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由本站的會員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以下10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第1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爲你提供《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的寫法。

今天,教學《牛郎織女》這一課,民間故事教學新嘗試。課前我盯着教材,心想:這麼長的課文,怎樣教學纔會既省力效果又好呢?如果根據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讀讀議議,學生肯定不會感興趣。這時,目光轉到人物特點上,腦子裏突然冒出一個好的想法——按人物關係以及人物出現的先後順序來教。

課堂上,我板書好課題“牛郎”“織女”(兩人中間空開了幾個字的距離)後,說道:牛郎是個可憐的孤兒,在織女之前,誰和他關係最好?它們是怎麼形成這樣的關係的?老牛又是怎樣報答牛郎的呢?從這裏,你能看出老牛是個什麼樣的人?隨着疑問的解答,學生知道了老牛的善解人意、知恩圖報。

接着看牛郎和織女。這時我設計的問題是,他們倆分別看到對方身上什麼優點,才願意結成夫妻的?學生喜眉笑眼地瀏覽着課文,很快,就把這兩個人的品質特點給概括出來了。牛郎勤勞善良,織女美麗善良且心靈手巧。

在感受了夫妻二人幸福的生活後我加了一個過渡句,假如故事到此結束,我們會覺得結局是多麼完美,可是天不遂人願,此時出現了另外一個人物——王母,她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學生馬上說“壞!“”賴!”我示意學生根據具體的語言材料談談看法,學生在讀文後用充分的證據說明了王母的冷酷無情、心狠手辣。

此時我又加了一個過渡語:牛郎織女被分隔在天河兩邊,假如故事到此結束,我們又會感到多麼可悲,此時又出現了本文中最後一個重要人物——喜鵲,大家說說喜鵲怎麼樣?學生說:“很仗義。”

到此,理解課文,概括人物特點全部結束,用時三十分鐘。這麼長的課文,能夠使學生始終處在興奮狀態之中學習,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我甚感欣慰。

第2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這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範文是我們精心挑選的,但願對你有參考作用。

本次公開教學我執教的是《牛郎織女》,這篇課文是一篇民間故事,它通過平淡的語言,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內涵。備課的時候我在想,學生們都早已知道這個故事了,在教學中,我應該怎麼教才能更有效呢?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顯然不能停留在簡單的瞭解故事、指導朗讀的環節上了。所以我想應該引導他們透過故事情節,引發對價值觀的正確判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在“學情調查”環節,我設計了三個題目,第一個題目旨在讓學生了解民間故事的特點,以便課上閱讀的時候,知道從何處入手去閱讀民間故事。第二個題目是回憶故事情節,完成本課的一個教學目標——複述課文。第三個問題是爲本節課做準備而設計的。

在“設疑探究”環節,我也設計了三個題目。第一個題目的設計,是讓學生走進文本,研讀文本,瞭解人物關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二個題目是想通過具體的段落閱讀,認識王母娘娘的性格特點,體會細節描寫,便於寫作。第三個問題是體會本文的思想感情,從而理解民間故事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一、學生樂學,敢於表達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充分閱讀文本,瞭解了人物關係。學生們根據問題,認真閱讀課文,不僅找句子,還寫批註。在回答的時候,能通過文中句子談個人體會,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學生不僅能走進文本,還能走出文本,不單單是以往的“讀句子”,而是能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分析,闡述個人看法,暢所欲言。尤其是一些平時比較膽小的學生都能讀出自己的感受並敢於交流,我覺得這是我班學生一個最大的進步,這顯示了學生閱讀能力在逐漸提高。其實,我一直在追求這樣的課堂,今天這一節課上,我至少看到了希望,所以感到很欣慰。

