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散文寫作的技巧精品多篇

散文寫作的技巧精品多篇

長於抒情,語言優美 篇一

散文是長於抒情的一種文學體裁。這是因爲:(一)它形式靈活,作者可以根據表達的需要,隨時運用抒情方式。(二)它一般都採用第一人稱,寫“我”的所見所聞所感。在作者的敘寫中,我們能直接聽到作者的聲音,感受到他的脈搏的跳動。這兩點,除詩歌以外其他體裁是無法與之相比的`。

散文雖有抒情散文和記敘散文之分,其實,二者並無絕對的界限。抒情散文固然應有真摯的濃厚的感情,記敘也不能沒有作者的感情激盪,不同的只是前者較多直接抒情,後者大都寓情於敘述或描寫之中。如矛盾的《白楊禮讚》的結尾是用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這是一種重要的抒情手段,運用得恰當,能起到動人心絃的作用。“讓那些看不起民衆,賤視民衆,頑固的倒退的人們去讚揚那貴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幹秀頎

的)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吧!但是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間接抒情的手段很多,如選用最含情的典型材料,與細節;恰當的安排語言,從語言的節奏裏傳達感情等等。這裏要簡要講講“託物言志”的問題。

託物言志或寄情於景,作爲間接抒寫感情的藝術手法,在詩歌和散文裏經常爲作者所採用的(在多數情況下,它也常常要輔之以直接抒情)。《白楊禮讚》裏的白楊,就是有所託物的:“我要讚美白楊樹,就因爲它不但象徵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質樸,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裏那月色映照下荷塘幽美而又有些陰冷、寂寞的景色,恰恰就是他對黑暗現實不滿而又尋求不到出路的抑鬱心情的寫照。用這種手法來抒情,蘊涵深厚,更富有詩意,耐人尋味。

在運用這一手法時,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寫“物”必須“形”真“神”似,“物”與“志”、與“所寄託”之間必須有某些相似或聯繫處。《白楊禮讚》裏所寫的白楊,其外形的質樸、參天聳立以及不畏嚴寒等,不正是它的形象嗎?這形象,可以很自然地引起我們的聯想,從而看到它與正在爲民族解放而鬥爭的我國北方農民的某些明顯相似之處。

因爲散文的篇幅短小,所以,它對於語言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作者應推敲字句,講究語言優美,就這一點說,也同詩歌有些相近。

從許多作品看,優美的散文語言有以下幾個要求:

(一)精確、凝練。準確、凝練,就是用最恰當而又儘可能少的語言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

《雪浪花》描寫了一位名叫“老泰山”的漁民。開頭寫“我”初見“老泰山”時的情景,寫到海浪是由無數浪花匯成的,“老泰山”也“恰似一點浪花”,別看是一個普通的漁民,而“塑造着人民江山”的正是這無數“老泰山”一樣的普通人,這是本文的主題。開頭寫海浪,有襯托、比喻作用,正是爲了寫人,它包含着豐富、深刻的思想,其語言又是何等的精煉。

(二)生動形象,飽含感情。生動形象就是寫人、繪景有聲有色,微妙微肖。冰心的名篇《櫻花贊》之所以有魅力,除內容外,生動形象,飽含感情的語言美,應試重要原因之一。

(三)語調和諧,讀來順口。針對近幾年來散文作品不甚重視語言,特別是有些作品不能朗讀上口的問題,不少老作家都有些意見。曹靖華在《談散文》(見《飛花集》)裏說:“不但詩講節奏,散文也該講節奏,講音調的和諧。也應該下字如珠落玉盤,流轉自如,令人聽來悅耳,讀來順口。.。.。.”。優美的語言,多種多樣,應不拘一格。有的文字樸素,有的辭藻華麗,只要它們有充實、正確的內容。就“濃裝淡抹總相宜”,不能因個人的偏愛而排斥其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初學寫作者總以爲辭藻華麗纔是美,有些人甚至不管有無必要,總愛濫用形容詞與感嘆詞。“英雄的八億中國人民,正以翻天覆地,移山倒海之勢,浩浩蕩蕩,威威武武,奔勇向前……”類似這樣任意堆砌,華而不實的語言,是應當堅決避免的。我們認爲,優美的語言,首先應表現在內容的正確及語言的精練上。“散文家不僅要掌握華麗的文采,而且要善於控制它;不僅要掌握樸素的文采,還要善於發揚它。”(見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筆談散文。說散文》)。徐遲的這段話,講的是很深刻的。

