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高中語文《雷雨》精品說課稿精品多篇

高中語文《雷雨》精品說課稿精品多篇

二年級語文《雷雨》說課稿 篇一

《雷雨》是被稱爲“中國莎士比亞”曹禺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悲劇,現在就教材、教法及教學程序幾方面對這篇課文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雷雨》是我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通用教材戲劇單元的兩篇課文之一,它充分代表了中國現代戲劇文學的成就。而課文節選的是第二幕,體現了作品的悲劇性,且閃耀着人文主義的思想光輝。以開放性的思維學習本文,將爲學生敞開了通往戲劇文學的大門,對學生情操的陶冶及文學鑑賞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的確立

根據大綱及教材的要求,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通過對作品進行賞析,感悟作品的藝術魅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結合技校生的實際,特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瞭解戲劇的一般常識,如舞臺說明等;

(2)解讀《雷雨》的戲劇衝突,揭示主題思想;

(3)品味戲劇的個性化語言和人物性格,培養學生鑑賞作品的能力;

(4)探究悲劇的根源,滋養人文情懷。

3、教學重點、難點及教材的處理

戲劇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尖銳而集中的矛盾衝突來刻畫人物,而《雷雨》的人物形象塑造,歷來爲人稱道,所以把(2)、(3)確立爲教學重點;由於學生個體知識水平和情感的限制,在指導學生鑑賞方面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把教學目標(4)設爲教學難點。

在教材的處理方面在這一幕的主要人物中周樸園和魯侍萍的性格最爲複雜,而對於初次接觸戲劇的技工學生而言,會比較吃力,故我在題目的設計、閱讀的賞析上都偏重於這兩個人物。賞析的過程要做到依據教材,又不拘於教材。

二、說教法

教法以學生自主探討爲主,教師點撥,啓發爲輔。教學設計上講究整體教學,調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產生了良好的整體效應。採用表演探討法、討論法、提問法、練習法等,還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了課堂的容量,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期望達到以下目標:

1、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勤於動手、深入探究的能力,提倡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2、賞析作品的過程中要有創新意識。過程爲看過→看懂→看透→看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三、說教學程序

1、片段導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

首先播放《雷雨》本課及結局鏡頭,營造濃厚的悲劇氛圍,激發學生追求人文意義的興趣與激情。導語設計如下:《雷雨》是曹禺先生在1933年以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爲背景創作的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悲劇。什麼是悲劇?“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懂得欣賞悲劇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起來!”(投影魯迅的話)

2、檢查預習情況

(1)提前播放影片,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及利用網絡資源,瞭解戲劇常識、作者和作品的背景等。並加以提問。

(2)完成人物關係的圖表,整體感知基本情節。(投影圖表)

(3)瞭解學生經過閱讀和思考後認爲值得學習探索的問題。

3、新課講解

(1)賞析第一場“重逢”,引出二十年前的悲劇。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採用了表演法和分組討論法來進行教學。分角色演讀劇本:一個扮演魯侍萍,一個扮演周樸園。學生展開研究活動:提出學習探索問題——分組研討——小組代表彙報研討情況——教師參與點評。小結兩人性格特點(周樸園:自私 無情 僞君子 魯侍萍:善良 悲憤 剛毅頑強)。

(2)賞析第二場“鬥爭”,醞釀中的悲劇。採用提問法:

①周樸園對魯大海有顧及父子之情嗎?這體現了周樸園什麼性格特點?(冷酷殘忍 陰險狡猾 )

②魯侍萍面對兒子周萍的心情如何?(痛苦 自尊)

③劇中魯大海的形象有何特點?(經驗不足 大公無私 頑強鬥爭) 研討悲劇的成因。在研究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探究性思維方法,鼓勵學生有不同的理解,但要有足夠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觀點,用事實說話。從而鍛鍊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4、歸納總結

(1)個性化語言對人物塑造的作用。採用練習法,結合課文思考題,完成有關練習。

(2)探討悲劇的根源,把握矛盾的實質,揭示《雷雨》的主題思想。結束時我是這樣說的:“同學們,今天我們一同賞析了一部現代主義悲劇作品,感受了那震撼人心的力量,體會了其中的蘊含,而不是隻會讓人哭泣的苦戲或只具美學意義的悲劇。希望大家以此爲平臺,解讀更多的名家名作。”

5、延伸拓展

課後設置更爲開放的學習空間,充分體現學習的廣延性和可持續性特點。具體做法是要求學生在以下命題中挑選其一進行研究,並將結果發佈於校園網絡,師生共同研究探討。(投影)

(1)接寫第二幕,完成一篇小型話劇。

(2)有人認爲一切悲劇的根源是周樸園,你認爲對嗎?爲什麼?

(3)探討魯大海這個人物形象的意義。

(4)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你認爲《雷雨》毀滅了什麼?

說教學目標 篇二

知識目標:瞭解戲劇常識,作者及作品梗概。走進作品,走進大師。學會鑑賞解讀戲劇。

能力目標:1、嘗試網絡環境中解讀經典文本,充分凸現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

2、學會藉助現代信息技術查詢、分析、辨別、篩選、整理、積累、利用信息。最終實現網絡與學生互動、學生與教師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將信息技術與課程無縫整合的理念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情感目標:關注人的情感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矛盾衝突,培養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特點、地位。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怎樣利用網絡環境解讀、把握經典作品。

難點:以探究周樸園與魯侍萍的情感及其性格。

二年級語文《雷雨》說課稿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1、領悟如何在激烈的戲劇矛盾衝突中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塑造立體可感的人物形象

2.2、瞭解戲劇這一文學樣式的特點

3.3、認清資本主義剝削階級的吃人本質以及它的必然滅亡趨勢

4.4、學會理性分析複雜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1、文本主旨

以20年代的中國社會爲大背景,通過周、魯兩家複雜的矛盾糾葛,生動地展現了具有典型意義的剝削階級家庭的罪惡歷史,揭露了舊社會人吃人的本質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罪惡和必然滅亡趨勢。

2、課文開頭的“舞臺說明”作用何在?

2、作者是怎樣通過矛盾衝突和人物語言展示周僕園複雜的內心世界?該如何評價這一人物形象?

3.3、周魯兩家矛盾衝突的根源是什麼?

