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七年級上冊生物免費課件(多篇)

七年級上冊生物免費課件(多篇)

教學過程設計: 篇一

1.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

(1)從周邊或校園的生物引入調查;

(2)舉例說明調查的基本方法;

(3)分組,教師指導制定調查計劃;

(4)實施計劃,教師組織指導;

(5)彙報、總結、交流、評議。

2.教學過程

(l)聯繫實際,引入課題。

本章的教學課題可以從周邊和校園的生物引入。在此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引起學生的共鳴:①你知道我們北京市的市樹和市花嗎?②我們的。校園中有多少種生物?這些生物開花結果嗎?它們的花期是幾月?

(2)關於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意義:

①利用錄像或投影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科學家進行科學調查的資料,利用投影向學生演示調查活動的範例,從而讓學生了解什麼是調查,調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驟。

②講解學生記錄的方法,強調在活動的過程中如實做好記錄的重要性。

如向學生講清在調查前要制定好調查記錄表,隨時記錄下觀察的內容。如生物的種類、數量、生活環境、用途等。在活動中要儘量多地收集所需要的數據和資料,以便調查結束後對調查結果進行準確的分析並把調查內容撰寫成調查報告

③向學生強調調查的意義,切忌將調查作爲遊玩。

教育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把活動作爲對自己的挑戰去發揮自己最大潛能的機會,從而發揮自己的主動精神。

(3)分組,制定調查計劃,爲實踐活動打下基礎。

①建議將班內同學按自願結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組(5~6人一組)。由組長專門負責,制定調查計劃。

②可以到學校附近的公園、小花園、生活小區或街道等地去調查。也可以在校園內進行調查。最好選擇一條動、植物種類多且有不同生活環境的路線。

③調查的內容力求多樣化。

班內的不同小組可以調查不同的內容,各有側重點。如可以調查園藝花卉生物、蔬菜糧食作物,也可以調在城市的行道樹種類等。

(4)實施計劃。在課餘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

①認識調查地段的生物的種類、數量、生活環境、用途等。

②確定的調查路線邊走邊觀察並及時記錄下來:身邊有哪些生物?它們生活在什麼環境中?與生物生活在一起的有哪些動物?樹上有鳥巢嗎?有病蟲害嗎?花叢中有蜜蜂、蝴蝶飛舞嗎?

要注意觀察生物的分層現象,不僅觀察高大的喬木、灌木,還要注意觀察草本生物和藤本生物。不僅觀察高大的生物類羣,還要觀察一些微小的生物類羣,如陰溼樹幹上的菌類、生活在水中的藻類等。

③教育學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愛護公共場所的花草樹木,不要任意攀折花木,尤其要愛護身邊的珍稀生物。

④調查限定在幾天之內完成。如對生物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設立小專題,作進一步的調查。

(5)分析調查結果,撰寫調查報告。把調查記錄歸納管理,通過查閱資料、訪問等形式對調查的內容進一步的充實和完善。

(6)總結、交流、彙報。調查結束後可以與本班的板報小組合作,佈置展覽,將各小組的調查報告、收集來的圖片資料等篩選展出,作班內交流。

七年級上冊生物免費課件 篇二

分析教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生物學》七年級上冊中的“致同學們”一節,很好地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科書內容文字優美、流暢,意在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從身邊的生物選材,同時緊跟生物科學發展的時代脈搏,既貼近學生生活,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又避免了因知識的陳舊而產生的乏味感。從標題、文字到選材都充分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爲中心,提高其生物科學素養,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地、探究地學習等教育新理念。

分析學生:

本校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開學初在校軍訓一週,所以對一些生物現象和校園環境是比較熟悉的,此年齡階段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奇心較強,這些對教學是有利的。但他們對新學校的具體情況仍然較陌生,師生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加之普遍班額偏大,習慣了以前的被動接受式學習,這些都不利於新的教學方式,給教學增加了難度。

教學設想:

本節課是一門學科的亮相課,根據新課程和學生的特點,要想達到激發學生熱愛本學科,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着重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目的,就應該營造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所以課前放點音樂,以縮小師生間距離。但和諧民主並不等於自由散漫,因此課前也應制訂相宜的課堂紀律規則和設計形成性評價條例,記錄學生的表現,便於組織教學。