幅短小,題材廣泛。 篇二

同小說,劇本比,散文的篇幅是短小的。唐代柳宗元《永洲八記》之一的《鈷鉧潭西小丘記》,只有四百字。有敘事、有議論,不僅寫景細緻生動,還表現了他抑鬱的情懷,很耐人尋味。宋人周郭頤的《愛蓮說》更短,不過四百來字,因爲散文不像小說、劇本那樣必須具備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所以題材也可以顯得十分廣泛了。還可以以一些片段作爲材料,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凡是我們所見所聞所感,雖然只是一個片段、一個場景、一點思想的火花、一曲感情的波瀾。所有這些無法用小說或劇本反映的內容,卻往往是散文的好材料。

題材廣泛,特別是在“小”題材方面有寬闊的天地,是散文的主要特點。我們應該善於運用這一個特點,使散文更迅速的從不同的生活側面來謳歌,來反映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當然,這並不是說,在散文寫作中我們可以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無需再題材上費什麼氣力了。這裏,有兩點是必須注意的:

( 一)、要寫自己有深切感受的人、物和事。散文作家們在論及散文題材廣泛時,幾乎都要談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有許多感人的或蘊含着深刻哲理的好散文,都是在對某一人、物和事有深切感受的情況下寫出來的。如果吳伯蕭同志不是在延安生活了八年,親自參加了大生產運動,對他曾使用過的一輛紡車有深厚的感情,怎麼能寫出《記一輛紡車》來?

(二)、把所寫的人、物和事,放在廣闊的時代背景上,從深處去開掘其思想意義,即應能從浪花見激流,賦予“小”題材一“大”意義。例如: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所寫的內容是:在百草園捉蟋蟀、拔何首烏、捕鳥雀;回憶長媽媽所講的美女蛇的故事;在三味書屋時所見到的先生的嚴厲,學生的嚮往自由生活及偷偷地畫畫等情景。既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也沒有什麼重大的事件,片片段段,而這些片段,一經魯迅先生連綴在一起,就反映了一個重大的主題,即通過對從百草園歡暢生活到三味書屋呆板歲月的敘述和描寫,批判了封建教育的腐朽。魯迅這篇文章寫於一九二六年,當時正是文化領域的反動勢力提倡“整理國政”、“尊孔讀經”的時候,爲適應革命鬥爭的需要,魯迅先生寫了這篇向封建勢力進攻的很有戰鬥性的文章。

散文寫作的技巧 篇三

對於散文,較寬泛的文體定義是認爲文體只有四類:散文、詩歌、戲劇、小說。它是一種自由、靈活地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形式精粹親切。表達人們對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而散文與記敘文的最大區別在於,散文中所寫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是從自身感悟出發,是我們對事物特殊意義和美的發現。這種發現,是知覺、思維、感覺的綜合思維結果,體現着人們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而記敘文是記錄生活中的人和事,並不從作者的感悟出發。

散文的取材十分廣泛,不間萬象、宇宙萬物、各色人等、宏觀微觀無不涉及,而這些材料一旦出現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觀感悟,代表着人們的人生經驗、觀點感受。所以,同樣的材料,不同的人看到的內涵是不同的。我們把散文的取材叫“形”,把寫作者的感悟叫“神”。散文的文體特點就是:形散神聚。

散文的寫法較其他文體更活潑自由,不拘一格。常見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記敘,也是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散文常把記敘、抒情、議論等融爲一體,夾敘夾議。表現手法上能出奇制勝,讓讀者產生新鮮獨特的閱讀感受。散文的結構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在材料選取上,般運用聯想手法。

總體來看,抒情的散文有時氣勢磅礴,有時低吟淺唱;記敘的散文如詩如畫,曲徑通幽;議論的散文情真意切,精彩紛呈……但是,不管大家怎麼樣安排文字,怎樣組織材料,歸根結蒂還是爲了表達他對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受悟。

