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大道之行也教案大綱

【導語】

大道之行也教案大綱

大道之行也教案 (優選15篇) 由本站會員“skt_midas”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大道之行也教案篇2:大道之行也教案篇3:大道之行也教案篇4:大道之行也教案篇5:大道之行也教案篇6:大道之行也教案篇7:大道之行也教案篇8:大道之行也教案篇9:大道之行也教案篇10:大道之行也教案篇11:大道之行也教案篇12:大道之行也教案篇13:大道之行也教案篇14:大道之行也教案篇15:大道之行也教案

【正文】

篇1: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⑴翻譯並背誦課文;⑵掌握相關文言詞。

2、過程與方法:以誦讀爲主,結合討論,感知此段文字的完美。

3、情感與價值觀:瞭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大道之行

《禮記》

天下爲公

綱領選賢與能

講修信睦

人人受到全社會關愛

基本特徵人人都能安居樂業

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謀閉不興

(結論)大同盜竊亂賊不作

外戶而不閉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夢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夢想社會的畫卷。今日,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整體把握

1、範讀課文。

2、學生仿讀並思考:“大道”指什麼?“大同”指什麼?理解這兩個概念是理解全文的關鍵。

大道,能夠理解爲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大同,能夠理解爲儒家的夢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之行也,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能夠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三、研讀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掌握以下文言實詞,疏通文意:

⑴大道之行也:施行

⑵選賢與能:通“舉”[由本站網友投稿]

⑶講信修睦:培養

⑷故人不獨親其親:故,所以。獨,單獨。親,以…爲親

⑸矜:guān老而無妻的人

⑹皆有所養:供養

⑺男有分:fèn職分,指職業

⑻貨惡其棄於地也:憎惡

⑼不必藏於己:私藏

⑽謀閉而不興:發生

⑾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⑿故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

2、指導學生翻譯課文:

⑴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⑵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⑶全班交流。

3、細讀課文,探究討論:

⑴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特徵?

⑵如何理解孔子關於“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提示:

1、在同學們各抒己見的基礎上,教師能夠依據課文作總結歸納

⑴人人都受到社會的關愛。全社會親如一家,各種年齡段的人都有適當的安排,對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體現出了社會的關愛

⑵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穩定的職業,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織,豐衣足食

⑶貨盡其用,人盡其力。人們在共同的生產勞動中,應珍惜勞動產品,無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辱。盡全力工作,沒有多得的念頭,更不會據爲己有。

2、“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爲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說爲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後構想出來的一個夢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孔子“大同”夢想社會源於“五帝之世”同時又高於“五帝之世”。

四、指導誦讀

1、理清文章脈胳,幫忙學生理解記憶文章。全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大道之行也──總提,以下分述:天下爲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爲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共有三個方面:⑴故人不獨親其親;⑵男有分,女有養;⑶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爲己

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結

2、指名單獨朗讀,注意文中停頓:

⑴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證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

⑵“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

⑶“不必爲己”後停頓稍長,收一層文意;

⑷“故外戶而不閉”後停頓稍長;

⑸末句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3、朗讀課文,試着背誦。

4、抓重點詞句背誦課文。

五、教師總結

儘管這樣的夢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爲現實,但它卻成爲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向成爲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夢想“桃源”

六、作業

1、思考:“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2、背誦並默寫全文。

【課後反思】

以誦讀爲主,結合討論,感知此段文字的完美。瞭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篇2: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瞭解先賢聖哲關於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3.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儘快構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本事。

4.聯繫實際,探求未知,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假如同學們到南京旅遊,必須會去中山陵。那裏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長眠之地。在中山陵的大門上,鐫刻着孫中山先生生前題寫的四個大字——“天下爲公”。這四個字是孫中山先生最喜歡的一句話,也是他題寫的最多的一句話。它包含着孫先生爲之奮鬥一生的最高夢想和最完美的社會構想。其實,這一句話最早出自於我國一部儒家經典著作——《禮記》。那麼這四個字究竟有什麼含義?這什麼被孫中山先生奉爲一生夢想?我們不妨走進這部兩千多年前就出現的典籍,共同尋找答案。

(板書課題)

二、整體把握課文。

1、本課文是從《禮記》中節選的一段文字,編者以第一句話作爲標題,有興趣的同學能夠在課外蒐集全文閱讀。今日我們只要研究這一段文字。

先請同學們共同朗讀課文,請注意生字和特殊讀音。

(學生朗讀)

(教師點評朗讀,如有必要可板書重點讀音和朗讀錯誤的讀音。)

2、經過提問把握課文大意。

本文是用哪兩個字來表示夢想社會?(“大同”)

“大道”與“大同”有什麼關係?(“大道行”才能到達“大同”社會)

“大道”既行,就能“大同”。那麼“大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社會面貌?請劃出有關文字回答。(“天下爲公……外戶而不閉”)

(在回答的時候,有些句子可能有些學生不理解,能夠請發言的同學來解釋。)

3、教師小結:這段文字從很多方面爲我們描繪了一個夢想的社會形態,也爲我們展示了一個安居樂業、人人平等、互敬互愛、親如一家的社會畫卷。這是多麼吸引人的夢想啊!難怪千百年來,從孔子孟子到陶淵明,從洪秀全康有爲到孫中山,無數仁人志士視之爲最高夢想。接下來我們來研究下這個夢想的實質是什麼?

