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新版三八紅旗手先進事蹟材料精品多篇

新版三八紅旗手先進事蹟材料精品多篇

紅旗手個人事蹟 篇一

某同志是某區三塘鎮六村村委的婦女主任,又是村委委員兼支部委員,幾年來,她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守國家法律。任職以來,她積極發動全村婦女開展各種活動,在本職崗位上敢想敢幹,開拓進取,特別是在抓好村婦代會和帶領羣衆致富奔小康過程中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

一、織發動全村婦女積極參與經濟建設,當好婦女領頭雁

某同志擔任六村婦女主任以來,努力學習現代科技文化知識和婦女工作業務知識,能夠熱心爲婦女羣衆服務,在婦女羣衆中有較高威信,在組織全村婦女積極參“雙學雙比”活動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發動全村婦女開展“雙學雙比”活動。某同志工作認真負責,把全村的婦女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因此連續三屆當選爲村婦代會主任,她任職以來,緊緊圍繞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這一目標,引導幫助本村婦女掌握各種農科技術,積極發動全村婦女參加各部門舉辦的各類農科技術培訓班,幾年來參加培訓班學習的婦女累計達1000多人次,全村90%的婦女都掌握了至少1—2門的種養技術。樹立了一批依靠科技致富的種養女能手、項目帶頭人、科技示範戶,加快了農村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發動全村婦女大力發展生豬養殖業。前幾年,剛開始養豬時,由於沒有經驗和技術,結果沒有收入,而且險些還賠本,在這種情況下,是進是退的思想鬥爭很激勵的,如何養好,並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成爲首先考慮的焦點,並且吸取了首批養殖失敗的教訓。主要就是沒有科學養殖技術,沒有懂得養豬的經驗,找到了失敗的原因後,要想養好豬,首先要學好科學養豬和防病、治病的技術。去年春節過後,某同志積極參加鎮政府舉辦的科學養豬技術培訓班學習,學會了一些科學養豬的先進技術和防病治病的辦法,掌握了養豬的技術要領,爲了確保養殖成功,後經過多次交流、接觸,養豬的積極性更高了,養豬的規模也進一步擴大,今年全年養豬近50頭,純收入2萬多元;養雞共1000多羽,全年純收入3萬多元;明年打算擴大養殖規模,爭取全年純收入5萬元。

3、熱心幫助羣衆解決養豬困難走共同致富之路。爲了幫助羣衆發展養豬致富,走共同致富之路,某同志自己養起了多頭母豬,熱情幫助羣衆解決豬苗的困難,熱情爲羣衆提供養育期防病治病等技術的指導,深得廣大養殖戶的讚揚,在某同志的幫助指導下,帶動了周圍羣衆發展養豬業,羣衆養豬的積極性也不斷提高,羣衆養豬收入的逐年增加,在她的引導下,有5戶婦女擺脫了貧困面貌。

二、以身作則,組織農村婦女開展各種活動

1、發動婦女參與生態文明村建設。某同志勤奮敬業,工作踏實,近年來,她帶領全村婦女搞好本村的生態文明村建設。首先,她發動全村婦女大力推廣沼氣池,萬事開頭難,一些婦女都擔心建池後用不了,某瞭解情況後,她帶頭建了沼氣池,用起來既經濟又實惠,在她帶頭推廣下,許多農戶也紛紛效仿,至今,大大節約了能源的開支。其次她又發動全村婦女搞好改廚改廁工作,現在全村大多數的農戶都參與了改廚改廁,有力地促進及改善了農村的村容村貌。

2、組織本村婦女開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某同志任婦女主任以來,一直堅持每年都開展這一活動,每年都評比出一批“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每年的參評率達到了95%。近年來,她又組織農村家庭開展“美德在農家”活動及“不讓進我家”及預防艾滋病活動,這些活動她都開展得有聲有色。

三、樂於助人,當好壯家媳婦

某不僅是一個優秀的村婦女主任,而且也是一個難得的好媳婦,她在家尊老愛幼,在外也樂於助人,提起她,村裏的羣衆都稱讚她,只要村裏有求於她的,她都樂於前往相助。如本村的有兩對夫妻經常鬧矛盾,經某調解後,都能化解矛盾,和好如初。任職以來,她調解的家庭糾紛就有20多起。幾年來,她還先後扶持了本村的5戶困難戶,不但在技術上給予指導,還在資金上給予扶助。在她的扶持下,這5戶困難戶也都先後脫了貧。