首先,沒有感情就不成其爲散文。散文對作者主觀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體中僅次於詩歌的。散文一般的寫作規律是:對事物、人生、景觀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化昇華,敷衍成文。這感悟就是散文的意味之本,是散文的中心立意。可是要表現這樣的中心立意,就得抒情。所以好的散文、記敘、議論都帶有強烈的感情,字裏行間都有滲透着感情。

其次,散文的立意其實就是散文的感悟,有感悟纔有散文的寫作。可是普通尋常的感悟是不得人心的,看見蠟燭想起老師,看見葵花想起國小生……這些“感悟”已經不再給我們產生美感,而是產生憎惡;這樣寫作已經不再是生產精神產品,而是謀殺我們的閱讀慾望。散文的立意要求獨特,就是說作者的感悟是體現作者獨特情志、獨特感受、獨特體驗的感悟,是他人所不能產生的精神產物。

如《人類,止步吧!》一文。把文章的立意放在對《天淨沙·秋思》一詞的全新詮釋上。分爲三個小標題:1、枯藤+才能樹+昏鴉=優質的木材;2、小橋+流水+人家=人類的日用品;3、古道+西風+瘦馬=桌上的美食。這一巧妙的構思,把散文的靈動、形散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當然,對於環境的問題不是什麼獨特的發現,可是作者不是簡單地申明要保護環境,而是把目光定格在“人們在做什麼、做了什麼、有什麼後果”,提醒人們應該反省。散文以感悟爲靈魂,但感悟是什麼,得在文章中說明白。有些散文含蓄,不明說感悟,但文章的景緻、人物、事件均可以反映向感悟。感悟的清楚明白如同記敘文的主題一樣,要明白暢曉,讓人覺得可喜,引人思考,同時要清楚地出現在文章中。

如《親近你》一文,就把抽象的感悟“體驗“通過大量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幼鳥第一次避開慈母的呵護,飛翔有藍天白雲下,他體驗到了自由的博大;蓓蕾在一場春雨後,綻放笑臉,新奇地看着這個世界,他體驗到了塵世的紛雜;海燕在暴風雨中長鳴,勇敢他宣傳革命聖火的到來,他體驗到了勝利的喜悅;蝴蝶第一次來到大花園,飛東飛西,萬紫千紅的花爲她綻放,它體驗到了人世的熱情……”通過這些具體的意象,作者的感悟就很容易讓讀者感同身受了。

總之,含蓄的感情也罷,激昂的感情也罷,都要真實地表現出作者的狀況。散文因爲有對生活或事物的感悟,就得采用夾敘夾議定書表達方式,引導讀者理解,體味文章的意味。如《百合花的笑容》等文章,把記敘、議論有機結合起來,全文感情真實,渾然天成。望大家在今後的創作或是人生中都能如此。

散文寫作的技巧 篇四

1. 理清線索。

敘事性散文的情節雖不完整,但很有條理。閱讀時,我們不妨首先把握住作文的行文思路,看看作者敘述了一件什麼事,怎樣敘述的。

2. 巧借聯想。

充分展開聯想是散文敘事抒情的重要表現敘事散文手法,爲此,我們閱讀敘事性散文最重要的抓住聯想的結合點,形與神的結合點,更好地體味散文的感情,領悟散文的意境美。

寫作要求

一、材料真實

允許進行修飾,在真實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加工、刪改。

二、主旨:去向正確,有真情實感

所謂取向正確,是要求作者愛該愛的,恨該恨的,批判社會所不能容忍的,讚揚社會所認可的。在這個基礎之上,再來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因爲文章一經寫成,就成了社會產物,那麼寫作者就要對社會負責任,我們對真情實感的理解不能太狹隘,太個性化。

三、構思:(又可以叫做結構或模型)

1、一事+議(①一事+一議;②議+事+議)

2、多事+議(①事+事+議;②議+事+事+議——③事+議+事+議④(總)議+事+議+事+議)

四、成功的關鍵

1、場面。不強調把過程寫得很清楚,只要求會選擇典型場面,寫好一個個場面。

2、細節。運用細節描寫將細小的行爲、語言、神情、心理等寫生動、具體。

3、感性與理性的融合與統一。記敘文往往是以情動人,大多數同學以爲寫記敘文就是寫一件事,事件寫完文章就結束了。這樣只是在感性的層面滑動,沒有理性的深度,只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文章才更有感染力。

寫作方法:

敘事散文是以寫人、記事爲主要內容的散文。它往往通過敘述事情的經過,反映社會生活;或刻畫人物形象,表達作者愛憎感情。好的敘事散文如行雲流水,妙趣橫生,處處充滿美感。那麼,怎樣才能寫好敘事散文呢?

