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第一單元知識點(多篇)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第一單元知識點(多篇)

語文七年級下冊知識點 篇一

第十一課《鄧稼先》

1、文體(人物傳記)。

2、把握各小標題的意思。

3、理解各部分的關係: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簡介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補充。第四部分從另一個角度突出鄧稼先的貢獻。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體化。具體寫鄧稼先的才能、意志、信念、精神。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總結。

4、寫法:A、大處落筆,立體凸現形象。B、對比的手法。C、句式多變,排列整齊。

第十二課《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1、文體(散文)、作者臧克家。

2、線索:A、敘事線索——說和做。B、感情線索——表敬仰讚美之情。

3、文章的中心句:“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說了就做”。

4、聞一多的主要事蹟和形象。

5、掌握文中的比喻句、過渡句與議論句。

6、寫法:A、夾敘夾議。B、結構嚴謹。C、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含蓄

第十三課《音樂巨人貝多芬》

1、文體(人物傳記)。

2、理清記事順序及內容。

3、掌握肖像描寫。

4、認識貝多芬的人格魅力。

5、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聲響。

第十四課《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1、文體(記敘文)。

2、識記各作家的簡歷(福樓拜: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屠格涅夫:俄國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父與子》。歌德:德國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左拉:法國小說家,代表作有《小酒店》。)

3、掌握不同人物描寫的側重點不同的寫法。

4、肖像、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刻畫了人物哪些性格特點。

二、重點閱讀:

①奧本海默和鄧稼先分別是美國和中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各是兩國的功臣,可是他們的性格和爲人卻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他們走向了兩個相反的極端。

②奧本海默是一個拔尖人物,鋒芒畢露。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在德國哥廷根鎮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寫的傳記中說研究生奧本海默常常在別人做學術報告時(包括波恩做學術報告時)打斷報告……我認識奧本海默時他已四十多歲了,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斷別人的報告,使演講者難堪的事仍然時有發生。不過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歡他的人也不少。

③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談話幾分鐘,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實的人。他真誠坦白,從不驕人。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認識的知識分子當中,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他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

④我想鄧稼先的氣質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領導各階層許許多多工作者,爲中華民族作了歷史性貢獻的原因,人們知道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

……

⑤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

⑥我以爲鄧稼先如果是美國人,不可能成功地領導美國原子彈工程;奧本海默如果是中國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領導中國原子彈工程。當初選聘他們的人,錢三強和葛羅夫斯,可謂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對中國社會、美國社會各有深入的認識。

1、鄧稼先和奧本海默相同的地方是(用文中的原話回答):

2、文章表現了奧本海默的性格和爲人;表現了鄧稼先性格和爲人。

3、鄧稼先和奧本海默的性格和爲人截然不同的原因除了他們自身的因素外,重要的是因爲

4、文章主要運用了的寫法,這樣寫的作用是

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作爲革命家的方面。

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爲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生“說”了。起先,小聲說,只有昆明的青年聽得到;後來,聲音越來越大,他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

他在給我的信上說:“此身別無長處,既然有一顆心,有一張嘴,講話定要講個痛快!”)

他“說”了,跟着的是“做”。這不再是“做了再說”或“做了也不一定說”了。現在,他“說”了就“做”。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這是人格的寫照,而且是以生命作爲代價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給了我一封信,最後一行說:“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張,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請傳觀。”

這是爲爭取民主,反對獨裁,他起稿的一張政治宣傳單!

在李公樸同志被害之後,警報迭起,形勢緊張,明知凶多吉少,而聞先生大無畏地在羣衆大會上,大罵特務,慷慨淋漓,並指着這羣敗類說:你們站出來!你們站出來!

他“說”了。說得真痛快,動人心,鼓壯志,氣衝斗牛,聲震天地!

他“說”了:“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他“做”了,在情況緊急的生死關頭,他走到_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鬚飄飄。他終於以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行”。

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1、選文一、二兩段起什麼作用?

2、概括選文所寫的三件事。(每件不超過8個字)

3、“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這句話表明了聞一多先生的精神。(用一成語填寫)

4、在文中用直線劃出與“而且是以生命作爲代價的”一句相照應的句子。

5、文善於用典型的語言和神態表現人物性格,請從選文中選出相應的語句。

6、選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7、最後一節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第三單元

1、別是美國和中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各是兩國的功臣。

2、芒畢露;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

3、美兩國的文化、社會背景不同。

4、比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自然而然地得出“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的結論。

1、起過渡或引出下文的作用

2、起稿政治宣傳單進行羣衆大會演說參加隊

3、視死如歸

4、他終於以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行”。

5、你們站出來!你們站出來!(語言)昂首挺胸,長鬚飄飄(神態)

6、述聞一多先生作爲革命家方面“說”了就“做”的特點。

7、總結全文,表達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學習方法

1、注重日常積累:語文考驗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沒有一定知識累積的話,語文成績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語文成績,平時更應該注重詩詞好句的積累。

2、學會理解文章:通過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明確課文的內在邏輯,把結構層級作爲記憶線索,形成知識網絡,更能方便記憶。

3、學會觀察周圍:寫作是源於生活的,最打動人的往往是細節之處。所以平時要多觀察生活,寫作時多做細節描寫,才能真正爲作文進行潤色,讓老師能眼前一亮。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學習技巧

1、多讀書:多讀是建立在精讀的基礎上的。讀文章時一定要注意它的內涵。反覆看課文上的文章,將精彩之處做上標記,寫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練習寫作,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法:不管是雜文、散文,還是小說,都可以寫,寫完了要反覆修改,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要多思考,學而不思則惘。

