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講話致辭 > 慶典致辭

大學校長畢業致辭

目錄

大學校長畢業致辭
第一篇:大學校長畢業致辭第二篇:大學校長畢業致辭第三篇:2014復旦大學校長畢業致辭第四篇:耶魯大學校長的畢業致辭第五篇:北京大學校長畢業致辭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大學校長畢業致辭

大學校長畢業致辭

編者按:

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精神氣質!本期《校園·畢業季》我們選編了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中國醫科大學校長趙羣在2014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的致辭。在兩位校長對學生或激情四射或理性質樸的諄諄教誨中,我們看到了每一所大學不同的底蘊與追求。

人生出彩會有時

同學們,你們正處在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今天,我送給你們一句話:執着追逐青春夢,人生出彩會有時!我絲毫不懷疑你們的才華、聰慧與自信,但是,夢想只有紮根於現實的土壤,才能開花結果。當熱情遭遇寒流,當坦途轉入低谷,當進退面臨抉擇,你們的青春該如何綻放?你們的夢想該如何實現?你們的人生該如何出彩?

我想與同學們一起分享你們的校友、人人網ceo陳一舟的創業史。1987年考進武大的陳一舟,入校後申請從物理系轉到計算機系學習,那時的他就開始做着在it行業打拼的夢。1999年,他首創“chinaren社區”,不到兩年被搜狐併購;2014年,他冒着因提前解除合同而失去所有股票和獎金的風險,辭去搜狐高級副總裁前往美國二次創業,卻因“9·11事件”對美國股市的影響被迫中止;之後,他先後投資“邀發短信網”,創辦“千橡互動”,卻遭遇無線業務增值的寒冬;2014年以來,他收購“校內網”改“人人網”,終於在美國成功上市,並當選“2014年中國創業年度人物”。

30年的堅持,陳一舟歷經大起大落,從未放棄對未來的信心。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在追逐夢想的路上,有一種精神叫堅持,它讓人激情不息,奮鬥不止!這是陳一舟的創業祕訣,也是我們武大人的精神氣質!

同學們,我們堅持,是因爲值得;沒有堅持,夢想只會成爲空想。而堅持,就是對自我實現永不放棄的期許,就是對成功機遇的敏銳感知,就是對外部環境的準確判斷與積極改造,就是面對挫折與苦難時的堅強意志!我希望,無論你們將來從事什麼職業,身處順境或逆境,都要讓激情與信心的火焰燃燒不敗,照亮你們的航程!我相信,只要你們堅持夢想永不放棄,人生出彩會有時!同學們,讓“武大精神”與你們同行,用你們堅持不懈的毅力,用你們恪守正道的品格,用你們勇於擔當的氣魄,去奮力追逐你們的青春夢想,去盡情揮灑你們的青春風采!

放隼高飛天地闊,人生出彩會有時。(武漢大學校長 李曉紅)

大醫精誠德爲先

親愛的同學們,在你們即將離別母校踏上社會之際,作爲大家的師長,也作爲大家的朋友,我向你們提出一些寄語和期望。

一是希望同學們牢記天道酬勤,做事一定要勤奮。醫生承載着太重的責任,所以需要我們學必“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努力鑽研,全面仔細考慮問題。工作上要捨得花時間、花精力;遇到困難不灰心、不抱怨。勤動腦,勇於創新;勤動手,實幹精幹;勤動筆,積累經驗。

二是希望同學們爲人一定要高尚。選擇了醫學即選擇了高尚,“大醫精誠德爲先”,學醫之人除了醫術精湛,更應具有仁慈的心靈與博大的胸懷,要淡泊名利,心境光明,行事磊落。我們要以仁愛之心對待患者,全身心地爲患者着想,解人之痛,暖人之心,努力營造和諧的醫患關係。

三是希望同學們能夠永遠保持一顆進取之心、堅守一份責任之心、練就一顆豁達之心。畢業不是學習的終結,而是新的學習階段的開始。在今後的日子裏,你們要不怕從最基層做起,學會在困難中修身,勤奮做事,高尚爲人,立足本職,追求卓越;你們要永遠保持學習和思考的熱情,求知若飢,虛心若愚,不斷探求新知、追求真理,永葆思想的活力;你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長存敢爲天下先的勇氣、永不言退的銳氣和積極進取的朝氣,像醫大的先輩一樣,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爲國家的強盛、人民的幸福、中華的振興、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同時,我們要不斷強健體格、砥礪意志、錘鍊人格、陶冶性情,以豁達的心態直麪人生的高潮與低谷,以寬容的性情對待人生的失落與坎坷,始終自信地去成就有意義、有價值、有創造的未來。