一、精心構思。

敘事散文雖然以寫人、記事爲主,但它並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而是截取幾個生活片斷,或一、二個場景。寫人也比較概括,只是着重突出人物的某一側面,而不需要塑造典型人物。正所謂“一粒沙裏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這是散文創作的至高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構思是關鍵。

如鐵凝的《套袖》意在表現作家孫犁質樸勤勞的品質,但文章並沒有正面描寫他的感人事蹟,而是以小見大,抓住孫犁的套袖來寫,以此作爲情感的憑藉,頗具匠心。因爲套袖本身就有質樸勤勞的特質,這跟孫犁的人格相似。

二、線索分明。

線索是貫穿全文的脈絡,也是作者組織材料時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點,要做到“不散”,就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還要有一條聯綴全篇的線索。敘事散文的情節是不完整的,這更需要有一條內在的線索把材料串聯起來。當然,線索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時間,也可以是空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還可以是無形的思想情感。

又如鐵凝的《套袖》,文章以“套袖”爲線索,按時間順序,串起了許多關於“套袖”的事件,重點寫孫犁老師的“套袖”,思路清晰,詳略得當;本文記敘人生不同時段不同場景下關於“套袖”的回憶,互相映襯,既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又深化主題。

三、細節生動。

細節描寫是指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細小環節或情節的描寫。細節描寫表面上看似閒筆或贅筆,信手拈來,無關緊要,可有可無,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設置和安排,不能隨意取代。敘事散文儘管偏重於對事件的概括敘述及對人物粗線條的勾勒,但並不排斥細節描寫,相反,簡約生動的細節描寫能夠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如馱馱的《半邊錢》(片斷):

列車緩緩啓動了。這時,爹從上衣袋中摸出一張皺巴巴的10塊錢,遞給站在窗邊的我。我不接。爹將眼一瞪:“拿着!”

我慌忙伸手去拿。就在我剛捏住錢的一瞬間,列車長吼一聲,向前急馳而去。我只感到手頭一鬆,錢被撕成兩半!一半在我手中,另一半隨父親漸漸遠去。望着手中污漬斑斑的半截錢,我的淚水奪眶而出。

僅過了半個月,我便收到爹的來信,信中精心包着那張半截兒錢,只一句話:“粘後再用。”

這是一篇表現父愛的散文,其中站臺遞錢和一封特殊的來信這兩個細節特別感人。試想,父愛如山,卻又家境貧寒,這讓父親、兒子和讀者情何以堪?

四、善於聯想。

所謂聯想,是指對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想象活動。由一事物過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在這種聯想活動中,事物的特徵和本質,更容易鮮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認識也能不斷提高和深化。作者的知識積累越豐富,則對生活的感受愈敏銳,越易於觸類旁通,浮想聯翩,文思泉涌。聯想是敘事散文的重要表現手法,好的聯想,能開闊意境,昇華主題。如鐵凝的《草戒指》(片斷):

一簇狗尾巴草爲茶道增添了幾分清新的野趣,我的心思便不再拘泥於我跪坐的姿態和茶道的表演了,草把我引向了廣闊的冀中平原……狗尾巴草,莖纖細、堅挺,葉修長,它們散漫無序地長在夏秋兩季,毛茸茸的圓柱形花須活像狗尾。那時太陽那麼亮,壟溝裏的水那麼清,狗尾巴草在陽光下快樂地與澆地的女孩子嬉戲——搖起花穗掃她們的小腿。那些女孩子不理會草的騷擾,因爲她們正揪下這草穗,編結成兔子和小狗,兔子和小狗都搖晃着毛茸茸的耳朵和尾巴。也有掐掉草穗單拿草莖編戒指的,那扁細的戒指戴在手上雖不明顯,但心兒開始閃爍了。