3、多注意觀察: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爲寫作的素材。

課詩兩首 篇二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萋qī懷戀liàn幽寂jì

2、用恰當詞語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我向着一條路極目望去。

(2)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那天清晨落葉滿地,/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點撥:此句蘊含深刻哲理,耐人尋味,需記住。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女口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嚮往着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鬱。/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爲親切的懷戀。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作者是俄國詩人普希金,詩作有《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

2、《未選擇的路》選自《中外哲理詩精選》,作者是美國詩人弗羅斯特。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以勸告口吻,強調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未選擇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徵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選擇。

語文七年級下冊知識點 篇三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

2、解釋下列詞語。

(1)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裏難過。

(2)粼粼:形容水的明淨。

(3)各得其所:每個人或每種事物都得到適當的安置。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tān huàn shì yǎng ju? bi? qiáo cuì fáng shàn wān d?u

癱瘓侍養訣別憔悴仿膳豌豆。.

二、問題:

1、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課文講述了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課文寫了四件事:

(1) 1當“我”發脾氣時,母親對我的撫慰。

(2)母親重病纏身,卻不告訴兒子,不想給兒子增添痛苦。

(3)母親央求“我”去看花

(4)母親的臨終囑託

2、“我”的雙腿癱瘓之後,母親的侍弄的花爲什麼都死了?

答:因爲“我”的原因,母親已精疲力竭,無力再照顧花了。

3、文中寫到“我”坐在窗前看落葉,“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你怎樣理解母親擋住落葉的行爲?

答:因爲母親希望“我”的心情好一點,也有助於病情。

4、爲什麼“我”答應去看花,母親竟高興得坐立不安?爲什麼“我”責備她“煩不煩”,她卻笑了?這說明什麼?

答:因爲母親看到了“希望”,這是“我”第一次答應母親帶“我”去玩。

5、前面母親說“好好兒活”和最後“我”說“要好好兒活”各有什麼含意?這樣寫在文章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答:因爲母親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從而想讓“我”以後照顧自己。後文寫“要好好兒活”是“我”知道了母親的良苦用心,決定好好照顧自己。在文章結構上起“前後呼應”的效果。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學習方法

(1)瞭解。看課文、看註釋、看課後的“思考與練習”,看單元知識和訓練,瞭解了這些信息後,對單篇課文和整個單元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瞭解。

(2)查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掃除文字障礙。

(3)獨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據提示、文章、練習題進行思考。如提示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後習題能否回答。那些基礎知識紮實、自學習慣好、自學能力強、有鑽研精神的同學,在“思考”方面要適當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註。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標上符號。如不懂之處用“?”,重點之處用“※”,課前自學批的字,最好用鉛筆,聽課後批的字可用鋼筆寫,以免時間一久,將自己的見解和老師的觀點搞混了。

(5)質疑。就是對文章的見解、修辭手法、表達方法等提出疑問,這是成爲一個批判型學習者的第一步,學生只有成爲一個批判型學習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在《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說中有許多將對將的單獨拼殺,同學們就應該想一想這可能嗎?如果不可能,作者又爲什麼這麼寫?

(6)記錄。就是做好讀書筆記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學習技巧

1、注重日常積累:語文考驗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沒有一定知識累積的話,語文成績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語文成績,平時更應該注重詩詞好句的積累。

2、學會理解文章:通過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明確課文的內在邏輯,把結構層級作爲記憶線索,形成知識網絡,更能方便記憶。

3、學會觀察周圍:寫作是源於生活的,最打動人的往往是細節之處。所以平時要多觀察生活,寫作時多做細節描寫,才能真正爲作文進行潤色,讓老師能眼前一亮。

課傷仲永文言文 篇四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宇注音。仲zhòng謁yè稱chèn前時之聞泯mǐn然

點撥:注意多音字“稱”的讀音。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世隸耕隸:屬於。(2)未嘗識書具嘗:曾經。

(3)父異焉異:感到詫異。(4)邑人奇之奇:認爲……是奇才。

(5)稍稍賓客其父賓客:以賓客之禮相待。(6)或以錢幣乞之乞:求取。

(7)環謁於邑人謁:拜訪。(8)不能稱前時之聞稱:相當。

(9)賢於材人遠矣賢:勝過、超過。(10)父利其然也利:認爲……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扳通攀解釋爲:牽,引。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寫了名字。

點撥:重點理解“書”“爲”等詞。

2、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從此,指着東西讓他作詩,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點撥:重點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詞。

3、泯然衆人矣。跟普通人沒什麼區別了。

點撥:重點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樣子。

4、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他的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族人爲立意。

點撥:重點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詞語解釋:P37註釋1、3、4、6、7、9、10、11;P38註釋2、3、5、6、7、9、10、11、14、15、16、17、18、19

◇通假字:“扳”通“攀”,牽,引

◇文言歸納:《三點一測》P37-38六至八

1、仲永變化的三個階段(根本原因:不使學)

(1)五歲:指物作詩立就,文理皆有可觀者(2)十二三歲:不能稱前時之聞(3)又七年:泯然衆人矣

2、第三段議論:通過說明“受之人”與“受之天”的關係,強調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語文七年級下冊知識點 篇五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託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覆、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爲: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爲: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註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特殊句式:判斷句(者…。.也,爲…。.是, “即” “乃” “則” “皆” “本” “誠” “亦” “素” “必”)、被動句(“於” “見” “爲” “受” “被” “受……於”)、省略句(承前,蒙後,自述,對話“人物/曰:…。”)、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疑問句。

二十五、句子成分:

