的高潛力人才,隨時送到戰場上去,通過戰鬥歷練來實現快速成長。結合這兩年我們的實踐經驗,我們來和大家談談快速培養高潛人才的話題:

第一,定義高潛人才

對於高潛人才的定義,各個企業有各自的認識,我們也看到過不少諮詢機構的觀點,我個人比較認同合益(Hay Group) 提出高潛人才的四個特質標準:高度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高度的跨領域思考能力、高度的社會洞察力和同理心、高度的韌勁和情感成熟度。也就是說,高潛人才是那些始終充滿好奇心,勤於學習和善於學習的人;同時,他們也能夠超越自己的工作侷限、專業侷限以及經歷侷限,進行突破思維、跨界思維;他們又擁有對組織和個人的洞察力,並且能夠保持情緒穩定,甚至鍥而不捨、屢敗屢戰。當然要在上述四個領域做到面面俱到似乎並不容易,但企業在選拔高潛人才加以重點培養或任用的時候,確實需要事先對這些素質做到心中有數。否則,選錯人可能釀成戰略性的失敗。

第二,高潛人才的識別

高潛人才的識別,一般都會採用測評的方法來確定,我們在實踐中特別推薦問卷測評、關鍵行爲觀察、訪談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綜合考察。當然在綜合測評之前要對測評的維度和關鍵行爲的觀察點進行設計,要對各個維度進行定義,關鍵行爲觀察點進行行爲分級。由於潛力相關的行爲表現較多,所以要對被測評人進行360度測評,才能更全面地瞭解被測對象的情況。在這裏通常會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測評工作量巨大,組織測評工作部門依靠自己的力量一般很難完成,在此建議引入專業測評機構。一方面專業測評機構在測評維度和行爲觀察點上可以給企業更多專業的意見,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減輕測評的工作量。

其次,爲了減少被測評者的人際關係對測評結果的影響,還需要進行重點訪談的方式來收集關鍵行爲事件,作爲重要參考依據。關鍵行爲事件可以採用案例採擷的方式進行,依據SCORE法則作整理,再依據行爲等級定義進行考察。此外,在重點訪談時直接上司是訪談的關鍵,上司是下屬行爲的直接觀察者,能提供較爲豐富的行爲案例,同時爲了避免上司憑感覺進行評價,影響評估的有效性,特別建議在訪談前一段時間提前給上司一個對高潛對象進行行爲記錄的任務,以客觀地掌握信息。

第三,高潛人才的培養

對於高潛人才的培養除了常規的培養外,實踐中我們通常會建議對高潛人才進行“小竈”培養,主要的方式有:

方式一:全業務副位培養

全業務副位培養就是以未來需要爲導向,結合公司業務的形態和組織管理特點,根據高潛人才的教育背景、職業經歷、個人職業規劃等因素,爲高潛對象設置目標導向個性化的培養計劃,並以副職的身份進入各培養部門頂崗鍛鍊的方式。這個培養計劃要求要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路徑,並確立每個階段的考覈標準,階段結束考覈通過才進入下一個階段。培養結束後回進入高潛人才儲備池,隨時候用,當然這裏需要建立相對應的激勵機制。從實踐來看,這種培養方式由於目標明確、路徑清晰、考覈標準確定,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很好的效果。

方式二:特殊項目歷練

全業務副位培養的培養方式是讓高潛人才在企業內部快速成長,以完成基礎性的成長準備,而特殊項目歷練則是讓高潛人才進入突破性成長階段。在這個不確定時代,企業面臨的挑戰性會越來越多,有系統有計劃地加速高潛人才關鍵能力的培養在完成基礎性培養後特別重要。這種的培養可以考慮以新市場的拓展、新團隊建設、管理不熟悉的專業領域等爲契機來歷練性高潛人才,讓其在新的挑戰中快速積累經驗。

方式三:導師計劃

對於高潛人才的培養,實踐中我們還推薦用導師計劃進行配合。導師必須由在行業內或者專業上有豐富經歷、經驗的人來擔任,也可以成立聯合導師組,讓高潛人才隨時都能得到指導,同時導師也可以其行爲進行糾正和控制,避免風險行爲造成損失。同樣的這裏也少不了導師管理機制的配合。

當然,對於高潛人才的識別和培養還有很多內容和方式,我們也特別期望和大家進行深入地交流!