本文要表現的是冀中平原少女的純真與淳樸,但作者並沒有單刀直入切入主題,而是先寫了日本友人茶藝上的狗尾巴草,然後聯想到冀中平原上的狗尾巴草及由狗尾巴草編成的草戒指,讓草戒指成爲表現中心的媒介,聯想自然,寓意深刻。

五、寓情於事。

情感是散文創作中的重要因素,大千世界中凡可以入筆的東西一旦注入情感便彷彿有了靈性,寄託着作者的某種思想或哲理。敘事散文雖然沒有刻意抒情,但行文的目的同樣在於表現作者的認識和感受,用心品味,你就會發現字裏行間無不滲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是作者情到深處的自然流露。如張曉風的《有些人》(片斷):

他蹲在泥地上,揀了一塊碎石子,爲特別愚魯的我講起行列式來。我焦急地聽着,似乎從來未曾那麼心領神會過。泥土的大地可以成爲那麼美好的紙張,尖銳的利石可以成爲那麼流麗的彩筆——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書本的朱注之外瞭解了所謂“君子謀道”的精神。

代數老師姓什麼,我竟不記得了,我能記得國文老師所填的許多小詞,卻記不住代數老師的名字,心裏總有點內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應該不甚困難,但總覺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許多我記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價值嗎?

作者敘寫了自己中學時代的代數老師臨考前在泥地上用碎石子教“我”行列式的往事,表面上看,平淡無奇,卻句句含情,充滿了對教師的感激、敬佩之情,又有一種深深的遺憾。

散文寫作的技巧 篇五

議論性散文可以包容豐富的內容,便於抒發真摯的情感,表達深刻的思想,顯示出較深厚的文化底蘊,最容易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但是要寫好議論性散文並非易事,不少考生在寫作此類文章時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入題較慢。入題較慢當然不算離題,但卻往往使整篇文章顯得扣題不緊,中心不夠突出,這樣的作文自然不容易獲得高分。選取XX年全國卷大學聯考優秀作文中幾篇比較典型的議論性散文的作文開頭,簡要介紹幾種快速入題的方法。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牆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裏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係呢?是什麼樣的關係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以下是幾篇優秀作文的入題技巧:

一、由新穎形象的比喻入題,直接扣題

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活中的兩隻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長都和他們的理智及情感有關。(江蘇考生天平和七絃琴)

將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類生活中的兩隻腳印,首句入題,就形象地點出了情感與理智的內在關係情感與理智對認知具有重要的影響。這樣的開頭,入題迅速,閃爍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二、由生動貼切的擬人入題,激發想像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爲花給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摯友,因爲蜂給予她生命的延續。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過是埋頭苦幹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過是遊戲花間的浪子。(湖北考生學會歷史的旁觀)

文章開頭賦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連物都會帶着情感的眼光來評價、認知事物,更何況是情感豐富的人?通過生動貼切的擬人手法,將話題的內在含義巧妙點出,不僅喚起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相關聯想,更體現了作者的睿智。

三、由精彩深刻的設問入題,啓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與厭惡之情,然而,當這種好惡之情摻入對真理的認識時,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山東考生勿以好惡論斷之)

一起筆就緊扣情感與認知,以一種假設將讀者的思維引向對本質問題的思索,文章的立意顯得十分深刻。這樣的入題方式,將設問的修辭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簡潔,卻分量十足。

四、由優美的排比句式入題,先聲奪人

你會因喜愛北國的皚皚白雪而對南國的椰樹海風不屑一顧嗎?你會因沉迷於江南的小橋流水、青瓦白牆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美嗎?你會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經典名著紅樓夢嗎?你會鍾情流行音樂而厭煩沉悶乏味的古典音樂嗎?古希臘哲人曾說,人是感情的動物。因此,面對大千世界,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喜好憎惡往往會影響到對人、對事的看法。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架天平,有個自己的標準,用來衡量周遭的一切。(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優雅的語言、和諧的音節、豐富的形象還不足以觸動你的情感嗎?還不足以讓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來對美的感知,對人對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響嗎?

