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六年級美術教學計劃新版多篇

六年級美術教學計劃新版多篇

六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一

一、學生現狀分析:

本年級有三個教學班,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美術知識,對美的事物也有初步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該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敢表現自己想法,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上課課堂氣氛活躍。存在問題:1、學生作品缺乏表現力,使作品的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強。2、部分學生作業上交或做作業方面比較慢。

二、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更新教師的教育理論。積極探索研究新的美術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與水平。理順美術教學和對優秀生的培養,真正發揮學校美術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材分析:

造型表現:初步認識形、色與機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設計應用: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欣賞評述: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五、學期教改研究專題

通過簡筆畫的學習欣賞,嘗試並體驗簡筆畫學習的樂趣、方法,促進學生藝術的感知與欣賞能力,藝術表現與創作能力,激發創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從而形成“臨摹―記憶―想象―寫實―創作設計”的基本技能和造型規律。使簡筆畫成爲我校藝術教育的特色,進一步認識、瞭解簡筆畫知識及運用,初步掌握簡筆畫技巧,能夠獨立設計、描繪較爲複雜的繪畫作品。

六、教學措施

1、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處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係,充分發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本學期時,要求學生在繪畫創作時直接作畫,以提高繪畫進度,培養學生大膽作畫的信心和決心。

3、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4、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的聯繫,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5、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6、教學手段生動有趣,運用電影、電視、錄像、範畫、參觀、訪問、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7、運用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信息,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8、改革評價制度,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重視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建立促進美術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9、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進行美術教學。

10、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教學中注意循序漸進和趣味性。

11、注意學科間的聯繫。

12、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和核心,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13、利用宣傳窗和美術比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七、教學進度安排:

課題 課時

第1課老師您好 3(第1-2周)

第2課卡通大亮相 2(第3-4周)

第3課鳥之王 1(第6周)

第4課會走的小人 1(第6周)

第5課旋轉卡 1(第7周)

第6課盤泥卡 1(第8周)

第7課留住秋天 3(第8-9周)

第8課玩偶大本營 3(第10-11周)

第9課花樣 2(第12周)

第10課紙盒城堡 1(第13周)

第11課開心檯曆 1(第14周)

第12課我是生活小主人 2(第14-15周)

第13課幸福樂園 3(第16-17周)

自選內容 4(第7、13、16周)

機動課時 4

總結測試 2(第18周)

國小六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二

每課的教學目標一般包括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思想情感目標。

認知目標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級。“瞭解”指對美術常識的初步認識,能再現和再認;“理解”指初步懂得所學知識的涵義,能作出簡單的說明;“初步掌握”指能應用所學知識於簡單的審美和創造勞動。

技能目標分練習和初步學會兩級。“練習”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簡單的技法、能力訓練;“初步學會”指在簡單的美術實踐中,能初步獨立地運用所學地基本技能。

思想情感目標分接受、初步具有二級。“接受”指對教學中所涉及地興趣、態度、思想品德等方面地教育有認同的心理傾向,並初步影響自己的行爲實踐;“初步具有”(興趣、感受)指通過教學和實踐活動,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有所感受,逐步形成穩定的興趣、態度、思想品德及觀念等,並以此指導自己的行爲實踐。

六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三

一、教材分析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術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並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美術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美術可以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美術可以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和善於實踐的心理品質,這樣將會對他們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美術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二、教學目標

1、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現)

2、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設計、應用)

3、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瞭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欣賞、評述)

4、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係。(綜合、探索)

三、教學內容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過拓印或剪貼,製作各種圖形。

2、學習簡單的中國傳統繪畫方法,體驗筆墨趣味。

3、學習簡單的繪畫構圖方法、簡單的透視知識和結構比例知識。

4、結合傳統藝術中的色彩運用方法,學習對比、調和等色彩知識。

5、學習漫畫和卡通的表現方法,進行繪畫實踐。

6、學習泥塑、紙雕等方法,製作作品。

7、初步學習計算機輔助繪畫的方法。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1、學習簡單的圖案基礎知識,並進行裝飾應用。

2、用塑料瓶、廢舊材料等進行玩偶、生活實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設計製作。

3、與同學合作,進行風箏的扎、糊、繪全過程的製作,並進行放飛活動。

4、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書籍封面、文體活動海報的設計。

5、學習陶藝的製作方法。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1、以討論、比較等方式欣賞中外優秀美術作品,領略不同的藝術風格。

2、介紹一件優秀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體驗美術與生活的關係。

3、鼓勵學生從課本中選一件最喜歡的作品,通過查閱資料,向同學介紹欣賞作品的心得。

4、通過觀看錄像、圖片等,欣賞雕塑和現代工業產品,感受不同材質的美。

5、介紹一位畫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賞我國的石窟藝術。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1、結合傳統節日及學校的班隊會等活動,設計、製作、展示平面或立體的美術作品。