同學們,請大膽而自信地投入火熱的新生活,用你滿腔的熱忱去實現自己的美好理想。請你們記住,當你們走出校門之後,無論你身處何方,無論你身居何職,都會有一個忠實的、可信賴的朋友站在你的身後,他默默地注視着你。當你成功時,他願意分享你的喜悅;當你受挫時,他願意分擔你的憂愁;特別是當你需要幫助時,他真誠地願意助你一臂之力!這個朋友就是你的母校——中國醫科大學!

藉此機會,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年9月份,學校積極籌備建設的、全校師生熱切期盼的沈北校園將全面投入使用。新校園充滿醫大人文特色,環境優美、佈局合理、功能完備,歡迎你們常回家看看。(中國醫科大學校長 趙 羣)

第二篇:大學校長畢業致辭

重慶大學校長畢業致辭:“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2014年07月02日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趙曄嬌

無論是重慶大學校長林建華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還是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校長李志強的“清華北大是軟臥,一本是硬臥,二本三本是硬座”……這個畢業季,中國的高校校長們,以或萌或潮或詼諧又或犀利的語言,爲畢業生上完最後一課。這是“賣萌”還是“爭寵”被社會熱議。而在專家眼中,這是教育與歷史合拍的表現。

6月28日,重慶大學畢業典禮,該校校長林建華對畢業生的發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引得滿堂喝彩。一些外國畢業生也打出了“感謝中國,感謝重大”的標語。

就在一天前,西南政法大學畢業典禮上,該校校長付子堂選擇將自己改編的歌曲《2014年的第一場雪》送給在場學生。

如果說上述致辭分別代表了“萌”和“潮”,那麼東莞理工學院的校長致辭則屬“詼諧”型。

“我們腳上的皮鞋,化學一下,左腳變膠囊,右腳變酸奶,神奇得不可理喻。然而,社會是一個大融爐,需要擦亮眼睛,謹慎行事……”

校長潮語緣何如此集中?這還要追溯到2014年。

“什麼是母校?就是就是那個你一天罵他八遍卻不許別人罵的地方。”當年,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僅僅16分鐘的畢業演講,被30次掌聲打斷。全場7700餘名學子起身高喊:“根叔”。

“根叔”火了,他一改此前高校校長威嚴和不苟言笑的形象。有媒體甚至對此評價“盛況空前”。

在之後的2014年,“根叔效應”驟然顯現。衆多校長、院系負責人均以各自方

式,在畢業典禮上“各顯神通”。

到了2014年,這一現象越演越烈,去年的“傷不起”、“打醬油”等還未唱罷,今年的“純素甜”已經登場。

畢業典禮異彩紛呈的同時,有人卻對此表示了憂慮。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鄭南寧曾在一次校長論壇上表示,對畢業典禮這種莊嚴場合,校長這種講話實在不可理喻。若高等教育這樣下去,我們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此外,也有人認爲,類似校長致辭,是校長們的集體作秀,實質是暗拼學校聲譽和理念。

對此,專家的看法更爲積極。

浙江大學社會學教授馮鋼認爲,大學校長的幽默表現,一改此前“校長難見臉難看”,是對中國高校行政化的一種沖淡。校長用幽默而深刻的語言營造歡樂氛圍,爲畢業生的高校生活畫上句號,讓畢業生留有回味。

著名評論家、作家徐迅雷則認爲這是與歷史的合拍。

“活潑而開放的表達,更符合80、90後新一代的思維方式。評判的標準,更重要的是看校長講話的內容,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徐迅雷說,在蔡元培等一批教育家治校時,都提倡開放和包容。如今,高校校長們能在畢業時嘗試開放,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與歷史合拍的表現。(完)

第三篇:2014復旦大學校長畢業致辭

復旦大學校長畢業致辭:讓心靈和想象力飛翔

1818年10月22日,黑格爾在受聘柏林大學哲學教授職務的時候曾經說過,這個世界的精神太忙碌於現實,太服務於外界,而不往回到內心、轉回自身,以徜徉於自己的心靈家園當中。這個家園就是我們的心靈。

