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七年級下冊生物複習資料【多篇】

七年級下冊生物複習資料【多篇】

七年級下冊生物複習資料之填空題 篇一

1、現代類人猿生活在熱帶或 亞熱帶 中,適於 樹棲 生活 ,不能真正 直立行走 。

2、經過了若干萬年,古人類能夠用火燒烤食物, 腦 也越來越發達,在羣體生活中產生了語言 。

3、睾丸的作用是:產生 精子 ,分泌 雄性激素 ;卵巢的作用是:產生 卵細胞 ,分泌 雌性激素 。

4、受精卵不斷進行 分裂 ,逐漸發育成 胚泡 ,並緩慢移動到子宮中,植入子宮內膜。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發育,能通過 胎盤 和 臍帶 從母體中獲得所需的營養物質和 氧 。

5、你和你的同齡人正在進入一個發育的關鍵時期 青春期 ,女孩進入青春期的標誌是 月經 ,男孩進入青春期的標誌是 遺精 。

6、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此外,神經系統 以及 心臟和肺 的功能也明顯增強。

7、小腸的皺襞和絨毛特點,大大增加吸收營養物質面積,各種營養物質被吸收後,隨血液運往全身。

8、糖類 、脂肪 和 蛋白質 都是構成細胞的有機物,並且能爲生命活動提供 能量 。

9、青少年正處在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每天保持合理的營養格外重要。合理營養指的是能夠滿足人體每天對能量 和各種營養物質 的需要的飲食。

10、外界的空氣經過 呼吸道 的處理後進入肺,在肺裏與 肺泡 進行氣體交換。

11、人體的呼吸能從空氣中獲取 氧氣 ,並排出體內產生的 二氧化碳 。

12、氧氣進入血液中,通過 血液 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裏,最後在細胞中的 線粒體 這個部位被利用。

13、肺 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肺完成氣體交換的場所是 肺泡 。

14、人體的肺泡壁很薄,由 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肺泡周圍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適於進行物質交換。

15、由 血管 和 心臟 組成了血液循環系統,其中 心臟 是血液運輸動力器官。

16、貧血使血液運輸 氧 的能力降低,貧血患者應多吃一些含 鐵 和 蛋白質 豐富的食物。

17、人體的三種血細胞形態、大小和特點各不相同,你能判斷出一下特點分別是哪種血細胞嗎?有核的是 白細胞 ,雙面凹圓餅狀的是 紅細胞 ,最小的是 血小板 。

18、血壓是指 血液 對血管壁的側壓力,用血壓計在上臂 肱動脈 處測得,表示方法收縮壓/舒張壓 。

19、心臟有發達的 肌肉 組織,因而能夠有力地 舒張和收縮 ,將血液泵至全身。所以,心臟的結構與它的 血液流動的動力來源的功能 相適應。

20、血紅蛋白是一種含 鐵 的紅色蛋白質,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 氧 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與 氧分離。

21、你手臂上看得到的“青筋”是 靜脈 ,內流 靜脈血 ,流動方向是 流回心臟 。

22、人體內最大的細胞是 卵細胞 ,幾乎用肉眼就可以看出;而精子只有藉助 顯微鏡 才能看到,其形似 蝌蚪 ,能 遊動 。

23、青春期是一個人發展智力的關鍵時期。所以,青少年朋友應樹立 目標 ,把精力集中在 學習上。

23、口腔的消化作用主要體現在 物理消化 和 化學消化 兩個方面。吸收營養物質最多的結構是 小腸 ;呼吸道有 溫暖 、溼潤 、清潔 空氣的功能。

24、動脈是將血液從 心臟 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動脈的 壁 較厚,彈性大,管內 血液流動 的速度快。

25、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叫 心率 。血液向錢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叫 血壓 。

26、人體的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以熱的形式用於維持體溫;另一部分用於細胞各種活動 。

27、人體通過呼吸系統完成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呼吸系統由 呼吸道 和 肺 組成。

