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第二節 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通用多篇】

第二節 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通用多篇】

第二節 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 篇一

第二節 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對於不同的研究目的、內容和方法,其表述形式的框架結構、解釋論證也各有所不同。本節準備將研究成果表述形式分爲教育科研報告和教育論文兩大類進行簡要討論。

一.教育科研報告

教育科研報告是具體表述教育研究工作的成果或進展的文件,是報告情況、建議、新發現和新成果的文獻。它是教育研究工作者廣泛使用的一種文體。隨着教育研究的內容與方法的不同,研究報告也有不同的種類。

(一)教育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是調查人員對某種事物或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後,經過認真分析研究而寫成的一種書面報告。

1.教育調查報告的意義:

 調查分析報告是調查工作的最終成果。調查活動是一個有始有終的活動,它從制定調查方案、蒐集資料、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到撰寫並提交調查報告,是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所以調查報告是調查成果的集中體現。 調查報告是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飛躍的反映。調查報告比起調查資料來,更便於閱讀和理解,它能把死數字變成活情況,起到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作用,使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識,更好地指導實踐活動。2.教育調查報告的特點

 目的性強

目的性是調查報告的靈魂,它具體指撰寫的調查報告必須有明確的調查目的。撰寫調查報告時必須做到目的明確,有的放矢,圍繞主題展開論述。 時效性強

調查報告的撰寫,必須講求時間和效益,及時捕捉各種信息,並做到及時反饋。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調查報告的作用。

 新穎性強 調查報告應緊緊抓住實踐活動中的新動向、新問題,展示一些人所未知的通過調查研究得到的新發現,提出新觀點,形成新結論。3.教育調查報告的結構

要寫好調查報告,必須瞭解調查報告的特點,掌握調查報告撰寫的步驟與方法,使調查報告在實際工作和理論研究中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教育調查報告即對某個教育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寫成的報告,一般由標題、提要、正文、結論及附錄等五部分構成。

(1)標題

標題就是調查報告的題目,它由報告內容來決定。標題是畫龍點睛之筆,使人通過題目就能對報告由一個大致的瞭解,並引發閱讀全文的興趣。

作爲標題,應注意突出兩點:其一,它必須準確揭示調查報告的主題思想,做到題文相符。其二,高度概括,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標題的寫法靈活多樣,一般有兩種:單標題與雙標題。只用一行文字將被調查單位和調查內容明確而具體地表現出來的標題爲單標題。雙標題就是調查報告有兩行標題,採用正、副標題形式,一般正標題表達調查主題,副標題用於補充說明調查對象和主要內容。由於這種標題形式優點很多,正標題突出主題,副標題交代形勢、背景,有時還可以烘托氣氛,二者互相補充,因此成爲調查分析報告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

常用的標題形式包括:“直敘式”的標題,即反映調查意向、調查項目或地點的標題。這種標題簡明、客觀,一般調查報告多采用這種標題;“表明觀點式”的標題,直接闡明作者的觀點、看法,或對事物進行明確的判斷、評價;“提出問題式”,即以設問、反問等形式,突出問題的焦點和尖銳性,吸引讀者,促使讀者思考。例如“中學生早戀問題說明了什麼”等。

(2)提要

提要實際上就是教育調查報告的內容摘要,這部分應向讀者交待調查研究的問題、意義與方法。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第一,簡要說明調查目的,並闡述國內外在此課題領域中的研究現狀以及本調查研究的意義和價值;第二,簡要介紹調查的對象和調查內容。包括調查時間、地點、對象、範圍、調查要點及所要解答的問題;第三,簡要介紹調查研究的方法。說明調查設計的情況,介紹調查研究的方法和調查的具體方式。另外,還要對此次調查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做一簡要分析。

(3)正文

正文是教育調查報告的主要部分。這部分必須要通過敘述、調查圖表、統計數字及有關文獻資料,採取綱目、項或篇、章、節的形式,將全部內容包括調查問題的提出、分析研究問題的方法、論證的全部過程、引出結論等有條理地、準確地揭示出來。