同時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及學校的課程資源開展教學,調動其主動性、參與性,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創設問題情境,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即變被動接受式爲主動探究式學習。

另外,再引入報刊有關科技發展方向及課改方面的信息,讓學生明白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的重要性和課改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爭取學生在教學中的積極配合。

基於本節課的問題較多,應首先把學生暫時分成幾個組,暫定小組長,以後根據學生素質的個體差異作合理的調整,並說明小組長輪流當,然後讓每個小組選三個問題進行討論,討論結果由組長或者代表彙報。同時要非常重視如何組織教學,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踊躍發言,討論時聲音不宜過大,別人發言時其他人認真傾聽,學會尊重他人,同時指出這也是獲取知識的途徑之一。這種做法有利於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課堂規則和每節課對學生的表現作出評價是課堂調控的重要手段,要充分運用好。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養成關注生活和社會的良好習慣;初步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及轉變學習方式。

2、能力目標:訓練思維、表達能力。

3、知識目標:初步瞭解有關生物學方面的信息及發展前景。

教學重點: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材料器具:藤纏樹的標本、磁帶(校園歌曲)、錄音機

教學實施步驟:

1、引入:放一首歌曲《校園的早晨》。

(使學生進入情境,感受到課堂氛圍的和諧、輕鬆愉快,縮短師生間的情感距離,儘量體現師生間的民主平等的關係。)

2、涉及報刊有關信息:列舉事例,如:成都七中學生童一在世界生物知識奧林匹克競賽中獲一等獎,說明我國學生基礎知識紮實,但我國獲諾貝爾獎的人卻沒有,爲什麼?

(讓學生明白今年課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上課方式,培養目標學習方式的變化。讓學生轉變學習觀念。)

3、給學生提出當今科技兩大革命之一有生命科學技術革命。

(爲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生物知識的重要性打下伏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4、欣賞:師生共同閱讀課程《致同學們》的第一、二段,欣賞這兩段話。

(提高文學修養,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學生愛生物的情感。)

5、探討:從學生生活實際及學校具體情況出發,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思考:學校目前面臨的問題並需迫切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學生分組討論:(體現學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式學習。)

a) 學校的垃圾問題,用哪些方法解決?哪種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b) 學校的廁所問題,怎樣解決?哪種方案最好?(想象)

c) 出示:藤纏樹的標本。學生受到啓發,發現學校某些樹木、花草長勢不好,原因是什麼?

(如果學生知道不多,留待以後學習生物知識後解答,並將知識應用到實際中,改變此現象。)

d) 學校的溝渠問題,污染較嚴重,怎樣解決?什麼途徑最好?

e) 學校食堂周圍的樹幹與其他區域的樹幹比較,有什麼不同?爲什麼?

f) 校園內麻雀數量比前幾年有所增加,爲什麼?

g) 爲什麼政府要制訂《禁止焚燒秸杆》的措施?

h) 今年天氣的變化造成糧食的減產,說明什麼問題?

i) 關注學生自身:有的同學長得健康結實,而有的同學長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嗎?你能簡單回答你是怎樣由小長到大的嗎?你希望自己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長得更健壯嗎?更聰明嗎?

j) 列舉我校前任校長的腎衰竭疾病,探討疾病問題,器官移植問題?

6、拓展:教師啓發,通過平常看報、看電視、看書、聽廣播或在網上查詢的資料,誰能說說除了剛纔我們討論的問題以外,你還知道關於生物學的其它方面的知識嗎?

(在此引導學生找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學會查資料,改變學習方式。學生回答不全,教師補充。如:人類基因組計劃等。)

7、結束語:同學們,你們覺得生物知識有用嗎?作爲一個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公民,是否應該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呢?是否應該具備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呢?

