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某國小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事蹟材料

某國小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事蹟材料
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事蹟材料
我校是一所縣直完全國小,學校領導歷來重視少先隊工作,全校有15箇中隊,在大隊部的組織下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同時各中隊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我校少先隊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以第四次全國少代會精神爲指導,大隊部緊緊圍繞“思想教育要創新,服務青年要具體,開展活動要紮實,基礎工作要打牢”的要求,以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教育爲重點,全面推進“雛鷹行動”,組織開展“爭當文明學 生”活動,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積極、開拓、自立、創新的作用,開創了國小少先隊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認真貫徹《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狠抓學生養成教育。 
  國小生求知慾強、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是形成良好行爲和品德的最佳時期,我們注重狠抓養成教育,及時糾正學生不規範言行。這學期,我校續繼開展“創建文明、平安、和諧、清潔校園的評比”工作,通過去年的開展,我們已看到校風、校容逐漸形成文明、 和諧的氣氛。我們還要求學生從升旗儀式的排隊、行禮做起,教學生做到升旗時行隊禮或注目禮等,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他們進行常規訓練,爲保證養成教育的實效性,我們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要求班主任(中隊輔導員)嚴抓實管、經常、反覆地組織學生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要求學生記清記牢,做到敦敦教導,堅持不懈;二是學校對規範學生行爲採取正反兩方面教育相結合的辦法,通過廣播及時表揚、批評,讓年級與年級、班級與班級進行評比,並把檢查、評比的結果列入班級考評內容中。我們還通過給家長寫封信或通過個別家訪,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時常規要求,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抓好養成教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採取多種形式的教育方式,開展學生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教育活動,促進其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如:“清明節”開展 “愛花、護綠、我能行”的一系列“我能行”等主題班會或中隊活動,有趣而有益深受學生的歡迎,針對有些學生買零食的問題,除在晨會上、班會上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外,還規定不許帶零食到學校的規定,同時還讓學生開展討論:常買零食有什麼害處?零花錢該如何用纔有意義?讓大多數的學生達成共識:國小生應該自覺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把零花錢用到有益的地方去,使學生改變了不良習慣。同學們還把零花錢捐給了災區。我校還利用校會、班會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向家庭困難學生捐獻愛心;利用“教師節”、“婦女節”進行感恩教育。
 二、 貫徹落實全國第四次少代會的精神,以"雛鷹行動"爲載體,培養創新精神,全面提高少年兒童整體素質。 
  1、組織隊員、中隊輔導員積極參加全國各種創新活動。我們轉發了各種參賽的通知,並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提出輔導員人人動手設計,高年級中隊個個參與的要求。培養了輔導員和廣大少先隊員的創新、創造精神,提高了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2、大隊部通過豐富多彩的隊活動培養隊員的能力,提高素質。 
   (1)興趣小組活動:學校結合實際,積極挖掘現有資源,
      (2)慶“五·一”勞動節開展系列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板報、勤工儉學活動,表達學生對勞動的熱愛。
(3) 慶“六·一”兒童節開展系列活動: 大隊部通過廣播、個別輔導等手段,對學校老隊員、新隊員進行了一次隊知識培訓與鞏固。並開展書法、繪畫、數學、作文等一系列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自己的節日那天,一年級新生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入隊儀式。開展有趣的遊園活動、體操比賽活動讓學生玩得開心,提高學習的興趣。
(4)“抗震、防震”開展系列活動:大隊部和各中隊積極利用廣播、牆報、宣傳單等媒介讓在校學生、家長、“打工仔”等人瞭解“抗震、防震知識”、加強抗震、防震演練,並利用課餘時間通過看電視、廣播、組織學生聽專題講座加強“抗震、防震知識。
  沒有活動就沒有生命,學校把藝術章和環保章作爲每個隊員必修章,每個中隊都有爭章樂園。你追我趕,在全體輔導員的積極配合下,這學期我校少先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三、 加強少先隊基礎建設、確保少先隊事業的持續發展 
  1、 鞏固陣地建設。精心佈置好隊室,進一步完善隊室管理開放制度,發揮隊室的教育功能。 
  2、 組織隊幹部定期檢查各中隊陣地,隊角、衛生角、環保角、榮譽角佈置,做到有特色有創新。
  3、 充分利用板報、牆報等宣傳陣地的教育功能,各班板報每三週更換一次,校級板報分別由四、五、六年級、大隊部學生負責, “十一、元旦、六一、五一”出專刊,每出一次派專業老師評比檢查,並根據需要適時根換內容。
4、 切實開展好中隊活動,本學期共舉行了三次中隊主題活動觀摩,進一步優化中隊活動評比方法,把觀摩活動和平時活動結合起來考評。 
   我們***鎮二完小中心國小少先隊是一個求實奮進,開拓創新的新世紀集體,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校外輔導員的隊伍建設,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體驗機會,協調好各方面工作,培養出適合時代需求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