調查報告的正文部分的寫法,大體上可分爲兩類。一類是橫式反映,即將教育調查所涉及到的基本內容按某種性質或需要劃分爲若干個並列的部分來寫。例如對某個地區教育現狀的調查,可分爲該地區經濟發展現狀、社會文化發展現狀、學校教育發展現狀等不同方面,每個方面還可進一步細化,如學校教育又可細分爲學校規模、教育經費、課程設置、教學設備、師資力量等多個項目,以專題的形式將調查掌握的有關材料分別加以組合,相對集中地論證各個問題。再比如,對中學生成績分化原因的調查,可以分爲中學生成績分化時間和速度、學習目的、獨立完成作業情況、家庭教育等幾個問題來進行論證。另一類是縱式反映,即將調查的基本情況按照現象發展的邏輯順序或演變過程,分成相互銜接的幾個部分來寫,逐層深入。例如。調查單親家庭和家庭教育不當與青少年犯罪問題,就可按照家庭與家庭教育情況——學生心理、性格和態度情況——交友情況——犯罪情況。這類方法一般只適用於對專門問題的調查研究,對於比較複雜的多邊項的調查研究則不宜用。

(4)結論

這一部分就是在對整個教育調查內容進行總體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礎上,概括出事物的內在聯繫和規律,給出總結或對結果展開討論提出若干建議。具體可包括三部分內容:(1)概括全文。綜合說明調查報告的主要觀點,深化報告的主題。(2)形成結論。在對真實資料進行深入細緻的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得出報告的結論。(3)提出看法和建議。通過分析,形成對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議或可行性方案。

在調查報告的結論部分,還可包括對研究結果的解釋。主要是指出研究成果的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理論價值主要反映在該調查在某一具體問題上對原有的理論觀點所做出的完善與創新。而實用價值則是指報告所闡述的新觀點和結論對教育實踐所具有的現實指導意義。

(5)附錄

附錄是對正文報告的補充或更詳盡的說明,目的在於是正文內容更加集中、完整,並且通過原始資料的展示,爲有關的研究人員鑑定調查報告的科學性、可靠性提供參考依據。附錄一般包括數據彙總表及原始資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術報告。

(二)教育實驗研究報告

教育實驗研究報告是以書面的形式反映教育實驗過程和結果的一種研究報告,它是對整個教育實驗研究的全面總結。通過閱讀實驗研究報告,可以使人們對該實驗具有全面系統的瞭解,對評判、接受與推廣其實驗研究結果提供可靠的依據。

教育實驗研究報告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客觀性。儘管教育調查報告和教育經驗總結報告都強調要遵循客觀性原則,但與實驗研究報告相比,其要求的嚴格程度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爲實驗報告所提供的研究結果,完全是通過科學的實驗操作過程所獲取的,不允許有任何外加的成分。

1.實驗研究報告的結構

實驗研究報告的基本框架結構包括標題、前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及參考文獻等部分。

(1)標題

標題體現着研究報告的主題思想。實驗報告的標題必須要明確、清晰地呈現出實驗研究的主要問題。因此,它是一種通報性的標題,在實際中常常直接採用研究課題的名稱,指明實驗研究的主要變量,讓人對研究的方向能夠一目瞭然。例如,“獎懲措施對學生學業成績影響的比較研究”、“無提示條件下學生記憶策略與記憶成績影響的實驗研究”、“農村幼兒綜合教育模式的實驗研究”等,如果寫成“運用獎勵手段,提高學習成績”、“加強記憶策略,提高記憶成績”、“綜合教育,促進發展”等經驗總結式的標題,就難以達到點題的目的。

(2)前言

前言是實驗研究報告的正文開頭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表明研究目的;研究課題選擇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概述與該課題相關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問題及趨勢;闡明實驗研究的假說以及建立研究假說的主要依據;明確本實驗研究中的各種變量。

前言部分的文字應簡潔明瞭,字數不宜太多,表述應具體清楚。(3)方法

這一部分是教育實驗研究報告的重點內容。能否科學合理地設計研究方法,直接影響着實驗結果和研究價值。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實驗結果並不能達到研究人員的驗證目的,但如果研究方法的設計精密,運用合理,其實驗研究方法自身仍具有分析參考的價值。

在這一部分中應主要寫明實驗研究所選用的方法。包括:  根據課題的特點,選用何種研究方法。

 實驗對象(即樣本)的取樣方法、數量(即容量)、條件(即使眼前所具備的水平)。要求取樣方法科學,樣本容量合適且具有代表性。 根據所選用的研究方法確定實驗設計。 明確操作定義。即對實驗課題研究中所涉及的相關概念給出明確的定義或解釋,使實驗更具有可操作性。

