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茶葉宣傳片腳本

江畔茶

(宣傳片腳本)

茶葉宣傳片腳本

江畔森林康養人家座落於泰和印霞江畔,比鄰贛江石虎塘樞紐,三條高速三條旅遊公路相傍而過,泰和高鐵站近在尺咫,距井岡山機場30公里,豐富的特色民俗文化、農墾知青文化、古村落文化與手工藝的江畔茶文化交相輝映,逐漸成爲吉安乃至省內外的旅遊康養基地。

吉安市泰和縣江畔古村是廬陵文化古村之一,肇始於北宋,歷經千年,爲千年古村,村中保存有連片的100多棟廬陵風格明清建築、祠堂、書院、當房、民居及村四周幾千畝茶園,擁有象徵廬陵科舉文化的魁星塔和狀元橋,還延續有人戲和龍燈等廬陵地方民間傳統文化藝術以及融合一體茶文化、具有深厚廬陵區域特徵的贛商文化,被稱爲“五義之村”。

宋代、明代和清代之廬陵、泰和,科舉風氣濃厚,讀書入仕是大多數人的畢生願望和追求,因此科舉文化的種種風俗信仰便和科舉制度相伴而生,成爲廬陵文化中有趣的一面,江畔古村作爲一個千年古村,留下了一系列科舉文化的遺蹟遺址、風俗茶文化和美好傳說。

江畔古村佈局奇特,整個村莊以“筆、墨、紙、硯”作爲象徵來規劃佈局,以村中心兩口池塘爲“硯臺”,向四周散開,北面進村的道路穿村直達中心,把兩口古塘一分爲二,稱爲“筆巷”,道路向村後北門口的“筆架山”延伸。“筆架山”贛江邊,有一座魁星文塔,又稱狀元塔、情字塔,就是“如椽大筆”,塔旁還有顆被稱爲“筆架樟”的數百年大樟樹,分3-4枝大樹杈,枝繁葉茂。從遠處看,石塔就象一支如椽大筆,斜架在“筆架”上。

村後有八口塘,組成“七星伴月”的古風,古塘環環相連,口口相通,聚集山澗來水,匯成涓涓一溪,從古塔旁潺潺流過,向東注入贛江,這就是該村永不枯竭的“文墨”,而村子四周近上萬畝茶園、果園、田地就是“紙”,形成了千年歷史的“文房四寶”村落古文化,使得千年古村“崇文重教,人才輩出”。

我國有着歷史悠久的茶文化, 泰和也有自己豐厚的茶文化。“客來敬茶” , “有空來家裏飲茶” , 這是泰和人的傳統禮節和日常用語。而詩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 中更是把泰和茶視爲了能清熱解毒的良藥。 相傳清朝乾隆皇有一次夏天遊江南, 因中暑而大病不起, 雖有御醫在旁, 卻難痊癒。 幸有吉安籍官員將攜帶的泰和綠茶熬成濃茶湯, 供皇上飲用, 幾天後乾隆的病竟好了。於是乾隆悅贊泰和綠茶爲“神、 奇、 妙”茶。隨後自然成爲帝皇的貢品,爲江西三大名茶之一。據1959年編印的《泰和縣誌》記載:“本縣盛產江畔茶,清代爲朝廷貢品,馳名全國”。目前,泰和綠茶主產地爲泰和沿溪江畔。每年的銷售額達3萬公斤,且形成產量逐年上升的態勢,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長效價值。真可謂是“一縷茶香繞江畔,年年新茶潤人心。” 

1927 年,林彪參加吉安附近戰鬥,回井岡山路過泰和沿溪江畔時, 喝了幾碗當地老百姓泡的綠茶後,爬山涉水 30 公里仍不口乾舌燥。 於是泰和綠茶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 1956 年, 時任國家副主席的他念念不忘泰和茶,建議在泰和墾殖場辦茶場,大力發展泰和綠茶。於是, 江西省委、省政府遵照指示, 動員和組織了大批城鎮知識青年到沿溪山開墾荒地, 開天闢地興建茶園3573畝,創辦茶場。 其後, 他不僅親自過問江畔茶場的生產與發展, 而且還從廣州指派茶葉專家與農藝師到茶場指導生產。 他說:“好、 很好, 茶質佳, 湯色靚, 留香長, 回味甘。 這是同志們多年艱苦奮鬥, 辛勤勞動的碩果啊! ” 現在泰和墾殖場形成了上千畝的茶葉基地, 印霞江畔一片碧綠青翠, 生機盎然。泰和場的茶葉主要有精製綠茶和花茶,高檔名茶多次在省、地區獲獎(見泰和墾殖場志),每年的產茶旺季。萬合、沿溪等鄉村的村民數千人(高峯期甚至每天達3000人)前來採茶、製茶、揀茶。年生產精製茶405.83噸,出口精製綠茶21噸。 