主語:表示句子主要說明的人或事物,一般由名詞。代詞。數詞。動名詞。動詞不定式等充當。

謂語:謂說明主語的動作,狀態或特徵。行爲。

表語:是謂語的一部分,它位於連繫動詞如be之後,(主語+連繫動詞+表語)說明主語身份,特徵,屬性或狀態。它又叫作主語補足語。表語位於系動詞之後,主要由名詞、代詞、形容詞、數詞、副詞、介詞短語、分詞(短語)或動名詞(短語)等來充當。

賓語:賓語表示動作行爲的對象,跟在及物動詞之後,能作賓語的有名詞,代詞,動名詞,數詞,動詞不定式等。

定語:在句中修飾名詞或代詞的成分叫定語。

狀語: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以及全句的句子成分,叫做狀語。用作狀語的通常是副詞,介詞短語,不定式和從句等。狀語一般放在被修飾的詞之後或放在句尾。副詞作狀語時可放在被修飾的詞前或句首。

賓補:補充說明賓語,用形容詞,名詞,動詞不定式充當。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爲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啓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七年級下冊語文學習方法

1、學習未動,興趣先行

2、務學與求道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

4、態度決定一切

5、不強調進步

6、練就過硬的本領是學習的根本目的

7、會玩、會偷懶、然後會學

8、考試、分析考試結果、做出下一步計劃、調整自己

9、學習別人

七年級下冊語文學習技巧

應當重視語言材料的積累。

學習語文需要日常的積累,沒有積累的語言是蒼白的,沒有積累的學習是徒勞的。有了厚實的積累才能激活思維,能觸類旁通。國中階段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首先是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其次纔是理解和運用。

複習時應強化如下四個環節:

1、領悟含義。對背誦的詩文,要領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要真正弄懂。

2、圈點強記。對詩文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

3、邊誦邊寫。在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寫出上下句或句中的關鍵字,以防“口是手非”。

4、規範書寫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異體字和不規範的簡化字,不添減筆畫。

語文七年級下冊知識點 篇六

第1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散文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菜畦qí皂莢jiá樹班蝥máo臃腫yōngzhǒng攢cuán成秕bǐ谷

系jì一條長繩拗ǎo過去錫箔bó

點撥:注意多音字“攢”“系”的讀音。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桑(shèn)葚收(liǎn)斂腦(suǐ)髓人聲(dǐng)鼎沸(kuī)盔甲

3、用恰當詞浯填空。

(1)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

點撥:所填詞語均爲形容詞或動詞。

(2)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點撥:所填詞語均爲動詞。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體裁),選自《朝花夕拾》

P2註釋①選自《朝花夕拾》

1、重點:第2段

(1)空間描寫順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體描寫的事物

(2)三種角度:視覺、聽覺、味覺;具體描寫的事物

(3)先靜物到動物,再由動物到靜物

2、動作描寫:P5第7段雪地捕鳥(9個動詞)

3.P6第9段過渡段(作用:承上啓下)

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雞毛撣dǎn子 咻xiū咻 玉簪zān 花驪lí歌 花圃pǔ 懶惰duò

2、用恰當詞語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門前,戴着露出五個手指頭的那種手套,舉了一塊熱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門前,手裏舉着從花池裏摘下的玉簪花,送給親愛的韓老師,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於是我唱了五年的驪歌,現在輪到同學們唱給我們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爸爸的花兒落了淨選自《城南舊事》,作者是臺灣(地名)作家林海音。

☆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小說

P.43註釋①選自《城南舊事》,林海音,臺灣作家

1、線索——(1)“花”:以花喻人(共出現4次)(2)畢業典禮(時間順序)

2、題目:一語雙關(花的凋謝象徵爸爸的去世)

3、伏筆:爸爸病情的惡化(第11、32、54、55段)

4、插敘(現實與回憶交替出現):第13-31段、

第3課醜小鴨童話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訕shàn笑吐綬shòu雞沼zhǎo澤木屐jī

2、用恰當詞語填空。

(1)那隻最後從蛋殼裏爬出來的小鴨是那麼醜陋,他處處挨啄,被排擠,被訕笑。

(2)水正在結冰,人們可以聽到冰塊的碎裂聲。小鴨只好用他的一雙腿不停地遊動,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只要你是一隻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鴨場裏也沒有什麼關係。

2、他感到非常難爲情。他把頭藏到翅膀裏面。不知道怎麼辦纔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點也不驕傲,因爲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不會驕傲的。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醜小鴨》選自《安徒生童話故事選》,作者是安徒生,是由葉君健翻譯的。

第4課詩兩首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萋qī懷戀liàn幽寂jì

2、用恰當詞語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我向着一條路極目望去。

(2)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那天清晨落葉滿地,/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點撥:此句蘊含深刻哲理,耐人尋味,需記住。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女口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嚮往着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鬱。/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爲親切的懷戀。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作者是俄國詩人普希金,詩作有《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

2、《未選擇的路》選自《中外哲理詩精選》,作者是美國詩人弗羅斯特。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以勸告口吻,強調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未選擇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徵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選擇。

第5課傷仲永文言文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宇注音。仲zhòng謁yè稱chèn前時之聞泯mǐn然

點撥:注意多音字“稱”的讀音。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世隸耕隸:屬於。(2)未嘗識書具嘗:曾經。

(3)父異焉異:感到詫異。(4)邑人奇之奇:認爲……是奇才。

(5)稍稍賓客其父賓客:以賓客之禮相待。(6)或以錢幣乞之乞:求取。

(7)環謁於邑人謁:拜訪。(8)不能稱前時之聞稱:相當。

(9)賢於材人遠矣賢:勝過、超過。(10)父利其然也利:認爲……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扳通攀解釋爲:牽,引。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寫了名字。

點撥:重點理解“書”“爲”等詞。

2、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從此,指着東西讓他作詩,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點撥:重點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詞。