二、教學節奏不夠緊湊,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

整節課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從從容容開頭,匆匆忙忙收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教學設計存在欠缺。“學情調查”中關於複述課文的一項耗時太多,這屬於我課前估計不足造成的,事先我想用大約五分鐘的時間足夠了,但沒想到居然用了十多分鐘,這是一種不必要的浪費。再者,在理清人物關係問題的設計中,我以爲學生會抓住課文內容簡要分析,沒想到學生太想表達了,重複性回答等致使耗時太長而我又沒有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因此,到後兩個重點問題時已經沒有時間認真解決了,只好草草收場。

三、學習方法及情感價值觀體現不充分。

由於時間匆忙,因此所設計的對學生進行價值觀取向的教育沒有體現出來,使本節課失去了靈魂。另外,讓學生感受民間故事的寫法,也是應該讓學生了解的,也沒有點到,感覺整節課容量太小,這是一個失誤。

四、提高備課能力及駕馭課堂的能力刻不容緩

通過此次公開教學,讓我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如:教材處理、駕馭課堂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欠缺。我們進行高校課堂教學改革以來,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還需下一番功夫。

第3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給大家帶來《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範文,供大家參考!

《牛郎織女》是一個民間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故事語言平等樸實,但卻寄託了勞動人民美好的願望,對我國傳統道德文化進行了一個折射。牛郎折射了我國農業社會中男性吃苦耐勞的品德,織女折射了我國農業社會中婦女賢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則代表了封建保守勢力,折射了專制統治者狡猾的醜惡嘴臉。備課的時候我就在想,孩子們都早已知道這個故事了,在教學中,我又應該教些什麼才能帶給孩子更多的>收穫呢?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顯然不能停留在簡單的瞭解故事、複述故事上了。我想應該是引導學生透過故事情節,引發對價值觀的正確判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課堂教學中,在理清了故事情節後,我設計了人物評論這個環節,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你對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在討論到王母娘娘這個人物角色時,學生中出現了爭議。有學生認爲王母心狠手辣,破壞了牛郎織女的美好生活,可恨。但也有少部分同學認爲,織女違反天規,應該受到懲罰,王母娘娘是大義滅親、鐵面無私。孩子們互相爭辯表明自己的觀點,誰也不能說服誰,整個課堂大有辯論賽的意味,作爲老師的我根本沒有插嘴的份。我邊聽邊思考,我必須得表明我的觀點。可是我到底站在哪方纔是對的?我覺得對於這個人物的認識關係到孩子的價值觀的判斷。

“那麼王母娘娘是好是壞呢?”在孩子們爭論無果的時候,我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牛郎和織女追求幸福的願望是美好的,任何阻止和破壞剝奪別人幸福和自由的人,我都不喜歡。大義滅親的意思是爲了維護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循私情,使受到應得的懲罰。王母娘娘維持的所謂的天規是不合理的規則,所以不能說她是大義滅親。本文是一則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是羣衆創作,在羣衆中流傳的,故事直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願望、要求和理想,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在那個封建統治的年代,老百姓倍受壓迫,更多的是渴望自由的生活,而這個故事就是人們這種美好願望的表達。”聽了我的觀點,孩子們信服地點了頭。

教學最後一個環節,我讓學生談談自己學完本文的感受,孩子們都說,原來讀《牛郎織女》,只是覺得故事吸引人,神奇、有趣,沒想到故事中還包含着這樣多的思想。我覺得本節課的教學是有效果的,提升了學生的認識水平,引發了對價值觀的正確判斷。

第4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本站提供的《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範文,都是經過我們會員精心挑選整理的。

《牛郎織女》是一個民間故事,故事語言通俗易懂,但卻寄託了勞動人民美好的願望。備課的時候我在想,學生們都早已知道這個故事了,在教學中,我應該教會孩子們些什麼?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簡單的瞭解故事、指導朗讀似乎不能滿足孩子們對知識的要求。所以我想應該引導他們透過故事情節,引發對價值觀的正確判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讓孩子們通讀全文,讓後理清課文脈絡,瞭解人物之間的關係。牛郎與老牛、牛郎與織女、織女與王母娘娘的關係,能說出故事的大致情節。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人物評論的環節,讓孩子自己閱讀課文,結合課文的相關內容說說這幾個人物都有什麼樣的特點。他們認爲牛郎是個勤勞善良的人;老牛是個位善解人的人;織女是個心地善良的人。