三、教學方法

1.1、情境感悟法

2.2、分角色朗讀表演法

3.3、分組討論法

4.4、提問點撥法

四、教學課時

兩課時

五、教學媒體

多媒體自制課件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先播放約三分鐘的《雷雨》話劇片段將學生帶入《雷雨》中“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特定氛圍之中。)

我想同學們一定看出來了,剛纔播放的是著名劇作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這是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悲劇,魯迅先生曾說:“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毀滅給人看”,那麼在《雷雨》中毀滅的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板書《雷雨》)

二、作者簡介及《雷雨》

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家庭,原名萬家寶,祖籍湖北潛山縣。其父在辛亥革命後曾出任宣化鎮守等職,但不久官場失意,回家後常是牢騷滿腹,整個家庭的空氣是抑鬱的。曹禺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裏,對這類家庭裏的人物相當熟悉,他曾說:“《雷雨》……裏出現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有一段時間甚至可以說和他們朝夕相處”。少年時代的曹禺曾隨他繼母觀看了許多地方戲及當時流行的文明戲,這培養了他最初的戲劇情結。1922年曹禺進入南開中學,並在1925年參加了北方最早的業餘戲劇團體之一—“南開新劇團”,演出過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爲他從事戲劇創作打下了基礎。1928年秋入南開大學,二年級時又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在此期間,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社會的黑暗現實,產生了強列的反抗情緒,經過幾年醞釀、構思,1933年在清華大學四年級時,完成了他的處女作多幕話劇《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第一次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引起了戲劇界的震動。作家在談到寫作意圖時說,《雷雨》是在“沒有太陽的日子裏的產物”,“那個時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於舊社會的昏暗、腐惡,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纔拿起筆。《雷雨》是我的第一聲呻吟,或許是一聲呼喊”(《曹禺選集?後記》),“寫《雷雨》是一種情感的迫切的需要”,“彷彿有一種情感的洶涌的流來推動我,我在發泄着被壓抑的憤懣,毀謗着中國的家庭和社會”(《雷雨》序)。

三、教學目標

1、瞭解戲劇常識

2、理理清人物關係

3、明確課文結構及戲劇衝突

四、戲劇常識

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衆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藝術。在西方,戲劇(drama)即指話劇。在中國,戲劇是戲曲、話劇、歌劇等的總稱,也常專指話劇。世界各民族的戲劇都是在社會生產勞動和階級鬥爭的基礎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藝演變而來。後逐漸發展爲由文學、導演、表演、音樂、美術等多種藝術成分組成的綜合藝術。戲劇的基本要素是矛盾衝突,通過具體的舞臺形象再現社會的鬥爭生活,能激起觀衆強烈的情感反映,達到社會教育的目的。戲劇按作品類型可分爲悲劇、喜劇、正劇等;按題材可分爲歷史劇、現代劇、童話劇等。(摘自《辭海》)

劇本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戲劇藝術創作的基礎。主要由人物對話(或唱詞)和舞臺指示組成。經過導演處理,用於演出的劇本,通稱腳本或演出本(臺本)。(摘自《辭海》)

幕和場:幕,即拉開舞臺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戲劇一個較完整的段落。場,即拉開舞臺二道幕一次,它是戲劇中較小的段落。

舞臺說明:是幫助導演和演員掌握劇情,爲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點的有關說明的敘述和描寫的語言。說明的內容有關於時間、地點、人物、佈景的,有關於登場人物的動作、表情的,有關於登場人物上場、下場的,有關於“效果”的,有關於開幕、閉幕的等等。

五、以“雷雨”爲題的含義

《雷雨》寫的是一個封建資產階級大家庭的矛盾,這些矛盾的醞釀,激化,在一個“天氣更阻沉、更鬱熱,低沉潮溼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的下午趨向高潮,最終這個罪惡的大家庭崩潰了。這一切都是在雷電交加的狂風暴雨之夜進行的,整個故事的背景、情節都和雷雨有關。同時,作者以象徵的手法告訴人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沉悶的空氣裏,一場大雷雨即將到來。這就深刻地反映了醞釀着一場大變動的中國社會的現實。

六、預習提問:請同學們列出周魯兩家的人物關係。(教師明確、見板書)

七、分角色朗讀:課前找好學生,由老師指導做好充分準備,然後再在課堂朗讀,同時要求思考:節選的課文可分兩場戲,你認爲在哪分最合適?依據是什麼?

明確:第一場(開頭到“侍萍望着周樸園,一句話也不說。”)周僕園和侍萍的衝突

第二場(“僕人領大海進。”到結尾)周僕園和魯大海的衝突

八、課堂延續作業:整理第一場中周樸園認出侍萍前後不同的態度及變化的結構提綱,分析周樸園形象的性格特徵。

附:板書設計

雷雨——曹禺

周萍周僕園+繁漪——周衝

魯大海梅侍萍+魯貴——四鳳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通過上節課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同學們已充分了解了文章的總體結構和戲劇衝突,接下來進入文本的精讀階段。

二、思考:開頭的舞臺說明作用何在?

明確:這段“舞臺說明”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舞臺氣氛。這種氣氛同劇情緊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煩躁、鬱悶不安的情緒,預示着一場雷雨的到來。不僅爲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務,而且感染了讀者或觀衆,也隨之產生一種壓抑感。這一點跟小說中環境描寫的作用是相同的。(可與《祝福》《母親》《藥》等小說的環境描寫作比較,以加深理解。)

三、明確兩對盾衝突

1、周僕園和侍萍的矛盾衝突(三十年生死恩怨,愛情的糾葛)——矛盾焦點

2、周僕園和魯大海的矛盾衝突(罷工與反罷工,階級鬥爭)——本質衝突

四、細讀文本第一場

1、提問:周樸園和魯侍萍的見面是偶然的,魯侍萍認出了周樸園,而周樸園並沒有認出魯侍萍,那麼魯侍萍爲什麼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分並當面斥責周樸園對她的迫害和30多年來的悲慘遭遇,而是以敘述別人的故事的口吻訴說自己的遭遇呢?明確:30多年的悲慘遭遇和痛苦的經歷已經把她的性格磨練得堅強勇敢,她對殘酷的現實充滿了憤恨,但她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這一切不幸歸結於“報應”和“命運”;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樸園的“懺悔”中產生的某種輕信和諒解。在對話中,她既有意識地在隱蔽自己的身分,又在語言動作中不斷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徵,這正是劇中人物複雜的內心活動的外在表現

2、提問:侍萍在與周樸園的對話中,有幾處掩飾?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她的性格特點?明確:周樸園四次問到她姓什麼,是誰,她都很自然地掩飾過去,語調平緩,不露聲色。表明她性格特徵的語言動作有:熟練自然的關窗動作,對侍萍的身世及周樸園的隱情細緻地述說,對繡着梅花襯衣的熟記。

