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幼兒園課題研究方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課題研究方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課題研究方案 篇一

體育活動是影響幼兒生長髮育不可缺少的積極因素,它不僅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的生長髮育,而且能促進幼兒的身體素質和基本的活動能力,提高幼兒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是培養幼兒優良品德和促進幼兒社會化的重要途徑。

一、選題意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在實際工作中,常常偏重於專項體能活動,很少使用廢舊材料製作的器械活動,形式上是熱熱鬧鬧,而運動質量卻不高。在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中,由於器材不豐富,使用率低、目的性不強、器材投放不合理等,造成體育活動內容單一,對孩子肢體和動作的訓練也缺乏針對性、系統性。在難以確保幼兒每天有兩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並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通過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探索,不斷優化我們上林苑幼兒園的戶外體育活動,增強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多樣性,提高幼兒的創新意識、合作意識,讓幼兒具有強健的身體。

二、研究目的

(一)研究活動的總目標

1、製作多種多樣的體育器材,創設活動環境,引導幼兒體驗活的樂趣。

2、充分發揮戶外體育活動的整體功能,使孩子德、智、體各方面能得到全面發展。

3、教師通過探索,實踐,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二)各年級研究活動目標

小班: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幼兒在走、爬、鑽、跳、滾接等方面

中班:通過走、跑、跳、拍皮球等方面鍛鍊幼兒的體能,靈活性的運用器材,體現器材的趣味性……

大班:通過走、跑、跨跳、匍匐爬、跳繩、拍球等方面鍛鍊幼兒的體能,豐富幼兒戶外體育活動。

四、操作實踐

(一)優化戶外體育活動的素材

爲了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陶冶他們的情操。從觀察、研究幼兒入手,瞭解每個幼兒的發展需要,根據每個幼兒發展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充分的發展。

1、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我園在體育器材在配置上只有購買的和一些簡單的器材,所以我們可以因地制宜,變廢爲寶,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用油桶、報紙球、繩子等製作自己使用的活動器具。如我們可以將小竹棍當成接力棍、跳竹竿舞、走迷宮等等,同時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廢棄的飲料罐和塑料瓶,如:將粒粒橙、酸奶瓶等用鬆緊帶連接起來做成拉力器;還可以用各種易拉罐做成高蹺,做成梅花樁練習近平衡能力等等的一些活動。

2、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一物多玩。例如我們前面用竹子製作出來的金箍棒,我們也有很多種玩法:“鑽洞、跳格子、跳竹竿舞、扮演孫悟空玩金箍棒、走迷宮”等等。還可以用一些廢紙做成紙球,可以進行拋、扔、投等多種玩法儘量拓展幼兒的發散思維。

(二)優化戶外體育活動的指導

爲了將活動從“形式”引向“過程”,從“內容”引向“發展”,從而增強教師的目標意識,我們課題組制定了相應的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目標。我們遵循層次性、操作性的原則,既有長期目標,又有近期目標。我們參照各年齡段幼兒的發展水平目標,針對各班不同水平的幼兒,遵循層次性、操作性的原則,設置了不同層次的目標。

1、晨間鍛鍊活動

爲提高幼兒晨間鍛鍊的質量,我們在組織形式及內容編排上儘量採用分散式,以自制的材料爲主,內容豐富,使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三五成羣地湊在一起,選擇自己的同伴、自己喜歡的內容,全面鍛鍊身體,提高體能。

2、戶外體育活動

戶外活動我們也將以器材爲主,多給幼兒一些自由的活動空間,儘可能多安排活動,讓孩子想盡辦法擴大戶外活動空間。提供簡單的材料供遊戲進行,讓幼兒在想象情境中愉快地遊戲,使戶外體育活動更富特色。讓幼兒擁有活動的選擇權,成爲戶外活動的真正主人,使戶外體育活動達到活而不亂、有條不紊、生動活潑,從而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發展幼兒的活動能力,培養幼兒良好個性和養成自覺參加戶外體育活動的習慣。