3、泯然衆人矣。跟普通人沒什麼區別了。

點撥:重點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樣子。

4、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他的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族人爲立意。

點撥:重點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詞語解釋:P37註釋1、3、4、6、7、9、10、11;P38註釋2、3、5、6、7、9、10、11、14、15、16、17、18、19

◇通假字:“扳”通“攀”,牽,引

◇文言歸納:《三點一測》P37-38六至八

1、仲永變化的三個階段(根本原因:不使學)

(1)五歲:指物作詩立就,文理皆有可觀者(2)十二三歲:不能稱前時之聞(3)又七年:泯然衆人矣

2、第三段議論:通過說明“受之人”與“受之天”的關係,強調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第一單元知識點 篇七

一、應掌握的基礎知識:

1、文學常識:

①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篇小說《阿Q正傳》,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墳》、《二心集》等。

②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臺灣作家。處女作《冬青樹》,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兩地》、《芸窗夜讀》等。短篇小說集《燭心》、《城南舊事》等。長篇小說《春風》、《曉雲》、等。

③安徒生,丹麥童話作家,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醜小鴨》、《夜鶯》等。

④普希金,俄國偉大詩人,是俄國文學的始祖。

⑤王安石,北宋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臨川先生文集》。

2、注意下列的字詞的讀音和字形。

確鑿záo 菜畦 qí 積攢 zǎn 攢一起cuán 收斂liǎn 腦髓nǎo suí 鑑賞jiàn 蟬蛻 tuì 驪歌lí

花圃pǔ 木屐jī 環謁yè 淹沒mó 訕笑 shàn 嫉妒jì 人跡罕至 hǎn 人聲鼎沸 dǐng 雞毛撣子 dǎn 來勢洶洶 xiōng 恭恭敬敬gōng 興高采烈liè 荒草萋萋 qī 泯然衆人 mǐn 陽光普照 pǔ 不期而遇qī

3、課文內容把握

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性散文,全文前後兩部分內容“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形成對比,表現了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新鮮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樂的心理。

②《爸爸的花兒落了》採用插敘手法,通過回憶父親逼“我”上學,到學校給“我”送衣服,愛花,鼓勵“我”獨自去寄錢等往事,刻畫了一個嚴厲而又慈愛的父親形象,表現了父親對女兒急切的期盼:希望女兒儘快的堅強成熟起來,而“我”在父親的教育和影響下“已不再是小孩子”。

③《醜小鴨》通過講述一隻處處受排擠、受打擊的醜小鴨,因爲夢想,不沉淪,始終不屈的奮鬥,最終變成一隻美麗的天鵝的故事。告訴人們:只要信念堅定,堅持自己美麗的夢想,並且堅持不懈的奮鬥,你我都能實現這個夢想,成爲一隻“天鵝”。實質上是教育人意志要堅強,要有美的追求和嚮往。

④《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是對一位少女真誠的勸慰,表達了詩人相信未來定會更加美好的堅定信念,這是一首這裏抒情詩。

⑤《未選擇的路》同樣是一首這裏抒情詩,表明了詩人不畏辛勞的追求事業的人生態度;對已選擇、已走過的路堅定不移和無所追悔。

⑥《傷仲永》一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爲實例,說明一個人天資聰明不足爲奇,沒有後天的教育和勤奮學習,“天資聰明”的人也只能成爲衆人。

二、《傷仲永》知識點提示: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1、世隸耕 屬於2、未嘗識書具 曾經

3、父異焉 對……感到詫異

4、自是指物作詩立就自是 從此 完成

5、邑人奇之 對……感到奇怪

6、稍稍賓客其父 把……當作賓客

7、父利其然也 認爲……有利可圖

8、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日:每天。

扳:通“攀”,牽、引 。謁:拜訪

9、不使學 使:讓

10、不能稱前時之聞 相當

11、泯然衆人矣 完全

12、賢於材人遠矣 比

13、則其受於者不至也 承受

14、傷仲永 哀傷、嘆息

15、養父母 贍養

16、或以錢幣乞之 有人

17、從先人還家 跟從

18、卒之爲衆人 卒:最終

19、如此之賢也 (有)才能

20、固衆人 本來

21、即書詩四句 寫

22、傳一鄉秀才觀之 全

(二)翻譯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他的父親認爲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着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3、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爲衆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爲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爲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

4、泯然衆人矣。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

5、餘聞之也久。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

6、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以前的名聲相稱。

7、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仲永地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

8、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爲衆人;

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成爲平凡的人。

9、今夫不受之天,固衆人,又不受之人,得爲衆人而已耶?(那麼)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爲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三)回答下列問題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幼年天資聰慧“即書詩四句”。“指物作詩立就”。第二階段:才能漸退,“不能稱前時之聞”。第三階段:“泯然衆人矣”。

2、“受於天”指什麼?“受於人”又指什麼?

“受於天”指人的先天條件好,即有天賦。“受於人”又指什麼?指人後天學習和受到的教育。

3、方仲永由神童淪爲平庸之輩的原因是什麼?作者怎樣看待?

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學”,把仲永當作賺錢的工具,荒廢其學業,不能使其天賦用在學習上。作者認爲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於人者不至”,即沒有進行後天學習和教育,並由此引發天賦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後天教育,結果將更不可設想的感觸。

4、請你從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煉出一個觀點(不與作者觀點雷同)

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活到老,學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練習說明

一 仔細閱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

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寫十二三歲時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階段:“又七年……泯然衆人矣。”寫方仲永又過七年後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衆人”,原因是什麼?

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作者在後面的議論中所認爲的那樣,方仲永“卒之爲衆人”,是因爲“其受於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後天正常的教育。

3.最後一段的議論講了什麼道理?

