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萬曆十五年摘抄精品多篇

萬曆十五年摘抄精品多篇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篇一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這一年,明王朝的模範官員海瑞、著名將領戚繼光相繼離世,在歷史的長河裏似乎僅掀起了些許浪花。而在黃宇仁先生的《萬曆十五年》裏,這一年,又彷彿暗含玄機,確是頗爲值得探究的歷史節點。

縱向而言,1587年距明開朝(1368年)已有219年,距明亡(1644年)尚有57年。此時的明王朝治國早有祖制,統治思想上則信奉僵化的程朱理學下的孔孟儒家,甚至將其視爲司法、理政的判斷依據。看似一切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日臻成熟的王朝舊制,僅餘的數十年氣數,卻又無不[]在提醒後來的諸位看客,實則危機早已潛伏。

橫向觀之,在黃仁宇先生截定的1587年之剖面下,萬曆皇帝正當24歲的盛年,卻已登基15年,其老師兼前首輔張居正已溘然離世5年。執政的前十年亦是萬曆帝在位最有作爲的十年,開創了“萬曆中興”的盛世局面,這些均與首輔大臣張居正勵精圖治,強力推行系列改革密不可分。當然,當時尚在少年的萬曆帝眼裏,凡事以老師的教導爲最高準則,名爲萬曆中興,實乃張居正的個人意志使然。儘管開朝皇帝朱元璋爲鞏固皇權而廢丞相,凡事均需皇帝欽點,長此以往,必有後來皇帝不堪重負,隨之,內閣制度應運而生,加以明朝的監察、祕密警察之制,皇帝既在腦力、體力上得以解脫,又分散權力防止下臣專權。但是這僅是理論上的完美無瑕罷,實際情形往往大相徑庭。張居正竭力輔佐萬曆帝,一心圖治的他斷然不曾想自己的專權,死後引發臣僚羣起攻之,終遭皇帝的唾棄,落得個死後兩年便被抄家,險被鞭屍的悲慘下場。

587年,即位15年的萬曆帝,無論是體力上,還是精神上均略顯疲態。這位從小生活在帝師張居正影響與約束下的皇帝,雄心當立之時,受了反對派的引導與蠱惑,當務之要便是極力清洗張居正等人勢力,似乎一掃了多年來的壓抑與陰霾。然而,此時的萬曆仍然毫無衝破藩籬的快感。約束依舊,自己如同重又被新的人所綁架。自開朝以來,朝廷便被文官集團所佔據,雖然爭吵毫無休止,但正是這毫無休止的爭論構成了一股難以逾越的力量,使得國家機器在預設的規範與軌道內有條不紊的運轉着。在萬曆看來,自己恰像一具木偶,在羣臣的擺佈下立在當在的位置。他愈發地感到,老師張居正的倒臺,真正受益的是倒張派的臣子,他不過是順勢推到了最潮頭罷!然而內心的一點悔意,終究被一時的矇蔽與情緒所淹沒,何況自己還是九五之尊的皇帝,豈能隨便食言。於繁雜喧鬧的朝堂,萬曆更覺這無窮盡的上朝的無趣與累贅。

所幸的是,在沒有張居正的5年裏,新任首輔申時行頗懂爲臣之道,舉凡政事皆處理得滴水不漏。然而,彼時的首輔申時行內心亦頗爲複雜,以至於才五十有二的他,便早已鬢髮蒼蒼,顯現出處未老先衰之態。原本作爲候補之一的申時行,時來運轉之下,僥倖坐上了首輔的高位。不過,此時的首輔亦如此時的皇帝,職業的矛盾如影相隨。前任張居正的前車之鑑,無疑讓其如履薄冰。

申時行深諳,開朝以來,王朝的運轉全依仗道德的力量得以均衡維繫,而道德的傳承則在於出身於士人階層的文官集團,所有的典章制度均在文官們的直接干預與操作下得以完成。明朝開“八股取士”之先河,考試的標準化雖大大減少了評判的難度而更具操作性,但其束縛人的原創思想亦是立竿見影的,誠然這是爲統治者所願見的。這也催生出一批固守陳規、僵化教條的文官士子。自然,本朝的法律已置於道德之下,具體的事務甚至司法判決,全在於爲官者的道德評判,而具體操作的技術層面亦無實際的依據,往往爲個人的好惡所左右,行政的成效自是大打折扣。綿延兩百年下來,儼然形成了連萬曆帝都深感巨大的力量。中國又是一個有着數千年曆史的農業社會,王朝的統治只能通過各級文官與底層的大多目不識丁的農夫勾連起來,因而,施政的核心便在於推行能讓文官能所遵循的文牘範本。當初,前首輔張居正一意力圖打破這種僵死低效的局面,卻終究被這無形的力量所扼殺。

