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環衛工人司機“學雷鋒”活動先進個人事蹟

第一篇:環衛工人司機“學雷鋒”活動先進個人事蹟

環衛工人司機“學雷鋒”活動先進個人事蹟

青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閃光

——小記荔環車隊“學雷鋒”活動先進個人潘濤

雷鋒日記曾寫過: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在現今社會中,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平凡城管工作者,你是如何爲廣州的文明美麗奉獻光和熱?荔環車隊優秀駕駛員潘濤用青春和愛心詮釋了答案,譜寫了一首感人的精神史詩,環衛工人司機“學雷鋒”活動先進個人事蹟。

愛崗敬業,以車爲家。潘濤同志出生於1979年11月,廣東興寧人,2014年來到荔環車隊當上司機後,他幹一行愛一行,把小小環衛垃圾壓縮車視爲工作的大舞臺,把自己當作廣州精神文明的“一張名片”、“一扇窗口”,嚴格遵守垃圾運輸管理規定。他以“幹,就要創一流”的精神,平日裏總是一絲不苟地做好車輛的保養,做好安全部位的技術檢查,確保車容車況良好,出色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和許多環衛工作者一樣,潘濤工作時間是不分晝夜,但從不怨言,以車爲家,以車爲樂,事蹟材料《環衛工人司機“學雷鋒”活動先進個人事蹟》。 每到逢年過節的時侯,別人都是家人團圓、其樂融融享受家庭的幸福,而此時的潘濤卻是到了工作最忙碌、最勞累的時侯,每個節假日不是在車上,就是在路上清運垃圾,沒有享受過一刻節日家庭團聚的幸福時光。

現代的“活雷鋒”。潘濤常懷着一顆愛心,只要別人有需求,他就會獻出自己的光和熱,不爲名,不爲利,那怕工餘休息在看電視時,對電視播放的尋人啓事也會特別關注。

2014年4月10日上午,潘濤駕駛車輛前往石圍塘嶺海街省土產公司倉庫裝垃圾時,發現一位80多歲老婆婆坐在垃圾收集點附近。老婆婆衣着破爛不堪,腳上穿着一雙形狀不一的鞋,神情有點呆滯。潘濤熱心上前詢問,無奈老婆婆答非所問,無法從老婆婆找到點滴信息。潘濤心想,這是誰家走失的老人家呢?她的家人一定會心急如焚。潘濤在腦海反覆搜尋着有關老婆婆的線索。突然間,幾天前廣州電視臺播放的尋人啓示閃現眼前,尋人啓示中走失的老婆婆相貌和現在這位老婆婆有點相似。爲了讓老婆婆早日和家人團聚,潘濤試着撥通了尋人啓示中的葉先生電話,葉先生一聽說走失一個多月的母親有線索後欣喜若狂,一次性對潘濤連說五個謝謝,並說馬上趕過來。由於還有運輸垃圾任務要完成,爲做到工作助人兩不誤,潘濤安排隨車裝桶工朱燕羣照顧老婆婆和等待葉先生的到來,然後自己開車前往興豐生活垃圾填埋場卸垃圾。30分鐘後,葉先生坐出租車從天河來到荔灣區石圍塘省土產倉庫,朱燕羣馬上迎上去,帶他找到了走失一個多月的母親樑女士。葉先生對潘濤、朱燕羣的行爲感動不已,哽咽地多次說“謝謝”,趕緊從錢包拿出2500元對朱燕羣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你們收下。”對於一個環衛工人來說,雖然酬謝金比自己一個月工資還要多,但朱燕羣還是婉然謝拒了,她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別人看到也會這麼做。”

你們是我母親的救命恩人。原來葉先生母親住在芳村五眼橋,走失後,葉先生爲早日找回母親,專門購買一輛摺疊自行車,每天重複地鐵-自行車的找尋之路,足跡遍及荔灣、天河、南海的大大小小的鄉鎮,直到夜深人靜纔回家,一天10多小時下來,葉先生早已筋疲力盡。爲了感謝潘濤、朱燕羣的熱心幫助,葉先生親自將一面書有“助人爲樂,高風可贊”的錦旗送到荔環車隊,想到最近廣州一連幾天的暴雨,葉先生更深深感嘆說:“潘濤、朱燕羣是我母親的救命恩人啊!要不是他們樂於助人,我母親恐怕現已不在人世了,感謝貴單位培養了這麼好的員工,這面錦旗,遠遠不能表達我對潘濤、朱燕羣的感激之情……”