五、由抒情議論入題,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親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隕落,我們才悲哀於死神的無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與疾病殊死鬥爭,我們才詛咒病魔的猖獗橫行;常常是我們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們才正視社會上的毒瘤。 (江蘇考生放下感情的葉片)

這樣的語言是不是很容易喚起你的共鳴?這樣的開頭,既飽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導我們觸摸到了這樣的本質感情的葉片時常遮擋住我們理智的目光。

六、由名言警句入題,彰顯底蘊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語所說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故而,在認知事物時便不自覺地附着了濃濃的個人情感。於是有了情人眼裏出西施的纏綿,感時花濺淚的悲慼。(山東考生怎一個情字了得)

文章開頭即緊扣住一個情字,在三句話中嵌入了三句有關情感的名句,顯示出了考生較爲紮實的寫作功底。底蘊說白了就是積累,走上考場的時候,你該積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吧,而你所積累的東西不只是爲了那道僅值4分的名句填空題吧。

七、由對比手法入題,表明立場

有時候,感情是一劑善變的藥,融在愛人的酒杯中,苦澀裏也能品出甘潤;有時候,感情是一把雙刃劍,握在敵人的手裏,縱輕輕揮下也覺得傷痕累累。(浙江考生真情誠可貴 理智價更高)

感情既是能化苦澀爲甘潤的善變的藥,又是可以帶來累累傷痕的雙刃劍。精緻的比喻將情感的兩重性揭示出來,構成巧妙的。對比,非常形象地點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誠可貴,理智價更高。

八、由假設情景入題,埋下伏筆

如果你正趕時間,可是走到路口卻被人告訴前面過不去。如果這個人是你認識的人,你會怎麼辦?如果這個人是陌生人,你又會怎麼辦?

是啊,假如遇到這種情景,我們該怎麼辦?是從感情親疏的角度出發,對所認識的人相信多一點,對所不認識的人相信少一點,還是反過來?假如其他類似的情景,又該怎麼辦?很自然地,我們便順着作者的思路追尋下去,去看看作者預設的答案到底是什麼。

九、由品評時事入題,追蹤本質

APEC讓全世界颳起了唐裝熱。看着那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們着一身相同的唐裝時,我不禁吶喊,我愛唐裝!曾經,這樣的傳統服裝讓國人排斥,單調乏味,不及洋裝輕便舒適,人們抱怨過,人們責難過,穿着這樣的衣服甚至讓他們羞愧,我不禁要問:一件衣服,有那麼多過錯嗎?(湖北考生我愛唐裝)

直接以APEC會議引起的唐裝熱入題,聯繫對唐裝前後情感態度的不同,引出了對本質的追問衣服自然不會有對錯,錯的是人們的情感和認知。假如能在入題時用時事材料來緊扣話題,通過品評時事來追蹤本質,你的作文的開頭是不是也能帶着幾分新鮮,閃爍着幾縷智性的光芒?

實際上,一篇作文要脫穎而出,僅僅講究寫好開頭的技巧是不夠的。從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這些精巧的開頭並非只是簡單套用某種入題的技巧才顯示出新意來,而是結合了幾種或多種技巧,並且,從優秀考場作文的開頭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是這些考生駕馭語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語文素養,這纔是他們獲高分的根本原因。所以,希望同學們在備考過程中,既要有意識地借鑑他人成功的經驗,也要厚實自己的知識積澱。

散而不亂,形式靈活 篇六

有人說,詩歌的特點是在“詩”字上,雜文的特點是在“雜”字上,散文的特點是在“散”字上,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散文的“散”,除包含無音韻、格律限制的“散”體語言(此乃散文與詩歌的區別)這層意思外,主要指的是小說、戲劇的寫法方面的“散”。就表達方式說,是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的靈活運用。如記敘型散文,雖以記敘爲主,作者作者卻能隨時站出來抒情或議論,有的可以抒情成分多一些,近乎抒情散文;抒情散文雖以抒情爲主,卻都離不了敘述和描寫,有的又和議論相結合。就結構說,散文要散得開,它圍繞主題和中心線索,可以時而寫現在,時而寫過去,海闊天空,揮灑自如。所以,魯迅先生說:“散文的體裁,其實是大可以隨便的”(《魯迅全集》第10卷154頁)。這寫法的“散”,是散文的特點和長處。散文貴“散”不散,就寫得呆板,思路不開闊。難於更好的表現主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散而不亂的特點是很突出的。這篇散文最後把散開去的插敘收攏到中心線索上來了。主題,像一條紅線貫穿全篇把所有片段材料組織成一束整體。而且從頭到尾都是圍繞中心,緊扣題目,又是它散而不亂的原因。