3、提問:第一層中,周樸園的情態上有哪幾次變化?請按情節發展敘述。明確:開始是漫不經心地用對待下人的態度談起了雨衣和關窗的事;忽然從侍萍的關窗動作上看到了似曾相識之處,感到奇怪,認真地詢問:“你——你貴姓?”氣氛趨於緊張,情節出現波瀾,而魯侍萍平淡地回答,又使氣氛稍有緩和;周樸園就口音把話題引向無錫,轉彎抹角有意識地詢問三十年前發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魯侍萍在周樸園的連連追問下,仍然保持語調的平緩;但聽到周樸園在有意撒謊,遮蓋罪行,於是她悲憤地敘述了自己30多年來的悲憤遭遇,使周樸園驚恐緊張的情緒不斷增長;他時而“痛苦”,“汗涔涔地發出‘哦’的嘆聲”,時而驚愕地問:“你是誰?”;當侍萍巧妙地露出自己的身分時,周樸園已經驚恐地語不成聲。

4、周樸園保留傢俱、熟記生日、關窗習慣說明什麼?周樸園有良心的發現,深切地懷念魯侍萍?

明確:說明周樸園沒忘舊情,多少年來一直在“紀念”着她。周樸園的感情很複雜,他確實曾對溫柔美麗的魯侍萍動過情,但他對欺辱魯侍萍的行徑必須掩飾,因爲在他看來,同“下人”有一些什麼是有損門第的。到了晚年,身邊的妻子繁漪很不馴服,兒子也對他敬而遠之,他時時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獨,因此懷念魯侍萍,藉以彌補他靈魂的空虛,使精神得到解脫。其實,他的懷念是廉價的,是十分自私的。因此,當他知道魯侍萍就是眼前的魯媽,就立即聲色俱變,以至於最後兇相畢露,辭退四鳳和魯貴,開除魯大海,並聲稱“以後魯家的人永遠不許再到魯家來。”他對魯侍萍的欺辱、摧殘,他對魯侍萍的忽冷忽熱、軟硬兼施,充分顯露了他的殘忍、自私、冷酷、虛僞,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僞君子。

5、提問:周樸園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趕出家門的侍萍時,爲什麼會驚恐萬狀呢?明確:因爲他意識到侍萍的出現,將威脅到他的名譽、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種種罪惡將昭然於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驚愕”“惶恐”。他以爲搬了家,離開了無錫,從前的罪惡無人知道,可侍萍的突然出現,卻給他精神上以沉重打擊,他表現出的驚恐萬狀正是他內心虛僞的表現。

6、提問:周樸園畢竟是幾十年來壓榨工人的資本家,他在驚恐之後對侍萍的態度又有了哪些變化呢?明確:他認出侍萍後,首先是翻臉不認人,厲聲責問“你來幹什麼?”“誰指使你來的?”妄圖恐嚇侍萍,但侍萍從幾十年的壓迫中已經把自己磨鍊得頑強勇敢,周樸園的責問只能引起侍萍悲憤的反駁;周樸園見硬的不行,又以“現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舊事“又何必再提呢”,試圖穩住魯侍萍;然後又採用了哄騙的手段,口口聲聲地表白他沒忘舊情,——屋中陳列着從前她喜歡的傢俱,每一年都記得她的生日,保留着關窗的習慣,多少年來一直在“紀念”她;最後,他拿出五千元支票給侍萍,希望平息30多年來的舊恨新仇。

7、提問:魯侍萍又是如何對待周樸園的呢?明確:這時的侍萍,經過30多年苦難的折磨,對過去充滿了仇恨,面對着周樸園的威脅哄騙,繼續控訴周樸園的罪行:“我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錢算得清的”,並當即撕毀了支票,表現了她的骨氣和尊嚴,表示了她對周樸園和不公平社會的蔑視和抗議。

五、主要人物形象(放眼全劇)

1、周僕園形象新解——分組討論周樸園是一個由封建地主轉化而成的資本家。他殘忍、冷酷、自私、貪婪而又虛僞。但我們也應看到人性是複雜的,

《雷雨》是一出人生的悲劇,更是人性的悲劇,在命運的困頓中苦苦掙扎而又難逃摧殘和拷打的人性正是它所要毀滅的“有價值的東西”。所以周僕園對侍萍的懷念不免帶有虛榮和軟化的成分,但總的來說應該承認他的懷念是真實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周僕園對侍萍的“真”是以侍萍的缺席爲前提的。他保持她生前的習慣一方面是懺悔,另一方面是爲了向周萍交代。這樣一個人,和他周圍的人之間自然要發生着尖銳的矛盾。而他,也終於在這些重重的矛盾中,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境地。

魯侍萍與周樸園的對話,從私生活的領域揭露了周樸園的反動階級本性。魯大海與周樸園的對話,從社會生活的領域揭露了周樸園的反動階級的本性。

從連續緊湊的戲劇衝突可見:周樸園對侍萍先是愛,後是趕,趕走之後又懷念,他懷念的侍萍活脫脫地站在他面前時,他竟是那樣的兇狠!周樸園正是富有個性的活生生的資本家形象。他那矛盾的行爲,以其性格的複雜性、多面性,顯示出他作爲董事長的周樸園的基本定性──真誠的僞善,僞善的真誠。

板書設計:

對魯侍萍始亂終棄,大年三十從家中趕走→冷酷、殘忍、自私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發昧心才→殘忍、奸詐

對魯侍萍由“愛”到“趕”到“懷念”到“兇狠”→虛僞、冷酷、自私

2、魯侍萍

侍萍是一個受侮辱,被損害的女子,是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剛毅、倔強。她自己被遺棄以及三十年掙扎的痛苦經歷中,認清了周樸園的真面目。她雖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慘命運是階級壓迫造成的,但已意識到她同周樸園之間事實上存在着階級的壁壘。她知道自己的親生兒子周萍是不會認她這個生母了,也斷言自己的兒子,被周樸園稱爲鬧得最兇的人魯大海是不會認那個董事長做父親的。她對過去的事,有的只是滿腔的悲憤。她對周樸園不抱幻想,痛惜自己的女兒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來伺侯周樸園的少爺。她把這歸之於命運的安排,但最後又發誓以後永遠不想再見到周樸園,表現了對自己的命運的抗爭,對不公平的社會的控訴,從自己痛苦的經歷和現實的磨練中堅強起來了,表現了她的自尊與剛強。(分析侍萍不要錢的情節)由於反動統治的毒害,在侍萍身上還存有封建倫理觀念和宿命論的思想,因而認識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個腐朽的社會制度造成的,卻把原因歸結爲命運的安排。對周樸園,她不去公開揭露,反而在他表示他懷念她的時候心軟了,這些都說明了舊社會不僅摧殘了勞動人民的軀體,而且毒害了他們的靈魂,從另一方面暴露了舊社會的黑暗。

六、周樸園作爲一個典型形象塑造其社會意義是什麼呢?

