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鄉村醫生精品事蹟【精品多篇】

鄉村醫生精品事蹟【精品多篇】

鄉村醫生的典型事蹟 篇一

程耀文,1959年出生,河北省臨漳縣臨漳鎮崗陵城村人。1976年成爲一名赤腳醫生,1979年8月順利通過市衛生主管部門考覈,取得了赤腳醫生證。1986年1月取得了邯鄲地區鄉村醫生證。因在農村衛生工作中表現突出,1997年4月被評爲先進鄉醫,並由臨漳縣衛生局頒發榮譽證書。程醫生近40年來用真情服務百姓,用行動報答村民,始終履行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而無怨無悔。因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深得鎮衛生院領導的肯定和羣衆的一致認可。

積極防治寄生蟲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農村衛生醫療條件差,蛔蟲、蟯蟲普遍。程耀文醫生在時任臨漳縣防疫站站長郭育祥的幫助下借到一部顯微鏡,免費爲村民檢驗大便,查找蟲卵。經檢查蛔蟲、蟯蟲患病率達到35%,並查出四例絛蟲病例。爲村民免費投放驅蟲藥,尤其四例絛蟲病人,通過土方南瓜子、檳榔水等使四例病人的絛蟲全部驅除,絛蟲最長兩米六。蟲體標本完整交給防疫站。動員村民進行改水改廁。郭育祥站長將此事蹟進行了報道和表彰。

有力推進農村防疫工作

除了診治農村多發病、常見病,程耀文醫生還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預防保健工作,應對各類突發事件,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前些年,由於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對落後,預防意識淡薄,計劃免疫工作在農村開展難度較大,程耀文醫生知難而進,逐門逐戶覈實做好登記和宣傳教育,改變家長們的淡薄觀念,動員他們及時帶孩子參加計劃免疫接種。對於困難戶,他總是慷慨解囊。經過幾年的努力,該村計劃免疫工作有了明顯的提高,各種疫苗接種率都達到了100%。另外,程醫生還不斷開拓創新,率先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建立了新生兒預防接種登記,兒童出生登記,流動兒童管理登記本,使計劃免疫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沉着應對突發事件

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把鄉村醫生推到了“保障羣衆健康安全,衆志成城抗擊非典”的第一線。在防治非典的工作中,程耀文醫生負責疫情排查和宣傳工作,配合村幹部走村入戶,跟羣衆溝通了解,宣傳非典防治知識,在防治非典的數十個日日夜夜,沒睡過安穩覺,不知疲憊地奮鬥在第一線。

醫治病人心理疾病

2018年,河北省成安縣鄭家莊的吳陳懷身體不適在多家醫院反覆檢查治療效果不佳,懷疑自己身患重病、無法治癒,整日愁眉苦臉,並在治病過程中與家人發生爭執,產生自殺念頭。程耀文醫生根據與病人的交流,結合查體確診爲焦慮症伴抑鬱,程醫生給病人進行心理疏導、配合中西醫藥物治療,使病人病情減輕直至痊癒。病人萬分感激,並贈予錦旗。

行醫路上品行兼備

程耀文醫生說,做人要講人品,行醫要重醫德。從醫三十餘年來,他一貫自覺遵紀守法,從不違紀違規行事,決不多收一分錢。爲了杜絕僞劣藥品,他堅持購進的藥品必須要是通過了藥檢部門檢驗的藥品。由於他嚴守規章,嚴格把關,幾十年中,他在使用和銷售藥品的過程中,從未出現過質量安全事故,在歷次地、市級衛生部門的檢查中,均未出現過問題。

社會的發展進步,給鄉村醫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程耀文醫生雖年近花甲,但仍然在自己的崗位上奮鬥不止。他的長遠打算是,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羣衆的需求,更新醫療設備,創造更優良的醫療環境,並着手培養新人,爲崗陵城村醫衛事業的興旺注入新的活力,爲迎接農村合作醫療事業新一輪挑戰作好充分準備。