不過,扼殺張居正的力量明面上爲其改革將大多數文官置於對立面,而底下的暗流則在於張居正忽視了文官不願公開的私慾,升官發財實則爲無數士人畢生追求的夢想。雖然開朝以來,本朝官員的待遇並不高,但是這仍阻擋不了士人們做官的熱情,暗下的俸祿自是豐厚無比的,范進中舉即爲一例。那些仁義道德只是停留在嘴上說說,實際執行時又另有一套標準。這陰陽之間的關係,張居正顯然掛一漏萬了,其觸動的是整個文官集團的奶酪。

首輔申時行對此陰陽之道早已心知肚明,其施政要義則在於平衡之術,皆以妥協維持局面爲主,而不一意孤行地去達成自己所願。即便如此,言官對其攻擊未曾停過,先是其極力與張居正撇清關係,後因其過於妥協。終究其在擁立太子的事情上,文官們不願意看到其在此事上擁戴新功,一番攻擊之下,被迫辭職掛冠歸田。

王朝的文官們大奉陰陽之道,萬曆帝見得多了便更加感覺無趣而心生厭倦。倒是一位叫海瑞的官員,在如此封閉保守的官場上仍秉承操守,敢於自我犧牲,似一股清流傾瀉於污濁之上。只是清者如海瑞者一生命運多舛,幾經浮沉,最後一次出山已七十有二,不過是文官們看重他高風亮節的名號委以虛職,以寬慰老百姓的心罷了!

至於青史留名赫赫有名的武將戚繼光,在當時重文抑武的情境下,處境並沒有歷史教科書上所言之好。明王朝的武將幾乎皆爲文墨不通的粗人,故而對於帶兵打仗並無實際的理論可支撐,統領軍隊的則是文官甚至太監,前朝震驚中外的土木堡事件正是太監領兵的傑作。武將的功績在文官們看來,不過是其高談闊論中一句話的事情,顯得微不足道。也只有這樣的武將,皇帝才安心穩坐金鑾殿。只是軍隊如此低下的戰鬥力,無怪乎東南沿海屢被一干倭寇侵犯。如同戚繼光這樣文韜武略的將領自開朝以來皆爲鳳毛麟角,此自然爲文官集團所防備。若不是前首輔張居正的鼎力支持,其一番精忠報國的抱負恐如空中樓閣般化爲泡影。他的命運實與張居正緊緊地捆綁在一起的,張的悲劇亦導致了戚繼光後期被萬曆帝革職,一代將星在貧病交加中了卻殘生。

而橫空出世的明代思想家李贄的出現,更如同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怪胎。這位出任過萬曆朝官員的學者,骨子裏對於當時社會僵化的思想、保守的思維而極爲蔑視的,尤其對於居於統治地位的儒家學說極爲批判。彼時,曾爲領導和改造社會力量的儒學,儼然成了限制創造的牢籠。以至於其下半生棄官在湖北麻城的佛院裏著述立說,試圖洗刷這沉悶的空氣。儘管其本身處處充滿了矛盾,但是這種在當時看來離經叛道之舉是值得肯定的。其一些主張是切合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只是不爲文官集團的重視與採納罷!直至人生的終點時,終引起文官們的羣怒,抓捕入獄自刎而亡。

彼時,在地球的另一邊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將要開啓一個新的時代;在北京皇城北面的白水黑山間,努爾哈赤去繁就簡創立的八旗軍隊正致力於開疆拓土。而1587年的大明帝國看不到任何勵精圖治、鼎新革故的氣象,反而自皇帝至低級官員愈發的暮氣沉沉、固步自封。

此時封建王朝實則已進入了一條幽暗的死衚衕,中國的大地本可以穿過這條所謂的衚衕通往新的世界,只是歷史沒有假設!一切起於偶然,實又必然!王朝的轟然坍塌早已列上了日程,此即爲黃仁宇先生探微知著的內在邏輯罷!