某同志勤勤懇懇,樂於助人,身體力行實踐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作爲村婦女主任,她心繫婦女羣衆,帶領農村婦女致富奔小康,爲加快推進農村小康社會進程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最新三八紅旗手先進事蹟材料 篇二

xxx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得到了領導、同事的讚譽、學生的認可。

一、她以愛心與責任,爲學生插上成長的翅膀

李老師始終抱着一個信念:班級是自己的家,學生是自己的孩子。正是有了這個信念,她把自己的心交給了班級,交給了學生。她一直對自己是“高標準,嚴要求”,在教學上一絲不苟,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做學生的表率,以人格感染學生。在她的班主任生涯中,最難忘的是有位學生,由於家庭的原因,對生活失去希望而企圖自殺。李老師千辛萬苦把她找回,還把她帶在身邊,同吃同睡,跟她聊生活談理想。知情的老師認爲比較冒險,奉勸李老師別這樣,但她沒放棄。在她愛心的呵護下,這位學生改變了,最後考上了大學並選擇了師範,成爲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師。爲了鼓勵學生,她常常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情況、思想動態,以卡片的形式寫上她最真摯的願望贈送給每一位學生。而對於那些缺少關心成績較差的學生,她會及時送上生日賀卡,這一小小的禮物滋潤了學生的心田,併成爲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力量源泉。假期時一個學生因父母外出打工,生活無聊和寂寞時,她把該生接到家與女兒一起生活學習。此情此景,對李老師來說是常事,正像考上大學後的學生給她留言:“老師,我從您的身上看到了媽媽的身影,如果非要將‘媽媽’這個神聖而又美麗的字眼分成‘親媽’和‘乾媽’的話,我相信您一定是前者!您以您的微笑感染着我們,您以您的寬容包容着我們,您以您的行爲感動着我們。”李老師所帶的班級學風濃、班風正,都是校或縣優秀班集體,她自己也成爲縣首屆名班主任。

二、她以嚴謹與創新,爲教學創出優異的成績

李老師始終把學校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從未因私事或公事掉過一節課,日夜在學校勞作。她勤奮好學,不管是教學理論還是信息技術都不放過,雖然她是40多歲的老教師,但其運用信息技術的水平卻是年輕教師不能及的。教學過程中,從不放過一個疑點,把教材吃透,其駕馭教材能力令人佩服;課堂教學思路開闊,邏輯嚴密,善於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果顯著;作業講評有其獨特的方法,給學生以規範,給學生以啓發,能夠做到觸類旁通;對於學生的疑問能耐心講解,對待差生不厭其煩,以至於其他年級的學生也喜歡跟她交流,她的辦公桌前經常圍滿了學生。她的教學從不照本宣科,善於用抑揚頓挫的語言把教材中艱澀的東西講得通俗易懂,把枯燥無味的條文講得活靈活現;即使是上了好幾遍的舊課,她也能上出新花樣。學生經常說:聽李教師的`課是一種精神享受,感覺時間太短了。她曾多次在縣、市內成功地開設公開課,研究論文和研究課題的數量是學校之最,所任教的學科會考合格率均達100%,優秀率達90%以上;所教學科大學聯考平均分一直名列寧波市前茅。她的努力得到了市內外領導和教師的認可,獲得縣“學科帶頭人”、縣“骨幹教師”、縣優秀教師、市骨幹教師等榮譽稱號。

