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敬業奉獻道德模範事蹟材料(多篇)

敬業奉獻道德模範事蹟材料(多篇)

2022全國道德模範事蹟 篇一

人人都有一顆嚮往外面世界的心,但總要有人留在這裏,幫助他們走出去。1986年,高中畢業的劉金翠在鄉親們期盼下以一名代課教師的身份留在了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點校,開始了鄉村教師生涯,在講臺上一站就是35年。

寒露時節,在廣福橋鎮三王村點校,劉金翠像往常一樣開展每日的教學工作。

三王村點校是廣福橋鎮最偏遠的教學點,山陡路窄,與外界的交通和通訊極爲不便。生於鄉村,長於鄉村的劉金翠高中畢業後反哺鄉村,以代課教師的身份留了下來。

劉金翠:(當時)我們這山裏的孩子沒有(老師)來教他們,家長們也不想去外面陪讀,迫切的希望我留下來,我也想爲他們做點什麼。

幾十年間,學校經歷並校裁減,教師走了一個又一個,村裏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少,劉金翠卻依然堅守在這一方講臺上。自1999年開始,三王村點校成了一人一校,同一間教室裏,劉金翠既任教學前班,又任教一、二年級複式班,“特殊的”教學模式對從教多年的劉金翠早已習以爲常。

今年,三王村點校一共招收了10名學生,課堂上,劉金翠是一對一地教學生每個細小知識點的老師,從口型到發音,握筆到寫字;下課後,她是哄孩子吃飯睡覺的“保姆”;竈臺上,她是劈柴燒火的炊事員。每天轉軸似的從清早忙到午休,劉金翠連坐下歇口氣的功夫都沒有,一個人忙不過來,她還把母親接來學校幫忙負責孩子們的午餐。

如今,村裏較富裕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鎮上或縣城的學校去讀書了,在三王村點校就讀的孩子基本是留守兒童,劉金翠深知對這些孩子需要傾注更多的關愛,她經常利用放學後和週末時間開展家訪,及時發現並解決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讓一批批山旮旯裏的孩子健康、茁壯成長。

天有不測風雲,35年間,劉金翠生活命運多舛,愛人患病去世,自己和在沿海打工的兒子遭遇車禍,相繼給她生活重擊。2016年的車禍造成她腰椎粉碎性骨折,爲不耽誤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她僅僅在病牀上躺了四個多月,就拄着雙柺回到了心愛的課堂上。

多年來,劉金翠也曾有許多走出去的機會,但是看着山裏孩子們天真淳樸的笑臉,渴望的眼神,鄉親們的期盼,她毅然決絕地留了下來,執着堅守着讓村裏的孩子們走出大山的教學信念,繼續一人一校的鄉村教學生活。

從當年的滿頭黑髮到如今的兩鬢斑白,劉金翠把人生最美的35年獻給了三王村點校,獻給了山旮旯裏的孩子們。正是因爲她的堅守,才讓生活在山村的孩子眼中看到了對未來的期望。

愛的雙手,捧起的是幸福的笑臉 篇二

三十年來,每當年輕、年老的同事有困難時,她總會積極地替他們想辦法,出主意,出錢又出力,幫助他們度難關。幾十年來,她還利用工作之餘,爲無數青年教師牽線搭橋,促成幾十對美好姻緣,使他們安心教學,爲構建和諧校園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另外,她還組建了“風中女教工舞蹈隊”。她自己出錢買來了播放器,下載音樂,從網上學習動作,然後手把手教給大家。每天,她都及時充好電,七點半準時來到操場或舞蹈室組織大家練習。無論是誰加入,她都笑臉相迎。既鍛鍊身體,又愉悅心情,舞蹈隊很快就從原來的幾個人發展到了幾十人。

愛放在懷裏是一個世界,愛放到世界就是整個宇宙!愛生如子,愛校如家,感恩社會是她生活中最大的快樂。

道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篇三

本人自2001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教學工作,現任八年級(10)班班主任及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兼任國中數學教研組長。自工作以來,一直堅持出滿勤,從不遲到、早退,從不曠課,一直在教育教學第一線,一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以校爲家,任勞任怨,恪盡職守,甘於奉獻,團結同志,關心集體,真正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學新理念。任教10年來,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許多不平凡的事蹟,也贏得了廣大師生及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一、思想政治方面

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政治學習,用科學發展的理論去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

二、教育教學方面

對教學工作,從不馬虎,本着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人民的教育事業負責,堅持認真備課,努力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認真布臵和批改作業,注重個別學生的輔導,注重分層次教學。努力增強上課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班主任工作方面。