三、深入研究課文,領會課文實質。

1、請大家默讀課文,用課文中有關語句來回答問題:

選舉什麼樣的人治理國家:

提倡什麼的人際關係:

怎樣對待弱勢羣體:

具有什麼樣的物質財富觀念:

具有什麼樣的勞動觀念:

2、學生回答問題。

3、以上這些方面涉及到一個社會的各個方面,作者對此作了大膽的設想。作爲兩千多年前的人,能夠有這樣的設想確實叫人敬佩。然而,我們同時也應看到,作者的這些設想僅僅停留於提綱式的粗線條的勾勒,沒有具體的操作方法。時代的侷限使得他們不可能去研究這些設想的可行性,也不可能找到去實踐這些設想的方法。我們今日去閱讀這些文字,大家想過什麼方法能夠實踐這些設想嗎?請大家大膽想象,說出你的設想,說不定明天的社會學家就出此刻你們中間。

同學談設想,教師注意傾聽。

板書設計:

大道——選賢任能,講信修睦——1.人人都能受到社會關愛;

2.人人安居樂業;

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謂之大同】

作業設計:

完成本課的練習。

教學反思: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個世紀以前的讀書人差不多都能背誦如流。爲了更好地領悟我們先人所追求的這個夢想社會的實質,我讓學生先反覆誦讀文章,以感知這段文字的完美,畢竟三分文章七分讀。在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整體思路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與《桃花源記》進行比較閱讀,拓展延伸歸納總結後,指導學生當堂背誦。整節課經過學生反覆的誦讀,讀明文意,誦出韻味,通曉“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暢談自我心中夢想社會的理念。

反觀這一節課,學習目標基本到達。一是要求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本課;二是要求學生能瞭解“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並明白本文是從哪些方面闡述的。

可是,仍有遺憾之處。在以學生爲主導的課堂上,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

這也就意味着教師的時間少了,那麼教師的主要任務在備課,在怎樣把課堂連綴起來?或者,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就輕描淡寫了呢?我以爲,課堂上教師的時間少了,就意味着教師的語言要更簡練更精細了。學生髮言之後教師的點評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這堂課上,我的點評基本是歸納和複述式的。學生的發言是精彩的,我的點評卻軟弱無力,這在必須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言。當然,從此次的問題中我明白,教師點評的功力該在平時苦練。另外對學生的關注度也不夠。異常是坐在後面的男同學,他們貌似很認真,但不做筆記,也不進取回答問題,而我也沒有及時提醒他們。

同時,如何把課堂連綴得更流暢,怎樣把問題引到深處,促使學生思想素養的提升,如何讓教師的點評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都值得再反覆斟酌提煉,深思熟慮。

篇3:大道之行也教案

後面還有多篇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①翻譯並背誦課文,掌握相關文言詞

②瞭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導入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夢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夢想社會的畫卷。今日,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整體把握

①範讀課文

②學生仿讀並思考:大道指什麼?大同指什麼?理解這兩個概念是理解全文的關鍵。

大道,能夠理解爲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大同,能夠理解爲儒家的夢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之行也,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能夠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研讀理解

①自由朗讀課文,掌握以下文言實詞,疏通文意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選賢與能:通“舉”

c講信修睦:培養

d故人不獨親其親:故,所以。獨,單獨。親,以---爲親

e矜:guān老而無妻的人

f皆有所養:供養

g男有分:fèn職分,指職業

h貨惡其棄於地也:憎惡

i不必藏於己:私藏

j謀閉而不興:發生

k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l故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

②指導學生翻譯課文

a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b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c全班交流

③細讀課文,探究討論

a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特徵?

b如何理解孔子關於“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提示:

A在同學們各抒己見的基礎上,教師能夠依據課文資料作總結歸納

a人人都受到社會的關愛。全社會親如一家,各種年齡段的人都有適當的安排,對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體現出了社會的關愛

b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穩定的職業,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織,豐衣足食

c貨盡其用,人盡其力。人們在共同的生產勞動中,應珍惜勞動產品,無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辱。盡全力工作,沒有多得的念頭,更不會據爲己有

B“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爲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說爲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後構想出來的一個夢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孔子“大同”夢想社會源於“五帝之世”同時又高於“五帝之世”。

指導誦讀

①理清文章脈胳,幫忙學生理解記憶文章資料。全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大道之行也——總提,以下分述:天下爲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爲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共有三個方面:①故人不獨親其親;②男有分,女有養;③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爲己

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結

②指名單獨朗讀,注意文中停頓

a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證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

c“不必爲己”後停頓稍長,收一層文意

d“故外戶而不閉”後停頓稍長

e末句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③朗讀課文三遍,試着背誦

④抓重點詞句背誦課文

教師總結

儘管這樣的夢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爲現實,但它卻成爲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向成爲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夢想“桃源”

作業

①思考:“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②背誦並默寫全文

篇4: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積累“與”“親”“鰥、寡、孤、獨、廢疾”“分”“惡”“亂”“作”等重要詞語。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3、瞭解孔子關於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4、培養和提高學生誦讀本事及探究意識。

過程與方法:朗讀法、討論探究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習古人大膽追求夢想的精神,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夢想,做一個社會有用之人。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積累“與”“親”“鰥、寡、孤、獨、廢疾”“分”“惡”“亂”“作”等重要詞語。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思考,《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夢想社會與文中“大同”社會的相似之處。

2、聯繫現實,引導學生思考“我們此刻的社會是不是孔子所講的大同社會”?

