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關於傳統祭拜禮儀【精品多篇】

關於傳統祭拜禮儀【精品多篇】

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儀 篇一

祭祀共分九個儀程,即迎神、奠玉帛、進組、初獻、亞獻、終獻、撤撰、送神、望瘞等。各儀程演奏不同的樂章(附錄)。跳文、武“八佾”舞(由64人組成的古代天子專用的舞蹈)。清乾隆七年額定地壇設文、武、樂舞生480人,執事生90人。可見當時樂舞隊伍之龐大。

每進行一項儀程,皇帝都要分別向正位、各配位、各從位行三跪九叩禮,從迎神至送神

要下跪70多次、叩頭200多下,歷時兩小時之久。如此大的活動量對帝王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所以皇帝到年邁體衰時,一般不親詣致祭,而派遣親王或皇子代爲行禮。如清代康熙皇帝在位61年,前40年中親詣地壇致祭26次,而後21年則全部由親王、皇子代祭。

祭祀前

祭地現場的紀律要求極嚴。皇帝經常旨渝:陪把官員,必須虔誠整肅,不許遲到早退,不許咳嗽吐痰,不許走動喧譁,不許閒人偷覷,不許紊亂次序。否則,無論何人,一律嚴懲。據史料記載:清嘉慶二十四年五月廿四日,因恭修皇祗室內乾隆皇帝之神座,而派遣成親王代行祭告禮。由於成親王向列聖配位行“終獻”禮時,親王亂了先東後西之次序,事後被革職退居宅邱閉門思過,並罰扣半俸10年,照郡王食俸。此例可見君王對祭地禮儀之嚴肅認真。

祭祀後

祭祀結束後,按制度規定要向有關官員分賜食肉,叫“頒胙”。祭前,由太常寺負責登記造冊,併發給胙單,(取肉證)至各衙門。,祭畢,各衙門持昨單各自到祭所領取。據記載:宗人府、內閣各10斤,六部、理藩院、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樂部、京[]道各7斤,太常寺蠻儀衛、詹事府、順天府、太僕寺、光祿寺、鴻臚寺、六科五城各5斤,翰林院、起居注、國子監、太醫院、欽天監、中書科各4斤。 祭地對平民百姓並無好處,特別是大興、宛平兩縣既要派駐壇戶守壇,又要負擔200多名廚差役夫,還要攤派祭祀所需的雜費銀兩。當然,對這兩縣的官員來說,倒是件有名有利的大好事。

至聖先師爲大,散齋叄日致齋二日。其餘小祀散齋二日致齋一日。若書院學堂開館,拜師收徒結拜之禮,一日可也。禮,散齋在家,齋必變食,居必遷坐;致齋在齋宮。今不能別,但致齋日當更嚴格。

1、不食葷腥,不吸菸(一時做不到也要注意口中不得有煙味),不飲用、食用、使用任何帶刺激性氣味的東西。

2、不參與喪事。不去污穢的地方或做過度勞累的工作。

3、可食魚肉但不可超過素菜,且肉必須新鮮。

4、可飲酒但不得稍醉,不得飲用口氣大的烈性酒。

5、剋制食色之思。不聼音樂。

6、叄日必洗頭,五日必沐浴。

7、確保飲食健康,不食用、飲用、使用來路不明之物。

8、如有病且有損威儀(如感冒腹瀉抽搐),行禮不參禮,可觀禮,不得耽誤治療。

9、若一時不能習慣(如煙癮太大),可於散齋日遞減,致齋日遵行,行禮前日必恪守。

民間推薦獻官、執事用玄端、深衣,舞樂生用深衣或襴衫,觀禮者漢服。蓋深衣,禮服之微者,行禮燕居,古今上下所通用也。明禮舞樂生雖用紅衣(尚色也),但亦以深衣爲正,則深衣行禮舞雩,未悖明制。玄端周製爲亦燕居祭祀,上下通用,到明朝復興,嘉靖年間爲品官所用,明末則放任民間,成爲儒服。

中國古代文化祭祀禮儀 篇二

上中國祭拜網看看古代祭祀的種類 1.祀先代帝王 《禮記·曲禮》說:“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