 對實驗變量給出明確、具體的測量方法和統計檢驗方法。 對實驗過程中的無關變量給出控制方法。

 實驗課題的具體實施程序。即實驗時間和步驟。(4)結果

實驗結果也是實驗研究報告的重點部分,主要表述實驗研究中所取得的數據資料和統計分析的結果,詳細說明某部分資料與某項假設是否成立,研究問題與假設中的哪一部分存在關聯等。

對於結果部分的撰寫,應該注意的問題是:  客觀表述親身參與的實驗研究結果,運用準確可信的數據資料陳述事實、說明問題,不能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也不應夾雜自己的主觀臆想或判斷。

 充分運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手段,嚴格覈實在實驗中獲取的數據資料,並通過一定的統計分析技術,全面揭示研究事物的內在關係。

 要做到資料翔實,層次清晰,文字簡明準確。要運用科學合理的論證,實事求是,切忌誇誇其談。(5)討論

討論是對實驗研究結果的含義和意義的評價。具體地說,討論是對實驗中觀察、記錄和測定的結果進行理論上的分析和解釋,爲實驗報告的結論提供理論依據。通過討論,一方面要分析實驗研究假設是否成立,另一方面,要針對實驗中出現的一些特殊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其可能的原因以及該實驗研究的不足之處,並提出自己對下一階段的研究設想與建議。

討論與結論的主要區別在於:研究結論所呈現的是實驗研究中的客觀事實,它應該是對實驗研究成果或發現進行高度概括、歸納而成的某種原理、規律或規則,是可以在相同的研究中得到重複證實的;而討論則主要是研究者的主觀認識與分析,是實現研究結果提升爲理論認識和實驗應用的中介。通過多角度、多側面、多維度地討論,幫助研究人員對研究結果有一個全面透徹的認識,也可以爲研究者積極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創造力提供空間創造條件。

(6)參考文獻

在實驗研究報告的末尾,應逐一列出研究報告中所直接提到或引用的資料的來源。參考文獻的排列應爲:在期刊的參考項目中,包括作者的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刊號和期號;在書籍的參考項目中,包括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明、出版時間及頁數。

2.撰寫實驗研究報告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要切實搞好實驗研究各項內容的設計,包括選擇被試、自變量的操縱、無關變量的控制、研究的材料工具、實驗程序、研究方法選擇等,認真核實報告所選用的資料,以保證實驗研究結果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較高的信度與效度。

第二,要做好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有機結合。目前,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中已經被廣爲利用,並收到了比較顯著的效果。尤其是在教育實驗研究中,定量分析的手段已成爲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但我們在研究實踐中也常常會遇到一些單憑統計數據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實驗研究報告的撰寫,應該針對實驗進行情況,將定性分析方法與定量分析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實驗數據與典型事例結合起來,這樣纔會達到預期的研究目的。

第三,對於實驗方法和結果要闡述清楚。體現實驗研究價值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實驗方法的科學性和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因此,對於實驗研究報告的方法部分應表述清楚具體,條理分明;對於實驗結果部分應語言形象,圖文並茂,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三)教育經驗總結報告

經驗總結報告是教育科學研究報告中的一種,它所依據的是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經過研究者的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比較全面地歸納、揭示了教育實踐的客觀規律。

經驗總結報告一般可分爲全面總結和專題總結兩種類型。全面總結是對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歸納。例如,對一所學校的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就要針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教科研、總務後勤、人事管理等各方面的情況。專題總結是對某一個具體或獨特的問題進行專門總結,如對一個學校的工作進行專門總結,其內容可以是開設選修課的措施、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經驗,也可以是班集體建設方面的工作總結等。

1.教育經驗總結報告的基本結構

從結構上來講,經驗總結報告基本上由標題、前言、正文和結尾四部分構成。(1)標題

常見的經驗總結報告有以下幾種寫法:一是突出總結內容。例如“對課外作業改革的思考”,“課堂教學評價的初步探索”等。二是表明成功經驗。如“把愛給每一位兒童——班主任工作總結”,“教兒童學會學習——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三是反映工作過程。如“跳出書本,走出課堂——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提高複習課效率,切實做到‘減負’”。四是提出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中學生迷戀網絡的負面影響和防範措施”,“生物教學中濫用電教手段之弊”等。經驗總結報告的標題,應做到依據總結報告內容靈活擬定。