3、體育教學活動

我們將體育教學的內容延伸到戶外活動之中,《開展體育活動觀摩》和《開展戶外體育器械評比活動》,幫助幼兒練習鞏固,並不斷創新提高,使戶外體育活動與體育教學有機結合,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充分體現器材的使用的科學合理,豐富體育活動的趣味性,我們把體育教學寓於有情節、有角色、有競賽的遊戲之中,使之新穎生動,而且有目的、有計劃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增強體質。並針對大、中班不同的年齡特點,採用競賽性的遊戲,開展《戶外體育活動評比活動》以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提高練習的效果,培養幼兒積極進取精神的和集體責任感、榮譽感。

五、成員組成與分工

組長:肖國苗上林苑幼兒園園長,主持課題的全面工作。

成員:衛燕上林苑幼兒園保教主任,協助做好課題研究

成員:陸續上林苑幼兒園保教主任,協助做好課題研究

成員:杜進上林苑幼兒園教師,協助做好課題研究

成員:武曉上林苑幼兒園教師,協助做好課題研究

六、研究內容

月份

研究主題內容

主持人

**年

7—8月

1、召開教研會議,傳達教研計劃,明確學期任務及要求

肖國苗

2、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園戶外活動的有關文章

肖國苗

**年

9—12月

1、如何開展戶外活動中體育器械的投放研究

衛燕

2、小班“自制體育器械在戶外活動中的使用”觀摩活動

陸續

3、中大班“自制體育器械在戶外活動中的使用”觀摩活動

衛燕

4、如何使體育器械在戶外活動中有效使用的研究。

肖國苗

**

幼兒園課題研究計劃 篇二

幼兒園課題研究計劃

一、課題名稱:《幼兒生源問題初探》

二、問題的提出:本園位置處於孟家溝村,前身爲孟家溝國小,地理位置較爲優越。幼兒園的性質爲公立幼兒園,無論在幼兒教師師資隊伍和教學物資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幼兒園的生源現狀卻不甚如人意,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去了相對較遠的孟家溝仁和小區裏面的私立幼兒園。目前國家正在大力發展幼兒教育,這對我們幼兒園的發展是個很好的機遇,但生源是幼兒園生存發展的根本,在有利的環境下,如何擴大幼兒園的生源,更好的發展我們的幼兒園,提高幼兒園的知名度成了我們當務之急所面臨的問題,所以我們選擇了這一課題。

三、研究對象:幼兒園全體幼兒及其家長

四、研究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6月

五、研究方法:以實驗研究法爲主,觀察法、操作法、調查法、談話法、文獻法等方法爲輔。

六、研究的目的:

(一)讓幼兒認識各種常見的色彩,學習正確的塗色方法,對多種色彩感興趣。

(二)通過幼兒對周圍環境和美術作品的感知,誘發幼兒興趣,陶冶幼兒情操,開啓智力,在獲得美感和喜悅的同時激發幼兒的創新精神。

(三)通過“觀察—體驗—發現—想象—表現—創造”來開展活動,讓幼兒觀察、遊戲、創作等具體實踐活動來進行,學習色彩的運用。

七、課題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年9月

1、認真學習《綱要》精神,學習有關美術教育方面的文章,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以幼兒爲主體,貼近幼兒實際,注重活動的操作性和啓發性,循序漸進、由潛入深,促進幼兒運用色彩能力的發展。

2、對小二班幼兒進行認識色彩、運用色彩水平的測試,爲開展《幼兒運用色彩繪畫初探》課題做準備。

3、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研究計劃。

(二)實施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6月

第一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1、收集有關作品,組織幼兒共同欣賞,以激發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2、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相關內容進行運用色彩繪畫的教學,初步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3、收集相關材料,階段小結。

第二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1、調整策略,選擇適合小班幼兒運用色彩繪畫的教學內容進行指導,提高幼兒運用色彩繪畫的水平。

