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杜甫《絕句》試析【多篇】

杜甫《絕句》試析【多篇】

杜甫《絕句》試析 篇一

竇桂梅教學實錄——《遊園不值》

.《遊園不值》教學設計

遊園不值  飲湖上初晴後雨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浙教版義務教材第十冊《春日》《遊園不值》

教學志南的《絕句》我是從指導學生觀察文中插圖開始的。

因爲學校正處於在外過渡期間,使用不了任何教學手段,我便讓學生捧起了書。我對學生說:“仔細看看書上的圖畫,看看畫的是什麼季節,圖上畫了些什麼?”插圖畫得簡潔明瞭,學生幾乎不費什麼勁兒就看出個八九不離十,爭着說:“畫的是春天的景象,有小橋、和尚、河水、小船、柳樹、高山……”有人說河對岸是杏花,有人說是桃花,這兩種花都是粉紅色的,僅從圖上看確實難以說清楚,我對學生說:“僅從圖上看,你們說的都有道理,都可以算對。”河邊系小船的樹,學生都看到了,我不滿足學生僅稱之樹,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樹幹及枝葉,要求學生猜猜大樹的年齡,學生說,大樹樹幹上又很多皺褶,估計年齡很大,是老樹。至於小船,我問學生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小船?學生說,這是一隻帶篷子的小船,用一根繩子栓在老樹上。關於和尚,我又問學生,和尚在幹什麼?猜猜和尚的年齡。學生說,和尚在過橋。這是個老和尚,因爲他手裏又一根柺杖。好了,圖上畫的,學生都看到了、說到了,該讓學生讀詩了。

“各位同學,圖畫上方的詩寫的就是圖畫上的內容,請大家讀讀這首詩。”我對學生說。

學生大聲讀了起來。

我叫停了學生,給學生播放課文錄音,要求學生仔細聽,聽後說說自己有沒有讀錯的字詞或者讀破的句子。

剛播放完錄音,就有學生舉手了。學生說:“‘系’字我讀錯了,錄音中讀‘xì’,我讀成‘jì’了。”他的話得到了其他學生的附和。我微笑着說:“‘系 ’是個多音字,這裏爲什麼讀‘xì’而不讀‘jì’呢,學完這首古詩後,請大家來回答。”也有學生說其他錯誤類型的,都是一些因個人粗心或能力不足造成的,沒有過多的拓展開。

說實話,詩中一些詞語對於學生的理解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如“短篷、杖藜、杏花雨、楊柳風”,但,我之所以一開始花一些功夫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就是要以圖促讀的,圖畫的形象性總是高於文字的,有了圖畫的輔助,學生一定能“猜”出這些詞語的意思。

我故作神祕地對學生說:“詩中有一些詞語比較難理解,但我們剛纔觀察了插圖,只要我們稍微動一下腦筋,也能理解這些難詞,願意嘗試一下嗎?”學生地胃口被調動起來了,大聲回答“願意!”

在圖畫的“詮釋”下,學生很快理解了這些詞語的意思。原先弄不清的“粉紅花”也被“確認”爲杏花了

在此基礎上,詩文大意學生也很快明白了。

我問學生“古木陰中系短篷”的大意,學生說:“古樹的樹蔭下繫着一隻帶篷的小船。”我又問道:“大家查差詞典,看看這裏的‘系’爲什麼讀‘xì’而不讀 ‘jì’?”結合詩文理解與詞典解釋,學生得出了答案:“讀”‘jì’時只有一個解釋:打結;扣,不符合詩意。讀‘xì’時,有個解釋:栓;綁,能與詩意相符。這裏‘系’讀“xì”音是合適的。”

杜甫《絕句》試析 篇二

【設計理念】

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

【設計特色】

重在學生參與,激發主體情趣。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通過遊戲設計,多種多樣的鋪墊、延伸的作業 設計,變傳統古詩教學的單向灌輸爲學生的自讀、自練、自悟,既激發了主體的學習情趣,幫助學生“走近古詩”,又調動了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體現了語文教學重在實踐運用的教學思想。

一、第一教時:以趣味練習法爲主學習《絕句》

1.揭題後討論:你知道“絕句”的意思嗎?(“絕句”是古詩體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嗎?(簡介杜甫:唐代詩人,自幼好學,7歲就會吟詩,他的詩流傳下來的就有1400多首,被譽爲“詩聖”。)

2.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插圖,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然後思考:詩中描寫了那些景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詩人在什麼位置看到了這般景色?