儘管已經過去了近兩百年,但我感覺,他的講話更適合於我們現在的時代。我們現在的時代正在發生着急速的變化。一顆沒有精神家園的心靈,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也就不可能對他人有真正的情感關心,對社會有真正的責任心。這是我強調的心靈育人。同學們、老師們,各位家長:

我相信各位同學現在的情感都非常複雜,其中既有別離的傷感,也有依依不捨的眷戀。當然,我相信更多的是大家對未來的憧憬。這就是畢業典禮上所特有的難以言表的一種滋味。

此時此刻,我不想從網絡上搜尋一些流行的詞彙來修飾我的講話。因爲它們既不能讓你們對我增加一分尊敬,也不能增加一分親切,更加不能使我變得跟你們一樣年輕。我想,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一顆可以互相溝通的心靈。

蘇格拉底在雅典準備接受死刑之前,不忘告誡人們:“有一個真理我沒有時間來給你們闡述。但是我必須告訴你們,沒有經過反省和檢查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我相信許多學生最近都在反省自己四年的人生。我不知道是否有同學在檢查、反省的時候,感到自己在這四年當中虛度了光陰。但是,即便你感到虛度光陰,也不用過分傷感,因爲哲學家盧梭曾說過:“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的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孩子比沒有受過教育的孩子離智慧更遠。”在希臘語當中,“學校”就是“閒暇”的意思。因此,你只要在這四年當中體驗了、思考了,那麼你的心智已經得到了自由發展,你仍然是向着智慧的方向在努力地前進。在復旦,我們並不怕你們虛度光陰,而是擔心你們被迫誤用

光陰而遠離智慧。

無論你們當初進入復旦的理由是什麼,我們現在更需要反省的是復旦在這四年中給了你們什麼,你們從復旦還得到了什麼。這個問題涉及到教育的本質。

哲學家、數學家懷特海( tehead)說過,拋開了教科書和聽課的筆記,忘記了爲考試所牢記、所背的一切,剩下的東西纔是最有價值的,才能真正被稱之爲是教育的。對於復旦,我們認爲這剩下的東西應該是一顆自由而年輕、真誠而脫俗的心靈。

我在這裏嚴肅地講講心靈。因爲心靈的嚴肅和豐富是一切行爲之源。1818年10月22日,黑格爾在受聘柏林大學哲學教授職務的時候曾經說過,這個世界的精神太忙碌於現實,太服務於外界,而不往回到內心、轉回自身,以徜徉於自己的心靈家園當中。這個家園就是我們的心靈。

儘管已經過去了近兩百年,但我感覺,他的講話更適合於我們現在的時代。我們現在的時代正在發生着急速的變化。一顆沒有精神家園的心靈,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也就不可能對他人有真正的情感關心,對社會有真正的責任心。這是我強調的心靈育人。復旦的心靈在哪裏?有一個故事,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我們中文系的朱東潤老師在他的自傳中回憶:上世紀50年代,他給學生講《詩經》,講到《詩經〃采薇》的時候,有學生就站起來大膽地質疑書本上的解釋,問題正中要害。這位學生就是章培恆先生。

朱東潤老師已經過世多年了,但我們依然能夠從他的著作、文章甚至題詞中,感受到他在學術上的創新,這就是強烈的文化使命感。非常遺憾,如今連他的學生章培恆先生也已離我們而去。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從章培恆先生的作品中得到啓迪和滋養。我們可以從那些親切雋永的小故事中感受到前輩的心靈,並由此激發我們的想象力。在課堂上,你們聆聽着名師們的侃侃而談;在圖書館,你們領略着學術大

師的風采;在茶餘飯後,你們談論着學校的軼事趣聞。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復旦心靈所在,當然也在你們身上進一步延伸。

大學的根本就是學術。在大學的運行當中,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應該圍繞着學術開展,也就是學術優先的原則。所謂學術,就是研究和教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一所大學的根本。對大學的愛心,則應該是滲透在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教師在課堂上的全心投入,管理人員對學生的真心關懷,以及我們每一位復旦學子在社會上的一言一行,都將體現我們對復旦的真心。

我昨天晚上在寫發言稿的時候,聽說了一件令復旦人感到羞愧、感到傷感的事情,它讓我幾乎徹夜難眠。請原諒我在今天這樣一個場合來談論一個不怎麼愉快的事情。但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如果我今天在這裏不談,那麼前面的話全都是廢話。