明確:周樸園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地揭示出幾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有一種可怕的統治力量,也反映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長成的資產階級,同封建階級有着深刻的政治的、經濟的、思想的血肉聯繫。

七、課堂延續

1、請同學們回去參照老師的分析方法,自己分析第二對矛盾衝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通過第二場周樸園與魯大海的矛盾衝突,進一步分析周樸園的性格特點。周魯兩家的矛盾衝突的根源是什麼?

2、參考戲劇《雷雨》,試選取《林黛玉進賈府》中的一個場景,展開合理的想象將其改編成戲劇。

附:板書設計

周樸園———昔日戀人相遇———梅侍萍

似曾相識巧妙掩飾

虛僞謊言悲憤反駁

威脅哄騙矛盾焦點據理抗爭

二年級語文《雷雨》說課稿 篇四

一、教材分析

這堂課我運用的是國小二年級(蘇少版)的教材,主要內容是《夏天的雷雨》。這首歌曲爲一段體,有四個樂句組成。每句的前半部分結構規整,三處採用了切分節奏型,其中第一、三句完全相同,第四句作爲全曲的結束句略有不同,增強了結束感。在這節課中我想通過唱、聽、動、奏感受歌曲的情趣、風格,並掌握節奏。

二、教學目標:

1、學生可以有感情的,用適合歌曲內容的聲音來演唱歌曲,並能隨着歌曲的節奏、內容來律動。

2、能夠理解切分節奏的概念、特點,並掌握切分節奏。

3、營造輕鬆歡快的課堂氛圍,豐富歌曲的表現形式,讓學生更有興趣。

三、教學重點:

能正確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切分節奏,並在這基礎上豐富歌曲的情感。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二聲部的合作,能夠做到統一和諧,以及爲歌曲伴奏,豐富歌曲的表現形式。

四、教學過程分析

1、導入

以童謠謎語的形式引出新課,讓學生了解童謠謎語的有趣和多種形式。並且嘗試用二聲部合作來增加童謠的樂趣,調動學生的挑戰性和積極性。

2、以歌詞爲謎語,並解決重點切分節奏

請學生示範,再加上形象的講解,輕鬆的解決了切分節奏,並自然的過度到下一個環節。學生一起模仿出夏日雷雨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習歌曲

爲了降低學生心理的難度,首先找出前三個樂句在節奏和旋律上各自的關係,讓他們有信心學好學會。再次爲了激發學生學習新歌的興趣,先聽範唱一遍,然後讓學生在歌曲中找沒有出現的樂句。接着學唱最後一個樂句,因爲最後一句兩段次的節奏不同,爲了讓學生掌握好,因此讓他們先學唱這一樂句。引導學生用形體動作表現對歌曲的理解,以及對歌曲情緒的一種感染。然後爲歌曲取名字,發揮學生的想象,鍛鍊他們的語言思維。

4、爲歌曲伴奏

在唱好歌曲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用一些簡易樂器爲歌曲伴奏,利用鈴鼓、三角鐵和沙球爲歌曲伴奏。老師先示範,每種樂器的打擊節奏及方法,再選幾個學生來爲歌曲伴奏。這樣,既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也使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

音樂是最富有情趣的藝術,同時又是最講究形式結構的藝術。所以,我認爲音樂教學應努力創設一些有趣的情境,使學生在充分的體驗中既享受到音樂的樂趣,又獲得形式、技能的領悟。

在本節課中,以實踐爲中心,以技能爲手段,以能力爲重點,讓學生在大量的音樂活動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快樂。

五、小結

本節課所學到的一個節奏,還有很多好聽的童謠,童謠加上音樂以後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感受,希望大家在課後能找到更多有趣又好聽的童謠歌曲。

高中語文雷雨說課稿 篇五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雷雨》是第四冊的第五單元的一篇看圖課文,本文用精練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不同的自然景象。雖然篇幅比較短小,但文章內容生動,課文插圖優美,適合低段的學生。也讓學生以學習本文爲契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學會觀察,感受生活的樂趣。

2、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雷雨前、中、後的景象。

3、通過感情朗讀1-3自然段,感悟雷雨前景物的變化。

3、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2、難點: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垂”字的書寫。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擬定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我準備採用“圖示法”、“情景教學”、“多種形式的讀”來教導和學習。

運用形象直觀的圖畫,板書,可以讓學生直接感受到課文的美,清楚明白地梳理出雷雨前後不同景象,不僅直觀,而且易懂易記。

而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集中注意力,能啓發學生,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

通過讀,學生與文本面對面地進行接觸,培養着學生語言的感覺;通過重點字詞的感悟、解析、品讀,讓其在彷彿置身於那場雷雨中。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理解了語言,感悟了語言的魅力,從而積累了語言。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擬定的教學目標,教法學法,設計如下教學過程,分五步來學習《雷雨》的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夏天的午後,常常會出現雷雨的現象,而後就會掛起一道美麗的彩虹。因此從孩子們喜愛的彩虹出發,你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嗎?從而使孩子們聯繫實際,回答出在雷雨後會出現。老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後,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引出文中的小朋友也看了一場雷雨,並寫成了一篇文章;再進入文本,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後,馬上進行第二步的教學。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本課的會認的生字有4個,通過自主閱讀來認識生字。而二年級的孩子們特別的喜歡錶現自己,因此讓他們的來做小老師很能激發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緊接着就讓小老師來領讀來,進一步學習生字,從而規範生字的讀音。接着再進行詞語和小練筆的鞏固,可以直觀的瞭解到學生掌握生字,運用生字的情況。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讓這麼小的學生說出課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的順序來寫的,是很難的。爲了突破難點,我直接安排三位學生分別朗讀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的段落。並讓其思考:老師爲什麼要這樣安排他們讀呢?與初讀課文相比較,這次讀的要求不但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而且在讀的同時給學生布置了聽和思考的任務,體現朗讀的層次性和目的性,紮紮實實地讀好每一遍課文,讓學生在每一次朗讀過程中有所收穫。經過思考後感悟到三人讀的分別是寫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的景象,進而順理成章地梳理出配方是按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的景象的順序寫的。通過直觀形象又生動的動畫讓孩子們顯而易見地說出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的天氣變化,爲學習下文精讀時作了鋪墊。