散文寫作的技巧 篇七

散文的技巧,我認爲有這樣幾點:

第一,散文語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條是以口語爲基礎,而文語(包括古語和歐化語)爲點綴。其次是要清新自然,優美洗練。此外,還可以講究一些語言技法,如句式長短相間,隨物賦形,如多用修辭特別是比喻,如講音調、節奏、旋律的音樂美等。還有,可以運用排比、誇張、對比等手法。但是,不要過於注重辭藻華麗,過於言過於實。

第二,散文需要形散神不散,那麼就要求我們寫作時要有線索,有主線,圍繞主線展開聯想,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

第三,構思精巧。好的構思才能使文章吸引人,纔可以以質取勝。

主要特點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託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麼廣泛,表現手法多麼靈活,無不爲更好的表達主題服務。

爲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選材上應注意材料與中心思想的內在聯繫,在結構上藉助一定的線索把材料貫穿成一個有機整體,散文中常見的線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義或象徵意義的事物爲線索;⑵以作品中的“我”來作線索,以“我”爲線索,由於寫的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侃侃而談,自由暢達,使讀者覺得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

2.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作者藉助想象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寫來,可以融情於景、寄情於事、寓情於物、託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3.語言優美凝練,富於文采。

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也美麗),生動活潑,富於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經常讀一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從中學習選材立意、謀篇佈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鑑賞技法

散文鑑賞,重點是把握其“形”與“神”的關係。散文鑑賞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讀散文要識得“文眼”。

凡是構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寫得含蓄的詩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鑑賞散文時,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領會作者爲文的緣由與目的。“文眼”的設置因文而異,可以是一個字、一句話、一個細節、一縷情絲,乃至一景一物。並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讀散文要抓住線索,理清作者思路,準確把握文章的立意。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線索是文章的脈絡,二者是緊密聯繫的。抓住散文中的線索,便可對作品的思路瞭然於胸,不僅有助於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也是對作者謀篇佈局本領的鑑賞,從而透過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傳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線索通常有以下幾種:

⑴以事物的形象爲線索,如巴金的《燈》;

⑵以感情的發展爲線索,如楊朔的《荔枝蜜》;

⑶以時間順序爲線索,如劉白羽的《長江三日》;

⑷以空間順序爲線索,如朱自清的《綠》;

⑸以人物活動爲線索,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6)以事理爲線索,如唐韜的《瑣憶》。

3.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深入體會文章的內容。

散文常常託物寄意,爲了使讀者具體感受到所寄寓的豐富內涵,作者常常對所寫的事物作細緻的描繪和精心的刻畫,就是所謂的“形得而神自來焉”。我們讀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點,由“形”見“神”,深入體會文章內容。

4.注意展開聯想,領會文章的神韻。

聯想的方式有:

①串聯式:如《獵戶》“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

②輻射式:如《土地》以“土地”爲中心生髮開去,寫“熱愛生活,保衛土地,建設土地”;

③假託式:如《白楊禮讚》;④屏風式:如《風景談》。注意豐富的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到虛,這樣才能體會到文章的神韻,領會到更深刻的道理。

5.品味散文的語言。

一大特色是語言美。好散文語言凝練、優美,又自由靈活,接近口語。優美的散文,更是富於哲理、詩情、畫意。傑出的散文家的語言又各具不同的語言風格:魯迅的散文語言精練深邃,茅盾的散文語言細膩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語言氣勢磅礴,巴金的散文語言樸素優美,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清新雋永,冰心的散文語言委婉明麗,孫犁的散文語言質樸,劉白羽的散文語言奔放,楊朔的散文語言精巧。何爲的散文語言雅緻。一些散文大家的語言,又常常因內容而異。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的語言,鋒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語言,絢麗如雲錦;《風箏》的語言,凝重如深潭。體味散文的語言風格,就可以對散文的內容體味地更加深刻。瞭解情技

6.瞭解情技

瞭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寫作技巧,也就是大學聯考考點要求的“能鑑賞作品的表達技巧”。因此掌握諸如渲染、鋪墊、象徵、伏筆、照應、懸念、襯托、過渡等技巧有利於鑑賞散文,把握美文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