教具:小黑板(板書重點詞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回憶一下《桃花源記》一文是如何描述作者心目中的夢想社會的。(學生說)是啊,這反映了作者對夢想社會的追求與嚮往。古代聖賢中不僅僅陶淵明有這樣夢想,孔子也有他心目中夢想社會的構想。今日,我們將要學習的《大道之行也》,也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夢想社會,讓我們共同走進孔子的“大同”社會。(板書文題)

二、朗讀課文,感知文意。

1、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感知文意。

2、學生齊讀全文後,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並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詞句,初步把握文意。

教師用小黑板展示需重點掌握的詞語:

選賢與能(“與”通“舉”,選拔。音jǔ);矜、寡、孤、獨、廢疾者(“矜”通“鰥”,指老而無妻的人。音guān);男有分(fèn職分,文中指職業、職守);貨惡其棄於地也(wù厭惡、憎恨);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用作動詞,以……爲親,以……爲子,分別譯爲“奉養”“撫養”);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是故謀閉而不興(杜絕)

3、理清文章思路,進一步把握文意。

教師提問,學生討論:根據文意,全文能夠分爲幾層?

學生討論回答後教師明確:可分爲三層:第一層“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根本特徵),這一句是總提,以下三句是分述;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爲己。”詳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總結全文。

三、討論下列問題,指導學生背誦。

1、提問:“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徵是什麼?請找出相關語句,並作講解。

學生回答,明確:“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爲公”是說政權(也能夠說是財富)屬於社會的全體成員,不屬於任何個人。“選賢與能”是說社會的管理者應由社會成員選舉產生。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來擔任。“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係,要講求誠信以求消除欺詐,要崇尚和睦以止息爭鬥,是社會堅持和平安定。

學生齊讀或背第一層。

2、提問: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的?

學生明確:課文第二層有三句話,是從三個方面來說明的。

教師點撥:這三句話能夠歸納爲三個方面:(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各個年齡段的人或者說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都能受到應有的照顧,得到適宜的安排。“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需要異常關愛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生活保障,更充分體現了全社會的關愛。(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男耕女織,豐衣足食。(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爲己有;“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都能盡心竭力去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這主要是就人們的思想觀念說的,因爲僅有樹公心,去私心,才能到達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的境界。

學生齊讀或背誦第二層。

3、提問:任何想像都是植根於現實土壤的,文中有無當時現實社會的影子?

學生思考,小組交流。

明確:文章第三層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拿現實社會跟夢想的“大同”社會作比較,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其中已經摺射出現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呈,動盪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這個結論十分鼓舞人心。

學生齊讀或背誦第三層。

四、探究性學習。

請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大同”社會的夢想實現了嗎?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大同”社會嗎?請同學們說說自我心目中的夢想社會是什麼樣的。

五、總結

儘管《大道之行也》譯文所構想的大同社會,在當時的社會制度和生產力水平不高的情景下是難以實現的。但賢哲確實把自我的完美願望勾畫出來了,這也是當時人們追求的夢想。期望處在新世紀的中學生,要學習古人大膽想象的精神,勤奮學習,提高本事,將來爲實現共產主義社會而努力!

六、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完成探究性學習第2題。

篇5:大道之行也教案

一、預習檢測:

1、正字音

選賢與能()睦()鰥()惡()

矜(原讀jīn,在文中讀)幼有所長()男有分()

二、學習目標

知識與本事: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瞭解先賢聖哲關於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過程與方法:

1、重視誦讀,提高朗讀和背誦本事,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古人敢於衝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夢想的精神和智慧。

三、自主學習,互助探究

1、教師範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難,小組自行解答。

3、重點掌握的詞語:

選賢與能:

矜、寡、孤、獨、

有分:-廢疾者:

貨惡其棄於地也: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興:

4、提問:“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徵是什麼?請找出相關語句,並作講解。

5、提問:本文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的?

6提問:任何想像都是植根於現實土壤的,文中有無當時現實社會的影子?

四、展示訓練,評價推進

1、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會的夢想實現了嗎?

3、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夢想社會。

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然後選小組長爲本組代言人,闡述本組看法,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反思提升

一個儒家的夢想的社會,這個夢想社會在小生產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爲現實,但兩千多年以來它一向是許多提高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標。你明白有哪些歷史人物爲此而呼籲過、奮鬥過?

六、達標測試

1、總領全文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字

故人不獨親其親(故:)廢疾者(廢疾:)女有歸(歸:)

謀閉而不興(興:)盜竊亂賊而不作(作:)大同(同:)

故外戶而不閉(閉:)

3、寫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及其意義

選賢與能: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4、《大道之行也》選自()。這是()家經典之一,是西漢()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

5、翻譯句子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

6、你認爲大同社會會實現嗎?我們此刻生活的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篇6: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的】

1、翻譯並背誦課文,掌握相關文言詞。

2、瞭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

1、背誦課文。

2、多方面瞭解孔子的思想。

【教學難點】

對文章思想資料的理解。

【教學設想】

1、佈置一課時。

2、方法:誦讀、討論。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夢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夢想社會的畫卷。今日,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整體掌握

1、範讀課文。

2、學生仿讀並研究:大道指什麼?大同指什麼?理解這兩個概念是理解全文的關鍵。

大道,能夠理解爲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大同,能夠理解爲儒家的夢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之行也,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能夠生活在安寧和平的大同社會。

三、研讀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掌握以下文言實詞,疏通文意:

⑴大道之行也:施行

⑵選賢與能:通“舉”

⑶講信修睦:培養

⑷故人不獨親其親:故,所以。獨,單獨。親,以…爲親

⑸矜:guān老而無妻的人

⑹皆有所養:供養

⑺男有分:fèn職分,指職業

⑻貨惡其棄於地也:憎惡

⑼不必藏於己:私藏

⑽謀閉而不興:發生

⑾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⑿故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

2、指導學生翻譯課文:

⑴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⑵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⑶全班交流。

3、細讀課文,探究討論:

⑴本文論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特徵?