說教材地位特點 篇六

我今天所說的課文是《雷雨》。它所處的單元是高中第四冊第四單元。這個單元是高中首個戲劇單元。通過學習本單元,將使學生了解戲劇常識,培養戲劇意識,解讀名家名劇,初步涉入戲劇瑰麗之門。而《雷雨》是中國現當代戲劇扛鼎之作。而本文又位居單元之首,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教育模式學習本文,將對單元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年級語文《雷雨》說課稿 篇七

一、說教材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在國中語文的基礎上,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文學作品欣賞的能力。劇本的閱讀欣賞是文學作品欣賞的重要部分。話劇《雷雨》是曹禺先生的成名之作,自從二十世紀三十年問世以來,一直常演不衰。它之所以成爲話劇藝術的瑰寶,原因有三:

首先是緊湊集中的藝術結構,四幕劇《雷雨》在一天的時間(上午到午夜兩點鐘),兩個舞臺背景(周家的客廳,魯家的住房)內集中地表現出兩個家庭和它們的成員之間前後三十年錯綜複雜的糾葛,寫出了那種不合理的關係所造成的罪惡和悲劇。課文的節選部分,一共只有兩場戲——周樸園與魯侍萍的重逢,周樸園與魯大海的鬥爭,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回顧”與“穿插”的表現手法,把“現在的戲劇”和“過去的戲劇”交織起來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其次是個性化的對話語言,劇中人物不多,然而都具有鮮明的個性,作家刻畫這些人物不僅通過尖銳的戲劇衝突,更藉助了富有性格特徵的對話,對人物作了深刻的心理描繪,使每一個人都顯示了他作爲社會中人的豐富內容,以各自的遭遇和命運激動着人們的心絃。

最後是用必要的“舞臺說明”更完整地塑造人物,更深刻地表現主題,課文開頭的舞臺說明是:“午飯後,天氣陰沉,更鬱熱,低沉潮溼的空氣使人異常煩燥——”這個說明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舞臺氣氛。這種舞臺氣氛,同悲劇劇情緊密配合着,又烘托了人物的煩躁,鬱悶,不安的思想情緒,預示着一場雷雨的到來,從而感染觀衆,使觀衆也隨之產生壓抑感。

因此,學習本課應緊扣故事發生的背景,仔細體味作者是如何通過個性化的對話,來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從而真正把握劇本人物性格衝突及表現技巧。根據大綱及教材的特點,以美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布盧姆等人提出的教學目標系統論爲依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認知目標是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2、情感目標是瞭解資產階級自私冷酷、兇殘奸詐的本質特徵。

3、精神運動技能目標是提高欣賞劇本情節和形象的能力。作爲第一教時,教學重點應放在作家作品介紹、熟悉課文情節和分析周樸園的思想性格上。難點就是如何理解認識周樸園思想性格的兩重性。

二、說方法

①教法 這節課的課型設計爲“引導式活動課”,也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因爲在課堂上,要想獲得有效的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必須有針對性地設立目標,否則,頭緒太多,目標分散,效果難以突出。首先,指導學生通過快速閱讀着意跳讀,整體把握課文故事情節。其次,指導學生以辯論的形式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說的能力的培養,最好的方式就是論辯,而一個高中學生應該具備以嚴謹、清晰、準確的語言把思想的閃光點展示出來的能力,論辯恰恰能提高這個能力。最後,指導學生朗讀,品味個性化臺詞,理解人物內心狀態,提高文學語言感悟能力。

②教學輔助手段 播放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是依據教學的直觀性原則,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多種感覺,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材料。本課件利用flash界面製作,互動交換效果較好。集聲音,圖像和動態畫面於一體,能夠達到創設情景,使教學更形象、直觀、生動的效果,從面提高課堂效率。

③學法 教給學生學法是實現葉聖陶提出的“凡是爲教,目的在達到不教”這個目標。目前職高學生的素質普遍比普高學生的低,諸如閱讀中的速讀、跳讀、分析、篩選、概括、評價等能力較差,因此在教學中要作相應的學法指導。

1,在準備論辯時,正反方應以小組合作——生生互動爲主,發揚合作學習精神,根據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展開活動,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

2、在辯論時,要讓學生注意辯論的技巧,做到有理有據。

3、品味個性化臺詞時,要學會用比較的方法,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說教學程序及課件使用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課堂安靜後,播放“雷雨”(畫面及聲音)(音量放

到最大)讓學生感受一種強烈的震撼。隨着聲音消失後,教師導入新課,導語結束,點擊“Next”鍵,屏幕上顯出字幕《雷雨》(節選,曹禺)。這樣的處理是想通過創設情景,幫助學生在特定的氛圍裏,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學習。

2、作者簡介

接着點擊畫面上“Next鍵”,屏幕變換,出現曹禺先生的圖片

及相應介紹,再點擊屏幕上的“主要作品”按鈕,顯出《日出》、《雷雨》、《北京人》三部著作的畫面,這樣處理的唯一理由是直觀、醒目,從而加深學生對作家作品的瞭解,提高對這一知識點的識記水平。

3、熟悉劇情

第一步請學生找出節選部分故事情節發生的時間,地點,複習

劇體的特點之一:劇本的舞臺性,必須遵循時空高度集中的原則。

第二步,快速閱讀課文,根據提示,找出主要故事情節,從而

初步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在這裏要求學生髮揮合作學習的意識,同桌之間互相討論,共同解決閱讀中存在的難點,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請學生逐一回答後,點擊相應的時間,地點欄,顯出相應的故事情節。

4、通過論辯,揭示人物的個性特色。

①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的第一部分。

②以“周樸園是否愛魯侍萍”爲議題,分正反雙方。

③確定分工,準備辯論。

④論辯小結

a周樸園愛過,或者說曾經愛過

b現在的懷念,只是他的一種“自私的,自欺欺人的情感”。

C周樸園的突然變臉說明了“他一旦感覺自身利益受到巨大威脅,就暴露出資本家的本來面目”。

這樣通過論辯的方式,可以分化難點,初步明確了周樸園的性

格特徵。這樣的處理,就能讓教師當好“導演”,學生當好“演員”,根據合作互動教學模式,運用生生間互動,尊重學生潛能和主體地位,把大量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相互磋商,共同提高,同樣也培養了學生說的能力。當然作爲教師力求以“導”爲前提,在論辯過程中,要不時地修正、補充“演員”們的不足,同時作出積極的肯定和評價。