人才培養方案 篇五

一、指導思想

以xx發展觀和人才觀爲指導,以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爲目標,在醫療實踐中加快培養年輕的專業技術骨幹。

二、人才梯隊建設的目的

(一)人才無斷層

當醫院內的某個職位由於人員的變動、長假、退休或辭職等種種原因出現空缺時,保證有合適的人選接替這個位置。

(二)順利交接保證目前的人選確實勝過他的前任,而且交接得越快越有利於工作的開展。

培訓方式:

(一)根據和培養對象簽定的“協議書”和個人培訓計劃,採取以在崗位自學爲主,結合集中培訓、跟師學習、參加學術交流、進修等多種方式進行培養。

(二)宏觀調控,統籌安排人才的培養,特別是農村衛生人才培養,是一個週期長、投入大、見效慢的系統工程。根據全院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醫院的衛生醫療服務人員要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執業資格。

(三)爲實現這一目標,我院在衛生人才培養方面具體措施爲:

1、合理安排各層次人員比例,按照區衛生局的要求進行人員配置。

2、由我院主持農村衛生人才培養規劃的實施,保證政策的延續性。

3、積極統籌調動衛生教育資源,在人才培養上做到優勢互補,統籌兼顧。

4、方向明確,形式多樣針對人員的培訓以提高學歷、推廣適宜技術、講授常見病和多發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爲主,積極開展衛生專科人才培養。培養同時應重視師承,分層開展。

三、以人爲本,堅持“三個並重”

(一)培養和使用並重。培養人才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使用人才,發揮其價值和潛力。人才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培養、鍛鍊和提高。我院在使用好現有人才的同時,將人才的培養擺上同等重要位置,充分注重挖掘人才潛力,積極探索人盡其才的用人機制,極力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有利條件。

1、不拘一格用人才。

(1)爲現有技術骨幹提供必要的臨牀工作條件,爲其發揮聰明才智、充分施展才華創造條件;

(2)通過延聘、返聘等方式,充分發揮院內老醫師的作用。

2、積極做好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繼續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我院從政策、財力和時間上對現有人才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1)充分發揮院內有臨牀經驗醫師的傳、幫、帶作用。

(2)積極鼓勵科室內的小講課。各科室每月都要組織1—2次科內小講課,或堅持進行疑難病例討論、臨牀經驗講座等多種形式的學習。

(3)聘請上級醫院的專家來院進行講學和技術指導。

3、每年選派優秀醫務人員外出進修、學習根據需要,醫院每年選派優秀醫務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和深造。醫院要求每位外出人員學習回來後要向全院講授所學的內容、體會及外院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等。醫院也會對外出人員開展新技術情況進行評估。

4、對新職工實行對其進行業務培訓。

(二)積極引進高層次、高素質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

多形式,多渠道廣納賢才。主動到各醫學院校或面向社會招納賢才。想方設法爲優秀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質條件和工作環境,以事業留人,以感情和適當的待遇留人。

(三)激勵與考覈並重把品德、能力和業績作爲人才評價的重點。臨牀醫師、醫技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德、能、勤、績四方面對醫師進行考覈。考覈結果在院內公佈,進入醫務人員個人檔案,並直接獎金掛鉤。

四、保障人才隊伍穩步發展

重視、關心優秀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情況,聽取他們的建議和要求,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上的問題和困難,改善工作條件,爲其創造良好和諧的工作環境。

人才培養實施方案 篇六

1 人才培養模式概況

計算機專業具有實踐性強、技術發展迅速、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大、與具體應用結合緊密等特點,需要有不斷的創新來開展新技術的研發並推進新技術在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應用[1]。 同時,解決相關問題需要整合計算機專業中信息技術、計算機工程、軟件工程等分支學科,並對其多元知識點進行融合[2]。 因此,計算機專業尤其需要也特別適合開展科技創新教育。

培養計算機專業科技創新人才,需要深入瞭解計算機專業的特殊性,建立與之相符的教育教學觀念。 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 需要建立一套合適的課程教學體系,並將各個學科及課程的內容理論聯繫實際,尤其注重教學實踐,並結合計算機科技競賽及各個層級的科研項目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3]。

2 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方案

鼓勵科技創新與注重教學實踐的初衷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動手能力有着積極的作用。爲此教學實踐的改革刻不容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考慮適當增加教學實踐的課時,從而提升學生參與項目的積極性。 針對計算機學科的前沿知識,及社會領域的棘手問題、熱點問題等皆可引導學生分層次逐步介入到關聯的課程實踐、大學生創新課題、畢業設計中來。不再以唯成績論的單一方式進行考覈,從而實現對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