王子(王安石自稱)曰:仲永之通悟(通達聰慧),受之天也(是天生的)。其(他的)受之天(天賦)也(不譯),賢(超過,勝過)於(比)材人(有才能的人)遠(高遠)矣。卒(最終)之爲(成爲)衆人(常人),則(是因爲)其受於人(後天的教育)者(的教育)不至(沒有達到)也。彼其(他)受之天也,如此其賢(才能)也,不受之人(不接受後天的教育),且(尚且)爲(成爲)衆人(常人);今(現在)夫(那些)不受之天,固(本來)衆人(常人),又不受之人,得爲衆人而已耶(能夠成爲衆人就停止了嗎,意思說連衆人也不如)?

譯文王安石說:“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天生的。他的天賦,超過有才能的人。最終成爲常人,是因爲他的後天教育沒有達到(要求)。他有天資,像這樣的才能,不進行後天的教育,尚且成爲常人。今天那些沒有天賦的,本來就是常人,又不進行後天教育,恐怕邊常人也不如吧!)

道理:說明了人的天資與後天學習的關係,強調後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二 熟讀全文,參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頓。

1.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

2.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

3.餘聞之也/久。

三 翻譯下列句子,注意其中加線的詞的意思。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奇:對……感到驚奇。賓客:以賓客之禮相待,把……當作賓客。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利:認爲……有利可圖,把……看做有利可圖。

3.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爲衆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於:比。 於:被。

四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爲題,在課堂上即席發言,自己確定發言的角度和觀點。

本題意在訓練學生確立觀察角度、從材料中提煉觀點的能力,以及闡述觀點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發言中心明確,層次清楚,語言簡練。限定時間,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組織語言。要啓發學生從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煉觀點,不拘一格。

三、文言文閱讀

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於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衆人矣。”

語文七年級下冊知識點 篇八

一、《飲酒》

1、表現這首詩思想內容的一個詞語是:心遠。詩中景物描寫突出了寧靜閒適的特點。

2、詩歌寫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超脫,是因爲“心遠地自偏”。

3、“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兩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置身於世外,潔身自好,保持高潔情操的思想感情。

4、“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中“車馬”是達官顯貴的代名詞。

5、“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中“爾”指代“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君“指代詩人自己。

6、“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請從煉字角度說說這兩句的妙處。

“見”字用得好,它精妙地表達出詩人看到山不是有意爲之,而是採菊時山的形象無意中映入眼簾,很好地表現了詩人閒適、恬靜的心情。

“悠然”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遠離世俗後心靈的自得、閒適、恬淡。

7、“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寫出了日近黃昏,飛鳥入林的景象,聯繫上下文,賞析這兩句。

不僅指傍晚時分的平和景色,還寄託了詩人的寓意,表達詩人想擺脫官場的羈絆,重新回到大自然的人生理想。(或返樸歸真的理想)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麼?“此”指的是什麼?

“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諦。“此”指作者的閒適的田園生活。

9、“欲辨已忘言”一句作者說自己“忘言”,是真的忘記怎麼說了嗎?

不是,因爲作者從自然景物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得到了隱居生活的樂趣,就不需要用語言來表達了。

10、品析“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深層含義。

作者以飛鳥倦而知還來表現自己棄官歸隱的愜意情懷。

11、本詩通過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心遠地自偏”的道理,表達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官場厭惡之情。

二、《次北固山下》

1、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詩集中表達了這種情感?

表現了思念故鄉的情感。“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請寫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的大意。

在殘夜未盡將盡之時,一輪紅日正從海上升起,舊年未盡之時,春天的氣息已經來到江上。

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被人稱道,請任選一角度作簡要賞析。

例1: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說明了新事物孕育於舊事物解體之時。

例2:“生”和“入”將景物擬人化,使景物富有生機情趣。

例3:把“日”與“春”作爲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表現了作者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4、首聯中的“客路”、“行舟”兩個詞已暗含身上異鄉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

5、“風正一帆懸”以“一帆懸”之小景,寫出“兩岸闊”之大景的神韻。

6、從煉字角度賞析“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闊”“懸”二字用得好:“闊”表現出“潮平”春潮涌動,江面與岸齊平,視野也因之開闊;“懸”字高高掛着的樣子。二字傳神地表現出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美景。

7、展開聯想和想象,描繪第二聯所展現出的畫面。

春潮涌動,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面似乎與岸平了;和煦的春風鼓動着白帆,行進在風平浪靜的江面上。

8、詩人對旅途的感覺是順利的,還是不順利的?從詩中哪個地方可以表現出來?

順利。“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9、詩人的家書從哪裏寄向哪裏?是從哪個方面寄?

從固山往洛陽寄,向北方寄。

10、詩中表明時序的交替,蘊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中描寫長江長江潮平岸闊、和風吹拂、風帆高懸的詩句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寫青山綠水的詩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最能表現作者鄉愁的句子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1、這首寫景抒情詩描寫了作者客遊他的地的羈旅之情,表達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博大的胸襟。

三、《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本詩是韓愈寫給中唐詩人張籍的。詩中的“皇都”指的是長安。

2、詩的前兩句寫景,作者抓住早春小雨和春草初萌兩個典型特徵,寫出早春景色和初見春色的欣喜,生動傳神。

3、風雨是春天的使者,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寫到“春風又綠江南岸”,本詩中與該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4、“草色遙看近卻無”描寫早春,給人以美感,把該句呈現的畫面描繪出來。

在細雨的滋潤下,小草偷偷地鑽出地面,遠遠望去,大地呈現出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當走近細看時,小草似乎又悄悄躲起來,讓人看不清什麼顏色。

5、“最是一年春好處”一句詩讓人格言“一年之計在於春”。

6、詩人爲什麼說初春的景色“絕勝煙柳滿皇都”?