學生在評論王母娘娘時有的認爲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有的認爲他破壞了牛郎和織女美滿的生活很惡毒;有的認爲她沒有人情味。當看到牛郎和織女隔河相望時,同學們對他們充滿了同情,當看到他們在七夕相會時孩子們又爲他們欣喜。學生在一句句的評說中,學生讀到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教學由淺入深、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孩子們的每一句評說都是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得出的體會,鍛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5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本文是本站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範文精選,僅供參考。

《牛郎織女》是一個動人的民間故事。講述了牛郎織女相愛但卻被王母娘娘拆散,只能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奇幻愛情悲劇故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生動有趣。

因爲學生對這個故事很熟悉,而課文語言又通俗易懂,所以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主要講了四個小故事,我先給出第一個故事:相依爲命。然後讓學生自讀課文,按照老師給出的模式學着概括每個故事:相依爲命——結爲夫妻——臨終囑咐——隔河相望——鵲橋相會。學生通過小標題式的概括,瞭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接着我讓學生圍繞課題,先來品悟課文主人公牛郎和織女的人物品質,學生邊讀邊感悟,交流得很輕鬆。再讓學生當堂完成了《補充習題》的第四題,品悟了王母娘娘的人物形象。最後,我以問題導入了文章的中心。①織女爲什麼會嫁給牛郎?②王母娘娘爲什麼要拆散牛郎織女?③牛郎織女的故事爲什麼會感動衆人,流傳至今?學生討論之後,我加以點撥總結,學生對文章的中心就明白了。

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自主參與地巧妙結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人物的細緻分析,問題的合作探討,更深入地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

這篇課文的課後習題,要求複述課文。複述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吸收和積累課文中的語言材料。因此,複述應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複述的準備工作可以做得充分一些。如可以說一說課文各段的主要內容,理一理課文內容的順序,畫一畫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和詞語等。複述應在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複述時可讓學生按課文的段落層次進行;也可以指導學生編列小標題式的複述提綱,供複述時參照。也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內容連起來,完整地複述這個故事。這樣降低難度,由簡到難,調動了學生複述的興趣。

第6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範文精選系列,如果你喜歡可以下載全文。

課堂實錄

4月28日的早晨,在勝浦中心國小六(2)班的教室裏,一堂蘇教版教材《牛郎織女》的語文課正在進行着。教師與學生關係在課堂上表示十分融洽,課堂教學氛圍也熱情高漲。突然……

生:老師,我有一個問題?

師:你有什麼問題?請說。

生:我看了插圖上的牛郎和織女,他們怎麼都有青絲呢?

[一時間,我被愣住了!學生們也都仔細地觀察起了這幅課文插圖:織女跟牛郎一起來到牛棚,老牛在一旁見了,眉開眼笑的。的確,圖上牛郎與織女額上髮根處似乎都是青絲!怎麼辦?在備課時,我並沒有發現這個問題。於是……]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是啊,牛郎織女怎麼都有青絲呢?是不是畫家又畫錯了?

[因爲我跟學生講過,在人教版教材上有一篇課文《飛奪瀘定橋》,那上面的插圖就是畫錯了。畫家把紅軍戰士畫成了個個都是走鋼絲的雜技演員,雙腳踩在鐵索橋上,一手拿着槍,一手還在指揮,似乎在說:“同志們,衝啊!]

生(1):老師,牛郎織女的青絲是天生的,沒方法!

生(2):因爲他們太相愛了。俗話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所以,他們相思之時,青絲也就出來了。

(班內學生議論紛紛。)

師:那時,他們纔剛剛相識與相知,也剛剛開始了相愛。他們還沒有開始分別時的相思,哪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呢?

