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講話致辭 > 代表發言

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發言稿

讓非遺在鄉村振興中大放異彩

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發言稿

各位領導:

鄉村要振興,文化必須行!文化是鄉村振興的根基、發展的靈魂。鄉村振興,求的是“有風景看頭、有樂趣玩頭、有產業做頭、有文化講頭、有組織帶頭”,而各類人造遊玩景觀和一些普通產業,只要投入到位,基本上處處皆能打造,唯有文化不可輕易複製,而非遺是文化中的文化、精髓中的精髓、獨特中的獨特,若能育有非遺來支撐,便是有了一條長久發展的根基、深層振興的魂魄;而對於非遺保護傳承工作來說,站到鄉村振興這個“新舞臺”、搭上鄉愁文化這個“新快車”,也就可能實現老樹接新枝,有望達到“非”同尋常、“遺”往無前。下面,根據會議安排,結合海東工作實際,關於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強化非遺傳承保護工作,談談三點感受,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整理挖掘,壯大非遺文化隊伍,爲鄉村振興尋求文化根基。河湟谷地是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交匯帶、是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帶、是歷史上中原民族與西域諸多少數民族勢力碰撞的交匯帶,具有悠久、豐富、獨特而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可以斷定,只要我們深入挖掘、全面整理、積極申報,定能非遺層出、琳琅滿目。而現階段,申報成功的非遺項目,大部分出自於土族、撒拉族等現有的較少民族。由此看來,目前河湟非遺的挖掘申報工作,仍然侷限於當下眼前,在轉換視角、放寬眼界、跨時代寬領域深遠挖掘上尚需加力。我們應將其明確爲鄉村振興的一項基礎工作、長遠舉措,跳出現有的民族和地域觀念,樹立大歷史觀,從整個遠古河湟、古代民族中廣泛蒐羅、挖掘整理、梳理申報,爲河湟文化和鄉村振興尋根溯源、積蓄動能、厚置力量。

二、保護傳承,盤活非遺文化資源,爲鄉村振興提供持久動能。首先,我們要樹立“應挖盡挖、能用盡用,在立足長遠中珍視非遺資源”的意識。在編制鄉村振興規劃時,凡是有非遺資源的、甚至儘管現階段尚未申報但有望申遺的,都應將其作爲當地鄉村振興整體工作中的一項着力點,進行認真謀劃開發、科學編排備用。其次,我們要把握“量力而行、盡力而爲,在立足實際中穩步開發”的原則。非遺要開發,但絕不是先開發、且往往不能先開發!開發非遺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漫長過程,因此要根據實際、因地制宜,按照鄉村振興的整體可行方案有序開發、穩步推進:條件成熟能夠立即開發使用的、儘快啓動;有些資源雖然很好、但當下暫時難以開發的,科學安排、做好準備、留作後用。再次,我們要遵循“共享共用、共同發展,在發揚光大中各取所需”的理念。“非遺”絕不是某個個人的、家族的、地域的,更是民族的、國家的、世界的,應當可以共用共享,只要是有利於非遺保護傳承的,就應該是贊成和支持,絕不能讓傳承人或當地的一些小算盤、小利益,成爲非遺傳承開發的障礙,絕不能讓“傳承人保護機制”反過來阻礙非遺的開發弘揚。

三、開發利用,倍增非遺資源價值,爲鄉村振興孕育獨特產業。發展是最好的保護,效益是有力的促動!對非遺項目來說,保護絕不能是抱殘守缺、傳承絕不能是僵化守古,恰恰相反,只有堅持創新,在與現實的經濟社會結合中保持自己的鮮活度,才能讓非遺真正實現“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簡言之:非遺傳承能否做的更好,歸根結底還在於經濟基礎。因此,若要“非”揚,就要非遺這個“老傳統”站上鄉村振興這個“新舞臺”、裝配現代市場這個“新引擎”。在鄉村振興舞臺上,非遺至少可以上演三場大戲:一是發展“非遺+鄉村旅遊”。以共享的理念和集約的方式,努力營造全要素的非遺環境,將非遺滲透在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全要素之中。如,可以在合適的地點打造一個能夠在籬笆樓裏體驗傳統婚俗、聆聽傳統曲調、品嚐傳統宴席、觀賞傳統工藝、品味河湟文化、體察時代發展,讓遊客處處感受到非遺、體驗到非遺。二是發展“非遺+鄉村產業”。目前非遺產業化道路上存在一大痛點:非遺產品普遍銷售價格相對較高、而市場適應率卻較低。不是所有手工的就是受歡迎的,更不是我們自己傳統和喜歡的、就能得到遊客歡喜,辛勤的勞動付出與得到相應的經濟回報之間還差個適銷對路與品牌營銷。因此,在發展非遺產業上,一定要努力與現代市場接軌。如,借東西部協作機遇推動靑繡的傳統技藝、獨特文化與蘇繡的精妙設計、品牌市場結合起來;如,傳統民俗婚禮與現代婚慶公司、攝影基地的合作共贏;如,將青海大月餅與現代飲食、職工福利、單位團建、集體生日等活動掛鉤;再如,一方面將彩陶製作申報非遺、一方面藉助拉麪產業將彩陶餐具作爲“青拉”標配,讓“彩陶故里”的榮譽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產業效益。如此種種,重視現代商業策劃、注重品牌營銷,以實實在在的利潤價值吸引更多社會力量自覺參與到非遺挖掘保護傳承工作中來。三是發展“非遺+互聯網”。緊抓互聯網風口,讓“非遺”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如通過鄉村振興渠道,爭取將更多非遺產品推薦到“832”等全國消費扶貧平臺,進行線上推薦銷售,給予政策支持,讓非遺產品在更廣闊的“線上市場、雲上定製”中綻放光彩,借“網”傳播非遺理念、講述非遺故事、帶動鄉村非遺車間,讓河湟非遺產品走進遠方客人的視野和現代生活,讓他們認識、瞭解這些產品背後的文化內涵,從中感受河湟文化的豐厚魅力和高原兒女的創造力。

總之,我們應努力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依託非遺“老手藝”發展鄉村振興“新產業”、發揚非遺“老講究”給予鄉村生活“新賦能”、轉化非遺“老傳統”成就鄉村振興“新動力”,實現非遺傳承與鄉村振興比翼雙“非”、“遺”鳴驚人,推動鄉村發展同羣衆生活今“非”昔比、“遺”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