①“天下爲公”政權和社會財富屬於社會的全體成員,不屬於任何個人。社會的管理者都應由社會成員選舉出來的品德高尚、才幹出衆的人擔當。社會成員之間相處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②社會關愛它的所有成員。全社會親如一家,各年齡段的人都有適宜的佈置,異常對“矜、寡、孤、獨、殘疾”這五種身心受損的人實行有效的保證措施,對他們多一份關愛。

③人人都能豐衣足食。男子要有穩定的職業,並且能安心的工作;女子婚配和時,有和樂的家庭。男耕女織自食其力,豐衣足食。

④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所有社會成員都珍惜勞動效果和社會財富,無自私自利之心;人人都以在一齊勞動中不出力、少出力爲恥,爲社會盡心盡力地工作,沒有多得多佔的念頭。

⑵如何理解孔子關於“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爲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說爲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後構想出來的一個夢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實際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孔子“大同”夢想社會源於“五帝之世”同時又高於“五帝之世”。

四、指導誦讀

1、理清文章脈胳,協助學生理解記憶文章資料。全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大道之行也──總提,以下分述:天下爲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爲己”這一層論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共有三個方面:⑴故人不獨親其親;⑵男有分,女有養;⑶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爲己

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結。

2、指名單獨朗讀,注意文中停頓:

⑴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標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

⑵“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

⑶“不必爲己”後停頓稍長,收一層文意。

⑷“故外戶而不閉”後停頓稍長。

⑸末句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3、朗讀課文三遍,試着背誦。

4、抓重點詞句背誦課文。

五、教師總結

儘管這樣的夢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爲實際,但它卻成爲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向成爲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夢想“桃源”

六、作業

1、研究:“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2、背誦並默寫全文。

篇7: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先賢聖哲關於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重點:

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教學難點:

聯繫實際,思考“孔子的社會夢想實現了嗎?我們此刻的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這個問題。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完美的生活誰都想過,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就有關於人類完美社會的構想,並給它定名爲“大同”。今日,我們將要學習的《大道之行也》,就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夢想社會,不妨讓我們一同去感受感受。

二、孔子簡介:

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視頻資料——孔子介紹:

三、朗讀課文,粗知文意: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意。教師提示需重點掌握的詞語:

不獨親其親(用作動詞,以……爲親)

男有分(fèn職分,文中指職業、職守)

貨惡其棄於地也(wù厭惡、憎恨)

是故謀閉而不興(奸邪之心。閉:閉塞,那裏作杜絕)

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外戶而不閉(用作動詞,從外面合上。用門閂插門)

3.注意以下通假字:

選賢與能(“與”通“舉”,選拔。)

矜、寡、孤、獨、廢疾者(“矜”通“鰥gu1n”,指老而無妻的人。)

4.全班齊讀課文。

四、翻譯課文:

1.根據課下註解翻譯課文。

2.劃出自我不能解釋的字詞。

3.小組討論解決。

4.課堂交流翻譯的情景。

五、合作探究、討論下列問題:

1.總領全文的語句是什麼?照應此句的是哪句話?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2.提問:怎樣實施“大道”,實現“大同”(“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徵)?請找出相關語句,並作講解。

明確:“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天下爲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於任何個人;

“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擔任社會職務;用一個成語是“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係,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鬥。

3.

明確:

4.作者所描繪的大同社會的景象是什麼?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六、探究性思維訓練:

1.請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孔子的“大同”社會的夢想實現了嗎?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聯繫歷史知識和現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師不要隨意評判,應以表揚鼓勵爲主。

2.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夢想社會。

重在激發學生進行大膽新奇的聯想和想象,營造一種暢遊夢想未來的熱烈氣氛。

七、課堂小結:

“大道之行也”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裏,人們歡樂地生活着。儘管這個夢想社會在小生產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爲現實,但20xx多年來它一向是許多提高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就是這個夢,牽繫着古聖先賢,牽繫着時人,讓我們齊心協力,爲這個完美的夢的實現而加倍努力吧!

八、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展開大膽新奇的聯想和想象,請寫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夢想社會。

篇8: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本事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2.瞭解《禮儀》有關的知識。3.重視朗讀,提高朗讀本事,疏通文意,並背誦默寫全文。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2.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3.聯繫實際,探求未知,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本文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完美生活的嚮往,學習古人大膽追求夢想的智慧和精神,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夢想。

教學重、難點:

1.要求在反覆的誦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背誦。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3.聯繫《桃花源記》,並思考《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社會生活與文中“大同”社會相比,有無相似之處。

教學方法:

1.朗讀法。2.討論法。3.探究創新法。

教具準備:知識掛圖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指導學生誦讀;探究性思維訓練,促進學生對課文資料理解,聯繫實際生活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1—2分鐘)

同學們我們剛學過的21課《桃花源記》爲我們描繪出一幅夢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的儒家著作《禮記》中已作了闡述。今日,我們一齊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了解兩千年前人們的夢想社會呀?想!)(5--20分鐘)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邊讀邊圈畫生字詞,排除朗讀障礙。

提示重點詞語: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選賢與能(“與”通“舉”,選拔。音jǔ)

c講信修睦:培養

d故人不獨親其親:故,所以。獨,單獨。親,以……爲親

e矜、寡、孤、獨、廢疾者(“矜”通“鰥”,指老而無妻的人。音guān)

f皆有所養:供養

g男有分:職分,指職業音fèn

h貨惡其棄於地也:憎惡

i不必藏於己:私藏

j謀閉而不興:發生

k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l故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

2.能夠每小組推選一位朗讀本事好的同學朗讀。

3.指導誦讀

a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證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b“不獨親其親……男有分,女有歸”是排偶句式,應讀出層次感。c“故外戶而不閉”後停頓稍長。d末句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4.理清文意

1.同學們放聲讀課文,並分學習小組結合註釋、工具書對文章意思進行梳理,同時解決其它問題,如果個人和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全班解決。

2.檢查對文章意思理解。

四.討論下列問題,(以學習小組形式),初步構成背誦思路。(5--10分鐘)

1.“大同”社會的總特徵是什麼?請找出相關語句,並作解釋。本課參考資料集:

明確:“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爲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於任何個人;“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擔任社會職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之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係,講誠信尚和睦。

2.課文從哪幾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的?