28、人體細胞產生的廢物可以通過不同途徑被排出體外,其中尿素、多餘的水和無機鹽主要是通過 尿液 排出體外,少量的尿素、水和無機鹽通過 汗液 排出體外。

29、組成人體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 腎臟 ;其主要功能是形成 尿液 。

30、二氧化碳、尿素和多餘的水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 排泄 。人體排出的廢物將進入 環境 ,參與自然界中的 物質 循環。

31.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液中的 水 、無機鹽 、葡萄糖 和 尿素 ,被慮出,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 葡萄糖 、大部分水 和 部分無機鹽 被吸收回 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 。

32、腦和 脊髓 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組成 中樞 神經系統;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

周圍 部分,組成 周圍 神經系統。大腦皮層是 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約有140億個 神經細胞 ,具有感覺、運動、語言等功能的區域叫 神經中樞 。

33、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產生的震動通過 聽小骨 傳到內耳,刺激 內的感覺細胞,再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產生聽覺。

34、你聽到電話鈴聲後,能將鈴聲刺激轉化爲神經衝動的結構是 耳蝸 ,這和神經衝動傳到 聽覺中樞 形成聽覺。從聽到鈴聲到用右手拿起電話聽筒,這種反射是 複雜 反射。吃過山楂的人看到山楂能分泌唾液,此反應的神經中樞在 大腦 。

35、內分泌腺所分泌的 激素 不通過 導管 ,而是直接進入腺體內的 裏,隨着 血液 輸送到全身的各個部分。

36、有人形容“激動的聽得見自己的心跳”,當你激動是,大腦皮層就會特別興奮,並支配 腎上腺 分泌較多的 腎上腺素,使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激素對生命活動的調節,是受到 神經 的調控的。

37、人體的內分泌系統由分泌腺 組成,分泌的對身體有特殊作用的物質叫 激素 ,他是隨着 血液 輸送到全身各處,對人體的生長髮育、新陳代謝和生殖等生理活動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如胰島素能調節唐在體內的 吸收 、利用 和 轉化 等。

38、垂體分泌生長激素 ,甲狀腺分泌 甲狀腺激素 ,胰島素分泌 胰島素 ,卵巢分泌 雌性激素 ,睾丸分泌 雄性激素 。

39、防止大氣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控制污染物排放 ,有效措施是植樹造林 。

40、通過討論從報刊、互聯網上收集到的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你歸納出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包括 大氣污染_、__水污染__、_固體廢棄物_、___土壤污染___和噪聲污染 等方面。

41、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依賴於環境,也得益於環境 。被稱爲“綠色萬里長城建設工程”

“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 。

42、心房和心室之間有 房室瓣 ,只能朝向 心室 ;心室與動脈之間有 動脈瓣 ,只能朝向 動脈 開。這樣保證了血液按一定方向 流動,即從心房 流向 心室 ,從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

43、神經系統是由 中樞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系統 和它們所發出的 神經 組成。人腦由 大腦、小腦 和 腦幹 組成。

44、小分子營養物質通過 小腸 上皮細胞進入 毛細血管 的過程就是營養物質的吸收;從營養角度來看,肥胖可能是 營養過剩 造成的,而身體消瘦可能是 營養吸收不足造成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只有堅持做到 攝食廣泛,營養均衡,才能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篇二

人的由來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1.進化論的建立者達爾文提出: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

2.人類的進化過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樹棲生活爲主的森林古猿爲了適應環境下地生活,逐漸能直立行走、製造並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腦發育、產生語言、最後進化成人類。

3. 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類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遺體、遺物、遺蹟。是研究人類起源與進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證據。

第二節 人的生殖

1.生殖系統

(1)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內生殖器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位於睾丸的背面,貯存和輸送精子

輸精管:輸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陰囊:保護睾丸和附睾

陰莖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內生殖器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受精的場所