對於“有功烈於民”的先代帝王,如帝嚳、堯、舜、禹、黃帝、顓頊、契、冥、湯、文王、武王等,都要舉行崇祀。後來,受祭享的先代帝王人數越來越多。

秦始皇在巡遊天下、經過名山大川時,曾經祭祀先代帝王。他到雲夢,望祀虞舜於九嶷山,因爲相傳虞舜死後葬於九嶷。

他到會稽,會稽有大禹陵墓,於是祭祀大禹。後來歷代帝王出巡,多仿效秦皇,祭祀先王。

自漢代起,開始爲先代帝王維修或營建陵園,分別立祠祭祀。光武帝時,皇宮中有古代聖賢帝、後畫像,不過那大概還不是用於祭奠行禮的。

隋代以祭祀先代帝王爲常祀。在京城立有三皇五帝廟,另立廟祭祀三皇以前諸帝,並且在先代帝王始創基業的肇跡之地分別建置廟宇,以時祭祀。

明洪武六年(1373年),太祖始創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內建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擇歷朝名臣能始終保守節義者從祀。

清代沿用此廟,初祀三皇、五帝等。後又改變原則,“凡爲天下主,除亡國暨無道被弒,悉當廟祀”。

(3)對於先代帝王的陵寢,清代祀典規定祭祀三皇、五帝以下數十處,春、秋二季仲月致祭,或在陵寢築壇而祭,或在當地享殿行禮。凡皇帝巡遊,途經先代帝王陵廟,皆有祭享之禮。

清統治者特別對明代諸帝陵墓,更是優禮有加。這顯然是出於緩和滿漢民族矛盾、鞏固其統治地位的政治需要。

祀先聖先師 祭祀先聖先師是立學之禮,禮經並未實舉其人。漢魏以後,逐漸以周公爲先聖,孔子爲先師;或者以孔子爲先聖,顏回爲先師。

唐代確定孔子爲先聖,顏回爲先師,從此以後不再變更。對於孔、顏,歷代帝王益封爵,贈諡號,直至用天子之禮樂優加尊崇,祭祀典禮極爲隆重。

《禮記》所載立學祀典,不過“釋奠”、“釋幣”、“釋菜”三項。“釋幣”,即有事之前的告祭,以幣(帛)奠享,這不是常行之禮。

“釋奠”,是設薦俎饌酌而祭,有音樂而沒有屍。“釋菜”,是以菜蔬設祭,爲始立學堂或學子入學的禮儀。

唐、宋以後一般只用“釋奠”禮,既作爲學禮,也是祭孔禮,儀式則日趨繁瑣。 祭孔始於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當時孔子的地位並不高;漢平帝才追諡孔子爲褒成宣尼公。

學校祀先聖先師周公、孔子,始於東漢明帝永平二年(59年)。南北朝時,太學內已立有宣尼廟,祭祀時設軒懸之樂,用六佾之舞,牲牢器具,依上公之例。

每年春、秋二仲月,行釋奠之禮;每月七年級,國子祭酒率博士以下及學生拜孔揖顏。各地郡學也都立有孔、顏之廟。

唐宋以後孔子封爵加至“大成至聖文宣王”,從祀弟子、賢人封爲公、侯。元代世祖時雖有一時貶黜孔子及儒家的舉動,但成宗即位後立刻恢復尊孔。

直到明朝嘉靖時,世宗才廢除所封孔子王號,取消了塑像,降低了原用天子之禮的祀典規格,稱爲“至聖先師”。清代,盛京即建有孔廟。

定都北京後,以京師國子監爲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祀禮規格又升爲上祀,奠帛、讀祝文、三獻奠爵,行三跪九拜之禮。

雍正四年(1726年),又定八月二十七日爲孔子誕辰,全體官民軍士齋戒一日。在孔子故里(曲阜闕里),春、秋祭祀與太學相同,其廟制、祭器、樂器及禮儀也都以北京太學爲準式。

祭孔禮儀在文廟舉行。唐玄宗又爲姜太公師尚父立武廟,肅宗又追封姜太公爲武成王。

其祭祀禮儀與祭孔類似。至明初,由於明太祖的反對,武成廟才被廢止。

宋代又有算學先師之祭。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立黃帝爲算學先師,但典儀規格較低。

3、藉田與享祀先農之禮 《禮記》有“天子爲籍千畝”,“天子親耕於南郊,以供齋盛”的記載。(4)藉或作“籍”、“藉”。

藉禮,就是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的禮儀。農神,也稱“田祖”,又稱爲“先嗇”,漢以後通稱“先農”,認爲就是教民耕作的神農氏。