(2)前言

前言的寫法應該根據經驗總結報告的內容而定。全面總結的經驗總結報告,前言的內容大多是對總結對象基本情況的概述;專題總結的研究報告,前言的內容大多是圍繞總結課題的背景及總結的目的與意義。前言文字應力求簡潔。

(3)正文

正文是經驗總結報告的主體部分,它主要包括具體的工作過程和經驗體會。作爲正文,通常有兩種寫法。一是遞進式寫法,可先寫工作過程,然後寫工作成績,再寫主要的經驗體會,最後還可寫一下存在的問題或建議。二是並列式寫法,即在寫的過程中,可將工作過程和經驗體會分成若干個問題,而各問題之間的關係是並列的,這些並列的問題集中說明總的課題。

(4)結尾

結尾的寫法沒有固定格式,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寫。例如,有的是在正文之後專門寫一段總結性語言;有的是將各個問題逐一寫完即結束;有的則是以提出思考或建議作爲結束語。

在撰寫經驗總結報告時應注意的問題是:第一,被總結的事件材料應具有典型性;第二,要注意突出重點,避免面面俱到、簡單羅列;第三,要以教育實踐活動爲依據,強調客觀、真實,反對主觀偏見、隨意誇大。

二.教育科研論文

所謂教育科研論文,就是對教育科學中的某個問題,在調查研究或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思考與探索而寫成的以論述爲主的文章。與研究報告相比,科研論文在反映科研成果時更側重理性的論述,更強調內容的創新,強調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而對研究的具體方法與過程並不給予特別的關注。

(一)教育科研論文的基本結構

教育科研論文一般包括題目、署名、前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等幾個部分,可歸納爲三個方面,即論文前列材料、論文主體、論文參考資料。而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講的論文,就是指論文的主體部分而言。

論文主體部分的基本結構爲前言、正文、結論。

1.前言

前言是教育科研論文正文的起始部分。這部分在寫作上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闡明研究的背景、目的、理由和意義。第二,提出問題。即表明作者所要研究的問題,對該問題的見解和觀點,說明該課題從何而來,對這一課題有什麼新建議,新的成果是什麼。這是結論的核心部分。第三,簡介論證的方法。即說明作者論證本課題將要使用的方法,包括一般常用的論證方法或新理論、新的思維方法等。前言的寫作只能簡單地交代上述各項內容,篇幅的份量在整篇論文中所佔的比例要小。

2.正文

正文是是展開論題,表達研究成果的論文主體部分。它具體包括論點、論據、論證三個部分。

研究者在這一部分中必須根據課題的性質,或正面立論,或批駁不同的觀點,或解決別人的疑難問題,周詳地論證論文的全部思想和新的見解。其文字量較多,篇幅一般全文的三分之二。這部分的安排和論證層次要有嚴密的邏輯性。論點和論據的聯繫,論述的先後次序,文章層層推理,都要根據事物的內在規律,並考慮論證效果來組織安排。要做到綱舉目張,環環相扣,使觀點和材料有機地、富有邏輯效果地統一起來。

正文的寫作安排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⑴ 總分式。是一種有總論、有分論的結構方式。又可分爲先總後分式、先分後總式和總—分—總式。⑵ 層遞式。又稱遞進式或推進式。即各層次之間是逐層深入的關係,即前一個層次是後一個層次的基礎,後一個層次是前一個層次的進一步深化。⑶ 並列式。又稱平列式。即各層之間爲平等並列的關係,圍繞中心論點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論證,各層次的分論點與中心論點是局部與主體的關係。⑷ 綜合式。即將總分式、並列式、層遞式等結構方式結合起來交錯運用的結構方式。⑸ 散論式。即邊分析論述邊做結論,每個層次都有較大的獨立性,層次之間的聯繫不十分緊密的一種較爲自由開放的結構形式。這類結構常以“關於„„的思考”“„„隨想”等面目出現。形式是爲內容服務的,正文采用哪種形式,主要根據論文內容的需要來決定,不能削足適履。

