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少數民族庫爾班先進事蹟材料——他要把一生獻給黨

他要把一生獻給黨

少數民族庫爾班先進事蹟材料——他要把一生獻給黨

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國小校長 庫爾班·尼亞孜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在上世紀50年代,新疆和田地區有個庫爾班,他“騎着毛驢上北京”見到了敬愛的毛主席;進入新時代,阿克蘇地區烏什縣有個庫爾班,他“坐着飛機”進北京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被授予“改革先鋒”“最美奮鬥者”“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等一系列榮譽稱號,這個庫爾班就是我們縣的庫爾班·尼亞孜。兩個庫爾班,來自不同的年代,但對黨中央、對人民領袖真摯感恩的心情是一樣的。

他是新疆第一所民辦國家通用語言國小——阿克蘇地區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國小的校長庫爾班·尼亞孜。從2019年9月27日開始,他參加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並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作爲少數民族參觀團成員參加了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籃儀式、國慶招待會和國慶閱兵觀禮等一系列活動,再次見到了敬愛的習近平總書記。大會共安排2位代表上臺發言,庫爾班·尼亞孜校長有幸作爲新疆代表第一個走上了發言席。當他講到創辦學校的歷程,特別是講到新疆當前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時,總書記帶頭鼓掌,稱讚道:庫爾班講得好!大會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給他頒發了獎章和榮譽證書。這些都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庫爾班·尼亞孜校長所作成績的肯定,也充分體現了對新疆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

帶着激動的心情,下面由我來一塊分享庫爾班·尼亞孜校長16年來的辦學歷程,以及一些人生的感悟!

他的家鄉依麻木鎮位於阿克蘇市西邊,距離烏什縣城22公里,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爲主體的小鄉村。上個世紀90時代,在當地的許多人眼裏,世界就是幾畝地、幾隻羊,有些人一輩子也沒有走出過烏什縣,甚至沒有走出過他們鎮。

他第一次走出依麻木鎮,是九歲時父親帶他去兵團第一師四團。快接近四團邊上的託什幹河的時候,他感到很害怕,不敢往前走了。父親看他這樣,就問到:“庫爾班,你覺得這是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河?”當時的他,從來沒有走出過依麻木鎮,這個鎮就是他整個的世界,家門口的大巴扎就是世界上最熱鬧的地方。這時,父親說道:“庫爾班,等你長大了,走出烏什縣,就會看到比託什幹河更寬更長的河。到時候,你就會知道,世界很大!”等到越過託什幹河,跟着父親來到四團,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呈現在他的面前:這裏的市場上除了饢和抓飯,還有一籠摞着一籠的白饅頭;來來往往的人羣裏,偶爾可見騎着自行車的身影。原來,還有比依麻木鎮更加熱鬧的地方!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他有了走出依麻木鎮的想法。

1982年,他成了鎮上的第一個大學生,考上新疆大學中語系,走出了烏什縣。畢業後成爲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國家通用語言教師。但當時他的普通話水平遠不如現在,表達也不如現在,字也寫得非常難看。那時一上完課,他就趕緊把字擦掉,害怕別班的學生過來看到,笑話他。他過得異常難受,覺得對不起他的學生,非常害怕耽誤孩子們的一輩子!

他就以身體不行爲藉口給學校打了一個報告,請求辭職。校長說:“現在改革開放,可以停薪留職。你也不要說辭職的話,你真想出去,我給你兩年時間,到時想回來了我們隨時都歡迎!”所以,他到現在都非常感激當時的校長,感謝改革開放,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

在停薪留職最初的兩年時間裏,他去過義烏、溫州、安徽等地,回來後在家鄉開了批發店、超市和藥店。他把內地先進的思想,掙錢的方法都帶了回來,他的創業非常成功。離開兩年後回到家鄉,卻發現這裏的人們依然只知道家裏的幾畝地、幾隻羊,以爲世界只有依麻木鎮那麼大、最熱鬧的地方就是鎮上的巴扎。2002年,他在開藥店的時候看到一個小女孩滿臉長滿了水痘,就趕緊告訴孩子的奶奶如何治療,結果老人家卻大聲地斥責他:“我的孩子長得太漂亮了,被人嫉妒,造了詛咒才變成這樣的!”這樣的事情遇到得多了,他逐漸意識到,打針吃藥只能解除身體上的痛苦,卻治療不了精神上的匱乏與愚昧。