三、她以熱情和誠心,爲大家點燃成功的希望

xxx中學政治組是一個團結協作、愛崗敬業,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和諧集體。該教研組在省市很有知名度,也贏得了一系列的榮譽:市巾幗文明崗、市三星級教研組、市“五一文明崗”等。這些榮譽的取得,與李老師的努力是分不開。作爲教研組長的她,以最大的熱情和誠心奉獻着自己。她對組內年輕教師的培養,傾注了很多的心血,手把手地教。爲了使青年教師能夠更快地成長,李老師給她們上示範課、作講座、修改教案、聽課評課,耐心指導。在年輕老師參加各種競賽時,李老師經常與她們探討到深夜,不管是教材的挖掘、典型例子的選擇、課堂教學的設計還是課件的製作都給予最大的幫助和支持,其他組的年輕教師甚是羨慕,說政治教研組有個好組長好大姐。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政治組的老師們在各種競賽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一批年輕教師很快成爲學校的學科骨幹。她被評爲寧波市優秀教研組長,寧波市“巾幗建功”活動先進標兵。她是縣骨幹教師帶徒活動導師,也是縣“323”工程指導老師,她不管有多忙,都要抽出時間爲他們修改論文和教學設計,不厭其煩,她的徒弟們都已成爲骨幹。此外,她還承擔了縣德育講師團和縣“母親素養工程”講師團的任務,爲社會出一份力。李老師的爲人,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受到大家的好評,她家被評爲xxx縣十佳和諧家庭。

紅旗手先進事蹟 篇三

在近三十年教學生涯中,吳蓉瑾堅守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貢獻,是“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典範”。她是理想信念的播種者,創建全國首個國小生講解員社團,16年來服務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培養近千名國小生講解員,通過在黨的誕生地播種紅色初心,促使愛黨愛國校園文化蔚然成風。她是情感教育的倡導者,不斷創新德育方法,真情守護學生身心健康,以情育人促進品德養成,多年實踐探索研發情感教育課程,惠及學生10萬人次。她是智慧校園的先行者,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因材施教呵護學生成長,主持的“雲課堂”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學校被評爲上海市首個教育信息化標杆培育校,被教育部授予信息化優秀試點單位。她是教育均衡的踐行者,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鄉村及郊區校,多次到青海、貴州貧困地區開展教學、培訓,擔任市郊鄉村學校校長三年,將其辦成了家門口的好學校,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貢獻。

最新三八紅旗手先進事蹟材料 篇四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幼時便知這是讚美老師的詩句。當理想成真時,作爲一位普通的山區教師,我以自己的努力踐行了就業時的承諾,以高遠的目光、清晰的思路、開拓者的氣魄和求真務實的作風,爲山區教育奉獻自我,贏得了全校師生員工的尊敬和愛戴。

一、提高素質、強化思想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始終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作爲挑戰自我的目標,自我加壓。一是堅持政治理論學習。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結合工作實際,我認真學習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學習《教師法》、《中國小教師忌語忌事100條》、《十堰市教師職業道德行爲規範“十不準”》等,力求在思想上、行動上與教育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堅持爲人師表,工作中事事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紀律,規範自己的言行。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關愛學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二、改革創新求活力

“我要做一個努力的老師。”“我要努力做一個稱職的老師。”這是經常掛在我嘴邊的話,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隨着課改的深入,不努力學習新的課程理念,跟不上教育的新形式,勢必會被時代淘汰掉。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我每學期大量訂閱教育教學雜誌,隨時瞭解教育改革的新動向,捕捉教學發展的新信息,掌握教學課改的新方法,擯棄了“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法,讓“啓發式”、“愉快教學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等理念走進課堂。

由於我的堅持努力,在繼承中求創新,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爲官山中學國中語文教研組帶來了教學的生命力。工作之餘,我把自己工作中的得失總結成經驗,嘗試着寫了許多論文,如《教師要敢於否定自己》、《文采制勝五法》、《妙語,也顯愛生魅力》等。

三、默默奉獻,燃燒生命

現今社會物慾橫流,當許多老師不安於現狀,拉關係爲調動工作而忙碌時,我則來到官山這個貧瘠的地方安家落戶,並打算紮根山區教育,默默的奉獻一生。“是人就要活出個人樣兒,是生命就要燃放出生命的火花。”這是我常常自我勉勵的一句話。爲此,我總是克服家庭的種種困難,心中裝着學生,裝着教學。父親身患絕症,我星期天回去探望;孩子的眼病需到北京做手術,我只能利用暑假時間;侄女要結婚,我請求她把婚期定在休息日……多年來,在工作中儘量不請假已成了我的習慣,在學校裏默默工作也成了我的習慣。