5、抓住關鍵語句,品味個性語言

先請學生試讀周樸園突然變臉時的幾句臺詞,再聽課文錄音

片段,讓學生細細品味周樸園臺詞中透露出的驚恐心理,進一步理解周樸園的思想性格的雙重性。

6、課堂小結,明確這堂課的學習目標

教師點擊“Next”鍵,畫面變換,出現本課的學習目標,

①作家作品。

②故事情節。

③人物性格三段文字。

7、佈置作業

高中語文雷雨說課稿 篇八

一、教學目標

1、1、領悟如何在激烈的戲劇矛盾衝突中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塑造立體可感的人物形象

2、2、瞭解戲劇這一文學樣式的特點

3、3、認清資本主義剝削階級的吃人本質以及它的必然滅亡趨勢

4、4、學會理性分析複雜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1、文本主旨

以20年代的中國社會爲大背景,通過周、魯兩家複雜的矛盾糾葛,生動地展現了具有典型意義的剝削階級家庭的罪惡歷史,揭露了舊社會人吃人的本質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罪惡和必然滅亡趨勢。

2、課文開頭的"舞臺說明"作用何在?

2、作者是怎樣通過矛盾衝突和人物語言展示周僕園複雜的內心世界?該如何評價這一人物形象?

3、3、周魯兩家矛盾衝突的根源是什麼?

三、教學方法

1、1、情境感悟法

2、2、分角色朗讀表演法

3、3、分組討論法

4、4、提問點撥法

四、教學課時

兩課時

五、教學媒體

多媒體自制課件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先播放約三分鐘的《雷雨》話劇片段將學生帶入《雷雨》中"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特定氛圍之中。)

我想同學們一定看出來了,剛纔播放的是著名劇作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這是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悲劇,魯迅先生曾說:"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毀滅給人看",那麼在《雷雨》中毀滅的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板書《雷雨》)

二、作者簡介及《雷雨》

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家庭,原名萬家寶,祖籍湖北潛山縣。其父在辛亥革命後曾出任宣化鎮守等職,但不久官場失意,回家後常是牢騷滿腹,整個家庭的空氣是抑鬱的。曹禺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裏,對這類家庭裏的人物相當熟悉,他曾說:"《雷雨》……裏出現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有一段時間甚至可以說和他們朝夕相處"、少年時代的曹禺曾隨他繼母觀看了許多地方戲及當時流行的文明戲,這培養了他最初的戲劇情結。1922年曹禺進入南開中學,並在1925年參加了北方最早的業餘戲劇團體之一—"南開新劇團",演出過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爲他從事戲劇創作打下了基礎。1928年秋入南開大學,二年級時又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在此期間,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社會的黑暗現實,產生了強列的反抗情緒,經過幾年醞釀、構思,1933年在清華大學四年級時,完成了他的處女作多幕話劇《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第一次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引起了戲劇界的震動。作家在談到寫作意圖時說,《雷雨》是在"沒有太陽的日子裏的產物","那個時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於舊社會的昏暗、腐惡,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纔拿起筆。《雷雨》是我的第一聲呻吟,或許是一聲呼喊"(《曹禺選集?後記》),"寫《雷雨》是一種情感的迫切的需要","彷彿有一種情感的洶涌的流來推動我,我在發泄着被壓抑的憤懣,毀謗着中國的家庭和社會"(《雷雨》序)。

三、教學目標

1、瞭解戲劇常識

2、理理清人物關係

3、明確課文結構及戲劇衝突

四、戲劇常識

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衆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藝術。在西方,戲劇(drama)即指話劇。在中國,戲劇是戲曲、話劇、歌劇等的總稱,也常專指話劇。世界各民族的戲劇都是在社會生產勞動和階級鬥爭的基礎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藝演變而來。後逐漸發展爲由文學、導演、表演、音樂、美術等多種藝術成分組成的綜合藝術。戲劇的基本要素是矛盾衝突,通過具體的舞臺形象再現社會的鬥爭生活,能激起觀衆強烈的情感反映,達到社會教育的目的。戲劇按作品類型可分爲悲劇、喜劇、正劇等;按題材可分爲歷史劇、現代劇、童話劇等。(摘自《辭海》)

劇本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戲劇藝術創作的基礎。主要由人物對話(或唱詞)和舞臺指示組成。經過導演處理,用於演出的劇本,通稱腳本或演出本(臺本)。(摘自《辭海》)

幕和場:幕,即拉開舞臺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戲劇一個較完整的段落。場,即拉開舞臺二道幕一次,它是戲劇中較小的段落。

舞臺說明:是幫助導演和演員掌握劇情,爲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點的有關說明的敘述和描寫的語言。說明的內容有關於時間、地點、人物、佈景的,有關於登場人物的動作、表情的,有關於登場人物上場、下場的,有關於"效果"的,有關於開幕、閉幕的等等。

五、以"雷雨"爲題的含義

《雷雨》寫的是一個封建資產階級大家庭的矛盾,這些矛盾的醞釀,激化,在一個"天氣更阻沉、更鬱熱,低沉潮溼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的下午趨向高潮,最終這個罪惡的大家庭崩潰了。這一切都是在雷電交加的狂風暴雨之夜進行的,整個故事的背景、情節都和雷雨有關。同時,作者以象徵的手法告訴人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沉悶的空氣裏,一場大雷雨即將到來。這就深刻地反映了醞釀着一場大變動的中國社會的現實。

六、預習提問:請同學們列出周魯兩家的人物關係。(教師明確、見板書)

七、分角色朗讀:課前找好學生,由老師指導做好充分準備,然後再在課堂朗讀,同時要求思考:節選的課文可分兩場戲,你認爲在哪分最合適?依據是什麼?

明確:第一場(開頭到"侍萍望着周樸園,一句話也不說。")周僕園和侍萍的衝突

第二場("僕人領大海進。"到結尾)周僕園和魯大海的衝突

八、課堂延續作業:整理第一場中周樸園認出侍萍前後不同的態度及變化的結構提綱,分

析周樸園形象的性格特徵。

附:板書設計

雷雨——曹禺

周萍周僕園+繁漪——周衝

魯大海梅侍萍+魯貴——四鳳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通過上節課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同學們已充分了解了文章的總體結構和戲劇衝突,接下來進入文本的精讀階段。

二、思考:開頭的舞臺說明作用何在?