鄉村醫生事蹟材料 篇二

“鄉親們需要我,我也離不開他們”。

“我原來工作的村衛生室有4名醫生,活不多,我們都覺得這裏更需要我們。”謝愛娥說,船上的日子確實很苦,2005年以前連電視都看不了,家裏的收音機不知道聽壞了多少臺。“開始幾年熬不住的時候也想過離開,可是鄉親們需要我,我和鄉親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離不開他們了。”2002年,謝愛娥又被村民推選爲村委會成員,分管婦聯和計生工作。

謝愛娥告訴記者,剛到船頭咀時,湖上常有大風大浪,讓她這個“旱鴨子”很不適應。“有時候一個浪拍過來,立馬渾身就溼透了,我就緊緊地把住船沿兒,一刻也不敢鬆手。之前那個皮質的藥箱落到水裏散了架,我就自己用木頭重新做了一個,到現在用了十多年還好好的。”記者注意到,只要一坐到船上,謝愛娥就始終把藥箱緊緊抱在懷裏。

如今,謝愛娥的兄弟姐妹幾乎都外出打工,哥哥一家人一年能賺上7萬元左右,而謝愛娥夫妻倆一年的收入還不到2萬元。她說,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政府能出錢把村衛生室再好好修繕一下,再給配備一艘專供出診用的小汽艇。“這艘船屋已經好幾年沒修過了,下雨天還會漏雨。”

“她就像我的親人一樣”。

順着村衛生室的後門走出去,記者來到了村民段秀的家。段秀說,自己患有比較嚴重的關節炎,需要定期到村衛生室就診。今年洪湖水小,出門不方便,就乾脆把船靠過來住了。

記者見到謝愛娥時,她正要去村民董繼財家。今年59歲的董繼財去年12月做了肺葉切除手術,恢復期需要定期打針吃藥,因爲身體狀況不能來回顛簸,謝愛娥便定時送醫上門。今年洪湖大旱,水淺的地方,機船無法通過,她就從老鄉家裏借了一條更小的船,一路用竹篙杆撐了過去。謝愛娥說,爲了挨家挨戶發放淨水藥品,她特意準備了膠鞋和探路棍,到了船過不去的地方就換上膠鞋,拄着柺杖走過去。

說起董繼財,還有一個小插曲。謝愛娥說,原本老董是堅持自己上門就診的,有一次該就診了卻遲遲不見人來,她便上門瞭解情況。原來老董因爲在衛生室欠了賬還不上,不好意思再來了。此後,謝愛娥往老董家跑得很勤。

謝愛娥說,去年澇災、今年旱災,漁民的收成受了很大影響,欠賬總是難免的,可不能因爲他們手頭不方便,就耽誤了給他們治病。在謝愛娥家裏,記者看到了她的記賬本,截至去年年底,沒收回來的醫藥費總共有11903元。這其中,還不包括由於一些漁民的遷移而留下的8000元死賬。而令謝愛娥感動的是,每到年底,漁民們總是給她送來自家養的魚,即使她一再謝絕,還是會有人趁她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把魚放在衛生室門口。

記者離開村衛生室的時候大約是19時。在返回岸邊的途中,天色漸暗,湖面變成黑漆漆的一片,記者乘坐的小船竟迷失了方向,在水上打起了轉轉。

6月9日20時左右,謝愛娥給記者打來電話說,洪湖下雨了,這會兒正在關窗戶呢。她說,之前洪湖也下了雨,但降雨量只有10毫米,洪湖水位還不高,船還是劃不起來,那也得出診呀。打電話時,她剛出完診回家不久……

最美鄉村醫生事蹟 篇三

吐爾遜·熱合曼,男,維吾爾族,1970年出生,1993年6月畢業於喀什衛生學校地方病學專業。1993年9月至今一直在拜城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從事結核病防治工作。吐爾遜熱合曼在結核病防治工作崗位上近27年,一直兢兢業業,勤於職守,將畢生的精力、自己的生命獻給了結核病防治事業,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年僅49歲。