事情是這樣的:某學院的一位女學生今年拍畢業照時,因爲帽子掉下來,她回頭去撿帽子,但這個時候攝影師的快門按下了,照片當中就沒有這位同學的臉。攝影師當場就補拍了照片。但是昨天,她拿到的卻是那張沒有她的畢業照。所有在場的同學都可以理解她的心情。她希望重印那張重拍的照片,併發給同學。遺憾的是,有人說這不是學院的責任,學院沒有必要管,應該讓學生自己和照相館交涉,甚至還有人認爲她小題大作。這位女生只能沮喪地要求班上的另外一個同學給全班的同學發短信,詢問他們是否願意一起分擔重印的費用。

我不知道在座各位聽到這個故事,是感到羞愧還是感到什麼。至少我作爲校長,是感到羞愧的。我爲此十分難過,而且也感到痛苦。學生低頭撿帽子難道錯了嗎?希望自己的同學們所拿到的照片上有她自己,是小題大作嗎?試想,照片上缺的不是這位學生,而是我們某位學院的院長或者書記,又會怎麼樣?

我不得不把我前面說過的一句話再重複一遍:一顆沒有精神家園

的心靈,無法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也就不可能對他人有真正的情感關切,對社會有真正的責任心。我唯一能做的,是代表學校向那位女同學表示道歉。

這些現象引起了我更多的思考:怎樣才能讓復旦的追求真正成爲現實,讓我們不夠完美的地方變得更加完美起來。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我們所有有真才實學的教師能夠受到真正的尊重和尊敬;只要讓我們每一位學生,包括剛纔我提到的那位女同學都能受到真誠的關注和呵護;我們的師生都能夠爲學校的發展和改革、對學術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的理念充分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的復旦,纔會吸引更多的心靈。即使你離開了它,你也將對它永遠眷戀,它將成爲你畢生的精神家園。

100年前,有兩位復旦的同班同學留學(微博)歸來,他們可能比我們在座的還要更小一點。100年後,作爲中國的人文和科學的代表,他們的學術成就令人景仰,而他們高尚的道德品質更爲世人傳頌。其中之一就是陳寅恪先生,他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言說成爲溫家寶總理一生所崇尚的格言。他還說:“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不自由,毋寧死耳。”另一位是竺可楨先生。他說:“大學是社會之光,不應該隨波逐流。”無論同學們從事何種職業,你們都不是一部適應社會的機器,而是引領社會、改造社會的創造性人物。

讓我們相互勉勵,守護好我們自己美麗的心靈,守護好我們復旦大學的心靈,讓我們的心靈和想象力展翅飛翔。

第四篇:耶魯大學校長的畢業致辭

耶魯大學校長的畢業致辭

你們剛剛完成了一段偉大的旅程。四年來,你們在一個充滿了財富的地方不斷探索。全世界最聰慧、最富創造力的學者和專家爲你們授課;你們擁有其他學校望塵莫及的圖書館;你們的博物館包羅人間百態、宇宙萬象;你們可以欣賞到第一流的音樂和戲劇;你們有充滿活力的校內外體育競技;你們身邊是一羣永遠卓俊的同學——這一切,都在一座座本身就充滿了靈性與詩意的建築中爲你們呈現。你們與來自五十個州、五十個國家的同學朝夕相處。你們中的許多人都曾利用耶魯充足的國際資源,拓展了自己在海外學習與生活的經驗。

在課堂裏,你們完整而嚴密的獨立思考能力通過所學課程不斷得到發展。你們的批判精神和思辨習慣不斷經受考驗。這對你們未來的發展與成功至關重要。在課堂以外,你們的團隊精神和領導才能在數百個學生組織的活動中得到提升。你們的海外經歷加深了你們對不同價值觀、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你們因此成爲與世界相聯通的全球公民。也許你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你們已經爲人生的下一步做好了準備。

你們心中想必對未來還有一些躊躇與顧慮。如果我們依歷史預測未來,那麼我們知道,光明坦途就在你們腳下。你們自身的稟賦,以及在這裏所經歷的成長,將必定幫助你們在所選擇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我們也希望你們能夠相互扶持。回想你們所親歷過的校友們的饋贈,比如院長茶會、客座演講、學院研討,你們就會意識到,這所學校的生活正是倚賴畢業生們的執著與付出而如此豐富多彩。當你們感謝父母時,你們也需要明白,正是一代代耶魯畢業生的回饋,支撐着屬於你們的這個集體。