2000年,泰和墾殖場改制,茶廠逐漸走向市場經濟,2014年,組建泰和江畔茶葉專業合作社,整合周邊旅遊產業、文化資源,聯合打造以茶葉產業爲主的旅遊森林康養產業,涵蓋了康養特色服務項目,如採摘、垂釣、拓展、親子教育、養老、醫療、特色農林事體驗等。運動健身場所、遊步道等森林康養設施設備應有盡有。江畔森林康養人家多次參加學習交流,培養森林康養人才,具有一流的服務水平和實踐能力。

泰和江畔茶採於春分至清明期間。 採摘標準是, 特級茶鮮葉標準爲一芽一葉;1~2 級茶標準爲一芽二葉。 通常, 制 500 克特級綠茶需採 4. 5 萬個左右芽葉。 鮮葉進廠後及時進行揀剔,剔去紫色葉、 病蟲葉及其他雜質, 保持芽葉大小和色澤均勻一致。

江畔茶從採葉到製成要經過殺青、揉捻、炒二青、復揉、初幹、烘乾等6道工序。

殺青:在手工製作茶專用鍋中進行。鍋壁用青磚磨光洗淨。晝看鍋底灰白,夜看鍋底紅,鍋溫爲160—180℃,鮮葉入鍋時有噼噼啪啪的響聲,投葉量每次爲0.5—0.6公斤。炒葉時拋炒抖結合,先抖後悶,抖悶結合,做到快翻、高揚、撒開、撈淨,至葉表失去光澤,葉梗析而不斷,葉質柔軟不粘手,青氣逸散,清香初露爲適度,即進行起鍋攤涼,歷時約4—5分鐘。

揉捻:將攤涼的殺青葉隨即在具有棱骨的篾盤中進行,一鍋殺青葉作一次揉捻,用雙手握茶往前後來回旋轉攤揉,利用腕力使揉捻葉不漏散外面,上下滾揉與攤、揉、抖相結合,用力要輕得適宜,揉捻葉緊捲成條即可。

炒二青及復揉:散發水分,進一步使葉子卷緊成條,對外形內質的提高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鍋溫120—150℃,以抖炒爲主,待茶條粘性減少、手握成團,拋之即散時進行復揉,使條索緊結。復揉手勢要輕鬆,以免茶葉斷碎。

初幹:初幹是在鍋內進行。鍋溫降至100℃左右,條索彎曲成眉狀,在鍋內摩擦有點響聲,手握茶葉有刺手感,白毫開始顯露時起鍋,攤涼10—15分鐘,使葉內水分重新分佈均勻,防止外幹內溼現象。

烘乾:採用焙籠烘焙。焙心上墊上一層潔淨無異葉的紗布或白紙,將初幹茶薄鋪其上,厚度不超過2釐米,每隔3—5分鐘下籠翻動一次,做到翻得輕,翻得勻。烘至足幹後下籠,趁熱裝箱。

經過以上手工製作的江畔茶,外形條索緊細,粗細均勻,略帶彎曲,形如魚鉤,銀毫披露,白色茸毛而有光澤;湯色透明清澈,略呈淺綠;芽尖細葉舒展,茶味濃郁,入口醇香,回味久長,沁人肺腑。

江畔茶爲純手工製作。一年可採摘4次,其中尤以清明前精製的茶葉名貴。泰和江畔茶的主要特徵是, 茶葉肥厚, 條索緊細微曲,身披茸毫, 色澤銀白透綠, 香氣清高, 伴有荷花芳香, 湯色綠而透亮, 滋味醇厚甘爽, 茶味 持久, 葉底嫩綠勻整明亮。是全國名茶之一。陸羽在“茶經六之飲” 輯錄全唐名茶中特別記載: “品味俱佳” ,給予了泰和茶極高的評價, 成了進貢皇帝的上品, 從此使泰和茶走出了“深閨”。江畔茶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元素,常飲具有一定的抗結石和抗癌的功效。據蒸青樣生化測定, 茶多酚 42.84%、 氨基酸 1 .47%、 幹茶樣分析, 茶多酚 38.31 %、咖啡鹼 5.5%、水浸出物 45.03% ,具有重要的養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