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二年級教學反思數學多篇

二年級教學反思數學多篇

二年級教學反思數學篇1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的基礎上,本節課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一年級學生一直利用加法解決數學問題,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因此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爲以後學習乘法的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現就本節課學習內容突出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索動機。

在課堂導入環節中,首先我通過學生比較熟悉而又特別喜愛的卡通小熊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每張圖片有3只小熊,引出1個3、2個3、3個3……由相同數連加算式引出乘法。爲接下來深入認識乘法作準備。

二、創設認知衝突,理解知識含義。

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我還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主,出示情境圖,根據圖中的信息來提問題,例如:一共有多少個寶葫蘆?在自主探索算法過程中,有的孩子列出加法算式,有的孩子列出乘法算式,通過比較,讓學生認識到乘法算式的簡便性。然後通過微視頻,清晰的引出兩個知識點:

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了乘法。

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稱,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讓學生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初步認識到乘法算式中,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的道理。以及只有有着相同加數的算式中才可以用乘法進行計算。

大部分學生都已經瞭解到乘法算式的意義,還有少部分學生只是單純的去記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以致於在轉換加法算式變乘法算式過程中,多讓學生去辨別加數和個數,鞏固理解幾個幾相加就是幾乘幾。

三、重視反饋,鼓勵學生積極思維。

由於低年級學生能力有限,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所以在教學中我總是及時的反饋,便於及時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思維閃光點,同時及時準確地知道他們身上的不足之處。

本節課中,重點還是讓孩子們瞭解並掌握乘法的意義,即幾個幾相加可以更簡便的用乘法進行計算。所以在課堂自主練習中,我多鼓勵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加深對乘法意義的印象。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並且在解決問題探索過程中,逐步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

當然,在本節課中,我也非常清楚的認識到自己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例如:

1、本節課設計比較流暢,但是缺乏高潮,情趣化色彩不夠濃厚,導致整堂課的進程比較平淡,應該在個別環節中形成更加尖銳的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

2、在組織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放的還不夠,例如在強調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不同意義時,應該多給與學生自己去體會和表述兩個數表示的不同意義,使兩個關鍵詞內化爲學生的深刻理解。這樣,無論從加法算式中改寫成乘法還是直接列出乘法算式中,都能真正明白乘法的意義。

3、在課堂練習中,情趣化色彩不夠濃厚,可以增加遊戲的方式解答習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從而鞏固訓練,真正理解乘法的意義。

4、學生參與範圍不夠廣泛,個別學生遊離於教學活動之外,組織教學時應對全體學生進行廣泛關注。真正做到民主課堂。

總之,在本節課中,通過我自身的教學實踐和與同事們的探討中,發現的這些不足,相信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以改進和提高,我也會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數學教學上取得更有實質性的進步。

二年級教學反思數學篇2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的內容。本節是乘法的起始課,是進一步學習乘法的基礎,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相同加數連加。因此,本節教材是要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認識到相同加數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和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我注意到新教材的編排與以前的教材有了變化,本節教材通過遊樂園的主題情景圖,蘊含豐富的相同加數這一因素引導學生學習乘法。首先,我出示遊樂園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看到了什麼?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列出相同加數連加的加法算式。通過觀察,初步感知相同加數這個概念。接着引導學生比較幾個加法算式的相同點,得出“相同加數”和“幾個幾”的概念,爲乘法的引入做準備。

接下來,老師結合七個二相加的加法算式,講解把它改寫成乘法算式並教讀法,讓學生反覆讀幾遍加深印象。然後讓學生把其餘的連加算式都改寫成乘法算式,每改寫一個都要複習相同加數和幾個幾乘法算式的讀法,意義。同時,引導學生觀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哪個書寫起來快,從而發現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老師進行小節。接下去做習題鞏固,把加法改成乘法,在掌握乘法的基礎上,認識各部分名稱!

在教學中,老師能訓練學生說完整話,培養學生觀察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用搶答的方式記憶乘法的各部分名稱,做練習時注重讓學生說清算理。

這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乘法,通過做練習,老師發現學生對乘法的意義理解得不透,說明老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對乘法意義體驗不足,可以讓學生自己再說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加法算式,講清楚每個加法算式表示的是幾個幾相加,通過加數不斷的增多,發現寫起來很不方便,這樣的話引出乘法,利於學生對乘法這種簡便形式的理解,同時也能進一步理解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簡便算法”意義的理解。

另外,對於低年級孩子的聽講狀態,教師還應該採取一些激勵手段,調動學生聽講的積極性,提高聽講效率。繼續培養學生說完整話的能力。在做乘法練習的時候,把本節課的不足彌補回來,可以讓學生自己舉例並多說表示“幾個幾”的意義。