3.結論。結論是論文的結尾部分。結論要與前言相照應,圍繞正文所得的結語,對全篇論文進行簡明扼要的提示,爲全文收尾。這部分要寫的主要內容是:綜合全篇,概論正文,突出中心論點;指出方向,提出措施、意見或建議;對本課題研究的展望或尚遺留的問題;提出希望,發出號召,激勵讀者;對在研究和寫作過程中給予過幫助的人員表示謝意。

(二)教育科研論文的類型

1.從教育論文的內容劃分,主要有:(1)創新性論文

如“市場經濟與教育改革”一文,是作者在市場經濟對學校挑戰的情況下,對這種“衝擊”究竟怎麼看,辦學路子究竟如何走,人生價值取向又該是怎樣定位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新觀點,問題看得深,道理講得透,筆鋒尖銳,說理性強,富有新穎獨特的真知灼見,體現了教育論文寫作的意義與價值。

(2)商榷性論文

如《畫“X”、畫“V”與思維發展——與ⅩⅩⅩ教師商榷》一文,作者是針對ⅩⅩⅩ老師在《標準化考試命題法語文科不可行》中所提出有關“讓學生畫‘X’、圓‘V’”,“思維能力得不到發展”,“很難閱讀和理解其它學科的教材和資料”、“口頭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不能“適應社會需要”等問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以此進行問題商榷,智力碰撞,學術交鋒。

(3)補說性論文

如《簡評〈堅持到課堂集中精力抓教學〉》一文,是作者針對被評文章的兩個問題(即校長“要堅持站在課堂上”和校長應從“教學常規”、“教學改革”、“教學評估”方面抓教學),在充分肯定原作者的觀點的基礎上,一方面提出了“只有善於教學的校長,才能引導教師把教學工作搞好”、“校長‘堅持到課堂’是抓好教學的首要條件或關鍵措施”的觀點,並緊扣原作者的觀點進行了認真的剖析,深入的闡述;另一方面對校長從“教學常規”、“教學改革”、“教學評估”抓教學的做法,又在原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

2.從教育科研的角度劃分,主要包括:(1)經驗型論文

它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直接獲得的豐富的感性材料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理性認識,是取得成績的原因和條件。經驗型教育論文就是經驗總結的理論昇華,就是經過優化組合的理論總結。

撰寫這類論文,要把自己在經過認真實踐、探索、試驗中得出的成績、效果、體會、感受和認識,在總結經驗、選擇經驗、分析經驗、論證經驗的基礎上,把收穫最大的一點,體會認識最深的一點,做法最有成效的一點,抓住其本質,進行思考和發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論點;並在經過論證之後,使原有“經驗”轉化爲具有總結性、獨創性、理論性的論文。

如《要把學生引進客觀生活中去》,其題材就來源於作者親身實踐的真知灼見。作者認爲要培養學生的綜合創造力以適應教育要面向未來的要求,小語教學應把學生引進客觀生活中去。如何“引進”呢?作者提出了四個觀點:一是“增強客觀生活對育人力度的認識,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格局”;二是“靈活引導學生認識教材與客觀生活的密切聯繫”;三是“把握教材與客觀生活的聯繫,組織教學活動”;四是“激發個體創造動機,協調教材與客觀生活的聯繫”。這四點實際上是作者教學經驗的理論總結。

再如《教導工作的五個實》,作者是從“中學教導處作爲負責學校教學工作的行政機構,怎樣富有成效地開展工作”提出問題的。作者認爲,要解決這一問題,“思想要現實”、“計劃要落實”、“目標要落實”、“檢查要紮實”、“總結要真實”。這“五實”就是五個分論點。

(2)研討型論文

它是專門分析研究教育、教學中的矛盾及其解決辦法的理論性文章。它着重針對當前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或亟待解決的問題或現實中出現的新情況和突出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上提出解決存在問題的意見和辦法或方案和措施。

撰寫這類論文,所研討的問題要從客觀實際出發,以確鑿可靠的材料爲立論的依據,重在以事論理;其結論(研討結果)要符合客觀實際,要有獨到見解和實用價值。

如《作文教學中的“急功近利”傾向應該克服——國小作文指導現狀分析》,就是一一篇遵循以“發現(國小作文指導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存在問題——解決存在問題”的思路撰寫的一篇研討型教育論,作者通過發現和分析當前國小作文“在目標上追求近期效益”、“在方法上尋求‘立竿見影’的模式”的傾向所帶來的危害,提出了“作文教學中的‘急功近利’傾向應該克服”的觀點。文中以大量確鑿的事實作爲立論的依據;並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進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問題產生、存在的原因。認爲“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方法的影響根深蒂固”;“缺乏教學理論的指導,„„滿足於指導方法上的‘移植’„„”;“教師習慣於‘一言堂’的權威性發言”。因而“採取簡單的‘大呼隆’的程式,不懂得引導學生自覺地去經歷作文的全過程”。同時,相應地提出瞭解決的辦法。

