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多篇)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多篇)

關於端午節的資料 篇一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爲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有吃糉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發展歷史

先秦時期

先秦時,南北風俗各異,但是五月五日作爲一個“節日”已各有所側重。

戰國時代,人們已把五月五日視爲“惡月”“惡日”。《大戴禮》雲:“五月五日蓄蘭爲沐浴。”

秦代

到秦代之後,由於國家統一,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端午節就在南北風俗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但是,就現文獻記載來看,兩漢時的端午風俗還主要是避惡。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爭頻繁,人們飽嘗戰亂之苦,所以最重視的端午習俗莫過於“闢兵繒”了。用五色絲染練製成日月、星辰、鳥獸之形狀,上刺文繡、金縷,即叫闢兵繒,也沿襲漢代名稱爲長命縷或續命縷。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端午節從風俗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但是,從性質上講,原來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風俗活動,到此大多演變爲節日文娛活動。“惡日”已不惡,逢凶化吉,充滿了節日的歡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羣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

唐代民間端午風俗活動形式也類似前代。像《酉陽雜俎》就記載:“北方婦人,五日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是日又進長命縷,宛轉繩結,皆爲人像帶之。”長命縷,只是製作上有所不同,用絲縷結成人形,更有裝飾性。五時圖則是五毒蛇、蝠、蜍、蜥蜴之類,是五毒圖之前身,此俗一直影響到明清時期。午時花則是石榴花,五月正是榴花吐豔之時。唐代角黍糉子也花樣翻新。《文昌雜錄》記載:“唐時五日,有百索糉,又有九子糉。”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羣臣》詩中就有“穴枕通靈氣,長絲繽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百索糉”還是唐代皇帝賞賜臣下的食品。

唐代端午龍舟競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時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面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競渡之風尤爲鼎盛。

宋代

宋代以後,端午節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漢魏時以朱索、桃印施於門戶,止惡氣驅瘟避邪,而宋代卻講究貼天師符。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雲:“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還有合泥作張天師,以艾爲頭,以蒜爲拳,置於門戶上。

宋代,漢族端午節俗也被遼、金兩國吸收。如《遼史·禮志》就記載遼國重午朝儀,皇帝要系長壽彩縷才升坐。對南北臣僚也要各賜壽縷。而金國除吸收一些漢族風俗外,在端午節還有拜天之禮、射柳之俗及擊鞠文娛活動。《金史·世宗本紀》就記載:大定三年(公元1264年)重午,金世宗“幸廣樂園射柳,勝者賜物有差,復御常武殿,賜宴擊鞠,自是歲以爲常。”《金史·禮志》對此俗有詳細敘述。金俗重午、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日行拜天之禮,築臺拜天。重五拜天之後,插柳球場,射者要以尊卑爲序。射柳完畢要打馬球。

明清時期

到了明代,端午節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風俗。明永樂年間禁宮中就有剪柳之戲,剪柳即射柳,北方人還有將鵓鴣鳥藏在葫蘆,懸於柳枝,彎弓射之。如果射中葫蘆中,鵓鴣就飛出來,以此來定勝負。這種民間比賽也是常在端五日舉行,考其淵源,正是遼金遺俗。

明代把端午又稱“女兒節”。《帝京景物略》雲:“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不僅節日名稱有異宋代,而且民間風俗也有變化。來自民間的許多夏令保健活動,也摻雜在這個節日習俗中。例如在五月五日正午前,人們要羣入天壇去避毒,過了正午纔出來。在端午節還講究捉蝦蟆取蟾蜍,其方法是用針刺破蟾眉,將蟾蜍汁擠出。蟾蜍是一種珍貴的中藥,可拔毒、消熱、消腫,治療疔毒惡疽有奇效。以菖蒲漬酒飲用避惡氣,用艾葉插門固爲前代之遺俗。明代新出現的風俗是用雄黃塗耳鼻,認爲這樣可以避蟲毒。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範圍卻愈來愈盛行。尤其南方龍舟競渡,成爲轟動一時的盛舉。據《武陵競渡略》記載,龍舟競渡已不限於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賭賽,十八日送標”。還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標者”。競渡範圍歷時經月。對此事“或官府先禁後馳,民情先鼓後罷也。”

