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桂枝香金陵懷古賞析(多篇)

桂枝香金陵懷古賞析(多篇)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篇一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峯如簇。征帆去棹斜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註釋:

(1)登臨送目:登山臨水,舉目望遠。

(2)故國:舊時的都城,指金陵。金陵是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樑、陳六朝古都

(3)天氣初肅:天氣剛轉爲清肅、蕭索。

(4)千里澄江似練:形容長江像一匹長長的白絹。語出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澄江,清澈的長江。練,白色的絹。

(5)如簇:這裏指羣峯好像叢聚在一起。簇,叢聚。

(6)去棹(zhào):停船。棹,划船的一種工具,形似槳,也可引申爲船。

(7) 星河鷺(lù)起:白鷺從水中沙洲上飛起。星河,指長江。

(8) 畫圖難足:用圖畫也難以完美地表現它。

(9) 繁華競逐:(六朝的達官貴人)爭着過豪華的生活。

(10)門外樓頭:指南朝陳亡國慘劇。語出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韓擒虎是隋朝開國大將,他已帶兵來到金陵朱雀門(南門)外,陳後主尚與他的寵妃張麗華於結綺閣上尋歡作樂。

(11) 悲恨相續:指亡國悲劇連續發生。

(12) 憑高:登高。這是說作者登上高處遠望。

(13) 謾嗟榮辱:空嘆什麼榮耀恥辱。這是作者的感嘆。

(14) 商女:歌女。

(15) 《後庭》遺曲:指歌曲《玉樹後庭花》,傳爲陳後主所作。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參考翻譯:

登上高樓憑欄極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氣剛剛開始索肅。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峯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裏,岸旁迎着西風飄拂的是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雲煙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清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

回想往昔,奢華淫逸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登上高處,面對着這千古以來便不曾變化的景色,徒自嘆息六朝諸國的興衰敗亡。六朝的風雲變化全都隨着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着蒼綠的顏色。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後庭》遺曲。

賞析:

全詞上闋寫景。“澄江”、“翠峯”、“征帆”、“酒旗”、“彩舟”、“鷺起”,構成一幅雄偉壯麗的'金陵晚秋圖。下闋通過懷古,揭露了六朝統治階級“繁華競逐”的奢侈生活。結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則是對當道者的警醒。這首詞語言蒼勁,意境開闊,擺脫了當時綺靡詞風的影響。在藝術風格上擺脫纖細、綺靡的詞風,“一掃五代舊習”,有着極大的獨創性;在意趣和識度上,一反千古謾嗟榮辱的悲嘆,站得高,看得遠,隱喻現實,寄興遙深,所以被推爲金陵懷古詞的絕唱。

此詞抒發金陵懷古人之情,爲作者別創一格、非同凡響的傑作,大約寫於作者再次罷相、出知江寧府之時。詞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無聊之時頤情自然風光的情懷。

全詞開門見山,寫作者南朝古都金陵勝地,於一個深秋的傍晚,臨江攬勝,憑高弔古。他雖以登高望遠爲主題,卻是以故國晚秋爲眼目。“正”、“初”、“肅”三個字逐步將其主旨點醒。

以下兩句,借六朝謝家名句“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之意,點化如同已出。即一個“似練”,一個“如簇”,形勝已赫然而出。然後專寫江色,縱目一望,只見斜陽映照之下,數不清的帆風檣影,交錯於閃閃江波之上。細看凝眸處,卻又見西風緊處,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風飄拂。帆檣爲廣景,酒旗爲細景,而詞人之意以風物爲導引,而以人事爲着落。一個“背”字,一個“矗”字,用得極妙,把個江邊景緻寫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寫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變化。“彩舟”、“星河”兩句一聯,頓增明麗之色。然而詞拍已到上片歇處,故而筆亦就此斂住,以“畫圖難足”一句,抒讚美嗟賞之懷,頗有大家風範。“彩舟雲淡”,寫日落之江天:“星河鷺起”,狀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換一幅筆墨,感嘆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繼亡覆的史實。寫的是悲恨榮辱,空貽後人憑弔之資;往事無痕,唯見秋草悽碧,觸目驚心而已。“門外樓頭”,用杜牧《臺城曲》句加以點染,亦簡淨有力。

詞至結語,更爲奇妙,詞人寫道:時至今日,六朝已遠,但其遺曲,往往猶似可聞。此處用典。“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此唐賢小杜於“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時所吟之名句,詞人復加運用,便覺尺幅千里,饒有有餘不盡之情致,而嗟嘆之意,千古彌永。

拓展閱讀 篇二

詩人王安石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個人恩怨

作者:佚名

說到蘇東坡的政敵,最難措辭的莫過於王安石了,然而事實上又絕對無法迴避王安石,因爲兩人不但分屬兩個政治營壘,又是上下級關係,而且彼此之間還有糾纏不清的私人恩怨。王安石去世後,中書舍人蘇軾爲其撰《王安石贈太傅》的“制詞”,足見關係的不一般。