幾年來,我注重研究教學的工作思路,抓重點帶一般,抓繼承求創新等一系列工作方式、方法,推動工作達到了最好效果。作爲國中部的語文教研組長,我的工作不等不靠,大膽組織開展學生第二課堂活動,並把青年教師培養爲“學科帶頭人”的工作作爲重點之一來抓,爲語文教研注入了新鮮血液。作爲校代會的一名成員,我注重瞭解學校女教師的疾苦、願望,傾聽女教師的呼聲,幫助解決女教師在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的勞動喜獲豐收,參加工作八年來,我三次被評爲校級“課堂明星教師”、三次鎮級“優秀教師”。2005年5月參加市級優質課講評榮獲二等獎,2006年5月被評爲市級“語文學科優秀教師”。

四、與時俱進不停息

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作爲一名教師,在思想上、行動上,尤其是在教學工作上,必須與時俱進,我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在97年中文專科畢業後,我又克服困難參加了中文本科的自修學習,並於2000年6月畢業於湖北大學。21世紀是信息技術的高科技時代,不學電腦將會成爲新的“文盲”。所以,工作以來,我陸續參加了信息技術的初級、高級培訓。2006年7月,暑假伊始,我又主動報名參加了許多人不願參加的“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培訓學習,力求使信息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加以推廣。由於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加上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新穎性,我的課堂教學深受師生歡迎,期末考試,我所教學科的班級成績總在前茅。

成績也好,榮譽也罷,它們只能代表過去,它們將是我前進的動力,我將永遠以一團激情之火,投身於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爲了我一生無悔的教育事業,我願是春蠶,吐盡最後的絲;我願是蠟燭,流乾自己的淚。

紅旗手先進事蹟 篇五

時代楷模李桓英的人物經歷

1921年8月,李桓英出生於北京 。

1945年,李桓英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1946年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細菌學和公共衛生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微生物學系助理研究員 。

1950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李桓英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推薦爲世衛組織首批官員 。

1958年,世衛組織提出續簽5年合同的聘請,李桓英選擇回國 。

1970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工作的李桓英,被下放到江蘇省一個麻風村 。

1978年,李桓英調到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任研究員,將全部精力奉獻給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

1980年,李桓英被派到世衛組織做訪問學者,她得知世衛組織正在研究一種聯合化療的新方法,爲了爭取到世衛組織免費的藥物支持和試驗項目,李桓英開始在全國進行走訪調查。

1982年,李桓英向世界衛生組織遞交關於中國麻風病情況的詳細報告,世界衛生組織批准在中國進行聯合化療方法的實驗項目 。

1983年,李桓英的短程聯合化療方法在雲南勐臘縣試點取得成功 ;

1994年,李桓英的治療方案被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推廣 。

1996年,李桓英率先在國內開展消除麻風運動,首次提出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爲“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 。

1998年,第15屆國際麻風會議在北京召開,李桓英被推選擔任大會的輪值執行主席 。

2005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北京市李桓英醫學基金會”成立 。

2016年9月,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在北京召開,李桓英榮獲首屆“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 。

2016年12月27日中午,李桓英女士(時年95歲)在北京友誼醫院的入黨宣誓儀式上宣誓,正式成爲中國共產黨黨員

時代楷模李桓英所獲榮譽及成就

李桓英教授先後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何樑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感動中國十大新聞人物”候選人等數十項榮譽。

先後榮膺全國“五 一”勞動獎章、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麻風防治先進個人、中國醫學基金會首屆“‘聖潔杯’醫德醫風獎”;2000年被評爲全國先進工作者。2011年獲得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2016年9月,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授予李桓英“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 。

2017年12月6日,“敬佑生命·2017榮耀醫者”公益評選授予李桓英“生命之尊”獎 。

2019年9月25日,李桓英被授予“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

2021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決定授予李桓英同志“時代楷模”稱號。

2021年8月,全國婦聯作出決定,授予李桓英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主要成就

李桓英研究員心懷病人,面向基層,她借鑑國外先進經驗,成功地推行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利用利福平等三種藥物聯合化療的治療方法,於1983年率先用短程聯合化療方案在雲南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的曼南醒麻風寨,進行我國首例現場防治試點,經2年的努力和之後的十年監測,短程聯合化療取得完全成功,並於1985年在雲、貴、川三省全面推廣,得到WHO的認可,於1994年建議在全世界各國推廣。她連續十多年親自深入麻風地區,對接受治療的病人進行觀察研究,她極力支持對麻風病人應該開放,實行院外規則治療,在治療中正常就業、就學,使患者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她積極宣傳麻風病是一般傳染病,對麻風病人不應嫌棄,不應隔離,應及早發現,及時上MDT(聯合化療)。

