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2022年地理會考必背知識點精品多篇

2022年地理會考必背知識點精品多篇

會考地理知識點複習篇一

1、世界海陸比例: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各大洲的分界線:①亞洲和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溝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4、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動最劇烈的地帶。

5、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6、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7、世界人口集中分佈於中低緯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區。

世界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世界人口稀疏區:乾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溼熱的熱帶雨林。

8、人口增長過快帶來就業困難、居住條件差、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造成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9、黃色人種主要分佈在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

白色人種主要分佈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主要分佈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10、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爲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

地理會考必背知識點 篇二

第一節、中國的地形

1、我國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

2、我國的地勢階梯分佈情況:

階梯名稱 分佈範圍平均 海拔主要地形舉例分界線

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

第二級階梯青藏高原以東、以北的廣大地區米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黃土高原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第三級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以東地區500米以下平原、丘陵東北平原、山東丘陵

3、主要山脈:

⑴、東西走向的山脈:天山—陰山;崑崙山—秦嶺;南嶺。

⑵、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長白山—武夷山;臺灣山脈。

⑶、南北走向的山脈: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區。

⑷、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阿爾秦山、祁連山。

⑸、弧形山脈:世界是最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主峯——珠穆朗瑪峯(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峯(位於中尼邊境)。

4、地形特點:地形複雜多樣,山地面積廣大。

⑴、四大高原:

①、位置:在八年級地理(上冊)P23 圖2—9 《中國地形》上識記。

②、特點: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佈;

內蒙古高原——地勢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雲貴高原——地面崎嶇,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⑵、四大盆地:

①、位置:在八年級地理(上冊)P23 圖2—9 《中國地形》上識記。

②、特點: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四周被高山環繞,多沙漠、戈壁,邊緣有“綠洲”分佈,盆地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

準噶爾盆地——四周被高山環繞,多沙漠、戈壁,邊緣有許多“綠洲”分佈。

柴達木盆地——地勢最高的內陸大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四川盆地——南方地區的一個溼潤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稱。

⑶、三大平原:

①、位置:在八年級地理(上冊)P23 圖2—9 《中國地形》上識記。

②、特點:東北平原——最大的平原,地勢坦蕩、黑土廣佈。

華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勢平坦,又稱“黃淮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湖泊衆多,有“水鄉”和“魚米之鄉”之稱。

5、主要山脈兩側的地形區:見中國地理(上冊)P27 活動題 1 。

第二節、中國的氣候

1、氣候複雜多樣

⑴、氣候複雜多樣的原因:衆多的。溫度帶和乾溼地區,地形複雜,地勢高低懸殊等。

⑵、我國冬、夏季氣溫分佈特點:

①、冬季——南北溫差很大,越往北去,氣溫越低。(識記:一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秦嶺—淮河線)通過的地方,見中國地理(上冊)P28 )

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溫。(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

⑶、溫度帶:根據積溫的多少,我國從北到南被劃分爲:寒溫帶、中溫帶、曖溫帶、亞熱帶、熱帶、高原氣候區。

⑷、降水:①、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②、夏秋多,冬春少。

③、乾溼地區的劃分:根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係,將我國劃分爲溼潤地區、半溼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④、溼潤地區與半溼潤地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主要地形區位於的乾溼地區和各乾溼地區的植被分佈,見中國地理(上冊)P33 上面的表格)。

⑸、氣候類型:我國是世界上氣候類型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東半球有大範圍的季風氣候,自南向北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大多爲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區是獨特的高原氣候。西北高山地區則表現出明顯的垂直氣候特徵。

2、季風氣候顯著

⑴、季風區與非季風區:

①、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叫季風區。季風區內降水多(東部地區)。

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叫非季風區。季風區內降水少(西北地區)。

②、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

⑵、南、北方雨季情況

①、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原因:夏季風的進退而

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造成的。)

②、東部雨季推移的規律:4月開始,雨季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後由北向南撤退。如:夏季風與雨帶的“失常”,就會造成旱澇災害;如:南旱北澇或北旱南澇現象的發生。

3、特殊天氣:寒潮、梅雨、颱風、沙塵暴等。(見中國地理(上冊)P38—41 )。

會考地理知識點 篇三

1中國的天氣和氣候

1、氣溫分佈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冬季風。?溫度帶(自南向北):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2、降水(空間上)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東多西少);

時間上)降水集中在夏秋兩季,年際變化大(南多北少)(2)乾溼地區:溼潤地區、半溼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3、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大飲喝八缸)。

4、我國氣候特徵: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複雜多樣;

氣候類型: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

夏季風盛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冬季盛行來自西伯利亞和蒙古的西北風夏季風的進退:推進遲緩,徘徊在南方——“南澇北旱”;推進迅速,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北澇南旱”。

5、我國的氣候災害:寒潮,梅雨(長江中下游地區,時間爲6月初)沙塵暴,颱風,洪澇,乾旱: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佈範圍最廣,西北和華北地區最爲嚴重。

2中國的自然資源

1、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徵是:自然資源豐富、人均佔有量不足。

2、水資源分佈:南多北少。

(而耕地分佈卻是南少北多)。

①解決這種水資源空間分佈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②解決水資源的時間分佈不均的措施是加大興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庫等)。③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爲直接、有效的措施。

3、土地資源:我國土地資源現狀: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後備土地資源不足。

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爲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A、耕地的分佈:主要分佈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地區。

B、草地的分佈:主要分佈在北方乾旱和半乾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區。

C、林地的分佈: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和東南部的山地。

4、有色金屬:湖南婁底冷水江錫礦山-----銻礦,衡陽常寧水口山-----鉛鋅礦。

5、舟山漁場爲我國第一大漁場。

長蘆鹽場爲我國最大的鹽場。

3地理熱帶雨林氣候

1、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佈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佈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乾季和雨季。

3、熱帶季風氣候: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爲顯著。

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爲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乾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

4、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佈在南北迴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乾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5、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分佈在亞洲的東部地區。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爲界,此線以北爲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爲亞熱帶季風氣候。

6、地中海氣候:主要位於大陸西岸的中低緯度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分佈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7、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佈在中緯度內陸地區,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量較少,集中夏季。

8、溫帶海洋性氣候:位於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分佈最廣,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9、自然資源: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是自然資源。

按其形成的特點,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一類是非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是指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環使用的資源;非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歷史時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產的資源。

4地球和地圖

1、地球是球體(先看到桅杆,後看到船身;麥哲倫環球航行;登高望遠;月食;衛星圖片)

2、地球自轉的週期:一天(24小時),方向:自西向東。

產生的地理現象:a、晝夜交替;b、產生地方時差異(例如後半夜起來看巴西的世界盃足球賽):

3、地球的公轉週期:一年(約365天),方向:自西向東。

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a、四季的變化;b、晝夜長短變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區均晝夜平分。(b)任何地點,春秋二分均晝夜平分。(c)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晝越長;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晝越長。(D)凡太陽直射的地區都晝長夜短(除赤道外);c、五帶劃分(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d、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影子長短變化)

4、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註記。

A:有指向標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爲北向;無指向標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緯網緯線代表東西方向,經線代表南北方向

B:(分子相同情況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圖幅相同時,比例尺越大,表示的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5、海拔: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6、相對高度:把兩個海拔相減。

7、等高線越密集,代表坡越陡;

等高線越稀疏,代表坡越緩。

8、地形部位識別:山頂(畫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爲高)、山谷(凸高爲低)、鞍部、陡崖(等高線重合)、盆地

9、地形類型有5種:地形區是以某種地形類型爲主的一片區域。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蕩,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峯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沒海拔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