生(3):老師,我知道了,是因爲他們追求時尚。

師:真的嗎?他們特意將黑頭髮染成了白頭髮,爲了趕時髦?就像現在的女年輕都將自身的黑頭髮染成了黃頭髮,趕時髦!

(下面有一位女生說:“現在將黑頭髮染成黃頭髮的,男的也很多。”)

生(4):或許是因爲他們吃的飯菜都不好,營養不良,還睡不好,而導致他們有了青絲。

師:有一定有道理!

生(5):織女是天上的仙女,在天上待了很長時間,到人間來就變成白頭髮了,或許是水土不符吧。據說牛郎也是天上的神仙,到了人間頭髮就變成白的了。

師:“天上人間,水土不符”而造成的,有意思。

生(6):老師,通過學習,我們應該知道,牛郎的青絲是因爲他每天天不亮就被哥哥嫂嫂趕上山放牛,辛苦而來的;織女是因爲她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停地織布,爲王母娘娘裝飾天空,所以她才白了頭髮。

師:是啊,牛郎織女的青絲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相思而致,更不是爲了趕時髦,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爲他們不停地工作、勞動而引起了青絲的出現。大家想象豐富,聯想出色,學習得真不錯。

[正當我結束這一問題討論之時,又有一位學生要發言。]

生(7):牛郎織女爲什麼會有青絲?我認爲有以下兩種原因。第一種,所謂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織女在天上生活了那麼久,到地上來當然會長出青絲啦!而牛郎呢,是被織女污染的。

師:俗話說,有夫妻像,所以他們都是白頭髮。不過,就這麼一會兒就污染了青絲,簡直比“SARS”污染還快,真是不可思議。

(全班學生大笑。)

師:那麼,你認爲的第二種原因是什麼?

生(7):牛郎的青絲是因爲他哥嫂對他不好,而且還要起早放牛,過度疲勞再加上營養不良,纔有了青絲。至於織女的呢,每天都要不時地織彩錦,非常疲勞,所以有了青絲。

師:是啊,如此勤勞而又善良的人,真是天生絕配。正如老牛最後所說“好心有好報呀”。

教學反思:

1、開拓學生思維。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過:“要使人成爲真正有教養的人,必需具備三個品質: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於思維,就是粗魯或笨拙;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牛郎與織女爲什麼會有“青絲”?這一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通過課堂上學生的考慮與交流,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現在學生的思維十分開闊,敢想,有創意。想自身敢想的,說自身敢說的,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爲學生思維活躍的空間。在課堂上,學生髮生了思維的碰撞,激發了思維的火花,同時更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意識。

2、構建師生平等。

課堂,是教師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上,教師有意識地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與教育能力。由上所述,在課堂上,師生關係十分融洽,課堂教學氛圍也熱情高漲,因此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學生學習積極、樂觀。整個教學過程民主、平等,又充溢了幽默與風趣,學生在課堂上有說有笑,有課堂知識的學習積累,有課外生活的補充與豐富,一切都源於和諧、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

3、開放課堂生成。

教學活動被“精心設計”之後,怎麼能保證課堂的“開放性”和“生成性”呢?這似乎有矛盾。但實際上,不論是問題的“開放”,還是課堂上教與學的“生成”,都不是目的,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應該是教室裏實實在在所發生的學生的學習活動,我們最終所追求的也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質量。因此,我們不只要關心課堂“開放得如何”與“生成得如何”,還要計較課堂是“如何開放”與“如何生成”的,更不能不論課堂“開放了什麼”與“生成了什麼”。因爲新課程所提倡的科學探究性學習承載着科學知識的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習慣的培養等多重任務。正是這樣的任務決定了我們課堂教學中的“開放”與“生成”。開放課堂生成,讓全體學生來考慮,教師也參與進來,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學相長”嗎?“學生提難題,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挑戰’。老師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得不‘應戰’。一個難題從提出到解決,學生提高了,老師也跟着一起提高,這就是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這是中國教育家茅以升在《學生考老師》一書中所說的話,用在我這個教學片段上,真是再合適也不過。