也許我對你們未來將會實現的人生價值和取得的事業成就過於樂觀了。但是我不這麼認爲。假如你同意我的觀點,那麼請允許我提出一個問題,一個深植於耶魯之精神與傳統,以至於你們中的許多人都已經把他看作與生俱來的問題,那就是,你將如何奉獻?你將如何把你在學院中爲集體奉獻、在紐黑文爲這座城市奉獻的精神,帶到你的生活之中,去改善你身邊每一個人的生活?這樣重要的一個問題,在現在這樣的時刻提出,正當其時。請讓我先解釋爲什麼要提出這樣的問題,然後讓我們看看應該如何來回答。

亞里士多德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但是在他眼裏,當今的我們也許早已經成爲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種羣。十八個月前,美國選舉出了一位新總統。他肩負的使命是全面而深入地解決這個國家所遭遇到的最緊迫的問題——教育,醫保,氣候變化,以及重塑美國的國際形象。在選戰的後半段,金融危機的影響擴散開來,於是經濟復甦與金融業改革也被提上日程,列入了這本已十分宏偉的計劃。

之後發生的事情並沒有讓我們相信當前的體制可以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出臺的復甦計劃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中國採取的相應措施比我們有效的多。十五個月過去了,美國的失業率仍然高達9.9%。經過幾個月的拖延,國會終於通過了一項惠及幾百萬家庭的醫療保障計劃。但是與之相關的高昂成本會讓我們未來幾十年負債累累,國會對此卻完全無人問津。在哥本哈根我們沒能就全球氣候變化達成任何有價值的協議。不僅如此,金融業改革的可能性也在對關鍵癥結的誤解和對報復性舉措的濫用中消耗殆盡。

爲什麼會這樣?請先讓我提出我的兩點看法,然後讓我們看看這與你們未來的政治生涯以及公民身份有什麼聯繫。第一,當今的政治決策過程中往往充斥着爲了迎合普通選民膚淺的訴求而刻意簡單化的意識形態。第二,美國的政客爲了確保再次當選,對手握重金的利益集團過於看重,而對他們的行爲到底會給普羅大衆帶來怎樣的利害卻漠不關心。

在聯邦黨人憲章第十篇中,詹姆斯.麥迪遜針對美國憲法剛剛確立的共和政體論述過我上面的第二點看法。他指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永遠無法被完全消滅,但是一個良好的政治制度卻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這種追求的負面影響。麥迪遜認爲,相比起人人追逐自我利益的直接民主體制,共和體制將會更有效地推選出代表最廣泛羣衆利益的人民代表。不僅如此,他還認爲,一個由許多不同利益訴求所構成的大共和體,相比起由一小撮競爭黨派構成的小共和體,更易於推動人民代表克服狹隘主義的侷限。

但是自麥迪遜的時代以來,我們的政府形式所能發揮的對意識形態和黨派爭端的限制作用已經被大大削弱。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至少有兩點。第一,大衆傳媒手段的普及放大了簡單政治口號對普通選民的影響作用。當然,大衆傳媒手段的興起可以通過對選民的教育而達到提高政治決策水平的目的。但是由於結合了第二點原因,即大衆傳媒時代的選戰勝利往往對特殊利益集團的政治獻金過於依賴,大衆傳媒手段便往往被這些利益集團所利用,通過散佈過於簡單化的信息,來達到扭曲政治決策的目的。

這樣的變化對於推行科學有效的公共政策所產生的阻礙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反對醫療保障改革的利益集團給降低醫保成本的計劃貼上了“死刑審判”的標籤,從而使得這些計劃無法得以推行。他們通過鼓吹“政府不干涉醫療保障事業”來阻礙公共醫療保險機制的創立與推進。實際上,僅退休醫保、醫療低保、退伍醫保三項,就承擔了這個國家超過40%的醫療保障成本。我並不想在此事上加入個人偏見。(也許我已經加入了。)我只想指出,公共醫療事業的決策過程,如今早已被意識形態和集團利益所扭曲和左右。

我們要怎樣做,才能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逐漸克服這樣過於簡單化的趨勢和狹隘主義?我認爲,我們需要你們在座的每一個人來改變政治決策的過程。你們來到這裏接受教育,爲的是培養你們的思辨能力,爲的是讓你們學會區分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膚淺的、誤導的、蠱惑的。無論你們所學習的是文學、哲學、歷史、政治、經濟、生物、物理、化學,還是工程,你們都已經可以深入思考,辨識矛盾與錯誤,並最終得出你們自己的正確結論。你們不僅可以運用這些能力去取得個人的成功,你們也可以爲公衆的利益做出貢獻。