工作雖平凡,卻從不放棄追求;收入雖不高,卻有崇高的人格。潘濤用自己的一點一滴詮釋城管環衛人的風範。

《環衛工人司機“學雷鋒”活動先進個人事蹟》

第二篇:環衛工人司機“學雷鋒”活動先進個人事蹟

青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閃光

——小記荔環車隊“學雷鋒”活動先進個人潘濤

雷鋒日記曾寫過: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在現今社會中,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平凡城管工作者,你是如何爲廣州的文明美麗奉獻光和熱?荔環車隊優秀駕駛員潘濤用青春和愛心詮釋了答案,譜寫了一首感人的精神史詩。

愛崗敬業,以車爲家。潘濤同志出生於1979年11月,廣東興寧人,2014年來到荔環車隊當上司機後,他幹一行愛一行,把小小環衛垃圾壓縮車視爲工作的大舞臺,把自己當作廣州精神文明的“一張名片”、“一扇窗口”,嚴格遵守垃圾運輸管理規定。他以“幹,就要創一流”的精神,平日裏總是一絲不苟地做好車輛的保養,做好安全部位的技術檢查,確保車容車況良好,出色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和許多環衛工作者一樣,潘濤工作時間是不分晝夜,但從不怨言,以車爲家,以車爲樂。每到逢年過節的時侯,別人都是家人團圓、其樂融融享受家庭的幸福,而此時的潘濤卻是到了工作最忙碌、最勞累的時侯,每個節假日不是在車上,就是在路上清運垃圾,沒有享受過一刻節日家庭團聚的幸福時光。

現代的“活雷鋒”。潘濤常懷着一顆愛心,只要別人有需求,他就會獻出自己的光和熱,不爲名,不爲利,那怕工餘休息在看電視時,對電視播放的尋人啓事也會特別關注。

2014年4月10日上午,潘濤駕駛車輛前往石圍塘嶺海街省土產公司倉庫裝垃圾時,發現一位80多歲老婆婆坐在垃圾收集點附近。老婆婆衣着破爛不堪,腳上穿着一雙形狀不一的鞋,神情有點呆滯。潘濤熱心上前詢問,無奈老婆婆答非所問,無法從老婆婆找到點滴信息。潘濤心想,這是誰家走失的老人家呢?她的家人一定會心急如焚。潘濤在腦海反覆搜尋着有關老婆婆的線索。突然間,幾天前廣州電視臺播放的尋人啓示閃現眼前,尋人啓示中走失的老婆婆相貌和現在這位老婆婆有點相似。爲了讓老婆婆早日和家人團聚,潘濤試着撥通了尋人啓示中的葉先生電話,葉先生一聽說走失一個多月的母親有線索後欣喜若狂,一次性對潘濤連說五個謝謝,並說馬上趕過來。由於還有運輸垃圾任務要完成,爲做到工作助人兩不誤,潘濤安排隨車裝桶工朱燕羣照顧老婆婆和等待葉先生的到來,然後自己開車前往興豐生活垃圾填埋場卸垃圾。30分鐘後,葉先生坐出租車從天河來到荔灣區石圍塘省土產倉庫,朱燕羣馬上迎上去,帶他找到了走失一個多月的母親樑女士。葉先生對潘濤、朱燕羣的行爲感動不已,哽咽地多次說“謝謝”,趕緊從錢包拿出2500元對朱燕羣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你們收下。”對於一個環衛工人來說,雖然酬謝金比自己一個月工資還要多,但朱燕羣還是婉然謝拒了,她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別人看到也會這麼做。”