4、歸源思想教育。

陶行知曾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師生通過對“牛郎與織女爲什麼會有青絲”這一問題的討論,其實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教育學生要勤勞,做一個善良的人,讓學生相信“好心有好報”的中國諺語。同時,針對牛郎織女的青絲討論,師生對文章的主題更加明確與鮮明,並使主題得到了更高的深化與昇華。

第7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下面這篇由網友爲大家蒐集整理《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的寫法格式,希望大家喜歡!

【教學理念】

1、對故事主題的探尋。扣住“追求幸福”這一主題,以愛情爲切入點,從相愛的原因、受到的阻撓、對愛的堅守等方面梳理出問題,層層深入,帶領學生從整體上觀照課文。話題比較有衝擊力,有挑戰性,能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

2、對錶達方法的探究。從文學理論的角度來閱讀民間故事,結合具體的文本向學生介紹關於敘事和伏筆的文學知識,學生的感性經驗藉助專門的名詞術語,形成了理性知識。給學生新的知識點,高於學生目前知識水平的知識點,對學生來說是個提升。

3、穿插人物形象的品評。感受牛郎織女身上的真善美;理清老牛是促成者,王母是破壞者;分析民間故事中老牛和喜鵲意象。

【教學目標】

1、讀懂文中牛郎織女愛情的堅貞,對幸福的不懈追求。

2、讀懂文中表現的情感,古代人民借民間故事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從敘事的角度感知文章的敘事結構,主要是高潮和伏筆的處理。

【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課前交流:

《月光啓蒙》中,母親在如水的月色裏給我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爲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

還記得那些歌謠童謠嗎?誰來背一背?(指名背,齊背)

小結:我國的民間文學真像座大寶庫,數不盡的作品如珍珠一樣閃爍光澤。走進去,我們的童年便罩上了一層玫瑰般的神祕色彩。

一、導入

1、齊讀課題。

2、初讀了課文,你們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牛郎織女之間的什麼故事?

3、故事的主人公是牛郎和織女,你能說說我爲什麼這樣板書嗎?

4、你覺得天上人間的愛情會是怎樣的愛情?

5、小結:一個在天上,一個在人間,一個是仙女,一個是凡人,身份的不同,地位的懸殊,似乎向我們暗示這樣的愛情故事定會充滿波折。

設計意圖:課文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愛情觀,愛情是永恆的主題。因此這節課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探尋愛情這一主題。從課題入手,確定主題,整體把握文本的基調。

二、相愛原因

1、儘管愛的路上會有坎坷和崎嶇,但是牛郎和織女還是相愛了。他們爲什麼能走到一起呢?快速瀏覽默讀1-7自然段,思考這個問題。

2、交流

(1)互相欣賞、傾心、愛慕(相機分析牛郎和織女的人物形象)

板書:牛郎:勤勞善良(聯繫課文的1、2自然段)

織女:心靈手巧(聯繫課文的第4自然段)

勤勞善良和心靈手巧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彼此欣賞讓他們走到一起。

(2)他們之所以能走到一起,除了互相欣賞和喜歡,還有一個原因。你發現了嗎?牛郎和織女之間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共同的追求,追求幸福,嚮往愛情)

板書:追求幸福

(3)除了他們自身的原因,還有什麼原因促使他們走到了一起?

他們走到一起,最要感謝的是——老牛。

讀第三自然段,在這個故事裏,爲什麼是老牛做媒呢?