明確:這個問題歸納爲三個方面:①人人都得到全社會的關心(滿足生存需要)。“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是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對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要做適宜的安排。異常是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充分體現社會的關愛。②人人安居樂業的生活(滿足發展的需要)。“有分”就是有安定的職業,能安心的工作;“有歸”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貨惡……於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心;“力惡……爲己”是說人們在共同的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都能竭盡全力去工作,工作者並歡樂。

3.任何想象都是根植於現實土壤中的,文中有無現實社會的影子?

明確:文章選擇了一種特殊的方式,拿現實生活跟夢想的“大同”社會作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社會中諸多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避”的和平、安定的社會。這些已經摺射出現實社會的真實情形。

五.探究性思維訓練(以學習小組討論完成)。(5--10分鐘)

1.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會的夢想實現了嗎?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這是兩道開放性的題目,同學們能夠結合自我所理解的知識回答。)

六.課堂小結:(1—3分鐘)

“大道之行也”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裏,人們生活着並歡樂着。儘管這個夢想的“大同”社會不可能成爲現實,但兩千年來它一向是我們心中永不磨滅的夢。同學們,讓我們齊心協力,爲這個完美的夢的實現而加倍努力吧!!

七.後記:

板書

大道之行也《禮記》

天下爲公

“大道”總特徵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大同”的

夢想社會

社會的關心

“大同”基本特徵安居樂業

精神愉悅

篇9: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初步瞭解先賢聖哲關於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進而感知“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3.試背全文。

本事目標

1.重視誦讀,提高朗讀和背誦本事,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儘快構成背誦思路,提高讀本事。

3.聯繫實際,探求未知,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德育目標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完美生活的嚮往,學習古人敢於衝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夢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夢想,爲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成誦。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教學難點

1.聯繫《桃花源記》,引導學生思考,《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社會生活與文中“大同”社會相比,有無相似之處

2.聯繫實際,引導學生思考“孔子的社會夢想實現了嗎我們此刻的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這個問題。

教學方法

1.朗讀法。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個世紀以前的中學生差不多能背誦如流,今日的中學生也應如此,必須讀得爛熟,才能較好領悟我們先人所追求的這個夢想社會的實質,並感知這段文字的完美。要保證至少讀10遍,課堂上時時有琅琅書聲,營造濃濃的學習氛圍。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關於文意的理解,可讓學生自主閱讀,討論交流完成。對於與《桃花源記》的比較閱讀,教師可稍作點撥引導。學生討論,生生互動;教師點撥,師生互動,這樣利於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3.探究創新法。設置一些開放性的題目供學生思考探究,鼓勵他們敢於異想天開,併爲自我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學習。

教具準備

小黑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體思路,指導學生誦讀;探究性思維訓練,促進學生內化課文資料,聯繫實際,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桃花源記》中那個美、樂、奇的世界大家還記得吧,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盼望自我生活在一個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沒有權、利的紛爭,沒有名譽的搏鬥,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和睦相處、各盡其責,在這樣的社會裏生活是歡樂的,陶淵明《桃花源記》一個人人幸福歡樂,個個相處融洽的夢想社會。在秦漢以前我國的先哲們就已經對這樣的時代進行了論述,先哲們把這樣夢想社會命名爲——大同。今日我們就走進《禮記》中的大同社會。

二、朗讀課文,粗知文意

1.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掃清文字障礙。

教師提示需重點掌握的詞語:

選賢與能(“與”通“舉”,選拔。音jǔ)

矜、寡、孤、獨、廢疾者(“矜”通“鰥”,指老而無妻的人。音guān)

男有分(fèn職分,文中指職業、職守)

貨惡其棄於地也(wù厭惡、憎恨)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用作動詞,以……爲親,以……爲子,分別譯爲“奉養”“撫養”)

外戶而不閉(用作動詞,從外面合上。用門閂插門)

是故謀閉而不興(杜絕)

2.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初步感知文意。

3.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難,可小組討論。

4.理清文章整體思路,具體指導朗讀。

(1)提問:全文文字,共5句話,根據文意,能夠分爲幾層

學生明確:可分爲三層:第一層“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概述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徵;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爲己。”詳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總結全文。

(2)教師分層指導朗讀。

第一層: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證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天下”三句當用分列語氣讀。

第二層:本層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組,應讀出層次感。有些字有統領作用,如“故人不獨……”中的“人”“使老有所終……”中的“使”,這些字後均當作一頓。最終一組談“貨”“力”觀念,此兩字後亦當作一頓。讀至“不必爲己”,要作稍長停頓,收住這一層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結的語氣讀。“是謂大同”是全文結論,要讀得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3)教師範讀或選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範讀,其餘學生循聲低和。

(4)全班齊讀課文。

三、討論下列問題,構成背誦思路,指導學生背誦

1.提問:“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徵是什麼請找出相關語句,並作講解。

選一位學生回答,明確:“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爲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於任何個人;“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擔任社會職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係,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鬥。