二十年來,她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多次請國際專家授課,爲基層培養了大批麻風病防治骨幹。經她爲雲、貴、川地區申請與世界衛生組織協作項目治癒的麻風病患者已達一萬多人,年複發率僅爲 0.03%,大大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1%)。1999年98.6%的縣(市)已消滅麻風病,短程聯合化療取得完全成功,爲麻風病防治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

李研究員在國內外發表論著14篇,綜述7篇,努力爲基層普及現代麻防知識。獲國家級科技成果1項,省級科技成果6項,局級科技成果2項;每年數次被邀請出席國際、WHO麻風會議,討論麻防策略。

紅旗手個人事蹟 篇六

某,女,漢族,47歲,黨員,本科學歷,現任某鐵路局某晉太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臨汾臨通分公司經理。爲適應公司轉型升級,某與時俱進學習電商經營技能,面對公司業務單一,人員老化、女職工多的現狀,在困難和壓力面前,她帶領班子成員積極想辦法、走出去,請進來,搶抓商機,利用“互聯網+”理念,開辦了晉太商城線上線下體驗店。

爲確保體驗店如期開業,她同職工們一起加班加點,任勞任怨,犧牲自己節假日,爲商城的如期開業“忙碌着”,整夜整夜地守在體驗店接貨,經過兩個月的日夜奮戰,家電體驗店終於7月19日正式開業。她組織職工自行設計製作網頁、圖標、發動大家利用朋友圈、同學圈、戰友圈轉發在網上進行宣傳,並親自奔走在某鐵路局的各站段去宣傳,去營銷。功夫不負有心人,開業僅4個月時間裏體驗店就銷售貨物911單,線上124單,線下746單,銷售總額112.14萬元,毛利潤16.46萬元,線上粉絲達1448人。由於出色的工作業績和工作表現,她曾先後榮獲路局優秀共產黨員、建功立業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紅旗手先進事蹟材料 篇七

___,女,現年38歲,中共黨員。現任鑼旗寺社區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多年來,該同志以黨性爲後盾,以政治責任感爲動力,以“黨性最強、作風最正、工作出色”爲具體要求,從思想上、作風上加強自身建設,恪盡職守、竭誠奉獻、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上級組織賦予的光榮任務,爲社區工作和黨的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和優異成績。因成績突出,曾獲得江北區“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江北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先進個人”等榮譽。所在單位也曾獲得“五好黨支部”“紅巖先鋒崗”、“重慶市 ‘反邪教’先進單位”、“和諧社區”等

勤勤肯肯有擔當 熱愛社區講奉獻。

___同志是20__年走上領導崗位上的。在這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十年來,該同志將自己的責任、熱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獻於社區工作這一偉大事業。她的感人事蹟確實很多。幾乎每天早晨都是她第一個來到辦公室,進屋後,燒開水、搞衛生成了她必做的第一項工作。下班後,她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因爲她還要檢查一下辦公室的燈是否關閉、電源插頭是否拔掉、門窗是否關好。

工作上,任勞任怨,一人承擔多人的工作量,也從無怨言。歷年來分別從事雙擁、綜治、殯葬、黨建、婦聯、城鄉合作醫保、文體等不同崗位,特別是綜治工作,責任重大,涉及面廣,從反邪教到生產安全,到救災搶險等,經常是馬不停蹄,埋怨自己無孫悟空的分身術。前年7.18長江洪水,涉及動遷郭正街112戶沿江居民,___不顧自己有孕在身,仍奔波在抗洪搶險的第一線,特別是在郭正街101-108號居民搬遷時,___仍堅持和大家一起幫助撤離各家的傢什。

不計個人得失,把機會讓給同志。

___同志始終相信,在一起工作就是同志,就是朋友,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藩籬,同志的進步,就是自己的進步;同志的光榮,就是自己的光榮,自覺助推同志的發展。在___主持工作期間,身邊的同志得到較好的成長,趙__已是大溪村社區的副主任,謝__已是鑼旗寺社區的副書記,鄧_已在區交通局任職,爲街道、區交通局輸送了棟樑之才。