藉田在春天舉行。 藉田禮爲歷代帝王所遵循,而且儀式日趨繁複。

南北朝時,在先農壇北建御耕壇,圍以青幕,供皇帝觀看農夫耕種藉田情形之用。宋以後就直稱“觀耕臺”。

明、清時的先農壇都在正陽門外,爲一成方壇,東南方有觀耕臺,藉田時才加以陳設,附近又有神倉等建築。今仍有若干古建築保存。

藉田、祀先農是古禮之孑遺,本有重農、勸耕的良好意願,但歷代帝王的親耕藉田,表現與宣傳個人的意味太重,難怪就連有的皇帝自己也說,藉田是“空有慕古之名,曾無供祀訓農之實,而有百官車徒之費”。(《晉書·禮志》) 4.親桑與享祀先蠶之禮 天子藉田,王后就去採桑養蠶。

禮經有仲春“後率外內命婦始蠶於北郊”的記載,親桑、享先蠶之禮就是據這項活動而制定的。(5) 史書記載,漢代已有此禮儀,皇后率領公、卿、列侯夫人到東郊苑中採桑,並以中牢羊、豕祭祀蠶神——苑窊(wā)婦人和寓氏公主。

當時,宮中蠶室養蠶在千薄以上(薄是養蠶的竹簾),蠶絲由織室紡織,用作祭服。魏晉以後,親桑禮與藉田親耕禮比附,遂相應地建造了先蠶壇,又有皇后“採桑壇”。

明嘉靖十年(1531年)在西苑(今北海公園)新建先。

關於傳統祭拜禮儀 篇三

1、祭天

古文獻記載,虞舜、夏禹時已有祭天的典禮,到了周代,“天”的觀念逐漸代替了殷人所說的“上帝”、“帝”。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又有了“天子”的稱謂。周王是作爲天帝之子在人間統治人民的,他也要像侍奉父親一樣侍奉天帝。祀天就是對天帝的侍奉、享獻的儀式。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圜丘祀天”與“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稱爲“郊祀”。圜丘是一座圓形的祭壇,古人認爲天圓地方,圓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圓。祭祀之前,天子與百官都要齋戒並省視獻神的犧牲和祭器。後代的祭天禮多依周禮制定。

2、祭地

遠古時已有對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長五穀,養育萬物,猶如慈愛的母親,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說法。古文獻記載土地神是“社”,祭禮叫“宜”。在殷商甲骨文裏已有對社土的祭祀,還有大量的祭祀山嶽河流的記錄,主要目的是祈求農作物的豐收。

3、封禪

“封禪”,專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記·封禪書》正義曰:“此泰山上築土爲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這就是“封泰山”、“禪樑父”(樑父是泰山下一座小山)。相傳遠古在泰山舉行封禪典禮的有七十二家。歷代好大喜功的帝王多將封禪作爲一代盛典,給予特別的重視。行封禪禮的帝王有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與宋真宗。

4、祭社稷

祭祀社稷神在社稷壇。本來,社壇與稷壇是分立的,後來合二爲一了。相傳共工氏之子名勾龍,能平水土,被稱爲“后土”,即社神;厲山氏之子名農(一說名“柱”),能播殖百穀,被當做稷神。商湯滅夏,以周人的始祖契(后稷)爲稷神。祭祀社稷神,最切近功利的目的是祈谷,因此有“春祈秋報”之祭。春祈在社日(仲春之月吉日)舉行,秋報在秋收後(孟冬之月吉日)舉行,這是社稷的正祭。

5、祭宗廟

宗廟的設置,與宗法制度密切相關,後代宗廟祭祀所沿用的制度,基本上還是周代的禮制。周人宗廟制度,一般認爲: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合而爲七。所謂昭、穆,是指宗廟中位次的排列,自始祖以下,父曰昭,子曰穆,按照世次遞迫排列下去。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合而爲五。大夫三廟,士一廟。祭祀用的食物,行禮後要分而食之,稱爲“俊”(jùn),是食鬼神之餘的意思。牲肉(生曰脤,熟曰膰)分贈給參加祭祀的賓客或頒賜給同姓諸侯。

6、九拜

古代行禮有“九拜”。《周禮·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以享右祭祀。”當然,祭祀時並不是“九拜”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