東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舊黨爭,他的父親和弟弟、他敬愛的朝中元老、他的親朋好友,幾乎無一不是站在舊黨一邊的。當然,更重要的是東坡本人的政治觀念與新法南轅北轍,他的學術思想也與新學格格不入,忠鯁讜直的他不可能違心地對方興未艾的新政沉默不言,他勢必要成爲新黨的政敵,也勢必要與新黨黨魁王安石發生衝突。

蘇洵與王安石素不相協,嘉祐年間蘇洵以文章名動京師,王安石卻未有一言褒獎。王安石的母親去世,朝中大臣紛紛前去弔唁,蘇洵獨不前往。東坡對其父寫《辨姦論》是不以爲然的,認爲有些話說得太過分。東坡對王安石的文才也非常讚賞,曾稱道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實錄》爲本朝史書中寫得最好的。

但是東坡對王安石好爲大言詭論的行爲非常不滿,曾在祭劉敞的祭文中予以譏刺。熙寧二年(1069),東坡上疏論貢舉之法不當輕改,神宗非常重視,當天就予接見,然後又想讓東坡修中書條例,王安石阻攔併力薦呂惠卿。同年,東坡爲國子監舉人考官,策題以歷史上君主獨斷或興或亡之事爲問,王安石大爲不悅。神宗又想讓東坡修起居注,王安石卻說東坡不是“可獎之人”。神宗說東坡文學出衆,爲人亦平靜,司馬光、韓維等大臣都稱道之。王安石回答說東坡是“邪險之人”,還說1066年東坡遭父喪時,韓琦等贈送賻金不受,卻利用運喪的官船販賣蘇木入蜀,還說此事是人所共知,所以東坡雖有才智和名望,但只能當個通判,不可大用。

然而王安石卻絕非奸佞小人,他與蘇東坡的矛盾僅僅是政治觀念的不同,爲了推行新政,王安石當然要打擊,排斥清洗反對派,但也僅僅是將其降職或外放,從不羅絡罪名陷害對手,也從未企圖將對方置於死地。甚至,當“烏臺詩案”發生時,已經辭官的王安石還挺身而出上書皇帝,營救朋友兼政敵蘇東坡,直言“豈有聖世而殺才士乎”。要知道王安石與蘇東坡長期政見不和,而蘇東坡卻正是因爲蔟擊新政而罹禍,王安石卻能摒棄私見主持公道。更何況,當時不但蘇軾本人已經屈打成招,就連他自己的許多親朋好友都噤若寒蟬,無人敢爲蘇東坡說一句話,而王安石這時卻是一個被皇帝和百官厭棄的人,此時他受盡攻擊遍體鱗傷,又痛失愛子家破人亡,一人孤獨在家獨守貧寒,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冒險在蘇東坡的親友都不敢爲他說話時上書皇帝爲他申冤,正因爲個人品德高尚,所以他可以不顧個人好惡寧肯冒着危險在別人都不敢爲蘇軾說話,甚至連其親朋好友都不敢爲其說話時在自己失勢的情況下仍然挺身而出爲蘇軾向皇帝直言鳴冤,真可謂高風亮節!

同樣,蘇軾對王安石的不滿也僅僅限於政治觀念上,蘇東坡不但在王安石落難之後寫詩給他,說“從公已覺十年遲”,而且在代宋哲宗所擬的敕書中,高度評價自己的這位政敵,說正因爲天意要託付“非常之大事”,才產生王安石這樣的“希世之異人”,並稱贊他“名高一時,學貫千載,智足以達其道,辯足以行期言;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

此外,王安石的品行不論是他的敵人還是朋友都十分敬佩,無話可說。王安石質樸,節儉,博學多才,在當時士大夫中有極高威望,且是歷史上惟一不坐轎子不納妾,死後無任何遺產的宰相。

譯文及註釋 篇三

譯文

登上高樓憑欄極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氣剛剛開始索肅。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峯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裏,岸旁迎着西風飄/拂的是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雲煙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清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

回想往昔,奢華淫逸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千古以來憑欄遙望,映入眼簾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六朝的風雲變化全都消逝隨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着一片蒼綠。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後庭》遺曲。

註釋 篇四

登臨送目:登山臨水,舉目望遠。

故國:舊時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練:形容長江像一匹長長的白絹。語出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澄江,清澈的長江。練,白色的絹。