在榮譽面前,___同志主動想到同志,09年,社區有一個區級文明市民的名額,論水平、年限、經歷,___同志在幾名候選人當中最有優勢,但她主動提出讓纔來社區不久的年輕同志(鄧_)填報。她的這種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例子還有很多。

情真意切,愛心無限,待社區困難羣衆似親人。

社區的穩定是地區發展的基礎,___同志從幫助關心弱勢羣體上着力,助推社區的和諧穩定。她堅持“油、鹽、醬、醋、茶”就是基層政府的大事的觀念。從解決每一個困難羣衆的需求開始,堅持標本兼治。條件不成熟時,治標;條件成熟時,治本。

在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市對曾在我市城鎮用人單位工作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有關養老保險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渝府發〔20__〕25號)的文件精神未實施前,社區無退休費的老嫗特別多,僅依靠單位遺屬費生活,兒子嫌,女兒怨,老嫗們個個淚滴漣漣,___根據政策,反覆斡旋,終於將他們中的特困人員納入低保範圍,如,郭正街的盧__。問題的治標之道找到了,但治本之路就成了___心中的一道過不去坎,如何這一難題,轉機出現在08年的3月----(簡稱)重慶市超齡人員退休政策的出臺。

毛澤東同志曾說“政治路線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___同志對文件仔細讀,認真揣,主動當參謀,促使政策邊緣羣體也納入到享受範圍。和平村李__,常年在外工作,但東一天,西一天,沒有穩定的務工單位,工作年限的確定非常麻煩,___就建議其到最後一個就業單位峽江公司尋找突破口,最後終於使其享受了超齡退休待遇,其家人感謝不已,送來500元感謝金被___同志婉拒。

___同志這種不爲名利的高貴品質、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觀念、處處爲困難羣謀福祉的處事原則,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持之以恆的奉獻精神,傾入社區工作的滿腔熱情,深深打動着每一個社區骨幹,也深受黨員、羣衆的好評。

紅旗手先進事蹟 篇八

一心爲公 恪盡職守 牢記父親的囑託

身爲將軍的後代,全國道德模範的女兒,甘公榮將父輩的精神牢牢記在心裏,體現在行動上,用心去做,甘於奉獻。工作中,她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絕不套着父母的光環,懈怠工作,不思進取,甚至去謀求私利。

1974年,甘祖昌將軍堅持把上學的機會留給更貧苦的孩子,國中畢業的甘公榮毫無怨言、安心當起了農民。當時的她並沒有因爲自己年紀尚小,又是農民而放棄學習、懈怠工作。相反,她堅持向年長、有農村工作經驗的前輩學習,辛勤工作。不久,因工作表現突出,她被選爲生產隊婦女隊長,之後又被選爲公社團委副書記兼大隊團支部書記。

1978年,國家落實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政策,她服從黨組織分配,到蓮花縣電影隊工作。工作期間,瘦弱的她沒有埋怨工作的長期奔波和瑣碎。她所做的只是默默無聞、恪盡職守,堅守在組織分配的這個崗位上。

3年裏,甘公榮跟隨電影隊穿梭在各個中國小校,奔走在各個村間小道上,爲學生和羣衆送去了數千場電影,爲他們帶去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歡樂。正如她的父親甘祖昌所倡導的那樣,哪怕是當一名農民,也要散發一份光、爲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作爲女兒的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父親這種爲民服務的宗旨。

1981年,甘公榮和丈夫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她被調到縣工商銀行當儲蓄員,這一干便是十幾年。在做銀行儲蓄員的16年間,她經手的數億元人民幣,沒出過絲毫差錯,攬儲了上千萬元,是儲蓄員平均水平的三倍,沒有從中獲取一點私利。她的這種一心爲公,默默奉獻的事蹟也先後多次獲得全國、省、市表彰。

弘揚傳統 盡孝感恩 當好龔老的助手

百善孝爲先。母親龔全珍現在與她生活在一起,甘公榮覺得當前最大的任務就是當好媽媽的助手,照顧好她的身體,讓她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舒心愉快地安享晚年。