明確:這段"舞臺說明"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舞臺氣氛。這種氣氛同劇情緊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煩躁、鬱悶不安的情緒,預示着一場雷雨的到來。不僅爲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務,而且感染了讀者或觀衆,也隨之產生一種壓抑感。這一點跟小說中環境描寫的作用是相同的。(可與《祝福》《母親》《藥》等小說的環境描寫作比較,以加深理解。)

三、明確兩對盾衝突

1、周僕園和侍萍的矛盾衝突(三十年生死恩怨,愛情的糾葛)——矛盾焦點

2、周僕園和魯大海的矛盾衝突(罷工與反罷工,階級鬥爭)——本質衝突

四、細讀文本第一場

1、提問:周樸園和魯侍萍的見面是偶然的,魯侍萍認出了周樸園,而周樸園並沒有認出魯侍萍,那麼魯侍萍爲什麼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分並當面斥責周樸園對她的迫害和30多年來的悲慘遭遇,而是以敘述別人的故事的口吻訴說自己的遭遇呢?明確:30多年的悲慘遭遇和痛苦的經歷已經把她的性格磨練得堅強勇敢,她對殘酷的現實充滿了憤恨,但她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這一切不幸歸結於"報應"和"命運";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樸園的"懺悔"中產生的某種輕信和諒解。在對話中,她既有意識地在隱蔽自己的身分,又在語言動作中不斷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徵,這正是劇中人物複雜的內心活動的外在表現

2、提問:侍萍在與周樸園的對話中,有幾處掩飾?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她的性格特點?明確:周樸園四次問到她姓什麼,是誰,她都很自然地掩飾過去,語調平緩,不露聲色。表明她性格特徵的語言動作有:熟練自然的關窗動作,對侍萍的身世及周樸園的隱情細緻地述說,對繡着梅花襯衣的熟記。

3、提問:第一層中,周樸園的情態上有哪幾次變化?請按情節發展敘述。明確:開始是漫不經心地用對待下人的態度談起了雨衣和關窗的事;忽然從侍萍的關窗動作上看到了似曾相識之處,感到奇怪,認真地詢問:"你——你貴姓?"氣氛趨於緊張,情節出現波瀾,而魯侍萍平淡地回答,又使氣氛稍有緩和;周樸園就口音把話題引向無錫,轉彎抹角有意識地詢問三十年前發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魯侍萍在周樸園的連連追問下,仍然保持語調的平緩;但聽到周樸園在有意撒謊,遮蓋罪行,於是她悲憤地敘述了自己30多年來的`悲憤遭遇,使周樸園驚恐緊張的情緒不斷增長;他時而"痛苦","汗涔涔地發出‘哦’的嘆聲",時而驚愕地問:"你是誰?";當侍萍巧妙地露出自己的身分時,周樸園已經驚恐地語不成聲。

4、周樸園保留傢俱、熟記生日、關窗習慣說明什麼?周樸園有良心的發現,深切地懷念魯侍萍?

明確:說明周樸園沒忘舊情,多少年來一直在"紀念"着她。周樸園的感情很複雜,他確實曾對溫柔美麗的魯侍萍動過情,但他對欺辱魯侍萍的行徑必須掩飾,因爲在他看來,同"下人"有一些什麼是有損門第的。到了晚年,身邊的妻子繁漪很不馴服,兒子也對他敬而遠之,他時時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獨,因此懷念魯侍萍,藉以彌補他靈魂的空虛,使精神得到解脫。其實,他的懷念是廉價的,是十分自私的。因此,當他知道魯侍萍就是眼前的魯媽,就立即聲色俱變,以至於最後兇相畢露,辭退四鳳和魯貴,開除魯大海,並聲稱"以後魯家的人永遠不許再到魯家來。"他對魯侍萍的欺辱、摧殘,他對魯侍萍的忽冷忽熱、軟硬兼施,充分顯露了他的殘忍、自私、冷酷、虛僞,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僞君子。

5、提問:周樸園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趕出家門的侍萍時,爲什麼會驚恐萬狀呢?明確:因爲他意識到侍萍的出現,將威脅到他的名譽、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種種罪惡將昭然於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驚愕""惶恐"、他以爲搬了家,離開了無錫,從前的罪惡無人知道,可侍萍的突然出現,卻給他精神上以沉重打擊,他表現出的驚恐萬狀正是他內心虛僞的表現。

6、提問:周樸園畢竟是幾十年來壓榨工人的資本家,他在驚恐之後對侍萍的態度又有了哪些變化呢?明確:他認出侍萍後,首先是翻臉不認人,厲聲責問"你來幹什麼?""誰指使你來的?"妄圖恐嚇侍萍,但侍萍從幾十年的壓迫中已經把自己磨鍊得頑強勇敢,周樸園的責問只能引起侍萍悲憤的反駁;周樸園見硬的不行,又以"現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舊事"又何必再提呢",試圖穩住魯侍萍;然後又採用了哄騙的手段,口口聲聲地表白他沒忘舊情,——屋中陳列着從前她喜歡的傢俱,每一年都記得她的生日,保留着關窗的習慣,多少年來一直在"紀念"她;最後,他拿出五千元支票給侍萍,希望平息30多年來的舊恨新仇。

7、提問:魯侍萍又是如何對待周樸園的呢?明確:這時的侍萍,經過30多年苦難的折磨,對過去充滿了仇恨,面對着周樸園的威脅哄騙,繼續控訴周樸園的罪行:"我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錢算得清的",並當即撕毀了支票,表現了她的骨氣和尊嚴,表示了她對周樸園和不公平社會的蔑視和抗議。

五、主要人物形象(放眼全劇)

1、周僕園形象新解——分組討論周樸園是一個由封建地主轉化而成的資本家、他殘忍、冷酷、自私、貪婪而又虛僞。但我們也應看到人性是複雜的,

《雷雨》是一出人生的悲劇,更是人性的悲劇,在命運的困頓中苦苦掙扎而又難逃摧殘和拷打的人性正是它所要毀滅的"有價值的東西"、所以周僕園對侍萍的懷念不免帶有虛榮和軟化的成分,但總的來說應該承認他的懷念是真實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周僕園對侍萍的"真"是以侍萍的缺席爲前提的。他保持她生前的習慣一方面是懺悔,另一方面是爲了向周萍交代。這樣一個人,和他周圍的人之間自然要發生着尖銳的矛盾。而他,也終於在這些重重的矛盾中,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境地。