2、啓發引導幼兒、爲幼兒創設一個寬鬆、和諧的環境,選擇各種內容,運用各種手段,開運用色彩繪畫教學,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感受和體驗,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富有個性的表現自己,在活動中展示出天真稚拙的美、大膽的創造,增強幼兒的興趣和自信心。

3、對幼兒進行後測,並收集相關材料。

(三)總結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1、做好總結工作,整理資料,撰寫研究總結。

2、收集幼兒的作品,佈置作品展

幼兒園課題研究方案 篇三

一、問題的提出:

隨着幼教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們意識到過去只重視幼兒園課堂教學,忽視了家長參與活動,幼兒園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抑制了幼兒的主動性,阻礙了幼兒的全面發展,不適應當前幼兒教育的需要,因此,科學、合理地組織幼兒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使他們在全面發展及個性品質、社會交往諸方面都得到發展,已成爲幼教改革的必然趨勢。

二、研究理論基礎:

1、以系統作爲研究的理論指導。

系統論認爲: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過程都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因此,我們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各種內容手段和方法,人與人、人與事等諸因素看成一個整體來研究。

2、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生理衛生要求。

幼兒活潑好動,求知慾強,穩定性差。這就決定了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在活動中進行教與學。如果家長積極參與到活動之中,將更有利於幼兒身體健康發展。 今天的幼兒是21世紀的建設者,必須要全面發展,這僅靠單一教育方式是遠遠不夠的,而必須按照“綱要”精神和“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才能達到此目的。

二、研究目標

(一)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民族自豪感、傳統美德、合作交往、良好個性等)、語言表達等多元能力的發展。

(二)在活動中引導家長領悟我園教育理念,逐步增強家長合作共育的觀念和行爲,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

(三)形成我園教育活動與家長的互動。增強教師設計、組織活動以及有效進行家園互動的能力和技巧。

(四)展現我園師生積極向上、活潑大方的風采,使我園的辦園理念、辦學成效進一步贏得社會和家長的認同。

四、遵循的原則

(一)幼兒園家長參與教育的活動主題必須吻合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必須與時代的潮流相合拍、活動的內容必須能促進幼兒社會性等多方面發展;活動的過程必須能有機地使主題內容整合到社會、家庭節日環境和活動中去。

(二)家園互動的主體是幼兒、家長、教師三者,而互動的核心是幼兒。主體三方的地位是平等的,關係是和諧的。幼兒不再是活動的局外者、旁觀者,也不僅僅是被教育者,而是以一個完整的、獨立個體的“人”成爲活動不可或缺的主角,家園互動的過程是多向的、積極的、整合的。

(三)教師在活動中引領的作用。其作用表現在能有效地激發幼兒活動的內在主體性以及調動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主動性之上,表現在根據不同活動蘊涵的不同主題設定目標、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設計組織不同層面(課程、家園互動等)的活動。

(四)活動的成效應是多效的、深遠的:其多效性表現在活動的主體三方均能獲得不同層面的發展,幼兒園與家庭進一步建立起理解、信任、合作的橋樑;其深遠的意義體現在作爲社會教育機構的幼兒園,用自身的實際教育行動影響着家庭對傳統幼兒教育的觀念,積極地應和着時代的步伐,從而溶入到“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創建和諧家庭”的社會主旋律中去。

五、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研究的內容是: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吸引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中。如:一日開放活動,親子活動,家長助教活動等,以培養幼兒的各種能力。

研究的方法: 以行動研究法爲主,輔以調查法、比較法、個案追蹤法。

四、實驗方法步驟:

1、實驗對象:

面向全體幼兒,爲每一個幼兒的成長奠定基礎。要求教師自覺、嚴格地執行。

2、實驗時間:

20__年9月——20__年元月

3、實驗教師:

組長:陳桂娟

成員:黃小玲 許愛華 夏秋芹 申秀鳳

劉亞平申明鳳 陳雪情

4、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

(1)、家長會是建構家園的橋樑

家長會的作用是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紐帶、是家園合作的橋樑。我園每年九月爲新一輪家長會成立時間,各班推薦一名家長爲家委會委員,並在公佈欄中向家長公佈,由負責人作具體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定期召開家委會會議,讓他們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共同討論審議,大型共育活動也請家委會代表參與制定方案、並一起組織實施。平時,家委會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計劃與要求,反映家長對幼兒園的意見和要求,溝通、協調家園關係,家委會還可以配合園內作好期末家長評議工作,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保健、伙食帳目以及教師的教養水平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由家委會成員收集彙總、轉達給幼兒園,以便幼兒園改進工作,提高保教質量。

(2)、尋找載體活動形式的多樣性 趣味性 參與性

a、家長的參與性。

以活動爲載體,加強家庭、幼兒園的溝通,增強家庭教育工作合力。在往年的活動中,我們發現家長學校到課率越是大班的孩子,家長到課越低,我們則通過家委會活動得到反饋信息,應從活動形式上去適應家長的需求,於是我們注重家長學校的活動形式,注意多樣性、趣味性、參與性,在近年把活動搞的有聲有色,使他們從不怎麼參加幼兒園家教活動到願意參加甚至是渴望參加的程度。一方面根據計劃實施,另一方面根據實際需要和時態的發展作相應的變動。如:組織與開放半日活動。往年的活動總是請全體家長統一時間來園,今年我們改變人數少一點,家長可以看得細一點,瞭解得深一點,也便於教師隨時交談,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雖然我們是農村幼兒園,但父母一般都在鎮辦廠或私營企業上班,所以在時間上我們也作了相應的調整,如看半日活動:在上午有時間的家長就請他們參加活動,其他家長就在下午3:30開始活動,做到工作與孩子教育兩不誤。寧願教師辛苦一點,把活動做二次進行,使家長都能實實在在的看到孩子的成長,以便更好的配合。

b、環境孕育家庭教育

在幼兒園設置的環境中,也充分體現出家教的特色。如:家長園地的名稱有家園連心橋、你我他、家教熱線、家園碰碰車、家教信箱、家教博覽等等;在內容方面更體現出多角度:結合班級課題研究目標,向家長髮出活動信息,教學動態、父母茶座、衛生保健、一週重點、每週一星等欄目,與家長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如:當一個主題活動進行到某一點時,需父母幫助孩子一起了解信息,便在這欄目中發出信息,同時教師與家長面對面的交談,挖掘活動信息,蒐集資料,使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獲得知識、積累經驗。

c、形式的多樣性。

在家庭教育指導方面如專題講座、案例分析、情景分析、辨析活動、座談會、經驗交流;一日活動中的隨機家教指導有: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的對話活動、廣播、電視、諮詢等;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如家訪、建立家庭友好小組、對家長分層分類指導等多中形式,使家長都來關心孩子成長,形成家園互動的平臺。

d 、活動的趣味性。

結合各種節日活動,我們不斷挖掘活動的趣味性,設計出文藝活動、家園同樂、化妝晚會、小小運動會、園藝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請家長與孩子一起享受快樂的童年生活。在辭舊迎新活動時,分年級組進行賀新年父子、母女做新年禮物活動(評出特等獎、愛心獎、創意獎、巧手獎、優秀獎並張榜公佈,發給獎狀獎品)、遊藝活動、小巧手比賽等。我們還組織家長與孩子一起遠足活動,從中讓孩子學做小主人,提高自我服務能力,關心父母、幫助同伴等良好品質形成。

幼兒園課題研究方案 篇四

一、問題的提出: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是爲幼兒精心選擇和組織的學習經驗。近幾十年來,世界各國的教育改革,都將課程改革視爲教育研究、兒童發展的重要環節,視課程爲連接理論與實踐的一個橋樑,因此,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研究是當前幼教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實踐的反思:

1、對幼兒園課程存在問題的思考

長期以來,我國幼教課程受以前蘇聯爲代表的知識中心論的影響,片面強調知識的灌輸,強調教育者的地位與功能,無視被教育者的主體性,教育對象完全異化成爲一種“容器”,從而造成孩子“高分低能”,不利於個性的發展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近幾年來,隨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兒園加大了課程改革的力度,力圖在課程中進一步克服教師中心的現象,更多地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關注幼兒的個別差異和不同的發展要求。伴隨着這一趨勢,活動課程、遊戲課程、生成課程等課程方案走進了幼兒園,但是,新的理念在帶來變化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第一線的幼兒教師是教育實踐的主體,在實踐中,一部分教師認爲以兒童爲中心就不能有任何干預與要求,過分注重幼兒的天性而削弱教育的引導作用,養成兒童以自我爲中心,不利於兒童智力潛能的開發和規範意識的養成。一部分教師懂得要尊重幼兒主體,以兒童發展爲本,但併爲掌握正確的培養方法,教育過程所採用的策略與應有的理念往往脫節,有時常常產生矛盾的結果。如:教師只是從溫和的教育態度來淺表地詮釋尊重兒童,但在溫和的外表下,控制兒童言行的實質並未改變,教師仍然用“教育者”的尺度,凡符合教師“標準”的就樹爲樣板,凡不符合的仍然遭淘汰,並未真正讓孩子成爲生活的主體。

我們認爲,實踐與理念脫節是阻礙教育改革深化的一個主要問題,解決這一矛盾,固然需要全面的把握理念的內涵與本質,但更需要掌握理念與實踐的中介,將正確的教育理念演繹成有效的教育行爲。從以知識爲中心轉變到以兒童爲中心,從目標模式到過程模式;理論上,課程的設計、運用和評價,以社會文化、知識和兒童發展這三個方面爲依據,而實踐中,教師往往難以使這三者取得一種平衡。一種課程模式是否實際地產生理想的效果,不僅在其本身的理念多麼先進,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教育的實際,要具備實施的可能性。因此,從國情出發,探索符合本地社會需要和本園實際的園本課程成爲本研究的重點。

2、對本園原有研究的思考

本園是全軍、廣州軍區、廣西、南寧市四級示範幼兒園,爲了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我園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先後進行了《蒙臺索利教育本土化的實驗研究》、《自主性遊戲與幼兒主體性培養的實踐研究》兩項課題研究(注:均爲南寧市“__”規劃課題)。20__年初我們對全園二十個班級進行了較爲全面的摸底,經過觀摩半日活動、教師座談討論、家長調查反饋,我們發現:在區域活動、角色遊戲等自發選擇、自主開展活動中的幼兒主體性表現明顯。但在一些教育活動,生活活動中,幼兒受控制的程度仍較高,主體性無法充分體現。幼兒在平日生活中主體意識、多方面的興趣性及積極的情感體驗未能得到應有的培養。

面對現狀,我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逐漸認識到:從綜合教育到“五大領域”、“活動區教學”、“活動課程”,我們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教育”,而忽略了幼兒的生活,忽略了教育對幼兒生活的引導,即引導幼兒以一種積極的個體意識去主動地感受生活、豐富生活、創造生活,在生活過程陶冶情操,培養個性,啓迪智慧,發展能力。

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亦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二)理性的思考

1、終身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21世紀的基礎教育把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健康的個性的發展、爲適應未來社會發展變化所需要的自我教育、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爲最重要的任務。

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各領域的目標、內容和要求以及組織和實施、評價等所有環節中,也一致將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放在了核心位置,強調教育活動要“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各領域的目標表述較多地使用了“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彙,突出了基礎教育共同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趨向。其根本目的是爲了兒童能夠一生持續的學習,有尊嚴地、有質量地生活,不僅是未來的生活,也包括其現實的生活。這就使我們必須關注:幼兒在幼兒園生活中是否得到了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他們是不是快樂地學習與生活?是因此變得越來越熱愛學習還是越來越厭倦學習?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是體驗到自尊自信、相互尊重,還是變得自卑、消極、感情冷漠?這些必須成爲衡量教育成敗的最重要標準之一。因此,只有讓每一個幼兒在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幼兒園生活中發展潛力,良性成長,才能爲一生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2、現代教育“人文關懷”、“幸福生活”的呼喚