子宮:胚胎髮育的場所

陰道:月經流出,精子進入、胎兒產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陰

(3)精子、卵細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細胞,較小,似蝌蚪,有長尾,能遊動。

卵細胞:雌性生殖細胞,球形,人體內最大的細胞。

受精: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受精卵形成標誌着新生命的開始。

受精場所:輸卵管

2.胚胎的發育和營養:

(1)發育:

發育場所:初期在輸卵管內;隨後,在母體子宮內繼續發育38周左右。

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發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宮內,在子宮內膜種植下來,稱爲懷孕。

胚泡繼續細胞分裂和分化,發育成胚胎。 懷孕後8周左右,胚胎髮育成胎兒,呈現出人的形態。 胎兒發育成熟後,從母體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

(2)營養:胚胎髮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來自卵黃;胚胎在子宮裏的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資和氧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因此,胎盤是胎兒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結構(器官)。

3.“試管嬰兒之父”羅伯特·愛德華茲,2010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第三節 青春期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顯增強。在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和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的作用下,第二性徵開始出現。 性器官迅速發育,男孩出現遺精,女孩出現月經的生理現象,女孩第一次來月經叫月經初潮。

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

3.青春期的心理變化 :

(1)獨立意識增強與依賴性並存。

(2)內心日益複雜,不願與人交流。

(3)先疏遠、後依戀異性。

4.心理衛生

(1)集中精力,努力學習。

(2)積極參加各種健康的文體活動。

(3)同學之間互相幫助,跟師長密切交流。

七年級下冊生物考試複習知識點 篇三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1、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既:呼氣和吸氣)完成的。過程如下:

吸氣:呼吸肌收縮→胸廓容積增大→胸廓氣壓↘→肺擴張→肺內氣壓減小→氣體入肺呼氣:呼吸肌舒張→胸廓容積減小→胸廓氣壓↗→肺回縮→肺內氣壓增大→氣體出肺

2、呼吸時胸廓容積的變化可通過測量胸圍差來進行。公式如下:

胸圍差=深吸氣的值-深呼氣的值。測三次,取平均值

4、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肺泡血液

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血液組織細胞

3、呼吸肌有兩種:分別簡稱爲肋間肌和膈肌。

4、吸氣時呼吸肌都收縮(此時膈頂下降,胸廓容積增大)

呼氣時呼吸肌都舒張(此時膈頂上升,胸廓容積減小)

5、肺泡適合進行氣體交換的特點:

①數量多

②外包毛細血管網

③壁薄:肺泡壁、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6、人呼出的氣體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

7、氣體交換的原理:氣體擴散作用——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爲止。

8、人體O2最多的部位是肺泡,CO2最多的部位是組織細胞(產生CO2的源頭)。

9、常見的大氣污染源有:工業生產的排放、車輛、船舶尾氣、秸稈焚燒、地面揚塵

10、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植樹造林是有效措施。

七年級下冊生物考試複習知識點 篇四

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取新鮮血液10毫升,注入放有檸檬酸鈉溶液的試管中,靜置一段時間後,血液出現如下圖現象:

①檸檬酸鈉溶液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該試管中血液出現的現象稱爲分層。

②由此看出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兩部分組成。血細胞有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

③血漿相當於結締組織的細胞間質。是呈淡黃色液體。

血漿的化學成分中,水分佔90~92%,其餘爲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各種廢物等。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等。

④紅細胞英文縮寫爲RBC;白細胞英文縮寫爲WBC;

血小板英文縮寫爲PLT;血紅蛋白英文縮寫爲Hb;

七年級生物知識點 篇五

人體的營養

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1.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有六大類: 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

能源物質:

糖 類:人體日常活動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

脂 肪:一般情況下,作爲備用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保溫;單位質量釋放能量最多。

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參與損傷細胞的修復和更新;爲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質:

水:約佔體重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水是人體需要最多的營養 baihuawen.c n物質。

無機鹽:含量不多,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分,如:鈣、磷(構成骨骼和牙齒)、鐵(構成血紅蛋白)。

維生素: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

2.幾種無機鹽的作用:

3.維生素的作用:

4.“第七類營養素”----膳食纖維。

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

1.人體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2.探究試驗:

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見書P27—28)

澱粉在口腔中的消化與唾液的分泌、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都有關係。牙齒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攪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與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進澱粉的變化。澱粉是糖類,但沒有甜味,澱粉在唾液澱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麥芽糖有甜味。澱粉遇碘變藍,麥芽糖遇碘不變藍。 將饅頭切碎是模擬牙齒的咀嚼,試管放進37℃溫水中是模擬人體口腔溫度,攪拌是模擬舌的攪拌功能。

3.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道:

口腔:牙齒咀嚼食物;舌攪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幫助初步消化澱粉

咽:食物與氣體的共同通道(消化道與呼吸道在這交匯)

食道:能蠕動,將食物推進胃中

胃:(1)胃蠕動,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質

小腸:(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腸,肝臟分泌的膽汁與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腸

(2)腸腺分泌腸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

(3)通過蠕動,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

大腸:通過蠕動,把食物殘渣推向肛門

肛門:糞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澱粉酶),能初步消化澱粉

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將脂肪乳化爲脂肪微粒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鹽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質

腸腺:分泌腸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

4、小腸的結構特點:

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小腸適於消化、吸收的特點:

(1)很長,5-6米;

(2)內表面具有大量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

(3)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且毛細血管的管壁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4)小腸內有各種消化液,多種消化酶。

5.食物的消化:

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爲可以吸收的成分的過程。

(1)物理性消化: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胃、腸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並與消化液混合。營養成分未變化。

(2)化學性消化:通過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種成分分解爲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

6.澱粉在口腔開始消化,蛋白質在胃中開始消化,脂肪在小腸開始消化。最終全部在小腸中被消化完。水、無機鹽、維生素不經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7.營養物質的吸收:

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

消化道各段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口腔、咽、食道:不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營養)。

小腸(主要的吸收場所,與其結構有關):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大腸:只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一部分維生素。

8.爲病人靜脈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是因爲葡萄糖不需要經過消化,可以直接進入血液(被小腸壁吸收進入血液),進入細胞線粒體中分解提供能量。

9.有肝炎等肝病的人不喜歡吃油膩食物是因爲其肝臟分泌的膽汁有異常,不利於脂肪的消化。

第三節 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每日三餐,按時進餐

1.合理營養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均衡攝入五類食物(平衡膳食寶塔)

2.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

(1)按“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攝取五類食物,以避免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

(2)人每天攝入最多的應該是米、面等澱粉類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攝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

(3)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取應當分別佔30%、40%、30%。

3.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在生產過程中被農藥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須清洗乾淨。

不吃有毒的食物(發芽的馬鈴薯、毒蘑菇)

保持廚房和餐具的清潔衛生

買經檢疫合格的食品

4.購買包裝食品應關注

營養成分、是否有“QS”標誌、生產日期、保質期(失效日期)、生產廠家、廠家地址、是否有添加劑等。

5.綠色食品

產自良好生態環境,無污染、安全、優質的食品,統稱爲綠色食品。

七年級下冊生物考試複習知識點 篇六

1、人體的八個系統名稱和功能P15—17

2、骨的成分與特性:

▲骨的煅燒:用鑷子夾住一根魚骨在酒精燈上燒。最後剩下灰白色的灰(是無機鹽)。輕輕敲打煅燒骨,結果是很易斷裂破碎。

▲骨的脫鈣:將一根魚骨浸泡在鹽酸中。看到骨周圍有氣泡產生。15分鐘後取出骨沖洗乾淨。發現脫鈣骨(含有有機物)柔韌,有彈性。使骨脆硬無機物骨的特性是既有一定硬度,又有一定彈性。

3、“骨的煅燒”實驗中煅燒後成爲了灰白色的灰,是什麼物質?