對本節課同學們的表現作評價:

因爲本節課是第一節課,學生第一次分組完成不同的討論項目,然後進行表達交流,所以無論對與錯,應首先給予充分的鼓勵,通過交流,辯清正誤,這樣可以使學生保持積極思考,積極發言的高昂激情,否則參與的積極性容易受到打擊,以致影響以後的教學。爲此本節課的評價的側重點放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上比例佔80%;能力目標(體現在思維和表達能力方面)佔15%;知識目標占5%。

七年級上冊生物免費課件 篇三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實驗課程的第一課,本節教材符合課標的要求,在教材編排上,文字優美,行雲流水;安插了先進的科學知識以及許多精美的圖片,並就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提出了很多問題,設置懸念,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本節的教學目標側重放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80%),體現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目標占15%,知識目標占5%。

課時準備:

1.瞭解七年級新生的基本情況。

2.收集關於生物方面尖端先進的科學技術方面的資料,圖片、光盤,如DNA偵破技術,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問題方面的圖片、光盤。

3.磁帶(如《校園的早晨》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放一首優美的鋼琴曲(或其它如《校園的早晨》磁帶)使學生進入情境,感受到課堂氛圍的和諧、輕鬆、愉快、縮短師生間的感情距離,儘量體現師生間的民主平等關係。

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閱讀全文。

二、分組:選定小組長(組織教學:制定課堂紀律規則及評價條例)進行小組討論,再作記錄,小組討論內容。

1.學校的垃圾問題(特別是食品包裝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

決,哪種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學校伙食房周圍樹幹與其它區域的樹幹比較,有什麼不同?爲什麼?

3.校園內麻雀數量比前幾年有所增加,爲什麼?

4.今年暑期發生的洪澇災害說明了什麼問題?

5.關注自我:有的同學長得健康結實,而有的同學長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嗎?你能簡單回答你是怎樣由小到大的嗎?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礎上長得列健壯嗎?更聰明嗎?

6.你是從什麼途徑瞭解克隆和轉基因的?你瞭解哪些。

三、全班分小組交流、討論

四、教師作補充,修正和總結,並對同學們的表現作出積極性的評價。

因爲是第一節課,學生第一次分組完成不同的討論項目,然後進行表達和交流,所以無論對和錯,應首先給予充分的鼓勵,通過交流,辨清正誤,這樣可以使學生保持積極的思考,積極發言的高昂激情,否則,參與的積極性容易受到打擊,以致影響以後的教學。

五、師生共同朗誦課文《致同學們》的第一、二段欣賞這兩段話,提高文學修養,討論:生活離得開生物嗎?

六、教師啓發,通過平常看報、看電視、看書、聽廣播或在網上查詢的資料,誰能說說除了我們剛纔討論的'問題以外,你還知道關於生物學的其它方面知識嗎?(最後教師補充)

七、結束語:

同學們,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作爲一個21世紀的現代公民,是否應該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呢?是否應該具備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呢?自主、合作、探究已成爲新時代的學習方式。生命的世界真精彩,生物的世界真奇妙,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破譯生命的密碼吧!

教學目標 篇四

1.知識方面

瞭解校園或周邊的主要生物的分佈特點,知道生物對環境具有一定的適應性,並能影響環境。

2.能力方面

初步學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過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熱愛周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題: 篇五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七年級上冊生物免費課件 篇六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生物

2、區別生物和非生物

3、瞭解生物特徵

4、通過學習使學生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

1、生物和非生物區別

2、生物的特徵

教學難點:

生物的特徵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講授新課

1.什麼是生物

師:我們生活在一個異常美麗的星球上,你們知道是什麼將我們的環境點綴得如此絢麗多彩嗎?

生:花、草、樹、山石、河流等等。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我們的環境就是因爲有這些花、蟲、鳥、獸和它們棲息的環境,才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今天我們就來關注一下生物及其生存的環境,進一步瞭解生物的共同特徵。請同學們觀看大屏幕單元頁的照片和圖I-6,I-10。

生:欣賞屏幕上所呈現出的絢麗多彩的大自然。

師:請同學描繪大屏幕中的圖像。

師:這些形態各異的物體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態,但是又都具有共同的特徵,它們有的具有生命,有的沒有生命。請同學們想一想哪些物體是非生物,爲什麼?

生:同學1說:“藍天、白雲、房屋、太陽、山石、車輛等是非生物,因爲它們沒有生命”。同學2補充說:“還有、流水、土地”。

2.生物的特徵

師:出示圖I-6,I-1,I-10圖片中的獅在追輔斑馬,植物光合作用,小雞覓食等等都是生命現象,到底什麼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徵?怎樣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生命?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生:討論後回答。

學生1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體是生物。”

學生2回答:“有感情的物體。”

學生3回答:“生物的存活需要養料,要吃東西。”

師:你們列舉一下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它)都需要什麼才能存活?