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是幼兒教育的終極目標,其核心是培養“完整幼兒”。培養“完整幼兒”指培養具有完整人格的幼兒,強調的是人性和對人性的發展。幼兒教育必須把幼兒看作一個人,一個有需要、有尊嚴、有動機的相對自主的不斷變化發展的人,重視幼兒的興趣、需要、個性、情緒情感、意志、動機、主體性(主動性、自信心、積極性、自覺性、創造性)等,從知、情、意等多方面發展幼兒。

誕生並盛行於70年代初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潮提出“人文關懷”的主張。所謂“人文關懷”是指課程應充分關注人,關注人的生存狀況和生存意義,關注人的生成、發展與完善,關注人的生命價值與意義。幼兒教育作爲教育的基礎階段和人生的奠基工程,理應關注幼兒的生存、生活狀態,引導幼兒走向幸福生活,在幸福生活的過程中追求理想的人格。對於幸福生活的引導指向兩個方面:一是幫助幼兒積極地展開現時的生活,讓幼兒充分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二是引導幼兒主動把握未來生活,追求幸福的人生。這二者是共同延續不可分割的,只有積極地展開現實生活,才能主動地把握未來;要主動地把握未來,就必須從現在開始積極地生活。

鑑於上述思考,我們提出了快樂教育課程,目的是克服現行幼兒園教育的弊端,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形成有效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方案,爲幼兒創設愉快、充實、健康成長的樂園。

所謂快樂教育課程,就是讓幼兒在充分享受快樂童年生活的同時,培養其積極主動地學習與生活,使幼兒形成良好情感和個性心理品質,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行爲習慣,獲得生活、學習、交往的基本態度和技能。

快樂教育課程是以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爲基礎,以培養“樂於生活、樂於學習、樂於交往”的具有充分主動性的人爲總目標,從幼兒的興趣、動機和需要出發,通過創設和提供各種有效和適宜幼兒生理與心理年齡特點及個體差異特點的教育環境、教育活動、教育方法,促進幼兒身心整體、和諧、健康、自主發展。

幼兒園課題研究方案 篇五

一、課題名稱:

《幼兒生源問題初探》

二、問題的提出:

本園位置處於孟家溝村,前身爲孟家溝國小,地理位置較爲優越。幼兒園的性質爲公立幼兒園,無論在幼兒教師師資隊伍和教學物資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幼兒園的生源現狀卻不甚如人意,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去了相對較遠的孟家溝仁和小區裏面的私立幼兒園。目前國家正在大力發展幼兒教育,這對我們幼兒園的發展是個很好的機遇,但生源是幼兒園生存發展的根本,在有利的環境下,如何擴大幼兒園的生源,更好的`發展我們的幼兒園,提高幼兒園的知名度成了我們當務之急所面臨的問題,所以我們選擇了這一課題。

三、研究對象:

幼兒園全體幼兒及其家長

四、研究時間:

20__年10月—20__年6月

五、研究方法:

以實驗研究法爲主,觀察法、操作法、調查法、談話法、文獻法等方法爲輔。

六、研究的目的:

(一)讓幼兒認識各種常見的色彩,學習正確的塗色方法,對多種色彩感興趣。

(二)通過幼兒對周圍環境和美術作品的感知,誘發幼兒興趣,陶冶幼兒情操,開啓智力,在獲得美感和喜悅的同時激發幼兒的創新精神。

(三)通過“觀察—體驗—發現—想象—表現—創造”來開展活動,讓幼兒觀察、遊戲、創作等具體實踐活動來進行,學習色彩的運用。

幼兒園課題研究計劃 篇六

一、課題研究論證

(一)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讓幼兒認識家鄉,瞭解家鄉,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2、促進我園科學教育活動生活化,創設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學區、自然角,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探究的興趣,發展自由探索和好問的態度。