你們是我母親的救命恩人。原來葉先生母親住在芳村五眼橋,走失後,葉先生爲早日找回母親,專門購買一輛摺疊自行車,每天重複地鐵-自行車的找尋之路,足跡遍及荔灣、天河、南海的大大小小的鄉鎮,直到夜深人靜纔回家,一天10多小時下來,葉先生早已筋疲力盡。爲了感謝潘濤、朱燕羣的熱心幫助,葉先生親自將一面書有“助人爲樂,高風可贊”的錦旗送到荔環車隊,想到最近廣州一連幾天的暴雨,葉先生更深深感嘆說:“潘濤、朱燕羣是我母親的救命恩人啊!要不是他們樂於助人,我母親恐怕現已不在人世了,感謝貴單位培養了這麼好的員工,這面錦旗,遠遠不能表達我對潘濤、朱燕羣的感激之情……”

工作雖平凡,卻從不放棄追求;收入雖不高,卻有崇高的人格。潘濤用自己的一點一滴詮釋城管環衛人的風範。

第三篇:縣建設局環衛工人先進個人事蹟材料

她叫**,一名46歲普通的農村婦女,家住文昌社區北小區,1992年選擇了平凡而崇高的環衛清掃崗位,成爲**縣建設局1名環境衛生清掃工人,在環衛戰線上一干就是16個春秋,她憑着對自己鍾愛事業的追求,任勞任怨,埋頭苦幹,不怕髒和累,清掃着縣城街道。整整16個春秋,她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默默無聞的奉獻着,弘揚“寧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行業精神,把美好年華無私地奉獻了摯着追求的環衛事業,用真情實意、言傳身教引導人們熱愛自己的家園,用五尺掃把在大街上譜寫了一曲以艱苦的勞作和辛勤的汗水給市民羣衆創造一個整潔舒適環境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者之歌。

一、無怨無悔的選擇

1992年3月,由於城市建設規模擴大,正值風華正茂的**加入環衛這一特殊的行業,在當時縣環衛站從事道路清掃保潔作業,毅然選擇了工資微薄、工作辛苦的環衛工作,從此,便與街道清掃、垃圾收運結下了不解之緣。**剛在街上幹清掃保潔時,總是紅着臉,把工作帽沿壓得很低,低着頭默默地作業,擔心熟人遇見,親朋好友也不贊同,勸說:“幹什麼不好,偏去掃大街”。在以後實際工作中,她才親身體會到清掃工作的艱辛和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天早出晚歸,風雨無阻,有時還不被市民羣衆理解,受一些不明不白的委屈。隨時有市民把生活垃圾倒在已清掃乾淨的街道上,她上前好言相勸,不要亂倒垃圾、污染環境衛生,卻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單位領導、同事及時地關心、幫助、支持她,以環衛工人的傑出勞模時傳祥的先進事蹟感染她,用“寧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行業精神教育她,使**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認識,環衛工作雖然髒苦累,卻與羣衆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幹,只是分工不同,“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就這樣,**當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城市美容師”,任勞任怨地工作在環衛戰線上。

二、愛崗敬業作表率

最初參加環衛清掃工作時,**就擔任了縣城最主要的幹道、最繁華的“窗口”右甸路環島至興寧街段的清掃保潔工作,每天清掃道路面積xx平方米,還負責果皮箱清洗及沿線臨街亂張貼城市“牛皮癬”清除工作,大大超過了國家勞動定額規定的工作量。爲了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每天凌晨5點半鐘就來到崗位上,一天作業下來,經常使她累得滿頭大汗、腰痠腳痛,面對困難不泄氣、不動搖。同時虛心向老同事請教、學習,特別是有關請掃保潔作業技巧,回家還利用休息時間,苦練“叉頭掃把”捆紮技術,有時所用的竹梢把手刺成了一道道傷痕,她也不在乎,以使清掃工具耐用,爲單位節約費用,提高工作效率和道路清掃保潔質量。多年來,**練就了一套清掃作業又快又好的基本功,遇到有車輛停靠在路邊是,總是彎下腰一點一點地把車下的垃圾掃出來,不留清掃灰痕;清掃到道路兩側落水窗時,放慢速度仔細掃,若落水窗被堵塞積污,還用手把落水窗縫隙中雜物清除掉,道路衛生經常保持整潔清爽。