龔老雖然年已九旬,但一直傳承着將軍的精神與作風,經常去社區講黨課、作輔導。甘公榮白天照顧龔老去社區,晚上還幫着龔老整理日記和工作筆記,經常工作到深夜。

2011年11月,蓮花縣琴亭鎮在社區建立龔全珍工作室,聘請了龔全珍作爲輔導員,進行革命傳統宣傳教育和心理輔導。後來還建立了龔全珍工作室管理服務網絡,下設陽光驛站、溫馨驛站和六支便民服務隊伍,分別開展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和慈善志願活動。甘公榮得知這個消息後,便自願要求加入工作隊伍,成爲志願者服務隊的隊長。

幾年來,她一邊協助母親到工作室與羣衆談心解惑,一邊帶領志願者服務隊開展了志願活動100餘次。同時,甘公榮在城北國小設立了陽光小屋,定期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2011年,甘公榮應井岡山幹部學院邀請,開始定期爲來自全國的學員宣講甘祖昌將軍先進事蹟,弘揚堅守信仰、一心爲公、無私奉獻的精神。

每次去學院爲幹部講課前,她總是要交代好家人好好照顧母親,交代好志願服務隊的工作人員定期開展好每月的活動,然後才能放心的去上課。從蓮花到井岡山幹部學院,山路崎嶇、彎多路窄,對於暈車的她,路上的行程就是煎熬,但是她都毅然前往,堅持奔走在宣講革命理想信念教育的道路上,爲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上黨課。

目前,聽過她的課的學員已達上萬人。而她也以這種方式,幫助母親實現了宣傳革命理想信念教育的心願。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接過愛心接力棒

龔老常說,將軍回到農村,就把自己當成個農民,與大家一塊建設家鄉,從來沒有講過自己對革命有多大貢獻。如今,龔老也一樣,總是傾心幫助別人,他們都具有爲人民服務的優秀品質。在他們的薰陶下,甘公榮經常這樣提醒自己和子女:不管學什麼做什麼,都要先學會做人,最基本的就是做一個好人。

作爲甘祖昌和龔全珍的後代,她總是說不能給父輩抹黑,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幹事,力所能及地多幫助他人。爲此,甘公榮經常向社區居民伸出援助之手,數次捐款資助貧困學生。其中,現在蓮花縣公路局上班的李建平就是她資助的對()象之一。1999年,甘公榮得知湖上中學學生李建平的父親患癌症去世,母親癱瘓在牀,生活十分困難,李建平想輟學回家。甘公榮主動與李建平結成幫扶對子,每月資助李建平直到他考上大學。

2013年底,龔全珍成立了愛心救助基金會,甘公榮積極參與龔全珍愛心救助基金會的管理,聯繫捐款單位和個人,募集資金,並經常到全市各地進行調查摸底,收集貧困學生和困難羣衆的資料。目前,愛心救助基金會幫助貧困學生和困難羣衆數十人,走訪資金數萬餘元,在全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龔老常說將軍留給她的最大財富是精神財富,心裏總是裝着大家,她有生之年一定要將這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承下去。甘公榮正是繼承和發揚父母親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在平常生活的小事中,踐行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幫助他人,在平凡的人生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紅旗手先進事蹟 篇九

布茹瑪汗?毛勒朵,女,柯爾克孜族,中共黨員,1942年6月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恰縣吉根鄉護邊員。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瑪邊防線上,布茹瑪汗50多年如一日巡邊護邊。在她守護的山口,創造出無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邊業績。她積極宣傳愛國護邊工作,在邊境線的許多石頭上刻下“中國”兩個字,這些“中國石”成爲當地護邊守邊、彰顯愛國情懷的象徵。

布茹瑪汗·毛勒朵在遙望雪山上的邊境線 新華社 江文耀/攝

柯爾克孜族牧民布茹瑪汗·毛勒朵今年77歲。她生命中絕大部分時光,在祖國最西端的邊境線上度過。

50餘載,只爲守護國家邊境,跋山涉水、夜宿雪嶺、攀爬峭壁……路途上,唯有孤獨、危險、寒冷與她相伴。她走過20多萬公里山路,在帕米爾高原大大小小的山石上親手刻下10多萬塊“中國石”。

極致的忠誠熱愛、堅定執着,她的故事感動中國。

“我做了應該做的事”