(知恩圖報;金牛大仙;牛忠厚、任勞任怨;跟我們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有關,中國古代是一個農耕社會,男耕女織。耕地用牛,拉車也用牛。牛的作用太大了。牛對於農民來說,是勞動中的夥伴,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成員,選牛那是有特殊意味的。)

小結:老牛知恩圖報,促成了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是他們愛情的促成者。

3、他們的追求換來了恩愛和美滿的生活。黃梅戲《天仙配》就是以仙凡相戀爲題材創作的。想不想聽一聽?(播放並出示歌詞和插圖)

(設計意圖:分析牛郎織女相愛的原因,感受牛郎織女追求幸福的願望,以及恩愛美滿的生活,分析老牛的意象。)

三、愛的堅貞

1、過渡:多麼美滿的生活,多麼純真的愛情。男耕女織,一家四口,其樂融融,就像歌曲中唱的“夫妻恩愛苦也甜”。可是,這樣的幸福生活是那麼短暫。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由於身份的懸殊,牛郎和織女的相愛不會一帆風順,故事有了波折。

2、默讀課文8-10自然段,邊讀邊想:王母娘娘是個怎樣的人。

指名讀相關的句子,從中看出王母娘娘是個怎樣的人?(不近人情,鐵石心腸,殘暴專制,蠻不講理,象徵着封建專制制度)

王母娘娘在牛郎和織女的愛情中,充當了一個什麼角色?(反對、破壞者)

3、面對王母的反對與破壞,牛郎和織女有沒有放棄對幸福的追求和對愛情的堅守?

(1)織女一邊掙扎……

(2)牛郎得知織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披上牛皮追趕。(體會牛郎的內心的想法)

4、小結:爲了追求幸福,哪怕面對再大的困難,牛郎和織女也義無反顧。

5、感情朗讀8-10自然段。

(設計意圖:分析王母形象,感悟牛郎和織女在阻撓面前的堅貞不屈。)

四、表達方法

1、曾經那麼幸福的生活、那麼美滿的日子卻遭遇到王母無情的阻撓,故事在這裏發生了轉折。如果不出現王母的阻撓,故事會怎樣?(平淡無奇,太平常了)寫王母的阻撓有什麼作用?(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使得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反襯突顯出牛郎織女愛情的堅貞不屈)

2、王母的阻撓反映了故事中的一對矛盾。矛盾的雙方是——王母和牛郎織女,他們分別代表兩個對立面,一方面是天庭的規矩,仙女不能私自下凡,許配凡人,一方面是織女和牛郎一定要追求美滿幸福的生活。矛盾在這個時刻產生了強烈的撞擊,由於矛盾衝突的激化,故事達到了高潮。(出示:高潮)

3、我們的故事就是按照“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樣的順序來寫的。民間故事是敘事性的文章,這就是敘事性文章的敘事結構。(板書:敘事)

4、所以說,王母的出現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在前文中你們有沒有發現哪些地方暗示了王母會來抓走織女?(機會難得,決心,老牛的皮)這些情節的提前出現都是爲下面故事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板書:伏筆)伏筆就是文章中,在前段裏爲後段做的提示和暗示。如果沒有這些伏筆,情節的發展會顯得——太突然了。所以說,伏筆一種巧妙而高明的寫作方法,同學們在今後閱讀的時候要注意到前後的聯繫。

5、齊讀8-10自然段

(設計意圖:從文學理論的角度來閱讀民間故事,針對六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結合具體的課例向他們介紹了關於敘事和伏筆的文體知識。)

五、故事結局

1、過渡:王母的玉簪冷酷無情的拆散了一對相愛的人。(出示第11自然段和插圖)誰來讀一讀?

2、在漢代的《古詩十九首》中,有一首詩就寫了牛郎和織女的故事。補充閱讀《迢迢牽牛星》(出示)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教師範讀,自由讀,齊讀。

小結:天河很寬,波濤洶涌,從此牛郎織女只能隔河相望,真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3、鵲橋相會

(1)過渡:他們的愛感動了天地,感動了萬物,看,喜鵲來了。

(2)出示插圖,爲什麼是喜鵲?(喜鵲在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象徵喜慶團圓,被稱爲相思鳥、恩愛鳥,他們搭起的橫跨天河的天橋多麼美麗而壯觀呀)