在這樣一個欣欣向榮的集體裏,你們獲得的點滴教育都指引着你們爲超越自身利益的事業而付出努力。在你們的學院裏,你們明白了只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並且有時犧牲個人訴求,才能構建起一個和諧的集體。這些精神應該在你們離開耶魯之後的生活中得到延續。如果你們將爲解決這個國家的問題而奮鬥,或者跨越國界,爲解決全世界所面臨的諸如氣候變化、恐怖主義、核武擴散等問題而奮鬥,你們都必須明白,耶魯教育的成果,是爲了幫助你們,在智力上與道義上,都取得超越個人利益的成功。

我知道你們中的許多人一畢業就將成爲人民公僕。我也希望你們中的更多人最終會加入這個行列。公共事業的許多領域都需要你們這樣的畢業生去爲之努力,不論是作爲短期計劃,還是作爲終身事業。你們中的許多人都已經報名成爲教師。其他人也許會進入商業或者技術領域。無論你們選擇了怎樣的道路,你們都可以爲這個國家和世界做出貢獻,只要你

們記住,政治決策過程不是用來爲意識形態和個人利益服務的。爲了克服短淺的意識形態侷限,你們必須用你們的思辨能力去考量每一個問題,最終得出全面而科學的結論。爲了克服狹隘主義,你們必須把耶魯賦予你們的道德力量發揚光大,而這道德力量的緣起,就是爲人民服務的黃金法則。無論你們是爲政府工作,還是行使你們作爲公民與選民的權利,你們都需要意識到,唯有超越個人利益而惠及整個人類文明的決策,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務我們每一個人。唯有提高政治決策的水平,我們才能克服意識形態和黨派爭端的侷限。你們,作爲你們這一代人未來的領袖,必須去直面這樣的挑戰。

爲了努力捍衛一個年輕共和國的憲法,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在聯邦黨人憲章第一篇

第一段裏寫道:

許多例證都表明,這個國家的人民最關注的重要問題,是這個社會能否在反思與抉擇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個好的政府??

從兩百二十多年的美國曆史來看,漢密爾頓所提出的問題,應該早已有了一個肯定的答案。我們構建在人民代表制度基礎上的政府與體制是經得起考驗的;我們的法制化進程不斷推進;我們對個人自由的保障遠超出了開國元勳們的設想。但是今天,面對過於簡單化的意識形態,和日益主宰政治決策過程的狹隘特殊利益,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漢密爾頓的問題是否仍然有相同的答案。

耶魯大學2014屆的畢業生們:你們作爲同輩中受過良好教育的未來領袖,肩負着超越意識形態和黨派侷限的歷史責任。你們必須用你們過人的智慧和思辨的精神去提升政治決策的水平。你們必須以公民的身份響應時代的號召。只有通過你們的努力,我們才能保證我們的未來一代能夠在“反思與抉擇”的基礎之上爲整個人類文明的福祉服務。你們必然能夠完成你們的使命。你們必然能夠完成。

第五篇:北京大學校長畢業致辭

北大校長周其鳳在2014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講話(來源:北京大學網站)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嘉賓,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又一屆畢業生將從這裏啓航,邁向人生新的征程。年年相似,送走的是青春躍動的身影,留下的是我們值守校園的難忘記憶。在這走與留之間,便有了我們今天這份留戀和期盼。

首先,我要代表全校教職員工,向圓滿完成學業的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辛勤撫育你們成長的爸爸媽媽,向悉心教導你們的老師,向關心幫助過你們的每一位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大學時光,似長又短。對於從這裏走過的你們,相信與湖光塔影相伴的幾年,將是人生中最美好、最驕傲、最難忘的一段歲月。你們的行囊中,一定還會珍藏着當年北大錄取的通知書;你們的揹包中,一定會有“從知道到懂得”,記錄你們成長歲月的那“15張日記合影”;面對你們手中的車票,也許有人會輕嘆一聲“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但你們的內心深處,“北大”一定早已揉進最柔軟的地方,你會在未來不經意間爲曾在這裏走過,感到溫暖、充滿微笑,催發自豪和奮進!