二年級教學反思數學篇3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小節的第一課時。《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的基礎上,本節課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一年級學生一直利用加法解決數學問題,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因此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爲以後學習乘法的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現就本節課學習內容突出以下幾點:我是這樣突破重難點的:

1、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在課堂導入環節,我出示遊樂場的一角——同學們坐過山車這張情景圖來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讓學生感到加數相同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爲接下來深入認識乘法做準備。

2、積極引導,自主探究

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通過列連加算式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加法與乘法的比較,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參與“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幾個幾”、“乘法算式”等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創設認知衝突,理解乘法

這麼多數加在一起,你覺得怎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當車廂加長,變成100節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突出矛盾,計算不方便,學生討論,老師板書出有代表性的想法。比較算式,剛纔用合併加數的方法,把算式變短了,誰能用一句話表示?剛纔我們用這種辦法把算式變短了,你們知道數學家是怎麼想的?板書:100×2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生可能問“×”叫什麼?6從哪裏來?3呢?乘號是加號斜過來的,因爲乘法和加法有密切的聯繫,乘法就是由這樣的加法得來的,因此,科學家就把加號斜着得來的。怎麼讀呢?師領讀6乘3,生齊讀。問:用乘法表示這樣的加法簡單嗎?

對於這堂課的設計,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導入精煉,直插主題,雖然教學環節簡單些,但可以利用練習來加以鞏固,直到上完這節課我才發現並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樣好,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

1、對於本堂課的重點及難點沒有完全把握,學生雖然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對於複雜的加法算式可以用乘法來替代,但有個別學生不明白到底爲什麼可以這樣用,是不是任何時候都適用,我們學習乘法有什麼目的,這些教師沒有清晰地解釋,導致在練習環節,對於1+2+3這道題學生直接將加法改成了乘法,用1×2×3來表示,也就是沒有將重點放在對乘法意義的理解上來,這一環節上出現了紕漏,致使整堂課效率不高,學生學得很累,教師教的也很累。

2、在課堂練習中,應增加遊戲的方式解答習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從而鞏固訓練,真正理解乘法的意義。

3、學生參與範圍不夠廣泛,個別學生遊離於教學活動之外,組織教學時應對全體學生進行廣泛關注。真正做到民主課堂。

總之,在本節課中,通過我自身的教學實踐、反思和與同事們的探討中,發現了這些不足,相信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以改進和提高,我也會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數學教學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年級教學反思數學篇4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習乘法的第一課,也是一節概念課,怎樣讓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義則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創設了孩子們比較熟悉的而又特別喜歡的`遊樂園情境,來引導孩子們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走進生活,這樣一下子就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

二、提出問題,探索新知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孩子們學會學習,學會應用,讓孩子們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要比傳授知識更爲重要。我從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坐纜車項目中,讓孩子們經歷了從“觀察發現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在用加法算式解決問題遊樂項目中的問題時,逐步感受到,像這樣加數相同的連加算式,還可以用乘法計算,接着,又通過“x”的自我介紹,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乘號的神奇本領——只要遇到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不管它有多長,都能瞬間都能變短,如:加法算式:5+5+5+5+5+5+5和乘法算式:5x7進行對比,“乘號前面的5,在加法中是什麼數?在加法中沒有7,爲什麼乘法算式中會有一個7呢?7是從哪裏來的?又表示什麼意思呢?”“7x5或5x7的結果應該是多少?等等,通過一個個問題的提出和安排,使孩子們真正理解了乘法的意義,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孩子們在經歷學習的過程中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活動體驗,鞏固新知

“數學真好玩,”是數學家陳省身先生對數學的讚美。怎樣讓孩子們在本課中有着這樣的感受呢?我認真研究教材,瞭解教材裏每一道例題和練習題的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創新習題形式,用“變魔術”和“轉動幸運大轉盤,”等好玩的遊戲來調動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孩子們在形式多樣,有層次的練習中進一步感知“幾個幾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進一步溝通相同數連加與乘法之間的內在聯繫。採用孩子們喜歡的,感興趣的遊戲方式來組織數學學習活動,讓孩子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來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數學課堂成了孩子們愉快思考場所,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真正感受到了“數學真好玩”!學習對他們來說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

但是課無完課,在教學中,有的環節點的還不夠透,不夠明,特別是在說乘法意義的環節中,孩子們可能對“幾個幾”的理解還不是很透徹,在練習這一環節上,練習的還少,練習的還不夠全面,在課下還要加強練習,在時間的調控上還不夠合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合理調控時間,給孩子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孩子們學習的主體作用。在課下,我還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轉變教育思想,改變教學模式,爭取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二年級教學反思數學篇5