xx年10月份,天氣日漸轉涼,爲確保70週年縣慶活動期間有一個乾淨整潔的市容環境,迎接省市領導及廣大客商的光臨,右甸路環島至興寧街段因地處縣城中心,所以污染特別嚴重,管理難度最大,他不得不加班加點幹,從每天早上6點開始直到傍晚9點,清除落水窗的垃圾污物,撿除路邊的白色垃圾及路人隨手丟棄的垃圾,他平均每天工作近二十個小時,實在太困了就靠在行道樹下稍稍打一下盹兒。在短短10多天時間裏,她一共清除垃圾污物近3噸。還給了羣衆一個潔淨環境,受到了社會的好評。

xx年,我縣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實行市場化運作,**又被安排到興寧街清掃,由於人員精減,**的清掃面積增加到了5000平方米,爲了使所清掃路段的環境衛生保持整潔、乾淨,她早晨第一個到崗,傍晚最後一個離崗,堅持全天巡迴檢查落水窗是否被污物堵塞、果皮箱是否清潔、臨街門店是否亂倒垃圾污水,總是經常對那些亂倒垃圾污水的人進行耐心細緻的宣傳教育,有時還要受氣捱罵,原本身體就不好的她幹累後,稍休息後,又繼續幹。同事心疼地對她說:“於大姐,您回去休息吧,少幹一下沒有什麼,何必呢?可她說:城市衛生靠我們大家來維護,單位把任務交給我,就應向單位、社會負責,給老百姓一個乾淨環境。

**就是這樣爲了集體榮譽、改善環境,用辛勤的汗水、艱辛的勞動,甚至是身體健康換來了城市整潔的道路環境。她的體質逐漸下降,醫生診斷說:“這與她從事的工作有很大的關係”。的確,環衛工作有它的特殊性,不僅工作時間長,而且工作環境髒亂差,工作過程中也不知要吸進多少灰塵和臭氣,將直接導致體質下降,但由於工作的特殊,他所清掃的路段垃圾多,人流量大,請別人代替,她又放心不下,擔心別人工作質量達不到要求,影響環衛形象,小疼小病她就咬咬牙堅持着,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到醫院掛兩瓶點滴,然後又走上那熟悉而普通的工作崗位。

有人爲**的工作進行了初步估計,16年來,她清掃道路面積共計2993萬平方米,清除垃圾3800多噸,工作16年卻幹了20多年的工作量,她卻說:“單位給了我一份工資,就應該盡心盡職把工作努力地幹好”。

三、真情言傳帶動人

雖是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但爲了樹立環衛工作良好形象,**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真情和關愛引導人們自覺愛護公共衛生。她在幹好清掃本職之餘,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項政治、文娛活動,把單位提出的“寧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城市不乾淨,我們臉無光”、“環衛是我家,搞好靠大家”等創建口號熟記於心,說服教育同事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深受市民羣衆的好評。在生活、思想上,像大姐一樣關愛同事,經常教育同事上班一定要穿標誌服,作業時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誰家有困難,她積極幫助解決,誰生病在家,自己主動承擔清掃工作任務。

**經常講:“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只要大家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城市環境一定能搞好”。**正是通過這樣一點一滴、深入細緻的工作方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真誠感動市民,讓人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共同努力搞好城市環境衛生。

就這樣,每天的晨曦中她第一個迎來陽光,暮色中她最後一個送走夕陽,風雨中有她彎腰清掏落水窗的身影,烈日下有她揮帚掃地的唰唰聲,正是有**這樣的辛勤勞作和任勞任怨,我們才得以有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才得以連續保持“省級乙級衛生城市”的創建成果。

