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班級管理經驗材料|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班級管理經驗材料

班級管理經驗材料|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管理是一門藝術,管理得當,能使學生燃起熊熊之火,浩瀚在知識的海洋裏,如魚得水,管理得當,能使學生身心健康,避免不必要的傷害。相傳鯀禹父子均受命治水,鯀用堵,水來土掩,終遭失敗;禹用引,疏渠浚道,天下大治,同樣的背景,相同的對象,因方法不同而效果完全不同,這實在是值得深思的。

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國小任教,與學生朝夕相處,成爲知心朋友下面就淺淡一下我在這十幾年的點滴經驗。

首先,爲人師表,以身作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常常最尊敬、敬佩的人爲榜樣,不僅影響他們行爲規範的形成,而且薰陶他們的情感,使學生從內心產生巨大的力量,推動其下決心去做,從而促使他們形成優良的道德意志品質。利用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或現代名人對學生進行教,使英雄的形象深深印在學生的心靈上,成爲激勵其前進的力量,這樣纔有真情實感,學生才能接受,易於激勵他們奮發向上。

其次,進行美德教育,發揚艱苦相互的作風,尤其處在當前這個複雜的社會,有一種享樂思想,影響健康成長。爲此,我利用班會時間,向全班學生講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儘管現在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角不能丟掉傳統,我把學生的生日放在節日前後,班級集體過生日,既熱鬧,又不鋪張浪費,必要時可請一些家長參加,讓學生感受親人的溫暖,找到了學生的心聲,有利於以後的管理。

第三,要有健康的制度。讓學生成爲班級的主人,管理班級要有班規,班規必須涵蓋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宜過多和太平,否則就不好操作,由於學生自己參與了班規的制定,他們比較樂於遵守,自己管自己的可能性增強,有時老師不在,學生照樣能管理好。

第四,採取激勵策略,同學們共處一個班集體,就是一家人,大家只有互相幫助,齊心協力,纔會把班級這艘進取之舟駛上勝利的彼岸。首先點燃精神之光,用具體數字說話,公平競爭,量化管理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可比性。以得分排等級,增強學生的“差距感”,由此萌生趕超念頭,涌現出大量的優秀學生,爲此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

在班級工作中,採用“帶、扶、導、放”四個循序激進的訓練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

帶領班幹部發揮主導作用,在全班形成一個網絡,彼此聯結,帶動動其他學生,在班上做表率,班幹部明確自己的職責,在活動中身先士卒,做好一般同學的榜樣,這個班級的好坪與他們息息相關,讓差距大的學生同坐一排,俗話說:“十個批判,有長有短”,由於種種原因,同一班級每個學生都存在心理及個性方面的差異,如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品德意志都因人而異,使得一些學生在某些方面暫時落後或暫時領先,形成比較認識不足,遇到疑難問題,可及時改正,讓他們從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這種效應不僅能激發人的自尊自愛自強,促進人奮發向上,還有助於消除心理障礙,使後進生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看到自身的閃光點,這樣爲後進生提供了一個和諧而寬鬆的環境,例如,班上有一位學習成績差但學習態度好的女生與成績好的男生同桌,起初這位女生很自卑,成天沉默不語,不久機會來了,班上演講比賽,我特意安排了這位女生,在演講比賽中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從此她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文化成績較以前有了很大進步。

引導中等生,這部絕不可忽視,如果迷失了方向,那是很危險的,對學生敢於放手,實行競選制,對學生敢於放手,實行競選制,每隔一月選舉一次,真正發揮民主集中制原則,有志於提高領導能力,也可以毛遂自薦,各得其所,發揮各自的特長。例如:我班的胡蓓同學,雖然成績不太好,但領導能力強,當選爲班長後,工作做得井然有序,這激起了她的自信心,成績近來不斷提高。

對優秀生從嚴要求,要求他們將好的方面繼續發揮,不斷克服自身的不足;對中等生耐心引導,使他們不斷轉化,步入好學生行列;對後進生高度重視,給予更多的關懷,使他們重新找回自我,獲取克服缺點的勇氣和信心。

最後,深入到學生中去,認真瞭解,研究學生,掌握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既做學生的導師,又做學生的朋友與助手,多肯定,少否定,否定性語言不利於學生的積極性。經過多年努力,我的管理方法取得了成效,就拿後進生轉化來說,這些學生常破壞團結,擾亂課堂秩序,我想了一個辦法,向全體學生充分肯定每位學生的優點,發現他們的夜光點,在他們心田創造一種發奮努力,改變自己形象的外部氛圍,使他們產生新的感覺,把以前的自卑感,“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現象拋之腦後,不僅爲以後的轉化工作打下良好基礎,而且使後進生看到了長處,給他們樹立了自信心,告訴他們這是一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時代,幫助他們樹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在此基礎上,我趁熱打鐵,儘快與家長取得聯繫,努力改變他們對自己孩子的看法,讓他們看到希望,重新燃起家長心裏熄來已久的希望之火。

班級管理,是一門很深奧的藝術它很值得一個有志於教育事業的教師去探討,對學生傾注滿腦熱忱,多聽學生心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才能在教育的沃土上培育出芬芳爭豔的花朵。