(3)其實故事講到隔河相望就可以結束了,爲什麼又增加一個鵲橋相會的情節?(表達了同情牛郎織女,永世不見面的殘酷,“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樣寫滿足了人們的願望,表達了人們美好的憧憬和期望,寄託對團圓的嚮往。

(設計意圖:品析故事結局,拓展閱讀,瞭解喜鵲的意象,感受人們創作民間故事的善良美好願望。)

六、故事的流傳

1、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時一個民間故事。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的起源。

牽牛和織女本是兩個星宿的名稱。牽牛星即”河鼓二”,在銀河東。織女星又稱”天孫”,在銀河西,與牽牛相對。在中國關於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詩經中《詩·小雅·大東》已經寫到了牽牛和織女,但還只是作爲兩顆星來寫的。曹植《九詠》寫道:”牽牛爲夫,織女爲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這是當時最明確的記載。《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寫牽牛織女夫婦的離隔,它的時代在東漢後期,略早於曹丕和曹植。可以看出,在東漢末年到魏這段時間裏,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大概已經定型了。

2、這個故事在漢代之前(公元220年)就形成了,穿過漫漫的歷史長河,一直流傳到今天,流傳了一千八百年。這是爲什麼?

感人,哪裏感人?

曲折,跌宕起伏。

僅僅是寫天上人間的愛情嗎?人們借這個故事表達自己的願望?古代勞動人民也和牛郎織女一樣——,民間故事的創作和流傳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設計意圖: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從故事的起源發展來探究民間故事的魅力。)

七、指導複述

今天我們閱讀了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像《月光啓蒙》中的那家人一樣,在燦爛的星空下,講故事,聽故事。

要講好這個故事,要注意什麼呢?(出示敘事結構)(開端和發展可以簡單的講,敘事中的高潮部分一定要講精彩,講詳細。伏筆的地方要交代清楚。)

自由練練。

(設計意圖:落實課後的練習,指導複述的技巧,照應前面學到的敘事方式)

八、推薦閱讀

我國民間文化源遠流長,古代人民創作了許多生動曲折的民間故事,其中有四篇最具有代表性,最爲膾炙人口,被稱爲四大民間故事。它們是——《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民間故事表達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設計意圖:課內延伸到課外,引領學生走進民間故事的天地。)

九、作業:

1、複述課文。

2、閱讀民間故事。

板書

13.牛郎織女(愛情故事)敘事

織女:心靈手巧伏筆

追求幸福

牛郎:勤勞善良

第8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小編猜你正在找這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範文,但願你能喜歡。

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四項基本能力,在教學《牛郎織女》一文時,我重點落實了說和讀能力的訓練。

一、朗讀能力的訓練。

蘇教版教材或新課程標準都十分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牛郎織女》是一個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或神話故事一般故事內容比較淺顯,情節比較生動,高潮凸起,人物個性鮮明,課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更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情節跌宕起伏,比較適合朗讀能力的訓練。當然有感情地朗讀並不是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漸進,要有層次性,一般要經歷讀通——讀懂——讀出感情這麼三個過程。首先是讀通,讀懂課文,瞭解課文的大概內容,爲有感情的朗讀打下基礎,然後朗讀和感悟相結合,通過朗讀引導學生感悟到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和不講骨肉情誼,一個專制形象。織女的非常痛苦的心情和牛郎知道織女被王母抓走後的那種心急火燎的心情。再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關的重點詞句,最後抓住這些重點詞句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點。

我認爲朗讀的指導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要正確地面對學生的朗讀差異性,儘可能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讓學生慢慢地讀,細細地品味,把體會到的讀出來即可。