這也許就是北大的印記!

同學們:今天,就要畢業了。看着你們頭戴學士帽、身着學位服,我感受到了榮譽和驕傲!你們是學校付出後的回報,你們承載着學校未來的形象和聲譽!我希望你們永遠尊敬這份榮譽!

青春可以有多種方式去記憶,但屬於我們的青春,這一刻我們共同見證!

我記得,你們入學時正是2014年。那場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災難的疼痛至今仍然沒有完全消除。地震摧毀了家園,但摧毀不了堅強的意志和奮鬥的決心!不管是來自災區的你們,還是同樣經歷過災難和困苦的你們,頂住壓力,克服困難,終於完成學業,迎來了今天的畢業,你們是優秀的,你們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績給家人、給社會、給國家,當然也給你們自己的青春做了最好的告慰!

我還記得,在2014年的那個夏天,你們爲了準備國慶遊行,放棄了暑假,在烈日下堅持訓練。或許你們也曾抱怨訓練太苦太累。但十月一日那天,你們邁着整齊劃一的步伐,昂首走過天安門城樓,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我相信你們所有的苦和累、汗與淚,都化作了心中滿滿的驕傲與自豪!北大方陣——“我的中國心”,那是北大學子獻給祖國的禮物,那是屬於北大2014級的“成人禮”!

同學們,2014年的秋天,你們來北大求學;兩個月後,我回到北大,擔任校長。四年來,我和大家一同學習、一同生活。北大教給大家很多,而大家也教給我這個校長很多。我們曾經一起在新年狂歡夜上唱歌,我努力學習你們所使用的話語,用心來體會你們這代人的快樂和鬱悶。只要有時間,我會到未名bbs上看一看,認真閱讀校長信箱裏面的每一封來信。大家對學校工作包括對我本人提出的批評,我誠心接受。我感受到每位同學和我一樣,深愛着北大。這裏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謝意,感謝你們對學校工作的理解、支持,當然也有批評和建議!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纔有了北大的發展和進步,也希望在未來,同學們一如繼往地支持北大、幫助北大!

同學們,未來是全新的,充滿了未知與挑戰。北大給了你很多,但給不了你們所需要的全部。在未來的日子裏,你們會品嚐到成功的喜悅,也會感受到逆境的苦澀,體悟到面對十字路口時的彷徨與困惑。人生難免會有低谷,但在那時要把它作爲放慢腳步、思考人生、積蓄力量的階段。要相信人生有起有落、有喜有憂。無論選擇了怎樣的人生路徑,無論遭遇

到怎樣的艱難困苦,你們都要永遠牢記北大人的精神和品格,腳踏實地、心無旁騖,朝着設定的人生目標,志存高遠,再出發!

我希望你們永遠保持讀書學習、探索新知的習慣。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學習能夠重塑人生。讀書學習,是讓你們長久葆有敏銳思維、開闊視野、創新能力和進取精神的最好方法。過去四年,你們接受了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廣泛汲取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領域的學(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好 範文網:)術菁華。在未來的日子裏,無論是走上工作崗位,還是選擇繼續深造,我都希望你們能保持永遠學習、探索新知的人生狀態。

作爲一代國學大師,曾經任教於燕京大學和北京大學的錢穆先生,與同代其他思想家、學問家不同,他沒有念過大學,更沒有留過學,他從鄉土中完全靠自身努力,通過勤奮始一而終的學習最終成爲史學巨擘。法學泰斗芮沐先生是我國經濟法和國際經濟法學科的奠基人,如同做學問一樣,先生喜歡追求新意,對新鮮事物有着特別的興致,即使年事已高也經常到中關村電腦城、圖書城去,遇到新型電子產品便會走上去親自體驗。他們不僅傳授給我們知識,更給我們樹立了堅持學習的榜樣!