>宋代就出現的端午貼天師符風俗,到明清時更爲流行。不但有天師符,還有“五雷符”、“紙符”、“五毒符”、“五瑞符”等。

清代端午極力打扮小女兒,已出嫁之女也可回家歸寧,稱之“女兒節”。

近現代

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正式將端午節列爲國家法定假日,規定農曆端午當日放假1天。

2009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審議並批准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中國“端午節”名列其中。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活動策劃 篇二

一、活動時間

端午節假期內。

二、活動地點

xxx酒店六樓。

三、活動主題

萬水千山“糉”是情。

四、活動對象

端午節期間的會員、散客、家庭、親朋好友。

五、促銷活動組合

1、客房部活動期間採取“訂房送禮藍優惠卷”的經營策略,毎現金開房1間送38元禮盒優惠券。

2、餐飲部以萬水千山“糉”是情的主題開展如下促銷活動。

(1)活動期間6樓菜金享受九折優惠。單桌消費xxxx元以上送新派菜一款。

(2)西餐廳推出這些優惠:節假日期間來餐廳就餐者三人以上(含三位)免一位。活動期間,特色下午茶享受兩位免一位優惠。凡來西餐廳就餐者每桌贈送餐劵一張。

(3)將於x月x日舉辦第二次活動。餐廳現場由西廚餅房廚師長親自演示製作糉子、屆時參加的客人可以在“xxx餐廳”親自體驗製做糉子的樂趣。

(4)xxx端午糉xxx元/個,xxx元/籃。

4、促銷活動時間:20xx年x月x日—x月x日。

晚餐:18:30—21:00之間xxx元/位。

地點:xxx酒店一樓西餐廳。

六、經費預算及廣告策劃

電視宣傳及滾動式播放,預計xxxx元。宣傳資料。單頁500張費用xxxx元。各報紙,報刊等。xxx所有的手機尾數帶6、8、9用戶以及會員地毯式短信覆蓋。預計發10000條,預計xxxx元。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篇三

紀念屈原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龍的節日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爲,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糉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糉子投入水裏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文身習俗的遺蹟。

消毒避疫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爲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爲沐浴”以浴驅邪認爲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爲“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爲“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爲惡日是普遍現象。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爲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夏至

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糉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糉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歸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爲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端午節活動策劃 篇四

一、活動目的

爲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爲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擴大城市文化影響服務,豐富大衆節日文化生活,促進對傳統節日的瞭解和認同,激發愛國、愛黨、愛瀋陽,共圓中國夢的熱情,由市精神文明辦公室和市孔學會共同舉辦甲午年端午文化雅集活動。

二、時間地點

活動時間:5月28日16:00時

活動地點:公園

三、參加的人員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區相關領導,孔學會領導、專家,市民羣衆代表,省、市屬新聞媒體記者共計200人(觀衆人數待定)。

四、內容形式

圍繞愛國、愛黨主題,學會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講座,爲羣衆講解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民俗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生與會員進行鼓舞、古箏、詩誦、茶藝表演;學會書法家和楹聯專家現場進行書法創作和楹聯展示;品嚐糉子等,激發大衆愛國、愛黨、愛瀋陽熱情,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參加民俗活動中瞭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增加民俗的知識,增進家庭的和睦,社會的穩定。

五、活動議程

1、序曲:《鼓韻悠長》,鼓舞表演(國小40人),8分鐘。

2、主持人上場宣佈活動開始,介紹與會來賓,2分鐘。

3、孔學會會長活動致辭,3分鐘。

4、古箏演奏(曲目待定),8分鐘。

5、教授端午主題演講,20分鐘。

6、《大同篇》詩朗誦,(兒童10餘名),5分鐘。

7、《糉香茶禮》表演,10分鐘。

8、書法展示(4名書法家,4名兒童),15分鐘。

9、品嚐糉子香,(與書法同時進行),15分鐘。

10、書法贈送,3分鐘。

11、市文明辦領導講話。

12、尾聲:領導與活動表演者合影留念。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篇五

1、吃糉子:糉子也是藥膳的一種。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糉子的糉葉更有講究。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和荷葉。

2、掛艾葉菖蒲:端午過後,邪氣主要是溼熱、穢濁,所以要芳香化溼,芳香化濁,端午節的習俗中總離不開芳香。

3、佩戴香包:端午節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4、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