學生齊讀第1句,速背。

2.提問: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的

學生明確:課文第二層有三句話,大概是從三個方面吧。

教師點撥:這三句話能夠歸納爲三個方面:(1)滿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各個年齡段的人或者說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都能受到應有的照顧,得到適宜的安排;“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需要異常關愛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生活保障。(2)滿足發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3)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都能盡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並歡樂着,把共同勞動看作是分享歡樂。

學生齊讀第二層,按照行文思路,嘗試背誦。

3.提問:任何想像都是植根於現實土壤的,文中有無當時現實社會的影子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文章第三層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拿現實社會跟夢想的“大同”社會作比較,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其中已經摺射出現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乘,動盪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

學生齊讀第三層,嘗試背誦。

四、探究性思維訓練

請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會的夢想實現了嗎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3.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夢想社會。

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然後選小組長爲本組代言人,闡述本組看法,全班交流。

這是三道開放性的題目。第一題,要啓發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象來認識這個社會,例如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中能夠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極其幸福、歡樂,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由此還能夠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同樣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第二題要求學生聯繫歷史知識和現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師不要隨意評判,應以表揚鼓勵爲主。第三題重在激發學生進行大膽新奇的聯想和想像,營造一種暢遊夢想未來的熱烈氣氛。

五、課堂小結

“大道之行也”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裏,人們生活着並歡樂着。儘管這個夢想社會在小生產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爲現實,但二千多年來它一向是許多提高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就是這個夢,牽繫着古聖先賢,牽繫着時人,讓我們齊心協力,爲這個完美的夢的實現而加倍努力吧!

六、試背課文

篇10: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1.翻譯並背誦課文,掌握相關文言詞

2.瞭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資料

1.講授大道大同兩個概念

2.指導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導入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述了一幅夢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夢想社會畫卷。

今日,讓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整體把握

範讀課文,學生仿讀並思考:大道指什麼,大同指什麼

研讀理解

自由朗讀,掌握文言詞

明白學生翻譯課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2.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3.全班交流

探究討論:

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什麼特點?

如何理解孔子關於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指導朗誦

理清文章脈絡,幫忙學生理解記憶文章資料。本文分三層

一.總領全文

二.闡述大同社會基本特徵

三.總結全文

指導單獨朗讀,注意停頓

教師總結:

儘管這樣的夢想社會在當時不可能成爲現實,但他卻成爲我國社會思想史上一份寶貴的財富,兩千年來一向

被許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義極爲深遠

作業:

1.思考大同社會與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無相似之處?

2.背誦並默寫全文

篇11: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相關文言文字詞,翻譯並背誦課文。

2、熟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的層次和脈絡。

3、理解孔子“大同”社會的特徵及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反覆熟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資料。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大同社會的真正可取之處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層次,熟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大同”的社會特徵及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1分鐘,教師口述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夢想社會的生活圖景,(同學們背誦描述桃花源環境和生活的句子)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夢想社會的畫卷。那麼究竟《禮記》中的夢想社會又是怎樣的呢,今日,我們就帶着這個問題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作品介紹2分鐘,教師簡介

《禮記》,儒家經典之一,亦稱《小戴禮》或《小戴禮記》,相傳爲西漢戴聖編纂。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

(補充四書五經的知識)

三、朗讀全文初步感知5分鐘

1、請同學們按自我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將不懂的字詞劃出來)

2、聽課文錄音,聽準字音

四、正音解釋重點字詞,翻譯全文10分鐘

1、結合投影讀字音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矜寡孤獨()男有分()

貨惡其棄於地也()

2、解釋重點字詞(投影)

3、請一位同學翻譯,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完後小組討論,並對其解釋作出分析評價。

4、參考譯文

政治上最高夢想的施行,就是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所以人們不單奉養自我的父母,不單撫育自我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爲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有及時婚配。對於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爲(而要去收貯它),卻不必須要自我私藏;(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爲,而不必須爲自我謀私利。這樣一來,奸邪之謀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五、整體把握,理清課文線索。10分鐘

1、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文章能夠分爲幾層,說說你的看法?

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特徵的?(結合文中的語句,試用自我的話來概括。)

能夠歸納爲三個方面: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滿足生存的需要)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夠推己及人,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職責、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羣都要做出適宜的安排。又異常提到:“鰥、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體現了全社會的關愛。

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滿足發展的需要)

“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才能豐衣足食。

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這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佔爲己有;“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這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

只要到達了上頭三個方面的要求,大同社會就不遠了

六、深入探討5分鐘

1、如何評價孔子所描繪的“大同”社會

大同社會只是作者的一個完美的夢想,是一個虛構的圖景,儘管不能實現,但從這個圖景中,我們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作者的那種憂國憂民的思想和對改造現實社會的一種追求。還有對夢想的執着。

七、遷移學習5分鐘

1、爲實現“大同”社會,從古到今有許多提高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一向在追求,以洪秀全和孫中山作爲例子。

2、請同學們充分地發揮自我的想象力,用一段話描述你夢想中的王國。

八、課堂小結2分鐘

“大道之行也”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裏,人們生活着並歡樂着。儘管這個夢想社會在小生產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爲現實,但二千多年來它一向是許多提高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在現代社會中激勵着我們不斷探索。

九、背誦全文2分鐘

十、佈置作業:

A組(學優生):背誦課文,完成相關的練習題。

B組(中等生):完成相關的練習題。

C組(後三分之一學生):背誦課文。

教學反思:

板書設計

第一層(第一句話)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

第二層(第二至三句話)“大同”社會的特徵: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

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第三層(第四句話)全文的總結語。

篇12: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的】

1、瞭解先賢聖哲關於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儘快構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本事。

3、背誦並默寫全文。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成誦。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教學難點】

聯繫實際,引導學生思考“孔子的社會夢想實現了嗎我們此刻的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這個問題。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3、探究創新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完美的生活誰都想過,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就有關於人類完美社會的構想,並給它定名爲“大同”。今日,我們將要學習的《大道之行也》,就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夢想社會,不妨讓我們一同去感受感受。(板書文題)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參照課本178頁。

三、朗讀課文,粗知文意

1、教師播放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意。教師提示需重點掌握的詞語:

不獨親其親(用作動詞,以……爲親)

男有分(fèn職分,文中指職業、職守)

貨惡其棄於地也(wù厭惡、憎恨)

是故謀閉而不興(奸邪之心。閉:閉塞,那裏作杜絕)

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外戶而不閉(用作動詞,從外面合上。用門閂插門)

3、通假字:

選賢與能(“與”通“舉”,選拔。)

矜、寡、孤、獨、廢疾者(“矜”通“鰥(guān)”,指老而無妻的人。)

4、教師具體指導朗讀。

5、全班齊讀課文。

四、翻譯課文

1、根據課下註解翻譯課文。

2、劃出自我不能解釋的字詞。

3、小組討論解決。

4、課堂交流翻譯的情景。

5、同位交流檢查翻譯的情景

五、合作探究、討論下列問題

1、總領全文的語句是什麼照應此句的哪句話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2、提問:怎樣實施“大道”,實現“大同”(“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徵)請找出相關語句,並作講解。

明確:“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天下爲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於任何個人;

“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擔任社會職務;用一個成語是“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係,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鬥。

3、提問: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夢想的

⑴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各個年齡段的人或者說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都能受到應有的照顧,得到適宜的安排;“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需要異常關愛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生活保障。

⑵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

⑶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都能盡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並歡樂着,把共同勞動看作是分享歡樂。

4、作者所描繪的大同社會的景象是什麼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六、探究性思維訓練

請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要啓發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象來認識這個社會,例如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中能夠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極其幸福、歡樂,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由此還能夠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同樣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2、孔子的“大同”社會的夢想實現了嗎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聯繫歷史知識和現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師不要隨意評判,應以表揚鼓勵爲主。

3、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夢想社會。

重在激發學生進行大膽新奇的聯想和想像,營造一種暢遊夢想未來的熱烈氣氛。

七、課堂小結

“大道之行也”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裏,人們生活着並歡樂着。儘管這個夢想社會在小生產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爲現實,但二千多年來它一向是許多提高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就是這個夢,牽繫着古聖先賢,牽繫着時人,讓我們齊心協力,爲這個完美的夢的實現而加倍努力吧!

八、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完成配套練習。

〖板書設計〗

根本特徵: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

大道之行也詳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人人都能安居樂業。

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總括全文,折射現實

篇13: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1.翻譯並背誦課文,掌握相關文言詞

2.瞭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資料

1.講授大道大同兩個概念

2.指導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導入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述了一幅夢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夢想社會畫卷。

今日,讓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整體把握

範讀課文,學生仿讀並思考:大道指什麼,大同指什麼

研讀理解

自由朗讀,掌握文言詞

明白學生翻譯課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2.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3.全班交流

探究討論:

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什麼特點?

如何理解孔子關於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指導朗誦

理清文章脈絡,幫忙學生理解記憶文章資料。本文分三層

一.總領全文

二.闡述大同社會基本特徵

三.總結全文

指導單獨朗讀,注意停頓

教師總結:

儘管這樣的夢想社會在當時不可能成爲現實,但他卻成爲我國社會思想史上一份寶貴的財富,兩千年來一向

被許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義極爲深遠

作業:

1.思考大同社會與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無相似之處?

2.背誦並默寫全文

篇14: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瞭解先賢聖哲關於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3.背誦並默寫全文。

本事目標

1.重視誦讀,提高朗讀和背誦本事,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儘快構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本事。

3.聯繫實際,探求未知,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德育目標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完美生活的嚮往,學習古人敢於衝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夢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夢想,爲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成誦。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教學難點

1.聯繫《桃花源記》,引導學生思考,《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社會生活與文中“大同”社會相比,有無相似之處?

2.聯繫實際,引導學生思考“孔子的社會夢想實現了嗎?我們此刻的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這個問題。

●教學方法

1.朗讀法。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個世紀以前的中學生差不多能背誦如流,今日的中學生也應如此,必須讀得爛熟,才能較好領悟我們先人所追求的這個夢想社會的實質,並感知這段文字的完美。要保證至少讀10遍,課堂上時時有琅琅書聲,營造濃濃的學習氛圍。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關於文意的理解,可讓學生自主閱讀,討論交流完成。對於與《桃花源記》的比較閱讀,教師可稍作點撥引導。學生討論,生生互動;教師點撥,師生互動,這樣利於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3.探究創新法。設置一些開放性的題目供學生思考探究,鼓勵他們敢於異想天開,併爲自我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學習。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已選好的一張科幻VCD、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體思路,指導學生誦讀;探究性思維訓練,促進學生內化課文資料,聯繫實際,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全班同學齊背《桃花源記》……那個美、樂、奇的世界大家還記得吧,今日,我們將要學習的《大道之行也》,也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夢想社會,不妨讓我們一同去感受感受。(板書文題)

二、朗讀課文,粗知文意

1.教師播放朗讀磁帶或教師範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難,小組自行解答。

教師提示需重點掌握的詞語:

選賢與能(“與”通“舉”,選拔。音jǔ)

矜、寡、孤、獨、

廢疾者(“矜”通“鰥”,指老而無妻的人。音guān)

男有分(fèn職分,文中指職業、職守)

貨惡其棄於地也(wù厭惡、憎恨)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用作動詞,以……爲親,以……爲子,分別譯爲“奉養”“撫養”)

外戶而不閉(用作動詞,從外面合上。用門閂插門)

是故謀閉而不興(杜絕)

3.理清文章整體思路,具體指導朗讀。

(1)提問:全文文字,共5句話,根據文意,能夠分爲幾層?