因爲詩人認爲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徵着大地春回,萬家更新的欣欣生氣之景,而煙柳已是“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麼惹人喜愛了。

7、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出對早春的認識,請你把這一認識運用到所有事物就會得出一個普遍性的道理。

一切美好事物,的時節,就在它的萌生階段,它正朝着極盛的方向前進,給人以希望和盼頭。

8、“草色遙看近卻無”寫出了早春草色的什麼特點?

寫出了早春草色極淡、極少、似有似無的特點。

9、結合詩的內容,談談“最”“絕”二字在詩中的表達效果。

將象徵大地春回的淡淡草色與晚春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對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愛。

10、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早春景色的喜愛讚美之情。

四、《雁門太守行》

1、“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的“黑雲”指來勢兇猛的敵軍。全句運用比喻和誇張的修辭,在詩中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現在常用來形容局勢的危急。

2、“甲光向日金鱗開”中的“甲光”與“黑雲”相對,顯示了守城將士雄姿英發。

3、全詩按時間順序,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戰爭南面,後四句寫夜間戰鬥的情景。

4、請你對“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作簡要賞析。

這兩句活用戰國時期燕昭王置千金於黃金臺上招賢才的典故,表現了將士們誓死殺敵,報效朝廷的決心。

5、這首詩描寫邊塞的戰鬥場面,作者善於抓住景物的不同特點,選用黑、金、紅、紫等色調濃豔的詞,極力渲染濃重悲壯的意境;也用壓、摧、凝等動詞烘托了戰爭緊張激烈的氣氛。

6、在詩中,描寫了兵臨城下戰爭形勢危急的句子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從聽覺視覺兩方面把激戰中的邊塞風光寫得很壯美的詩句是:角聲滿天秋色裏,塞土燕脂凝夜紫。

7、李賀在詩中以“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抒發了報效國家,勇於獻身的激情。

8、從本詩中產生的成語是:“黑雲壓城城欲摧”,其意思是:形容敵人的氣焰囂張和局勢的危急。

9、詩句“半卷紅旗臨易水”給人以悲壯的情緒,這主要是“易水”一詞的意象引起的。請你說說“易水”作爲“悲壯”意象的典故。

戰國時,燕國壯士荊軻在刺秦前,在易水河邊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遂成爲悲壯之意象。

10、歷代詩評家認爲“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中的“壓”字和“開”字用得極佳。請你分別賞析。

“壓”字形象地寫出了敵軍人馬衆多,來勢兇猛,以及敵我雙方力量懸殊,守城將士處境艱難。“開”字是“依次排開”之意,形象地展示出戰士們飽滿的情緒,現出戰陣井然有序地次第排開。與“摧”相對,更反襯出邊防將士維護國家統一的無畏精神。

五、《天淨沙秋思》

1、“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本曲被後人譽爲“秋思之祖”。

2、試簡要分析其表現手法上的突出特點。

(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純用名詞組合,構成典型環境。

(2)全詩僅28個字,生動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它出色的運用景物烘托的寫法,將主人公置於特定的氛圍中。

3、全曲中暗指題中“秋”的三個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樹、西風。與“夕陽”相呼應的是:昏。與“天涯”相呼應的是:古道。最能觸發遊子思鄉之情的景物是:人家,體現“思”字的一句是:斷腸人在天涯。

4、“古道西風瘦馬”中的“瘦”字,好在哪裏?

寫出了馬瘦,實際上是暗喻人消瘦,表達了遊子孤寂淒涼的心情。

5、“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描繪了兩幅怎樣的畫面?兩幅畫面是否矛盾?你能理解這種不協調嗎?

(1)句描寫了溫馨恬靜的畫面。(2)句描寫了悲涼肅殺的場面。兩者不矛盾,將哀景與樂景入在一起,形成鮮明對比,反襯出天涯遊子的思鄉愁緒。

6、本詩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試舉出其中一點,簡要分析。

例1:運用寓情於景的手法,作者選用“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和“夕陽”等景物,將“斷腸人”的情感寓於其中,充分表達了詩人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

例2:運用了靜景與動景相映襯的手法,如處於動態中的“流水”與處於動態中的“小橋”“人家”相映,這種安適、幽靜的環境,使淪落異鄉的“斷腸人”更添悲愁。

7、本詩抒情的基調是:淒涼愁苦。從表現手法上看,本詩採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8、詩中直接抒發遊子思鄉之情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9、一切景語皆情語,全詩通過豐富的意象,渲染了蕭瑟淒涼的氣氛,抒發了詩人極其孤寂愁苦的情緒。

六、《春望》

1、運用擬人手法渲染憂國憂民的句子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表現詩人憂國思家的句子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3、詩人通過刻畫自己的形象,表達憂國思鄉之情的句子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該詩中描寫長安城被叛軍攻陷後遭到驚人破壞的句子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詩的前四句都統領在一個“望”字中,詩人的視野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鳥”。

6、“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成爲千古傳誦的名句,請你從形式和內容對這兩句詩作簡要分析。

用對偶手法寫出了安史之亂的戰火連綿不斷,詩人與家人難通音信。此時一封家信極其珍貴,勝過萬金,表達了詩人眷戀家人的美好感情。

7、詩人爲什麼會“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作者通過自己百無聊賴,不斷搔頭,以至短髮變得越來越稀,幾乎無法梳理插簪的情形,含蓄表達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

8、描繪“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畫面,並提示其含義。

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髮,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插簪。含義:表達了作者憂國思家的情懷。

9、“草木深”表面上寫的是城池破敗,人煙稀少,遍地草木的荒涼景象。實際上寫的是草茂人稀,荒涼蕭條,物是人非的社會現狀,深藏着詩人無限感慨。

10、賞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感傷國事,看到美麗的花都禁不住落淚,傷心離別,聽到婉轉的鳥鳴都害怕。運用互文、擬人、對偶的修辭手法,以樂景寫哀情,表現了詩人對國事的憂傷,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11、本詩首聯作者寫春望所見,一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一個“深”字,讓人滿目悽然。雖是寫景,但實爲抒情,寄情於物,託感於景。這兩個字體現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思想感情。

1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歷來被人稱道,說說好在哪裏?