3.練習填空,理解詩句的意思。

(1)在內填入描寫景物的詞語。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數量的詞語。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動作的詞語。

4.分組讀一讀填入的詞語,體會這些詞語在詩中的作用。

(l)“黃鶴”“翠村”“白鷹”“青天”這些詞語有什麼特點?(名詞前面都加了表示顏色的。)加上這些詞有什麼作用?聯繫詩句說說理由。

(2)請將4個數量詞分成兩類(實數和虛數),聯繫詩句說說“千秋”“萬里”各說明了什麼?

(3)讀一讀詩句,想一想,4個動詞中,哪些真動,哪些“不動”。(鳴”與“上”是有動感的;“含”與“泊”是無動感的。)再次讀詩句,讀準“泊”的字音,感受詩的意境。詩的前兩句描寫的是動態,後兩句描寫的則是靜態。

5.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寫色彩和形態的詞語。說後同學評議,在評議中教師點撥提升。

6.有感情地背誦詩歌,感受詩中所描繪的優美景色(春天的景色不僅色美,而且形美)。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之處。

7.拓展性練習,自學自解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浪淘沙》,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也可以自己選擇詩歌來學習。)

◆[2004-01-26]

杜甫《絕句》試析 篇三

教學內容: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並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具準備:錄音機、小黑板、自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記得我在讀書的時候,有位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個謎語,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可是我們一時猜不出來。你們想不想也來猜一猜?

2、在黑板上斜着往上畫一行白鷺,讓學生用一句詩來說謎底。

3、告知謎底,揭示課題。

(謎底:一行白鷺上青天。課題:絕句)

4、簡介作者:杜甫,唐代詩人,字子美,今湖北人。被後人尊稱爲“詩聖”。

5、回憶學過的杜甫的詩,練習揹他的另一首《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6、這兩首詩有什麼不同呢?趕緊翻開書讀一讀吧。

二 、指導自學(按上節課的方法學習)

1、總結上節課的學習方法:

(1)讀準生字,讀通詩句。

(2)理解詩句意思。

(3)想象詩句畫面,背誦古詩。

2、根據以上方法自學古詩。

三、檢查自學情況,合作探究,質疑釋惑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出示抄有詩歌的小黑板,檢查自讀情況,相機糾音。

3、採用多種形式讀詩:

拍手讀、搖頭晃腦讀、根據自己的理解表演讀

4、理解字詞意思:

鳴:叫的意思。    青:(讓學生查字典選擇)藍色。

千秋:許多年。   萬里:來得很遠。

泊:停。         東吳:地名,在現在的江浙一帶。

5、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麼?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6、誰來說說詩句意思?

(窗外翠綠的柳枝上,有兩隻黃鸝正在唱着動聽的歌,一行白鷺排着整齊的隊伍飛向藍藍的天空。透過窗子,可以看到遠處西邊的山嶺上,積了多年的雪還沒有融化,門前的江邊,停泊着來自遙遠的東吳的船隻。)

教師小結: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裏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藍天下的白鷺,柳樹上的黃鸝,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裏,簡直就是一幅絕妙的畫。作者寫前既不寫題目,寫後也不想寫題目,乾脆用“絕句”做題目了。

7、想象說話,體會作者的心情:

看到這麼美妙的畫面,你聽到了什麼悅耳的聲音嗎?啓發學生想象黃鸝一邊唱一邊跳的情景。

黃鸝會說些什麼呢?看到此情此景,作者的心情會怎樣?你的心情呢?

8、輕鬆、愉快地讀詩。

9、簡介寫作背景,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心情。

唐朝當時發生了戰亂,江河不通,被軍隊佔用,老百姓保受戰亂之苦。那一年,戰亂被平息了,杜甫又回到成都草堂,當時心情特別好,就靠在窗前,欣賞窗外的景色。當他看到來自東吳的船,你知道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嗎?(更高興,感到欣慰和振奮)

10、再次感情讀詩。

四、指導朗讀背誦,想象畫面

1、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教師引讀:看着課文插圖,此時,你就是杜甫,你就靠在窗前,欣賞窗外的景色,看到這些,你禁不住吟唱起一首詩來——

這首歌裏,有哪些表示顏色的詞?(黃、翠、白、青)這不僅是一首詩,更是一幅色彩明麗的畫。你就是杜甫,你爲自己寫出了這麼一首詩而感到興奮,於是,你情不自禁地大聲地讀起來——

2、合上書,讀着《絕句》,你好像看到了什麼美麗景色?

3、指名上臺拿話筒比賽讀。

4、齊背古詩,邊背邊做動作。

5、每組派一名選手上臺比賽背詩。

五、課堂作業:

1、抄寫生字並組詞。

2、練習默寫古詩。

六、課外作業:

課外蒐集描寫春天的詩,寫在採集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