2、編寫自己喜愛的劇本,設計、製作相應的佈景或道具,進行表演。

3、運用平衡、運動、光、電等科學常識,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製作出簡單而有創意的立體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計算機等手段進行美術創作或展示活動。

,六年級第十二冊美術課程教學計劃-美術計劃

四、在教學中應遵循以下教學原則:

1、審美性原則

把審美教育作爲主線貫串教學全過程,通過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和表現,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2、思想性原則

發掘教材內在的思想性,在教學的內容與形式中有機地融進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則

教學內容和方法應適合國小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特點,淺顯易學,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

4、創造性原則

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啓發、鼓勵學生的創造性。

5、實踐性原則

聯繫學生的實際,理論講述與操作訓練相結合,充分使學生眼、手、腦協調並用。

6、趣味性原則

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7、因材施教原則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生間個性的差異,在教學中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要考慮個別超常學生與後進學生的情況,採取一般教育與個別知道相結合的方法。

五、教學進度

周次

課時

課題

重難點

1

1

畫畫自己的手

提高寫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寫

繪畫技能訓練

3

1

勞動中的人物動態

動態表現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畫人物的體形特徵

5

1

桌子、椅子設計

動手能力培養

6

1

泥塑彩罐

培養學生的創美能力

7

1

彩塑鳥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鳥類圖

8

1

彩色紙筒人

人物臉部的刻畫

9

1

郵票設計

>

設計一枚紀念郵票

10

1

古詩配畫

培養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題確定

12

1

板報設計

學習板報設計知識

,六年級第十二冊美術課程教學計劃-美術計劃

13

1

電腦美術設計

對電腦美術設計作品的認識

14

1

實用美術作品欣賞

認識實用美術

15

1

中國雕塑作品欣賞

認識雕塑作品

16

1

外國雕塑作品欣賞

認識雕塑作品

17

1

測試

18

1

測試

六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四

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六年級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瞭解了中外優秀美術作品的文化價值,學習習慣比較好,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也比較濃厚。

教學目的任務:

1、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學環節和活動方式的佈局上注意開放性和立體性。

2、通過啓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在美術活動中大膽的採用各種造型方式,並藉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4、學習淺顯的人物比例結構知識和麪部表情的畫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難點:

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完成任務的措施:

1、認真備課、上課。

2、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爲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4、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課時安排:

第一週:我栽種的植物

第二週:向動物朋友學習

第三週:橋我設計的橋

第四周:立線浮雕 立紙浮雕

第五週:變化的柱子

第六週:盒子造型遊戲

第七週:綜合紙版畫

第八週:冷色和暖色

第九周:暖色調的畫

第十週:畫情緒

第十一週:奇怪的圖形

第十二週:畫汗衫

第十三週:兒歌、童話配畫

第十四周:語言、神話配畫

第十五週:陶藝

第十六週:現代建築

第十七週:我造的未來建築

第十八週:中國古代青銅藝術

第十九周:複習考試

六年級美術課教學計劃 篇五

一、教學目標:

藝術教育在培養人的藝術素質方面有其獨特的功能,尤其是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創造性表達能力、啓迪心智、陶冶情操、發展個性、提高品格修養等方面。藝術課堂教學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將知識技能融入興趣;淡化繪畫類型,鼓勵引導學生靈活運用造型手法及其規律,培養創新意識;培養學生運用造型元素和不同媒介,以不同方式進行重組或創造的綜合能力;學會運用形式美規律整體欣賞、表達和運用,注意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

二、教學內容及要求:

這學期的課程內容有四條主線,分別是造型元素、情感元素、造型方塊和藝術欣賞。

1.建模元素

是解決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它們排列在第一單元,“滾動真有趣”——畫着奇妙的標記和印刷。目的是教學生用滾輪滾動,啓發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和顏色來表達主題。

2.情感因素

本冊有兩個單元,即第三單元“我的好夥伴”和第五單元“給我發信息”,其中“給我發信息”激發了學生製作電話、郵票等簡單通訊設備的興趣。但《我的好夥伴》不再侷限於畫人。教材從設計日常用品入手,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

3.建模廣場

有電腦、紙質音響、紙質玩具和泥瓦匠。這部分教學是延伸教材。做瓦工還是以小動物爲主,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動手生產能力。

4.藝術欣賞

教材的鑑賞部分整理了一些國內外畫家所寫的動物,有舊時代的,也有現代的,還涉及到很多國家。通過欣賞,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小動物,培養自己的愛心。

國小六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六

一、教材分析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術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並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美術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美術可以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美術可以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和善於實踐的心理品質,這樣將會對他們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美術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二、教學目標

1、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現)

2、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設計、應用)