學習不僅是一個目的,應該成爲我們的生存方式。學習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但這永遠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前段時間,很多媒體都報道了我們學校一位保安甘相偉,他在北大西門站崗,很苦,很累。但他堅持讀書,到處“蹭課”。他寫了一本書叫《站着上北大》,我在他書的序言中寫道:我不只一次地對北大同學們說過,最聰明的學生應該是那些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北大資源武裝、提高自己的學生。相偉在這方面的智慧簡直髮揮到了極致。同學們到社會中,希望你們善於利用各種學習資源。不斷學習思考,不斷追求新知,只有這樣你們纔會不斷豐富自己,才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永遠處於優勢。相信社會是個大課堂,你們會在那裏同樣書寫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希望你們永遠保持不畏困難、堅毅卓絕的品性。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爲學爲人亦都如此。今年是老校長馬寅初先生誕辰130週年。當年《新人口論》遭到錯誤批判的時候,馬老表示“我對我的理論有相當的把握,不能不堅持,學術的尊嚴不能不維護”。這種“堅持真理,不畏權勢”的赤子情懷,“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考”的學術追求,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人生有起有落,如同比賽有輸有贏。歐洲盃昨天凌晨結束了,相信在座的同學有很多看了全部比賽。16支球隊,也許再次印證了“足球是圓的”。但落後時不放棄,被動時不慌亂,平淡時不焦躁,佔優時不驕傲,這樣的球隊就能戰勝自已,超越自己,走得更遠!

北大人歷來不缺少雄心壯志,也不缺乏挑戰巔峯的勇氣,一走出校門,你們將被社會高度關注,但“系出名門”不等於成功,能夠被認可纔是關鍵。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打完小組賽,還有淘汰賽,問鼎冠軍更是艱難!所以,始終堅守對未來的希望,始終保持堅毅卓絕的奮鬥精神,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纔會邁上人生的巔峯。

去年十一月,我來到我們考古實習基地,我看到了同學們在周公廟遺址考古現場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深深地觸動了我。遠離燕園,這些同學們的生活不可謂不苦。同學的臉被曬黑了,說話的聲音響亮了,吃飯的飯量也大了。但讓我感動的是他們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精神狀態是那麼的飽滿,他們對專業的投入是如此的執着。在給我的彙報中,一位女同學有這麼一段話:一把手鏟,一副手套,一片天地;一個隊伍,一個院子,一個集體;選擇一個事業,像做灰坑一樣做到底;整理好自己的生活,像整理資料一樣整整齊齊;安排好自己的人生,像統籌一個探方一樣仔仔細細;考古,是一種態度,一種方式,一種神聖;在這裏,我們在播種,也在收穫;我們挖掘的是歷史,也是屬於民族、屬於自己的意義。周公廟的旅程,正在進行,也將伴隨我們的成長進行下去,一天,一輩子。。

同學們,我爲他們而感動,我相信他們也代表了你們!

我還希望你們永遠保持胸懷天下、爲國爲民的抱負。一百多年來,家國天下的情懷、心繫蒼生的風骨、報效祖國的追求,已經融入一代代北大人的血脈,成爲我們共同的精神烙印。作爲一個擁有共同使命的優秀羣體,我們最大的追求,不僅僅是個人事業的成功,更是國家的昌盛富強和民族的崛起復興。

前幾天,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的時候,很多同學在農園食堂觀看現場直播,爲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而歡呼。幾十年來,在中國航天事業乃至整個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北大人也積極參與其中並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未來,北大的貢獻率應該更高,這樣的希望就寄託在你們大家的身上。我希望你們始終牢記:對於北大人而言,“服務國家戰略”任何時候都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傳統、一份責任和一世擔當。

北大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所大學像北京大學這樣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產生過如此重大的影響!光榮屬於過去,我希望我們的同學在未來延續這份光榮傳統,都能夠成爲推進歷史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貢獻者!

親愛的同學們,不要忘記今天因爲激動、因爲離別、因爲自豪而流下的淚水,永遠不要忘記師生之情、同窗之誼,永遠不要忘記心中的誓言和時代的召喚!

“曾經燕園學鬆柳,何處落腳不成材”這是我今年爲《北大博雅》系列叢書《村土寸心》一書的題詞,這本書記載了25位北大校友在祖國各地基層工作的感人事蹟。今天我把這句話也送給大家。希望同學們走出校園,不管紮根何處,都能以強烈的使命自覺和責任擔當,成長爲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有用之才,無愧於“北大人”這一光榮的稱呼!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奮鬥,一起拼搏,用紮紮實實的行動,在未來不同的崗位中,延續北京大學的光榮與夢想,譜寫輝煌壯麗的人生篇章!

謝謝同學們!

祝福同學們!

歡迎閱讀其他範文:

大學校長的畢業致辭 來源

政法大學校長畢業致辭爆紅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畢業致辭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重慶大學校長2014年畢業致辭)

大學畢業校長致辭

標籤:大學校長 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