萬曆十五年的讀書筆記 篇二

《萬曆十五年》起初是由黃仁宇先生用英文寫成,而後被譯爲中文。而《萬曆十五年》的英文書名爲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中文意思爲―1587,無關竟要的一個年頭。雖然黃仁宇先生在書名中稱這一年爲無關緊要的一年,但以他提出的大歷史觀的視野出發,就不難以1587年爲一個契機,窺得前後歷史發展的方向以及各種事件發展到最後的原因。以下是我讀完《萬曆十五年》後的所想所感,以及讀後生出的一些疑惑和對此疑惑的粗淺看法。

首先的一個疑惑就是黃仁宇先生在書的自序中寫道明朝一切問題的癥結在於以道德代替法制。那麼爲什麼明朝缺乏完善的法制,衆多問題的解決都是以抽象的道德代替?而明朝以前也存在過法制相對完善的朝代,如唐朝,那麼爲什麼明朝不予以引用借鑑用以完善自己的制度?在我看來,這是因爲明朝採取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不着眼於提倡扶助先進的經濟,不願發展商業和金融,而是維護落後的小農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而唐朝呈現出的是一種向外的發展方向,鼓勵工商業的發展,扶助先進的經濟。而這種在經濟發展制度上的選擇,就必然導致了唐朝、明朝在法制健全方面的差異。明朝,以維護落後的小農經濟來保證本朝的穩定,形成的是一種封閉向內的發展模式,而唐朝,先進經濟的不斷髮展,要求相應法律的出現與完善,這就間接推進了唐朝法制的健全。

既然以道德代替法制是明代一切問題的重要癥結,那弄清楚這種替代關係是怎樣導致重要問題的發生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首先,我們可以從萬曆立儲的問題上來討論道德代替法制的弊病。“四書”中提倡的倫理,傳統中奉行的道德,告訴皇帝和天下臣民,不能因爲男人對女人的寵愛而改變長幼之序,由此可知,若按當時天下奉行的倫理道德,皇帝是不應該因爲特別寵愛某位王妃而廢長立幼的,這是道德。然而這僅是道德,若按法律來處理立儲問題,萬曆廢長立幼也並不是不可能。然而明朝體制上的不完備,技術上的不周密,使得本朝只能用道德將羣臣百姓捆綁在一起,以求社會的穩定,朝堂的太平。明朝這種對道德的高度重視,也就導致了百官對萬曆廢長立幼這件事情上的強烈反對,最終萬曆迫於這種道德上的壓力,也不得不做出妥協。然而立儲問題雖已解決,但這個問題留下的禍患最後影響到了整個朝代的安危。讀後感i萬曆由年少時一位勤於勤政的君王轉變爲一位怠於修政的皇帝,不能說與這件事並無半點干係。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由質變到量變,從張居正生前生後的種種風暴,到自己立儲問題的紛爭,不能不說萬曆皇帝沒有察覺到他雖貴爲君王,但並無太多實際上處理事務的權力,實際上掌握決策的是整個官僚體系。開國之初,皇帝纔是權利的中心,文官是爲處理行政工作而產生的工具,但高度的中央集權,事務必然繁多,部分屬於皇帝的政權就日漸轉移到了官僚集團的手中。掌握權力的官僚集團需要的只是一位在道德上極端高尚,行爲舉止符合禮儀,在文官集團所訂下的規範體系內行事的“賢明君王”。萬曆皇帝當然可以從發生的種種事件中悟出其中的玄奧,而後他消極怠工,怠於朝政也就有其內在原因了。

從模範官僚―海瑞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窺見以道德代替法制的後果。海瑞,爲官清廉,剛正不阿,在當時的確是一位清官。但即便是一位道德高尚的清官,也是“以道德代替法律”這種制度下的產物。明朝法律技術不完善,爲了管理,便使用道德來填補法律上的不足。但是這樣一種以道德爲優先的法律,能基本的分辨是非都難做到。我們可以從海瑞對疑難案件的評判標準窺其一二,“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賤民,寧屈富民”。海瑞判案,只要是窮人對富人的案子,無論對錯一般都是窮人贏富人輸,海瑞的這種以道德斷案不問是非的方式,長此以往,必然招致富人官僚的非議,也同樣導致了他最後不能成功。海瑞固然有他不是的地方,但總的來說,他也只是完全恪守當時社會提倡的意識形態,是這種意識形態的完全遵守者,在他看來人每天的一舉一動都可以被劃入“善”與“惡”兩個方面,非善即惡,在這種意識形態的控制下,海瑞這一套並不公正的斷案方式也就有了解釋。在海瑞的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發現道德對當時社會的影響力是極大的,它不僅是行政的工具,也成了斷案的工具。

張居正生前對朝政的影響力極大,而他死後的問題依然影響到朝政。他所推行的萬曆新政曾讓明朝再次出現復盛的痕跡,那爲何張居正無論在朝還是離世之後,都會遭到部分文官集團的攻擊?