3、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瞭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欣賞、評述)

4、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係。(綜合、探索)

三、教學內容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過拓印或剪貼,製作各種圖形。

2、學習簡單的中國傳統繪畫方法,體驗筆墨趣味。

3、學習簡單的繪畫構圖方法、簡單的透視知識和結構比例知識。

4、結合傳統藝術中的色彩運用方法,學習對比、調和等色彩知識。

5、學習漫畫和卡通的表現方法,進行繪畫實踐。

6、學習泥塑、紙雕等方法,製作作品。

7、初步學習計算機輔助繪畫的方法。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1、學習簡單的圖案基礎知識,並進行裝飾應用。

2、用塑料瓶、廢舊材料等進行玩偶、生活實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設計製作。

3、與同學合作,進行風箏的扎、糊、繪全過程的製作,並進行放飛活動。

4、用計算機或其他手段進行書籍封面、文體活動海報的設計。

5、學習陶藝的製作方法。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1、以討論、比較等方式欣賞中外優秀美術作品,領略不同的藝術風格。

2、介紹一件優秀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體驗美術與生活的關係。

3、鼓勵學生從課本中選一件最喜歡的作品,通過查閱資料,向同學介紹欣賞作品的心得。

4、通過觀看錄像、圖片等,欣賞雕塑和現代工業產品,感受不同材質的美。

5、介紹一位畫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賞我國的石窟藝術。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1、結合傳統節日及學校的班隊會等活動,設計、製作、展示平面或立體的美術作品。

2、編寫自己喜愛的劇本,設計、製作相應的佈景或道具,進行表演。

3、運用平衡、運動、光、電等科學常識,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製作出簡單而有創意的立體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計算機等手段進行美術創作或展示活動。

四、在教學中應遵循以下教學原則:

1、審美性原則

把審美教育作爲主線貫串教學全過程,通過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和表現,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2、思想性原則

發掘教材內在的思想性,在教學的內容與形式中有機地融進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則

教學內容和方法應適合國小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特點,淺顯易學,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

4、創造性原則

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啓發、鼓勵學生的創造性。

5、實踐性原則

聯繫學生的實際,理論講述與操作訓練相結合,充分使學生眼、手、腦協調並用。

6、趣味性原則

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7、因材施教原則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生間個性的差異,在教學中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要考慮個別超常學生與後進學生的情況,採取一般教育與個別知道相結合的方法。

國小六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七

一、學情分析

本年級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並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立體造型,並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較高的創新意識和較好的心理品質。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有待進一步地提高。經過了五年的美術學習,他們對美術瞭解的也相對較多,大多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其抽象思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動手製作能力也相對有所提高。本學期繼續一方面進一步培養學生認識美術這一學科的特點,瞭解更多的美術知識,嘗試使用不同的工具,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體驗形、色的變化與魅力。另一方面則更加側重對美術文化的學習和滲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感受美術所帶來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該教材貼近學生的心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每課的主題都有美術帶來的有趣的驚喜。本冊美術教材一共分爲15課。每一課都側重於“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中的一個方面,同時也有不少系列的課,教學內容前後聯繫比較緊密,非常適合學生較深入地做一個專題。並且有些教學內容還設計成了案例學習、問題學習和項目學習,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應多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究學習,增加學生集體合作的機會。其次本冊教材繼續體現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強、貼近生活、關注美術文化的滲透和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等特點。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造型·表現”:在教學中,讓學生運用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選擇合適自己的各種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創作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設計·應用”:運用對比和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欣賞·評述”: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瞭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綜合·探索”: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係。

重點:在學習中逐步體會美術的學習特徵,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瞭解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靈活的掌握對造型、色彩的運用,發展美術實踐能力,滲透人文精神。

難點: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培養審美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同時滲透德育教育。並且繼續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運用各種工具材料進行製作。運用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瞭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熟悉美術語言的基本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學措施

1、教師本人積極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多看、多讀、多思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案例。在深入透徹地鑽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靈活多樣的實施教學。

2、在教學中,多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多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鑑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3、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積極爲學生創設有利於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老師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4、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學評價,使評價能真正地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

6、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7、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範畫、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五、教具學具準備

每一課都要準備一些範畫,可以是學生的優秀習作,也可以是老師的畫,或者也可以?網上搜集的世界名畫。製作課要預先準備材料及製作好的範樣。

六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八

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六年級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瞭解了中外優秀美術作品的文化價值,學習習慣比較好,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也比較濃厚。

教學目的任務

1、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學環節和活動方式的佈局上注意開放性和立體性。

2、通過啓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在美術活動中大膽的採用各種造型方式,並藉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4、學習淺顯的人物比例結構知識和麪部表情的畫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難點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完成任務的措施

1、認真備課、上課。

2、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爲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4、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