布茹瑪汗·毛勒朵是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吉根鄉冬古拉瑪通外山口的一名護邊員。這裏海拔4290米,是帕米爾高原中國通往吉爾吉斯斯坦的一處邊防隘口。布茹瑪汗記得,當她第一次將“中國”兩個字刻在這裏的石頭上時,欣喜地將那塊石頭抱在懷中的情景。

布茹瑪汗的父親是孤兒,自小和5個兄妹爲巴依(富戶)家放牧謀生。新中國成立後,全家開始過上好日子。對於來之不易的新生活,布茹瑪汗的父親十分珍惜,彌留之際叮囑子女:“這裏是解放軍吃着草根纔得到解放的,你們要守好邊境,像待家人一樣待解放軍。”

那時,很少有女性放牧巡邊,但布茹瑪汗每日早出晚歸,將越境的牛羊趕回來,查看有無陌生人進出邊境。冬古拉瑪山口離布茹瑪汗的家有60公里山路,繁重的巡邊工作讓她照顧不了家庭;一路上,懸崖、亂石灘、溝壑密佈,她的腿腳經常被尖利的岩石劃出道道血口,很多次受困於暴風雪中……護邊生涯裏,危險無處不在。

布茹瑪汗對於邊境線的守護執着得近乎“偏執”,鄉鄰笑她癡傻,丈夫也和她鬧過矛盾。然而,她無怨無悔。“父親說過,邊境線安穩國家才能安穩,人們纔能有幸福生活,我做了應該做的事,度過了有意義的一生。”布茹瑪汗說。

“他們就像我的孩子”

“擁軍愛軍”是布茹瑪汗常年堅持的另一件事。她記不清救治過多少凍傷、摔傷、被困暴風雪的“兵娃”,給他們媽媽般的愛與呵護。

1999年,浙江籍戰士羅齊輝巡邏時被困暴風雪,雙腿嚴重凍傷。得知情況後,布茹瑪汗迅速將他擡進氈房,把小戰士的雙腳揣在自己懷裏暖着,讓兒子麥爾幹宰山羊接熱血救治。經過1個多小時急救,羅齊輝的腳開始恢復知覺。

2004年,邊防戰士胡紅利帶領7名戰士出發,原計劃巡邏8天后到達冬古拉瑪山口。天氣突變,他們被困半山腰。暴雨之夜,布茹瑪汗和兒子揹着乾糧摸着石頭一點點向前挪,趕了十幾個小時山路,將“救命”的乾糧送到戰士們手中……

布茹瑪汗有一個習慣:只要有空就織毛衣、毛褲、毛襪子,用的是自己手工捻的羊毛和駱駝毛,給“兵娃”們準備過冬衣物;戰士們的鞋襪、衣服溼了,她就守在火堆邊一件件烤乾;衣服破了,她一件件補好……

布茹瑪汗家生活並不寬裕,可只要邊防戰士巡邏經過她家或來做客,一家人都會把氈房讓給戰士們住,自己搬到放雜物的小氈房裏。每年建軍節,布茹瑪汗還會提前準備好酥油捲餅、奶茶,宰牛羊,請邊防戰士到家裏慶祝節日。

“他們就像我的孩子。”布茹瑪汗滿是憐愛。

“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國家就是最大的好”

對布茹瑪汗而言,熱愛祖國是一種信仰——這已經成爲家風並得以傳承。

布茹瑪汗有3個兒子、2個女兒,都是護邊員。她對子女說:“我過去吃的苦像山那麼多,你們現在也要守護好祖國的邊境線。”

布茹瑪汗的兒子買爾幹從12歲就跟着媽媽巡邊護邊。如今,40歲出頭的他已是當地護邊員小組組長。回想過去,買爾乾紅了眼眶:“小時候埋怨媽媽爲什麼總不回家,爲什麼不能像其他人的媽媽一樣給我們做熱飯熱湯,只知道她在邊境線上巡邊,還常常受傷。成爲像她一樣的護邊員後,才明白了邊境線的意義,開始欽佩媽媽,爲她驕傲。”

“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國家就是最大的好。”布茹瑪汗說。今年國慶前夕,布茹瑪汗榮獲“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當她蹣跚走向領獎臺時,遠在近萬里外的國境線,她的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爲她驕傲,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