首先,明初官職變革,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一職,命令子孫後代不得復設,明朝從此便沒有了擁有能與皇權相抗衡的相權的宰相。明朝初年官職體系,廢宰相,設六部,六部直屬於皇帝,後因處理繁重文件的需要而設內閣。起初內閣只是一個類似於祕書處的文字處理機構,後來因奏疏繁多,單憑皇帝一人專制管理無法處理完,所以皇帝會與內閣大學士商量並讓內閣參與到政治管理的活動之中,久而久之,政權慢慢地部分轉移到內閣的手中。從明朝官制層面來說,內閣只是皇帝的祕書處,內閣大學士不屬於當朝的行政官員,當朝真正的最高行政長官是官階二品的六部尚書,作爲官階五品的內閣大學士是無權干預朝政的。而張居正作爲內閣首輔,並沒有干預朝政的權利,所以張居正推行改革新政等行政舉措被部分反對他的官員視爲“越權”,難免不被其他官員非議。其次,就是張居正強力推行的萬曆新政極大的威脅到了官僚集團的利益。張居正認識到要改變這個國家的風貌,首先就要從官吏問題上解決,從官僚制度上解決,所以纔有了後來他推出的“考成法”。“考成法”推行在於加強行政效率,整治官吏作風,其懲罰力度之大使得這些原本就適應了低行政效率的官員苦不堪言,而只要是影響到張居正新政的官員,就會被他的人蔘劾,逐出朝廷,文官們敢怒不敢言,久而久之,文官集團對張居正的不滿越來越大。其次,改變官吏問題的考成法施行了,張居正就開始在經濟問題上下功夫。張居正開始對全國的大部分土地進行清丈。這一行爲,可謂讓張居正成爲衆矢之的。因爲此舉清丈出大量皇親貴族和官僚地主隱匿的兼併土地,如此一來他們要上繳的賦稅就會增加,這對於打擊地主豪強,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有着積極意義,但卻威脅了官僚集團的利益。在《萬曆十五年》的第72面提到申時行深知我們這個帝國有一個特點:“一項政策能否付諸實施,實施後或成或敗,全看它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無擾,否則理論上的完美,然不過是空中樓閣”。張居正的萬曆新政“人在政在,人亡政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張居正的新政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並不是相安無擾的。張居正推行的萬曆新政動搖到這個朝代的穩定,最重要的是動搖到了文官集團的利益而使他在死後落得家破人亡、身敗名裂的下場。書中提到一句話,意思是要麼是新技術的產生淘汰落後的組織形式,要麼就是落後的組織形式對新技術的扼殺。張居正推行的新政最終付諸東流的原因也在此。

既然我們這個國家是一個極其崇尚道德的國家,那麼崇尚道德的思想體系能不能接納不同與它的道德觀念呢?從李贄的例子上看,這個崇尚道德的國家,並沒有那麼大的胸襟來接納不一樣的思想觀念。李贄行爲上背離傳統,思想上不墨守陳規,同時攻擊虛僞的道德,一心想要創造獨立的人格和思想。然而李贄這種想要在當時的思想環境下樹立獨立的人格和思想的想法,必然讓他成爲傳統道德體系的攻擊目標。 明朝自上而下都由道德所約束捆綁,這樣的道德實質上有點代替法律的意味,既然是這樣,這個國家就必然不會讓社會上出現兩種不一樣的評價體系,新評價體系的出現會對統治根基產生一定的動搖,而這不利於社會的長治久安。

黃仁宇先生在自序中就提到,這些人,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可以功德圓滿,斷非個人原因可以解釋,而是當日制度已山窮水盡,大家都只是成爲了制度的犧牲品。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三

和我一起讀這本書的同學們多感慨此書行文散漫,思想飄忽,理解起來似乎總在得與不得之間。讀過第二遍以後,這本書給我留下了遠好過初讀時的印象。《萬曆十五年》的文章敘述看似漫無邊際,卻是形散神不散。

先從歷史分析的角度來看,作者從萬曆一朝中的小事件着力,一步步地展開了這幅晚明的歷史圖景,通過事件之間嚴謹的邏輯推理,從一個個悲劇性的歷史人物身上解讀出技術與道德在中國古代的衝突和妥協,實是精彩,再看作者使用的史料類型,本書多引《明史》、《明實錄》、《皇明經世文編》等正史典籍,雖然書中許多場景(如第一章開頭)皆存在着作者的想象,但對本書的嚴謹度影響不大。