3、樹立新的教育資源觀,提高本園教師在利用社區資方面的理論水平、指導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

(二)研究內容

1、進行社區資源調查,挖掘適合幼兒探索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

2、探討如何利用社區資源,豐富幼兒園科學活動的課程內容,培養幼兒科學素質;

3、探討如何利用社區資源,創設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學區、自然角,形成園本課程。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陶行知、陳鶴琴的教育思想:陶行知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他提出:以社會爲學校,奉自然爲宗師,學校的範圍廣大無邊。陳鶴琴提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他認爲,學前兒童是在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應該以大自然、大社會爲中心組織課程內容。而在我們農村,其自然資源更是豐富多彩,一年四季的各種瓜果蔬菜、山上樹木、沙石形態、等不同質地的自然物,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正是我們開展科學活動的材料和內容。

《綱要》精神:《綱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農村有農村的特色,有農村特有的風俗民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幼兒應該成爲這些自然資源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由此我們確定了《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幼兒園科學活動探究》的課題研究。

(四)課題實踐的意義

1、我園地處資源豐富的農村,有許多先天的自然資源可供教師選擇。附近有靈源山和五里工業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爲幼兒提供了真實的、自然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環境,這些環境中蘊含着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利於幼兒進入現場和情境,讓幼兒成爲現實情境中的一員,獲得親手實驗操作、身臨其境感受的機會,爲幼兒提供開放的、真實的、自然的、豐富的探索空間。我們地處農村,

2、利用社區資源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我們從有效利用社區環境、充分挖掘家庭環境雙方面入手,突出地方特色,體現幼兒科學教育生活化,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營造幼兒動手探索的科學環境氛圍,吸引幼兒主動動手參與活動,培養幼兒愛鄉的情感,根據以上思路,擬開展本課題研究。

二、對課題實施和完成條件的論證

(一)研究的過程

第一階段(20xx/4-20xx/6)課題核心成員討論課題研究的方案,查閱相關文獻,制訂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20xx/9-20xx/6)1、全面按照課題研究方案開展研究;2、對課題研究做階段性的評價,不斷調整研究的方法與措施。

第三階段(20xx/7)收集整理彙編第一期研究材料。

第四階段(20xx/9-20xx/9)彙編課題組研究文集,撰寫論文,書寫結題報告,交流研究成果。

(二)保障措施

1、人力資源保障

(1)以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爲依託,還特別聘請教科研專家許瓊華副教授做課題研究的顧問和理論指導,全程指導課題研究。

(2)成立專門的課題組班子,課題組分總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總負責人對課題整個實驗過程全權負責,課題組其他成員都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確保每個過程都能有效實施。教研組負責對各實驗班進行跟蹤指導,保證每個實驗班能有效實施。教研組還要負責相關課題研究的資料的蒐集、整理,負責階段性研究成果的撰寫與各實驗園的經驗總結,負責階段性研究的總結與調整並及時反饋實驗意見。

2、制度健全的保障

(1)確立課題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層保證項目的實施。確保有分工、有監督、有落實、有提高。

(2)實施園本教研管理制度。重點抓計劃的落實,有記錄、有考覈要求、有工作總結

(3)實施教師學習與交流制度。採取請專家專題講座、看專家講座實錄,課題組長做課題理論培訓,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做業務培訓等,積極開展專題經驗交流會、案例反思分析及同讀一本書活動。

(4)實施園本教研製度。在園本教研的開展中,制定出各類試行評價標準。認真組織教師學習,落實到教研工作中。

3、經費投入保障

我園將全力支持課題的研究,專門提供研究經費約4萬元左右,用於專家指導、購買資料、資料整理、研究交流、交通差旅等。

三、最終研究成果

1、通過科學教育活動生活化,創設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學區、自然角,幼兒能對科學活動探究感興趣,養成了自由探索和好問的態度。

2、形成具有園本特色的科學活動課程

3、本園教師在利用社區資方面的理論水平、指導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有了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