生:人和動物需要蔬菜、瓜果、肉、糧食等食物,馬、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豹要吃小動物。

師:人和動物需要營養,那麼植物需要營養嗎?

生:植物也需要營養,它們需要陽光、空氣、水和土壤中的肥料。

師:給予掌聲鼓勵。生物只有在營養充分的情況下才能健康地成長。生物還有什麼共同

特徵,請舉例加以說明。

生:生物能進行呼吸,如鯨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圖I-3)

師:很好!那麼,同學們再思考一下,植物呼吸嗎?

生:植物也呼吸,比如夜晚睡覺的屋子裏擺放很多的花,容易使人憋悶,貯存白菜的地窖裏也是這樣。

師:對,植物在有光的情況下,光合作用強於呼吸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釋放大量的氧氣,而夜晚正好相反。人是有生命的,進行新陳代謝,排出體內廢物,其他的生物會排出廢物嗎?請大家看圖I-4

生:學生討論後回答。

回答說:“其他的生物也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例如,小動物可以通過出汗、呼出氣體和排尿等方式將廢物排出體外。

師:那麼植物呢?也是出汗、排尿嗎?請大家看I-5。

生:回答說:“植物通過落葉能帶走一部分廢物。植物也能通過呼吸排出廢物。”

師:引導學生繼續思考,並舉例說明生物還有哪些特徵。教師引導學生看圖I-7

生:學生討論後回答。

學生1回答說:“含羞草的葉子被碰到後,它會合起來。”

學生2回答說:“生物還能對外界刺激發生反應。例如,人用蒼蠅拍打蒼蠅,蒼蠅會立即飛走。”

學生3回答說:“狗看到骨頭就會流口水。”

師:這些都屬於應激性。教師補充說明含羞草的葉子合起並垂下,其實是在保護葉片。讓學生用手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葉子,親自感受一下。繼續說明多數情況下動物的應激性比較明顯,植物的應激性大多表現在向光生長、向地生長和向水生長等方面。繼續讓學生思考生物還有哪些特性。

師:出示I-8在在生長的蘑菇和I-9種子的萌發圖片,以及I-10圖學生討論。生:學生討論後回答。

學生1回答說:“生物體可以從小長大。”

學生2回答說:“生物還可以繁殖。”

師:接着啓發學生思考生物還有哪些繁殖方式。想一想動物、植物、細菌怎樣繁殖。生:學生思考後回答。

從同學們的敘述中,不僅可以看到生物之間傳遞信息這一本領,還可以看出生物適應環境這一本領。另外生物也能影響環境。例如,植被可以保持水土,增加大氣溼度,從而可以減少沙塵暴的發生,改善空氣質量。接着鼓勵學生多觀察生物,從而得出更多更新穎的建議。請學生思考: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特徵?任舉一種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這些特徵嗎?生:學生思考後回答。

學生回答說:“有。例如,圖片中的獵豹,它有情感,也要呼吸,也要營養,也有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能力,遇到情況會聲音來傳遞信息,也能從小長大並繁殖後代。”

二、鞏固練習

師:我們留意了這麼多生命現象,相信你們一定會利用這些生物的特徵去判斷一個物體是否是生物了吧。我們來練習一下。教師打出課本第6頁的圖片,讓學生指出圖中鐘乳石、珊瑚和珊瑚蟲,哪個是生物,爲什麼?

生:學生討論後回答。

珊瑚蟲是生物,因爲只有它具備了生物的特徵,具有生命。而鐘乳石和珊瑚是沒有生物特徵的。

師:教師小結:學完這節課後,你們該知道什麼是生物了吧?

生:學完這節課後,我知道了什麼是生物,凡是具有生命的物體都是生物。它們都具有共同的結構基礎,都要進行一系列的生理活動:需要呼吸,需要營養,進行新陳代謝,有生老病死,有傳遞信息的本領,活動有規律性,可以適應環境,還可以影響環境……

師:今天我們接觸到這麼多的小生命,看到它們的生命現象,你還認爲路旁的一棵樹,道邊的一朵花,都是那麼微不足道嗎?

生:不是,它們都有生命。

師: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對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體呢?

生:我們應該熱愛和保護那些生命,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