第四篇:環衛工人先進事蹟

遞鋪鎮環境衛生管理所先進事蹟

遞鋪鎮環境衛生管理所現隸屬於安吉縣城市管理局,共有幹部、職工300多人,主要負責縣城區主次街道和部分住宅小區的環境衛生作業和管理以及鄉鎮垃圾的清運工作,其環境衛生質量不僅體現了安吉縣生態縣的整體環衛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還直接體現安吉的形象。遞鋪鎮環衛所是建城初期的第一支環衛隊伍,是一個具有光榮傳統的綜合性的環衛專業隊伍。縣領導多次率縣有關人員到遞鋪鎮環衛所慰問,並對全所在各項工作中的貢獻表示肯定。自建所以來,單位和個人多次獲得榮譽和稱號:分別獲得“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 “巾幗文明示範崗”,1人獲國家先進工作者、許多同志先後被市、省評爲優秀城市美容師。2014年被評爲省級先進集體單位,2014年又被評爲市先進集體單位,主要事蹟有以下幾方面:

一、堅持不懈地抓好全所幹部職工的學習教育,不斷提高環衛隊伍的整體素質,充分發揮所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的作用,搞好廉政建設。

1、狠抓環衛職業道德教育。要求全所廣大幹部職工必須具有吃苦奉獻、兢兢業業的環衛敬業精神,爲此,全所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和婦委會等組織的職能作用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爲重要工作來抓,堅持通過開會、座談、知識競賽、文體活動、牆報和報刊等形式開展環衛職業道德的宣傳和教育,大力弘揚環衛工人

“寧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更多請關注)無私奉獻精神。多年來,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職業道德教育活動,培養出了一支敢於打硬仗,善於打硬仗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環衛隊伍。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全所向貧困地區捐贈衣物達2014多件;助人爲樂、拾金不昧好人好事不斷涌現,拾到各種證件、信用卡、存摺近數十本,在社會上樹立了環衛工人的良好形象。

2、重視環衛職工文化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由於多數環衛工人來自農村和偏遠山區,文化素質較低。爲了適應環衛事業的發展需要,所領導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堅持利用工餘和休息時間組織開展職工文化知識教育和環衛專業技術培訓,有效地提高了環衛隊伍的整體素質。

3、積極發揮工會橋樑和紐帶作用,在維護整體利益的同時維護職工的具體利益。在有關職工福利、醫療等切身利益問題上,充分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在考慮整體利益的同時,維護職工的具體利益。今年提高了清掃人員工資,人均增加20元∕月,統一辦理人身意外保險,逢年過節還一一慰問困難職工,送去單位的溫暖,充分調動了全體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二、堅持以提高環衛工作質量爲中心,強抓城市環衛作業工作,認真完成各項迎檢工作,提前爲示範文明縣城創建做準備。

1、精細化管理,加強城市保潔,實行長效管理

(1)街道保潔方面,強化日常管理,加強道路清掃保潔。努力做到了320萬平方米保潔面積,路面不見泥土、積塵、無雜

物、無白色垃圾。堅持每天增加巡迴收集沿街店面、酒店、企業、機關、學校和物業小區等生活垃圾,垃圾做到日產日清。

(2)河道保潔方面,加強河道日常保潔工作。堅持每天全面打撈一次,努力使20萬平方米水域水質清,水面無漂浮垃圾,水域河堤無垃圾死角,讓遞鋪港,石馬港成爲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3)公廁保潔方面,加強公廁的日常管理,按時清掏、保潔,定時、定期消殺蠅蛆,達到清潔衛生。糞便清運達到密封運輸,無拋散、滴漏、無臭氣外溢。

(4)垃圾處置方面,面對填埋場庫容飽和的難題,突破各種困難,集思廣路,積極做好當地羣衆的思想工作,堅持不懈的確保全縣垃圾無害化處置工作正常開展,使全縣垃圾收集網絡正常運轉。

2、積極服務美麗鄉村建設,做好垃圾清運減量工作,將鄉鎮垃圾清運工作放在重點抓,減少由於車輛故障或工作失誤而影響鄉鎮垃圾的及時清運,做到鄉鎮垃圾日產日清。同時節約經費開支,騰出資金購買1000多隻垃圾筒贈送給鄉鎮,積極支持各鄉鎮的美麗鄉村建設。