詩人移情於景,將花鳥擬人化,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其實是詩人的內心感情的寫照,形象動人。

13、試談談“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反映了國家**不安,戰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的社會現實。

14、結合全詩內容,體會詩題中的“望”字飽含哪兩層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山河破碎的慘景;另一方面是對於親人團聚的守望和期望,即“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15、“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的“濺”和“驚”可謂用語傳神,請體會它們的妙處。

見到可娛之物,聽到可娛之音,不是高興,而是“濺淚”“驚心”。“濺”“驚”從程度上突出了感時傷懷之情,久別思家之苦。

16、展開聯想和想象,請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兩句所展現的畫面。其中“破”“深”二字用得好,請說說好在哪兒?

國都淪陷,城池殘破,殘垣斷壁;雖然山河依舊,可是雜草遍地,林木蒼蒼。

一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彷彿目睹國家的殘破;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作者寄情於物,表達憂國傷時的情懷。

17、請再寫出古詩詞中憂國思鄉的名句: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本詩結構:前四句從視覺角度寫高原上疾風暴雪的情景,突出氣候之奇。中間六句寫酷寒中的軍營生活。接着四句寫軍中的情境和差別宴會的場面。最後四句寫雪地送別。

2、寫邊地風光的名句是: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3、以春景喻冬雪,堪稱“妙手回春”神來之筆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紅白相映,從視覺角度寫天氣奇寒的句子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5、運用誇張、對偶、擬人描寫沙漠,突出邊地奇寒和行路難及作者的豪放情懷,惆悵之情的句子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6、通過寫將士的苦寒生活,側面烘托雪大寒冷的句子是: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7、運用互文,側面描寫雪天奇寒的句子是: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8、賞析“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以春花喻冬雪,貼切形象,聯想新奇,蕭條肅殺的冬天成了生氣盎然的春天,既表現了詩人的開闊胸襟和內心的溫暖與喜悅,又寫出了邊地特有的奇異風光。

9、詩句“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此句最傳神的是哪個字?

山路盤旋曲折,已看不見友人離去的身影,雪上只留下一串馬蹄印跡。這兩句情景交融,蘊含深摯的依依惜別之情。“空留”二字將詩人的種。種情態俱在其中,使送別的惆悵之情表現得更爲深切,達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在結構或寫法上的妙處。

結構上:承上啓下,由詠雪過渡到送別。手法上:用對偶、誇張的修辭和寓情於景的寫法,寫出了天寒地凍、愁雲滿天的景象,表達了對朋友的擔憂之情。

11、本詩的主旨是:這首詩描寫了唐代邊塞特有的奇異風光,抒發了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

1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勾勒了怎樣的雪景?在詩中起怎樣的作用?

誇張。勾勒出瑰奇壯麗,氣勢磅礴的邊塞雪景,爲送別創設了一個典型的送別環境,襯托友人長途跋涉是無比艱辛,表達對友人的擔憂之情。

13、本詩的主要內容是送別,爲什麼“詠雪”?二者有着怎樣的聯繫?

全詩以雪景襯托別情,詩人描繪邊塞八月冰天雪地、愁雲滿天,苦寒難耐的景象,更能襯托出詩人送別朋友的無限惆悵之情。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3、支點法

即把課文中或段落中的重點詞、句作爲記憶支點,利用這些支點檢索貯存腦中的文字,毫無差錯地背出有關的文段。如背《岳陽樓記》:先抓住警句,作爲記憶支點,理清文脈,有助於快速記誦。本文的警句是“先天下”二句,有此抱負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背《陋室銘》:把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爲全文支點,再從三個層次理解記誦:(1)開頭以類比方式點題——“陋室德馨”;(2)隱居生活:A.環境:苔痕……草色……;B.交往:談笑……往來……;C.生活情趣:……調……閱……,無……無……;(3)類比作結:何陋之有?可見,支點法與層次串連法結合,會收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4、欣賞法

有些課文的段落薈萃了許多好詞好句,我們常常爲之陶醉。欣賞法則是在熟讀課文後在字裏行間尋覓優美詞句,說出理由,感情朗讀,相互交流,自賞共賞。如《愛蓮說》、《春》、《聽潮》等,分別圈畫出有關好詞佳句,通過聽錄音或看錄像,及多次有聲有色的朗讀,形成記憶。

5、圖畫法

就是背誦課文時,憑藉圖畫使課文的語言文字頭腦回憶出來,邊回憶作者怎樣寫雪景,及由雪景引出的對歷代英雄的評論。有些詩詞沒有插圖,我們都可以根據詩詞內容與意境,自己動手畫圖配詩。如《望天門山》《江南春》《敕勒歌》《錢塘湖春行》等,我們都可以繪畫出多幅圖畫,根據圖回憶,圖文結合,快速有趣地借圖成誦。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學習技巧

1、注重日常積累:語文考驗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沒有一定知識累積的話,語文成績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語文成績,平時更應該注重詩詞好句的積累。

2、學會理解文章:通過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明確課文的內在邏輯,把結構層級作爲記憶線索,形成知識網絡,更能方便記憶。

3、學會觀察周圍:寫作是源於生活的,最打動人的往往是細節之處。所以平時要多觀察生活,寫作時多做細節描寫,才能真正爲作文進行潤色,讓老師能眼前一亮。

語文七年級下冊知識點 篇九

《重塑生命的人》

1、這七件事是如何貫串起來的?感情線索是什麼 ?