再如《農村國小作文教學現狀審視與對策》,作者首先指出並分析了當前農村國小作文“缺乏‘農’味,個性不強”;“起步較晚,數量不足”“訓練無序,方法不當;“惡性循環,質量不高。接着,在對策中提出了“從農村國小作文教學整體入手”,“實現‘三個轉變’”其具體對策是:①訓練序列化;②內容擴大化;③形式多樣化;④習作量次化;⑤指導全程化;⑤管理科學化。

(3)評述型論文

它是針對教育、教學領域內在一定時限裏的活動、情況、現象、論爭、做法、特點、教派、問題等進行專項綜述和評析的論文。

撰寫這類論文,在選擇評述對象時,要考慮它的影響作用以及作者的興趣和能力;要加深對評述對象的理解,提高對評述對象的認識,並以教育方針、政策、法規以及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爲準繩,在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採取先綜述情況(或觀點、或做法),在一一評析之後,再從整體、主流、本質上作總評價,或述評結合,一達一評。總之,都應具體提出自己的新發現、新見解或新構想。

如《對教學規律反映的昇華——評“有指導的嘗試原則”》,就是一篇以評述邱學華《試探“有指導的嘗試原則”》一文爲評述對象的評述型論文。論文認爲“‘有指導的嘗試原則’是對教學規律反映的一次昇華,是對教學論的發展”。作者緊扣邱學華的文章,提出了“‘嘗試性原則’揭示了‘教’與‘學’概念的全面涵義”、“‘嘗試性原則’強化了‘學’的動力系統,使‘教’更有針對性”、“‘嘗試教學’充分發揮教學過程中的相互作用”等新見解,並進行了系統、深刻的闡述和有力的論證。這實際上是對邱學華“有指導的嘗試原則”進行的真實、具體、中肯、全面的評述,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的評價。

再如《素質教育研究綜述》是一篇以評述素質教育研究爲對象的評述型論文。作者綜觀“八十年代後期素質教育研究在我國興起,到九十年代伊始,這一研究逐漸形成了熱潮”的現狀,從“素質教育興起的背景”、“素質教育研究的現狀和熱點”、“素質教育研究發展的趨勢”等方面在講自己新發現、新見解的同時進行了評述。

(4)學術型論文

學術型論文是專門系統研究教育、教學領域的理論問題和表達科研成果、闡述學術觀點的高層次論文(它並不意味着上述三種類型論文不具備學術性)。

撰寫這類論文,選題要求比較嚴格,一般篇幅較長,份量較重,論題必須與之相適應;它所提出的論點,就是對論題的創新見解;選用的材料要達到必要、確實、新穎、充分、協調的選材標準;它特別強調新事實、新理論、新數字、新動態,整個內容要富於很強的理論性、創造性、論證性,以體現濃郁的理論色彩;在結構上,可參照一般學術論文構成的基本型安排整體結構。

如《適應未來,改革課堂教學》就是一篇針對我國當前學校課堂教學現狀,着眼未來,專門而系統地闡述並論證了改革課堂教學具有創新觀點的學術型論文。作者在緒論部分“開門見山”地指出:“新的世紀將帶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國際間的激烈競爭,現在在校學生中都是21世紀初葉建設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力軍。”但同時也指出;“傳統的教學體制和方法,難以提高人的素質,培養出新世紀所需的創造型人才,因此,必須全面改革才行。”接着,在本論部分,作者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出發,在“要改教學指導思想”、“要改課程結構”、“要改教學方法”、“要改教學手段”、“要改考試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論證並闡明瞭自己新的學術觀點。

再如《試論基礎教育中的“優教優價”》,是作者針對“經濟領域和其他領域十分活躍,改革的規模、速度和深度空前未有”;“而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卻步子不大”;“久之,必將貽誤國家的經濟發展”的現狀,提出了“可採用‘優教優價’的辦法來解決基礎教育的困境”。全文從“實施‘優教優價’的必要與可能”、“‘優教優價’的作用”、“實行‘優教優價’的措施”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證,闡明瞭自己獨特新穎的學術見解。