如簇:這裏指羣峯好像叢聚在一起。簇,叢聚。

去棹(zhào):往來的船隻。棹,划船的一種工具,形似槳,也可引申爲船。

星河鷺(lù)起:白鷺從水中沙洲上飛起。長江中有白鷺洲(在今南京水西門外)。星河,銀河,這裏指長江。

畫圖難足:用圖畫也難以完美地表現它。

豪華競逐:(六朝的達官貴人)爭着過豪華的生活。競逐:競相仿效追逐。

門外樓頭:指南朝陳亡國慘劇。語出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韓擒虎是隋朝開國大將,他已帶兵來到金陵朱雀門(南門)外,陳後主尚與他的寵妃張麗華於結綺閣上尋歡作樂。

悲恨相續:指亡國悲劇連續發生。

憑高:登高。這是說作者登上高處遠望。

漫嗟榮辱:空嘆什麼榮耀恥辱。這是作者的感嘆。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樑、陳六個朝代。它們都建都金陵。

商女:歌女。

《後庭》遺曲:指歌曲《玉樹後庭花》,傳爲陳後主所作。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人認爲是亡國之音。

桂枝香金陵懷古譯文及註釋 篇五

佚名

譯文

登上高樓憑欄極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氣剛剛開始索肅。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峯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裏,岸旁迎着西風飄/拂的是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雲煙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清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

回想往昔,奢華淫逸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千古以來憑欄遙望,映入眼簾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六朝的風雲變化全都消逝隨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着一片蒼綠。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後庭》遺曲。

註釋

登臨送目:登山臨水,舉目望遠。

故國:舊時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練:形容長江像一匹長長的白絹。語出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澄江,清澈的長江。練,白色的絹。

如簇:這裏指羣峯好像叢聚在一起。簇,叢聚。

去棹(zhào):往來的船隻。棹,划船的一種工具,形似槳,也可引申爲船。

星河鷺(lù)起:白鷺從水中沙洲上飛起。長江中有白鷺洲(在今南京水西門外)。星河,銀河,這裏指長江。

畫圖難足:用圖畫也難以完美地表現它。

豪華競逐:(六朝的達官貴人)爭着過豪華的生活。競逐:競相仿效追逐。

門外樓頭:指南朝陳亡國慘劇。語出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韓擒虎是隋朝開國大將,他已帶兵來到金陵朱雀門(南門)外,陳後主尚與他的寵妃張麗華於結綺閣上尋歡作樂。

悲恨相續:指亡國悲劇連續發生。

憑高:登高。這是說作者登上高處遠望。

漫嗟榮辱:空嘆什麼榮耀恥辱。這是作者的感嘆。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樑、陳六個朝代。它們都建都金陵。

商女:歌女。

《後庭》遺曲:指歌曲《玉樹後庭花》,傳爲陳後主所作。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人認爲是亡國之音。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篇六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峯如簇。

征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

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注:

①此詞大約寫於作者再次罷相、出知江寧府之時。

②門外樓頭:指南朝陳亡國慘劇。語出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韓擒虎是隋朝開國大將,他已帶兵來到金陵朱雀門(南門)外,陳後主尚與他的寵妃張麗華於結綺閣上尋歡作樂,演唱《玉樹後庭花》。

“星河鷺起,畫圖難足”:長江白鷺飛起,再美的畫也畫不出。

賞析: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北來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未神宗時,他任宰相,想緩和政治經濟危機,改變國家的貧弱狀況,推行斬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王安石變法”,後因受到地主階級內部保守勢力反對和其他原因而失敗。他是政治家,同時也是文學家。金陵,它在唐宋以前曾經作過東吳、東晉、宋、齊、樑、陳六個朝代的國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王安石晚年住在這裏,這首詞可能就寫於這個時候。上片描繪金陵的景色,下片通過懷古,抒發感慨。

假若這是一幅圖畫,我們就會從大江邊上、龍盤虎踞的地方看到一個憑欄眺望的老人,他便是王安石。“登臨送目”,“登臨”,指登山臨水。“送目”,是遠望的意思。緊接下去,作品用“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來點明遊覽的地方和季節。“正”,是說恰逢。這裏的“國”,指國都。因爲金陵曾經是六朝的京城,所以稱它爲“故國”。“肅”,形容秋季的天高氣爽。這三句是說,登上這個古城遠望,正好是秋高氣爽的季節。

通過上述真切的敘寫,作品把讀者引入遠眺的境界。“千里澄江似練,翠峯如簇”,是寫遠望中的江和山。“澄”,清澄。“似練”,象白綢子。”簇[cù]”這裏是形容攢聚的。山頭。這兩句詞是說千里長江在盒陵城外流過,它澄清得象一匹白綢子似的:遠山青翠可愛,山峯象層巒疊嶂那樣圍繞着主峯聚集起來。