計算機專業的特殊性註定其科研與教學目標的實現必須理論聯繫實際,這使得計算機課程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院以計算機競賽爲依託,增強了參與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學校對相關計算機實踐平臺的規劃與建設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形成了多個涉及重要課題的實驗室,這便於將計算機學科的多元知識點結合起來開展開放式實驗,從而提高研究性、綜合性、設計性等實驗在實踐教學中比重。 在面向對象的JAVA 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算法分析與設計等相關課程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我院將教學實踐改革的目標定位於結果的演示、數據的驗證及更高層次的設計性與創新性結合的綜合性實驗,這些工作將有助於參賽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計算機科技競賽爲依託,根據教學大綱及科技創新的成果對計算機專業的相關課程設計進行了教學改革,並結合計算機仿真及軟件設計等競賽的特點進行選題,使得課程設計的題目更具實用性。 爲此,課程實踐對學生的要求也更具針對性,要求學生依次完成課程選題、解決方案與架構的設計、程序編寫、配置、軟件測試、撰寫課程實踐報告等步驟,並依據軟件工程的標準,形成一套以國家標準爲基準的文檔。讓學生全過程參與到科研項目中來,明確自身職責,並有效地培養其科技創新、軟件方案設計、實踐動手等方面的能力,從而爲我院儲備計算機科技創新人才資源。 除此之外,在積極引入科研項目的同時也要落實將科研成果與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教學實踐有機結合,以促進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思想轉變。

2.1多元知識點融合的實踐教學

大學生的科研能力需要以計算機專業知識爲依託,通過不斷的積累,從而在某個領域保持優勢,並融合各個課程的多元知識點來實現創新突破。由於計算機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所以在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培養方面,我院不僅重視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而且關注交叉學科、前導課程、後續課程、多元知識點的融會。 在平時教學中,應及時瞭解計算機專業各二級學科的發展方向,並把各二級學科的相關知識點融入到教學實踐中來,從而培養學生對前沿理論與先進技術的研究能力。 深入瞭解計算機專業各課程間的關聯性,明確主要課程的關聯性教學規則,從而使得各課程多元知識點融合,這樣有助於學生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爲此,改進了計算機學科主幹課程的教學大綱,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操作系統等課程的理論學習完成後, 皆開設了 16 課時左右的相關上機實踐與課程設計。目標是加強學生對計算機專業相關學科與課程多元知識點的綜合運用。

如:在 JAVA 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課程設計、軟法算法分析與設計的教學中, 就融合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知識、算法理論與思想的知識,在實踐教學中應向學生介紹這些知識點涉及的課程及其相關性等[4]。 同時,依據多年來各類科技競賽的情況,在計算機相關主幹課程的課程設計選題中,我們有目的的挑選其中難度適宜的作爲課程設計的可選題目,逐步加強對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如此,將之與計算機科技競賽進行關聯,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其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最終實現了教學相長的目標。

2.2科技創新團隊及實習基地的建立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集合社會及學校等多方面資源的支持與鼓勵,是個持續的過程。 在各方資源允許的情形下,實習基地的建立是必要的,此外,仍需明確發展的方向,並建立可持續性的研發梯隊。 爲此,我們在爭團隊建設方面及爭取社會資源支持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企業與學院採取了院企合作的新模式,成立了多個大學生科技創新校外孵化基地。 企業方依據業務需求,組織學生團隊參與項目的研發工作, 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除此之外,依託指導教師主持或參與的各類國家級、省級、廳級、橫向項目及大學生創新項目等學生基金項目爲基礎,在院內建立創新實習基地並配備相應的項目團隊,其目的是建立可持續的、遞進式的科研體系和科研團隊。

由於項目的分類導致科技競賽側重點的差異,學校每年從學生中層層篩選出具備科研潛質,並對科研項目有認同感與強烈興趣的學生參與到指導教師的科學研究團隊。 通過指導教師的專業指導與培訓,科研團隊中的學生全過程參與到方案的解決、算法的設計、程序的編碼、文檔的編寫、系統的測試等。 這將提高項目的質量,並較好的控制項目進度的實施,也對學生創新能力、科研能力、多元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有着積極的作用。 在此基礎之上,學生在參與科研項目的同時,也需注重將科研成果轉化爲專利,並反饋到教學實踐上,從而發揮科研項目對教學的積極作用。

3 結束語

我院以實施計算機科技創新與深化基於競賽的實踐教學爲出發點,積極開拓校內外創新項目,並結合計算機科技競賽的多元知識融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爲社會培養一批計算機相關專業高檔次的創新型、實踐型人才。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樣的教學改革研究將持續下去,推廣到其他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