自我介紹表現形式 篇二

鑑於需要進行自我介紹的時機多有不同,因而進行自我介紹時的表達方法便有所不同。自我介紹的內容是指自我介紹時所表述的主體部分,即在自我介紹時表述的具體形式。確定自我介紹的具體內容,應兼顧實際需要、所處場景,並應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切不可“千人一面”,一概而論。依照自我介紹時表述的內容的不同,自我介紹可以分爲下述五種具體形式:

(1)應酬式

應酬式的自我介紹,適用於某些公共場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場合,如旅行途中、宴會廳裏、舞場之上、通電話時。它的對象,主要是進行一般接觸的交往對象。對介紹者而言,對方屬於泛泛之交,或者早已熟悉,進行自我介紹只不過是爲了確認身份而已,故此種自我介紹內容要少而精。

應酬式的自我介紹內容最爲簡潔,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項即可。例如:

“您好!我的名字叫張路”。

“我是雍紋巖”。

(2)工作式

工作式的自我介紹,主要適用於工作之中。它是以工作爲自我介紹的中心;因工作而交際,因工作而交友。有時,它也叫公務式的自我介紹。

工作式的自我介紹的內容,應當包括本人姓名、供職的單位及其部門、擔負的職務或從事的具體工作等三項。他們叫作工作式自我介紹內容的三要素,通常缺一不可。其中,第一項姓名,應當一口報出,不可有姓無名,或有名無姓。第二項供職的單位及其部門,有可能最好全部報出,具體工作部門有時也可以暫不報出。第三項擔負的職務或從事的具體工作,有職務最好報出職務,職務較低或者無職務,則可報出所從事的具體工作。例如:

“你好!我叫張奕希,是大連市政府外辦的交際處處長”。

“我名叫付冬梅,在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教外交學”。

(3)交流式

交流式的自我介紹,主要適用於在社交活動中,它是一種刻意尋求與交往對象進一步交流與溝通,希望對方認識自己、瞭解自己、與自己建立聯繫的自我介紹。有時,它也叫社交式自我介紹或溝通式自我介紹。

交流式自我介紹的內容,大體應當包括介紹者的姓名、工作、籍貫、學歷、興趣以及與交往對象的某些熟人的關係等等。但它們非定要面面俱到,而應依照具體情況而定。例如:

“我叫邢冬鬆,在北京吉普有限公司工作。我是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90級的,我想咱們是校友,對嗎?”

“我的名字叫沙靜,在天馬公司當財務總監,我和您先生是高中同學”。

“我叫甄鸝鳴,天津人。我剛纔聽見你在唱蔣大爲的歌,他是我們天津人,我特喜歡他唱的歌,你也喜歡嗎?”

(4)禮儀式

禮儀式的自我介紹,適用於講座、報告、演出、慶典、儀式等一些正規而隆重的場合。它是一種意在表示對交往對象友好、敬意的自我介紹。

禮儀式的自我介紹的內容,亦包含姓名、單位、職務等項,但是還應多加入一些適宜的謙辭、敬語,以示自己禮待交往對象。例如:

“各位來賓,大家好!我叫範燕飛,是雲海公司的副總經理。現在,由我代表本公司熱烈歡迎大家光臨我們的開業儀式,謝謝大家的支持。”

(5)問答式

問答式的自我介紹,一般適用於應試、應聘和公務交往。在普通性交際應酬場合,它也時有所見。

問答式的自我介紹的內容,講究問什麼答什麼,有問必答。例如:

1、甲問:“這位小姐,你好,不知道你應該怎麼稱呼?”乙答:“先生你好!我是王雪時。”

2、主考官問:“請介紹一下你的基本情況”。應聘者答:“各位好!我是張軍,現年28歲,陝西本安人,漢族,共產黨員,已婚,199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獲工學學士學位。現任北京首鋼船務公司助理工程師,已工作3年。其間,曾去阿根廷工作1年。本人除精通專業外,還掌握英語、日語,懂電腦,會駕駛汽車和船隻。曾在國內正式刊物上發表過6篇論文,並擁有一項技術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