農牧民眼中的“摩托車醫生”

“‘摩托車醫生’身強力壯的,怎麼就突然去世了呢?”得知吐爾遜熱合曼突然去世了,拜城縣各族農牧民們痛哭着,去送他最後一程。拜城縣是結核病高發區,發病人數長期位居地區前列,結核病防治任務非常繁重。吐爾遜熱合曼經常騎着摩托車走村入戶開展防治結核病,被各族農牧民們稱爲“摩托車醫生”。沒有白大褂,沒有醒目的醫護標識,黑瘦的吐爾遜熱合曼騎着摩托車,與普通的走親戚的農牧民沒啥區別。“沒辦法,結核病人打心裏不希望周圍人知道自己的病,我們要是大張旗鼓地進村,容易引起病人的反感。”生前吐爾遜熱合曼經常給新來的同事講如何“潛伏”進村,必須要“悄悄地幹活,打槍的不要”。吐爾遜熱合曼經常騎着摩托車走遍了拜城縣所有的鄉鎮、村。黑英山鄉是拜城縣最偏遠的鄉,距離縣城有110公里,全部是山路,中間還要穿過3條大河、11條小河和60多公里的雅丹區域,一不小心就有危險。27年來,吐爾遜熱合曼每個月都必須去一次,幾乎每個農牧民都認識他。

長期在黑英山鄉工作的醫務工作者吐爾洪阿地力說,以前沒有柏油路,吐爾遜熱合曼騎着摩托車往往要走4個多小時,1996年9月中旬曾經摔過一跤,跌得臉上都是血,所幸沒有大礙。距離黑英山鄉政府40公里的喀拉果勒村是拜城縣最偏遠的一個小村,2005年以前,村民每個月都巴望着吐爾遜熱合曼的到來。村裏的老人艾買提·馬木提說:“‘摩托車醫生’來了,不是給我們看病,就是給我們捎帶一些生活用品,有時還幫我們幹活。”村民們說,幾十年來,無論是感冒發燒,還是嘔吐腹瀉,對吐爾遜熱合曼來說都是藥到病除。在拜城縣種羊場,牧民託合提·毛來克家有4頭牛56只羊,自從2008年他患上肺結核後,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家庭收入減少、經濟條件每況愈下,但是,爲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每天在深山峻嶺的草場中穿梭,無法按時服藥。吐爾遜熱合曼得知情況後,主動上門。“他在家裏找不到我,就騎着馬跟我一起去放牧,一邊放牧,一邊講按時服藥可以治癒結核病,身體就會恢復健康,就不會傳染給家裏人、不會傳染給鄰居,最後他的耐心感動了我,我就按照他說的,按時吃了半年多的藥,終於治好了。”託合提·毛來克一直無法相信吐爾遜熱合曼就這樣離開了。在近27年的結核病防治職業生涯中,大家與這位“摩托車醫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要是時間長了看不見‘摩托車醫生’,就想他,就要給他打電話。”拜城縣米吉克鄉庫木墩村的老人依馬尼亞孜·買買提尼亞孜抹着眼淚說:“今後我們想他了怎麼辦?”

衛生健康系統的優秀宣講員

長期從事結核病防治工作,吐爾遜熱合曼深知宣傳普及結核病防治知識和健康防病知識對結核病等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多年來,他把握一切機會,入戶走訪時,到社區學校健康體檢時,抓住一切機會,向各族幹部羣衆宣傳結核病防治知識、健康防病知識。拜城縣察爾其鎮人口多,人員居住密集,吐爾遜熱合曼長期重點關注這個鎮,每年開學季節,他都到學校去宣講。“二十多年來,我們學校開設的第一堂保健知識課,一定是吐爾遜老師的,他從來不缺席。”察爾其鎮中學校長古麗尼沙·玉素甫說。