魯侍萍與周樸園的對話,從私生活的領域揭露了周樸園的反動階級本性。魯大海與周樸園的對話,從社會生活的領域揭露了周樸園的反動階級的本性。

從連續緊湊的戲劇衝突可見:周樸園對侍萍先是愛,後是趕,趕走之後又懷念,他懷念的侍萍活脫脫地站在他面前時,他竟是那樣的兇狠!周樸園正是富有個性的活生生的資本家形象。他那矛盾的行爲,以其性格的複雜性、多面性,顯示出他作爲董事長的周樸園的基本定性──真誠的僞善,僞善的真誠、

板書設計:

對魯侍萍始亂終棄,大年三十從家中趕走→冷酷、殘忍、自私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發昧心才→殘忍、奸詐

對魯侍萍由"愛"到"趕"到"懷念"到"兇狠"→虛僞、冷酷、自私

2、魯侍萍

侍萍是一個受侮辱,被損害的女子,是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剛毅、倔強。她自己被遺棄以及三十年掙扎的痛苦經歷中,認清了周樸園的真面目。她雖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慘命運是階級壓迫造成的,但已意識到她同周樸園之間事實上存在着階級的壁壘。她知道自己的親生兒子周萍是不會認她這個生母了,也斷言自己的兒子,被周樸園稱爲鬧得最兇的人魯大海是不會認那個董事長做父親的。她對過去的事,有的只是滿腔的悲憤。她對周樸園不抱幻想,痛惜自己的女兒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來伺侯周樸園的少爺。她把這歸之於命運的安排,但最後又發誓以後永遠不想再見到周樸園,表現了對自己的命運的抗爭,對不公平的社會的控訴,從自己痛苦的經歷和現實的磨練中堅強起來了,表現了她的自尊與剛強。(分析侍萍不要錢的情節)由於反動統治的毒害,在侍萍身上還存有封建倫理觀念和宿命論的思想,因而認識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個腐朽的社會制度造成的,卻把原因歸結爲命運的安排。對周樸園,她不去公開揭露,反而在他表示他懷念她的時候心軟了,這些都說明了舊社會不僅摧殘了勞動人民的軀體,而且毒害了他們的靈魂,從另一方面暴露了舊社會的黑暗。

六、周樸園作爲一個典型形象塑造其社會意義是什麼呢?

明確:周樸園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地揭示出幾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有一種可怕的統治力量,也反映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長成的資產階級,同封建階級有着深刻的政治的、經濟的、思想的血肉聯繫。

七、課堂延續

1、請同學們回去參照老師的分析方法,自己分析第二對矛盾衝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通過第二場周樸園與魯大海的矛盾衝突,進一步分析周樸園的性格特點。周魯兩家的矛盾衝突的根源是什麼?

2、參考戲劇《雷雨》,試選取《林黛玉進賈府》中的一個場景,展開合理的想象將其改編成戲劇。

附:板書設計

周樸園———昔日戀人相遇———梅侍萍

似曾相識巧妙掩飾

虛僞謊言悲憤反駁

威脅哄騙矛盾焦點據理抗爭

二年級語文《雷雨》說課稿 篇九

各們評委,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四冊18課《雷雨》。本課我將從教材,教法與學法,過程三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雷雨》是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18課,這一篇是一篇老課文,在新課程改革之後保留下來爲數不多的課文之一。這一組課文是向學生展示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熱的夏日,驕陽似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欣賞着美麗的彩虹,耳邊送來蛙鳴,是多麼令人舒暢。本文用字精煉而且準確,語言優美而生動,是一篇很富表現力的文章。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

根據“新課標”理念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擬定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我準備採用“情景教學”、“自主閱讀”兩種教學方法。

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集中注意力,能啓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藉助學生生活經驗,以學生爲主體對文本展開自主閱讀。通過讀,學生與文本面對面地進行接觸,品嚐着課文原汁原味的語言,培養着學生語言的感覺;通過讀,課文規範的語言儲藏到學生的頭腦中。

三、【說過程】

根據擬定的教學目標,教法學法,設計如下教學過程,分三步進行《雷雨》第一課時的教學。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通過猜謎語,引出雨,再通過對雨的瞭解,引出雷雨,循序漸進,娓娓道來。關於雷雨你知道些什麼?(老師肯定學生的體驗後,從學生的生活入手,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從課堂開始讓學生談論自己喜歡的話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再進入文本,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後,馬上進行第二步的教學。

(二)自讀自悟,學習生字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首先,我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會讀的字畫出來,文字是語言的基礎,在低年段語文中認字寫字仍然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因此我在這一環節安排了識字訓練。我先出示要認的四個字,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認讀,再把生字帶入到詞語中,讓學生更好的識記。還重點講解了“垂“字的寫法。

其次在學生識記完生字新詞後我再請三位學生讀。這次讀的要求不但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而且在讀的同時給學生布置了聽和思考的任務,讓他們思考,朗讀的課文寫了什麼時候的景色?我覺得讀要體現層次性和目的性,紮紮實實地讀好每一遍課文,讓學生在每一次朗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三)朗讀感悟課文:本課時安排了品讀雷雨前的段落。

自由讀1-3自然段:你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雷雨前的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的那種緊張氣氛--黑沉沉的烏雲像巨石一樣壓下來,狂風席捲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也趕來湊熱鬧。

這種氣氛真的很難言傳。如“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一句中,“壓”字用得很妙。但我估計小孩子從這個壓字感覺不到悶熱。我想還是得讓他們進入到情景中去(所以在這裏出示課件,雷雨前的景象)。這時教師同時用語言去營造這種情景,渲染這種氣氛。“滿天的烏雲,黑沉沉的像巨石一樣向你壓下來了,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不叫。”“夏天的午後,天氣非常炎熱,滿天的烏雲向你壓下來,越壓越低,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不叫。”這時我要求同位互相讀。互相說。小組比賽讀,進一步品讀文本。瞭解雷雨前的景象。我就這樣突破了教學難點。在體會風大這個環節裏,讓學生角色換位,當一當小樹。有經歷,纔有感受。沒經歷,就去創造經歷吧。我這樣鼓勵孩子們後。再讓孩子們分角色演。進一步感受雷雨前的這種景象。“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在品讀這個環節,我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學習,加深理解和體驗爲了檢驗一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相機出示“壓,亂,垂,虹”這幾個要認的漢字,檢驗學生是否養成隨文識字的好習慣,在最後幾分鐘安排了寫一寫指導,描紅靜心書寫”垂”字

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了以“讀”爲本,讀中感悟。還在激情引趣上下了一定的功夫,讓學生能主動愉快學習,讓學生學會感受自然、體驗生活、愛好語文。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