幾個月後的一個早上,在去烏什縣縣城的公交車上,他遇到三個背書包的孩子。就好奇地問他們去哪裏?孩子們驕傲地回答說去縣城的學校學普通話。看着孩子們自信的表情,頓時,他的心頭就像烏沉沉的天空突然間照進了一縷陽光,茅塞頓開。“對!我就在家鄉辦一所國家通用語言學校,讓這裏的孩子從小接受國家通用語言教育和中華文化的薰陶。這一刻,他真的想明白了:只有文化通,才能思想通;只要語言通,就能心靈通。這些孩子應該擁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在一個維吾爾族佔99.4%的南疆農村,絕大多數成年人都不會說國家通用語言,好多人都無法想象的封閉、保守、甚至愚昧的大環境之下,辦國家通用語言教學的學校,在辦學之初就引來了一片嘲笑聲、責罵聲。大家說:“庫爾班是個騙子,辦學校是假的,等土地升值後,好賣出去掙錢。”很長時間,人家結婚、聚會,只要是人多的地方他都不敢去。他也長時間地休息不好,醫生說他得了中度的抑鬱症。

民辦學校有一個天生的缺憾就是留不住老師,這些年他們學校每年都在招新老師,每年都有老師離開,前後流失了200多名。記得有一個老師名叫陳紅,個子不高,特別勤奮,書教得也特別好,還幫學生刷牙、洗腳,有時候和學生睡在一起,學生們都非常喜歡她。有一年,她也準備離開。但她告訴庫爾班校長說,其實她是真的捨不得離開。庫爾班校長說,學校哪一天要是納入了國家的正式指標,還邀請她回來!走的那天一大清早,天還很黑,大巴車發車了,打喇叭準備走,沒想到一羣學生整齊地站在大巴車前方,站成兩排,手裏拿着從家裏帶來的核桃、饢等食物。原來,學生們早就知道了消息,由於捨不得讓陳老師難過,就用這樣的方式來送行。這時,不知道誰哭出了第一聲,突然車上車下哭成了一片。這樣的事經歷得多了,他都覺得自己的心是鐵做的。要是換做別人,早就幹不下去了。

人們常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農民種小麥要辛苦等上4到10個月,種桃樹要等2到3年,種核桃最多等5年……他創辦國家通用語言國小,辛辛苦苦等待了整整7年。

2010年5月28日,他永遠也忘不了,終於到了驗證成果的時候:這一天是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國小第一屆畢業生成績揭曉的日子。他們埋頭苦幹了2500多個日日夜夜,終於迎來了證明自己的機會。那天,他和老師們從凌晨開始就在辦公室守着電腦查成績。早晨八點,內初班的分數線出來了。他們學校第一屆畢業的孩子共有38個,只有32個孩子參加考試。開始查成績了,副校長李紅的手一直在抖。她緊張,其實他也緊張。他出了個主意,說咱們先從成績最差的同學開始查。先查哈力·木拉提,這個孩子平時特別調皮,他們覺得他考上內初班的希望不大。但是,鼠標一點,哈力·木拉提的分數出來的時候,李紅大叫了一聲:“227分!”超過分數線47分!他簡直不敢相信。他的心撲通撲通跳得很快。他們繼續從後往前查:230分!247分!228分……查了六七個孩子後,他哭着說:“李老師,別查了,孩子們太爭氣了!”那一刻,辦公室所有的老師都哭了,大家抱成一團大聲地哭:“我們成功了!”他們第一屆畢業生除了6個沒報名的孩子,其他的全部都考上了內初班。尤其是,滿分爲300分的卷子,穆薩·圖爾貢考到290分,排名阿克蘇地區第一,位列全疆第27名。那年秋天招生時,場面十分火爆,名額很快招滿。七年的努力,他們終於迎來了最燦爛的笑容,他們終於證明了自己!