4、煅燒過程中骨的顏色如何變化?先變黑然後變爲灰白色。

5、用鑷子敲打煅燒後的骨會出現什麼情況?鬆軟變碎,最終掉落下來了。

6、“骨的脫鈣”實驗中,魚肋骨浸入的液體是什麼?鹽酸。

7、浸入後骨的周圍會產生氣泡,這氣泡是什麼氣體?二氧化碳。

8、浸入鹽酸中多長時間?15分鐘。

9、爲什麼要用清水漂洗?洗去殘餘的鹽酸,以免用手打結的時候傷手。

10、魚肋骨經過質量分數爲10%的鹽酸脫鈣以後,是否變軟?變軟了,軟得可以打結了。

11、爲什麼脫鈣以後的肋骨可以打結了?因爲脫鈣時,脫去了無機鹽(鈣鹽),剩下的是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使骨柔韌了。

12、“骨的煅燒”和“骨的脫鈣”兩個實驗分別說明了骨內含有什麼成分?

“骨的煅燒”說明骨成分中有無機物(主要是鈣鹽),使骨脆硬;“骨的脫鈣”說明骨成分中有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使骨柔韌。這兩種成分使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彈性。

13、物不足1∕3,無機物超過2∕3;特性是硬度大,彈性小,易骨折。

14、人體的系統: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人體成爲一個統一的整體。

七年級下冊人教版生物複習資料 篇七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1、( 聚光 作用) 鞏膜 ( 保護 作用)

中膜:虹膜 (調節 瞳孔大小) 規律:亮 小 暗 大

睫狀體(調節 晶狀體 曲度) 規律:近大 遠 小 脈胳膜(營養 眼球)

眼球內膜:視網膜(上有 感光 細胞,接受光刺激,產生神經興奮)

內容物:房水、晶狀體(最主要的折光結構)、玻璃體

2、視覺的形成:光線→ 角膜 → 瞳孔 → 晶狀體 →玻璃體→ 視網膜 成像(引起神經興奮)→視神經→大腦皮層的 視覺 中樞→視覺

3、近視 假性近視: 晶狀體曲度 過大 真性近視: 眼球前後徑 過長光線經晶狀體折射後成像於視網膜 前 方 (應配帶 凹 透鏡糾正)

4、白眼球是指 鞏膜 ;黑眼球是指虹膜中間的 瞳孔 ;歐洲人的藍眼睛是因爲 虹膜 是天藍色的。

5、如把人眼比作一架照像機,則鏡頭爲 晶狀體 ,光圈爲 瞳孔 ,暗箱爲 脈絡膜 ,底片爲 視網膜

6、有失明者,經檢查眼球結構無損,那麼他可能是 視神經 或 視覺中樞 發生病變。

7、收集 聲波)、外耳道( 傳導 聲波)

耳中耳:鼓膜、聽小鼓( 傳導 和 放大 聲波) 鼓室:內有 咽鼓 管連通 咽 和 鼓室

(內有 聽覺 感受器) 半規管和前庭(與維持 身體平衡 和暈車有關)

8、聽覺的形成:聲波→ 外耳道 → 鼓膜 → 聽小骨 → 耳蝸 (產生神經衝動)→ 聽覺神經 →大腦皮層的 聽覺 中樞→形成聽覺

9、①遇到巨大聲響時,可迅速張嘴;或閉嘴同時雙手堵耳,保持 鼓膜內外氣壓平衡,以免損傷鼓膜 ②鼻、咽、喉感染易引起 中耳炎 。原因:病菌通過 咽鼓管 進入中耳。

③皮膚上分佈着多種 感受器 ,能感知 冷 覺、熱 覺、痛 覺、觸 覺、壓 覺。

④舌尖對 甜味 味敏感、舌根對 苦味 味敏感、舌的兩側對 酸味 敏感。

10、感覺形成的部位:在眼球的 視網膜 形成的是物像,而不是視覺;在耳朵的 耳蝸 是把外界的震

動變爲神經興奮,而不是聽覺。所有的感覺都是在 大腦皮層 相應的神經中樞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