記敘的七件事,始終貫穿着“愛”-------老師愛學生,學生依戀老師的強烈的思想感情。

感情線索:回憶、依戀、思念

2、文章記敘了作者兒童時代生活在老師身邊的七件小事,表現了蔡老師對學生的熱愛,抒發了作者對溫柔慈愛的蔡老師的摯愛。

3、

1、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上,大夥笑了,她也笑了。(老師真的要打我嗎?大家爲什麼都笑了?)不是真的要打,“笑”表現了蔡老師愛學生,師生關係親密、融洽。

2、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並沒有真正要打的意思。(這裏爲什麼用“狡猾”一詞?)

文中的“狡猾”是調皮、機靈的意思,是貶義詞褒用。他形象的表現了一個淘氣的孩子對老師的深刻理解和愛戴。

3、我們見了她不由得就圍上去。即使她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的看她,連她握筆的姿勢都急於模仿。(“不由得、默默、急於模仿”表現了我們怎樣的情感?)“不由得、默默、急於模仿”表現了我們對老師,急於與老師親近的情感。

4、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裏,對你是多麼的依戀!(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稱,這裏改用第二人稱,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一般情況下,一篇文章的人稱應前後一致。這裏由於抒發情感的需要,變換人稱,表示感情激動到了極點,從而抒發了對蔡老師至今仍懷有思念,崇敬的思想情感。用第二人稱,直接抒情,更加親切。

《我的早年生活》

課文第一段:

1、使用了什麼修辭,說明了什麼道理?這句話單獨成段,有什麼作用? 比喻;螢火蟲的特點: 雖然弱小但在黑暗中頑強地發出光芒。

這句話是丘吉爾的直白,起到統領全文的作用。它體現了自信,蘊涵着努力。

2、思考丘吉爾以怎樣的心態來對待自己在哈羅公學的處境?

吉爾以一種坦然樂觀的心態來對待自己在哈羅公學的處境。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是能清醒客觀的認識自己,對眼前形勢作出判斷,並保持一種謙遜、樂觀、坦然的心態,化劣勢爲優勢,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並堅持不懈地努力。如他能一字不漏地背誦麥考利的1200行史詩即說明他並不是比別人差,只是不符合當時教育機制下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3、“至於別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實踐和學習了。”如何理解?

呼應開頭,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並且矢志不移的去做,每個人都是有其自己的閃光點。

總結全文,希望我們抱有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人生,實踐自己的生活。

《再塑生命的人》

1、莎莉文老師是一個熱愛自己的學生、講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誘、善良和藹充滿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師。

海倫是一個聰明、好學、堅毅而又感情豐富、熱愛生活的女孩。

2、文章爲什麼以“再塑生命的人”爲題?

“再塑生命”從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莎莉文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師還教“我”懂得“什麼是愛”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這表達了作者對莎利文老師的無比敬愛和感激之情。

3、本文敘述了莎莉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表現了作者求知的熱情及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歷,全文真誠地表達了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激之情。

4、水喚醒了我的靈魂,並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

聰明的海倫不僅對“水”有了新的認識,而且使她對世界萬物都有了新的認識。“水”讓海倫獲得了生命的意識和感情,也擁有了求知的無比美好的感受。

5、剎那間,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覺到有無數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靈中間。

“無形的線條”就是“愛”,正是人們相互之間有了愛的關心,愛的溫暖,才使得生活充滿了陽光。

6、在沒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霧中的航船,既沒有指南針,也沒有探測儀,無從知道海港已經非常臨近。

品 味:

這句話用比喻的手法從反面說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能衝破阻礙旅途的大霧,找到準確的航向,從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灣。

7、這些字使整個世界在我面前變得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品 味:

這句話表面看來說的是文字的神奇,實則暗示的知識的力量。是知識使“我”這個盲聾人看到了快樂,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覺得世界充滿了花香,洋溢着美麗。

8、愛有點兒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雲彩

品 味:

愛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它總是出現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有了它,你就快

樂,生活就變得美好,沒有它,一切都變得索然無味。

9、文中探討“愛”的句子有:

“愛是什麼?”

“愛是花的香味嗎?”

——在海倫看來,愛是給人帶來愉快而美好感受的東西。

“愛是不是太陽?”

——在海倫看來,“世界上沒有比太陽更好的東西了,它的熱力使萬物茁壯生長。”愛能給人光和熱,能使萬物茁壯成長。顯然,小海倫對愛又深入了一步。

《論語》十二章 重點字詞小結

一、通假字

1、不亦說乎說 :同悅,喜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有:同又,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二、古今異義

1、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爲師矣 古:可以 ;憑藉 今:能夠、許可

3、飯疏食飲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飯疏食飲水 古:冷水 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5、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普通人 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數詞,三

三、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狀語,每日

3、溫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

4、傳不習乎 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

5、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動詞,吃飯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名詞--意動。以??爲樂

四、一詞多義

1、爲: 可以爲師矣 當、做 爲人謀而不忠乎 替

2、知: 人不知而不慍 瞭解 溫故而知新 懂得

3、而: 人不知而不慍 錶轉折 溫故而知新 表順承 博學而篤志 表並列

4、其: 仁在其中矣 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人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可以爲師矣。“以”後面省略代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動詞“擇”

2、判斷句: 賢哉,回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