作者作了這樣概括的描寫之後,又進一步用“征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談,星河鴛起”四句來細緻地刻畫他的登臨所見。“征帆去掉”,指遠行的船,帆豎立在船上,從高處望先看到帆,所以用它代指船,和用“掉”來代指船一樣。“征帆去掉”是突出寫離去的船。古代酒店前掛一塊布招牌叫“酒旗”。“矗[chù]”,豎着。“彩舟”,指裝飾華美的遊船,這裏指遊船。“星河”,銀河,指秦淮河。“鷺”就是鷺鷥,水鳥名。這些事物的形象被作者捕捉住了,他象藝術修養很高的畫家,給人們畫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在這裏,作者從上面描繪遠望長江上的景物,轉過來描繪秦淮河上的風光,那裏有華麗的遊船沐浴着夕陽的光輝在行駛;遠處,酒旗高挑。“背西風”三字可以使人想見酒旗的飄動,想見酒店所處的地勢。詩人讚美秦淮河象一條銀河,所以稱爲“星河”。銀河在天上,因此把水面上的水氣比作雲。透過薄薄的水氣看到彩舟,好象在雲裏一般。一行白鷺正從水上飛起,好象在銀河上飛。這是多麼動人的景色,難怪作者在上片末尾要讚美“畫圖難足”了。“足”,完備,完滿。這裏作動詞用,是使之完滿的意思,這句是說畫也難以畫出。

面對佳麗的江山,作者不禁想起了六朝的歷史。六朝興亡交替頻繁,有着許多歷史教訓。作者以亡國之君陳叔寶(陳後主)爲典型,集中批判了六朝統治者的腐朽荒淫。“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念”,這裏當想起講。“往昔”,過去,指六朝的歷史。“繁華竟逐”,是說互相爭着過豪華奢侈的生活。這是批評六朝的帝王、官僚和貴族。陳叔寶是六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他的昏庸荒淫尤其驚人。據歷史記載,隋朝大將韓擒虎帶兵滅陳,當隋兵打到陳的都城金陵朱雀門外時,陳叔寶和他的寵妃張麗華卻還在結綺閣樓上尋歡逐樂。城破以後,陳叔寶被俘,張麗華被殺,這段歷史,唐朝詩人杜牧曾在《臺城曲》中諷刺說:“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王安石寫的“門外樓頭”用的就是這個典故。“悲恨”,指亡國的悲哀和遺恨。“相續”,接連不斷,這裏是說東吳、東晉、宋、齊、樑、陳一個朝代跟着一個朝代都滅亡了。接着詞人又感慨地寫道:“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下距王安石的時代很久遠了,所以用“千古”來形容。“憑高”,指居高眺望,也就是上片說的“登臨送目”。“漫嗟[jiē]”,空嘆。“榮辱”,這裏指國家的興盛與衰亡。“千古”兩句是說作者登高弔古,只能空嘆朝代的興亡。“六朝舊事隨流水”是說六朝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是作者借大江東去寫他對人世變化的深沉感慨。“但寒煙衰草凝綠”,“但”,在這兒是隻有的意思。“煙”,指雲霧一類水氣。“凝綠”,形容草色不鮮活。這種淒涼的秋色,反映了作者弔古傷今的情緒。

封建統治階級,往往不能從歷史上吸取教訓。作者看見許多人還在那裏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因而作品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結束全篇,批判的意味很深。古代把賣唱的歌女叫“商女”。陳叔寶寫過一首《玉樹後庭花》(簡稱《後庭花》或《後庭》),古人把它看做亡國之音。杜牧在《泊秦淮》詩中曾說:“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王安石和杜牧的感慨,表面上是嘆息歌女“不知亡國恨”,實際上卻是譴責那些沉醉於歌舞,過着豪華生活的人,含義曲折,耐人尋味。

相關試題及答案

⑴請聯繫全詞主旨闡述最後一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的深刻含義。

⑵綜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懷古》《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三首懷古詞作,請簡要概括懷古題材詞的一般特點。 (不超過100字)

3、試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千里澄江似練,翠峯如簇”句中的景色。(2分)

4、詞的上片在寫景上有何特點?(2分)

5、作者在詩的末兩句寫到“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有何用意?(2分)

閱讀答案

⑴意在說明北宋一些人並未吸取南朝滅亡的教訓,仍不思進取,安於現狀,仍在粉飾太平,尋歡作樂。

⑵①懷古實爲傷今②多將當時的國勢身世寫入③上闋多爲寫景起興,下闋多爲抒情議論④多用典,借歷史人物事件諷喻當今⑤風格多爲雄渾豪放悲壯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

3、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象一條白鏈,青翠的山峯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

4、“似”“如”二字運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對比鮮明;“雲淡”、“鷺起”,動靜相生。全片由遠而近,描繪了一幅肅爽的金陵晚秋圖景。

5、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詩意,指出六朝亡國的教訓已被人們忘記了。這結尾的三句借古諷今,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