3、統一部署,積極消殺,在防手足口病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在縣政府和縣公共衛生委員會的統一部署下,主要對城區主要道路、垃圾筒、果殼箱、環衛車輛、公共廁所、天目路中轉站、外來人口居住地及石馬港、遞鋪港兩岸採用優士粉劑進行每日三次

消毒,減少了蚊蠅的滋生,有效預防蟲媒傳染性疾病的傳播。

4、應急突發事件,抗雪減災中發揮排頭兵作用。對今年突於其來的暴雪,環衛工人冒着大雪凌晨四點就到路上清除道路積雪,保障市民出行。特別是城區雪越下越大,道路積雪不斷增多,環衛所採取應急措施,全所職工和環衛工人一起剷除道路和背街小巷積雪,預防因明天城區積雪過大,道路一時無法暢通,導致市民正常出行和垃圾清運困難。

三、積極適應不同時期的工作要求,不斷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

根據環衛事業發展的需要,走市場化道路,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項環衛管理制度,努力實現環衛作業和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爲了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適應新的環衛形勢需要,根據《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城市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結合本所實際,先後多次制訂和完善了《遞鋪鎮環境衛生作業考覈辦法》等10多項規章制度,使各項環衛工作有章可循,規範了管理運作,爲不斷提高環衛工作質量提供了必要條件,促進了單位的全面建設和發展。

通過全所的努力,在迎接“國家園林城市複評”、舉辦中國(安吉)休閒農業、美麗鄉村旅遊竹鄉文化節、海峽兩岸美食節,以及中央、省、市領導多次檢查中國美麗鄉村示範建設過程中,使我縣的衛生面貌給各界人士留下深刻印象,讚不絕口。今後全所將更加努力,積極爲我縣兩個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五篇:環衛工人先進事蹟

寧可一人髒換來萬人潔

劉河清是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所舊城東區的一名普通的清潔工人,現任西寧中路班長。在1999年參加環衛工作以來,她能自覺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工作積極主動、聽從指揮,在實際工作中埋頭苦幹、任勞任怨,樂於奉獻。

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環衛工人,卻認認真真地堅守着環衛工人的責任,願意把髒和累留給了自己,把乾淨和優美獻給了別人。儘管時常身上掛滿了灰塵,但卻始終有着一顆閃光的心靈,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在西寧中路和教育路責任路段工作中,由於人流密集、複雜,學校、商鋪多,花基裏的垃圾多而且比較難清理,工作量大,難度大,但劉河清總是主動地對衛生死角及花基裏的垃圾清理乾淨,細心地用手將道路的流水口的泥沙及雜物清理。在我市“創文”、“城中村整治”等活動中,她主動要求放棄休息,加班加點,付出了大量的勞動,並從未計較個人得失。

劉河清一心撲在工作上,默默無聞地在工作中奉獻着,在西寧橫街附近的村前路、田邊村等城鄉結合部,農民時常將垃圾放置到大街上,因此垃圾量比較多,衛生死角多,在颳風下雨的季節或在太陽暴曬的日子裏,總是臭味熏天,但劉河清卻從來不會因爲垃圾的髒、臭而怨天尤人,默默無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冬夜,汗水溼透的棉衣變成了冰甲;夏日,雨水淋透的衣服貼在身上,劉河清從不叫苦,不抱怨,爲了市民的健康,苦和累她認了,髒和臭她也認了,給組員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劉河清團結同事,樂於助人。雖然她每天的工作量繁多,收入微薄,但總不忘幫助別人,每次單位發動的捐款活動她都是第一個帶頭捐款。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積極配合,盡力將班組的工作做好。今年5月份有一天在日常保潔工作時,她正在崗位作業,發現一個婦女臉色蒼白坐在花基上,表情看上去很痛苦,她走上前去詢問。原來該婦女血糖低,身邊又沒有帶藥。劉河清了解情況後,馬上跑到附近的商店買了一些含糖份高的食物給她吃,並電話通知其家人。她多少次助人於危難,多少次救人於病痛,這在環衛隊伍中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劉河清在環衛工作中12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奉獻,體現着“寧可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環衛工人精神,爲我市環衛事業作出了不平凡貢獻,她是環衛工人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