5、賽龍舟: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俗活動,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爲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重要的是全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端午節活動策劃 篇六

1、活動主題:

xx端午·綠色假期

2、主辦單位:

xx農莊·綠色空間風景區

3、活動時間:

2017年端午節期間

4、活動地點:

二七區侯寨鄉xx農莊·綠色空間風景區

5、比賽內容:

5.1創意糉子爭霸賽

5.1.1比賽內容:

包糉子比賽的參賽者,需要利用xx農莊提供的有機原料(豬肉、鹹蛋、蜜棗、赤豆、紅棗、綠豆、花生、水果等),按照自己的配方,做成風味獨特、滋味萬千的糉子。

5.1.2比賽分區:

原料自助區:供參賽者領取所需原料。

糉子製作區:供參賽者製作糉子的場地。

糉子加工區:xx負責將參賽者的糉子加工熟。

比賽評判區:評委對參賽糉子進行打分。

5.1.3比賽規則:

1、參賽者2人一組進行比賽;

2、參賽者在原料區選擇原料後,可充分發揮創意思維,在製作區製作參賽作品後,送至加工區加工成熟,評委團給參賽糉子打分;

3、參賽即可獲得xx農莊贈送的紀念獎;

4、參賽作品分值超過8分(總分10分)的參賽者,即可獲得xx;

5、參賽作品分值達到10分的參賽者,即可獲得xx。

6、活動環節:

6.1.1評委陣容:邀請專業人士組成評委團,對參賽者的糉子進行綜合評定(外形、味道、創意等)

6.1.2比賽時間:6月8日上午9點– 12點

6.1.3比賽地點:xx農莊野炊區

6.1.4比賽獎品:待定(有機農莊提供產品、代金券等)

6.2端午攀巖爭霸賽:

6.2.1比賽內容:參賽者2人一組,帶着一個端午節的問題登頂,首先登頂並正確回答問題的參賽者爲獲勝。

6.2.2比賽時間:6月8日上午9點– 11點

6.2.3比賽地點:xx農莊攀巖區

6.2.4比賽獎品:待定(有機農莊提供產品、代金券等)

6.3端午釣王爭霸賽:

6.3.1比賽內容:參賽者(自備釣具)可在比賽時間內參賽,只要規定時間內釣魚重量第一的獲得釣王爭霸賽冠軍。

6.3.2比賽規則:

1、參賽者可以在比賽時間內隨時到場參加比賽;

2、參賽者比賽時間爲1小時,超時即爲作廢;

3、參賽者自帶漁具可免費參賽(租用漁具需付費);

4、規定時間內,按照參賽者釣到魚的實際重量評獎;

6.3.3比賽時間:6月8日上午9點– 16點

6.3.4比賽地點:xx農莊垂釣區

6.3.5比賽獎品:待定(有機農莊提供產品、代金券等)

7、餐飲活動

7.1千人糉子宴(有機綠色餐飲):

7.1.1活動時間:6月8日12點

7.1.2活動地點:xx農莊餐廳

7.1.3活動內容:xx農莊提供有機綠色美食,凡在餐廳用餐每人可獲得糉子一個。

7.2燒烤party:

7.2.1活動時間:6月8日10點– 16點

7.2.2活動地點:xx農莊燒烤區

7.2.3活動內容:凡情侶、家庭參加燒烤party烤具免費(只須押金),xx農莊提供現場演出活躍氣氛。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篇七

時間:農曆五月初五

民間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糉子、龍舟競渡、除五毒等。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吃糉子

一說是百姓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糉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爲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糉葉包米代替竹筒。

另一說是,人們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然後外面纏上紅絲線,再投到水中,讓蛟龍魚蝦以爲是菱角而不去吃。

賽龍舟:

船隻的形式:與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體一律又長又狹,兩頭高高翹起,船身繪着硃紅顏色長線。

分工:槳手 、帶頭的、一個鼓手、一個鑼手。

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爲節拍,把船向前劃去。

帶頭:坐在船頭上,手上拿兩支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隻的進退。

鼓手、鑼手: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船隻的中部,爲划槳水手調理下槳節拍。

掛艾葉菖蒲:

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爲艾人。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喝雄黃酒:

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

吃“十二紅”:

十二道紅顏色的菜。

吃糉子

端午吃糉子也是一個重要習俗,糉子又被稱爲“筒糉”、“角黍”,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每個地方的糉子口味和餡料都有所不同,糉子最初爲了祭祀祖先神靈,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們不忍心江中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便向江中的魚蝦投入糉子。

糉子的起源遠早於屈原時期,爲了紀念屈原,後人才堅持端午吃糉子,慢慢就形成了這樣的習俗。吃糉子的習俗在中國各地都盛行,也是對偉大詩人屈原的懷念

佩香囊

端午節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習俗據說有避邪驅瘟的含義,而在南方,年輕男女還會通過香囊來表達各自的愛意。香囊形狀萬千,小巧可愛,但它不僅僅是裝飾品而已。香囊內通常會裝有中草藥、香藥、硃砂、雄黃等,具有驅蟲防病的功效。外面由絲布包着,再用彩色絲線纏繞固定,最後再用綵綢刺繡,五顏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奪目。

系五彩繩

五彩繩又稱爲五色絲、五彩絲,中國古代時期崇敬五色,五彩繩的五色代表五行——赤木水火土,彼此相生相剋,蘊含着吉祥如意。所以端午節那天長輩們起牀第一件事就是將五彩繩系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以保孩子平安。五彩繩不可以弄斷或者丟棄,據說佩戴五彩繩的孩子可以消災避難,以防蛇蟲傷害。

糉子品種:

北方糉子

北方糉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糉子個頭較大,爲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糉。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糉。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方糉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爲餡。

廣東糉子

南方糉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糉子與北京糉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緻,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廣東糉子是所有糉子中用料最豐富的,做法費時最久。

浙江湖州糉子

米質香軟,分爲鹹、甜兩種。鹹的以新鮮豬肉浸泡上等醬油,每隻糉子用肥瘦肉各一片爲餡。甜糉以棗泥或豆沙爲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後,豬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適口。

枕頭糉

瑤族做糉子用糯米配條、,包“枕頭糉”,形似枕頭,每個約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花生等製成素餡涼糉子。

畲族糉子

畲族糉子,民間稱牯角。用箬葉將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龍草捆紮,十個一串,有的人家還要在包糉子時加菜、肉、紅棗等做餡。煮糉常用灰鹼水,糉子煮好後,色黃氣香,可存放半月。

閩南糉子

閩南的糉子分鹼糉、肉糉和豆糉。鹼糉是在中加入鹼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軟、滑的特色,冰透後加上或糖漿尤爲可口。肉糉的材料有滷肉、、蛋黃、蝦米、筍乾等,以廈門的肉糉最爲出名。豆糉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後,豆香撲鼻,也有人蘸來吃。

關於端午節的資料 篇八

端午節來歷資料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緣起和許多節俗活動均與夏令有關,且與夏至時間相鄰,故稱爲夏節。晉代周處《風土記》就說過:“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從字面上來講,端午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爲端一,八年級爲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爲“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義。還有一種說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爲了避諱,改五爲午,從此,端午之稱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爲“重五節”或“重午節”。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裏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爲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爲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爲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十說資料

一說認爲端午節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爲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

二說認爲端午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說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四說認爲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爲紀念先賢介子推。

五說認爲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六說認爲樑宗懍《荊州歲時記》轉述,端午是爲迎“濤神”伍子胥。《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說認爲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爲祭祀先祖日。

八說是據《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爲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說認爲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廕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爲門戶飾,以懲惡氣。

十說是民間有一傳說認爲,端午源於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於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衆萬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端午節叫法資料

端陽節,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爲“端陽節”。

重午節,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爲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古人認爲,五月五日時,陽重入中天,故稱這一天爲“天中節”。

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爲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糉節,古人端午吃棕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糉葉的長度、長者爲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糉節”之稱。

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爲女兒節。” 沈榜宛《雜記》載:“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已出嫁之女,亦歸寧簪以榴花,曰女兒節”。

菖蒲節,古人認爲“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爲驅邢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端午節風俗資料

中國之大無奇不有,各地風俗,千奇百異。即使是一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也都不一樣。[河北端午風俗]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爲了避井毒。[山東端午節習俗]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

[河北端午節風俗]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爲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爲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爲“踏柳”。

[山東端午節風俗]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裏。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端午節風俗]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爲“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爲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爲“白團”,與糉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爲“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爲“鎮病”。