二、要加強複述課文能力的訓練。

複述課文的能力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往往教師會忽視了這項能力的培養,因爲考試不考的。蘇教版課文比較重視這項能力的培養,有很多故事情節生動、曲折的課文都要求複述課文。複述課文必須在讀通,讀熟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在指導學生複述《牛郎織女》時,讓學生按課文的段落層次一段一段地進行,這樣降低難度,由簡到難,調動學生複述的興趣。複述前先指導學生編列小標題式的複述提綱,供複述時參考,如:男耕女織,日子美滿——老牛訣別,忍痛剝皮——王母知情,發誓追回——闖入家中,抓走織女——心急火燎,攜子追趕——隔河想望,化作星辰——喜鵲搭橋,一年一見。

學生一段一段地進行復述,積極性比較高。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全文複述,在複述的時候設置了一個情境,讓學生給他提個醒,其實就是複述的要求,然後問他你是講給誰聽的?他說是講給奶奶聽的,那奶奶耳朵有點背,聽不清楚,你可要想點。有了這個情境,增加了學生複述的情趣。

第9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本文系列之一《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範文,你可能需要。

今天上到了《牛郎織女》一課,這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個民間故事,也許是沒有什麼新鮮感的緣故,學生有點懶洋洋的樣子,讀書也沒精打采的,雖然已經備好這一課,但照目前看來,學習效果可能不怎麼好,我突法奇想,決定換一種教學方式。於是我對學生說:“今天讓同學們來教老師上這一課,你們來設計問題,看誰的問題設計得好,我們就按他的設計去上,好嗎?”同學們聽我一說,瞪大了眼睛,一下來了精神。

第一部分,學生提出了“牛郎童年生活是怎樣的?”“牛郎和老牛怎樣相依爲命?”等問題,我再加以點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去理解課文內容,效果竟出奇地好。我又發現,能提問的大都是思維活躍,成績優秀的同學,怎樣擴大參與面呢?我又採用了小組競賽的形式,對大膽提問,大膽思考、作答的同學給予獎勵,還採取了四人小組討論的方式,同學們的思維越來越活躍,問題都能圍繞主要內容,也有了獨到的見解……把課推上了高潮。

我驚喜於這種教學方式帶來的變化,這種“被學生牽着鼻子走的”感覺很享受,我在這節課中成了真正的引導者,而學生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是啊,我們的教學需要不斷的創新,才能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第10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如果這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範文能幫到你,請支持本站,我們會更加努力!

《牛郎織女》是一個美麗的民間故事,分別由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衍化而來,充滿神祕,充滿浪漫。而整個故事語言優美,情節曲折,表達了幾千年來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是一個百讀不厭的故事。也許這就是民間文學的魅力吧,歷經千錘百煉,經久不衰,是真正的藝術常青樹。如何將這樣的民間文學瑰寶展現給學生,我作了如下嘗試:

課堂以“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爲主線,分爲“體會織女之決”“ 體會愛情之美”,“感受王母之狠,牛郎之急,織女之痛,感情之貞”三大板塊,使得整堂課脈絡清晰,結構流暢。

充分挖掘教材內涵,讓學生想象說話衆仙女勸告織女的情境,以此來體會織女下嫁人間的決心;在《夫妻雙雙把家還》的音樂中想象人間生活的溫馨美滿;想象寫話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時互訴衷腸的感人情景。既鍛鍊了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又走入了文本,走進了語言文字,體驗了主人公的情感。

以較符合課文情境的過渡語創設 情境,優美的音樂渲染情境,與課文相關的古詩詞、唱詞等豐富課文內涵,更好的展現了文本的內涵與人物的情感。因而學生學習投入,情動辭發,學習較有效。

許久沒有上過如此酣暢淋漓的課了,但是還是感覺有明顯的欠缺與不足。課堂前半部分略顯拖沓,例如《夫妻雙雙把家還》音樂放了兩遍,另一遍純屬多餘,使得後半堂課倉促,特別是體會民間故事特點這一環節匆匆忙忙,草草收場,不可謂是一個遺憾。

追尋完美的課堂,這是一個遙遙的夢吧!

本站的小編希望以上10篇《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範文能夠幫到你,當然,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看更多《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