此外,本書最大的爭議之處在於第七章對李贄哲學的論述,可惜筆者也是門外漢,不能參透其中奧妙。但分析過多種不同的觀點後,我認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黃仁宇先生在研究中國歷史的時候存在一些海外學者共有的態度,即中國這樣的社會,很難自發產生新經濟、新思想的萌芽,最可能的情況是在外力作用下“被現代化”。這種偏見可能影響了他對相關史料的取捨。

總的來說,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通過對晚明一個年份的深度聚焦,使我體會到了明代中國官僚階級的運作方式,也意識到了技術與制度在現代國家中扮演的不亞於道德禮儀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黃仁宇先生對明代中國的發展道路做了鞭辟入裏的分析和論述,但爲了貼合主題,在對史料的取捨方面作爲史家有失偏頗,不夠公正,難免引人詬病。此爲美玉之暇,亦爲本書的一大遺憾。

XP的點評:邱壑同學的小傳用簡潔的語言勾勒了作者的人生經歷與其對歷史學界貢獻的重要理論。黃仁宇本人是人生經歷十分豐富的歷史學家,寫有自傳《黃河青山》,可供大家瞭解其人。瞭解作者很重要,所謂知人論世。就書評部分來講,大部分同學的書評寫的非常散漫無邏輯,而邱壑的書評有一條明顯的主線,不僅概括了書的作者主要表達了什麼觀點,如何論證了觀點,也代入了自己的思考。就這一點而言,是值得很多初學寫書評的同學們學習的。當然,對於邱壑在書評部分提出的很多觀點,應該是見之於其他人已有的觀察,但未能註明詳細的出處。《萬曆十五年》是史學名著,評論者衆多,在寫書評時必不可少是要梳理已有的評論,儘量做到不重複前人的觀察,這雖然對高中生而言要求太高,但不妨值得努力,就此點而言,又是本文的不足之處。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四

《萬曆十五年》是由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自1979年首次在美國出版後廣受好評。近日,通過拜讀此書,深受啓發。

黃仁宇先生選取了1587年前後發生的幾件小事,簡單扼要的提出了“大歷史觀”。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爲歷史的重點。

全書共講述了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提出:“當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萬曆年間,大明王朝歌舞昇平,一切看起來欣欣向榮,然而,一切卻顯得十分無序,各種潛規則盛行。張居正的改革被完全廢止,本人在死後也遭受株連,整個文官集團出於自身考慮完全不顧國家、人民,綁架整個社會意志謀取集團利益,連戚繼光這樣的武將也爲了自保而不得不接受潛規則。可以說,大明帝國精英羣體身處在這種固若金湯的傳統和潛規則之中,或如履薄冰,或飛蛾撲火,或大聲疾呼,但無一倖免,全都敗下陣來。其實,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何嘗不是這樣!清朝末期的中興之臣,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們,雖聰慧過人,縱橫捭闔,卻也逃脫不了一樣的失敗命運。

歷史也向今天的我們發出了一樣的拷問:如何破除根深蒂固的潛規則?如何讓身處其中的人不疲於應付?如何保證社會的良性發展?我的思考是,加強制度化建設,減少人爲干預,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推動制度的制定和落實,其實質就是保證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通過科學完善的制度,不僅能夠破除各種潛規則,讓政府的權利在陽光下運行,同時,也可以讓政府在落實政策時,更有底氣和自信。我認爲,更深遠的意義在於,一旦形成思維的習慣化,這種公平和透明可以大大提高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進而推動社會的文明和發展。

但是另外一方面,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書中張居正的改革就是最鮮明的例子。無論是改革,亦或是制度的制定和落實,都必須蹄疾步穩。在此過程中,遭受反覆,遭到攻擊,遭遇詰難,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只要堅定信心,一定可以走出《萬曆十五年》中的怪圈,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可以說爲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從簡單的、看似毫不相干歷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個明朝社會所遭遇的空前危機,引起人的深思。所以,必須要感謝黃仁宇先生的深刻洞察力和優秀的人文素養,爲我們今天如何全面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很好的視角。

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歷史是一條時間的大河,擁有五千年曆史的中華文明爲我們提供了許多銅鏡,我們如何來建設我們的國家,確立制度的思想、樹立規則觀念,擺脫人爲干擾是我們社會的基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制度理念貫穿於心中將帶我們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