[甘肅]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爲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爲“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爲“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四川]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擡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浙江]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糉、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嶽州府競渡以爲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爲“送瘟”。

[福建]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糉、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爲藥王曬藥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爲競渡。仙遊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爲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繫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爲“竇娘”。

[廣東]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爲“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爲“放殃”。

[臺灣]臺灣地處亞熱帶,早期來自大陸的移民多無法適應這裏的氣候,死於瘴癘時疫者,時有所聞。因此,端午這個以驅疾避疫爲基本精神的節日,便顯得格外重要。

端午節詩詞資料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

和端午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邊貢)

共駭羣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

五日·選一(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雲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豔,弄潮幾部阿童遊。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五絲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羣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端午三殿宴羣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端午節活動策劃 篇九

一、推廣形式

1、酒家從五月十八日起推出三款新穎的健康特色糉子(價格待定)

(1)綠茶鹹肉糉:清咽利喉,益氣養顏。

(2)豆沙鹼水糉:清涼解暑,消食健胃。

(3)薏米靈菇糉:清熱解毒,散風通竅。

2、酒家擬同時大力推出一系列健康特色菜餚,以強身健體功效明顯作爲賣點向食客進行促銷。

3、酒家擬在端午節期間結合傳統風俗推出"端午佳節品香糉、祛病除疾保健康"的活動。

二、店內裝飾、氣氛

1、酒家在門口設一展示臺,將製作精美的糉子和艾草餅進行促銷、售賣。

2、用香包、艾草對酒家門面進行適當的裝飾,樓面再用各色汽球進行裝點。

3、製作精美的宣傳單張和海報進行派發和張貼,以擴大影響力,引導賓客消費。

三、廣告宣傳

1、宣傳單張(由美工負責製作,-日前完成)。

2、報紙廣告(由營銷部負責,五月底和六月初在南山報和晚報上各做一次廣告)。

3、海報製作(由美工負責設計,並製作彩色噴繪圖加KT板張貼於大堂立柱正面,-日前完成)。

四、促銷分工

1、宣傳單張派發由中餐營銷主要負責,其它部門配合。

2、散客預訂工作由中餐營業臺負責。

3、常客、協議客預訂工作由酒店營銷部負責

4、促銷及預訂工作由營銷部全面負責。

端午節活動策劃 篇十

一、活動主題

糉子飄香,品味端午

二、活動原則

快樂爲主,比賽爲輔

三、活動背景

日子,不經意間,悄悄,溜過指間、步履、牀鋪、甚至於擡頭、低頭那一瞬間轉眼,我們相聚已有一年時光、作別大一,新的學期即將向我們走來,暑假即將開始、爲使我們這個大家庭度過一個既快樂又有意義的端午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促使我們開展這次活動,那就是一起陪我們度過軍訓生活的教官們即將離開我們離開警院走向工作崗位,我們作爲他們帶出來的兵有責任爲他們在警院的最後日子裏留下美好的回憶、包餃子,吃團圓飯便成了我們的不二選擇、

四、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1、“吃糉子”是我們的傳統習俗、舉辦“端午節,包糉子”活動,通過包餃子比賽及一系列活動,讓同學感覺到節日的溫暖,緩解思鄉之情,並藉此活動弘揚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包糉子、

2、藉此機會,促進同學間的溝通交流,增進同學們的友誼,增強同學們的凝聚力,培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

3、在與教官離別之際,一頓團圓飯使得我區隊同學與教官之間的情誼變得更濃、

4、臨近期末,藉此爲大家放鬆心情,緩解壓力,讓大家用輕鬆的心態,來對待即將到來的考試、

五、活動開展:

活動開展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在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二食堂教工餐廳進行包糉子和煮糉子、

第二部分在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C115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文藝演出、

六、活動宣傳:

1)相關信息將在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醫藥與健康管理系網站(前3天)上發佈;

2)請校廣播站在合適的時間(活動前3天每天中午)廣播;

3)橫幅、海報,噴繪於活動開展前3天張貼完畢;

4)在食堂處開展簽字活動;

七、前期準備:

1)活動開展前1周批出宣傳場地、活動場地與活動所需設施、

2)活動開展前3天在主幹路和食堂處拉橫幅、在C樓大廳張貼海報和噴繪、

3)活動開展前3天外聯部聯繫其他院系的團支部書記和部長、邀請參加本活動、並請求提供一些宣傳的建議,增大影響氛圍,增強宣傳力度;