自2001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一件責任大,事繁瑣的工作。對學困生,我首先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 克服他們的自卑心理,多次進行反覆教育,以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和勇氣,增強他們的紀律觀念;對優等生,對他們精益求精,逐步培養他們的抗挫折的能力,做好學生的楷模。我深知良好班集體的形成跟班主任的勤奮有直接關係。因此我每天早出晚歸,到教室檢查學生到校及紀律、衛生打掃情況,沒來的學生要及時給家長打電話,違反紀律的要及時進行批評教育。曾有多次,爲了輔導學生,爲了對一部分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自己忍累捱餓,心力交瘁,但心裏還是很充實的。也經常爲了學生,我不顧自己的身體,也顧不上自己的孩子及家人。作爲一名母親,我覺得虧欠孩子的太多、太多!但也總覺得自己在幹一項神聖的職責,是領導、家長及學生的信任使我揹負責任,是強烈的責任心使我激流勇進。

總之,希望能以廣大教職工的肯定和支持爲鞭策,以領導的關心爲動力,不斷完善自己,勤奮工作,開拓進取,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蹟材料 篇四

郭建華,女,漢族,1953年7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電影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

郭建華43年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堅守一個信念“爲農民放電影”,把爲羣衆放一部好電影、讓羣衆看一場好電影,作爲自己人生奮鬥的目標。

從上世紀70年代當上農村放映員至今,郭建華已從業43年。她從拉板車、擡機器、走村串鄉做起,與鄉親們結下不解之緣。她說:“只要鄉親們喜歡看,俺情願當一輩子鄉村放映員!”在當一線放映員的19年裏,她爲農民放電影1.3萬多場。在當站長和公司負責人的24年裏,她帶領工作人員放映14萬多場。

郭建華將服務領域擴展至脫貧攻堅。她帶領放映人員深入7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29個貧困戶較多的非貧困村,三年建立100個農村扶貧電影放映點,放映電影近萬場。她創新性推出的“菜單式”放映模式被中央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作爲優秀案例向全國推廣。

郭建華放映過無數影片,讓她刻骨銘心的還是《焦裕祿》。她說自己堅持爲羣衆放電影的原因,源於電影《焦裕祿》裏“焦書記拉着板車在風雪中給老百姓送救命糧”的鏡頭,正是焦裕祿精神激勵着她一直堅守。她說:“今後我要組織放映更多更好的優秀電影,爲羣衆送去更豐富的精神食糧,讓焦裕祿精神發揚光大、代代傳頌。”

郭建華榮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道德模範人物的事蹟材料 篇五

韋德華,女,漢族,1973年11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產科主任。

從公公被確診肝硬化,到後來發展成肝癌,10年間,韋德華無微不至地照料,用自己的言行演繹了人間純真的孝德情懷。

婚後,爲了方便照顧公公婆婆,韋德華和愛人多年堅持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並不擅長做飯的她專門買來菜譜,一樣一樣練習,學做二老愛吃的飯菜。1998年9月,她發現公公胃口不如以前,就帶他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老人得了肝硬化,需馬上住院治療。那時,她仍在讀研,和愛人月工資加起來不到2000元,而公公每天治病輸的白蛋白一支就要200多元,當時還不在醫保報銷範圍。公公每年至少要住兩到三次醫院,每次花費近2萬元,巨大的開銷讓她和愛人生活捉襟見肘。她節衣縮食,儘量讓公公吃得好一些。她親自上手,爲公公扎針輸液。還自學中醫經絡按摩,每天爲公公揉捏按摩。幾年來,她沒睡過一個踏實覺,沒爲自己買過一件新衣。

2006年2月,公公被診斷爲肝癌。韋德華陪公公到上海求醫。專家會診後建議做肝移植手術,至少需準備五六十萬元。爲救公公,她決定賣掉和愛人唯一的住房。婆婆勸她把房子留給孩子上學用。她卻說,“只要公公還有一點機會,我們就要竭力爭取,錢沒了以後再掙!”她最終說服家人賣掉房子,籌得26.7萬元,又向孃家姊妹借來30萬元,終於湊齊近60萬元救命錢。爲了讓公公儘快痊癒,她盡心盡力,照顧得更是無微不至。

公公去世後,婆婆心情不好,有時會對韋德華髮脾氣。儘管感到委屈,她卻將淚水嚥進肚裏,用忍讓和寬容化解矛盾。韋德華常說:“只要看着親人健康,我就很開心,受再大的委屈也值得。”

韋德華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