從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有如下五個特色。

(1)創設情境調動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七巧板,接近生

活去學習,讓學生感悟數學。

(2)學習材料選擇的多樣性。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把教材知識的結構轉化爲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過程。本節課所選的學習素材體現了學習材料的現實性、有效性和挑戰性,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打下了基礎。

(3)落實減負的任務。遵循學生學習的規律,立足以學生的發展爲本,讓學生 全身心投入,主動探索、用心思考,運用7的乘法口訣去解題,從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師是學生的參與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課堂上,把教與學的重點放在學上,在教法上着眼於導,突出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思想,使 學生投入到現實的、充滿探索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去,獲得情感、能力、知識 的全面發展。

(5)注重數學之間的內在聯繫,立足於學生未來的發展。教學設計體現了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的思考方法。把乘法分配力提前孕伏,分散了教學的難點,爲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了必要的數學現實。口訣順序的變化引起了學生的思考,爲學習數的奇偶性和判斷積的奇偶性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年級教學反思數學篇6

1、創設情景與激活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

據低年級的學生的年齡特點:好奇心強,易衝動,因此在學習新課前先進行開火車背乘法口訣的練習,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激起學習的慾望。將學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課的學習。

2、問題來自於學生,變接受式學習爲自主探索式學習。

本課的教學,我創設了“六一”節爲老師佈置教室這樣一們數學的問題情境,通過引導學生提煉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再次感受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經歷了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培養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通過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概括計算方法,不但有利於學生將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之中,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對於書上提出的三個除法問題,我這節課不是由教師直接提出、羅列出來,而是由學生自己根據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來的,問題來自於學生,這樣就變接受式學習爲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探究式學習。

3、精心設計活動,符合學生年齡特點。

愛玩愛聽故事是國小生的天性,是他們的興趣所在。練習中,我沒有直接將課後練習題呆板、枯燥地羅列出來,而是將課後練習十一的三道題聯繫起來,設計成一個個小故事。如小猴子要上樹摘桃子,必須把梯子上的題算出來,才能上樹,讓學生幫一幫小猴子。這時學生學習的積極很高,都積極主動地去幫助小猴子。並教育學生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然後幫助小鳥找家,因爲它們去找東西吃時,迷路了,找不到家,它們身上都有一道算式,算式的得數和它們家的門牌號碼是一樣的。你們能幫它們找到家嗎?通過一個有連貫性的故事情節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和敢於向苦難挑戰的勇氣,並且培養了學生樂於幫助別人的精神,讓他們在快樂中完成了課後習題。

存在的不足:

在課堂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沒有很好的.對待學生的生成問題,當學生把圖中的問題都提出來後我沒有一一解答。在爬梯子算題時,一名同學算的太慢,我讓女同學爲她加油,這樣有可能分影響她的思維。在算題時,我總愛催學生快做。這些問題,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

總之,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活動的體驗,都是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爲本。

這樣的教學理念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也是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則。

二年級教學反思數學篇7

7的乘法口訣是學生在學習1~6的乘法口訣後才進行教學的,已經有了基礎。

我通過情境提出具體的問題,“擺1個圖形用7個板塊,擺2個、3個……7個用多少個呢?利用加法解決並把得數填在表格裏,爲編制乘法口訣作鋪墊;接着,把具體問題抽象成相同數相加的數學問題,分別是1個7、2個7……7個7相加的和,也是1×7、2×7……7×7;根據乘法算式編出相應的口訣。

這節課就是讓學生經歷編寫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理解口訣的意義;會背口訣,提高口算能力;按理說學生有了1~6的乘法口訣的經驗,學習這個內容不會有什麼問題,有的學生能很快學會,而有個別學生一節課都沒學會7的乘法口訣。通過觀察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有的早就熟記了口訣表的所有內容,上課時不願意參與編制口訣的過程,而是急於表現自己;而有些學生還沒有接觸過7的乘法口訣,一節課下來也不能熟記口訣。因爲7~9的乘法口訣和前面的內容相比,句數多,數字大,容易混淆。尤其從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這幾句難記。應該多讓學生記一記,背一背。不過,在設計練習的時候,都緊扣了教學的重點,給單調的乘法口訣融入了濃厚的生活氣息,設計了闖關題,使氣氛活躍起來了。

通過這些練習,學生的思維已經擺脫了7的乘法口訣的侷限性,達到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等多維目標的整合與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