4)活動開展前3天團支部書記和書記助理聯繫其他院系主抓學生工作的老師、邀請參加本活動;

5)活動開展前3天團支部書記和書記助理聯繫院裏的領導,邀請參加本活動,增大影響氛圍,增強宣傳力度;

6)活動開展前3天編輯部撰寫好活動開場詞和活動串詞、並要求主持人熟悉開場詞、

7)活動開展前3天辦公室、外聯部和編輯部佈置好大學生活動中心9)6月12日中午之前外聯部拉好贊助、並希望12日晚上7:00參加本次活動、併爲獲獎者頒獎、

八、活動明細:

1、活動時間:6月10日晚上7:00彩排、6月12日中午組織學生包糉子、晚上進行文藝演出、

2、活動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C115彩排和演出、在二食堂教工餐廳包糉子、

3、參加人員:醫藥與健康管理系同學,其他院系的部分領導和同學,院裏的領導、

九、活動流程

前期準備工作:由團支書組織協調工作小組,與餐廳方面商定活動前的相關事宜、組建宣傳小組:由各班班長組成,負責寫五份邀請函全區隊同學簽上名字再由各班班長交給五位教官、

組建編輯小組:由在學生會擔任編輯部的同學在活動期間採集信息、照片等相關事宜、

組建採購小組:由副區隊長帶人組建,負責完成活動所需物品的採購工作,生活委員負責費用地支出、

包餃子工具:擀麪杖、砧板、刀、筷子、勺、手套等由餐廳提供!

十、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與細節

1、佈置會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和不打擾到別人、

2、如果食堂工作人員和我們一起過節要熱情以待不要搞的氣氛尷尬、

3、如果在活動過程中出現什麼突發情況要將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4、在購買材料中要以最少的的金錢儘可能購買多的材料,要注意經濟生活、

十一、經費預算(共1250元)

1、佈置會場用品:150元

2、餃餡、麪粉與飲料:700元(餃餡麪粉500元,飲料200元)

3、一次性碗筷:150元

4、零食:200元

5、佔地費:50元

十二、活動內容:

1、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具體內容如下:

(1)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2、包糉子

(主持人):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糉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糉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一起來包糉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糉子最漂亮、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糉葉、糉繩、

方法:

1、將糉葉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糉葉裏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糉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糉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將糉葉包好後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5、蒸煮、

3、文藝演出

(主持人):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麼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首先我先宣佈一下評分標準和獎項設置、評分標準:由評委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取餘下的平均分、獎項設置:最佳優秀獎一名;個人組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兩名、優秀獎三名;團體組一等獎兩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二名、

第一:個人朗誦比賽、

中間環節:由機電工程系xx等人帶來的小品,希望大家喜歡、

下面公佈個人朗誦比賽中的獲獎名單、一等獎:xx同學;二等獎:xx同學和xx同學;三等獎:xx同學、xx同學和xx同學;優秀獎:xx同學、xx同學和xx同學;

第二:小組朗誦比賽、

中間環節:由信息工程系xx同學帶來的歌曲,希望大家喜歡、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中間環節:由財會與經濟貿易學院xx同學帶來的單口相聲、

下面公佈最佳優秀獎的獲獎者:xx同學、

第五:大家齊誦

中場互動環節、

下面公佈團體獎獲獎信息:一等獎:xx和xx、二等獎xx和xx、三等獎xx和xx、

4、觀看賽龍舟錄像

(主持人):xx,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糉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羣的吶喊聲中划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

(主持人):看了剛纔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xx踊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十三、吃糉子

請評委根據糉子的樣式,口感評價、並且評出最佳包糉子大王;最好吃的糉子;以及最會吃糉子大王、

十四、領導講話

xx,今天的端午節過得很有意義、xx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心靈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慾望以及作爲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蒐集能力、同時也非常感謝家長對我們活動的熱情參與、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十五、活動結束

附活動資料:

1、故事概況、

(1)屈原投江

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爲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裏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糉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2)曹娥尋父屍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屍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後兩屍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蹟,鄉人羣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此後人們於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4)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

(同學們交流從各種渠道瞭解的有關於端午節的各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