剛開始他的學校就兩個老師,他跑了400多戶人家好不容易招來80個學生,上第一堂課就走掉了一半。2018年秋季計劃招生120人,結果報名的有2000多人,遠在烏魯木齊市、喀什地區都有孩子在他們的學校上學。到2019年,他們學校共畢業十屆學生,522名學生考取內初班,內初班錄取率達到80%以上,名列阿克蘇前茅,實際受益的孩子超過了1000人。其中:從他們學校走出去的穆薩·圖爾貢,2016年以701分的高分成爲阿克蘇理科狀元,考取清華大學,也成爲烏什縣走出去的第一個清華大學學生。

這麼多年來,他一心撲在學校的學生們身上,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是他最大的欣慰。他對得起學生,但對不起他的愛人。他在外面辦學校的這些年,家裏的事情一點忙也幫不上。爲了照顧家庭,他愛人辭去了國小老師的工作,成了一個全職太太。她有大專學歷,很能幹,也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完全可以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可是爲了他,他愛人忍痛告別了自己心愛的教育事業。庫爾班校長以爲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補償她了。2018年被黨中央、國務院評爲“改革先鋒”的時候,他愛人居然也受邀走進了人民大會堂。總書記接見的那天,他愛人就坐在他的身後。真沒想到,黨中央考慮得這麼周到,爲他完成了這個心願,真的太感謝習近平總書記了!

這麼多年來,黨和政府也一直沒有忘記他。他現在是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委員,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榮譽稱號,獲得“最美奮鬥者”“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一系列榮譽,“新時代的庫爾班”稱號也得到了自治區黨委的認可。

時間再撥回到2018年的12月18日、2019年9月,他在北京領獎時想得最多的就是:“我這一輩子跟着共產黨走、跟對了,今後要更加堅定決心、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走對了路,纔有我今天的成績,纔有了今天的我!”

是的,這個“方向”就起源於他的父親。說起來,他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名老黨員。六十年代的庫爾班大叔名氣很大,是愛黨、愛國、敢於奉獻的模範人物。他父親就希望他長大以後也能像庫爾班大叔一樣,所以也給他取名叫庫爾班。從小就教育他要聽黨的話,當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隨着知識和閱歷的增長,他認爲辦好學校,讓孩子們學好語言、開闊視野,長大後能走出阿克蘇、走出新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走路要選對方向”!這個方向,就是一定要教育孩子從小就立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爲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也曾經獨自一人到革命聖地延安,從毛主席等革命先輩戰鬥工作過的地方走過,用老一輩爲國爲民奮鬥終身的精神激勵自己;他也曾到過烏魯木齊革命烈士陵園瞻仰,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立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每週一的升國旗儀式上,他都要帶領全校師生面對國旗,舉手莊嚴宣誓:“我宣誓,我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作爲炎黃子孫,我感到非常自豪!我愛偉大的祖國,我願做民族團結的維護者!”在他們學校的國學堂,牆上掛着24張圖板,讓孩子們從小了解他們都是中國人,自己的祖國是中國,自己的民族是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是中華文化,大家的共同利益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他常在學校跟師生們講:一滴水只有匯入大海,才能獲得永久的生命;一個民族只有融入到祖國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續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文化始終是新疆各民族情感依託、心靈歸宿的精神家園,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思想根基,更是凝聚民心、維護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他本人就是在中華文化的薰陶下長大的,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以在學校裏,他經常給學生和家長們講“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孟母三遷”等故事,培育他們的勤勞精神和對教育的重視;課餘時間,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唱京劇、彈古箏、拉二胡,或是練習毛筆字、畫國畫、剪窗花,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讓孩子們既歡度諾魯孜節、古爾邦節、肉孜節,更過好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過春節吃餃子、端午節吃糉子、中秋節吃月餅,讓他們從小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並影響到家長,實現“小手拉大手、全家往前走”。通過勤奮學習,他們學校的每一個學生都能說一口流利的國家通用語言,都能背誦《論語》《三字經》,打千人安塞腰鼓。國家通用語言學好了,他們國小的學生們勇敢地走出了校門,參加他們鎮、烏什縣、阿克蘇地區和自治區的各類演出、各種比賽。每年暑期,他都會選拔一批品學兼優的學生赴北京、浙江等地參加“夏令營”活動,讓這些農村孩子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

中華文化認同了,中華民族、偉大祖國的種子從小就在孩子們的心裏紮下了根,自然而然地同各種錯誤思想天然地“絕緣”,從靈魂深處擁護民族團結、維護民族團結,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從物質層面上升到了心理層面,社會穩定、長治久安便有了牢固的思想基礎、羣衆基礎和旺盛的生命力。

他這輩子最大的信念就是:他的一生都要堅定不移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做一名驕傲自豪的中國人!真真正正從心底擁護核心、緊跟核心、緊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永遠愛戴習近平總書記,把一生都獻給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是的,這個就是“新時代的庫爾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