學生明確:可分爲三層:第一層“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概述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徵;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爲己。”詳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總結全文。

(2)教師分層指導朗讀。

第一層: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證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天下”三句當用分列語氣讀。

第二層:本層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組,應讀出層次感。有些字有統領作用,如“故人不獨……”中的“人”“使老有所終……”中的“使”,這些字後均當作一頓。最終一組談“貨”“力”觀念,此兩字後亦當作一頓。讀至“不必爲己”,要作稍長停頓,收住這一層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結的語氣讀。“是謂大同”是全文結論,要讀得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3)教師範讀或選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範讀,其餘學生循聲低和。

(4)全班齊讀課文。

三、討論下列問題,構成背誦思路,指導學生背誦

1.提問:“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徵是什麼?請找出相關語句,並作講解。

選一位學生回答,明確:“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爲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於任何個人;“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擔任社會職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係,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鬥。

學生齊讀第1句,速背。

2.提問: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的?

學生明確:課文第二層有三句話,大概是從三個方面吧。

教師點撥:這三句話能夠歸納爲三個方面:

(1)滿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各個年齡段的人或者說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都能受到應有的照顧,得到適宜的安排;“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需要異常關愛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生活保障。

(2)滿足發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

(3)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都能盡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並歡樂着,把共同勞動看作是分享歡樂。

學生齊讀第二層,按照行文思路,嘗試背誦。

3.提問:任何想像都是植根於現實土壤的,文中有無當時現實社會的影子?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文章第三層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拿現實社會跟夢想的“大同”社會作比較,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其中已經摺射出現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乘,動盪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

學生齊讀第三層,嘗試背誦。

4.多媒體顯示板書設計,學生依據板書提示,背誦全文。

四、探究性思維訓練

請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會的夢想實現了嗎?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大同”社會嗎?

3.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夢想社會。

篇15: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相關文言文字詞,翻譯並背誦課文。

2、熟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的層次和脈絡。

3、理解孔子“大同”社會的特徵及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反覆熟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資料。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大同社會的真正可取之處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層次,熟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大同”的社會特徵及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1分鐘,教師口述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夢想社會的生活圖景,(同學們背誦描述桃花源環境和生活的句子)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夢想社會的畫卷。那麼究竟《禮記》中的夢想社會又是怎樣的呢,今日,我們就帶着這個問題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作品介紹2分鐘,教師簡介

《禮記》,儒家經典之一,亦稱《小戴禮》或《小戴禮記》,相傳爲西漢戴聖編纂。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

(補充四書五經的知識)

三、朗讀全文初步感知5分鐘

1、請同學們按自我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將不懂的字詞劃出來)

2、聽課文錄音,聽準字音

四、正音解釋重點字詞,翻譯全文10分鐘

1、結合投影讀字音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矜寡孤獨()男有分()

貨惡其棄於地也()

2、解釋重點字詞(投影)

3、請一位同學翻譯,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完後小組討論,並對其解釋作出分析評價。

4、參考譯文

政治上最高夢想的施行,就是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所以人們不單奉養自我的父母,不單撫育自我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爲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有及時婚配。對於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爲(而要去收貯它),卻不必須要自我私藏;(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爲,而不必須爲自我謀私利。這樣一來,奸邪之謀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五、整體把握,理清課文線索。10分鐘

1、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文章能夠分爲幾層,說說你的看法?

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特徵的?(結合文中的語句,試用自我的話來概括。)

能夠歸納爲三個方面: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滿足生存的需要)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夠推己及人,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職責、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羣都要做出適宜的安排。又異常提到:“鰥、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體現了全社會的關愛。

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滿足發展的需要)

“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才能豐衣足食。

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這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佔爲己有;“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這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

只要到達了上頭三個方面的要求,大同社會就不遠了

六、深入探討5分鐘

1、如何評價孔子所描繪的“大同”社會

大同社會只是作者的一個完美的夢想,是一個虛構的圖景,儘管不能實現,但從這個圖景中,我們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作者的那種憂國憂民的`思想和對改造現實社會的一種追求。還有對夢想的執着。

七、遷移學習5分鐘

1、爲實現“大同”社會,從古到今有許多提高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一向在追求,以洪秀全和孫中山作爲例子。

2、請同學們充分地發揮自我的想象力,用一段話描述你夢想中的王國。

八、課堂小結2分鐘

“大道之行也”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裏,人們生活着並歡樂着。儘管這個夢想社會在小生產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爲現實,但二千多年來它一向是許多提高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在現代社會中激勵着我們不斷探索。

九、背誦全文2分鐘

十、佈置作業:

A組(學優生):背誦課文,完成相關的練習題。

B組(中等生):完成相關的練習題。

C組(後三分之一學生):背誦課文。

教學反思:

板書設計

第一層(第一句話)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

第二層(第二至三句話)“大同”社會的特徵: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

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第三層(第四句話)全文的總結語。

【小編簡評】

大道之行也教案 (優選15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大道之行也教案範文。

【網友評價】

讀得根本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