一段時期以來,不少羣衆對結核病防治抱有成見,認爲讓結核病人戴口罩、分餐具、分房睡是虐待老人,治療結核病的藥物是毒藥,是“魔鬼的禮物”,導致結核病防治工作陷入了停滯狀態。吐爾遜熱合曼非常着急,他將調查寫成報告,及時向單位領導反映結核病防治宣傳面臨的問題,並逐個村莊進行宣講,1994年,在拜城縣克孜爾鄉克孜勒吐爾村,依米提·斯迪克老人得了肺結核,堅決不接受藥物治療,很快他年僅4歲的小孫子也患上了結核病。吐爾遜熱合曼來到他家宣講,他把吐爾遜熱合曼往外趕:“我不聽你的胡說八道。”吐爾遜熱合曼見勸他不動,就動員他的兒子媳婦鄰居,還拿出一些服藥治癒病人的照片給他看。老人很頑固,說:“你說那些藥是治病的,不會弄死我,你先吃,你吃了不死,我就相信那不是毒藥,你不吃我也不吃。”吐爾遜熱合曼猶豫了一下,拿出四粒藥片送進了口中、嚥了下去。依米提·斯迪克老人盯着吐爾遜熱合曼看了一會,拿起了藥片。經過半年的治療,他和孫子都痊癒了,再沒有咳嗽、乏力的症狀了,他握着吐爾遜熱合曼的手說:“你是我們的天使,謝謝你治好了我和孫子的病。”吐爾遜熱合曼說:“我是醫生,不是天使,我是共產黨派來的,你不要謝我,要謝就感謝共產黨。”2015年吐爾遜熱合曼在老虎臺鄉亞木古魯克村駐村期間,他在完成駐村工作的任務的同時,發揮專長,把結核病防治宣傳工作做的有聲有色,他不僅在入戶走訪時耐心給病人解釋規範全療程服藥的重要意義、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宣教,還在村民大會時播放一些健康宣教片給農牧民羣衆看,提高結核病等傳染病防治知識知曉率。

鄉鎮醫生的優良導師

吐爾遜熱合曼作爲一名長期從事結核病防治的工作人員,積累了許多結核病防治的知識,其中,X拍片和診斷就是他的強項。拜城縣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劉玉山說:“吐爾遜熱合曼不但是全縣有名的結核病防治專家,還是縣裏的胸部X線檢查權威,平時我們有什麼疑難問題和他交流,他總是坦誠相告,從不保留。”

拜城縣老虎臺鄉位居深山,生活條件艱苦,不少醫生來到這裏後,都難以待下去,連個X片拍攝醫生也找不到,吐爾遜熱合曼就幫助他們培養了兩名拍片醫生,解決了衛生院的難題。“我們鄉下的一些常規病,吐爾遜老師都會治,他經常教我們,讓我們快速成長。”亞吐爾鄉古爾阿塘村村醫木尼亞孜圖坎說。拜城縣衛健委主任袁慧博介紹,在每個季度的全縣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培訓班上,吐爾遜熱合曼的講課是最受歡迎的,各鄉鎮、村社區的醫護人員說,吐爾遜熱合曼不講大道理,只講如何具體開展工作,教會大家如何預防、隨訪結核病人,如何開展各族羣衆容易接受的健康宣教。吐爾遜熱合曼還把一些傳染病防治措施編成順口溜,教授給醫生。比如結核病防治,他編的順口溜是:“結核病,最難治。要預防,戴口罩;分碗筷,少說話;痰用紙,莫亂拋。有病了,黨來治。一分錢,不用花。”比如胸部X線篩查肺結核,他編的順口溜是:“肺結核,邊緣圓,如同一枚小銅錢。有腫瘤,邊不清,病竈周圍毛烘烘。”亞吐爾鄉衛生院公共衛生科科長吐爾洪阿地力說:“吐爾遜勤學習善總結,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們衛生院經常請他過來給我們授課,幫助我們培養醫生,加快了鄉村醫療隊伍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