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國傳統禮儀的基本內容通用多篇

中國傳統禮儀的基本內容通用多篇

中國傳統禮儀的介紹 篇一

中國是一個富於禮儀傳統的國度,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國人也往往以此爲榮。然而,當我們認真審視中國歷史的禮儀傳統的時候,卻難免在爲禮儀之邦感到驕傲的時候,同時感到背上了一 種沉重的歷史負擔。爲什麼呢?因爲在中國的歷史上,一方面,它給我們留下了尊老愛幼、講究信義、禮貌待人、禮尚往來、禮義廉恥等優良的禮儀傳統,這是必須予以繼承和發揚的;但在另一方面,它也留下了大量的違揹人類文明的禮儀垃圾,這是必須予以徹底清算的。

中國傳統禮儀中的糟粕即禮儀垃圾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繁瑣勞民。

中國古代的'傳統禮儀是繁瑣的禮儀。中國幾千年歷史積累沿襲下來的“禮儀”,確實蔚爲大觀。僅儒家所傳“三禮”(《周禮》、《儀禮》、《禮記》),即謂“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不可不謂之豐富多彩。但是,這其中就包含着大量繁瑣虛僞、勞民傷財等非文明、非理性的東西。從生老病死到迎來送往,從言談舉止到飲食起居,生日忌日節慶日、升學升遷喬遷、冠禮婚禮聘禮賀禮、拜見朝見覲見禮、祭天祭地祭鬼神,繁瑣的禮儀形式和禮品花費貫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耗費了人們許多原可節省的時間、精力和物力。這一點儒家經典《禮記?經解》早就明確指出:“《禮》之失煩。”可惜它從未得到人們的真正重視,所以,繁瑣的禮儀便一直在“煩”人。社會生活中不能沒有禮儀,但禮儀又不能太多太濫。不難看出,當一種禮儀變得繁瑣煩人、勞民傷財或變成徒有虛名、徒具形式的作秀場時,它具有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價值。

二是尊王賤民。

中國古代的傳統禮儀是等級森嚴的禮儀。它包含着大量君王至上、官貴民賤、等級森嚴、勞民傷財、蔑視下層羣體等非文明、非理性的成分。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便是對這一點的概括而鮮明的揭示。這樣的禮儀,到了宋明清時,經過宋明道學家的加工發揮,便成了封建禮教“三綱五常”的重要組成部分,成了封建統治者吃人殺人、維護封建統治的重要工具。禮儀本是爲了人們能夠更好地共同生活而設,不難明白,當一種禮儀變成了少數統治者稱王稱霸、作威作福、驕奢淫逸、奴役民衆、踐踏民權、扼殺人性的工具時,它是一種什麼樣的禮儀。

可見,中國的傳統禮儀是魚龍混雜、精華與糟粕並存,並非都是值得我們自豪的東西。

禮儀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在禮貌、禮節、儀表、儀式等方面的社會規範與準則。

文明的禮儀原則主要有四:

一是禮貌言辭的原則;

二是禮節儀表的原則;

三是禮遇儀式的原則;

四是禮宜的原則。

這四個原則中,人們對前三個原則關注較多,但對禮宜的原則卻關注較少。其實,《禮記?曲禮》:雲“禮,從宜。”早就指明瞭禮儀的適宜原則。並且,禮宜的原則是禮儀中貫穿始終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則,是最難做到也往往易受忽略的。一方面,禮儀怎樣才適宜?可能見仁見智。另一方面,禮儀只有適宜的纔是最好的,才能最好體現禮儀的實質和核心。

文明禮儀的實質與核心是尊重。從古到今,它表現爲對神的敬畏和對人的尊重。謹以對人的尊重來說,《禮記?曲禮》開篇即雲:“毋不敬。”又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這都體現了尊重人的要求。然而,在古代禮儀中,對人的尊重的體現是不普遍的,主要體現爲對部分人特別是對統治者、權勢者的尊重,而對黎民百姓,對弱勢者的尊重卻是很不夠的。現代文明禮儀則要求對人的普遍尊重,體現爲對所有人的人格和尊嚴、對人生事業的普遍尊重。這是歷史發展的進步。

今天,雖然我們已進入了21世紀,但傳統禮儀的影響包括正面的和負面的影響都依然存在。因此,以歷史主義的態度認真審視禮儀的傳統,牢記文明禮儀的實質和核心,對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一步樹立文明禮儀的新風,是有積極意義的。

禮儀用語順口溜 篇二

問人姓氏用貴姓,回答詢問用免貴。

表演技能用獻醜,別人讚揚說過獎。

向人祝賀道恭喜,答人道賀用同喜。

請人擔職用屈就,暫時充任說承乏。

問人年齡用貴庚,老人年齡用高壽。

讀人文章用拜讀,請人改文用斧正。

對方字畫爲墨寶,招待不週說怠慢。

請人收禮用笑納,辭謝饋贈用心領。

頭次見面用久仰,很久不見說久違。

認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請人批評說指教,求人原諒用包涵。

請人幫忙說勞駕,請給方便說借光。

麻煩別人說打擾,不知適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請問,請人指點用賜教。

贊人見解用高見,自身意見用拙見。

看望別人用拜訪,賓客來到用光臨。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飲食之禮 篇三

飲食禮儀在中國文化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們以“以饗燕之禮親四方賓客”,後代聚餐會飲也常常是一幕幕禮儀活劇。迎賓的宴飲稱爲“接風”、“洗塵”,送客的宴席稱爲“餞行”。宴飲之禮無論迎送都離不開酒品,“無酒不成禮儀”。宴席上飲酒有許多禮節,客人需待主人舉杯勸飲之後,方可飲用。所謂:“與人同飲,莫先起觴”。客人如果要表達對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謝意,也可在宴飲的中間舉杯向主人敬酒。在進食過程中,同樣先有主人執筷勸食,客人方可動筷。所謂:“與人共食,慎莫先嚐”。古代還有一列進食規則,如“當食不嘆”、“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投骨於狗”等,主客相互敬重,營造和諧進食、文明進食的良好氛圍。

見面之禮 篇四

人們日常見面既要態度熱情,也要彬彬有禮。如何與不同身份的人相見,都有一定的規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傳統上行拱手禮。拱手禮是最普通的見面禮儀,方式是雙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加於右手之上)舉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進門與落座時,主客相互客氣行禮謙讓,這時行的是作揖之禮,稱爲“揖讓”。作揖同樣是兩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時低頭,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禮在日常生活中爲常見禮儀,除了上述社交場合外,向人致謝、祝賀、道歉及託人辦事等也常行作揖禮。身份高的人對身份低人的回禮也常行作揖禮。傳統社會對至尊者還有跪拜禮,即雙膝着地,頭手有節奏觸地叩拜,即所謂叩首。現今跪拜禮只在偏遠鄉村的拜年活動能夠見到,一般不再施行。在當今社會人們相見,一般習用西方社會傳入的握手禮。

標籤:多篇 禮儀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